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貿易對一國的利弊並就利弊作出分析
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是通過下述這些機制的作用而實現的。
1.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把本國的企業納入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之中。一方面,持續的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將促使本國的企業提高效率。競爭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業退出市場的過程,同時促使高效率的企業達到合理的規模,從而優化本國的市場結構,改善本國企業的實績。即使本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不能不同外國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展開競爭。為了擴大在國外的市場份額,出口企業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商品去參與競爭,並不斷按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按國際標准生產,按國際營銷慣例辦事。這無疑會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無疑是一國經濟發展最本質的基礎。 2.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市場的擴大。國內外市場的不斷開拓,無疑會有力地帶動經濟增長。 先看出口。出口企業往往是面對世界市場來組織生產,市場容量大,容易獲得規模經濟效應。所謂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會降低,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事實上,許多工業部門要求有適度的初始規模,具有規模經濟的性質,如汽車、電冰箱、電子計算機等等,採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國的企業在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這一類商品的同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同類產品,那就不僅企業能提高贏利水平,而且國內公眾也只需支付較低的價格。不僅如此,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又可以帶動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以致各種各樣的從屬的工業部門都建立起來。因為在經濟運行中,各產業之間呈現出各種聯系。所謂「聯系」,是指一個部門在投入和產出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有兩個方面:一是後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門之間的聯系;二是前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吸收它的產出的部門之間的聯系。如果出口產業是「聯系效應」大的主導產業,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數效果」,帶動其他一系列部門的發展,從而循環反復地連續推動國民收入和就業量的增加,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再看進口。從國外引進國內沒有生產的產品,往往能起到開拓國內市場,引導新產業成長的作用。由於國內仍未生產,一時無法確定新產品會有多大的市場,即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社會需求量究竟是多少。當國內進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關稅壁壘也難以阻擋進口時,國內企業就得到了明確的生產信號,進口替代的工業由此發展起來。實踐證明,進口替代是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個過程就是進口商品刺激國內需求,進而導致進口替代工業部門的產生。如果條件具備,進口替代部門還能轉變為出口部門。進口國外的新產品還可促進一國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 3.開展國際貿易,必然會激發企業的創新機制,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從進口看,技術和設備的進口將直接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和生產率的提高,其作用類似於創新對增長的刺激,而且還節省了創新的成本。從出口看,出口的擴大使得創新活動所能獲得的收益上升,從而反過來刺激本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帶動經濟增長。 4.開展國際貿易能加速資金積累,促進經濟增長。一般說,國際貿易從三個方面促進一國的資金積累。一是出口部門往往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能提高積累率,從而加速發展。二是外貿的發展為引進外資提供必要的條件。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最終是由該國的出口能力決定的。出口越多,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的餘地就越大。另一方面,進口往往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系聯系在一起,這又可利用外國的資金來引進技術和設備等等。三是對進口競爭部門提供刺激。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滿足於現有的市場,積累擴大再生產的動力不足。進口市場競爭的出現,使企業產生了提高積累率的巨大壓力。無論什麼情況,積累總是擴大再生產、促進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5.開展國際貿易,有利於促進一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現代經濟發展包括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而且結構優化還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題,是推動現代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所謂產業結構的優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產業之間比例協調發展以及各產業內部的結構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結構,以及各產業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轉移。擴大對外貿易,無疑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起積極作用。一方面,由於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實現絕對平衡的增長,即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剛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場。當國內資源過剩而需求不足時,就面對國外市場組織生產;而在國內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條件時,就適當進口。如果還有疑問歡迎詢問我們歐高國際貨運代理。
