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寧最有錢的十個女人是
只知道中國最有錢的十個女人,南寧的不知道
中國10大身價上億女富豪
最近評選出的「中國十大女富豪」中,最富有的是在北京兼有長安俱樂部和紫檀博物館的陳麗華,當然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主持人楊瀾。至於其他的女富豪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高,對於她們的經歷知道得也不多,這裡面很多人害怕露富,害怕當富婆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在億萬人中為什麼這些人能座擁上億財富?她們的創業歷程是否比男性更為曲折,更為艱苦,付出更多?據悉,此次「中國十大女富豪」的評選標准為:上榜富豪的事業必須主要來自親創而非繼承,這更讓我們更加好奇而又肅然起敬。
1、陳麗華,總資產55億元,北京人,高中學歷,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主要經營房地產業。
經歷:她的中國紫檀博物館可與故宮紫檀器物媲美。
點評:在北京的長安街上,有一個長安俱樂部,在八通線路北還有一個著名的紫檀博物館。當然,在北京,陳麗華還有其他的地產項目。能把這些項目都做得這么有名,這么引人關注。陳麗華這個女人的功力不簡單。此外,她的家庭生活也是相當引人矚目,她的夫君就是在《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遲重瑞。現在遲重瑞在打理紫檀博物館,在事業上助她一臂之力
2、張璨,總資產11億元,北京人,碩士學位,達因集團總裁,主要經營房地產、信息產業、生物技術。
經歷:開始只想當個白領。
點評:從只想當個白領,到成為億萬富婆,人的命運似乎是天定的,張璨很低調,她的公司也很低調,但是從照片上的面相看,這個女人有種霸氣和貴氣,不是一個白領就能交代的。
3、劉迎霞:財富5億元,年齡30歲,出生地哈爾濱,教育背景碩士,主要公司黑龍江翔鷹集團,首次證券市場融資未上市,主要行業建築、裝飾、水利、築路。
點評:30歲就成了女富婆,還那麼年輕漂亮!誰說女人讀到了碩士和博士就有點傻了,劉迎霞可是典型的「知識創造財富」。但是年輕多金,學歷有那麼高,不知道那個男人能配得上她。祝她婚姻幸福美滿
4、侯麗萍,總資產7.3億元,平遙人,大專,山西正中葯業集團總裁。
經歷:從中醫起家。
點評:這幾天熱播的《喬家大院》讓人們又開始審視晉商這個群體,現在的晉商基本等同於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煤商了。但是,候麗萍不同,中國有那麼多中醫世家子弟,侯麗萍能脫穎而出,想必晉商的誠信和道義是她發家的根本。當然,把中醫進行產業化融於市場經濟推向世界也是一個致勝法寶吧!
5、何然,總資產6億元,成都人,大學本科,四川國騰通訊董事長,主要經營IC卡電話設備。
經歷:清純活力=成功
點評:清純加活力僅僅是一個外在的表象,在社交中到重要的作用。而經營IC卡電話設備應該和電信等壟斷部門打交道比較多,需要高超的社交能力和ZF公關能力。但是如果沒有精明的頭腦和肯乾的作風也是白搭,而這些又是四川女性公認的美德,何然當是此中佼佼者。
6、楊瀾,總資產8.5億元,北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陽光文化基金會主席。
經歷:科學投資帶來陽光。
點評:楊瀾的經歷想必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了,她的大紅大紫,她的傳奇婚姻,她在電視同行面前的哭泣……最令人佩服的還是她的能屈能伸,輝煌過了,也沮喪過了,還能放下身段給湖南衛視等電視台打工。這個女人的神經真的很堅強,看來在央視的大場面鍛煉過了,就是不一樣。
7、李桂蓮,總資產6億元,大連人,大學本科,大連大楊集團總裁,主要經營服裝業。
經歷:一切從小廠開始。 點評:聰明的女人是善於利用資源的女人:大連靠海,是一個對外貿易的港口城市,而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又相對便宜……李桂蓮抓住這些資源,利用女人的細密心思把事業做大
8、沈愛琴,總資產6億元,杭州人,初中學歷,萬事利集團董事長,主要經營絲綢產品。
經歷:害怕做一個富婆。
點評:都知道杭州產絲綢,但是有幾人能把絲綢生意做到上億,只有初中學歷的沈愛琴卻能,其中艱辛和曲折可想而知。
9、尹愛萍,總資產4.3億元,鄭州人,MBA,河南江海集團董事長,主要經營酒店業、建築業。
經歷:從滯銷電視機起家。
點評:尹愛萍的經歷和成就,可以打哪些歧視河南人的人一個耳光。河南人想不讓人歧視,就要擺脫落後,像尹愛萍那樣爭取發財致富。
10、雷菊芳,總資產2.1億元,甘肅臨洮人,大學本科,奇正藏葯集團董事長,主要經營葯業。
經歷:送葯數萬帖換來好名聲。
點評:經商重要的是創新:藏葯神秘而又奇效,膏葯方便易用……「姜還是老的辣」,雷菊芳這個老太太的腦筋不簡單
❷ 白姓的人口數量
當代白姓的人口已達280萬,為全國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四省,大約占白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布於四川、黑龍江、甘肅、青海、內蒙古、雲南,這六省區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河南居住了白姓總人口的16%,為白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豫冀、秦晉兩大塊白姓的聚集區。白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陝甘寧大部、河南西部、河北大部、京津、內蒙古中部、黑吉蒙交界地段、湖北西北、四川北段、雲南南部,白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6%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白20.4%,居住了大約43%的白姓人群。在四川部、河南東部、安徽西北、山東西部、河北東北、西北,白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0.6%之間。上述地區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6.2%,居住了大約25%的白姓人群白(Bái)姓源出有六:
1、出自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孫虞仲的後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視。他有二子,一曰西乞術,一曰白乙丙。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其後人以名諱字為氏,就是秦國的白氏,是為陝西白姓。
3、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遠古時期,我國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領炎帝有一個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脈,為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其子孫便以「白」為姓,稱白氏。
4、以地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唐置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一帶),國人以地為氏,稱為白姓。
5、皇帝賜姓。如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篤那丁,「其子察汗,賜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①
如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後裔,分別取其祖輩名字中的每一個字立姓而來。因易卜拉欣,亦譯伊白來金或伊白拉金,故後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② 據《台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來。
③ 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後裔中有白姓。
④
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
⑤ 台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得姓始祖:白乙丙。名丙,字白乙,孟明視子,一說為蹇叔子,春秋時秦國著名將領,前六二七年,在孟明視率領下,白乙丙與兄西乞術將兵襲鄭,滅滑,歸途過崤山,遭晉軍伏擊,被殲,三將均被俘。後釋放回國,白乙丙等知恥而
後勇,三年後,又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白乙丙後積攻升為大夫,其後人以此為榮,遂有以其名諱為氏者,稱白姓,並尊白乙丙為白姓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白姓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姓(白公勝一支)遷入陝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陝西發展繁衍。秦時,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於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後,白姓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如「尋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趨繁茂龐大。唐時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東北);白鍠居鄭州(今屬河南省);白鍠之孫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屬河南省)香山,為白姓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為壯觀。五代時,白姓遷於古時南陽,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為郡望堂號。宋元時期,有白姓族人為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姓仍以北方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為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從清初開始,閩、粵白姓有陸續入居台灣,進而移於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這四省白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白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歷史名人
