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的譚姓名人
1、譚嗣同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不僅飽讀經書,而且遍歷南北各省,足跡踏至新疆、台灣諸地。游歷中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留連忘返倍加熱愛,對列強蹂躪奴役下的民眾災難倍感痛心疾首。
面對滿目瘡痍日趨衰落的中華民族,他冥思苦索著挽救良策,終於從西方自然科學與社會政治學說中找到了變法圖強的道路,形成了變法維新思想。
這一思想自中法戰爭萌芽,至中日甲午戰爭後迅速發展。 甲午戰爭後,憤中國積弱不堪,在瀏陽倡立學社。
2、譚綸
譚綸(1520年—1577年),字子理,號二華,漢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黃縣譚坊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戲曲家,與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齊名,又與戚繼光並稱「譚、戚」。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譚綸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禦侵擾沿海的倭寇。譚綸在當地招募鄉勇千人,練兵御倭,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
次年,數萬倭寇再擾台州,譚綸親率死士大戰,三戰三捷,使軍威大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撫,剿滅福建倭寇,收復興化。隆慶二年(1568年),出任薊遼總督,負責京畿防務。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修建防禦台三千座,加強東北防務。
史稱其「歷兵間三十年,計首功二萬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時干城矣」。明神宗即位後,被起用為兵部尚書,累加太子少保。
萬曆五年(1577年),譚綸去世,年五十八。
追贈太子太保,謚號「襄敏」。譚綸喜愛戲曲,促成海鹽腔與弋陽腔的融合,形成一支重要的戲劇力量「宜黃腔」。著有軍事著作《說物寓武》二十篇。
3、譚延闓
譚延闓(1880年-1930年),字組庵,湖南茶陵縣人,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長。
1880年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1904年中進士、他二十八歲點翰林,授翰林院編修,後與時偕行,支持立憲。
辛亥鼎革,又贊成革命,追隨孫中山,後與汪精衛合作,又與蔣介石結盟,直至逝世。且廣交遊,有「葯中甘草」之譽;能治軍,曾多次領軍征討,有「翰林將軍」之稱。
善書法,為民國顏體第一人,著有《祖盦詩集》、《慈衛室詩草》、《祖盦詩稿》等。
4、譚平山
譚平山(1886-1956),又名譚彥祥、譚鳴謙、譚聘三,廣東高明人。1909年在兩廣優級師范學校學習期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始投身於反對清政府的宣傳活動。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成為「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譚平山當選為改組後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組織部部長。
5、譚獻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原名廷獻,一作獻綸,字仲修,號復堂、半廠、仲儀(又署譚儀)、山桑宦、非見齋、化書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
譚獻的詞,內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於強調「寄託」,風格過於含蓄隱曲。但文詞雋秀,琅琅可誦,尤以小令為長。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
另有《復堂詩續》、《復堂文續》、《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104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