⑴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最困難的兩點是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義大利確診數據先後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於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並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並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01
我們看到的壞消息
並非真相的全部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並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於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
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後,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 10 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義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2
世界需要我們
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麼——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於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佔全世界的 12%;中國是全球 33 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 65 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 120 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2004 年的聖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 39 件聖誕禮物中「中國製造」的有 25 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於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後,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製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黴素中有 45% 是中國製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 100% 為中國製造。
⑵ 學什麼專業好,最適合女孩子的十大專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中的專業門類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以便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緊跟時代的就業反向。對於每個大學生來說,進入大學是幸運的,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選一個容易就業和有發展前途的專業。尤其對於女生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尤為重要。
在大學里,女生要想在畢業以後有一個好的工作。這幾個專業可以考慮下。首先是師范類專業。隨著入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教師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大學選擇一個師范類的專業,畢業以後成為一個老師對於女生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其次,醫學類專業。喜歡醫學的女生也可以選擇學醫,醫生在現在也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職業。對於女生來說學醫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後,金融會計類。由於女生心思縝密。所以在大學學習財會金融類的專業額時非常好的,而且在畢業以後的就業也比較容易。
三、財會類專業。女生天生心細如發,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財會方面的專業人才缺口也是一直存在,對於女生來說選擇財會專業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財會專業在畢業以後也容易找到工作。
你覺得女生學習哪些專業比較好?
⑶ 福州新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州新冠進抄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成襲立於2006年09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五金、交電(不含電動自行車)、日用百貨、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橡膠及塑料製品、服裝、鞋帽、文教用品、鋼材、建築材料的批發、代購代銷等。
法定代表人:孫新光
成立時間:2006-09-26
注冊資本:10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0010001428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樓區五四路162號新華福廣場1號樓625單元
⑷ 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國如何穩定和加大吸引國際投資
要穩定和加復大吸引國際投制資我覺得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與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好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二、逐步放開之前對外資未開放的領域。三、進一步降稅降費,吸引外資到國內建廠,長期深耕國內市場。四、通過自貿區試驗適當開放外匯管制領域。
⑸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了,這40年深圳有什麼變化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了,這40年深圳變化有,實際管理人口從不足3萬增至超2000萬;經濟總量從不足2億元增至近2.7萬億元;人均GDP達3萬美元……經濟發展生機勃勃,數量質量雙雙提升。
一座城市,深蘊著中國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這里有「全球5G第一城」的美譽——目前,深圳建成5G基站超4.6萬個,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5G產業規模、5G基站和終端出貨量全球第一。
(5)新冠疫情下企業國際貿易擴展閱讀:
深圳這座城市,訴說著中國擴大開放的磐石之心。前海深港合作區,曾經荒涼的灘塗上正在繪就「最美最好的圖畫」。200多座高樓勾勒出壯麗天際線,累計17.3萬家新設企業注冊落戶,呈現生機勃勃發展態勢……一曲「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時代強音,在這里向海而鳴。
即使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這片熱土仍然生長希望——外商投資穩定增長,知名外企密集入駐,2020年上半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34萬億元。
今日深圳,正向著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的目標奮楫而行。
「在深圳之前,全球還沒有一個城市在如此短時間內,實現由農業經濟向知識信息經濟的跳躍,成長為我國重要的經濟、貿易、金融中心和創新發展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感慨。
深圳市史志辦主任楊立勛認為:深圳方方面面的奇跡,都只能用「改革創新」詮釋。「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成功範例,依然要靠改革。現在中央批復我們搞綜合改革試點,是為深圳提供了由『單項冠軍』成長為『全能冠軍』的機會。深圳的回答依然是:敢闖敢試,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