白丹:字圭,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水利家、經濟思想家。其主張減輕稅斂、「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起: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大將,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屢戰屢勝,長平一役,坑殺趙軍四十多萬,後遭妒自殺。
白建:南北朝時北齊人,歷官進侍中、中書令等,並賜田韓城。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學,善於文章,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卷,十七歲明經及第,官
至河南府鞏縣令。
白樸:元代著名的戲曲家。所作雜劇今知有16種,現存《牆頭馬上》、《梧桐雨》、《東牆記》3種,都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前2種最有名。
白英:明代傑出的水利專家,曾為當時禮部尚書疏通河道出謀獻策,特別為大運河暢通做出了貢獻。
白朗:河南省寶豐人,清代寶豐農民起義領袖,反清反袁,打擊殘害中國人民的傳教士。後在虎狼爬嶺戰斗中受傷犧牲。
白瑜娑:寧夏靈武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其出身奴隸,一呼四方皆應,聚眾數萬人,給隋政權以沉重打擊。
白居易:唐代傑出的詩人,貞元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在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朴實無華,廣為流傳。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三夢記》近於雜錄。
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從弟,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仕武宗,懿宗二朝,兩度為相,政績卓著。
白玉蟾:閩清(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詔封紫清真人。博覽群書,善書,工畫,著有《海瓊集》等。
白景亮:元朝南陽人,知明法律,善於書算,官至衢州路總管。
白毓昆:江蘇省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創刊《地學雜志》。武昌起義爆發後,宣傳革命,策動灤州新軍起義,參與組織「北方革命協會」。後任北方革命軍政府參謀長,因兵敗被捕犧牲。
白崇禧:廣西桂林人,國民黨桂系首腦。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均擔任國民黨軍隊重要職務。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長江,白崇禧所統率的軍隊主力在鄂、湘、桂地區被殲滅。同年底,從南寧逃往台灣省,任蔣介石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66年12月2日病死於台北。
■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置郡。秦時相當於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區。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35年始置郡。漢時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隕縣間地。
2、堂號
治生堂:源自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
此外,白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南陽堂」等。
五、宗族特徵
1、「白」有純潔之義,亦象徵品德之高潔,白姓族人莫不以此嚴於律己,以家規家訓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2、白姓名人古以有之,文壇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時事,長慶集中載功德」為其寫照。
3、白姓雖歷經遷徙,但仍為一典型北方姓氏。
4、白姓字行輩份亦文采飛揚,字字珠璣。如白方堅所撰《白氏家譜》中河北滄州白姓一支字行為:「玉壽克顯,雲亭松平,品宏茂令。」
■【白姓宗祠通用對聯】
〖白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棲真筆洞;
結社香山。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名士白玉蟾,閩清人,家瓊州,字如晦;號海瓊子,後隱於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為白氏子。博洽群書,善書,工畫。詔封紫清真人。有《海瓊集》等。下聯典指晚唐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祖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北)。貞元進士。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贊善大夫等職。後以得罪權貴,以「越職言事」罪,貶為江州司馬。穆宗時,召回長安,目擊宦官擅政,朋黨傾軋,政治混亂,自請外出,歷任杭州、蘇州刺史。後官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初與元禛酬詠,號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號齊白。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六貼三十卷。
珍珠贈嫁;
紫石刊書。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貧士白厚,有才學,娶富家劉純材的女兒為妻,送黑色耳飾十件作聘禮,劉純材則以珍珠一升、紫鴨千隻回贈,並使家僮滿路撒燭花。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白居易白女兒白金鑾,自幼聰敏,十歲時書寫《北山移文》(南朝齊文學家孔稚圭作),白居易為她買來終南山紫石刊刻。
棲真筆洞;
結社香山。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道士白玉蟾,原名葛長庚,繼為白氏子,字如晦,號海瓊子,福建閩清人。十二歲試童子科,諳熟九經,能詩善賦,且長於書法、繪畫。因出於俠義而殺人,逃亡至武夷山,隱居筆洞,改裝道士,又游於華南各地。嘉定年間曾應召到朝中,受命駐太乙宮,詔封「紫清真人」,是道教南宗教旨的實際創立者。著有《玉隆集》、《上清集》等。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貞元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左拾遺、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刑部尚書。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晚年在洛陽香山築樓結社,自號香山居士。
精治於術;
封武安君。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周人白圭,善於經商,提出貿易致富的理論,善觀時變,主張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經商,認為經商和治國、用兵一樣,必須掌握時機,運用智謀,人稱他為「治生(謀生計)之祖」。下聯典指戰國時秦國名將白起,昭王時,從左庶長官至大良造,屢戰獲勝,奪取韓、魏、趙、楚很多土地,因功封武安君。
清衫司馬;
紫清道人。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其《琵琶行》詩中有「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下聯典指宋·白玉蟾有道術,詔封為「紫清真人」。
詩書繼世;
忠厚傳家。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白氏宗祠「香山堂」堂聯。
〖白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士名標甲鼎;
完好飲瓊林。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太子少保白鉞,字秉德,成化進士,歷官禮部尚書。習典故,以詞翰稱。
南陽開裔葉;
東洛衍支流。
——佚名撰福建省廈門市三十六崎巷白氏宗祠聯
〖白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執法不避權貴;
出奇善用兵機。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白姓名人白一清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郿(今陝西省眉縣)人。昭襄王時,屢立戰功,由左庶長連升左更、國尉、大良造,為一時名將。
〖白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詩歌傑作香山士;
