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戰爭

國際貿易戰爭

發布時間:2020-11-25 00:09:09

國際貿易實務:戰爭險保險費是由哪方承擔的

除非有明確約定,否則是由投保人承擔保費的,所以既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內,看誰容買的戰爭險啊。

但注意投保受益人未必是投保人,投保受益人必須在投保的險別發生意外時,時刻具有可保利益。

比如,買方和賣方以CIF條款成交了一批貨物,賣方應按照合同約定作為投保人投海運一切險和戰爭險,並承擔保險費用,這都是沒有異議的。但問題在於,這個時候保險的受益人應該設定為買方還是賣方呢?
在這種情況下,該保險的受益人一般設定為買方,因為按照CIF條款成交,當貨物越過船舷後,風險就轉移到了買方,那麼在海運途中因為戰爭而造成的貨損,保險受益人自然是買方。假如投保的時候錯把投保受益人設定為了賣方,那麼一旦出現意外,保險公司100%的會以保險受益人不具有可保利益為借口,拒絕賠付貨損的。

這樣的事情是有血的教訓的。
所以在確定投保受益人的時候,應定要和該批貨物的成交方式、交貨條件、風險劃分界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來確定。

最後要注意,戰爭險是不採用倉對倉條款的,它只對海運途中的風險進行保險,對於裝船前和卸船後的戰爭風險是一概不予涵蓋的。

❷ 戰爭對做外貿會有什麼影響

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但大多是消極影響。
例如,當初世界大戰,美國靠出售武器,大發其財。工業國家一般能從戰爭中尋求經濟利益(前提是戰爭發生在自己國家以外)。
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則是受戰爭沖擊比較大的,簡單講戰爭會嚴重削弱世界貿易中的需求方的需求,減少進口。
這是一個深入的社會經濟哲學,不是幾句話可以概括的

❸ 穆萊·伊斯梅爾的對外貿易重於戰爭

伊斯梅爾對摩洛哥的經濟發展較重視。和以往的摩洛哥素丹不同,伊斯梅爾對海上劫掠並不太感興趣。雖然素丹本人從這項冒險事業中得益甚豐,但他還是決定減少海盜活動,希望通過正常的貿易通商來促進摩洛哥的經濟繁榮,因此商業在摩洛哥比起在馬格裡布其他國家來,更受素丹青睞。摩洛哥的對外貿易包括相互關聯的兩方面,即撤哈拉商道貿易和地中海貿易。伊斯梅爾中央政權的穩固,使得一度衰落的撒哈拉商道貿易再度中興,黃金和鹽成為南北交換的主要商品。一支支商隊從廷巴克圖接連開來,大批的黃金從黑人地區源源流進素丹的國庫,成色十足的摩洛哥第納爾金幣在歐洲金融市場上價格堅挺,頗為搶手。素丹在鼓勵地中海貿易發展的 同時,也注意加強管理,使這種貿易只能在規定的幾個港口進行。各種各樣的歐洲商品從薩累和得土安進入,摩爾人和猶太人再把一些商品從這里分送非斯、梅克內斯、馬拉喀什、塔魯丹特等地,由他們在那裡的代理商經銷。非斯城就象整個柏柏里亞的公共倉庫,成了吞吐頻繁的貨物調劑中心,梅內克斯成了穀物、皮革和蜂蠟 的交易中心。歐洲人輸出紡織品、奢侈品、金屬製品及一些武器,摩洛哥則輸出金砂、靛青、鴕鳥羽毛、棗子和部分象牙。伊斯梅爾從全部的進出口貨物中抽取10 -25%的關稅。
對外貿易不僅增加了國庫收入,而且也是鞏固中央政權、擴大素丹聲譽的重要手段。伊斯梅爾對法國在摩洛哥的貿易特別關照,因為他真心羨慕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當時在歐洲的盛名。歐洲和非洲這兩位不凡的君主都希望互相友好往來。伊斯梅爾期望強大的路易十四能在經濟上、軍事上給摩洛哥以援助,以收復失地,加強王權。而路易十四則希望早日贖回被海盜擄去的法國難民,並在反對阿爾及利亞的土耳其人的斗爭中得到伊斯梅爾的配合。於是雙方互派大使,並開始就贖俘問題進行談判。1682年素丹批准了兩國和平條約。伊斯梅爾在1689年還特地委派寵臣阿卜杜拉·本·阿伊沙為特使,率領龐大的使團出使法國。使團受到法國隆重而熱情的接待,雙方還交換了禮品。但由於兩位帝王的高傲專橫、剛饅自用,因而雙方在交換和贖回俘虜這個關鍵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協議,並一度產生隔閡。但伊斯梅爾並不氣餒,他又企圖通過聯姻來締結兩國同盟,為此他表示要與路易十四的私生女、美麗的孔蒂公主成婚。此舉引起凡爾賽宮上下的一片鬨笑,法國波旁王朝粗暴地回絕了素丹的求親。

❹ 鴉片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從國際貿易角度分析)

中國長期以來,(幾乎一千來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並且很嚴重.對外來商品需求量極低,而輸出商品量則很高.到明末清初之時,全世界一半的白銀和大量的黃金流進中國.資本主義世界亟需金銀的流通,而大量金銀屯積中國,其他外來商品無法讓中國的金銀流出到世界,嚴重阻礙了西方資本的發展.最後國外發現,唯有鴉片才能使得大量金銀外流,而中國不久後也發現這一狀況,當然要禁止,由此為借口,爆發鴉片戰爭.其實質就是中國為保過於優越的貿易順差而又不見容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利益爭奪戰.

