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我國貿易發展的因素
我國對外貿易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我國對外貿易仍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結構。其中對歐盟的貿易已經升至第一位。另外,我國對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貿易都有較快增長。
我國外貿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爭議。
其一,我國外貿目前主要還是數量型增長。例如出口加工貿易現已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0%,佔比較高,但附加價值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所佔比重低。因此,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現在已經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了,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其二,從世界范圍看,現在正處於國際貿易磨擦的高發期,這對我國外貿發展有負面影響。這種貿易磨擦有幾個特點:一是展於世界貿易中的自然磨擦,而且我國涉及到此類磨擦的貨物所佔比例較大。這種自然磨擦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韓國這類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也都發生過。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磨擦。貿易保護主義樹起了各種新型壁壘,包括環境型壁壘和技術型壁壘。例如歐盟就存在環境壁壘,其制訂的技術標准要求很高,包括涉及環保的汽車廢氣排放標准。這種壁壘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例如日本對進口大米制訂了100多種檢測標准,實際上讓發展中國家達到這種標准不太現實。我國制訂的產品標准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西方國家制訂和調高標准又相當快,這是今後若干年都將面臨的問題。三是外貿規則中一些對我不利的條款引起磨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總體看利大於弊,積極因素很多。但同時我們接受了一些對我方不利的條款。現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們作出的承諾比一般發展中國家要多一些,因此,發達國家就要利用一些條款。例如外資零售業進入,以及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等等。四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對我方仍有一些制約和限制。例如有關特殊保障條款,還有12年的有效期。在此期間,只要國際貿易中的一方以為你的產品擾亂了他的國內市場、侵犯了他的市場利益,就可以單方面提出制裁。紡織品出口就是一個實例,現在取消配額了,但還有一個特保條款,對我方出口形成限制。
現在外貿發展中爭論較多的問題是:
一是關於外貿依存度的爭論。
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較高,佔GDP比重已達60%-70%,如果世界經濟出現波動甚至發生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大,所以要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外向型經濟之路不應再走,要轉為內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我對上述觀點不太同意,理由有三條:一是我國實際外貿依存度並沒有這么高。計算外貿依存度實際應當單算出口,那麼我國出口佔GDP的比重是30%強。當然,比美國的10%、日本的12%、巴西的10%要高。但是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外商主導的加工貿易數量很大,佔了50%的比重,這實際是不出國的勞務出口,扣除這一塊,我國實際出口額佔比沒有那麼大。二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加工貿易,主要是受三個條件的約束:1、資源約束。主要指能源、鐵礦砂、木材等資源、以及高新技術能力的約束。2、市場約束。我們的外部市場是逐步擴大的,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3、勞動力約束。我國勞動力數量很大,單靠國內難以徹底解決就業問題,因此,部分要靠發展世界范圍的貿易來解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發展加工貿易的重大意義,在於通過對外貿易實現資源轉換,在約束條件存在的前提下實現我國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等目標。三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形度看,我們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越廣泛,越深入,實際反而更安全。當然,一些重要資源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政策結論:還是要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發展外貿有風險問題,但無安全問題。因此國家還是應當採取措施,鼓勵發展外貿。不僅出口,進口也一樣。
二是關於引進外資的爭論。
我國吸收外資形勢很好,2004年超過了600億美元。1、現在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外商匯出利潤越來越大,不好控制,而且影響匯率穩定,因此有風險。2、隨著外商投資增加,跨國公司壟斷了國內市場。3、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造成了不平等競爭,對國內企業發展不利。4、外方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利潤大部分被外商獲取。這種觀點的結論是:限制外商投資,取消外商優惠政策。
我認為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首先,我們增加了稅收。現在外商投資企業稅收增長最快,超過其他經濟類型10個百分點以上。當然外企也有偷稅、漏稅等問題,但這個問題國內企業同樣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要靠制度和管理加以解決。
其次,關於柯達公司的壟斷問題,化妝品和洗滌液也有類似現象。但總體分析,大部分企業不是獨家壟斷,例如我國汽車工業近年發展很快,為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帶來了好處。汽車工業的發展是若幹家跨國公司在國內投資、生產、競爭,並不是壟斷。
其三,外企超國民待遇問題。現在我國所得稅稅率,特區15%、開發區24%、國內一般企業33%。這種現象長遠看應當取消,但近期則不宜取消。因為從世界范圍看,在吸引外資方面競爭激烈。即使美國這樣的國家,他的一些州也有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在當前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優惠政策,外商可能不會投資。有一種觀點認為外商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實際控制了整個企業。但是隨著外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有將研發中心轉移至中國的趨勢,這樣技術溢出效應是相當明顯的。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溢出效應,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現在國際上新技術發展很快,靠你自己研究出來,恐怕已過期了。
結論:我認為不能人為限制外商投資。當然對高污染一類的項目要限制。吸收外資不僅在資金方面有益處,同時提高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促使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發育成熟。因此,對外商投資應持鼓勵態度,要有一些優惠政策。
我國外貿面臨的任務:實現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我國對外貿易今後面臨哪些任務?