辭賦偉奇濾水風。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白居易。下聯典指唐代文學家白行簡,字知退,白居易的弟弟。元和初年進士,任校書郎,後隨白居易在江州、忠州多年,歷官左拾遺、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等。善辭賦、傳奇,有傳奇小說《李娃傳》、辭賦《濾水羅賦》等。
樊素小蠻桃李侍;
黃金白璧堅貞姬。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白居易有二妾,名樊素、小蠻,白詩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之句。下聯典指春秋楚太子建之子白公勝死,其妾不嫁,吳王聞其賢美,以黃金白璧禮聘,妾辭不受,人稱「貞姬」。
立身有則惟勤勉;
處世無能但率真。
——白啟寰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楹聯家白啟寰自題聯。
但是人家有遺愛;
曾將詩句結風流。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西省九江白公祠聯。祠在江西九江市,祀唐代詩人白居易,他曾在江州任司馬。
兩州刺史千秋業;
萬首歌行八斗才。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白居易墓聯。「八斗才」,比喻才華出眾。
六根清靜林泉好;
七情無牽果木新。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白居萍家廳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白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素口蠻腰,常為侍史;
黃金白璧,難聘貞姬。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白居易二妾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楚·白公勝妾事典。
南陽受姓以還,百代簪纓垂燕翼;
皖水發祥而後,九天雨露滿龍山。
——佚名撰白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安慶市白家灣白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白氏郡望。下聯典指本支白氏居於「皖水」、「龍山」(白家灣在大龍山東麓)。
-------------------------------------------------
下為2006年4月20日以前的資料:
扯淡、宜陽、`鞏義、鄭州、新鄭、沁陽等地。此外,白氏在秦漢時期有遷至今山東者,如西漢白光為東海蘭陵人;隋唐時期有遷至今寧夏、甘肅、廣西者,如唐代白孝德微安西人,白聳為馬平人;宋、明時期還分布於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蘇、廣東、福建、河北以及東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開始,閩、粵白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後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國者。
三、郡望堂號
【堂號】治生堂: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另外還有南陽堂號。
【郡望】1、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置郡。秦時相當於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區。2、南陽郡:戰國秦昭王35年始置郡。漢時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隕縣間地。
四、歷史名人
白圭:明代萬曆年間兵部尚書.其族人後代現居河北省南宮市西白塔村,約1500人,村中約九成的人為世襲白姓.
白雲上:清代書法家。
白玉蟾:宋代名士。博覽群書,善書,工畫。有《海瓊集》等。
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朴實無華,廣為流傳。
關於白玉蟾的補充介紹:
白玉蟾(1194-1229;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南宋道人,原名葛長庚,字以閱,號繽庵、海瓊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閩清縣。出生於海南島瓊州,後來母親改嫁,繼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資聰敏穎異,七歲能誦九經,十二歲舉童子笠。宋開禧二年(1206)冬,隨金丹大師陳楠(泥妨真人陳翠虛),攜入羅浮,凡九年始得其道。後隱居著述,遍游江南名山勝地,致力於傳播丹道。宋寧宗嘉定間,詔征赴闕,召對稱旨,封為紫清明道真人,命館太乙宮,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頭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氣爽。每往來於名山大剎,神異莫測,時稱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書,能詩善賦,工書擅畫。為人豪爽俠義,狂飲而不醉,常乘酒興即席揮毫,所作篆、隸、草書,所畫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閩浙、粵、贛、鄂一帶頗有影響。近代一些書畫家的梅花、草書亦源於白氏。著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等書。
白玉蟾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金丹派南宗正式創立者,「南宗」自他之後,始正式創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飛升後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他先後了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等為徒。打破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單傳的歷史。復歸武夷止止庵即傳道授法。同時取漢天師「二十四治」法,按「師家曰治,民家曰靖」的傳統,立「靖」為建宗傳法之所。這也標志著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團。
白玉蟾的內丹學說理論,奉南宗傳統,主張獨身清修,他身體力行、終身無娶。其內丹學說之風格與張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張伯端以頓悟圓通釋內丹還虛,白玉蟾則謂「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純以禪理入道。又寓內丹於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特點。對五代以後道教的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後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白玉蟾平生博覽群經,無書不讀,尤以書法造詣為深。他擅長草書,兼善篆隸。《天朗氣清詩貼》是白玉蟾的傳世之作,從該幅作品看,行筆氣勢不凡,情感淋漓盡致,大有草書大家張旭、懷素的墨韻。《天朗氣清詩帖》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白玉蟾還是一名畫家、詩人。他的畫精於梅竹和人物肖像。他的詩文集自南宋至1969年的七百多年間先後刻印6次。現有《宋白真人玉蟾全集》11卷,約八十萬字。白玉蟾的《道德經章句注》共八十一章,是作者對老子經典著作《道德經》的註解。有學者評之為「文簡辭古,言奧絕倫,乃為千金之注,千古來唯此注堪與王弼本比綸」,是研究道家哲學思想的珍貴資料,後由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以楷體抄錄,清時被收入《四庫全書》。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
關於白行簡的補充:
唐代文學家。字知退。華州下陝西渭南東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10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代表作《李娃傳》。又名《國夫人傳》。寫滎陽大族鄭生熱戀長安娼女李娃,屢經波折,幾經喪生,終獲美好結局(見《太平廣記》)。《李娃傳》表現了唐代傳奇創作中寫實手法的高度成就。白行簡還撰有《三夢記》,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辭簡質,而情節頗為離奇。《聊齋志異》中《鳳陽士人》一篇,即受其影響。
今之白州,或有以地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於秦、楚、魏等地。戰國時,秦國有名將白起,郿(今陝西眉縣)人,屢戰獲勝,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後被逼自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子孫世為太原人。
《新唐書》說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孫,而《太原白氏家狀二道》則說白起是白公勝的裔孫。白仲23世孫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孫白建,北齊五兵尚書,因功賜田韓城。白建曾孫白溫,任唐朝檢校都官郎中,遷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第六子白鍠,任鞏縣令,居鄭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鍠長子白季庚,任襄州別駕,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陽香山,成為白氏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今河南偃師、伊川、宜陽、鞏義、鄭州、新鄭、沁陽等地,枝繁葉茂。此外,白氏在秦漢時期有遷至今山東者,如西漢白光為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人;隋唐時期有遷至今寧夏、甘肅、廣西者,如唐代白孝德為安西(府治今甘肅臨潭縣東)人,白聳為馬平(今廣西柳州)人,這時還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時期還分布於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蘇、廣東、福建、河北以及東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開始,閩、粵白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後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國者。
