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

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

發布時間:2021-03-12 01:00:32

① 請問:什麼是赤貧人口

赤貧人口就是窮得一無所有,極其貧窮的人群。

貧困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各國政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貧困問題一直相當重視,因此要弄清貧困的概念。

2014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預測,2015年全世界貧困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比例有望降低到10%以下,指出經過長達四分之一世紀堅持不懈的減貧努力,世界更加接近2030年終結貧困的歷史性目標。

(1)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擴展閱讀:

相對貧困與絕對貧困

相對貧困與絕對貧困的國內外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如下:

「相對貧困的思想要明確是相對中等社會生活而言的貧困」;「相對貧困就是年收入相對全國家庭的平均數」;

「相對貧困是一個較為主觀的標准……一個相對的貧困定義是建立在將窮人的生活水平與其他較為不貧窮的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相比較的基礎上的,通常這包括對作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的總體平均水平的測度」;

「相對貧困是指某人或家庭與本國平均收入相比……相對貧困線隨著平均收入的變化而變化」。

相對貧困是在把我們的生活水平與擁有較高收入的參照組相比較後產生的貧困。而且它有一定的主觀性,依賴於一定的價值判斷而存在。

卡爾·馬克思寫過:「一個住小草房的人在他的鄰居搬來並建了一座宮殿之前,他一直是很快樂的,後來,那個住小草房的人開始感覺到了貧困」,因此,相對貧困是永遠存在的。

絕對貧困是指低於維持身體有效活動的最低指標的一種貧困狀態,這種最低指標是指「勉強維持生存的標准,而不是生活的標准,在對家庭生活做這種最低指標的估計時,應遵循這樣的規定;

即除了為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外,其他一切都不能包括在內,而且所有購買的物品必須是最簡單的」 。通過這一概念,我們可以發現,從理論上講一個社會的貧困問題是可以消除的。

② 請幫我找篇徵文關於通貨膨脹的.感謝之

通貨膨脹(Inflation)
通貨膨脹的定義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意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在若干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貨幣供給,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干(奧地利學派)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因之,若干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即使當時的物價完全沒有上漲。以下所述,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通貨膨脹」一詞意指一般性的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之反義可為「通貨再膨脹」,即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物價上漲,或緊縮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說,一般物價水平雖然下降,但幅度縮小。相關詞為「通貨膨脹率減緩」,即通貨膨脹上升速率減緩,但不足以造成通貨緊縮。

部份學者認為,中文「通貨膨脹」一詞字面上容易給人通貨本身價值增加的聯想,建議改稱「物價膨脹」,但並未廣獲使用。
--------------------------------------------------
通貨膨脹的分類
(一)溫和的或爬行的通貨膨脹

這是一種使通貨膨脹率基本保持在2%-3%,並且始終比較穩定的一種通貨膨脹。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每年的物價上漲率在2.5%以下,不能認為是發生了通貨膨脹。當物價上漲率達到2.5%時,叫做不知不覺的通貨膨脹。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搞一點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因為提高物價可以使廠商多得一點利潤,以刺激廠商投資的積極性。同時,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引起社會太大的動亂。溫和的通貨膨脹即將物價上漲控制在1%-2%、至多5%以內,則能象潤滑油一樣刺激經濟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潤滑油政策」。

(二)疾馳的或飛奔的通貨膨脹

疾馳的或飛奔的通貨膨脹亦稱為奔騰的通貨膨脹、急劇的通貨膨脹。它是一種不穩定的、迅速惡化的、加速的通貨膨脹。在這種通貨膨脹發生時,通貨膨脹率較高(一般達到兩位數以上),所以在這種通貨膨脹發生時,人們對貨幣的信心產生動搖,經濟社會產生動盪,所以這是一種較危險的通貨膨脹。

(三)惡性的或脫韁的通貨膨脹

惡性的或脫韁的通貨膨脹也稱為極度的通貨膨脹、超速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一旦發生,通貨膨脹率非常高(一般達到三位數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結果是導致社會物價持續飛速上漲,貨幣大幅度貶值,人們對貨幣徹底失去信心。這時整個社會金融體系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正常的社會經濟關系遭到破壞,最後容易導致社會崩潰,政府垮台。這種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史上是很少見的,通常發生於戰爭或社會大動亂之後。目前公認的惡性通貨膨脹在世界范圍內只出現過3次。第一次發生在1923年的德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德國的物價在一個月內上漲了2500%,一個馬克的價值下降到僅及戰前價值的一萬億分之一。第二次發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匈牙利的一個便哥價值只相當於戰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發生在中國,從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偽法幣的發行量增加了1445億倍,同期物價指數上漲了36807億倍。

(四)隱蔽的通貨膨脹

隱蔽的通貨膨脹又稱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指社會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或潛在的價格上升危機,但由於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制政策,使通貨膨脹並沒有真正發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鬆價格管制措施,經濟社會就會發生通貨膨脹,所以這種通貨膨脹並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種隱蔽的通貨膨脹。
--------------------------------------------------
測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之測量由觀察一經濟體中之大量的勞務所得或物品價格之改變而得,通常是基於由政府所收集的資料,而工會與商業雜志也做過這樣的調查。物價與勞務所得兩者共同組成物價指數,為整組物品的平均物價水平之測量基準。通貨膨脹率為該項指數的上升幅度。物價水平量測整體物價,而通貨膨脹是指整體物價的上揚幅度。

對通貨膨脹沒有單獨性的確實量測法,因通貨膨脹值取決於物價指數中各特定物品之價格比重,以及受測經濟區域的范圍。通用的量測法包括:

生活指數CLI(Cost of Living Index)為個人生活所需費用的理論增幅,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經濟學家對特定的CPI值應估計為高於或低於CLI值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CPI值公認具"偏向性"(bias)。CLI可用"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調整以反應區域性商品與世界物價的廣泛差距。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測量由『典型消費者』所購物品之價格。在許多工業國家中,該指數的年度性變化百分比為最通用的通貨膨脹曲線報告。該項測量值通常用於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目)能相等或高於CPI。有時勞資合約中會包含按生活指數調整條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測量生產者收購物料的價格,與CPI於物價津貼、盈利、與稅負上有所不同,導致生產者之所得與消費者之付出產生差距。PPI反應於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遲。雖說其具多樣化的組合,一般相信這種延遲的特性使得根據今日的PPI通貨膨脹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貨膨脹成為可能;各種的論述與內容有極重要的不同。
批發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貨品之批發價格變化(特別是銷售稅),與PPI極為類似。
商品價格指數(commodity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商品售價之變化。若使用金本位制,則其所選擇的商品為黃金。美國使用復本位制,其指數包含黃金與白銀兩者。
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為基於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名目GDP與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GDP(即不變價格(constant-price)GDP或實質GDP)兩者間所使用的金錢之比例。這是對價格水平最宏觀測量。本指數也用來計算GDP的組成部分,如個人消費開支。美國聯邦儲備改用核心個人消費平減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及其他平減指數作為制訂「反通脹政策」的參考。
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PI(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2000年2月17日,美國在半年一度的國會金融政策報告(亦即Humphrey-Hawkins報告)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聲稱將主要的通貨膨脹測量法自CPI改為連鎖式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
因為每一種測量法都基於他種測量法,並以固定模式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家經常爭議在各測量法及通貨膨脹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例如,Boskin委員會於1995年找出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所計算出的CPI具有偏差。在對其偏差進行定量分析後,他們認為當年度的通貨膨脹遭過分誇大。因『快樂論』(hedonic )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增加與以平價品取代昂貴的商品,兩者都會降低CPI-U的升高率。另一個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無人居住的出租單位並不計入CPI-U與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計此部分後,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極度的受低估,於是在1982年的CPI計算中加入了這項改變。

現存的爭論為應否計入關於快樂論的調整部分,包含人們會在高物價的地區不可企及時搬遷到較便宜的地區。也有人認為指數中的購屋部分極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費用對房價的沖擊,亦極度低估了醫療費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費用中的重要性。
--------------------------------------------------
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的角色
穩定的小幅度通貨膨脹一般會被認為對經濟有益。其中一個原因是某些價格難以重新談判降價,特別是對薪資與合約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價若緩步上漲,則相關的價格便較易於調整。有多種物價會『抗拒降價』,而傾向於不斷上漲。所以試圖達到零通貨膨脹(物價維持平準)的做法會導致其他行業的價格、盈利、與雇員數降低。所以,若干公司的執行部門視溫和的通貨膨脹為『潤滑商業巨輪』。追求完完全全的價格穩定會帶來極具毀滅性的通貨緊縮(物價持續降低),將導致破產與經濟衰退(甚至經濟蕭條)。

金融體系視通貨膨脹之『潛在風險』為高於儲蓄累積財富的基本投資誘因。換句話說,通貨膨脹就是市場對金錢的時間價值之措辭。也就是說,因為今天的一元較明年的一元更具價值,所以未來的資本價值在經濟學上有所扣減。此種觀點視通貨膨脹為對未來資本價值的不確定性。