李雨時: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貿易強國有幾個標准:
第一,貿易強國首先是經濟強國。這是基本前提。
第二,在國際經濟貿易分工中處於相對較高的地位。從理論上講,有一個「微笑曲線」。這條曲線類似於字母「U」,但更平緩一些,像張嘴微笑時的下嘴唇,所以有此稱謂。「微笑曲線」有兩個高端,一端是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另一端是營銷渠道。這條曲線最低點在中間,產品的加工、製造處於這一位置。現在我國經濟狀態基本上處於這條曲線的底端,即在經濟與外貿格局中主要是加工製造。而佔領兩個高端,則是經濟和外貿強國的標志。
第三,在制訂世界貿易規則中,要有較多的發言權。
第四,產品的附加價值要高。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三國的出口雖然以農牧產品為主,但由於技術含量高,其附加價值也相應較高。
2. 求關於"地理環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資料
地理環境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它們是國際貿易的自然地理基礎。
一、地理位置的影響
地理位置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和鄰國位置等方面反映出來。
地球表面的熱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廣大中緯度地區因其位置居中,致使這一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貿易等活動都較適宜,是人們生存、發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環境。舉世矚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和巴比倫,是古代文化、經濟和貿易等發展最早與最繁榮的地區和國家。他們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於中緯度的溫帶和亞熱帶范圍。我國漢代就開拓的溝通歐亞非三洲的古代「絲綢之路」即是世界上著名的最早的國際貿易通道。同樣,從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出,當今地球上社會經濟最繁榮、交往最密切、經貿活動最活躍的幾個區域,也往往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三洲的沿海地區,其中包括北美洲五大湖區與大西洋沿岸區域,西歐地區和亞洲日本的「三灣一海」地區以及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等世界重要經貿區域,上述地區其土地面積只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而工農業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總額卻分別約佔世界的80%和70%。
與上述情況相反,國土遼闊的獨聯體(前蘇聯),雖然是世界上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其國土的大部分處在高、中緯度,相當大部分的疆域,特別是廣闊的東北部地區,自然條件嚴酷,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促,永久冰土帶廣布,以農業綜合自然條件分析,遠不如同緯度的西歐諸國和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故其農業土地的生物潛力可能性要比美國低57%,比法國低53%,比德國和英國分別低38%和32%,不僅嚴重影響種植業的發展,而且對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以及交通運輸與經貿活動等都帶來不少困難。至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伸入北極圈和南極洲的那些地區,由於位處高緯度,氣候嚴酷,對社會經濟的制約作用更大,故至今仍然是地球上經濟、貿易活動最不發達地區之一。
瀕臨海洋還是深居內陸的位置,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發展和貿易交往等亦會產生重要影響。沿海地區(尤其是開放地區)與內陸地區(特別是邊遠偏僻山區)相比,因為環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條件大不一樣,使這些國家(或地區)之間以及內部,其經貿狀況會形成明顯的差異。一般前者發展較快,成為發達地區;而後者則發展較慢,往往是比較閉塞和落後的地區。例如,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因為緊臨太平洋,海運的地理優勢突出,加之沿海都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科技先進,實力雄厚(總人口不足全國的8%,工業產值卻佔全國的25%左右,高等學校也佔全國的17%多),又臨近港澳地區和國際市場,僑商、僑眷眾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先後開放了「5個特區」、「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多個三角洲地帶,形成了由南向北的沿海開放前沿地帶,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往來,各個方面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前沿陣地。相比之下,西部內陸地區則較為閉塞落後,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很大差距。
地球上有20多個內陸國家,除歐洲的8個屬於發達國家外,其餘都是發展中國家。位處歐洲的內陸國家所以會比較發達,這與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較早,現代化鐵路、內河航運與航空運輸等交通較方便以及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較好緊密相關。其他廣大內陸國家之所以較貧困,經貿活動不夠發達,有其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等復雜原因,而距離海洋較遙遠,沒有方便的出海口這一重要地理環境因素,是嚴重影響他們經貿發展的帶根本性的共同原因。眾所周知,海運是當今國際間經濟貿易活動聯系的主要手段,內陸國家只有取得通暢的出海口才有發展經濟、繁榮貿易的現實可能,而要做到這點,首先必須與鄰近的海運便利、經濟又較發達的國家建立良好的雙邊關系。由於歷史的原因,南美洲的玻利維亞100多年來一直是借道智利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活動。又如非洲的尚比亞,其傳統的出海口在南非,由於南非推行種族主義政策,尚比亞被迫又重開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道路,這才保證了其最重要的外貿物資——銅礦的正常外運出口,使開展經貿活動的願望變成現實。
當然,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獨聯體雖然為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所包圍,但是,由於北冰洋長年封凍,成為天然障礙,太平洋岸僅有的港口距西部經貿重心地區遙遠,交通很是不便,西部出海口被土耳其海峽所扼,北冰洋西部的摩爾曼斯克港,雖為不凍港,但航線需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制的挪威海峽,因政治原因,進出口甚為不便,所以前蘇聯雖瀕臨三大洋,但卻酷似內陸國家,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它的對外貿易的發展。
交通地理位置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影響亦是很大的。這是因為交通運輸條件既是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內容與條件之一,又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美國是地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兩洋國家」,在世界以北大西洋為經濟貿易重心區的100多年時間里,它利用便捷的北大西洋航線開展對歐洲的經貿活動,使其東北部和東部大西洋沿岸地區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北美東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區經濟貿易重心區。而今,美國又乘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等太平洋東部國家的迅猛崛起,世界經濟重心呈現從大西洋地區向太平洋地區轉移趨勢的契機,利用其便利而發達的太平洋航運,促使西部和南部「陽光地帶」的經濟繁榮發展起來,率先搶佔了太平洋地區的市場。統計資料表明,目前,美國與亞太地區的貿易總額已超過其與歐洲的貿易總額,達到2,000多億美元。這對緩解美國的經濟矛盾和穩定國內政局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充分顯示了美國瀕臨世界兩大海洋的交通地理位置優勢。至於跨越亞非兩大洲的埃及,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扼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沖——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每年獲得10多億美元的運河船隻通行費,極大地促進了埃及的經濟、交通和貿易的發展。此外,新加坡、巴拿馬等國家,亦因位處溝通兩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國際航線的要沖等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大量船舶過往、停靠及其供養補給、維修保養,使其成為周圍地區與國家的物資轉運點或集散中心,繁榮了該地區的經濟和貿易活動。
除上以外,因為臨近或者毗連一些經濟發達、經貿活動頻繁的國家與地區,也會使一些國家、地區得益,促進經濟貿易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地形條件的影響
這里的地形概念,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類型、坡度,還包括地面的覆蓋層等方面。地形對於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地形差異是造成以後各項指標差異的「主導」因素。美國,由於平原廣布,所佔比例頗高,使發展農牧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美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業國家創造了條件。因而,美國農牧業生產發達,農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可以有1/3~2/5的農產品用於出口。大量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創造了占該國外匯總收入20%的外匯,而且在繁榮國際貿易、改善美國的國標收支和外貿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嶺,或險惡地形直逼沿海,則必然對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展開對外貿易。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橫亘於非洲偏北部的廣大地區,使這里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活動深受影響。
可見,地形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將影響整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開展。
三、氣候條件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氣候變化的規律性是很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這是一種表現形式。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延伸,氣候帶排列有序,分別為熱帶、溫帶和寒帶,緯度地帶性清楚,這又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氣候的節律性和地帶性,對生產事業,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著深刻影響,進而制約著經貿活動。例如,溫帶地區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作為人類衣食主要來源的棉花和糧食,主要產於溫帶地區,以1989年為例,世界糧食總產量約是18億噸,其中70%左右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同樣,目前世界上穀物的主要出口國是位於溫帶范圍的美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國家。而工業原料的橡膠、劍麻、椰子、丁香以及咖啡、可可等飲料作物則完全產於熱帶地區。氣候條件也會對國際貿易活動直接產生影響。北半球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帶已經伸入寒冷的北極圈范圍內,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處高緯度的港口,氣溫太低,秋冬季節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無法運行而被迫停用,國際貿易近乎癱瘓或停頓。自本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明顯變暖,1990年地球上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對國際貿易也產生了影響。由於近幾年持續暖冬,我國銷往加拿大和北歐等國家的滑雪手套等很不景氣,客戶紛紛減少定貨量乃至解除合同,貿易量大減,造成我方貨物積壓,經濟受損。