白氏在文化方面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人物是白居易。他是唐代中期詩人,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被稱為「詩史
」。此外,戰國時有兩個白圭,一為貿易理論家,一為水利專家。隋代有靈武(今屬寧夏)人白瑜舉,於大業九年(613年)起義,起義軍曾發展至數萬人。唐代還有文學家白行簡(白居易之弟),唐宣宗時宰相白敏中。五代後周有中書令白文珂。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代表作品《牆頭馬上》,元末有紅巾軍將領白不信。明代有水利專家白英。清代有書法家白雲上、名臣白准泰。近現代有豫西農民武裝起義領袖白朗,地理學家白毓昆,國民黨桂系首腦白崇禧等。
如今,白姓在中國姓氏中居於第73位,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較多人口。 (中華文化信息網)
據詩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狀,他是周代時楚國太子建之子白公勝的後裔。《姓纂》一書上也有一段記載說:「黃帝之後,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勝,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這兩個說法相互印證,則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兩三千年以前的楚國公族,推溯起來是上古顓頊帝後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勝,因亂國被誅之後,楚國白氏家族的子孫,為了避亂而紛紛出奔他地,到了戰國時期,白姓古人便遍布於山西和陝西等地。
這個成名了兩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狀和《姓纂》的考證,是源自楚國的公族已如上述。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的歷史還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尋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義之子,為神農通水脈,當為白姓之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農氏的時期就已經有了的,他們的姓氏的歷史,遠遠超過了五千年。不論這種說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後來白氏家族發展確是相當復雜的。除了源自楚國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時期,還有許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為氏」而姓了白。
關於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獻可資參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書所雲白氏之國」;《萬姓統譜》:「五代,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庄宗賜姓李。陳永貴,胡人,本姓白,為行軍總管。李可久為吐谷渾寧朔兩府留後,本姓白氏,賜姓李,望出南陽」;《北縣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陽郡王,其後為白氏。」後再就落到民勤
❸ 媽祖文化的信仰功用
航海之神海上守護神宋元時代航海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移民和僑民的不斷出現,以及統治階級的加封與提倡是媽祖成為著名海神的歷史原因。人們將媽祖視為海神加以崇拜,是從漢族民間開始的,以巫覡為核心傳播開來,在民族中傳承下來,進而在朝廷官吏中傳播。
助漕運媽祖到元代得以迅速傳播,除航海原因外,還以元代漕運改為海路有關,媽祖信仰逐漸擴大,從東南亞沿海擴大到北方京津地區,媽祖信仰已為中央王朝所承認。
雨水之神求雨我國為農業大國,雨水不僅是飲食之源,也是從事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條件,沿海地區也把主宰海事活動的媽祖視為司雨之神。從歷史看,巫覡都是求雨的主祭者,媽祖既然生前為巫,死後為神自然與雨水有難解之緣。 宋元以後,隨著閩南海上貿易和漁牧事業的發展,以行船謀生的船工漁夫亦逐漸增多。他們面對反復無常的大海,惟有從祈求神明庇護中得到一些精神安慰,媽祖信仰遂之傳開,歷代皇帝對媽祖的褒封也逐步升級。
初時,媽祖廟只是莆田海邊的雜祠。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領事路允迪奉使高麗國,船在黃水洋遇風暴。恰好此船上水手從莆田雇來,危難中祈禱媽祖,終轉危為安。返國後,奏請朝廷,宋徽宗於是賜順濟廟額,順濟廟即當時寧海墩(聖墩)媽祖廟,媽祖信仰從此獲得了朝廷的承認。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封崇福夫人,這是對媽祖最早的褒封。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莆田人陳俊卿為當朝丞相,篤信媽祖,於是奏請朝廷誥封媽祖為靈惠夫人,之後,一路加封。
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時,「經禮部核議,以為封號字型大小過多,轉不足以昭鄭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這樣,自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直至清同治十一年,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對她敕封了36次,封號最長達64個字,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媽祖和孔子、關帝等一同被列入清朝地方的最高祭奠,規定地方官員必須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列入國家祀典,使她成了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
朝代年號(時間)封 號
宋朝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崇福夫人
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靈惠夫人
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靈惠昭應夫人
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靈惠妃
寧宗慶元四年(1198年)靈惠助順妃
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存靈惠助順顯衛妃
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理宗寶祜二年(1254年)封存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理宗寶祜三年(1255年)靈惠助順嘉應慈濟
理宗寶祜四年(1256年)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封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
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元朝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護國明著天妃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護國輔聖庇民顯佑明著天妃
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護國輔聖民顯佑廣濟明著天妃
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後
乾隆二年(173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天後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後
嘉慶五年(1800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天後
道光六年(1826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天後
道光十九年(1839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後
咸豐二年(1852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天後
咸豐三年(1853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天後
咸豐五年(1855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天後
咸豐五年(1855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天後