❺ 當今國際貿易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貿易區別與聯系 至少各三點 O(∩_∩)O謝謝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的糾正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各個區域間的文明,隨著區域間的交往,戰爭與友好往來成為各個區域文明交往的基本方式。各個文明之間的戰爭與沖撞雖然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客觀上也促進了世界各個文明的接觸、融會,加快了人類社會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

近代史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發展,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兩種社會體制,一種是資本主義社會體制(私有制),一種是社會主義體制(公有制),也同時產生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由於個各國家經濟的不平衡,所導致全球性經濟危機,並呈周期性爆發,各個國家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緩和階級矛盾,轉嫁危機,相互沖突,戰爭。也可以說,世界大戰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我們在學習近代史的時候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爆發,這期間相隔是25年。從二戰以後一直到2008年年底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也就是說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所構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已經成熟。第三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和平演變,是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的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三次世界大戰相隔近70年。 通過學習近代史掌握了世界大戰的基本情況之後,不由產生了一下疑問與困惑。世界大戰的最終結果是全球走向統一,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那麼,在世界大戰相隔的時間上肯定是越來越短,而不是越來越長,這完全符合實際。那麼,到底錯在那裡哪?據歷史記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發生在歐洲,中國沒有直接參戰,而是派了十幾萬勞工從事後勤工作,中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之一,代表著古老的東方文明,並且,當時也沒有發生全球性經濟危機,難道真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嗎?

對立統一規律就是矛盾規律,它是一切事物辨證關系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它揭示了事物聯系的根本內容和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工業革命加速了世界文明融會,當然伴隨著沖突與戰爭,整個世界已變得不再遙遠,尤其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隨著貿易往來的不斷深入,世界經濟形成了矛盾的統一體,並相互矛盾運動。具體來講,相對矛盾運動的過程,就是無產階級革命與資產階級革命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世界大戰就是這一矛盾運動過程的周期性標志。

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0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中美貿易戰來講,就中國而言,已完成了一個從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到資產階級革命(特色社會主義)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並形成了一個階段性周期。那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也必然體現出這一相互矛盾運動過程。讓我們回顧整個近代史發現,1840年(鴉片戰爭)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8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鴉片戰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完成了從無產階級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到資產階級革命(辛亥革命)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形成階段性周期。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1840年(鴉片戰爭)。

那麼,1914年爆發的戰爭是怎麼回事?歐洲為什麼會走向統一?讓我們回顧近代史,歐洲是工業革命的搖籃,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歐洲許多國家相繼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爆發戰爭,沖突。所以,自工業革命以來,1805年全面爆發了第一次歐洲大戰(拿破崙戰爭),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進步,歐洲各國家之間經濟出現新的不平衡,導致1914年第二次歐洲大戰爆發,一直到1992年第三次歐洲大戰(和平演變)匯率機制危機。之所以和平演變,這是因歐洲政治多極化,經濟一體化的結果,隨後歐洲走向統一。1914年所爆發的戰爭從近代史的角度上來講,其性質是第二次歐洲大戰。

讓我們回顧整個近代史的發展,從全球經濟相互矛盾運動周期的角度上來講,呈現出以下幾個階段,總結如下。

第一周期;《權利法案》的出台,標志著歐洲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在資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革命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由自由競 爭階段轉換到以壟斷為特徵的帝國主義階段(福利資本主義),由於歐洲帝國主義國家政治與經濟的不平衡,為了爭奪歐洲霸權,1805年第一次歐洲大戰全面爆發(拿破崙戰爭)。大戰結束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不斷加深,導致1825年從英國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隨後,很多歐洲國家相繼爆發危機,社會矛盾更加劇烈,尤其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為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轉嫁危機,開始對外侵略,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840年(鴉片戰爭),包括印度民族起義。近代史以來,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全球經濟完成了第一波段周期,時間大約在150年左右。

第二周期;18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爆發了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內憂外患促進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從18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鴉片戰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完成了從無產階級革命(天平天國運動)到資產階級革命(辛亥革命)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並形成了一個階段性周期。在中國自身相互矛盾運動同時又與歐美國家相互矛盾運動,從全球的角度上來講,形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在全球經濟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中,歐洲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出現新的不平衡,為了稱霸歐洲,瓜分世界,1914年第二次歐洲大戰爆發。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不斷深入,導致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37年又爆發了新 的世界經濟危機,這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各種矛盾急劇尖銳。為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轉嫁危機,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全球經濟完成了第二波段周期,時間大約在100年左右。