災害性天氣(如寒潮、霜凍、風暴、乾旱、洪澇、冰雹等),對於生產活動、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等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更為直接和嚴重。例如,一些外貿船隻往往因風暴襲擊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氣象資料,冒然遠航,外貿船舶很可能會被風浪浸沒,造成慘重的損失。
自然界中變化多端,可謂「天有不測風雲」。因種種原因造成的全球性或區域性氣候異常,經常干擾正常的工農業生產和經貿活動。1972年,由於氣候異常,南美秘魯沙丁魚的捕獲量減少2/3,致使當作飼料的魚粉銳減。與此同時,印度和西非的花生,蘇聯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減產,致使能當飼料的大豆,價格成倍上漲,由此引起了世界飼料與穀物市場的供求矛盾和國際貿易活動范圍的擴大。
日本的丸紅商社曾根據天氣預報:該國關東地區梅雨結束時間將比往常推遲,以及世界范圍將是個涼夏,作出消暑飲料的銷售量會有所減少,會造成製造飲料罐的馬口鐵銷售量的下降和價格的下滑的預測。事實果真如此,1981年和1982年其社馬口鐵的出口量分別減少13萬噸和6萬噸之巨,美洲的墨西哥亦因此取消了與該社簽訂的進口合同。氣候條件的變化直接和馬口鐵生產與國際貿易掛上了鉤。1989年,美國發生了近百年少有的乾旱,玉米、小麥等穀物產量減少1/3左右,這不僅使農場主和農業工人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且使美國與全球的糧食出口量大為減少,加劇了世界市場上糧食貿易的緊張狀態。可見,氣候異常將直接影響工農業生產和貿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
重視氣象現象和氣候條件的觀測與分析,特別是較大范圍的氣候異常的觀測研究,了解氣候變化態勢,熟悉氣候條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中掌握世界市場動向,以便主動地採取措施,搞好進出口貿易,已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政府和經貿界人士的一項基礎工作。
四、資源條件的影響
所謂資源,內涵廣泛,這里著重論述礦產資源對經貿活動的影響。
礦產資源是寶貴的物質財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活躍貿易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質,且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其消耗量與日俱增。因此,礦產資源的賦存儲量、規格品種、組合結構、品位狀況、地理分布以及新礦產、新礦點的發現等,不僅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而且強烈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國際分工、商品交往、貨物流向、貿易格局和貿易運輸等。
20世紀50年代,廣大西亞地區還被列為世界最貧困地區之一,經濟相當落後,在世界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後,西方壟斷資本集團進入該地區大規模石油地質勘探,找到了豐富的石油資源,並陸續進行大規模開采,西亞已經成為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油極」。大量外匯財源滾滾而來,帶動和促進了該地區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對外貿易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貧困地區,當今已跨入人均產值最高行列,成了世界上重要的資金、勞務和消費市場之一。
如果將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世界經濟發達大國的礦產資源作一下分析研究,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從總體講,兩國的礦產資源均較豐富,但相比之下,前蘇聯更為富足些,很多種礦產的儲量都列世界前茅,而且品種齊全,不但為其發展基礎工業,以及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而且每年有20~30種礦產品供出口換匯;美國則不然,為了滿足現代科技、軍事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要從國外進口40~50種礦產品,形成了美蘇在初級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上的明顯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60年代中期,石油取代了煤炭,成為主要能源,世界進入稱為能源的「石油時代」。以西亞為代表的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前蘇聯以及西北歐一些國家,一大批大油田相繼發現,大力組織開采,使世界石油產量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北海海域發現油氣田。至80年代初,荷蘭的天然氣、英國和挪威等國的石油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有相當部分出口歐洲共同體其他國家,促進了其經濟發展,而且使西北歐部分國家的進出口商品格局和貿易格局產生了明顯變化。另外,前蘇聯、中國、墨西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等新油田的不斷發現和開采,也使世界石油儲藏的地理分布、生產格局和貿易格局出現了新的態勢。
至於世界鐵礦石新礦點的發現、生產的地區布局變化和生產量的增減等,與世界石油的情況相似,均對世界和各國的經貿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可見,礦產資源對國家、地區的經貿發展和世界初級產品市場格局等,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用。
3. 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我國對外貿易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我國對外貿易仍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結構。其中對歐盟的貿易已經升至第一位。另外,我國對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貿易都有較快增長。 我國外貿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爭議。
其一,我國外貿目前主要還是數量型增長。例如出口加工貿易現已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0%,佔比較高,但附加價值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所佔比重低。因此,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現在已經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了,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其二,從世界范圍看,現在正處於國際貿易磨擦的高發期,這對我國外貿發展有負面影響。這種貿易磨擦有幾個特點:一是展於世界貿易中的自然磨擦,而且我國涉及到此類磨擦的貨物所佔比例較大。這種自然磨擦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韓國這類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也都發生過。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磨擦。貿易保護主義樹起了各種新型壁壘,包括環境型壁壘和技術型壁壘。
例如歐盟就存在環境壁壘,其制訂的技術標准要求很高,包括涉及環保的汽車廢氣排放標准。這種壁壘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例如日本對進口大米制訂了100多種檢測標准,實際上讓發展中國家達到這種標准不太現實。我國制訂的產品標准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西方國家制訂和調高標准又相當快,這是今後若干年都將面臨的問題。三是外貿規則中一些對我不利的條款引起磨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總體看利大於弊,積極因素很多。但同時我們接受了一些對我方不利的條款。現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們作出的承諾比一般發展中國家要多一些,因此,發達國家就要利用一些條款。例如外資零售業進入,以及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等等。
四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對我方仍有一些制約和限制。例如有關特殊保障條款,還有12年的有效期。在此期間,只要國際貿易中的一方以為你的產品擾亂了他的國內市場、侵犯了他的市場利益,就可以單方面提出制裁。
紡織品出口就是一個實例,現在取消配額了,但還有一個特保條款,對我方出口形成限制。 現在外貿發展中爭論較多的問題是: 一是關於外貿依存度的爭論。 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較高,佔GDP比重已達60%-70%,如果世界經濟出現波動甚至發生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大,所以要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外向型經濟之路不應再走,要轉為內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我對上述觀點不太同意,理由有三條:一是我國實際外貿依存度並沒有這么高。計算外貿依存度實際應當單算出口
,那麼我國出口佔GDP的比重是30%強。
當然,比美國的10%、日本的12%、巴西的10%要高。但是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外商主導的加工貿易數量很大,佔了50%的比重,這實際是不出國的勞務出口,扣除這一塊,我國實際出口額佔比沒有那麼大。二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加工貿易,主要是受三個條件的約束:1、資源約束。主要指能源、鐵礦砂、木材等資源、以及高新技術能力的約束。2、市場約束。我們的外部市場是逐步擴大的,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3、勞動力約束。我國勞動力數量很大,單靠國內難以徹底解決就業問題,因此,部分要靠發展世界范圍的貿易來解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發展加工貿易的重大意義,在於通過對外貿易實現資源轉換,在約束條件存在的前提下實現我國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等目標。三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形度看,我們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越廣泛,越深入,實際反而更安全。當然,一些重要資源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政策結論:還是要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發展外貿有風險問題,但無安全問題。因此國家還是應當採取措施,鼓勵發展外貿。不僅出口,進口也一樣。 二是關於引進外資的爭論。 我國吸收外資形勢很好,2004年超過了600億美元。1、現在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外商匯出利潤越來越大,不好控制,而且影響匯率穩定,因此有風險。2、隨著外商投資增加,跨國公司壟斷了國內市場。3、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造成了不平等競爭,對國內企業發展不利。4、外方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利潤大部分被外商獲取。這種觀點的結論是:限制外商投資,取消外商優惠政策。 我認為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4. 求助了:國際貿易對我國的影響
哈哈!搜了個給你看看!