咸豐七年(1857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後之神 宋雍熙四年(987年),媽祖升天後,人們崇奉海神,在湄洲島建廟祭祀,此廟宇即最早的媽祖祖廟。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所有媽祖廟之祖,世上所有的媽祖廟都是從湄洲「分靈」出去的。有華人即有媽祖廟。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遍布20多個國家與地區,信奉者近2億人。
莆田地區是媽祖信仰的發源地,媽祖廟數以百計;福建、廣東、浙江、海南以及東北部的上海、江蘇、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湖南、貴州、遼寧、吉林等地也建有媽祖廟。台灣三分之二人口信仰媽祖,島上媽祖廟宇500多座。港澳地區也有媽祖廟50多座。國外媽祖廟宇較密集的地區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其它分布於美國、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朝鮮、挪威、丹麥、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紐西蘭及非洲等地。
媽祖廟宇各地名稱不一,或稱天妃宮、天後宮、媽祖廟,或稱天後寺、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天後祠、安瀾廳、雙慈亭、紛陽殿等等,在這些媽祖廟宇中,福建湄洲媽祖廟(987年)、天津天後宮(1326年)、台灣北港朝天宮(1694年)(以上被成為世界三大媽祖廟)、福建泉州天後宮(1196年)、湖南芷江天後宮(1748年)、台灣澎湖天後宮(1592年)、蓬萊閣天後宮(1122年)、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寧波天後宮即慶安會館(1853年)、澳門天後宮(2003年)新加坡天福宮等在年代、規模、地位及影響方面均極富特色,為媽祖廟宇建築中的佼佼者。
泉州天後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較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史料記載,泉州天後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傳說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實當浯江巽水二流之匯,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時,羅城尚在鎮南橋內而是宮適臨浯浦之上。」當時建的這座媽祖宮規模已經很大,有三殿、山門、兩廊、兩亭。宋元時期,泉州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商港之一,與亞洲五十八年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同時,泉州的造船業也著稱於世,國家出海貿易的船舶「多廣州、泉州所造。」宋代,泉州地方長官和市舶司官員,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祈風」、「祭海」儀式,祈求風浪平青靜,航海平安,以鼓勵發展對外貿易。最初祭海在晉江邊的真武廟,祈風儀式在南安縣的九日山,但到了南宋未年,取而代之的是順濟宮的祭儀。宋元明歷朝經常遣官致祭,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欽定春秋兩祭,此後,順濟宮官祭便成定例。
元代,泉州港更為繁盛,和海外通商的國家多達九十多個,海上巨船入港有時多達三百多艘。元代帝王為了漕運、海運的順利,也多次詔封媽祖,以祈求媽祖的庇祐。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再次下詔,「遣正奉大夫宣德使左副都元帥兼福建道市舶司提舉蒲師文冊爾為護國明著天妃」,特地指派泉州的蒲師文(其父蒲壽庚,仕宋嘗為泉州市舶司提舉,入元累官至福建行中書省中書左丞,擅蕃利者三十年)為冊封大臣,在泉州天妃宮舉辦祭祀和褒封天妃的典禮。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二十日,元文宗下詔書,「加泉州海神曰護國庇民明著天妃。」詔文中直呼媽祖為「泉州海神」。媽祖的海神職位進一步明確。天歷二年(1329年),元文宗又命翰林院擬定祭文遣官齎香詣宮致祭。祭文曰:「聖德秉坤極,閩南始發祥。飛升騰玉輦,變現藹天香。海外風濤靜,寰中麟鳳翔。民生資保賜,帝室借匡襄。萬載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元代帝王在蕃人雲集的泉州港多次御祭天妃,其影響之大是可以想見的。
進入明代,泉州港仍然是全國的一個重要港口。洪武三年(1370年),泉州復設市舶司,專通琉球。此後,又「以諸番貢使益多」,在天妃宮附近的車橋村設置「來遠驛」,專門接待琉球等國的外賓。為了幫助琉球開發經濟文化,洪武二十二年(1392年),明太祖「敕賜閩人三十六姓」定居琉球。這三十六姓中,泉州人佔了相當一部分,如南安的蔡氏,晉江的李氏、翁氏等,他們在琉球擔任通事(翻譯),傳授操舟技術和文化知識。當時明政府規定,凡是封舟必須安放天妃神像,開洋前正副使必須先到出口發港的天妃宮祭拜。封舟到達目的地,正副使必須恭奉船內的媽祖神龕上岸,安放於所在國的天妃宮,藉以朝夕膜拜。當時,福建開洋至琉球,必經滄水,過黑水,古稱「滄溟」,又稱「東溟」,是一條深達兩千多米的大海溝,波濤洶涌,航海者經常在此遇難。這樣,媽祖就被「閩人三十六姓」恭奉於船中,伴隨他們從泉州出發,披波斬浪,順利到達琉球。「閩人三十六姓」來到琉球後,分別在琉球首府那霸和他們聚居的久米村建起了上、下兩座天妃宮,宮成之後,琉球當地地方官也作了規定:「自貢船開船之日起至第七日,上至大夫下至年輕秀才,都必須參拜兩天妃宮」,「自第七日至貢船回歸本國為止,每日大夫以下的年輕秀士與鄉官士們都要輪流詣廟參拜。」由此,隨著中琉兩國交流的不斷密切,天妃信仰在琉球逐漸深入人心。
永樂五年(1407年),三保太監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時途經泉州,遣使祭拜媽祖,因天妃宮「歷歲既久,寢以傾頹」,五年特奏請「令福建守鎮宮重新其廟。」永樂十三年(1415年),鄭和部屬「少監張謙使渤泥(今北加里曼丹島)得乎州,發自浯江(泉州),實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再次途經泉州,在依制祭拜媽祖之後,又去靈山伊斯蘭聖墓行香,祈求祖先靈聖庇佑。鄭和行香所立碑石至今尚在,文曰:「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靈聖庇佑護。鎮撫蒲和日記立。」嘉靖十九年(1540年)郡人徐毓集資大修,先修正殿五間,重建寢殿七間,涼亭四座,兩廂三十間,東西軒及齋館二十八楹。二十三年(1544年)落成。
清代,靖海侯施琅奉旨東征台灣,統一祖國。他分兵三路出擊,其中一路在泉州十五都圍頭,《泉州府志》載:「國朝將軍施琅征海師次於此,神有助順功。」平定台灣後,施琅感念涌潮濟師之神恩,在自己的同鄉、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題請未准,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歷數媽祖助順神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將軍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後」,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自此,泉州天妃宮改稱天後宮。施琅將軍為報答神恩,對天後宮進行重修和擴建。嘉慶二十一年(1916年)署泉州府事徐汝瀾以棟宇漶漫,非復舊觀,倡捐再次重修。道光年間(1830—1850年)清文宗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泉州天後宮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
清代,私商貿易和向東南亞各國及台灣的移民熱潮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媽祖信仰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史料記載,泉州商人「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在國內,有廣東的番禺、瓊州、崖州、濠鏡、海南、東莞、徐聞、香山溴、潮州、雷州、惠州、高州、邁州等;江浙的寧波、雙嶼、溫州、杭州、舟山、蘇州、南京、台州、臨清等,廣西的南寧、梧州、羅定、郁州等,台灣的雞籠、淡水、鹿港等,還有京師、濟寧、包頭、徽州等城市,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陝西、山東等省份;省內則有福州、廈門、月港、漳州、建寧等。在國外,有呂宋、暹羅、巴達維亞、勃泥、爪哇、占城、占城、交趾、柬埔寨、巨港、長崎、琉球、高麗等。泉州商人每到一處,必當建造會館,並從家鄉請來媽祖祀奉。泉州天後宮內原本就設有蘇、寧、福、寮郊等許多商郊,附近還有鹿港郊公堂。天後宮每次修建,各大商郊會館都傾力資助,以表虔誠。
據統計,台灣現有八百多座媽祖廟,皆拜莆田湄洲媽祖祖廟為祖庭。媽祖的信徒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稱媽祖信仰的極盛之地。從台灣媽祖廟宇的級別來看,無不屬於「分靈」。一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神符或香火到台灣奉祀,稱為「分香」,二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的神像到台灣奉祀,稱為「分身」,天下媽祖祖湄洲。其源蓋出於明清時期福建向台灣大規模的移民。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原名林默,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默幼年時就聰明穎悟,過目成誦,她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平素精研醫理,教人防疫消災,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被稱為「神女」、「龍女」。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僅28歲。從此以後,傳說航海的人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世界各地有兩億多的媽祖信眾,在台灣媽祖信眾占人口的三分之二。
