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我國上市貿易公司

我國上市貿易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08 01:32:59

⑴ 我國外貿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

約25家。
根據外貿上市公司外貿收入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可以將外貿上市公司分為「單純做貿易」及「工貿一體化」兩種類型。25家外貿上市公司中,上海物貿、蘭生股份等10家企業為單純做貿易業務企業,其餘15家企業為生產+貿易企業。
從產品性質來分,25家外貿上市公司可以分為紡織服裝類外貿上市公司、冶金化工類外貿上市公司、技術貿易及合作類上市公司及綜合類外貿上市公司,其中紡織服裝類包括的上市公司為10家,冶金化工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5家,技術貿易和對外合作公司2家,綜合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8家。從上市公司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紡織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產業上,即使是綜合類上市公司,經營范圍也較廣,沒有突出的優勢領域。
從地域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徵。2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9個省,均集中在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上市外貿公司佔全部的60%,而23個省(市、自治區)沒有外貿上市公司。
從上市地點來分,可分為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又分為上海主板和深圳主板。目前,有主板外貿上市公司2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家,尚無創業板上市公司。從外貿上市公司板塊分布可以看出,外貿上市公司普遍上市時間比較早,整體規模較大,普遍集中在江浙地區有關。

⑵ 在我國境內上市的純貿易公司有哪些

沒聽說過。在全球來看,純貿易公司很難上市。核心問題有兩個:1、募集資金投向不清晰,也就是說貿易可以通過信用證等手段解決流動資金問題,那麼募集資金干什麼用??這個不好解釋。2、成長性問題。貿易公司利潤率很低,抗風險能力弱。假設你今年實現銷售50億,利潤1億,怎麼能證明明年你能做多大,利潤多少呢???所以,純貿易公司不太可能上市

⑶ 我國的對外貿易的企業都有哪些

1、中糧集團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OFCO,中文簡稱中糧集團或中糧、中糧集團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也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

利用不斷再生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貢獻於民眾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穩定。中糧下屬品牌有農產品、食品及地產酒店等領域。大悅城是中糧集團商業地產板塊戰略部署精心打造的「國際化青年城市綜合體」。

2014年2月28日,中糧集團收購全球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51%的股權。這大大加快了中糧從我國糧食央企發展為全球糧油市場骨幹力量的步伐。

2、華潤集團

1983年(癸亥年),華潤將所管理的下屬機構經重組轉為以股權為紐帶的公司,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此後華潤的業務由總代理貿易轉向自營,並通過一系列實業化投資,推動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在香港和內地頗具影響力的、以實業化為核心的企業集團。2013年,華潤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143位。

華潤集團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有實體企業2,300多家,在職員工40萬人(2011年數據為:下設7大SBU,21家一級BU,實體企業1,200家,在職員工35萬人)。華潤在香港共有5家上市公司,在內地總有6家上市公司。

旗下「藍籌三傑」,華潤創業(現更名為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的恆生指數成份股。華潤燃氣、華潤水泥位列香港的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和香港的恆生中資企業指數成份股。

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工業行業。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決定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2年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起步,海洋石油勘探始於南海。1965年後,重點轉移到了中國北方的渤海海域。在海洋石油工業開拓的初期,使用自製的簡易設備,經過艱苦的努力,在上述兩個海域均打出了油氣發現井。

4、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實施發展戰略,實現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金融、房地產和物流五大產業全面發展。為打造產業價值鏈,中國五礦深化戰略轉型、優化資源布局,建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公司已經從過去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傳統國有企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自主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從昔日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轉變為以資源為依託、上下游一體化的跨國公司;從單純的產品經營企業,轉變為產融結合的資產資本經營集團。

5、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集團,英文簡稱SINOCHEMGROUP)成立於1950年3月,前身為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歷史上曾為中國最大的外貿企業。

現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總部設在北京。2014年,中化集團的經營業績和經營質量保持總體穩定,實現營業收入4968億元、利潤總額達113.5億元,總資產達到3554億元。