B. 中國製造在世界上遇到了哪些信任上的危機
made in China
自今年3月至今,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從美國開始,現已幾乎蔓延至全球。毋庸諱言,中國個別出口產品存在某些質量問題,這是無須否認的事實,也屬於正常的可控范圍之內,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敢保證其所有出口產品絕無質量安全問題。曾幾何時,英國瘋牛肉成為國際上人人避之則吉的「瘟疫」,美國出口印度的可樂飲料驗出含有殺蟲劑,但英美兩國政府並未受到窮追猛打式的苛責。時至今日,這股「中國產品妖魔化」已從中國個別出口產品身上轉而籠罩在整個「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頭上,部分美國媒體以及政治人物甚至別有用心地藉此將「中國威脅論」演化為「中國有害論」,惡意抹黑中國的國家形象並肆意攻擊中國的外交政策,從而蓄意將中國產品質量問題政治化並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提供口實。
面對當前這個有如03年SARS危機一樣的嚴峻形勢,中國政府決心從國內國際兩個方面作出實際反擊。8月17日,素有「鐵娘子」之稱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再次披掛上陣,出任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成為這一場「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維護中國產品信譽和國家形象的特殊戰役」的「前線總指揮」,並決定從現在起在全國范圍開展為期四個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然而,筆者認為,此次「中國製造危機」短期而言對於中國確有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就中長期而言,卻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更是一個推動中國社會和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轉機。
中國外貿的結構性弊端
中國自改革開放對外打開了國門,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206.9億美元,發展到2006年的1.76萬億美元,累計增長近70倍。中國對外貿易夥伴從1978年的幾十個發展到目前的220多個,超過1000億美元的貿易夥伴已經超過6個,與歐盟和美國的雙邊貿易超過2000億美元。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的世界排位從1978年的32位上升到第3位,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超過了7%;中國的外匯儲備亦連年攀升,至今已達到13000多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外貿增長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對全球經濟的復甦和增長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國際金融界因此將中國與美國並稱為世界經濟的「雙頭發動機」。
俗話說「有一利必有一弊」,中國外貿在上述看似「風光無限」的歷史成就之下,其實卻隱藏著因決策失誤及體制僵化所造成的重重弊端。首先,在內資外貿企業方面,九十年代外貿領域全面推行「出口承包制」。其基本出發點和優先目標是追求創匯規模的持續擴大(可稱之為「創匯思維」),這成了上級部門考核下級工作績效和衡量外貿企業經營者業績的基本標准。實行「承包制」後,計劃指標的剛性和偏重創匯規模的激勵機製造成計劃指標年年調高、自上而下層層加碼。在承包指標的壓力下,各部門常因資金分配、爭奪客戶(包括互相偷取商業情報)產生摩擦。由於經營產品的雷同化,部門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相互封鎖消息,以防泄露本部門的各種「秘密」。這種「承包制」產生的企業內部不當競爭大大降低了公司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
1992年,外經貿部開始大幅度授予地方企業進出口經營權,依據行政需求和安排逐級設立了外貿公司。為了在短時間內擴大出口規模,新成立的各地外貿公司往往追求產品經營品種的齊全,過去的專業外貿公司也轉向多種不相關產品的綜合化經營,於是迅速形成了企業間產品經營的雷同化趨勢,進而造成外貿出口一哄而起、相互間惡性競爭的局面。於是,一方面國內貨源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出口價格卻一跌再跌,導致出口效益迅速下滑。「創匯思維」的另一個表現是中國在對外貿易中一直近乎偏執地追求外貿順差。為了鼓勵多出口多創匯,中國從1985年4月起按出口商品的國產化程度對出口產品實行退稅政策(即「出口退稅」),此項政策經多番調整一直實施至今。在勞動力價格原本就比較低的情況下,出口退稅進一步降低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成本,促使部分出口工貿企業在追求短期利潤的刺激下,寧可轉產附加值低且易迅速出口、換匯成本低的產品,導致外貿出口產品結構長期處於低水平運行,在客觀上制約了中國出口製造業難以有效地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轉移,中國外貿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措施自然無從談起。
由此可見,貌似「市場經濟」的「創匯思維」及「出口承包制」,其實質仍然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指令性行政行為。結果是助長了外貿企業局部利益的膨脹和不平等競爭的加劇,誘發了對內的各種搶購大戰和對外的競相削價銷售,造成外貿經營秩序的嚴重混亂。同時,粗放的外貿企業管理產生了惡性的連鎖效應,導致中國外貿出口長期處於粗放式增長狀態,至今難以實施全局性的外貿戰略協調。而「一刀切」地盲目推行出口退稅的結果,一方面導致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地方中小型企業「遍地開花」,不僅國內資源(甚至包括國家級戰略資源稀土)大量賤價出口,亦嚴重污染和破壞了全國各地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則導致泛濫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湧向歐美市場,不僅大大降低了中國外貿出口效益,而且還屢屢遭致各方的反傾銷調查和貿易壁壘,這種粗放型出口今天正日益受到國際市場穩定性和增長極限的挑戰及反彈。同時,由於埋頭追求外貿總量,中國對於國際貿易規則的研究、普及和利用卻沒有得到同步的高度重視,加上進出口市場主體規模小、數量多、人心散,無法形成國際貿易談判的有效合力,造成中國長期缺失國際市場定價權和國際貿易話語權。中國外貿這種「大而不強」的弊端使得中國出口企業以至國家利益常常蒙受巨額經濟損失。