對低階層者而言,通貨膨脹通常會提高由經濟活動之前的貼現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通貨膨脹通常導因於政府提高貨幣供給政策。政府對通貨膨脹的所能進行的影響是對停滯的資金課稅。通貨膨脹升高時,政府提高對停滯的資金的稅負以刺激消費與借支,於提高了資金的流動速度,又增強了通貨膨脹,形成惡性循環。在極端的情形下會形成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增強不確定性可能會打擊投資與儲蓄。
重新分配
從效果上將收入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養老金之類)手中重新分配至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薪水或投資回報),因為薪水或投資回報會隨通貨膨脹而上漲。
同樣的,固定金額的放款者,其資產可能會重新分配給貸方(若放款方對通貨膨脹預期不足從而利率偏低)。例如,政府通常是貸方,通貨膨脹使政府實際負債降低,從而會將資金重新分配回政府手中。這種情況有時被視為通貨膨脹稅
國際貿易:若國內通貨膨脹率較低,遭削減的貿易余額會破壞固定匯率。
鞋底成本:因為現金的價值在通貨膨脹時會萎縮,在通貨膨脹時期人們因此會傾向持有較少的現金。這種行為會導致成本增高,比如去銀行的次數增加。(鞋底成本一詞是句玩笑話,意指因走到銀行而磨損鞋底所產生的成本。)
菜單成本:商號須更勤於改變產品價格,這導致成本增加。一個例子是餐廳由於改印菜單所增加的成本。
惡性通貨膨脹:若通貨膨脹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會干擾到正常的經濟活動,損害供給能力。
在一經濟體中,會有若幹部門編入通貨膨脹指數,而若幹部門沒有,通貨膨脹行為會自未編入的部門向編入的部門重新分配。在影響幅度小時,這屬於一種政策性的選擇,不對儲蓄而對變現優先權與手頭資金課稅。若影響超出一定幅度時,則其效應歪曲,成為個人『對通貨膨脹的投資』,也就是鼓勵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因為以上打擊通貨膨脹的理由都高於打擊其預期行為與打擊持有大量資金所需的小幅影響,大部分的中央銀行顧及物價穩定性,都以可見但極低的通貨膨脹為目標。
--------------------------------------------------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痛苦指數於1970年代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合。其公式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沖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許多經濟學家(特別是在日本)曾鼓吹以較高的通貨膨脹作為經濟衰退的一個解決方案。
所有對通貨膨脹的調查都顯示出新古典經濟學派學者與一般大眾對溫和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損害有岐見:公眾仍然認為其損害劇烈,而財政型經濟學者視其損害為微不足道,許多學者甚至說一點傷害也沒有。
因通貨膨脹具重分配之性質,反對承受通貨膨脹重負的意見落居下風。因為資本利得稅為名目數額,所以通貨膨脹被主張為與「富人稅」一樣重要,而低度通貨膨脹的社會會傾向於財富凝結
--------------------------------------------------
通貨膨脹的起因
不同學派對通貨膨脹的起因有不同的學說。
貨幣主義的解釋
對於通貨膨脹最廣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論是:通貨膨脹導因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增長。此說主張以比較GDP平減指數與貨幣供給增長來作測量,並由中央銀行設定利率來維持貨幣數量。此觀點不同於下述之奧地利學派者在於其著重於貨幣之數量而非實質。在貨幣主義架構下,貨幣的聚集是重點所在。

貨幣數量理論,簡單的說,就是經濟體所耗貨幣總量取決於現存貨幣總量。下列公式創自此說:
DC
P=--
SC
P 為一般消費品物價水平,DC 為消費品總需求量,而SC 為消費品總供給量。公式背後的觀念是:在消費品總供應量對消費品總需求量相對下降,或消費品總需求量對消費品總供應量相對上升時,一般消費品物價會隨之提高。基於總開銷主要基於現存貨幣總量的觀點,經濟學者們以貨幣總量計算消費品總需求量。於是乎,他們斷定總開銷與消費品總需求量隨著貨幣總量提高。於是相信貨幣數量理論的學者們同樣也相信物價上漲的唯一原因就是經濟成長(表示消費品總供給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貨幣政策提高現存貨幣總量。

以此觀點來說,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多於需求量,於是『通貨膨脹是一定會到處發生的貨幣現象』,弗里德曼如是說。意指通貨膨脹的控制有賴於貨幣上與財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過於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額貸款。此觀點著重於中央政府預算赤字與利率,以及經濟生產力,也就是由生產成本(總供應)所推動的通貨膨脹( Cost - Pull Inflation )。
--------------------------------------------------
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的解釋
依新凱恩斯主義,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Robert J. Gordon所說的"三角模型"[1]之一部分:

需求拉動通貨膨脹 - 通貨膨脹發生於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 - 今稱『供給震盪型通貨膨脹』(supply shock inflation),發生於油價突然提高時。
固有型通貨膨](Built-in inflation) - 因合理預期所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惡性循環。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應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慣性通貨膨脹』,甚至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並解釋現行的通貨膨脹率。然而,大多時前兩種型態的通貨膨脹(及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會影響固有型通貨膨脹的大小:持續性的高(或低)通貨膨脹帶動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貨膨脹。

三角模型中有兩項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線移動,如低失業率刺激升高通貨膨脹;以及轉移其曲線,如通貨膨脹升高或降低對失業率的影響。
--------------------------------------------------
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或稱需求面)通貨膨脹說

需求帶動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其潛在輸出)相關。這點在政府(可能於對外戰爭或內戰期間)印行超額的貨幣引起金融危機時特別鮮明,有時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或達每月上漲一倍的程度)。

貨幣供給在程度溫和的通貨膨脹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爭議。貨幣主義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凱恩斯主義解釋法的基本觀念為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此模型在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權衡(trade off);故為將失業率降至最低,可允許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極佳的描述出美國在1960年代的經歷,但不足以詮釋其於1970年代所遭遇到的通貨膨脹升高與經濟停滯結合。現今菲利普斯曲線用以關聯薪資總額增長與一般性通貨膨脹的關系而非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

③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關鍵看你心態,大學生畢業出來還沒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一般情況下企業不願意招收的一類,但能夠放低身份,從低層做起。找份工作很容易的。不要想著剛出來就找個什麼經理、主管做,沒有那樣的企業會請你做高層管理工作。就是企業想要你做管理的,也是先從基層做起,讓你有一定的經驗才會提拔。總體來說。要求不太高的現在就業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④ 如何理解"WTO規則是發達國家對東南亞後起國家的反攻倒算"

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是由美國為代表的富國制定並推動的,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實際上的不平等的特點,並缺乏透明度,其推動的「全球化」實際上成了美國化。WTO規則的「片面性」和「扶強抑弱」傾向,導致整個世界資本投機行為泛濫,民族國家主權地位被削弱,發展中國家就業緊張進一步加劇,兩極分化更趨激烈,個人主義惡性膨脹。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協調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支柱機構。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於實現國際資源的優化配置,擴大跨國經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消除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遇到的歧視性待遇,調整我國產業結構,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為我國居民的消費得到更大的滿足提供了機遇。

但是,世界貿易組織作為最權威的國際經濟組織,從一開始就帶有很強的富國烙印,特別是帶有很強的美國烙印,尤其是體現WTO這一組織的靈魂的規則,先天就具有「扶強抑弱」性,具體表現在:

首先,世界貿易組織是以發達國家在國內已經實行過且證明對他們有利的游戲規則來界定各項標準的。任何一種機制、組織、秩序的運行和競爭,規則是第一重要的。為發達國家控制與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在制定規則和制度時,只以那些發達的富國為模型,在這些國家已經實行的國內貿易規則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並要求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政府向這些規則看齊。很顯然,WTO的不少規則適應富國而不適應窮國,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富國國內貿易規則在世界上的延伸,先天就具有強烈的「扶強抑弱」性,體現著強烈的實力主義特性和要素的趨利本性。所以,在世貿組織推動的自由貿易潮流中,許多發展中國家抱怨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發達國家的御用工具,是富國推行其價值觀念、經濟模式乃至政治模式的「代理人」,它們根本不考慮窮國的利益和要求,不考慮人的基本需要,而只考慮它們自身的貿易利益和利潤,毫無公平可言。最典型的例證是,東南亞、俄羅斯與拉美等地發生金融與經濟危機過程中,發達國家所控制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機構與這些國家討論實施援助計劃時,往往提出極其苛刻的條件,脅迫各國服從。

其次,即使WTO規則是那些規則制定者按照世界各國情況平均加權後制定出來的,也同樣存在著形式上的平等而實際上的不平等。WTO規則按照生物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的法則設計,窮國和富國在貌似平等的游戲規則面前,起跑時的起點不一樣,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明顯的劣勢地位。比如說,發達國家使用的是現代化的機器生產,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部分生產還停留在手工勞動階段,發達國家的生產總值主要依靠知識和信息獲得,而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則仍然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粗放階段;發達國家掌握了世界貿易乃至全球化所需要的一切制度安排,而發展中國家則對此茫然無知。由於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差異和總體上的壟斷性,發達國家通過經濟的全球化大舉進入和佔領發展中國家市場,發達國家依仗技術和設備的優勢,利用知識產權等措施和法律手段,不僅掠奪性地大量開發和廉價佔有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資料、人力資源,而且以昂貴的價格向發展中國家出售技術和知識產品,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的持續和良性發展方面受到嚴重影響,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和保護。而發展中國家由於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商品價格高,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相當弱。二者起點的差距如此之大,現在卻要使用同一規則去進行競爭和賽跑,勝負的結局不是早已定論了嗎?