第三周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中國爆發了第二次無產階革命革命(社會主義)。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09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之間,完成了從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到資產階級革命(特色社會主義)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並形成了一個階段性周期。在全球經濟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中,歐洲經濟形成一體化,政治多極化趨勢,導致1992第三次歐洲大戰(和平演變)爆發貨幣機制危機。以後,歐洲走向統一,歐元誕生。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不斷深入,2008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導致200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中美貿易戰。200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的結果。隨著200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全球經濟完成了第三波段周期,時間是70年左右。

第四周期;2009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和平演變)以後,中國經濟已形成官僚的資本主義壟斷,中國必然爆發第三次無產階級革命,對官僚資本進行沒收,再進行全民股份制改造。改造以後,全面推行自由的市場經濟,利潤50%歸全民所有,在經濟上走平衡之路。其他主要國家,經濟上必然再調整,走平衡之路。到時我們會迎來全球統一,貨幣統一,也標志著我們人類已進入高級階段,進入平衡制社會。這一切將在20年之內實現。

根據以上結論;從近代史的角度上來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1840年(鴉片戰爭),1914年戰爭是第二次歐洲大戰。

原始 2013年12月24日#社會科學

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二戰後,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是:
第一,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比重顛倒過來;
第二,在初級產品中,燃料所佔比重急劇上升;
第三,機械運輸設備和化工產品在工業製成品中佔了絕大比重;
第四,技術貿易增長很快;
第五,軍火貿易不斷增加。

從戰後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變化,我們可否得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在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中,工業製成品日益占重要地位,初級產品比重日益下降,乃是世界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國際化加深的必然結果。
第二,世界經濟結構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結構的改變,是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變化的基礎。再次說明生產決定交換這個原理的正確。一個國家要想改變出口商品結構,必須建立在整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
第三,科技革命對戰後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影響重要。它推動了工業的現代化和農業的工業化,使新產品大量出現,代用品大量增加;促進國際分工的擴大和深化,為技術貿易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四,原油在世界貿易中作用日益顯著,它不僅成為初級產品的重要項目,而且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改變出口商品結構的重要原料和動力基礎。而且也是促使軍火貿易增長,走向商業化的重要因素。
第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中,高精尖工業產品、技術貿易和軍火出口日益佔有重要地位。它一方面反映了這些國家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也是它們經濟腐朽性增長的反映。
第六、戰後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有了提高,一方面說明這些國家經濟上有所發展,但這種改變是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制約的、有著從屬的性質。

❼ 如何理解貿易和戰爭是最古老的國際關系

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是人類之間有貿易關系,其他動物之阿間都沒有物質交換的行為。國家之間最古老的關系就是為解決生存問題而爭奪物質。這就只有兩種方式,開始是通過戰爭進行掠奪。後來意識到戰爭手段嚴重破壞生產力的發展,對雙方都有損害,就採取貿易交換,互通有無。

❽ 國際貿易大戰是什麼意思

國際貿易爭端(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是指各種國際貿易交往或者各種國際貿易活動中產生的爭端。是一個經濟貿易領域的學術名詞。

含義相近的說法還有國際貿易爭議、國際貿易摩擦、國際貿易糾紛。

國際貿易主體的范圍很廣泛,包括私人,國家(地區)和國際經濟組織。

一般來說,國際貿易爭議比較多的使用在私人、法人之間產生的業務糾紛中,規模或者經濟貿易量不是很大;國際貿易爭端則較多用在大型的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地區之間產生的貿易糾紛中,涉及的范圍、行業廣泛,經濟規模和貿易數額較大,而且國際貿易爭端往往含有政治干預、貿易保護等因素。而國際貿易大戰則是國際貿易爭端的升級。

(8)國際貿易戰爭擴展閱讀:

近年來,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摩擦也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貿易不平衡、紡織品特保、對華反傾銷等問題構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內容。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的爭奪、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迴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等是雙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貿易摩擦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以微觀經濟摩擦為主,但還會擴大到其他領域。2003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正如「入世」並沒有減少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入市」也難以保證中國會面臨少的多的限制。未來的中美貿易可能擴展到包括勞動標准、補貼、衛生檢驗標准、安全問題、貿易不平等、與投資和貿易有關的制度安排等多領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貿易爭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美貿易爭端

❾ 有多少個國貿家在戰爭

特朗普又發大招,美國率先挑起一場全球貿易戰戰爭。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雖然不知道誰會是最後贏家,但遲早會波及你我的錢袋子。

春寒料峭,暗流涌動,沒想到2018年3月伊始,就註定必將被載入史冊

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命令,將於15天後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❿ 進出口企業怎樣規避戰爭風險求答案

戰爭狀態下,國際貿易的安全和順暢將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對於與戰區臨近內的地區。容在進出口貿易中,雖然有多種手段可以防範風險,但在戰爭狀態下,信用證等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有可能會失效,一旦出現風險,進出口企業將損失慘重,血本無歸。而出口信用保險是一種可靠而便宜的保險方式,如果受到損失,參保企業最高可獲得原進出口貨款金額80%―90%的賠償。(《香港家私》供稿)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