其次,在外資工貿企業方面,1992年中國實施所謂「以市場換技術」策略,國內市場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致使跨國公司蜂擁而至,爭相搶佔中國市場並擠占內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八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以從事加工貿易的港澳台資為主,除了在出口市場與國內企業有所競爭外,基本不侵蝕國內市場,還增加了國家外匯收入和社會就業,為國有企業提供了新的消費群體,部分彌補了優惠政策導致的國家稅收損失。但跨國公司則完全不同,它們以市場控制為主要目的,一旦不受限制地進入中國市場,即與國有企業產生激烈競爭。跨國公司不僅擁有資金、技術、品牌和企業管理上的主體優勢,更在優惠關稅、優惠所得稅、優惠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中國提供的「超國民待遇」(從「兩免三減」到「僅征15%的所得稅」)。尤其是01年中國加入世貿以來,外資企業大量擁進幾乎是全面對外開放的中國市場,中國外貿因此連年膨脹式增長,中國經濟貿易大國的「七彩泡沫」亦隨之越吹越大。但在實際上,由外資企業作為出口主體的現狀導致了中國外貿規模與外貿利益分離(「豐產不豐收」)的不正常現象。由於「廉價勞動力和廣闊市場」是吸引外資的要素,外商將其銷往全球市場產品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移至中國,以此將中國定位為其「世界工廠」里的「中國車間」,自然不會主動地或無償地轉讓先進技術,這不僅不利於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產業地位的提高,也嚴重阻礙了中國外貿效益的增長。隨著中國外貿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部分外貿利潤卻落入了外商囊中,而中國獲得的不過是以廉價勞力(吃「奴工飯」)和各類資源(吃「子孫飯」)換來的部分就業職位還有五光十色的「繁榮昌盛」。
在外資企業享受「超國民待遇」的壓倒性優勢之下,必然產生對中國民族產業在外貿領域以及製造業中的「擠出效應」。中國民族產業由於經營機制和內部因素的制約,在與外企的競爭中常常處於劣勢地位而遭到淘汰,因此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均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在此一日益嚴酷的國內經濟環境之中,除了占據壟斷地位的各類央企,地方的大型國企不得不紛紛與外企「合資」或「並購」(因此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而中小型企業則不得不拚命降低各種成本(因此出現「血汗工廠」),甚至偷稅漏稅、製造假冒偽劣產品以維持生存。同時,由於國家對私營企業的歧視性偏見,大多數私營企業無法獲得基本的銀行貸款和金融服務,在國內企業信用嚴重缺失的情況下,許多私營企業在國內市場難以獲得貨款回籠,不得不從無利可圖的內銷轉向較易回收資金的出口。此外,由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協作和聯動的良性機制,大多數內資外貿企業不了解、不明白政府的外交政策,導致政治外交與企業行為未能形成政策性呼應。如此一來,原本充斥於國內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自然「被迫」流向國際市場,終於釀成了今天的「中國製造危機」。
中國發展必須化危機為轉機
通過審察和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的結構及其發展,我們不難發現,此次「中國製造危機」並非僅僅出於質量安全或貿易摩擦的表面原因,主要還是由於中國自身錯誤的經濟政策和失常的外貿體制等錯綜復雜的歷史因素所造成的。要而言之,目前由外資為主體並推動的外貿發展格局在外貿依存度不斷增長之時只會不斷助長中國國民經濟對外資的持續依賴,同時加劇了中國在世界經濟分工中的弱勢地位,從根本上阻礙了中國經濟結構和外貿結構的調整,不利於中國外貿乃至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本國製造業無疑有著至關重要的經濟意義。它既是國家硬實力的體現,又直接影響著中國的國際形象。有鑒於日本和韓國產品進軍國際市場的歷史經驗,今後要想修復及提升「中國製造」的信譽,「中國製造」就必須狠練「內功」以大幅提高產品質量,舍此別無他途。事實上,中國民族企業並非歷來就是毫無誠信道德可言,相反在近代以前(自北宋及晚清),中國古代社會的商人階層已逐漸形成了一種深厚的商業道德傳統,就連當時的西方商人也多稱道中國人「在商業交易中帶來了一種絕對誠信的風氣」、「一直遵循著最嚴格的誠信原則」(見陳季同的《吾國》)。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曾經如此堅守誠信的中國人竟然徹底地走向了反面,淪為西方人眼中的專業造假者,可見當下的環境因素以及硬性的制度因素以何等暴烈的力度幾乎是從根本上顛覆了長遠的傳統因素和軟性的文化因素。
筆者認為,中國應該將此次危機轉化為根據國家長遠發展目標而作出重大戰略調整的歷史機遇,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切實解決因歷史原因積壓起來的外貿體制弊端,逐步理順國內製造業與貨幣政策、對外貿易之間的市場經濟聯系,推動建立政、商、學各界在外貿領域溝通、協作的良性互動機制,主動採取各種稅收杠桿調整和優化外貿產品結構,重新打造以中國本土企業為主體的外貿發展格局,以利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實際上,要從根源上解決當前的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首須從整治國內市場上早已長期存在的假冒偽劣產品,並統一規范出口與內銷兩個內外有別的市場結構著手。而要打擊國內假冒偽劣則首須為國內所有本土企業逐步解除各種不利於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政策限制,同時在全國范圍內一步到位地實施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兩稅合並」(據報道外資企業明年在重慶「新特區」還將繼續享有15%的所得稅優惠),盡快削減以至取消地方政府為追求「招商引資」政績而給予外資企業的各種直接或變相的「超國民待遇」,全力營造一個公平有序、法制健全、服務完善的競爭和發展環境。此外,有關部門還應該嚴格制定及推行能耗標准、用工標准、產品質量標准和行業准入標准,同時嚴格規范地方給予各類生產企業用水用電用地的優惠政策,如此則可有望從制度源頭上控制乃至禁止不正當的低價劣質出口。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應該積極參與並推動雙邊、多邊以及全球貿易談判進程,在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過程中突出自身利益訴求,不再作世貿規則修訂、制定的旁觀者,而應成為主動參與者並爭取成為有力主導者。同時,通過法律和政策等手段,積極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規模化生產或實施「強強合作」,大力打造「中國製造」的自主品牌。通過金融、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推動建設中國擁有資源或規模優勢的實物和期貨國際交易市場,主動爭取國際市場定價權以及國際貿易話語權。其次,中國政府應該認識到,「中國製造」也就是中國這家「貿易公司」出口產品的國際品牌,因此不能只關心貿易增長與產品價格,更必須如同其它國際品牌經營那樣開展針對「中國製造」海外消費者的品牌培育工作。