第三,游戲規則缺乏透明度,沒有讓發展中國家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世界貿易組織盡管不分國家大小、人口多少和經濟實力強弱,一視同仁,每個成員有一票投票權。但由於小國、弱國的貿易水平低,貿易量小,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影響非常有限。特別是對貿易規則的解讀無法得到發達大國的認同,以致參與相關問題的談判能力非常有限,從而造成形式上具有和大國相等的合法的權利,但實際上卻沒有發言權。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對發展中國家金融服務業的大量介入,通過投機活動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金融危機。在發達國家將工業生產大批外移的情況下,其生產性危機的壓力就迅速下降。而由於資金的積累和動作,金融活動有了更多的流動性、隨意性和投機性,發達國家利用游戲規則信息不對稱和缺乏透明度的誤區,迫使發展中國家開放金融市場,使得金融機制尚不健全、資本也不雄厚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資本大量縮水、外逃,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第四,由WTO等世界性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實際上成了「美國化」。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涉及范圍更廣泛的WTO取代原來的關貿總協定。這是一個滲透著美國構想的有關同質、均等的世界發展的新方案、新組織,在涉及全球化進程的一系列問題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回答。法國一家報紙曾發表一篇文章批評美國的霸權主義說,美國把它作為自己模式的傳播工具,以援助來逼迫有關國家實行所謂的經濟自由化制度,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被稱為「千年回合」的WTO第三屆部長會議上,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國,意欲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經濟模式、政治模式等一切規則、制度,作為WTO制定談判的原則和框架,成為構造冷戰後國際貿易格局的理念。特別是美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迅猛,積蓄了巨大的潛力,因此,美國在西雅圖會議上,從自身最大利益角度考慮,把降低關稅作為第一重點,希望通過減稅談判讓其優勢行業佔領世界市場,持久地主宰未來。

由於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帶有強烈的「美國化」傾向,使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那些體制不健全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首先受到沖擊,而美國等貿易大國則乘機從中漁利。大量外資流入美國,有利於美國調低利率,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商品進入美國,刺激了美國的消費市場而又不引發通貨膨脹。在文化領域,美國的娛樂產品大量涌進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並超強度地排斥當地文化或者其他國家的電影、文學、藝術、光碟等產品。人們說現代的世界是麥當勞、可口可樂、迪斯尼、好萊塢、NBA、拳擊之夜和微軟的世界。所以,按照WTO規則推動的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所有人一起沉浮,美國是站在那些處於滅頂之災的發展中國家肩膀上的巨人。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規則的「片面性」和「扶強抑弱」傾向,導致整個世界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首先,導致了資本投機行為的泛濫。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推動的全球化進程,使得資本可以在全球內不受限制地流動。當今世界,大約有超過100萬億美元的衍生金融品在尋找機會盈利,進行股票交易的投機商們藉助高科技,利用許多政府高度依賴外國資本的心態,大肆進行金融炒作,興風作浪。世界貿易組織恰好又為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入和流出提供了土壤。全球市場正在對國家內部的經濟政策進行裁決和懲治,一旦用於投資、基礎設施和政府項目的資金突然枯竭,對該國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國際金融投機炒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到處尋找機會,買空賣空,大發橫財,將許多新興金融市場搞得人仰馬翻,雞犬不寧。他們借經濟全球化之勢和自由市場之名,對金融弱勢國家和地區進行掠奪。而某些發達國家則對這種過度投機行為聽之順之,美其名曰「投資自由化」。與此同時,有些發達國家以WTO規則為武器,指責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透明度不高,開放程度不夠,堅持要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發達國家迫使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市場不完善、金融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不顧實際地對外開放本國金融市場,就等於是將自行車趕上高速公路,其後果必然是凶多吉少。

其次,民族國家主權地位被削弱。那些對WTO等這些驅動全球化的國際組織頂禮膜拜的人,甚至對國家在未來會有什麼有意義的、重要的作用表示懷疑。奧梅(K.Ohmae)在暢銷書《民族國家的末日》(The End the Nation State)中宣稱:「……在現今無國界的全球化經濟的寰宇內,民族國家作為有意義的參與單位的作用已不復存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組織挑戰民族國家主權,在經濟上通過跨國公司網改變私人和公共部門之間的關系,促使跨國公司融入國家市場,使得一個政府在跨國公司經營的領土范圍內,不再享有合法權利的壟斷,從而挑戰一個國家的對內主權。一個國家的合法性源於它保持邊界線的能力,而跨國公司的市場卻不依邊界線而存在。當全球化促進市場一體化時,民族國家的主權在政治上就變得不那麼完整了,WTO等國際性組織將自己的規則延伸到國家主權范圍中。在政治上,「人權」、「民主」等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削弱民族國家主權的工具,而世界貿易組織則助紂為虐。美國等發達國家提出了「人權高於主權」的奇談怪論,更是削弱了民族國家的主權。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組織制定出來的規則成為國際法,組織本身則成了國際裁判或世界法官,它們正在向干涉權、國際監護、人權或有限主權等概念轉化,逐步侵蝕國家主權中領土專屬權和處理內部事務中排除外部參與的原則。為了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規則及規則設計者們的要求,為了保持對國外資本市場的門戶開放,許多後起的國家被迫降低了本國的社會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標准。最後利益犧牲者總是那些弱小的發展中國家。這樣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的不均衡,從而為社會動盪和失范培植了沃土。

第三,進一步加劇了發展中國家就業的艱難。加入WTO融入全球化過程雖然能夠創造就業機會,但對發展中的貿易小國來說,在全球化過程中創造的就業機會 往往得不到足夠的保護。巨大的技術進步和降低成本的辦法,使得產品的產量穩定增長,而所需的就業職位的數量卻顯著地減少。進入21世紀後,人類有可能以20%的現有世界經濟人口為全球提供產品。即使是今天那些高度工業化的國家中,受過良好教育和訓練的人口也有很大數量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些國家的跨國公司,憑借WTO規則的「扶強抑弱」性,在發展中國家設立了許多的子公司、孫公司,與發展中國家爭奪就業機會。跨國公司的生產環節也不再根據某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優勢來加以組織,而是根據正在形成的那種無拘無束、游移不定的資本主義新條規來安排。只要有機會贏利,企業必然向廉價勞動力國家轉移,甚至可以把工廠從一個國家遷往另一個國家。那些工資水平較低、社會防範標准較差,尚未制定出環境保護、收入免稅額以及外國公司的投資稅惠等方面法規的國家,正在吸引著跨國經營的公司。東亞的一些「虎」國已經在抱怨公司離開自己的國家而遷至相鄰的國家或地區去安排自己的生產。

第四,世界進一步兩極分化,富國更富,窮國更窮。WTO規則失衡,使得世界貿易偏離預想的軌道,在促進整個世界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導致了財富佔有天平的嚴重傾斜,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兩極分化更加厲害。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東方還是西方,工人階級的力量大大削弱,而跨國企業、資本家和一些管理或專業階層的地位卻得到有效增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金融資本本身具有「趨利本性」,資本的流向總是那些獲利最豐厚、報酬最高的地區和國家,以債務國以及那些仰賴外國援助的國家的「赤貧」為代價,債權國、國際投資者和多國金融機構的影響力日益增加。發達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強制推行按照他們價值觀念制定的、在其國內行之有效的WTO規則,從而導致「優質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呈「倒瀑布型」配置,最後向發達國家積聚,發展中國家成為資本最無希望獲利的地方,世界上最貧窮者最易受到威脅,並面臨著被永久排除在所謂WTO的「全球化世界」視野之外的危險。諸如非洲這樣的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的地區,卻是資本最不願意投向、最「無利可圖」的地區。美國經濟學家科頓發表了一篇《全球化資本主義導致人類日益貧困》的文章,認為當今經濟的特點是生產力過剩,大量失業,貧富差別擴大,而世界貿易組織首要關注的則是商業利益,關注盈利和創造金錢,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其成員國的食品、健康、安全等漠然置之。結果發展中國家政府的政治經濟權利日益被WTO等國際性經濟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剝奪,民族國家的權利正在向全球性金融這種動盪不安的、具有掠奪性的體制轉移。世貿組織的前身「關貿總協定」被稱為「富裕的白人俱樂部」。1998年世界上最貧困國家的出口在世界貿易總量中只佔0.25%,富裕的歐盟從世界最貧困國家的進口只佔歐盟商品進口量的1.2%。歐盟從貧困國家最多的非洲進口的商品1998年甚至比上年還減少了6.8%。讓人更傷心的是,富裕國家向最貧困國家的商品實施的平均關稅事實上比它們向其他富裕國家徵收的關稅還要高兩倍。全球化將使得窮國更窮。發達國家在盡享WTO規則「紅利」的同時,廣大發展中國家卻在飽受貧窮落後之苦,總體上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第五,個人主義更加惡性膨脹。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驅動的全球化,使得那些休戚與共的集體原則逐漸失效,而過度的個人主義和無節制的競爭卻進一步得到強化。WTO的基本原則是建築在自由放任的理論基礎與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之上的,團結一致、互依互存的價值觀,已經被國內和國家間鼓勵競爭和極端主義的原則所廣泛取代。尤其是世界上的那些經濟大國,任意將自己的意志和命令,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等這些國際性組織強加給那些弱小的國家,運用自己的優勢,掠取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和市場。即使是夥伴,在經濟利益面前仍然是互不相讓,爾虞我詐,頻頻過招,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美國倚仗WTO規則,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不時揮舞起超級301條款的大棒,毫不留情,動輒將對方推上世貿審判台,並施以種種制裁。對於發展中國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貿易能力,試圖建立起「單極世界」,在經濟、貿易等問題上居高臨下,強權欺壓,奉行美國至上的「單邊主義」原則,威脅、欺壓和剝削廣大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成為美國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銷售市場。因些,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發達國家盡可能地運用自身優勢去暢通無阻地剝削發展中國家的過程。在世貿組織西雅圖會議上,美國總統柯林頓甚至公開要求將不符合勞工標準的國家生產的產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從表面上看這是為了維護發展中國家工人的權利,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近乎排他性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小布希上台以後,「單邊主義」更加濃厚,對WTO則採取「有用則納之,無用則棄之」的極端實用主義態度,公然推出有悖WTO公平貿易規則的鋼鐵貿易保護和農產品補貼法案。正因為如此,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撰文指出,工業化世界絕不應該試圖以犧牲貧窮國家為代價解決它自己的問題。利用貿易限制來處理可能源於其他政策的問題,很少有合情合理的時候,它只會加劇貧困,阻礙發展,造成問題的惡化。發展中國家一再得到這樣的忠告:自由貿易對它們有益——它們必須開放它們的經濟。然而當它們真的這么做了,卻發現富國削減的關稅還不如窮國削減的多。富國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製成品徵收的平均關稅是它們對從其他工業化國家進口的產品徵收的關稅的4倍。配額和「反傾銷」懲罰還被用來阻止第三世界的產品進入第一世界的市場,尤其是在窮國有競爭優勢的領域,例如農產品、紡織品和服裝。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不管它們何時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某種產品,都會被指責進行傾銷。安南呼籲世界需要建立一個公平自由的貿易體系。