⑷ 中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有國際貿易

我說中國的製造業里上市的沒有不做國際貿易的,你查製造業上市公司應該能查到,

⑸ 求中國外貿外貿上市公司名單以及股票代碼

有600058五礦發展、600500中化國際、600120浙江東方,它們都分別是外貿的金屬、化工、日用百貨行業的龍頭。

⑹ 急求,我國所有上市的外貿公司的名稱,或者他們發行的股票代碼可追加財富值~

約25家。
根據外貿上市公司外貿收入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可以將外貿上市公司分為「單純做貿易」及「工貿一體化」兩種類型。25家外貿上市公司中,上海物貿、蘭生股份等10家企業為單純做貿易業務企業,其餘15家企業為生產+貿易企業。
從產品性質來分,25家外貿上市公司可以分為紡織服裝類外貿上市公司、冶金化工類外貿上市公司、技術貿易及合作類上市公司及綜合類外貿上市公司,其中紡織服裝類包括的上市公司為10家,冶金化工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5家,技術貿易和對外合作公司2家,綜合類包括的上市公司有8家。從上市公司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紡織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產業上,即使是綜合類上市公司,經營范圍也較廣,沒有突出的優勢領域。
從地域分布看,外貿上市公司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徵。2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9個省,均集中在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上市外貿公司佔全部的60%,而23個省(市、自治區)沒有外貿上市公司。
從上市地點來分,可分為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又分為上海主板和深圳主板。目前,有主板外貿上市公司2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家,尚無創業板上市公司。從外貿上市公司板塊分布可以看出,外貿上市公司普遍上市時間比較早,整體規模較大,普遍集中在江浙地區有關。

sh600755 廈門國貿
sh600739 遼寧成大
sh600500 中化國際
sz002091 江蘇國泰
sh600735 新華錦
sh600626 申達股份
sh600241 時代萬恆
sh600120 浙江東方
sh600128 弘業股份
sh600287 江蘇舜天
sh600981 江蘇開元
sh600058 五礦發展
sh600822 上海物貿
sh600153 建發股份
sh600755 廈門國貿
sz000626 如意集團
sh600826 蘭生股份
sh600704 中大股份
sz000151 中成股份
sh600683 京投銀泰
sz000881 大連國際

⑺ 我國什麼時候開始上市公司的

清朝末年

清末,中國對外資是開放的。外國人可以在中國開設銀行,從事各種業務,外資可以自由流動,而且不受監管。中國人可自由從事銀行、票號、錢庄的業務,在1906年頒布《銀行票號法》之前也沒有任何監管。沒有監管的金融市場發生了幾次波及經濟全局的金融風波。

控制貸款之禍

鴉片戰爭之後,外資銀行數量日增,尤其是清政府在向外資銀行大量借款之後,外資銀行完全控制了中國金融市場。起初,外資銀行主要辦理外商匯兌,與中國原有的金融機構並沒有聯系,但1860年代末之後,它們把低利率從社會上吸收來的存款借給錢庄。這種短期拆借利率為7%,低於錢庄借款時10%的利率,錢庄紛紛向外資銀行借貸,受其控制。

外資銀行向中國放貸是為了控制中國經濟,它們主要用控制貸款,抑制中國絲茶出口價格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這就引發了1872~1873年的第一次金融風波。這一時期,由於交通和通訊的進步,中國進出口大增,但貿易逆差達300餘萬兩關銀,這就使金融市場銀根吃緊。1872年初,正在中國絲茶出口的旺季,外資銀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達50%。同時,外資銀行還抬高匯價,對出口絲茶的商人施加壓力,出口於是陷於停頓狀態。1873年出口減少210餘萬兩,錢庄收不回貸款。外資銀行只催收貸款而不放貸,商行破產五六十家。1874年初,有一半以上的錢庄破產。

在這次金融風波中,外資銀行摸到了中國金融市場的規律。正常情況下,利率大體為每年8%,但如果外資銀行收回貸款,市場銀根吃緊時,年利率會高達33%。1878~1879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機正是外資銀行利用了這個規律,干擾金融市場的結果。

1878年,中國絲茶的出口仍然不好,商家虧損嚴重,錢庄受到損失,而外資銀行又緊縮貸款200萬兩,銀根吃緊,錢庄為拖欠所累,又有二三十家歇業。1879年,絲茶出口有起色,但漢口和上海的外資銀行又不借給華商錢,人為造成了金融緊張。在第一次金融風波中,票號所受沖擊並不大,但這一次票號也被牽連,有的票號因周轉不靈而倒閉。