尤其在目前「中國製造」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更需要運用傳播手段通過國際媒體打一場危機公關戰。譬如通過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下設的專職監察機構,及時地對外發布權威信息而非發生問題後再來自我辯白,以求主動化解出現質量問題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應該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公關運作模式(如享譽全球的「德國製造」),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在中國政府與海外消費者之間展開有計劃的綜合性公關活動。這種國際貿易公關活動實質也是一項長期性的國家戰略工程,同樣是「中國製造」品牌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中國政府對於當前「大而不強」的外貿現狀和弊病早有察覺,商務部近年來亦已採取多項調整措施試圖扭轉此一不利局面。8月29日的《南方都市報》社論指出,「政府須善用全球貿易之下的正常壓力順勢而為,以求建立長期牢靠的市場機制。從這一角度看去,政府所感受的壓力,本身莫不是國民之福祉。站遠一步,放棄過去刻板生硬的立場,轉而尋求更根本的改善治理,這同樣符合政府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把當前「中國製造」在國際上遇到的質疑與抵制視作一個機遇,扎扎實實地從每一個細節做起,以積極負責的務實態度逐步消除此一貿易危機,讓「中國製造」成為國際商品的質量標桿,那麼,今後高質量的「中國製造」必能惠及國內國外的全球消費者。在此基礎上,中國的社會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的健康發展。
C. 國際貿易對一國有什麼利弊
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是通過下述這些機制的作用而實現的。
1.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把本國的企業納入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之中。一方面,持續的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將促使本國的企業提高效率。競爭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業退出市場的過程,同時促使高效率的企業達到合理的規模,從而優化本國的市場結構,改善本國企業的實績。即使本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不能不同外國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展開競爭。為了擴大在國外的市場份額,出口企業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商品去參與競爭,並不斷按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按國際標准生產,按國際營銷慣例辦事。這無疑會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無疑是一國經濟發展最本質的基礎。 2.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市場的擴大。國內外市場的不斷開拓,無疑會有力地帶動經濟增長。 先看出口。出口企業往往是面對世界市場來組織生產,市場容量大,容易獲得規模經濟效應。所謂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會降低,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事實上,許多工業部門要求有適度的初始規模,具有規模經濟的性質,如汽車、電冰箱、電子計算機等等,採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國的企業在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這一類商品的同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同類產品,那就不僅企業能提高贏利水平,而且國內公眾也只需支付較低的價格。不僅如此,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一個工業部門的發展又可以帶動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以致各種各樣的從屬的工業部門都建立起來。因為在經濟運行中,各產業之間呈現出各種聯系。所謂「聯系」,是指一個部門在投入和產出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有兩個方面:一是後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門之間的聯系;二是前向聯系,即某個部門同吸收它的產出的部門之間的聯系。如果出口產業是「聯系效應」大的主導產業,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數效果」,帶動其他一系列部門的發展,從而循環反復地連續推動國民收入和就業量的增加,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再看進口。從國外引進國內沒有生產的產品,往往能起到開拓國內市場,引導新產業成長的作用。由於國內仍未生產,一時無法確定新產品會有多大的市場,即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社會需求量究竟是多少。當國內進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關稅壁壘也難以阻擋進口時,國內企業就得到了明確的生產信號,進口替代的工業由此發展起來。實踐證明,進口替代是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個過程就是進口商品刺激國內需求,進而導致進口替代工業部門的產生。如果條件具備,進口替代部門還能轉變為出口部門。進口國外的新產品還可促進一國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 3.開展國際貿易,必然會激發企業的創新機制,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從進口看,技術和設備的進口將直接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和生產率的提高,其作用類似於創新對增長的刺激,而且還節省了創新的成本。從出口看,出口的擴大使得創新活動所能獲得的收益上升,從而反過來刺激本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帶動經濟增長。 4.開展國際貿易能加速資金積累,促進經濟增長。一般說,國際貿易從三個方面促進一國的資金積累。一是出口部門往往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能提高積累率,從而加速發展。二是外貿的發展為引進外資提供必要的條件。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最終是由該國的出口能力決定的。