第六,世界貿易組織成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助推器。以新自由市場思想和個人主義為理論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尤其注重服務業和信息產品的貿易,這是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的文化侵略擴張相伴隨的,尤其是個人主義價值觀,對於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中為數眾多的青年人極具吸引力。隨著資本全球流動而產生的貼上「美國牌標簽」的大眾傳播文化,以現代傳播工具為媒體,以廣大青少年為對象,以通俗和流行為特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將文化的生產和消費服從於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以摹仿和復制的方式,在流水線上製造出千千萬萬「美國牌」文化商品的同時,把劃一的具有「美國風味」的文化品,通過廣播、衛星電視和地方電視台,推銷到每一個角落的人群去。好萊塢的虛幻世界差不多被帶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而在非洲的一個村莊里,收錄機里邁克爾•傑克遜的流行音樂和麥當娜的性感靡調,淹沒了傳統的激揚鼓聲。

這種狀況,不僅使發展中國家的社會變得更加脆弱,也使經濟社會在保持它們本身的文化認同、社會價值觀、語言和對信息傳播的現有控制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在私人或國家電視台的節目單上,從美國輸入的廉價「肥皂劇」日甚一日地替代了歐洲文化人自己創作的影片。即使文化觀念與美國基本相同的歐洲各國,都在驚呼美國的文化消滅了歐洲的文化,何況「免疫力」甚差的非洲、亞洲等地呢?社會的文化對該社會的認同和價值導向至關緊要,全球化的媒體不僅對其他文化進行滲透,而且佔主流的文化逐漸侵蝕著地方文化和宗教所規定的「規范」。法國原文化部長雅克•蘭曾經公開譴責WTO、IMF等組織驅動的全球化實為「美國文化帝國主義」,認為美國作為大眾文化的超級大國,不僅決定著娛樂活動,而且決定著麵包的分配。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政治體制以及相應的眾多社會正處在失衡之中。基於純粹經濟理由由WTO推進的全球化進程,由於沒有一種公認的規則用以從國際或國家的層面進行社會協調,只能導致社會和國際政治的不穩定。如果我們猶如韋瑟福德(R.Weatherford)所表明的,即走美國人的路,上述社會失衡的發生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韋瑟福德認為,美國兼容並包的文化已成了冉冉浮現的大同世界文化的核心,美國人的特性將變成人類的特性,其他的特性就失去得越多。顯然,這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消滅了內容的法則。

解救由WTO「扶強抑弱」規則驅動的全球化過程出現的「現代性隱憂」,建立起一種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能分享和接受的「全球規則」,最緊要的任務就是確立共擔風險,而非單方面坐享紅利的方向,讓全球的承擔風險者以公平而又適當的方式來參與構築WTO等這些國際組織的體制。就道德導向而言,世界貿易組織更需要的是一種「太空船道德」(K•波爾丁)而非「救生艇道德」(G•哈丁)。後者指的是,當碰到緊急情況時,大家都同意把數人推入海中,以挽救其餘人的生命;而前者則意味著,太空船中的所有人都意識到,發生了不測事件,不能撇下任何一個人,因為即使只有一個人被扔出座艙,其餘的人照樣會命喪黃泉。為了生還,唯一的可能就是調動各種力量,按照商定的規則來共同排除「險情」。顯然,世界貿易組織應當考慮採納「太空船道德」的導向,以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在21世紀的人道途徑。如果群體和國家不把這樣的道德原則內在化和制度化,那麼帶來的社會弊病就將更加嚴重。

1999年1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向全世界呼籲,要求實施有共同價值准則的契約,以支持合適的公共利益准則為方式,給世界貿易組織等帶來一張「富有人情味的面孔」。受惠於WTO規則的跨國公司和那些富國肩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要企圖以犧牲貧窮國家為代價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應當將WTO的好處全部擴展到全世界,建立一個更加公平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WTO規則驅動的全球化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事實,但是如果人們享受不到「某些最起碼的准則」的保護,世界經濟將是脆弱和不堪一擊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將受到威脅。

⑤ 經濟全球化後為什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很明顯,全球化對於發達國家的好處遠遠大於發展中國家。且發達國家有先發優勢。

產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未能建立一個公正、合理、有序的國際新秩序。

發展中國家政局和社會不穩定,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西方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

(5)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擴展閱讀:

發展中國家經濟形勢趨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1998~2006年,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翻了一番。受益於初級產品需求增長及其價格上揚,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收支和財政平衡狀況得以改善,首次出現經常項目盈餘。

第二,南南合作不斷加強。不僅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在增長,而且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也在快速增長,其貿易額從1995年的5770億美元增至2005年的1.7萬億美元。2007年,亞非拉三大洲的區域內外經濟一體化又取得了新的進展,使其對外貿易總額超出全球貿易總額的30%。

第三,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3~2007年,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增長了近30%,而同期內以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人均GDP僅增長10%。2007年,在143個發展中國家裡,預計只有10個國家的人均實際收入會有所減少。1980年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發展中國家的23倍,而到2007年這一差距將縮小為18倍。

第四,發展中國家加速資本輸出步伐,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上,國際資本由北向南流動,而現在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移資本的趨勢愈益明顯。

⑥ 是什麼原因使中國保持30年領先世界經濟增長速度

網路文庫

搜索文檔或關鍵詞

經濟增長
最近3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因
VIP專享文檔 2011-05-08 2頁
最近3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因
——地理極權假說11

很早就想寫這篇文章了,無奈前段時間工作太忙,一直拖著了。中國最近30年來(自1978年起),經濟的增長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平均下來大約有每年有9%左右的增長率。為什麼中國在這30年中能獲得像歐洲、日本黃金時代類似的快速增長?本文現在就揭開其中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歷史必然性)

人類最近五百年來處於歷史進步的加速度運動之中,從歐洲取得突破的人類進步推動了全人類的巨大進步,至今世界上的每個民族與國家都處於人類進入文明史以來的最快發展時期。這段時間人類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取得的進步超過了過去一萬年的成就總和。中國作為全世界諸國中的一國,也一起上了這趟高速列車。這是中國最近3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二、具體原因(歷史偶然性)
中國並不是全人類增長的領頭羊,為什麼在前一個時代沒有增長,而偏偏在1978至今這段時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建設成就呢?這就涉及了到歷史偶然性的問題——這個事件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間發生了。偶然性的東西都不是根本原因,但人類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偶然性,因為歷史的必然性只有藉助於歷史的偶然性才能從抽象存在轉化為現實存在。

歷史必然性 + 歷史偶然性 = 現實性

本人將歷史偶然性的因素都稱為具體原因,中國最近30年經濟增長的具體原因有三個:

1、歐洲最近500年的發明創造大部分都免費傳入了中國;

得益於自由的社會環境,歐洲在最近500年中在科技與政治文明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在科技與政治文明巨大進步的直接推動之下,歐洲的經濟取得了讓人類過去歷史略顯暗淡的驚人成就。然而更偉大的是,歐洲人的這些成就中的絕大多數都免費地流向了世界的其他民族與國家,歐洲在人類中樹立了一個成功榜樣,但他卻沒有收取學費。這些新興的科技與政治文明成為人類最近500年前近的巨大動力之源。
看看我們的身邊(當然事實上是地球上的每個民族),有多少東西是來自歐洲最近500年的發明:時鍾、顯微鏡、航海技術、現代印刷術、無線電、電視、電話、電燈、自行車、房屋建造技術、城市規劃技術、現代交通技術、現代社會建構技術……直至當代的網路。可以這么說,歐洲人的這些發明己經成為當代每個民族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也正是當代人類創造巨大財富的前提。

歐洲的這些無法計量的發明創造大部分都免費傳入了中國,並被中國人所採用,這使得中國人創造出巨大的工業財富成為可能。

該原因的貢獻系數:+8

2、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海外華人的影響

歐洲人最近五百年的科技是向全世界輻射傳播的,為什麼有些民族吸收了,有些民族卻接受不了或者接受的不好?這還涉及到了「學生」的素質問題。翻開近代世界史,在歐洲之外實現了現代化的地區只有一個地區——「中華文化圈」,其中學習接受速度最好最快的是日本,在與歐洲人接觸不到二十年(1854—1871)的時間里就成功走向了現代化,其次是新加坡,香港,台灣與韓國。這與中華文化圈的特殊文化與歷史傳統有關,非洲的黑人與中東阿拉伯人接觸歐洲都500年以上了,至今幾乎在現代化方面還是毫無成就。