這兩次金融危機使外國人控制了中國的絲茶出口量及價格,貿易處於停滯狀態。風雨飄搖的中國金融業又進入了1883年的第三次金融風波。這一年,上海金融市場受投機活動和企業股票波動的影響,動盪不已。9月中,當市場需要大量資金時,外資銀行卻拒絕辦理短期信用貸款,這使純泰和泰來兩家大錢庄在10月中倒閉,共欠銀26萬余兩。與錢庄有業務往來的票號受到嚴重損失,於是急於收回貸款,而這一舉動又加劇了金融動盪。到冬天,上海的78家大錢庄只剩下10家,受連累的金融機構達三四百家。

貼票風潮與股票詐騙

1897年發生的金融風波與貼票相關,稱為「貼票風潮」。貼票是一種高息攬儲的做法。例如,客戶以現金90元存入,錢庄付給面額為100元的遠期庄票一張,為期半個月,到期客戶就可以用庄票取回100元。貼票為潮州商人鄭氏的錢庄所創,利率起初為20~30%,以後甚至高達50~60%,這種不規范的做法吸收了大量資金。但到1897年,由於貼票發行過多,錢庄無力償還,這就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波及未發行貼票的錢庄和票號,又形成了嚴重的金融風波。

發生在1910年的金融風波是由於股票詐騙引起的,稱為「橡皮股票風潮」。橡皮就是橡膠( 20725,-760,-3.54%)。英國人麥邊於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蘭格志公司,宣傳從事開辟橡膠園、開發石油、煤炭、採伐木材等業務,開始招股活動,但並沒成功。1909年,世界橡膠價格暴漲,國外從事橡膠開發的企業和投資人大獲其利。許多人購買橡皮股票,麥邊和其它橡膠公司乘機哄抬股價。蘭格志公司票面100荷蘭盾(合白銀60兩)的股票被炒到近1000兩白銀,超過了面值的十六七倍。蘭格志公司在騙到錢之後就逃跑了,股價一落千丈,原來做股票抵押的外資銀行也中止了該項業務,並追要貸款,這種股票於是成為廢紙,各錢庄或承做股票抵押,或貸給購股者的錢此時已無法收回,這又引發了金融風波。在這場風波中又有一半錢庄倒閉。1909年,上海有錢庄100家,經過這場風波,到1911年時,只剩下51家。

慘痛教訓

在金融市場如此混亂,金融風波頻發的情況下,洋務運動與中國民族工業哪能得到健康發展?

清末的金融風波與當時中國受外國侵略,政府軟弱相關。外國銀行憑借特權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從中漁利,是金融風波的重要根源。因此,一國的金融市場無論開放到什麼程度,都必須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讓外國人控制中國金融。金融風波發生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金融監管。無論外國的銀行,還是中國的錢庄、票號,都從自己的眼前利益出發,違規操作,根本沒有什麼立法或監管機構。一個沒有規則的金融市場,其游戲豈不是一片混亂?

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外資沖擊一國金融市場,國內金融機構的違規操作仍然沒有根除。金融開放和金融監管兩者缺一不可,沒有監管的開放只會引起混亂,而無利於經濟發展

⑻ 有上市的外貿公司嗎

有啊,中國五礦,廈門國貿,廈門建發,遼寧成大,中化國際,都是以外貿公司身份上市的。不過近幾年來時很少見了。

⑼ 我國上市公司共覆蓋多少行業

中國上來市公司共覆蓋以下自行業:
農、林、牧、漁業
採掘業
製造業
食品、飲料
紡織、服裝、皮毛
木材、傢具
造紙、印刷
石油、化學、塑膠、塑料
電子
金屬、非金屬
機械、設備、儀表
醫葯、生物製品
其他製造業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交通運輸、倉儲業
信息技術業
批發和零售貿易
金融、保險業
房地產業
社會服務業
傳播與文化產業
綜合類

⑽ 我國民營上市公司名單

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公司治理結構不同,所以沒有必要單列資本屬性。

閱讀全文

與我國上市貿易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