出口越多,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的餘地就越大。另一方面,進口往往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系聯系在一起,這又可利用外國的資金來引進技術和設備等等。三是對進口競爭部門提供刺激。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滿足於現有的市場,積累擴大再生產的動力不足。進口市場競爭的出現,使企業產生了提高積累率的巨大壓力。無論什麼情況,積累總是擴大再生產、促進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5.開展國際貿易,有利於促進一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現代經濟發展包括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而且結構優化還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題,是推動現代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所謂產業結構的優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產業之間比例協調發展以及各產業內部的結構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結構,以及各產業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轉移。擴大對外貿易,無疑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起積極作用。一方面,由於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實現絕對平衡的增長,即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剛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場。當國內資源過剩而需求不足時,就面對國外市場組織生產;而在國內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條件時,就適當進口。另一方面,擴大對外經貿關系,積極
D. 中國貼牌生產在外貿方面的利弊
發送了一篇,如果覺得字數太多,可以把未來走向刪減掉,留下利弊作為中心。。或者是把原因和利弊分開,利弊單獨成為第三部分。不想刪掉走向的,可以刪減前面理論部分,以原因作為第一部分。。希望滿意。。。。
E. 中國對外貿易的弊端
一、中國對外貿易所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的對外貿易存在著非市場化的問題 1. 國內企業要出口產品必須得到政府的批准, 大多數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出 口產品。 2. 我國在進口方面存在著事實上的政府管制,進口的市場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 (二)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缺乏規模經濟的內在動力 (三)我國的出口結構仍存在著技術檔次及附加價值低的問題
F. 求論文,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得優勢和劣勢,英文版,謝謝
交易成功
G. 中國對外貿易的弊端及對策是什麼
一、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隱憂及其危害
1.我國開拓國際市場的方式過於單一
從理論上說,開拓國際市場至少有對外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兩種方式,後者由於是在東道國國內就地生產就地銷售,因此比較容易繞開東道國的各種貿易壁壘。而我國目前開拓國際市場的手段仍以對外出口為主。我國這種千軍萬馬爭過出口獨木橋的開拓國際市場方式,一方面會導致我國同類企業間的惡性競爭,為求得在外貿出口中的數量擴張,致使當前我國外貿出口增量不增價的矛盾十分突出,並極易遭到進口國的傾銷指控。另一方面,我國這種單一的、樹大招風式的外貿策略已使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到越來越多的貿易壁壘,如美國時間2003年11月17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做出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針織布、胸衣、袍服三種紡織品提出磋商請求的決定,從而對上述中國出口產品實行極為嚴厲的配額限制.
2.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阻礙我國商品的出口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或區域組織以維護其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採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願性的技術性措施。
(1)我國有60%以上的出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每年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貨物金額已超過25%,約為450億~500億美元。
(2)已經從生產流通領域擴展到生產加工領域,不僅包括貨物商品,還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務領域,已經成為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第一大非關稅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的商品出口,提高了我國的貿易成本,引發了貿易爭端,造成地區產業發展不平衡。
3.貿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貿風險加大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實現了快速增長,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過程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日漸增多的貿易摩擦也阻礙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對中國商品提起反傾銷訴訟的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多,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對我國反傾銷調查的行列。2007年前11個月,中國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兩反兩保」貿易摩擦62起。(2)貿易摩擦的產品和行業結構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只要他們認為危害到或將要危害到本國競爭力差的產品,都可以列入傾銷產品的范圍,從過去的原材料、簡單加工擴展到現在的高科技產品,幾乎涵蓋我國出口的大部分產品。(3)涉及的金額和反傾銷稅率越來越大,委內瑞拉1999年決定對中國的皮鞋、人造革皮鞋和布鞋等鞋類,採取臨時措施,徵收300%的反傾銷稅;2004年2月,墨西哥經濟部決定恢復對從中國進口的鞋和鞋靴零件徵收165%-1105%的反傾銷稅。