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域北連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雲山脈,東南瀕臨台灣海峽。港口資源得天獨厚,擁有「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湄洲灣秀嶼深水良港和三江口、楓亭等輔助港;擁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以及湄洲、南日等大小150多個島嶼。 媽祖文化的傳播得益於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
中國人向海洋進軍的歷史很早。秦漢時期,方土徐福三次東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東半島,漢武帝步求仙後塵有過之而無不及,雖未能如願,卻無意間推進了造船、航海和港口業的發展。自漢代開始,由於開辟了歷史上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綿延2000多年的中外貿易和東西方交流,成為貫穿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主線,海外交往勢盛而時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為始發港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中國與朝鮮、日本等西方諸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帶動了渤海和山東半島航海業的發展。南路」之廣州的遠洋貿易可直達亞歷山大港。泉州港的對外貿易可與世界名港亞歷山大齊名。
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擾,海上對外貿易相對減弱,但國內南北萬余裏海上航線和南北河漕貿易相對增強,後因定都北京800年時政的相對穩定,國內沿海港口亦日益興盛起來,逐步進入黃金時期。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尚早半個世紀,更是無與倫比。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擁有者。
遠在十世紀,中國航海者首先擁有指南針,以保證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駛,也首先發明了隔艙航舟,萬一海上遇難觸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艙,而船體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盡管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相當發達,由於沒有氣象預測,海上氣候變化萬千,一片小舟如滄海一粟,當狂風暴作時,在威力無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類的行為還是顯得極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於神靈護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唐中業,玄宗以欽定形式冊封「四海龍王」,因傳說其能施風布雨,興濤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這種想像中的自然神形象丑惡,東海龍王敖廣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視為凶神,加上當時「五行五陰」之說盛行,認為「天屬陽,地屬陰,水在地上亦屬陰;男屬陽,女屬陰,水神應為女性才適合『五行陰陽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灣出現了年輕貌美,勇於在海上冒險救人的林默,死後被人們祈奉為女海神,這是航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媽祖的出現不負眾望。明萬曆年間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錄》一書中有一段生動的記載,說:「船搖盪於暴風雨中,篷破、桿折、舵葉失、舟人號哭、蘄於天妃,妃雲立即換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葉重二三千斤,由於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換舵須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數十人舉而有餘」。南宋開禧元年的紫金山擊金和合肥的解圍,也是以媽祖的精神作用來鼓勵士氣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內載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採取丞相平章國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顏的「南糧北調」的主張,起初官方造舟把國家糧食直接由江南糧區海運到直沽,後來改僱用漢族民間舟舶包運,有私商兼任海上運輸,一時間自廣州至天津天妃宮接踵而起,足窺航海者對媽祖的信仰程度。
鄭和七下西洋,亦禱於祖廟,明清大量漢人向南洋群島進軍,均舟載媽祖神像以行,這說明媽祖這位「女海神」是中國傳統航海業的保護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媽祖的傳播後,發展為「媽祖會」,以宗教形式規定朝拜制度。台灣同胞家家戶戶信仰媽祖,稱為「開如媽」,海峽兩岸共同信奉媽祖的俗例一樣。故此,媽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溝通海峽兩岸,密切同胞往來的和平女神。 作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蓬萊閣天後宮和登州港在媽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國與東方諸國的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萊閣天後宮建於1122年,比「世界三大媽祖廟」之台灣北港朝天宮和天津天後宮及台灣最早的澎湖天後宮早200多年;比中國第一個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泉州天後宮(公元1196年)亦早數十年。史料記載:「宋徽宗時,赦立天後聖母廟,乃於閣之西營建焉。時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計建廟四十八間。」。作為媽祖廟之「鼻祖」的湄洲媽祖廟,建廟時僅「落落數椽」,直至清乾隆年間才逐步形成99間齋房,由此可見蓬萊閣天後宮建造時的規模。
另外,與蓬萊閣天後宮齊名的、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的長島顯應宮(廟島因此得名),在中國北方媽祖廟宇中也佔有顯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麗恭愍王的賀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國時在贊美登州海道的詩《留沙門島(沙門島即古時蓬萊以北的長島廟島),奉呈同行評理相君》中寫到:「沙門翹首立多時,暮景撩人慾賦詩。神妃享祀應需報,海若潛形不敢窺……」。由於蓬萊與長島為中國南北和東西方水路交通樞紐,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媽祖,有船必有媽祖祈像」這種古代傳統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萊閣天後宮和廟島顯應宮所肩負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廈門神霄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始建於宋朝,現位於忠侖公園(原忠侖苗圃)內。歷史上修建 數次,最後一次 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霄宮,被綠樹所 環抱,四周綠樹 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霄宮彷彿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古代登州是廣州至京津海漕運輸和朝廷與東方諸國交流的中樞,是承擔北方貿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港口,其地位遠遠高於後來的廣州、泉州、明州、揚州「四大名港」。
首先,媽祖是海上航行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沿廣東、福建至京津及東北的海上漕運航線傳到渤海灣沿岸,並與地方文化相融合,與城市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媽祖文化迅速得以傳播,逐漸成為當地的民眾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極為虔誠,一般人民亦漸信仰……天後遂成為掌司各事之神」。 2001年天津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辦的「媽祖文化與沿海城市的興起」學術研討會,有學者在考察媽祖文化落戶天津並對這個城市進行孕育和催生的過程後,發現其沿革軌跡是「先人後廟,以廟聚人」;接著「以廟興城,以廟興市」,形成廟旺城興的良性互動態勢。如果說天津當初是「以廟聚人」,那麼登州可以說是「以城興廟」。
登州是當時連接中國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樞紐,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與媽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媽祖文化由南傳入後迅速被當地文化和民眾信仰所接受,繼爾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優勢得以消化、容納,逐漸成為當時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導。
