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英法國際貿易

英法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2020-11-26 02:32:28

① 依據材料三,說明英法為"一致支持自由制度",確立了哪些國際貿易的基本准則

耳朵好好的和激動得打交道解放軍飛虎隊基督教等級分解放軍大快朵頤

② 材料一:英法美德四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重(%) 材料二:1870~1910 年世界貿易總額變化(單位:10億

(1)特點:英、法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世界貿易總額大幅度增長。
(2)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新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工業生產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
(3)觀點錯誤:①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世界貿易總額長足發展、世界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和交通運輸業迅速進步,說明世界經濟在整體上是迅速發展的。②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導致供求矛盾突出,從而導致經濟危機頻繁爆發,但它並不代表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③ 歐洲三強,英,法,德哪個國家總體實力更強

英法德這三個都屬於發達國家之列,技術方面各有優勢,德國機床等精密機械有著巨大優勢,品牌和質量也是全球公認得好,因此出口總量也常年第一。英國則不需要通過工業出口來平衡國際貿易,所以不再支持普通工業,但在例如航空發動機,海軍軍艦,航天設備等方面有巨大優勢,法國在核能和農業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另外就是法國的工業比較獨立。
通常來說英國金融類占優,法國經濟也是不錯的,也是歐洲最大的農業出口國,德國的工業最強。總的實力排名是英國>法國>德國,主要因為英國是超級大國,傳統力量仍舊非常強大,而法國也是常任理事國,且在歐盟中地位相對較高。經濟上由於英國和歐洲大陸經濟模式不同很難比較,但德國肯定會高於法國。
然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德國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在軍事方面,英法的軍事技術在歐盟都占據龍頭作用。兩國在非洲等第三世界的政治影響也遠超過德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話語權也明顯大於德國。雖然在經濟領域德國占據有利地位,然而還是有一些難以忽視的問題。據報道其國內有20%的員工長期低工資待遇,這就造成了內需市場不振,難以改變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此外,德國的人口呈現老齡化特徵, 這一趨勢這對其經濟增長也已經產生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這三個國家都是世界強國,各有各的優勢,也各自有各自的短板。我們無法籠統說哪個國家比哪個國家強,只能從具體的方面進行比較。

④ 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反映什麼現象

反映19世紀晚期「全球化」趨勢增強。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為「全球化」趨勢增專強提供了條屬件。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為世界市場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科技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為世界市場的發展提供技術手段。

(1) 變化:開辟了以歐洲為中心,向其他地區的海上航線;大西洋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歐國家成為商路的中心地區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開辟;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殖民擴張等。 (2)現象: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貿易中心。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原因: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發展迅速;英國打敗其他殖民國家,建立了世界范圍的海外殖民地。 (3)新現象:世界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影響:列強爭奪殖民地,加劇了列強間矛盾;激化了被瓜分地區的民族矛盾。 (4)過程:新航路開辟後,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結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狀態,使世界各地間聯系加強,揭開了形成世界市場的帷幕。第一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西方列強的實力,加快了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步伐,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⑤ (論述題)英國和法國經濟主要特徵的異同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於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於分析不同變數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麼,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於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於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後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像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後,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後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於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於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後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後,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於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後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於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後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並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甦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飢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甦跡象是1715年後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飢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於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麼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後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後,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後,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於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於法國。最後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於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後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於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後,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於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後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後,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後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後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後。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後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後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准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後「17世紀的悲劇」後,法國已經明顯落後於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麼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於英國。而且魯傑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於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於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義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聖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於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佔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於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裡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於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佔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於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於總體速度,但明顯高於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後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後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並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後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後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聖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佔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於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製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於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裡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隻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於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後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⑥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1860年各國佔全球國際貿易的比例 材料二 英、法、