貿易摩擦給我國出口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我國產品在出口市場受到擠壓,對我國產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
4.我國外貿實踐中存在著輕視「原產地」規則以及「原產地」規則本身不完善的問題
目前,我國出口貨物原產地規則標准過低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制訂如此低的標准,是因為既要考慮到我國與24個國家的普惠制協議中給惠國的要求,又要考慮到進一步吸收外商投資。如果將原產地規則限制過嚴,會影響外商來華進行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圖加工和補償貿易。因此我國判定出口產品的原產地規則是根據該產品:在中國生產或獲取;在中國發生實質性轉變,即在中國經過主要及最後的製造、加工工序,使其外形、性質、形態或者用途發生實質性改變;在中國增值達25%以上。
(1)原產地規則不嚴謹體現在許多方面:1)我國的原產地標準是以HS稅目改變作為實質性改變的標准,但在「規則」中,沒有「以稅目號改變」的文字表述,由此使簽證人員在理解和實際操作中缺乏統一標准;2)「清單」規定的主要加工工序較為簡單,要求的增值百分比標准較為寬松,涉及的稅目也很不全面;3)「清單」中有些產品的原產地標准缺少合理性,甚至嚴於普惠制原產地標准;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2)我國出口貨物原產地規則標准過低造成了許多不利:1)不利於拓展加工貿易的加工深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國產化率; 2)由於出口產品使用的進口成份過多,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巨額外匯支出,而且不利於我國對原材料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3)不利於發展關鍵性的高新技術;4)由於標准過低,外商往往通過投資設立企業,在我國從事「三來一補」業務,申領我國十分有限的「被動配額」,擠佔了我國本來就十分有限的配額,致使加工貿易對一般貿易形成了較大的沖擊。
5.我國加工貿易中國內價值鏈過短及因此使得商品附加值低
(1)我國加工貿易中間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不高,從而導致其發展後勁不足。2003年1-4月,我國加工貿易出口665.6億美元,占同期出口總額的31.5%;加工貿易進口456.1億美元,占同期進口總額的32.7%。這表明我國加工貿易尚處於典型的簡單加工或組裝型發展階段,加工貿易國內產業鏈短,生產能力集中於下游產業,零部件和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會逐漸失去發展後勁。根據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調查,廣東省電子工業從改革開放初期在全國同行業中列第8到1991年躍居全國第5位,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主要依靠港澳加工裝配業的轉移,但廣東目前的優勢只體現在最終產品的總量,並不具備生產技術上的優勢,產品設計、材料、零部件生產以及銷售均嚴重依賴香港和海外,我國其他沿海地區利用加工貿易發展起來的產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類似問題。
(2)我國加工貿易的增值率極低,致使大量利潤外流。在整個加工貿易的研發、設計、製造、倉儲、運輸、銷售、服務等環節構成的價值鏈中,我國企業承擔的往往是對零件或原輔材料的初級加工、裝配和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環節,佔有的價值鏈環節較少,從而導致產品附加值的提高狀況極不理想。據統計,在來料加工中,目前我方企業平均僅能獲得占出口總額8%左右的工繳費收入,其餘大量的產品增值部分被外方獲得;而在進料加工貿易方式中,由於外方控制著原材料采購和製成品銷售等關鍵環節,便於利用轉移價格等手段,使我方企業利潤嚴重流失。
6. 中國的對外貿易政府管制嚴厲,進出口自由程度地
(1).國內企業要出口產品必須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數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
雖然我國對傳統的貿易體制不斷進行改革,如賦予若干生產企業進出口自營權,但是,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僅僅只是少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包括少數科研機構),而且其進出口自營權仍然受到很久的約束,經營范圍受到嚴格的限制,擁有進出口自營權的生產企業實際上並不能真正完全自主地經營進出口業務。此外,雖然我國也允許私營企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但進入門檻很高,數量極其有限。總之,我國的外貿經營權仍然是由國家控制的,(註:政府對外貿經營權的管制實際上是一種非關稅壁壘。)只有少數生產企業有權可以直接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大多數企業並不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這些沒有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要出口產品,就只能通過國有外貿公司代理。這意味著,對於大多數沒有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來說,它們並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而同國際市場之間實際上仍然存在著「隔層」。
由於外貿經營權由政府行政審批,哪些生產企業能進入國際市場完全由政府指定,因此,在缺乏市場競爭和篩選、淘汰機制的情況下,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並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企業,這樣就必然會造成對外貿易的低效率。同時,由於國內大多數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此,國內許多生產企業就不可能完全自由靈活地根據國內外市場的供求狀況,及時生產出完全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我國的出口,這就人為地壓抑了我國的出口供給彈性。
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的私營企業在沒有得到政府的批准下並不能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此,這就不利於使我國持續涌現出更多的完全自負盈虧,因而真正具有內在動力和壓力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出口的市場主體,從而極大地阻礙了中國人均出口額的不斷增長。可見,對私營企業的出口限制實際上是對中國出口擴張能力的人為限制。