同時,媽祖文化的傳入也為登州聚集了人氣,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形成了廟與城良性互東,相得益彰的勢態。蓬萊閣天後宮建於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對媽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廟之早,即使在媽祖文化的濫觴福建沿海地區也是鳳毛麟角,無疑為北方建造最早、當時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加之登州港無以替代的區位條件,如此說,登州及其蓬萊閣上的天後宮是中國古代北方媽祖文化的淵藪不足為過。 漢族民間貿易傳播 媽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北亞國家,最終北上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洲地區,作為我國北方沿海地區媽祖信仰與媽祖文化傳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載:「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是以登州港為起點,分為兩條,一條是從登州港出發,渡渤海海峽到遼寧旅順口,再沿遼東半島到鴨綠江口,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另一條從登州港出發,經八角、芝罘,再渡黃海,到朝鮮仁川,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隋唐是我國古代海上貿易和對外交流的鼎盛時期,尤其唐中期以後,登州以其特殊區位優勢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與朝鮮半島及周圍諸國的外交與貿易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宋時遼國屢屢北犯,但由於內地通往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陸路交通被阻隔,兩國間的交流勢必靠海上船隊來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術的提高及指南針的發明與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線距離明顯縮短,兩國的使臣和貿易來往頻繁,銳勢不減。北宋滅亡,南宋與金爭戰於山東半島,海上航線南移,元朝主要發展陸上交通和海上漕運,中國的對外貿易受到束縛。
但是,由於從松都附近港口橫穿黃海至朝鮮半島的航線太長且十分危險,曾多次遭遇海難,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麗國王的請求,答應改道經遼南渡海至登州,並於1376年升登州為府。《明實錄》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時載曰:「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麗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裡有船,那裡就有媽祖,那裡有華人,那裡就有媽祖廟。信仰無國界,「海上女神」由蓬萊隨船沿登州海道飄洋東渡,為遠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客肇祖先後發表了多篇關於《天後》的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反響。
自80年代起,台灣、澳門、廈門等地掀起了媽祖研究熱潮,舉辦多次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海內外學人論媽祖》、《媽祖研究論文集》、《媽祖研究資料匯編》、《媽祖文獻資料匯編》、《媽祖信仰與祖廟》、《湄洲媽祖》等近百餘篇學術專著。 1、弘揚愛國思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大陸和台灣,同根共祖,千餘年文化傳承,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民族意識。媽祖是中國的「神」,媽祖之愛國也決定了其信眾的愛國。
1989年5月6日,200餘名台灣同胞沖破台灣當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媽祖祖廟;
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媽祖金身巡遊台灣103天,駐蹕36個宮廟,接受台灣媽祖信眾1000萬人次的朝拜,在台灣島內引進了巨大反響。
2002年7月25日,媽祖金身直航澎湖,萬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熱淚盈眶。
2004年10月21日早上8點,湄洲媽祖金身從莆田市湄洲島媽祖祖廟起駕,在54位護駕團的陪同下,從長樂國際機場乘飛機飛往澳門,參加第二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
2005年,連戰和宋楚瑜先生分別為湄洲媽祖祖廟題詞:「神昭海表」,和「聖德配天」。
這就是媽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媽祖已成為海峽兩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徵,成為統一祖國,溝通兩岸往來的和平女神。媽祖信仰中的這一功能還將繼續發揮作用,直至祖國的完全統一。
2、傳播博愛精神,教化眾生向善。
浩瀚宇宙,蒼莽無垠,而人卻是宇宙的主宰。盡管因地域,種族,文化根柢的差異,派生出審美觀、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但作為「生」的本能,人性對於善惡美醜之認知卻趨於大同。
媽祖信仰在諸多方面適應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認同,如扶危濟困,治病救人,賜人以平安吉祥等等。這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更是一種觀念的教化。
「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則忘言」(張君房《雲笈七簽》),當一種理念為民眾所接受後,教化則退居其次,而觀念(對真、善、美的認同)則生根、開花、結果。
3、啟迪良知,樹立珍惜自然、回歸自然。
千餘年來,人類面臨旱澇蝗災,瘟疫流行時,往往把祛災的希望乞求於神靈,媽祖之平息海嘯、張天師之祈禳瘟疫、龍王爺之普降甘霖……人類在對神靈的不斷祈禱中逐漸地得到啟發:眾生平等、萬物有靈,道法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回歸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類的呼聲,誰能說,這當中沒有神的啟示?
❹ 有人的名子叫穎聰嗎
有,我曾經最好的朋友
❺ 白氏宗族的家族名人
歷史名人:
白丹:字圭,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水利家、經濟思想家。其主張減輕稅斂、「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起: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大將,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屢戰屢勝,長平一役,坑殺趙軍四十多萬,後遭妒自殺。
白建:南北朝時北齊人,歷官進侍中、中書令等,並賜田韓城。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學,善於文章,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卷,十七歲明經及第,官
至河南府鞏縣令。
白樸:元代著名的戲曲家。所作雜劇今知有16種,現存《牆頭馬上》、《梧桐雨》、《東牆記》3種,都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前2種最有名。
白英:明代傑出的水利專家,曾為當時禮部尚書疏通河道出謀獻策,特別為大運河暢通做出了貢獻。
白朗:河南省寶豐人,清代寶豐農民起義領袖,反清反袁,打擊殘害中國人民的傳教士。後在虎狼爬嶺戰斗中受傷犧牲。
白瑜娑:寧夏靈武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其出身奴隸,一呼四方皆應,聚眾數萬人,給隋政權以沉重打擊。
白居易:唐代傑出的詩人,貞元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在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朴實無華,廣為流傳。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三夢記》近於雜錄。
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從弟,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仕武宗,懿宗二朝,兩度為相,政績卓著。
白玉蟾:閩清(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詔封紫清真人。博覽群書,善書,工畫,著有《海瓊集》等。
白景亮:元朝南陽人,知明法律,善於書算,官至衢州路總管。
白毓昆:江蘇省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創刊《地學雜志》。武昌起義爆發後,宣傳革命,策動灤州新軍起義,參與組織「北方革命協會」。後任北方革命軍政府參謀長,因兵敗被捕犧牲。
白崇禧:廣西桂林人,國民黨桂系首腦。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均擔任國民黨軍隊重要職務。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長江,白崇禧所統率的軍隊主力在鄂、湘、桂地區被殲滅。同年底,從南寧逃往台灣省,任蔣介石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66年12月2日病死於台北。
白圭:明代萬曆年間兵部尚書.其族人後代現居河北省南宮市西白塔村,約1500人,村中約九成的人為世襲白姓.