由於中華民族在過去幾千年中教育與社會管理方面的己有的根基,以及中國人勤勞吃苦聰明的本性,使得中華文化圈在接受歐洲先進文明的時候反應較為迅速,能比其他文化圈(黑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更快更好地適應歷史的巨大變遷。而且由於中國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以及普通百姓(不包括公僕)在物質享受方面的極低要求,使得中國能夠以很低的勞動力成本參與世界競爭。

但是在同一個中會文化圈內部並不是同步發展的,顯然日本要突出一些。日本的成功影響了韓國、台灣,再加上香港、新加坡及歐美華人的影響,這些中華文化圈中的其他國家與地區給整個中華文化圈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並使中國大陸作為中華文化圈中反應最慢的一個地區逐漸跟上了歷史現代化的步伐。

該原因的貢獻系數:+7

3、某集團在制度性方面的錯誤有所收斂

某集團自從靠槍桿子控制了大陸地區以來,接連幾十年都在走錯誤的制度道路。先是大搞什麼公有制,搞了幾十年全國經濟停滯,企業創造力盡失,整個國家處於生產嚴重停滯的經濟危機狀態。到了1980年代,終於從這種一大二公的制度性錯誤方面收斂了一點,放開了私有制在部分領域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活力與創造力隨之部分復甦。

⑦ 經濟大蕭條時可不可以通過多印鈔來解決

如果大蕭條到來?!央媽們,還能再印點錢嗎?
財經周談2018-02-10 07:11
關注
如果大蕭條到來: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如果一場新的1929年式大蕭條席捲世界,那麼,世界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普通人的生活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暴跌,引發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蕭條
經濟影響
事實上,大蕭條能夠帶給普通人多少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普通人所處的國家是否與國際資本市場連接緊密。如果與國際資本市場聯系不多,那麼該國民眾在大蕭條中承受的市場風險也將很有限。
以1929年到1933年的大蕭條為例,蘇聯經濟與外界完全隔絕,這使得該國經濟在大蕭條中不受絲毫影響,除了數千名慕名而來、尋找工作的西方熟練工人,幾乎感受不到大蕭條的影響;另外,當時的中國戰亂紛繁,向來是外國投資者畏懼的虎狼之地,經濟主體自給自足,結果竟然在大蕭條中保持了一定的局部繁榮。
不過,假若一國經濟與國際資本市場聯系緊密,那麼該國經濟就很難不被大蕭條波及,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噩夢。
以美國為例,作為經濟危機的中心,該國民眾曾經鼓起的錢包在泡沫破滅後迅速干癟,生活水平也急劇下降。1932年9月,《Fortune Magazine》估計,美國有3400萬人沒有任何收入,將近人口總數的28%(這並不包括陷入貧困的1100萬農村人口),他們不得不像畜生一樣生活:
據美國歷史學家WilliamManchester的記錄,當時,「賓夕法尼亞州的鄉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蘿蘭葉、野蔥、勿忘我草、野萵苣以及一向專給牲口吃的野草。城裡的孩子媽媽在碼頭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爛的水果蔬菜扔出來,就上去同野狗爭奪。蔬菜從碼頭裝上 卡車,她們就跟在後邊跑,有什麼掉下來就撿。中西部地區一所旅館的廚師把一桶殘菜剩羹 放在廚房外的小巷裡,立即有十來個人從黑暗中沖出來搶。」
對資金的渴求貫穿整個美國,所有的人都在追求黃金甚至紙幣,「銀行黃金庫存每天要減少2000萬元,儲戶搞不到黃金就要紙幣……眾多金融平台垮台以後,全國各地銀行每天的黃金支付總額陡然增加到3700萬元,提款數增加到1.22億元。各銀行門前無不人山人海,爭提存款。紐約市布朗克斯區有 一位少婦,把孩子出租給排隊提款的婦女,每次收二角五分,因為抱著孩子排隊,能排在前 頭。」
另外,由於美國國內資金緊缺,負債累累的美國投資者被迫從其他國家抽離資金以償還債務,連帶造成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崩潰。
德國受害最慘重,由於該國經濟在1929年嚴重依賴於美國投資,因此,大蕭條對其造成的損害幾乎就是一場災難。
譬如在1931年,德國失業人口已經達到600多萬人,佔全部就業人口的一半以上,勉強保住工作者也面臨著收入急劇降低的窘境。據留德博士朱維毅《德意志另一行淚》中對德國老兵的采訪記錄:
後來的納粹德國山地師機槍手Barntrop,回想起當時的生活,稱「全家一共五口人中只有父親一個人工作,而他竟然總共失業了7 年半的時間!那時我們全家每個星期能夠從政府得到7馬克的救濟,長期吃不飽肚子……我們全家能夠買得起的食品就是數量很少的土豆和麵包。我的母親就把土豆煮得稀爛後搗成泥,然後拌上鹽,讓我們抹在麵包上吃,就像今天在麵包上抹果醬和黃油那樣」。
這位德國的老兵,實際上恰恰是當時德國大多數普通人處境的真實寫照。

大蕭條中富人的確不易,投資者極易破產,但窮人的生活更讓人痛心
思想影響和政治影響
而且,大蕭條中資產價格的急劇下跌,使得大量的中產階級淪為赤貧的窮人。
思想影響
主張政府救助的社會主義思想迅速成為西方輿論的著迷對象。在此期間,親眼目睹了資本主義崩潰和普通大眾一貧如洗的知識分子們,很多都成為社會主義的擁簇。西班牙的瑰寶畫家畢加索,逐漸成為了一個古怪的社會主義信仰者;大作家海明威被西班牙人民陣線的「平等口號」所吸引,一度成為國際縱隊中的一名布爾什維克式軍人;英國劇作家蕭伯納目睹了蘇聯不受大蕭條影響的經濟,對斯大林報以令人羞愧的恭維;羅斯福總統及其身邊的顧問霍普金斯也開始認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部分政策;即便是極右翼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要在公開場合標榜社會主義,以迎合自己的支持者。

英國社會主義思想濃厚之工黨支持者在大蕭條(1929-1938)的幫助下急劇增加,直到二戰爆發後縮減(data from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briefing )
激進組織或政黨崛起
同時,大規模的失業,使得各國工薪階層從工作的勞累中掙脫出來,並投入到政治運動的浪潮之中。令人生畏的美國工會和禍亂世界的德國納粹黨,在此期間,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張,並實現了歷史性的崛起。
與之相應的,社會動盪也成為當時各國的主要問題。
大蕭條期間,美國工人參加工會的人數
1933年 268.9萬
1934年 308.8萬
1935年 358.4萬
1936年 398.9萬
1937年 700.1萬
1938年 803.4萬
1939年 876.4萬

納粹黨支持率與失業人數之間的關系
政府的應對——獨裁政權大量出現
由於激進政治組織的崛起,使得受大蕭條影響的各國政府不得不強化自身權力,以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受大蕭條引發的動盪影響,1929年,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廢除憲法,下令議會休會,讓自己獨攬行政權力;1933年3月,希特勒頒布《解決人民和國家痛苦的法例》,開始在德國建立獨裁統治;1933年3月,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為了維持局勢穩定,建立了法西斯體制;同樣在1933年,葡萄牙元首薩拉查建立了法西斯式的葡萄牙青年團與國家軍團,以夯實國家的秩序;1933年之後,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也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權力(把握了立法的引導權、建立圍繞總統的辦公機構如預算局),以至於被部分美國輿論抨擊為獨裁者;而西班牙在脆弱動盪的民主之後,於1936年建立了佛朗哥獨裁政府。
陶爾斐斯,1932年5月出任總理,領導由基督社會黨、鄉村同盟及保安團政治分支組成的脆弱多數聯合政府。1933年3月,議會議長及副議長為了可以在議會中投票而辭職,陶爾斐斯趁機停止議會運作,以緊急法令管治國家,取締共產黨、奧地利納粹黨和其他反對黨,逐漸走向專制
國際局勢影響
經濟災難和政治動盪,不但使得原本穩定國際秩序的各個保守派大國變得虛弱,也嚴重削弱了英美法等國干預外國事務的意願,更重要的是,那些原本就對國際秩序不滿大國,在國內政治的壓力下,於國際問題上也愈來愈激進甚至冒險。
英美法三國在大蕭條中損失慘重,美國GDP在大蕭條中暴跌一半以上,國力不復原本的榮光,英法兩國更是如此;