此外,雖然我國的外貿公司在政府的保護下壟斷了我國的進出口,但我國的國有外貿公司卻因規模小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且,由於這些國有外貿企業並不承擔經營虧損的最終財產責任,因此,各國有外貿企業為了擴大出口,而往往不負責任地對內抬價收購、對外低價競銷。國有外貿企業相互之間這種沒有內在約束的無序競爭,不但造成出口秩序混亂、而且增加了我國的出口換匯成本,降低了我國的貿易利得。
(2).我國在進口方面存在著事實上的政府管制,進口的市場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
雖然我國自1992年以來不斷降低關稅,但我國降低關稅的政策意圖實際上是側重在緩解我國過大的國際收支順差,同時擴大資本品或技術設備的進口(中國進口中的80%以上是資本品),以提高國內企業的生產率,而並不是著眼於通過實現進口的自由化,以引入國際市場的競爭機制。而且,雖然我國不斷削減非關稅壁壘,但實際上我國對一些已經取消配額、許可證管理的進口商品仍然存在著不同名目的數量限制,一些需要進口品的投資項目需要事先得到政府的立項批准或政府部門的政策性指導。同時,中國在進口的程序上也存在著一些事實上的管制(如需要若干個政府部門的蓋章認可,進口手續過於繁瑣等)。此外,在政府對進口進行嚴格管制的同時,我國對許多產品的進口仍實行國家壟斷,這種進口壟斷實際上也是一種非關稅壁壘。
我國對進口進行管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國內某些行業或企業(特別是保護了國有企業),但卻因減弱了進口產品的競爭壓力,同時使國內企業得不到低成本的生產投入品,從而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效率。
二、消除我國對外貿易中已存隱憂的對策
1.切實落實「走出去」戰略
(1)明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體。所謂「走出去」,既包括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也包括向外輸出資本,但主要是輸出資本,即到國外投資辦廠。目前,通過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特別是近幾年的改革攻堅,我國多數國有企業和鄉鎮集體企業已經從政府的懷抱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和法人實體,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無疑也應當成為主體。各級政府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宏觀調控、服務、監督等方面多下功夫,切不可越俎代庖,代替企業作經營決策。
(2)科學確定「走出去」的具體方式。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大致有以下類型:1)海外直接投資。目前除資源開發型項目規模較大外,我國絕大多數對外投資項目都屬中小項目,企業平均規模為198萬美元。2)對外承包工程和設計咨詢。對外承包工程是商品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的綜合載體,也是我國企業「走出去」比較成熟的方式,能夠發揮我國企業產業基礎全面、設備製造技術成熟、勞動力資源豐富和管理成本低的綜合優勢;3)對外勞務合作。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的主要市場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其中有3/4輸往亞洲國家,勞務人員仍以建築工、縫紉工等中低級勞務為主。
「走出去」作為一項長遠的開放戰略,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在微觀層面上,應制定具體的企業發展戰略和市場開發戰略,解決「走出去」的區域和產業選擇問題。1)對於資源開發型項目,應主要立足於非洲、拉美、中亞及其他友好國家,重點投資於這些國家建設急需的能源、礦產等戰略資源和人民生活必需的農牧漁業資源;2)對於境外生產型項目,重點應放在東南亞、南非、北非、拉美和歐美等經濟環境較好的國家,以投資少、見效快的境外加工貿易項目為主,引導企業將過剩的生產能力和成熟技術向外轉移。3)對於國際承包工程,應立足於傳統的亞洲、非洲和中東市場,力爭提高市場佔有率。同時,利用入世帶來的有利機遇,加大對歐美、大洋洲和拉美市場的開拓力度,爭取有所突破;加強對勞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勞務人員素質,在全球勞務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確保原有市場,力爭擴大外派勞務規模; 宏觀層面上要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政府要從金融保險服務、稅收、外匯管理等方面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走出去」;做好國際市場和國別情況的信息發布和咨詢工作,以滿足國內企業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境外投資企業的管理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防止一哄而上,在國外搞重復建設,無序競爭,自相殘殺。
(3)科學選擇「走出去」的區位。 「走出去」應當貫徹多元化的方針,面向全球市場,切不可搞單打一。另一方面又必須看到,「走出去」的重點地區應當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東歐、獨聯體經濟轉軌國家。因為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來看,無論是裝備水平、生產技術,還是產品質量,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都有較大差距,但同發展中國家相比,卻有一定的優勢。而有無比較優勢,則是「往哪兒走」的最重要的判斷依據。
2.政府企業共同預防和避免貿易壁壘,減少損失
(1)政府方面。①建立預警機制,實現對外貿易保護前置化。政府有關部門要緊密跟蹤重點出口國家和地區情況,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時了解某貿易壁壘的動向,定期或不定期發布預警信息,提醒相關企業及時做好相應准備。②制定優惠措施,發展循環經濟,扶持「綠色」企業發展。政府應通過優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國際標准、管理先進、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環保型企業,同時淘汰一批規模小、檔次低、管理水平低、環保意識差的企業。③實施標准化戰略,制定與國際標准一致的國家標准和技術法規。應制訂鼓勵政策,統一並提高我國的技術標准,使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與國際標准協調,並按照需要將這些國際標准引入我國,讓生產企業在掌握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去安排生產,以使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這對擴大出口貿易,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幫助。④政府有關部門要服務和幫助企業開拓其他市場,規避貿易風險。企業還可通過勞務輸出、技術輸出、境外投資等多種方式,在消費國就地生產、加工,讓「銷售地」變「產地」,避開貿易壁壘。