白雲上:清代書法家。
白玉蟾:宋代名士。博覽群書,善書,工畫。有《海瓊集》等。
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朴實無華,廣為流傳。
關於白玉蟾的補充介紹:
白玉蟾(1194-1229;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南宋道人,原名葛長庚,字以閱,號繽庵、海瓊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閩清縣。出生於海南島瓊州,後來母親改嫁,繼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資聰敏穎異,七歲能誦九經,十二歲舉童子笠。宋開禧二年(1206)冬,隨金丹大師陳楠(泥妨真人陳翠虛),攜入羅浮,凡九年始得其道。後隱居著述,遍游江南名山勝地,致力於傳播丹道。宋寧宗嘉定間,詔征赴闕,召對稱旨,封為紫清明道真人,命館太乙宮,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頭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氣爽。每往來於名山大剎,神異莫測,時稱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書,能詩善賦,工書擅畫。為人豪爽俠義,狂飲而不醉,常乘酒興即席揮毫,所作篆、隸、草書,所畫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閩浙、粵、贛、鄂一帶頗有影響。近代一些書畫家的梅花、草書亦源於白氏。著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等書。
白玉蟾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金丹派南宗正式創立者,「南宗」自他之後,始正式創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飛升後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他先後了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等為徒。打破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單傳的歷史。復歸武夷止止庵即傳道授法。同時取漢天師「二十四治」法,按「師家曰治,民家曰靖」的傳統,立「靖」為建宗傳法之所。這也標志著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團。
白玉蟾的內丹學說理論,奉南宗傳統,主張獨身清修,他身體力行、終身無娶。其內丹學說之風格與張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張伯端以頓悟圓通釋內丹還虛,白玉蟾則謂「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純以禪理入道。又寓內丹於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特點。對五代以後道教的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後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白玉蟾平生博覽群經,無書不讀,尤以書法造詣為深。他擅長草書,兼善篆隸。《天朗氣清詩貼》是白玉蟾的傳世之作,從該幅作品看,行筆氣勢不凡,情感淋漓盡致,大有草書大家張旭、懷素的墨韻。《天朗氣清詩帖》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白玉蟾還是一名畫家、詩人。他的畫精於梅竹和人物肖像。他的詩文集自南宋至1969年的七百多年間先後刻印6次。現有《宋白真人玉蟾全集》11卷,約八十萬字。白玉蟾的《道德經章句注》共八十一章,是作者對老子經典著作《道德經》的註解。有學者評之為「文簡辭古,言奧絕倫,乃為千金之注,千古來唯此注堪與王弼本比綸」,是研究道家哲學思想的珍貴資料,後由元代書法家趙孟俯以楷體抄錄,清時被收入《四庫全書》。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
關於白行簡的補充:
唐代文學家。字知退。華州下陝西渭南東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10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代表作《李娃傳》。又名《國夫人傳》。寫滎陽大族鄭生熱戀長安娼女李娃,屢經波折,幾經喪生,終獲美好結局(見《太平廣記》)。《李娃傳》表現了唐代傳奇創作中寫實手法的高度成就。白行簡還撰有《三夢記》,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辭簡質,而情節頗為離奇。《聊齋志異》中《鳳陽士人》一篇,即受其影響。
今之白州,或有以地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於秦、楚、魏等地。戰國時,秦國有名將白起,郿(今陝西眉縣)人,屢戰獲勝,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後被逼自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子孫世為太原人。
《新唐書》說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孫,而《太原白氏家狀二道》則說白起是白公勝的裔孫。白仲23世孫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孫白建,北齊五兵尚書,因功賜田韓城。白建曾孫白溫,任唐朝檢校都官郎中,遷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第六子白鍠,任鞏縣令,居鄭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鍠長子白季庚,任襄州別駕,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陽香山,成為白氏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今河南偃師、伊川、宜陽、鞏義、鄭州、新鄭、沁陽等地,枝繁葉茂。此外,白氏在秦漢時期有遷至今山東者,如西漢白光為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人;隋唐時期有遷至今寧夏、甘肅、廣西者,如唐代白孝德為安西(府治今甘肅臨潭縣東)人,白聳為馬平(今廣西柳州)人,這時還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時期還分布於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蘇、廣東、福建、河北以及東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開始,閩、粵白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後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國者。
白氏在文化方面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人物是白居易。他是唐代中期詩人,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被稱為「詩史 」。此外,戰國時有兩個白圭,一為貿易理論家,一為水利專家。隋代有靈武(今屬寧夏)人白瑜舉,於大業九年(613年)起義,起義軍曾發展至數萬人。唐代還有文學家白行簡(白居易之弟),唐宣宗時宰相白敏中。五代後周有中書令白文珂。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代表作品《牆頭馬上》,元末有紅巾軍將領白不信。明代有水利專家白英。清代有書法家白雲上、名臣白准泰。近現代有豫西農民武裝起義領袖白朗,地理學家白毓昆,國民黨桂系首腦白崇禧等。
如今,白姓在中國姓氏中居於第73位,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較多人口。 (中華文化信息網)
據詩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狀,他是周代時楚國太子建之子白公勝的後裔。《姓纂》一書上也有一段記載說:「黃帝之後,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勝,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這兩個說法相互印證,則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兩三千年以前的楚國公族,推溯起來是上古顓頊帝後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勝,因亂國被誅之後,楚國白氏家族的子孫,為了避亂而紛紛出奔他地,到了戰國時期,白姓古人便遍布於山西和陝西等地。
這個成名了兩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狀和《姓纂》的考證,是源自楚國的公族已如上述。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的歷史還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尋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義之子,為神農通水脈,當為白姓之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農氏的時期就已經有了的,他們的姓氏的歷史,遠遠超過了五千年。不論這種說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後來白氏家族發展確是相當復雜的。除了源自楚國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時期,還有許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為氏」而姓了白。
關於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獻可資參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書所雲白氏之國」;《萬姓統譜》:「五代,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庄宗賜姓李。陳永貴,胡人,本姓白,為行軍總管。李可久為吐谷渾寧朔兩府留後,本姓白氏,賜姓李,望出南陽」;《北縣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陽郡王,其後為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