本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來,隨著計算機產業的迅速發展,世界經濟逐漸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過渡,國際間開始出現了信息產品貿易。進入90年代以後,現代信息網路技術更是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信息要素已成為影響21世紀國際貿易走向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一、電子商務興起的意義
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目前,電子商務有兩層含義:從狹義上看,電子商務一般指基於數據的處理和傳輸,通過開放的網路進行的商業交易,包括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活動。從廣義上看,電子商務是指Internet(國際互聯網)、Intranet(企業內部網)、Extranet(企業外部網)的整個商務活動及其相關領域的綜合電子化運作方式。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是市場、金融、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必然產物。這種依託Internet,Intranet(企業內部網)、Extranet(企業外部網)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術將企業、用戶、供應商以及商業和貿易所需環節聯接到現有的信息技術系統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業務作業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動在國際貿易領域得以實現的形式。電子商務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縮短了國際貿易的距離和時間,簡化了國際貿易的程序和過程,使國際貿易活動全球化、智能化、無紙化和簡易化,並實現了劃時代的深刻變革。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估計,如果在全球國際貿易中使用電子商務,每年可帶來大約1000億美元的收益,因此貿發會議將之譽為「提高世界貿易效率的革新方法」。還有專家認為,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未來10年全世界國際貿易將會有1/3是通過網路貿易的形式來完成的。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世界進出口貿易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的比重還將會逐步增加。
電子商務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電子商務是經濟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它沖破了國家和地區間設置的各種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引起了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
首先,國際貿易市場交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市場」。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路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信息流動帶來的資本、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動,促進了全球「網路經濟」的迅速發展。在這種網路貿易的環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系與合作得以大大加強。
其次,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公司」。現代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把眾多公司相互聯接為公司群體網路,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繫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生聯系的權力,而是由於承擔了一定的信息搜集處理和傳遞功能似乎具有某種實體性。跨國公司戰略聯盟便是這種「虛擬公司」的主要表現形式,通過開放系統的動態網路組合尋找資源和聯盟,實現「虛擬經營」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競爭環境和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的趨勢,給跨國公司帶來分工合作、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處。
再次,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提供的互動式網路運行機制,為國際貨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通過國際貿易這一世界經濟運行的紐帶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貿易方式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四流一體」,即以物流為依託,資金流為形式,信息流為核心,商流為主體的全新經營管理模式,這種經營方式通過信息網路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生產者與用戶及消費者通過網路,使及時供貨制度和「零庫存」生產得以實現,商品流動更加順暢,信息網路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國際貿易中由進出口商作為國家間商品買賣媒介的傳統方式受到挑戰,由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委託——代理關系與方式發生動搖,貿易中間商、代理商和專業進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對減弱,引發了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革命。
二、網路貿易的迅猛發展及其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網路貿易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網路平台基礎上直接進行在線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數字化技術將企業、海關、運輸、金融、商檢和稅務等有關部門有機連接起來,實現從瀏覽、洽談、簽約、交貨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業務自動化處理。廣義的網路貿易主要包括網際網路貿易和EDI無紙貿易兩種類型;狹義的網路貿易則僅指網際網路貿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開發應用時間較早,但它是一個封閉性系統,費用昂貴,且技術標准復雜,缺少通用性,至今EDI無紙貿易的發展仍較緩慢。而網際網路是一種開放性的網路系統,有統一的協議標准,通信費用低廉,更能適應市場日益擴大的需要,相比較而言,網際網路貿易將是未來網路貿易發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網路貿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開始形成。可以預見,網路貿易在未來的21世紀內,將會成為主導性的貿易方式。網路貿易產生的客觀基礎,從根本上講是科技革命的大發展,要求經濟關系的全球化和一體化。眾所周知,科技進步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革命以及國際互聯網路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經濟融合成以全球為一體的「網路經濟」,經濟活動的國內國際界限逐漸模糊,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已開始突破時間概念和空間界限,計算機網路的覆蓋范圍成為信息社會中阻礙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障礙。全球經濟網路一體化趨勢,給傳統貿易的改造與創新提供了動力和機會。網路貿易突破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它的產生與發展必將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增長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路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1)網路貿易將會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買賣雙方通過網路直接接觸,無需貿易中介的參與,減少了交易的中間環節;參與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較低的網路通信和管理費用就可獲得存儲、交換和處理信息,節省了資金,降低了成本;由於Internet是全球性開放網路,有利於交易雙方獲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場上的搜尋成本,減少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在網上直接傳遞電子單證,既節約了紙單證的製作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節省利息開支。(2)網路貿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現有網路技術實現了商業用戶間標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單、發票等)即時傳送和交換,買賣雙方足不出戶就可在網上直接辦理訂購、談判、簽約、報關、報檢、租船訂艙、繳稅、支付結算等各項外貿業務手續,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使整個交易非常快捷方便,從而帶動了金融、海關、運輸、保險等有關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3)網路貿易有利於企業增強競爭地位。公司和廠商可以申請注冊域名,在Internet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頁介紹產品、勞務和宣傳企業形象,有利於擴大企業知名度,開拓海外市場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此外,網路貿易無時間、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可?越
5. 開展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促進意義