(2)企業方面。①企業應強化標准化意識,採用合理適用的國際標准,嚴格執行標准,並將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標准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創造出適合自身的管理方法,從制度上保證產品的質量品質和環保品質,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②企業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產品以及對產品的檢驗檢測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沖破現在技術性貿易壁壘。③企業應投入研究開發費用,生產符合外國技術標准特別是苛刻要求的先進產品,還要自覺增強環保意識,努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綠色產品」,預防和避免貿易爭端的發生。當貿易爭端一旦發生,要通過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國政府取消其技術性貿易壁壘,將企業利益損失降到最低。
3.政府完善應對機制,減少貿易摩擦
(1)政府方面。①我國政府充分利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加強與外國的交涉。政府應充分援引WTO反傾銷協議中的條款,對其他國家對我國提出的反傾銷措施和調查程序進行嚴格的調查,並提出異議,通過雙邊、多邊談判,記載反傾銷應訴中所作的實踐,進一步澄清相關問題,據理力爭,督促相關國家修訂對華市場經濟體制的認定標准,最終取消歧視性的對華反傾銷政策措施。②建立和完善反傾銷應訴機制,完善我國反傾銷預警機制網路。③加強對出口競爭秩序的規范,設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經營管理機制,建立並執行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的出口制度,是減少對華反傾銷訴銷的有效措施。
(2)企業方面。①企業應調整戰略,實行國際化經營。②要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大科技投入,不斷研製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產量,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名牌戰略,實現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轉變和以價取勝的戰略轉變。③企業在反傾銷的過程中,應當熟悉國際慣例,依法應對反傾銷,使自己由被動化為主動。
4.完善我國原產地規則
(1)制訂合理、科學、適用的原產地規則
根據我國國際貿易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適度的原產地規則標准,如在增值百分比的確定上應結合我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比例標准。同時原產地判斷標准不宜過低,特別是出口貨物原產地的判斷標准更是如此。原產地規則應具有可操作性,在技術上是嚴謹的,同時有適當的靈活性。
(2)原產地規則應有廣泛的適用性
制訂原產地規則時應充分考慮在盡可能廣的范圍內適用,特別是要考慮原產地規則對於我國對外貿易政策執行的重要性。在我國的原產地規則中,應包括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反補貼條例》所需要的原產地判斷標准,以及針對反傾銷、反補貼中規避措施的原產地規則;應制定進口優惠關稅條件下適用的原產地規則,特別是復進口、復出口產品的原產地規則;對實行配額、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確定專門的原產地判斷標准,提高配額的利用率,為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出口商品規定合理的原產地判斷標准。
(3)加強對原產地證發放的管理工作
我國有多家單位可簽發原產地證,這給我國對原產地證簽發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而且各機構對於原產地證簽發標準的尺度不一也給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全國目前有200多個發放原產地證的單位,每年發60多萬張,每個證收50元手續費,有個別發證單位,只蓋章收費,不檢查其合同產品是否符合原產地規則,也不監管貨物。此種情況的出現無疑不利於正確執行我國的原產地規則,也會影響到我國與一些國家的貿易關系,因此應強化對原產地證發放的管理工作。
5.通過提高加工貿易料件的本地化率來延長我國加工貿易的國內價值鏈
從跨國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分析,加工貿易企業希望通過對料件的本地采購來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現階段,有一些外資企業嘗試將零部件的采購轉移到我國國內。因此,要提高加工貿易中間投入品的本地化率,擴大我國國產料件的出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有關政策。
(1)確定科學的產業政策。我國的上游產業包括機械、電子、化工等基礎產業,長期以來,這些產業生產發展的滯後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而國家的價格、投資、稅收、貸款等政策幾乎都是向下游產業傾斜。因此,不從根本上扭轉對加工貿易中間投入品的現行政策,就難以實現加工貿易中間投入品的進口替代。
(2)從資金方面給予支持。為使國內企業生產的材料和零件在質量、規格和成本等方面適應加工貿易出口的要求,國家應提供資金扶植國內企業開發、試制新產品或者向用戶提供試用品。有關部門可考慮在新產品試制費、新產品開發費、外貿發展基金中單列鼓勵加工貿易本地化基金,簡化申請和審批程序。同時國家應鼓勵建立民間的「風險融資」機制,如通過減免稅改革,鼓勵企業間成立「風險基金」,投資於具有較高風險的新產品開發和試制項目。
(3)鼓勵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企業進行國內采購。一方面,由於我國國內來料加工企業的大多數產品會進入國際市場,對於其國內零部件供應商而言屬於間接出口,因此可對這部分產品實行出口退稅,以降低來料加工企業國內采購的成本,從經濟角度激勵來料加工企業擴大國內采購;另一方面,鑒於我國目前出口退稅機制運行效率較低,對進料加工企業的深加工結轉實行稅收「免、抵、退」會擠占企業大量資金,進而嚴重削弱了出口退稅制度的激勵效果,因此可對進料加工企業的深加工結轉貨物實行免徵相關稅收的優惠政策。
(4)建立需求信息庫。在加工貿易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建立中間投入品供求信息庫。由於企業對信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對信息採集、更新的投入大,投資風險高,因此國家應實行扶植政策。針對加工貿易可選擇的替代產品建立專業信息庫和信息網路,及時公布產品的質量標准、規格、價格和供應渠道等。
H. 誰能幫我解答一下:從國際貿易地理的角度談談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劣勢及如何進一步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
中國處於東亞,周圍的國家不是很發達,中國和他們發展貿易則詹了很大優勢,中國又是沿海國家,有幾個較好的港口,與歐州、美洲可以通過還運進行貿易,這是航運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