美國GDP在大蕭條中腰斬
考慮到三大民主國家普通民眾生活愈發貧困,民眾普遍關心自己的救濟金,而不是世界局勢的安危。在1938年的捷克蘇台德危機中,當時的英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並非捷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可能,而是關乎自己生活條件的《住房法案》(英國住房法案,1938年通過,是張伯倫的一大政績)。因此,當英國首相張伯倫發出置身事外的聲明時,實際上代表的是當時英國民眾的心聲。
「無論我們對一個強鄰壓境下的遙遠小國抱有多麼大的同情,都不能成為將整個大英帝國捲入一場戰爭中的理由」。
——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對捷克蘇台德問題的聲明
另外,同樣受國內急劇增長的潛在動盪威脅,那些不滿於國際秩序的大國,往往傾向於採取激進手段改變現狀。
1931年,不滿於遠東國際秩序的日本少壯軍人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6年,墨索里尼發動了對衣索比亞的入侵,希特勒緊隨其後,入侵了萊茵河;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1938年,希特勒先後入侵了奧地利和捷克;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所以,大蕭條帶給個人的是貧困和絕望,帶給國家的是動盪和獨裁,帶給世界的則是保守大國的孤立主義和激進大國的戰爭冒險。
這就是大蕭條帶來的變化,每一個人都不能倖免。不過,一旦把握並抓住其中趨勢,也同樣意味著不可限量的機遇。
央媽們,還能再印點錢嗎?
美國股市經歷了黑色星期五,但股市大跌基本屬於正常范圍,因為美國在過去一年多基本沒有調整,出現調整是正常,不調整才是不正常,如果說就此美股就開始高台跳水之旅,現在還並不能確定。比美股經歷黑色星期五更讓人憂心的是,央媽們在本世紀之後一直在玩的游戲被戳穿了。
自從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央媽就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魔術師,手段就是不斷印鈔。很多人喜歡央媽不斷印鈔,因為可以推動房價和股價上漲,讓人們顯得有「錢」。但是,央行印鈔可以發揮推動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上漲的作用是有前置條件的,那就是包括政府、企業和私人部門等主體有能力增加債務,如果這些部門不能夠繼續增加債務,央媽們也只能抓瞎,摘下魔術師的帽子。
隨著本世紀以來央媽們不斷印鈔,世界各國債務率不斷增長。
據海通證券的資料,從本世紀開始至次貸危機之前,發達經濟體的負債率從214.5%上升至247%,變化幅度為33個百分點,是全球加杠桿的主力部隊。當債務高速增長而經濟增速緩慢的時候,就會爆發債務危機,這是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爆發的根源。而同一時期,新興經濟體的整體負債率僅僅增加4個百分點,變動幅度很小,根源在於在上世紀最後的十年中,墨西哥危機、拉美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不斷爆發,危機爆發之後的銀行系統需要在很長的時間內消化壞賬,加杠桿的能力不足。中國在上世紀的最後階段也進行了一系列國企改革,在本世紀開始至次貸危機之前,也需要進行金融體系和生產要素的調整過程。
然而,次貸危機後,歐美面對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所造成的一系列沖擊,需要對金融業進行修復,這是歐美央行開啟量化寬松的初衷,這讓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增長速度急劇下降。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復合增長率從次貸危機之前的9.27%急劇下降到從次貸危機至2015年9月間的1.57%。而同一期間,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銀行體系經過長期調整之後,進行了快速加杠桿的過程,讓新興經濟體的負債率大幅攀升,從118%提高至175%,增長了57個百分點。這其中,中國做出了主要貢獻,負債率從188%上升至290%。最近兩年,中國的債務率依舊在快速上升,主要體現在企業和私人方面,到去年底,私人的債務率已經達到大約60%的高水平。
那麼,央媽通過印鈔給市場增加債務,進而推動經濟增長還可以持續嗎?現在市場開始亮出了紅燈!

⑧ 疫情或致全球近1億人陷入赤貧是怎麼回事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機構副代表瑪哈·艾哈邁德9月6日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當下,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滿足多達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

瑪哈·艾哈邁德說,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在其設有辦公室的79個國家中,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可能增長80%,即從疫情前的1.49億人增加到2020年底的2.7億人,每一個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都將面臨威脅。

(8)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擴展閱讀

世界糧食計劃署調動資源幫助各國應對赤貧

「解決日益嚴重的飢餓問題需要世界糧食計劃署作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道主義響應,以滿足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瑪哈·艾哈邁德表示,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期通過社會保障、提高營養服務及支持糧食體系等干預措施,幫助、增強弱勢群體的抵禦能力。

在瑪哈·艾哈邁德看來,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在減少糧食不安全和貧困方面有著共同目標。「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和社會體系方面都面臨著挑戰,包括養活日益增長的人口、減少貧困、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等,因此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減貧方面需要在相應技能、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⑨ 疫情或致全球近1億人陷入赤貧,這種情況還會持續惡化嗎

疫情導致全球1億人陷入赤貧這個情況,雖然現在糧食計劃署已經想辦法去調動糧食。但是我覺得疫情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的話,這個情況絕對會繼續惡化的,會有更多的人陷入赤貧,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成了難題。

不單單是疫情的時候這些地區面臨溫飽問題,有很多問題本來就存在經濟很落後的問題。而且今年的氣候也是特別的極端,造成整個全球的糧食產量都會有影響。再者我覺得對於原有糧食的存儲也是需要注意的,面對這種自然災害和病情蔓延的情況之下,肯定要保護好原有的資源。

其次再去多用科學技術去改善糧食的產量,只有徹底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讓赤貧問題得到解決。

⑩ 世界上有沒有什麼常用的標准劃分貧富人口,其比例又是幾比幾

老派共產黨員關於作者

用戶名:karltu
筆名:karltu
地區:
行業:其他

日歷 2006年12月11日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快速登錄
+ 用戶名:
+ 密 碼:

博客搜索

快速瀏覽
博客首頁 圖片博客 博客論壇
最新文章
• economy analysis
• ■「第三中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
• house
• 信仰危機
• 轉貼--道德缺失使制度陷於尷尬
• 發展研究報告
• 是水清無魚還是暗渡陳倉
• 人民幣升值不可逆
• 官怕洋人
• NIKE
文章索引
2004年索引
2005年索引
2006年索引

在線留言
昵 稱:

最新評論
· economy analysis
我也有同感,特別是山西那個地方,......
· economy analysis
的確非常 有深度啊!我佩服
· economy analysis
的確非常 有深度啊!我佩服
· 信仰危機
當然有關系.誠信根源和原動力還是......
· 信仰危機
這個 和信仰有什麼關系,這應該是......
· economy analysis
文章寫得不錯,但你高估了我們的能......
· economy analysis
文章寫得不錯,但你高估了我們的能......
· economy analysis
文章寫得不錯,但你高估了我們的能......
· economy analysis
希望成為朋友!希望投稿!(稿費很......
· economy analysis
很有深度,有見解!應該到處發,振......
房論management共產黨的政策economythesiswhbmhealthcymw訪問統計:5196
文章個數:14
評論個數:12
留言條數:0