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是指貿易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利益。本文概述了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並對各種理論進行了評析,繼而對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作了較為系統深入的分析。作者認為,要使國際貿易起到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需要具備一定的國際國內條件,特別是要具備必要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 國際貿易的利益大致可分為兩類: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和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所謂靜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後,貿易雙方所獲得的直接的經濟利益,它表現為資源總量不增加、生產技術條件沒有改進的前提下,通過貿易分工而實現的實際福利的增長。所謂動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後,對貿易雙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間接的積極影響。靜態利益偏重於一國通過貿易所獲得的消費方面的好處(當然,這種好處與分工後生產力的提高有關),而動態利益則注重於開展貿易後對生產的刺激作用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其他諸方面的積極影響。如果說,靜態利益是直接的貿易利益,那麼,動態利益就是貿易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利益。本文擬就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以及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機制和條件等問題,作一深入分析。 一、國際貿易發展利益理論的演變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為自古典學派以來的歷代經濟學家所重視。他們常常是自由貿易的熱烈擁護者,極力宣揚擴大國際貿易的優越性。在他們的著作中,不僅令人信服地論證了貿易的靜態利益,而且還包含有豐富的關於國際貿易動態利益(亦即發展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問題的,應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提出的動態生產率理論和「剩餘產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對以後的理論發展有重要影響。斯密認為,分工的發展是促進生產率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則受到市場范圍的強烈制約。對外貿易是市場范圍擴展的顯著標志,因而對外貿易的擴大必然能夠促進分工的深化和生產率的提高,加速經濟增長。斯密的這些論述包含了國際貿易具有帶動經濟增長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餘產品出口」理論更是著眼於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國在開展國際貿易之前,存在著閑置的土地和勞動力,這些多餘的資源可以用來生產剩餘產品以供出口,這樣貿易就為本國的剩餘產品提供了「出路」。他寫道,對外貿易可以「給國內消費不了的那一部分勞動成果開拓一個比較廣闊的市場。這就可以鼓勵它們去改進勞動生產力,竭力增加它們的年產物,從而增加社會的真實財富與收入」。這種剩餘產品的生產不需要從其他部門轉移資源,也不必減少其他國內經濟活動,因而出口所帶來的收益及換回的本國需求的產品,也沒有機會成本,因而必然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需要說明的是,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是以國內充分就業和一般均衡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從進口替代部門轉移資源來實現的,涉及進口替代部門縮減,就這一點而言,並不必然得出經濟總量同時增長的結論。因此,「剩餘產品出口」理論可與比較成本說互補。
6. 高分求論文一篇 題目 我國高新技術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及影響
論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王江, 李薇( 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北京100022)摘要: 本文在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大幅增長的背景下, 以1991- 2005 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數據為基礎, 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 對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分析發現,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最後對未來如何更好地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提出了政策建議。關鍵詞: 高新技術產品; 進口; 出口; 經濟增長[中圖分類號] F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 4034 ( 2007) 02- 0017- 05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近年來, 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以及政府關於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一系列措施的相繼出台,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步入了快速增長的軌道, 不僅對外貿易額大幅增長, 而且其對外貿易額佔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 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從表1 可以看出,1998- 2005 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增長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 特別是1999 年實施科技興貿戰略以來,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總額持續大幅增長, 2005 年已經突破4000 億大關。同時, 1991- 2003 年,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
表1 1996- 2005 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數據
年份EX( 億美元) EX年增長率(%) IM( 億美元) IM年增長率(%) TOTAL( 億美元) TOTAL年增長率(%) NET( 億美元)
1991 28.77 94.38 123.15 - 65.61
1992 39.96 0.39 107.12 0.13 147.08 0.19 - 67.16
1993 46.76 0.17 159.09 0.49 205.85 0.40 - 112.33
1994 63.42 0.36 205.95 0.29 269.37 0.31 - 142.53
1995 100.91 0.59 218.27 0.06 319.18 0.18 - 117.36
1996 126.63 0.25 224.69 0.03 351.32 0.10 - 98.06
1997 163.10 0.29 238.93 0.06 402.03 0.14 - 75.83
1998 202.51 0.24 292.01 0.22 494.52 0.23 - 89.50
1999 247.04 0.22 375.98 0.29 623.02 0.26 - 128.94
2000 370.43 0.50 525.07 0.40 895.50 0.44 - 154.64
2001 464.57 0.25 641.16 0.22 1105.73 0.23 - 176.59
2002 678.55 0.46 828.39 0.29 1506.94 0.36 - 149.84
2003 1103.20 0.63 1193.00 0.44 2296.20 0.52 - 89.80
2004 1655.40 0.50 1614.32 0.35 3269.72 0.42 41.08
2005 2182.50 0.32 1977.10 0.22 4159.60 0.27 205.40
資料來源: 根據國家科技部、統計局網站資料整理而來。
注: EX 代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 IM代表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 TOTAL 代表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總額, NET 代表高新技術產品
貿易差額, 即凈出口。下同。
表2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額占商品和工業製成品對外貿易額的比重
( 單位: %)
年份
占商品占工業製成品
年份
占商品占工業製成品
EX IM EX IM EX IM EX IM
1991 4.00 14.80 5.20 17.80 1999 12.70 22.70 14.10 27.10
1992 4.70 13.30 5.90 15.90 2000 14.90 23.30 16.60 29.40
1993 5.10 15.30 6.20 17.70 2001 17.50 26.30 19.40 32.40
1994 5.20 17.80 6.30 20.80 2002 20.80 28.10 22.80 33.70
1995 6.80 16.50 7.90 20.30 2003 25.20 28.90 27.30 35.10
1996 8.40 16.20 9.80 19.80 2004 27.90 28.70 29.90 36.60
1997 8.90 16.80 10.30 21.00 2005 28.60 30.00 30.60 38.90
1998 11.00 20.80 12.40 24.0
資料來源: 根據國家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網站資料整理而來。每年均有大量貿易逆差, 特別是在2001 年更是達到了176 億美元, 說明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不夠強。但近年來, 出口增速大於進口增速, 貿易逆差持續減少, 並從2004 年起扭轉了貿易逆差的局面, 實現了順差。此外, 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年增長率除1993 年和1996 年以外,均大於進口的年增長率。相對來說, 出口增長較快, 而進口增長較緩。伴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其對外貿易額占我國商品和工業製成品對外貿易額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如表2所示, 高新技術產品所佔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趨勢, 到2005 年約占商品對外貿易的三分之一,占工業製成品三分之一強, 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
