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貿易名詞解釋
「嘜頭」是一種運輸標記,是為了便於識別貨物,防止錯發貨,通常由型號,圖形或收貨單位簡稱,目的港,件數或批號等組成。
「單價」就是單件商品的價格了,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啊。
Ⅱ 國際貿易,名詞解釋!謝謝~
有效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
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以下 簡稱「三稅」)為計稅依據,分別與「三稅」同時繳納。凡繳納「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應按規定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目前暫不徵收)。
城市維護建設稅,按區域設定不同的稅率,
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
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
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公式:
應納城建稅額=(實繳增值稅額+實繳消費稅額+實繳營業稅額)×適用稅率
根據《國務院關於教育費附加徵收問題的緊急通知》,
凡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應依照國務院《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以各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費的稅額為計征依據。
附加率:教育費附加率為3%
公式:
應納教育費附加=(實繳增值稅額+實繳消費稅額+實繳營業稅額)×附加率
有效保護率是指某個工業每單位產品增值部分的從價稅率,它受到該產品國內加工程度的大小及原材料、中間產品進口稅率高低的影響。
例如:一國生產一雙銈的成本是25美元,其中價值10美元的原材料來自進口,其他15美元是國內加工增值部分,假定對鞋所征之稅為30%,而對原材料征稅為5%:有效保護率=(0.3-(10/25)*0.05)/(1-0.4)=47%。
當製成品的進口稅率恰好等於其所用原材料的進口稅率,則製成品的有效保護率就等於其名義稅率;如果製成品的進口稅率高於其所用原材料的進口稅時,製成品的有效保護率就會高於其名義稅率。
Ⅲ 名詞解釋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
國際貿易專業屬於經濟學學科範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託,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
Ⅳ 名詞解釋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名詞解釋
1.1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生產要素、貨物、服務交換的活動。
Ⅳ "國際貿易"一詞的英文詳細定義或解釋
Internal trade, also known as world trade, foreign trade or overseas trade, is the fair and deliberate exchang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It concerns trade operations of both import and export and includes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both visible and invisible goods.
國際貿易,又稱世界貿易、對外貿易或海外貿易,是一種平等的、有意識的、跨國界的商品和服務的交換行為。它涉及進口和出口業務,包括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的交易。
Ⅵ 解釋國際貿易名詞
這是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國際收支中的問題如果有課本你可以查到有形貿易差額:這是對有形的貨物而言的,貨物所有權從本國居民向非居民轉移的商品進出口價值額,其中進口記入借方,出口記人貸方,兩者的差額稱為貿易差額(Trade balance),又稱為有形貿易差額(Balance of visible trade)。 無形貿易差額:這是針對無形的服務而言的,記錄本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相互提供服務形成的服務貿易額,即無形貿易差額又稱無形貿易(Invisible trade),其中服務輸出記人貸方,服務輸入記人借方。 經常項目收支差額:一定時期內一國商品、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項目上借方總額和同期商品、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項目上貸方總額之差。 資本項目收支差額:簡單來說就是國際收支中因資本輸出和輸入而產生的差額 國際貿易術語通則:是國際商會為統一各種貿易術語的不同解釋而修訂的,至於內容有人已作出解釋 你說的査明國外法與選擇依據法 這個就不清楚了 外國判決 應該就是表面意思吧--非本國判決
Ⅶ 國際貿易lc 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 具體通俗一點的解釋一下謝謝!
LC是一種國際貿易中所到的付款方式,是LETTER OF CREDIT的簡稱,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信用證.
Ⅷ 什麼是國際貿易慣例(定義)
國際貿易慣例,是指根據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某些通用的習慣做法而制定的規則。雖然不是法律,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拘束力。但按各國的法律,在國際貿易中都允許當事人有選擇適用國際貿易慣例的自由,一旦當事人在合同中採用了某項慣例,它對雙方當事人就具有法律拘束力。
有些國家的法律還規定,法院有權按照有關的貿易慣例來解釋雙方當事人的合同。在國際貿易中影響最大的是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和《商業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8)國際貿易闡釋擴展閱讀:
基本條件
一般說來,國際貿易慣例應具有三個基本條件:
1、必須是被一定范圍內的人們一貫地、經常的、反復地採用。
2、內容必須是明確肯定的。
3、必須是在一定范圍內眾所周知的,公認具有普遍約束力。
性質
1、慣例本身不是法律,對當事人不具有強制性或法律約束力。
2、慣例的採納與適用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礎(買賣雙方在合同中做出某些與慣例不符的規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雙方都要遵照合同的規定履行義務,一旦發生爭議,法院和仲裁機構也要維護合同的有效性)。
Ⅸ 國際貿易理論是如何解釋國際貿易實踐的
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二戰後,以全球貿易的新態勢為契機,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從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技術進步等角度解釋了新的貿易現象。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則以專業化分工來解釋貿易。 但當代國際貿易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產業內貿易迅速增長。同一產業內的產品之間的貿易,即一個國家既進口又出口同一類產品,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由此,產生了新國際貿易理論,其核心是建立了更符合實際的前提假設。這種新的理論,主要包含六個方面:
(1)從供給角度:揭示了規模經濟性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企業的壟斷競爭行為成為貿易產生的重要動因與基礎。