(1)較早確立了君來主立憲自製度,政局穩定;最早進行工業革命;殖民擴張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進行法制化建設,維護資本主義自由貿易;應用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發展經濟。)
(2)英法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世界貿易總額大幅增長。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工業生產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
(4)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打開國門、走向世界、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⑦ 英國 法國 主要經濟特徵的比較

英國的經濟特點:

2006年英國整體經濟增長步伐逐步好轉,表現得更為強勁和均衡。其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舊為服務業。06年全年英國GDP 的增長率逐步遞增,分別為2.3%、2.6%、2.8%;而第四季度更是超過預期達到3.0%的水平,投資者紛紛看好英國經濟前景,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通脹率和失業率等風險問題的存在,總體分析英國06年經濟處於溫和上漲態勢。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於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於分析不同變數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麼,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於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於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後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像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後,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後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於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於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後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後,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於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後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於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後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並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甦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飢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甦跡象是1715年後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飢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於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麼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後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後,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後,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於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於法國。最後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於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後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於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後,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於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後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後,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後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後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後。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後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後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准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後「17世紀的悲劇」後,法國已經明顯落後於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麼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於英國。而且魯傑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於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於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義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聖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於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佔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於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裡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於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佔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於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於總體速度,但明顯高於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後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後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並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後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後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聖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佔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於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製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於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裡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隻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於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後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2006年英國主要經濟成果主要表現:
2006年前三季度,英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第一、二季度增長0.7%和0.8%之後,第三季度仍保持了0.7%的增幅。若按年增長率計算,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長率分別為2.3%、2.6%和2.8%。服務業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生產與建築業也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英國財政部預測,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6%,而2007年則預計增長2.4%。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以下為英國經濟成果表現:

一、經濟顯著表現: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為了抑制因各種生活基本費用增加引發的通貨膨脹,英國央行11月9日宣布將銀行基本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4.75%提高到5%,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英國央行繼8月份後第二次提息。英國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避免因利率上升導致消費放緩。

二、市場方面表現:消費支出零售業與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06年第二季度,英國家庭消費支出開始擺脫長期低迷態勢。當前英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都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國購買者的大量湧入使得倫敦市中心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的高級住宅區房價飆升了20%以上。

三、總體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服務業。自2006年第二季度,佔英國經濟規模超過70%的服務業恢復了強勁增長。第三季度服務業繼前一季度增長0.9%之後,再度增長0.8%。其中,製造業和能源業產出增加是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增幅分別為0.7%和0.8%,但包括石油、天然氣在內的采礦業出現較大萎縮,下降3%。建築業生產增長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5%。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國的經濟特點:
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築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築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遊國。旅遊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交通運輸業發達,水陸空都很便利。1990年鐵路總長3.40萬千米,其中電氣化的1.26萬千米;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9月,巴黎-里昂鐵路線上的高速火車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國研製出最新高速火車,時速達482.4千米。1989年全國公路總長80.52萬千米,公路網遍及全國,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國內河航運主要由國家經營,內河航道總長8568千米,其中運河4613千米。法國75%的進口物資和20%的出口物資得通過海運。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法國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運量居世界第三位。為增強競爭力,國內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於1991年決定並入法航。主要機場為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於美 、 德、日之後。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法國對外投資增加較快,1991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歐共體成員國,占總額的47.7%。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非洲和拉美的投資也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法國對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主要對象是法語非洲國家。1971 ~1980年外國通過對不動產投資方式購買法國土地4.5萬公頃,約佔法土地面積的1%。外國對法國工業部門投資加快,其中歐共體成員國對法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50%;其次是美國,約佔22%。1990年外國在法國投資總額為490億法郎。法國政府正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

法國的社會福利較完備,從1983年起,社會福利金額占國民收入的30.6%。社會保險包括醫療、工傷、家庭津貼、退休金、殘疾者照顧等。

⑧ 如果大學讀英法雙語國際貿易專業,就業時應選擇什麼類型

外貿跟單或者外事客服

與英法國際貿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