格蘭傑因果檢驗與相關系數根據計量經濟學的知識, 利用軟體Eviews4.0對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數據採用1991- 2005 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數據及支出法計算的GDP(GDP 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網站, 貿易額依據原始數據, 按照當年匯率進行換算。所有的數據都通過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進行折算, 所得為以1991 年不變價格計算的數值, 下同。) , 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格蘭傑檢驗結果
Null Hypothesis: Obs F- Statistic Probability
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42.2851 5.6E- 05
IM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5.35871 0.03337
NE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3.61854 0.07599
TOTA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3 16.1889 0.00154
根據格蘭傑因果檢驗, 對於假設「A 不是B的格蘭傑原因」, 若可能性( Probability) 的值極小,則認為此假設是小概率事件, 假設將不被接受, 也即表明「A 是B 的格蘭傑原因」。從上圖可知, 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進口、進出口總額以及凈出口均是引起經濟增長的原因。進一步利用Eviews4.0研究GDP 與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的關系發現,GDP 與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出口額及總額之間存在較強的線性關系, 而與凈出口額之間的關系相對較弱( 如表4 所示) 。
表4 相關系數表
EX IM NET TOTAL
GDP 0.960437 0.969188 0.677562 0.965935
表面上看, 這與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相悖, 其根源在於支出法核算GDP 的理論依據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 而該理論的前提條件就是需求約束型經濟環境, 即產品相對過剩、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通過各種手段擴大總需求, 而凈出口是出口和進口的差額, 是作為國內需求重要補充的國外需求。當本國經濟總體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時,進口的增加可以補充本國市場上的供給, 從而增加國內市場的消費, 最終帶動GDP 的增長。而出口則會減少國內供給, 出口動力不足, 出口即使增加, 其上漲幅度也必低於進口增加的幅度, 體現在凈出口上即為凈出口的減少或貿易順差的減少,所以會出現凈出口較低、但GDP 增長卻較高的現象。同理, 當本國經濟總體上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市場上產品相對過剩、有效需求不足時, 就需要國外需求來補充國內市場需求的不足。此時, 出口動力加大, 出口增長的幅度大於進口, 表現為凈出口的增加和貿易順差的擴大, 並以此帶動GDP上漲。由此可見, 只有當本國市場處於供大於求,即市場環境為需求約束型時, 出口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大於進口, 凈出口的增長才與GDP 的增長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反之, 如果整體經濟供小於求, 市場環境為供給約束型時, 進口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要大於出口, 凈出口與GDP 增長就會呈現非強相關, 甚至是負相關。就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來說, 我國是一個科技相對落後的國家, 經濟的高速發展創造了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巨大需求, 國內高新技術產品市場供不應求, 且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基本不能替代, 必須從國外進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因此市場環境為供給約束型。進口到國內的高新技術產品最終會轉化為消費和投資需求, 直接推動GDP 的增長。所以在我國現階段, 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要大於出口, 從而導致高新技術產品凈出口與GDP 增長非顯著相關。
我國GDP 對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的回歸分析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變數或一組變數( 自變數) 的變動對另一個變數( 因變數) 變動之影響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採用1991- 2005 年的GDP、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數據, 分別以進、出口額為自變數, 以GDP 為因變數, 首先進行簡單線性回歸分析, 結果如下:
GDP=30416.09+6.83*EX ①
( 17.01) ( 12.43)
( 0.00) ( 0.00)
R2=0.92DW=0.41F=154.61
GDP=25415.28+7.81*IM ②
( 13.97) ( 14.19)
( 0.00) ( 0.00)
R2=0.94DW=0.62F=201.26從①、②可以看出, 自變數和常數項的回歸系數都超過了臨界值, 檢驗結果呈高度顯著性, 方程擬合很好, 但DW統計值分別僅為0.41 和0.62,說明回歸模型殘差存在著序列自相關, 違背了OLS 的高斯- 馬爾柯夫定理的基本假定。所以, 我國GDP 與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之間存在內在依存關系, 並不是簡單的線性回歸關系。為了揭示GDP 與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之間真實的內在依存關系, 必須消除序列自相關問題。Eviews 採用在原簡單線性回歸方程中添加AR
( 1) 來消除一階序列自相關, 添加AR
(2) 消除二階自相關, 添加AR
( 3) 消除三階自相關, 以此類推。重新回歸, 得到如下結果:
GDP=35696.97+6.04*EX+[AR( 1)=0.70] ③
( 8.15) ( 9.33) ( 4.60)
( 0.00) ( 0.00) ( 0.00)
R2=0.97DW=1.80F=255.70
GDP=28641.43+7.37*IM+[AR( 1)=0.70] ④
( 7.80) ( 9.87) ( 2.98)
( 0.00) ( 0.00) ( 0.01)
R2=0.97DW=1.71F=186.16
由③、④可知, DW 檢驗值均已接近於2, 表明消除了殘差項的序列自相關。復相關系數也均有所提高。模型中的所有回歸系數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而且達到了非常高的顯著性水平。所以,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每增加1 個單位, 就會引起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04 個單位; 進口額每增加1個單位, 就會引起國內生產總值增加7.37 個單位。說明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且進口的作用大於出口。3.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根據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凱恩斯模型, 國內生產總值(Y) =消費需求(C) +投資需求( I) +凈出口(X-M) , 可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應屬於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 對於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 如上文所述, 由於其產品的科技含量較高,該類產品的進口不會抵消國內需求, 而是最終轉
表5 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對GDP 的貢獻
年份
出口進口
年份
出口進口
貢獻度貢獻率貢獻度貢獻率貢獻度貢獻率貢獻度貢獻率
1992 1.78 0.25 1.72 0.24 1999 8.20 0.50 15.25 0.94
1993 0.34 0.06 4.95 0.81 2000 15.98 1.22 19.27 1.47
1994 5.46 0.49 16.44 1.49 2001 8.78 0.84 10.77 1.03
1995 5.28 0.37 - 6.66 - 0.47 2002 17.84 1.84 15.77 1.63
1996 2.82 0.22 - 2.13 - 0.17 2003 27.51 3.16 23.43 2.69
1997 5.81 0.38 1.29 0.09 2004 26.50 3.33 19.50 2.45
1998 7.12 0.45 9.62 0.61 2005 9.70 2.67 6.36 1.75
資料來源: 根據國家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網站資料整理而來。
注: GDP 按支出法計算。貿易額依據原始數據, 按照當年匯率進行換算。每年的數據都通過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進行折算, 所得為以1991年不變價格計算的數值。
化為消費和投資, 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因此認為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是與消費、投資類似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部分。一般衡量高新技術產品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的測度指標為貢獻度和貢獻率: 貢獻度反映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量在GDP 增量中所佔的比例, 可以看出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變化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 貢獻率則反映了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變化對經濟總量的拉動程度, 用公式表達如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進口) 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出口( 進口) 增量/GDP 增量×10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進口) 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進口) 對經濟增長貢獻度×GDP 的增長率