Powered by BlogDriver 2.1 老派共產黨員

文章
總目錄| 黨員生活 | management | cymw的事實 | house |
economy analysis 一、世界各國貧富分類
看世界各國的人均GDP數據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個較詳細的劃分:
發達國家與地區: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除東歐外的國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以色列。一共28個,高的人均年GDP有四萬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資源富國:沙特,科威特,阿曼為典型代表,包括西亞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國。伊拉克與利比亞本來也是富的結果被美國搞了,慘。伊朗,委瑞內拉也算。這些國家人均GDP多的有1萬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東歐國家(包括俄國)加土耳其,拉美國家中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泰國馬來西亞約旦敘利亞,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國。這些國家人均GDP在約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幾個非洲小國有些讓人吃驚,加彭博茲瓦納,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窮國: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國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窮國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體列一列,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拉美香蕉國家,所有南亞國家,新馬泰以外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中國朝鮮蒙古。
如果對比一下上個世紀最後十年頭尾的兩次統計數據,會發現那些發達國家的構成是最穩定的。甚至20年內都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考慮30年,那麼四小龍是加進去了。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構成,在二戰穩定以後唯一的變化就是加了亞洲四小龍。20年過去,再沒有一個國家進入這個層面。
這是個相當奇怪的事。如果不考慮石油國家,那麼發達國家的門檻就是約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實有相當多的小康型國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泰國一度都不錯,可是不管20年還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實際上如果已經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來一個經濟奇跡,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動,等貨幣升值就過門檻了,就象四小龍沖線及沖線以後一段時間的GDP變化一樣。如果一開始基礎不是特別差,如果有連續20年的高速增長,那麼肯定是可以沖線的。要注意用美元計的GDP增長率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大於經濟增長率的,因為幾乎肯定會發生貨幣升值等附加效應。但是20年過去了,就是沒有國家能沖上去,一個都沒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長多少?中國20年翻了兩番,如果肯不顧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國家就是沒有一個能沖上去。那些發達國家更早的時候也沒有5000美元,但是增長邁過門檻的時候很平穩的就過去了,而發展中國家想要復制它們的那種平穩過線就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事情不僅僅是不能過線這么簡單。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是很悲慘的。54個國家十年過後比原來更窮了,其中沒有一個是發達國家,全是發展中國家。其餘的發展中國家不是停滯就是增長緩慢,除了兩個顯著的例外:中國與印度。
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奇怪的事么?成為發達國家就那麼難么?如果俺們把石油富國與四小龍除去,事實是很清楚的:成為發達國家的確就是那麼難。
下面解釋這個現象的內在原因。
二、為什麼成不了發達國家?
前面說了,20年中沒有一個發展中國家奮鬥成功。這些國家內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些。
1.賣資源的誘惑 發展中國家有很多資源非常不錯的國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紅。這些國家的人民滿足於靠資源過活,只考慮花錢的方式,不考慮另開掙錢途徑。
如果走上這條道路,一個國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嚴重的是人民沒有了努力的動力,不學習了。不努力暫時不要緊,賣資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脅是眼紅的鄰國打進來,所以要大買武器,並且抱著各老牌帝國主義的大腿。最慘的是,抱著的大腿不高興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民風懶惰拖拉 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國家,民風可以說得上是懶惰。非洲大兄弟領了工資,買來可樂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後怎麼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態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麼樣,喜歡罷工,喜歡過狂歡節。南亞印度人民的哲學不一樣,認為時間在永恆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麼事不著急。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也說不上勤勞。這此因素對發展經濟顯然是不利的。
但是這些內因並不是主要原因。發達國家也有民風懶惰的現象。法國人就不太喜歡工作,老罷工。除了實在什麼都不想乾的非洲兄弟,懶一點其實不是很要緊。拉美國家東南亞國家也建起了很多工廠,也有過經濟奇跡。只要還肯幹活,也有幹活的能力,如果沒有特殊的不利條件,慢慢的經濟總會發展起來的。因為經濟有自然增長的趨勢,工廠多了,建其它工廠就更容易了,發展到頭了,對這些發展中國家還提不上。
全球化,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主要問題出在這里。但是全球化是通過怎樣一個過程摧毀這些國家的發達國家美夢?
全球化,進行全球產業分工,擴大了世界貿易,按照優勢互補等等原則,有利於全球經濟增長。看上去很不錯。一些國家確實能過全球化類似的過程,從窮國變到了小康型國家。如一些拉美東南亞國家,發達國家的外資來了,工廠建起來了,或者來旅遊的人多了,的確是顯得欣欣向榮。就是出賣資源型國家,也有很多投資挖資源,人民眼界大開。
麻煩在於,全球化是按發達國家的規則進行的。那些投入全球化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向發達國家借了債。可能是通過IMF或者世行,反正債權在發達國家手裡。借債的初衷在於,開始國家窮,想要建工廠,建大樓沒有錢。那麼發達國家可以提供。這就走上了危險的第一步:借錢。
最不成器的那些國家實在是很慘。非洲窮國們借來錢本來是要發展經濟脫離赤貧的,結果獨裁者或者特權階層不管這個。他們或者把錢直接貪了存到了發達國家銀行,或者是買了奢侈品花了,還要花錢買武器,都流回發達國家了。反正是沒有工廠。錢沒有了發生經濟危機,就繼續借錢。還債什麼的就用資源抵壓。這個游戲最後的結果是,發達國家印紙鈔票給窮國們,窮國們一會兒就通過各種方式送了回來,還不上只好把資源權益也奉上,資源也賣光了,還欠大堆債務。很多國家已經走到了最後一步,躺那裡等死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窮國們在上世紀最後十年中,除去流入這個地區的資金,他們反而要凈付出120億美元給發達國家。什麼都沒有了,發生飢荒就等發達國家救濟,還有求發達國家免債務。發達國家仁慈得很,看見這些國家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抵壓的了,就免了一些。在西方國家的宣傳上,只有那些最後關頭的救濟是新聞焦點,西方國家普通民眾們真心以為自己很仁慈,有些發展中國家人民也這么認為。
拉美東南亞國家好一些,工廠建起來了,城市建起來了。GDP上去了,債務陸陸繼續還上了,舊債還了借新債,繼續建設。人民心氣比較好,奔小康,出國旅遊,買汽車,頗有一番榮景。這時候,出了些「小」問題。不管是步子走快了,還是出了大貪污犯,還是世界經濟形勢不好,總之經濟增長不那麼順利了。那麼,建立在增長預期上的一些建設項目使得問題越來越大。這時候,發達國家又來了。就象東南亞經濟危機一樣,債務多了些,外匯儲備顯得少了,房子建多了泡沫,最後在攻擊之下,貨幣貶值。從GDP數字的角度來看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為什麼那些小問題會出這么大的事?發達國家經濟也經常遇到類似的小問題,最多也就是負增長一點,周期過去,並不影響其根本。而發展中國家出事可能就是打個對折。這就要歸根於發達國家的另一個殺手鐧:結構調整。
拉美東南亞國家搞建設有了初步成果要繼續借錢發展,IMF或者世行就說了,可以借,但是得聽俺們的建議。有些是被逼得,有些是自己主動請專家學者來設計的。那麼發達國家的專家們建議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國家投入的產業通過結構調整是比較偏的,發達國家不生產的;而這些國家富了要一些高級的產品,發達國家說俺們這有,你們不用生產了,你們生產也搞不過我們,沒效率,算了,????們拿手的吧。小康發展中國家一看,也對啊,俺們造電器玩具養牛幹得還可以,人民有了點子錢,讓他們花吧。 於是打開大門,發達國家大公司的產品長驅直入。
結構調整完了,發現上當了。自己乾的這些事,能賺些小錢,比干賣資源好,可是不怎麼來錢。想要繼續發展吧,就得賺大錢,那些賺大錢的活又讓發達國家壟斷了,自己國家就是出血本想發展高級產業,人家產品在那競爭呢。這也就罷了吧,更加恐怖的是,自己乾的還不錯的那些活結果也不算數了。想和中國比造電器玩具,怕是不可能了。本來也就是外資投來的,結果外資跑中國去了,就此束手無策。沒有任何挽回的辦法了。
所以這就是拉美與東南亞小康國家的故事:經濟「奇跡」後面的經濟危機。拉美國家70年代奇跡,後面20年危機,東南亞80年代奇跡,90年代危機。危機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讓你躺在那裡起不來,而不是景氣循環。
加上蘇東波那些國家自我爆炸,這么一算,全世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躺下了。剩下兩個:中國與印度。下面談這兩個國家的事。
三、中國與印度
上面說到,發展中國家基本全完了,慘的就是賣光資源等死,稍好點也是經濟危機過後再沒了希望。發達國家其實不在乎這些國家慘成什麼樣。只要能順利得到這些國家的資源,並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價賣產品給那些國家的富人不等價交換。如果說得明白一些,發達國家是有意這樣設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可以選擇努力一點成為拉美這樣的經濟後院,或者不努力成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還剩下印度與中國沒有完全搞定。俺說沒有搞定是有證據的。說到印度,一般以為這個國家窮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發展中國家裡都算是最低的一檔。中國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還落後於不少發展中國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談GDP,中國與印度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是顯著不同的。
如果說發展中國家還有一些技術能力,那麼也就在中印兩國了。這兩國能發衛星,能造汽車,這在發展中國家就沒幾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幾回了也沒發上去。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給掩蓋了。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中國家只有中印兩國。如果只看這些產業,不看那大量的閑置人口,中印兩國的發展程度是高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因為一個國家的希望,在於產業發展,不在於一時的人均GDP。
這兩國的經濟,基本還是獨立自主的。不是說沒有外資,而是兩國的領導力量還沒有被發達國家所掌控,經濟道路過去是自主選擇的,今後也有自主選擇的餘地。其餘發展中國家是已經沒有選擇餘地了。想自由選擇么?民主政府里坐著的不定是不是美國培養的走狗。就算總統想奮起脫離這種經濟秩序,底下大堆資家階級買辦可不是虛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爭的。委內瑞拉的查維斯不是曾經被整慘了么?
印度的獨立自主是比較嚴格的。從尼赫魯開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全球獨一份。印度國內很多人批評尼赫魯,搞得印度發展那麼慢。這個的確是有道理,印度的經濟管制太死了沒有活力。但是等別的發展中國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這個獨立自主還算是不錯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終於搞起了獨立自主的改革,培養了一些有競爭力的產業與大企業,如軟體業,制葯業。
印度90年代的叫經濟改革,不叫改革開放,因為印度對於開放非常小心,可以說是過分小心了。中國要買印度的鐵礦,印度不賣,要自己煉鐵賣。結果這兩年中國缺鋼鐵,上印度買了不少,讓它等著了。印度的外資公司過得都不怎麼好,肯德雞在印度賣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經濟發展,和外資關系不大。增長率就是4-5%的樣子,不算快,但是因為一直增長沒有出事,所以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增長國家。如果把中國與印度除去,發展中國家在90年代幾乎沒有增長,經常出事。印度沒得著外資的好處,可也因此防著了外資的壞處。俺認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後路子走對了,前景比拉美東南亞都要好。最近幾年,印度也開始拉外資了,這是向中國學習。
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在俺看來在發展中國家是最高的,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長20年奇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雖然有很多文章批評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中的錯誤,但是在全球范圍內看,中國的外資政策有幾個顯著的優點值得總結。
中國的外債使用是發展中國家的典範。歷年來借了還,還了再借,到現在累計還有一千四百多億美元的外債,建成了很多項目,沒有給國家造成什麼麻煩。這一點,全球發展中國家可以說沒有國家能做到。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外債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債都是有項目的,政府對外債的管理能力與效率都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好的。
中國的外資使用上,監管在發展中國家算是很好的。外資來,至少要建個工廠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術那就更好。保證不是熱錢,不好跑。外資要想到中國得利,就得搞生產,不管怎麼血汗工廠,總得出東西再管分配利潤,這樣就不是零和游戲。中國政府對於外資還有準入限制,有些領域是不讓外資搞的,有些領域只能合資,合資份額不能超過一個百分比,有些領域就可以獨資。具體細節不論,中國政府實際上知道有些產業不能讓給外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外資那是隨意出入的,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連銀行都開。
中國政府利用外資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利用外資提升技術。具體操作有很多失誤,但是有這個原則了,總是能得到一些益處了。俺以為這個原則是不錯的,改進的方法是在具體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資了。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政府,改進具體操作是有希望的。應該說中國政府是有這個心的,從汽車行業能看出來。汽車行業從產量來說是有大發展的,技術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說中國政府想讓外資操縱汽車業了,歷年來有大量政策是想讓汽車業國產化的,象什麼汽車國產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國利用外資提升技術也有做得好的,電子通信產業就是一個。電視機是引進的日本技術,現在已經基本能自主研發了,雖然有些關鍵模塊要靠進口。
通信產業引進了幾家外國大公司,國內公司和它們競爭,奇跡般地活下來而且殺到了國外。這在發展中國家都是沒有過的事。現在中國出口產品分額最大的就是電子產品,已經是中國的殺手鐧了,就算是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幹過中國了。
很多人批評的中國政府「造船不如買船」並不是亂說,但是放到全球范圍去看,就應該承認中國政府在發展製造業上還算是好的。事實上只有中國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製造業上顯現了與發達國家對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改革開放之初是沒有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是會造什麼什麼了,離真正有經濟效益地賣到全球去還差很遠。現在中國有幾個產業沒有發展得很好,象飛機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這些被人們所批評。但是要看到,這兩個產業要是中國能搞好了,那不就成發達國家了么?中國其實在其它製造業上發展得很不錯,盯著兩個難度很高的罵容易忽視總的趨勢。
還有一種誤解,就是中國靠外資發展經濟,外資都搞的是血汗工廠,中國人就只會在工廠里干點簡單的活。實際上血汗工廠對中國GDP的貢獻並不大。因這這些工廠就是出口產品到外國去,賺了貿易順差才算到GDP裡面去,一年不過二三百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是虛的,但GDP不是虛的。中國的GDP主要是靠內需發展起來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這種趨勢。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家用電器中國的GDP發展就是非常實在的,現在就算窮人家裡或多或少也有這些電器。90年代中期以來,就是電話,手機,摩托車,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買得起的。
接下來就是房地產汽車,如果做到普通人也買得起了,那就是中等發達國家了。現在只能說,精英階層能買得起。可是不能簡單理解為其它發展中國家的上層貪官們,實際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買車買房。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中產階級的數量已經是發展中國家最多的,並且領先其它國家一個數量級,與發達國家也可比了。所以現在中國的城市裡生活不看陰暗面與發達國家其實差不多的,生活品質可能還要好,因為物價低。說這些不是為了自滿,而是為了表明,中國的發展是超過了歷史上發展中國家所能做到的程度。問題當然還是很多的。血汗工廠主要是解決了一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對中國總體經濟發展其實意義不大。
從總的趨勢來看,在全球,中國的經濟奇跡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這是第一次有一個發展中國家幾乎在所有製造業層面上顯示了挑戰的能力。以前那些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結構調整指導得放棄了很多產業,專門干幾個所謂的優勢產業。但是中國沒有接受這種指導,而一直是自主發展的。中國現在的發展姿態其實很明顯的,就是從低級產業到高級產業,一級級佔住了往上吃,佔住了就不放棄。這個對於發展中國家是已經發生的可怕事實了。可以說,其餘發展中國家除了賣資源基本發展的空間了。東南亞國家就是個明顯的例子,爭外資輸給了中國,接著就是經濟危機。完了和中國經貿關系大發展,中國買的基本都是資源性商品,包括旅遊商品,中國的大量製造業產品佔領東南亞市場。墨西哥也苦得很,與中國的優勢產業重疊了,也肯定競爭不過,所以拖著不讓中國進WTO。也不能指望中國經濟提升,工資上漲轉移產業到別的國家。中國還有好幾億農民沒工作,不可能轉移到別的國家,要轉移也是往中國內地轉,或者搞民工潮讓內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點譜的是印度,那麼多人搞開了血汗工廠競爭起來不一定誰贏。但是印度好象沒有想到這條路。中國最多可能在經濟真正大發展成功了以後放棄這些產業,那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所謂出於人道主義不要血汗工廠的說法,中國政府是不會聽的,那麼多沒工作的農民不知道怎麼辦,寧願被人罵黑心。
中國現在還在佔住全球中級產業,這是俺認為加入WTO最大的利益所在。中級產業帶動經濟可比低級產業厲害多了。一台電視機賣出去可能不賺幾個錢,可是生產過程中有很多部件,可以帶動很多廠家。從全球份額上來說,不如中國衣服鞋帽這些低級商品大,但是態勢是一樣的,中國就是成本最低質量還不斷上升的。其它國家要想在這上面競爭更加不可能了。因為這不是低工資就能做到的,主要靠產業聚集降低成本。主要配套廠家都在中國了,到哪裡建廠都比不過在中國建廠方便。現在有一種雪崩效應,就是全球都跑到中國建工廠,不需要中國政府宣傳了。這個很厲害,馬上會見效。
上面幾段談過,俺的結論就是,中國的經濟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大怪獸了,好也罷,壞也罷,都得正視這個怪獸。這也是中國與拉美國家70年代,東南亞國家80年代的經濟奇跡不同的地方。這些國家的的發展都是偏門的,而中國是一種全面追趕的態勢;這些國家發展以後必然會面臨其它發展中國家的挑戰,而中國是一級一級往上吃沒有值得一提的競爭者。因此預測中國會發生類似的經濟危機就此躺倒是過於簡單了,沒有看到中國與它們的區別。
現在中國經濟走到了一個什麼階段,就是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過的階段:挑戰發達國家。下面俺准備展望這個挑戰中可能的事情,也談談四小龍的經驗。

四、中國挑戰發達國家
前面說到中國是一個經濟怪獸,到了發展中國家以前從來沒有到達過的階段,要在經濟上挑戰發達國家了。
發達國家以前也遇到過挑戰,那就是前蘇聯組織的經互會。如果經互會集團發展順利,會對發展中國家很有吸引力,經濟上可能轉向蘇聯模式。前面說到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可以撈到很多好處,所以發達國家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冷戰不僅是美蘇互相看不順眼,背後有冷血的經濟利益。美國用軍事壓力逼得經互會發展得不好,最後蘇東波還自我爆炸,成功化解了這次挑戰。經互會散了,發達國家眼見收獲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許多國家打開了市場轉向美國制式,還有很多資金逃出。
現在中國表現出來的挑戰姿態要低得多。首先中國自己會不會被吃掉還難說,成為發達國家更是非常遠期的事,挑戰什麼?所以這一段要一些想像,難以做到充分論證。
如果眼光描向中國的內部,會發現中國問題非常之多。大量農民與城市貧民的貧困狀態的解決如果不是沒有希望,也為時尚早,從這一點說,二三十年內中國不可能成為發達國家。但是俺要論證的是,中國即使有這么多的貧民,其狀態與其它發展中國家還是不同的,可以開始挑戰發達國家了。歷史上沒有發達國家有過中國現在財政實力,四千億的外匯儲備雖然有風險,但是的確是實力的象徵。現在財政收入要上二萬億人民幣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空前強大。沒有發展中國家辦過奧運會,特別是二戰後,辦奧運會就是實力的體現。也沒有任何發展中國家有過中國這樣的軍事實力。
俺認為意義更大的是,中國有強有力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帶,後續的城市群還在跟上來。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靠山都是城市帶,美國兩個,日本一個,歐洲一個。一個城市帶就抵整個中國還多了,地盤就那麼一些。這是俺認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原則之一,搞城市帶產業聚集,而不是全國撒胡椒面。現在有希望成為世界級城市帶的只有中國這三個,珠三角與長三角希望更大一些。現在一個珠三角就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GDP。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內部的地區差距,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挑戰發達國家的起點。這就是發達國家的雛形,在任何發展中國家是從來沒有的。城市帶的發展,與一個大國整體的發展是不同的,速度要快很多,每年十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可以持續很多年。從零開始到基本成型,也就是30到40年。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發展勢頭沒有看出停滯的意思,局部還有加速,與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不同。
俺可以斷言,以後中國的內部也是類似全球的格局。幾個城市帶再加上幾個次級城市群,就是中國的發達國家,生產生活模式也類似於發達國家。其餘地區就是發展中國家,仍然落後。總量上,人均GDP可能三四千美元,不能算發達國家。但是國家行為與發達國家類似。俺覺得這個內部格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這符合經濟發展的聚集原則,追趕戰略必須如此。發達國家可以做到從地區意義上均貧富,中國相當長時間內沒有這個可能。如果沒有一些局部地區追上發達國家,以後在國際上競爭更加沒有力量。而且國際上競爭從來就是以自己的優勢地區為依託的。中國能辦上奧運會不是因為廣大的農村與中小城市,就是因為幾個亮點。俺是堅決支持這種地區戰略的,俺對追趕發達國家比對地區均富的興趣大。如果兩大城市帶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俺就認為初步成功了。這需要這兩個地區達到人均一萬美元左右的GDP,以一億人口計,就是一萬億美元,基本就是現在整個中國的水平。俺的預計是,這兩個地區翻一番多些,加上非常可能的人民幣升值就達成了。10年左右達成希望很大。
從國際經濟行為模式看,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很不一樣,如果不看商品的層級,與發達國家到是更相似些。俺就把這說成是中國的挑戰吧。
中國的挑戰,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爭奪資源上。以前發展中國家只有自己賣資源的份,談不上和發達國家爭資源,一沒有特別大的需求,二沒有本錢去爭。連中國自己在改革開放以前以及前期都是以出口資源為主,主要是煤,石油,木材。現在經常見到中國到全球搞石油的消息,和日本搶俄國石油更是新聞焦點。其實早些年中國已經悄悄的在全球買下了一些礦山與森林,數量還不小,1997年就花了有60多億美元。這些年,國際市場的期貨價格越來越多地受中國需求的影響,總體來說有往上走的趨勢。俺預計石油價格不可能再回到從前的20美元以下,那中國肯定有多少買多少。其它的資源也是如此,慢慢中國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至少發展中國家出賣資源多了一個選擇。中國的支付能力不會有問題,外匯儲備在那裡放著,每個月還在不斷增加。這發達國家肯定不高興,以前便宜買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赤貧化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