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出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貢獻率, 結果見表5。
從表5 我們可以看出, 從1992 年起至1999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經濟的貢獻度、貢獻率均較低, 出口貢獻度不足10%, 貢獻率不足5%; 進口的貢獻度、貢獻率更是在1995 和1996 兩年呈現負值, 表明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對經濟增長產生負的拉動作用。而在1999 年以後, 基本呈現出較好的上升狀態。進出口貢獻度均突破20%, 出口的貢獻度最高為2003 年的27.51%, 貢獻率在2004 年達到了最高, 為3.33%; 進口貢獻度的最高值為2003 年的2.69%, 貢獻率最高值也為2003 年的2.45%。從總體變化趨勢我們可以看出, 自1999 年我國實行科技興貿戰略,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以來, 以及2002 年我國入世後開放度增加後,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均有較大上升, 最終導致高新技術產品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了較大提升。2005 年數據有明顯下降, 主要是由2005 年國內生產總值上升較快, 以及這一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從8.27 下降到8.19 所造成。因此, 盡管我國近年來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發展迅猛, 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但仍未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點。
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政策建議
1.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水平, 為了給高新技術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政府的宏觀指導和調控作用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整個國家的技術基礎相對來說仍較薄弱。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 政府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仍十分有限, 但是政府可以轉變職能, 從直接組織技術創新活動, 轉向在宏觀調控上創造條件和環境,建立一個有利於高新技術發展的制度平台, 如: 充分利用稅收杠桿, 優化對科技資源的配置; 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2.根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不同的發展時期和技術特徵, 制定出有差別的產業和貿易政策。對一些關繫到國家安全、貿易壁壘高的產業, 如國防技術產品, 政府要加大投入, 重點扶持; 對一些技術已經較為成熟, 國內已經可以自主開發的產業, 如某些電子產品, 應減少政策扶持; 而對於那些技術依賴性較強、產業化過程尚未完成的, 如某些信息產品, 則應採取較高傾斜度的扶持政策。在外貿政策上, 根據產業的發展程度, 也同樣採取相應的鼓勵政策, 推動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
3.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迅速, 貿易方式多以加工貿易為主。近年來, 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高速發展的過程中, 加工貿易所佔的比重也不斷上升。如表6 所示, 加工貿易是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但許多關鍵技術及主要零部件必須依靠引進, 使得產業發展始終停留在對進口零部件組裝的水平上, 這也從側面暴露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加工貿易的過分依賴性, 是產業發展的一大隱憂。要進一步推進科技興貿戰略, 全面推動出口產業的創新, 提高高新技術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促進產業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增強技術開發能力及吸收加工貿易中的溢出效應的能力。同時努力提高一般貿易所佔的比重。
4. 相對於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迅速增長, 進口增加相對緩慢。我國進口壁壘偏高和渠道不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當前正常的進口需求, 不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升級和出口的持續增長。但根據前文的分析結果, 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原因在於國內的高新技術產品供給不能滿足需求。所以, 如何改善進口機制, 即通過進口高新技術產品來分享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 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同時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 實現我國經濟的集約化增長, 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根據《2010 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框架》的要求, 我國必須擴大技術引進的規模, 改造老設備, 圍繞機械、電子、石化、高科技產業等主導產業以及與主導產業前後關聯的原材料工業、裝備工業等, 把技術引進和國內研發結合起來, 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 加速經濟增長。
5. 完善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服務體系。為了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 必須進一步完善有關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服務體系, 加大力度改善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軟環境。如: 加強與銀行、金融、稅務、商檢、海關等有關機構的協調工作, 以保證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順暢發展;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建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信息庫, 使信息網路化, 保證企業第一時間了解高新技術產品市場動態, 及時抓住商機等等。
7. 國際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有何影響
消費、投資與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因此國際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8. 國際貿易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分析
內容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由此產生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日益突出。本文簡要分析了國際貿易對我國環境保護產生的影響,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妥善解決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國際貿易 環境保護 影響 對策建議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處於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環境意識較為淡薄、環境治理較為脆弱的階段。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對外開放的深入,貿易與環境保護問題在我國日益突出,國際貿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環境的惡化。
9. 求國貿類知識:國際反規避措施及其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有利影響方面,主要是在國際貿易方面的。
國際商務碩士(MIB) 一、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國際商務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國際商務碩士專業(MIB)學位。 二、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簡稱MIB。 三、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培養勝任在涉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從事國際商務經營運作與管理工作,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通曉現代商務基礎理論,具備完善的國際商務知識、國際商務分析與決策能力,熟練掌握現代國際商務實踐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商務專門人才。 四、國際商務碩士的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國際商務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要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五、國際商務碩士培養過程須突出國際商務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於半年。 六、國際商務碩士專任教師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重視吸收來自國際商務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課程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踐,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 七、學位論文須與國際商務實踐緊密結合,體現學生運用國際商務及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國際商務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類型可以是理論與政策研究、國際商務案例分析、國際市場調研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可行性報告等多種形式。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答辯成員中須有國際商務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八、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國際商務專業實習並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 九、積極推進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與國際商務類職業資格考試的有效銜接。 十、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由經國家批準的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 十一、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 MIB-Dauphine通過與數十家國際大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的深度溝通,創立了現在的教學模式。並根據現代企業的切實需求,定向為其培養並輸送新型綜合管理人才。 MIB課程共計18門,其中10門核心課程由巴黎第九大學教授上課。課程設計全面考慮國際項目經理人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及性格表現力,囊括國際商務、MBA及國際項目管理三方核心相關課程: 以項目管理核心課程培養科學專業的項目管理技能,並配合大量實際操作演練;以MBA最新精華課程培養戰略思維,以多文化學習環境培養國際視野,並完全採用歐美高等商業教育模式:以大量案例模擬、團隊作業及企業實踐培養高效執行力及溝通領導能力。
10. 因為要寫論文了,幫忙論我國加入WTO,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可否給點範文供參考謝謝!
加入WTO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影響及對策國際貿易
加入WTO對我國汽車工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關稅方面,在短期內 和局部領域會給我國汽車工業帶來陣痛,但加入WTO將引起我國汽車產業政策、 規則方面的調整,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影響是深刻、長期和全面的。如果我們因勢 利導,加大調整和改革力度,在有限的保護期內,盡快融入世界汽車市場的大格 局中去,可以使我國汽車工業走上健康發展道路。
一、WTO有關汽車方面的主要條款與我國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比較
1、WTO有關汽車方面的主要條款
貨物貿易方面的條款:國內稅和其他費用在汽車銷售、購買、運輸、分配或 使用諸環節對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一視同仁;取消進口數量限制,以近三年實際 平均進口量作為過渡期,以第一年發放的配額量為基礎,年增長15%,直至2005 年取消配額,汽車貿易量的進口基數是60億美元;從2000年起關稅每年下調10%, 2006年前整車進口關稅平均降至25%,零部件進口關稅平均降至10%。
貿易技術壁壘方面的條款:《貿易技術壁壘協議》(簡稱TBT)規定推行強制 性技術規格、非強制性技術規格和產品認證制度,但該協議在「在各方同意的國 際標准中,對旨在保護發展中國家使用的特有技術生產方法和生產過程中的技術 規定、標准和測試方法存在根本差異的,不應予以使用」。
投資與技術轉讓方面的條款:WTO從2001年開始執行與貨物貿易有關的投資 措施協議(TRIMS),該協議規定:不得規定國產化比例;進口與出口不得掛鉤; 不得限制進口部件總成裝車;不得以外匯平衡為理由限制進口;不得規定出口數 量;可拒絕執行強加上述要求的合同。
服務貿易方面的條款:必須提供市場准入渠道,允許跨國資本自由流動;不 得採用數量配額和壟斷專營方式限制國外供應商數量;不得進行服務貿易總額或 資產總額的限制;不得實施股比與投資總額的限制;不得對法人形態進行限制; 禁止向本國服務商提供補貼;必須實行國民待遇;必須給予最惠國待遇等。
2、我國汽車產業現行主要政策或規定
貨物貿易方面:對進口汽車有數量限制,並徵收10%的消費稅,15%的車輛 購置費;整車進口平均關稅為55%,其中,轎車、輕型車整車進口徵收80~100% 的進口關稅,零部件進口平均關稅為35%。
進口車價主要由整車到岸價、消費稅(5%至8%)、增值稅(17%)、關稅(80% 至100%)構成。
服務貿易方面:外資不得進入中國汽車服務領域,如進出口、融資、保險、 租賃等;生產汽車、摩托車和發動機產品的中外合資、合作的外方股權比例不得 高於50%;規定法人形態,在整車與發動機領域不得以獨資形態出現;外商不得 獨資在我國建立客運和貨運運輸公司。
投資與技術引進方面:規定國產化率,並根據國產化率制定進口關稅的優惠 政策;鼓勵出口政策;引進技術的審批必須考慮國產化要求,否則不予批准。 可以看出,WTO中的主要條款與我國現行汽車政策之間矛盾的焦點在於市場 准入方面,我國現行的汽車產業政策或規定在投資、技術、服務、貿易等領域限 制國外企業的進入,恰恰與WTO的基本原則相對立。
二、加入WTO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影響
1、關稅調整的影響
關稅調整包括整車和零部件兩個方面。
整車方面:目前我國進口轎車價格是由到岸價、消費稅(5%~8%)、增值 稅(17%%)、關稅(80%~L00%)所構成。以上綜合稅率按車輛檔次(排氣量) 的不同,從121.68%至154.35%不等。另外,還包括商檢費用、運輸費用、金融 費用以及選裝件價格、經銷商費用和諸如許可證轉購等其他的費用。以進口一輛 排氣量為2.2升、到岸價約為15萬元人民幣的豐田佳美轎車為例,其消費稅為8%、 增值稅為17%、關稅為80%,那麼綜合稅率應為129%。以15萬元乘以129%等於 19.5萬元。再加上金融、商檢、經銷等其他環節的費用約8至10萬元,這輛車的 實際價格至少在42萬元以上,至少比到岸價高出27萬元人民幣。
過渡期後汽車整體關稅可能下降至25%,但不會所有車型稅率都為25%。轎 車關稅有可能會比其他車型高一些。加上增值稅、消費稅、正常的銷售利潤等, 轎車整車價格不會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大幅度下跌。 在一輛國內實際價為42萬元的轎車中,關稅只有12萬元,約佔30%。即使2006年中國進口車關稅降至25%, 這輛車的國內實際價最多不過降低9萬元。況且,我國的關稅減讓是分階段實施的。 從價格角度看,目前我國轎車的價格普遍低於同類進口車型,加入WTO後價格對國 產轎車的沖擊是有限的。
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天津夏利、長安奧拓等微型轎車,國外市場同檔次轎車 的平均價格約為5000美元左右。而夏利、奧拓的部分車型1999年以來已降至5萬元 人民幣以內。從價格上相比,即使入世六年後,國產微型轎車也並不懼怕進口的 同類車。而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一汽大眾捷達、神龍富康等中檔轎車,國際上同 檔次車的價格約8000美元,按照目前關稅及匯率計算,報關後價格約合人民幣15.1 萬元,稍高於上述國產車型價格;按加入WTO六年後的關稅及現有匯率計算,國際 上同檔次車報關後的價格約合人民幣10.5萬元,低於上述兩種中檔國產轎車目前 的價格。可以這樣說,加入WTO後轎車排量越大,級別越高,價格優勢就越不明顯。 國產與進口轎車在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方面差距很大,國外轎車品種、規格 之多,對消費需求不同層次的覆蓋面之廣,是目前國產轎車所不能比擬的。據有 關調查顯示:國際同類產品價格即使高於國產車,20%左右的消費者仍將購買進 口車;進口車價格與國產車基本持平時,將有80%的消費者購買進口車。因此, 一旦「入世」,中國汽車市場將會受到價格與品質因素的雙重影響,而不單單是 由價格來左右。這是進口汽車沖擊國產汽車的最主要因素。
零部件方面:加入WTO以後,零部件進口平均關稅將由目前的35%降至10%。隨 著轎車整車市場的競爭日趨加劇,也會要求其配套件同步降價。在選擇配套件時, 將逐步採用國際通行的競爭定點。比較采購原則, 配套價格一般僅比國際價格高 3~5%,原來配套零部件企業獲得的較高額利潤將不復存在, 許多企業已經出現 或即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總體滯後主機的發展,基礎薄弱。其原因:
(1)投資嚴重不足,投資比例不合理,我國汽車工業對主機的投資遠大於零 部件。「六五」、「七五」、「八五」期間對零部件的投資僅占汽車工業總投資的 30%左右。國際零部件企業一般都有幾百萬套(件)產量,為多家整車企業配套, 而國內零部件企業,即使是國產化搞的最早、規模最大的上汽集團,也不過是幾十 萬(件)產量。大多數零部件企業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普遍成本高,效益差,基本 不具備國際競爭力。
(2)結構極不合理,幾十家企業生產同一類零部件產品,產品水平不高,生 產規模,許多企業鑄、鍛、沖、機加工、熱處理、總裝等樣樣具備,「小而全」難 以形成經濟規模。
(3)產品和工藝水平不高,引進車型國產化緩慢。許多工藝難點仍未突破。 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尚屬空白,關鍵件難以國產化。
(4)產品開發能力弱,難以適應整車更新換代要求。
2、投資與投資政策
加入WTO在投資與投資政策領域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現有 投資的沖擊,投資政策變動引起的中外合資企業中控股權的爭奪,以及外國獨資 企業與中資企業、合資企業的競爭。
在投資政策方面,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產業政策》中對投資有嚴格的限制, 加入WTO以後,這些限制遲早要取消。
從宏觀的角度看,股權比例和法人形態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意味著中方將讓 出汽車企業的主導權。因為即使在目前規定法人形態與股權比例的條件下,外方 仍始終控制著技術產品的主導權,對合資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授權和轉讓極其少。 股權比例限制的取消,使中方在合資企業中的發言權更小,而法人形態限制的取 消將使外方掌握除在市場、金融方面之外的全部權利。這樣,我國汽車工業將可 能成為國際跨國汽車公司的生產、消費地。
從微觀的角度看,投資政策調整的影響並非完全對我國汽車企業不利。原有 的投資政策實際上抑制了合資企業的技術創新,保護了外方投資者,用行政手段 規定股權比例或讓出一定市場的方式直接強制要求外方輸入技術,這在短期內是 有效的,但在極其有限的競爭空間內,技術的輸入不僅是有限的,且輸入技術的 「品質」大都是次優、甚至是已經淘汰的,技術轉讓費和技術引進費也是極其昂 貴的,產品更新周期大大長於跨國公司。投資政策的調整將使企業之間的競爭更 加充分,產品更新換代更快,真正形成技術創新機制。
零部件與整車不同,國家只是對關鍵零部件有股權比例與法人形態有限制, 目前我國零部件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充分主要不是來自外方,而是來自地方與汽車 集團對零部件市場的分割。因此,加入WTO以後,對我國現有零部件行業的「散 」、「亂」、「差」進行「整合」在所難免。在現有市場份額下,不僅外資不願 進入,而且己有的一批規模不經濟、缺乏競爭力的外資企業,外方考慮的首先不 是發展,而是退出的問題。對於有實力的外資企業,將可能在市場整合的過程中 隨著市場的集中逐步拓展。零部件的整合對我國零部件企業,特別是具有較高技 術水平、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