(2)強調需求因素對貿易產生和貿易結構的影響。從需求角度進行探索,填補了貿易動因研究視角上的一大空白。
(3)技術差距論以不同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為分析前提,認為技術差距和模仿時滯決定了現實的貿易格局。
(4) 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即應當對對本國經濟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戰略性產業進行扶持補貼。
(5)提出了參加貿易並不總能得到利益的論點。
(6)開始注重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融合
Ⅹ 國際貿易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
1、簡述古典學派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與赫——俄原理的主要區別1古典學派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費的勞動時間決定,而以俄林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運用在互相依賴的生產結構中的多種生產要素的理論代替了古典學派的單一生產要素的理論。2古典學派認為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是各個國家在生產各種商品時勞動生產率的差異,而且各國勞動生產率及其差異是固定不變的,物林在其理論中,則假定各個國家在生產商品時所使用的生產技術是一樣的,即生產函數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國生產率的差異,而是把各國間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以及在生產各種商品時利用各種生產要素的強度的差異作為國際貿易的基礎。
2、簡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1被保護的商品不斷增加2限制進口措施的重點從關稅轉向非關稅A非稅措施的項目日益繁雜B非關稅措施的利用范圍日益擴大C非關稅措施的歧視性增長3貿易保護的重點以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4貿易保護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3、簡述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含義及其特點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指營業處於不同國家的錄事人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
2其特點是A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具有國際性B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具有買賣的標的物是貨物C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性質為買賣。
4、簡述國際貿易慣例的法的地位及其作用1國貿慣例的適用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礎,本不是法律,對貿易貿易具有強制性,買賣雙方有權在合同中作出與某項慣例不符的規定2國貿慣例對貿易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雙方都同意用某種慣例來約束該項交易,並在合同中做出明確的規定時,這項約定的慣例便具有強制性,若雙方對某一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也未註明合同適用某種慣例,在合同執行中發生爭議時,受理該爭議案的司法和仲裁機構也往往會引用某一國貿慣例進行判決或裁決。
5、試述李斯特保護幼稚產業理論的主要內容並對該理論學院伯一評價(一)主要內容1對古典自由貿易理論提出批語。指出比較成本說忽視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只注重交換傺 注重生產能力和形成,不利於德國生產力的發展,不利於國家競爭力的增強,不利於國德真正實現政治經濟獨立。
2批語古典自由貿易理論忽視了各國經濟和歷史的特點,認為各國對外貿易的政策的選擇應全面考慮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取決於該國當時所具備的各種條件和所達到的經濟發展水平。
3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認為通過政府對國民經濟活動的一部分加以限制,來保證國家經濟利益的實現,而國家利益的保證是持久的個人利益實現的前提。
4保護對象為有發展前途,有潛在發展優勢的產業,經過一段時間的保護和發展之後能夠成長起來,並能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以30年為最高保護時間。
5通過禁止輸入與徵收高額關稅的辦法來保護幼稚工業,以免稅或徵收少量進口關稅中的方式鼓勵復雜機器進口。
(二)理論政策評價
1積極意義
1)保護幼稚產業理論把經濟發展看作一個規律性的歷史過程來研究,強調國際貿易中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強調各國應根據各自國家的國情和經濟發展水平選擇對外貿易政策。
2)認為國家生產力水平直接關繫到國家的興衰存亡,而建立高度發達的工業又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因而有必要對國家處於發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國外有力競爭的產業部門採取適當的保護。
3)強調保護的過渡性和有選擇性,強調貿易保護是達到發展工業、發展生產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認為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將逐步降低保護,最終走向自由貿易。
4)對美、德當時經濟政策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2缺陷1)對生產力的理解比較含糊,對影響生產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亂。
2)以經濟部門作為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基礎歪曲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真實過程。
3)保護對象的選擇缺乏客觀具體的標准。
6、簡述管理貿易、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區別管理貿易是介於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之間,屬於有組織的自由貿易。1)管理貿易不同於自由貿易,管理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競爭,國家之間的貿易活動夾雜了許多人為干預因素。2)管理貿易不同於保護貿易,保護貿易只關心本國的經濟利益,而管理貿易則是在尋求整體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顧貿易夥伴經濟利益的同時,追求本國利益的最大化。
7、簡述早、晚期重商主義的異同共同點:把貨幣和財富混為一談,認為一個國家擁有的黃金白銀越多,其財富的擁有量就越大,因而也就越富有。貿易可以不斷增加一國貨幣量,從而增加國家財富。
區別點:早期重商主義認為貨幣-金貨是唯一的財富,任何商品輸入都會使貨幣輸出、減少本國貨幣擁有量,從而減少本國財富。因而一國應盡可能多輸出少輸入,最好不輸入。同時為保留貨幣,該理論禁止貨幣出口。
2晚期重商主義認為增加財富的手段是發展對外貿易,但賣給外國人的商品總值應大於購買他們的商品總值,把貨幣與商品聯系起來,措出貨幣產生貿易,貿易增加貨幣、主張擴大出口,養活外國製品的進口,主張發展加工業和轉口貿易。
8、簡述班輪運輸的特點船舶按照固定的航期表,沿著固定的航線和港口來往運輸,並按相對固定的運費率收取運費,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點。
由船方負責配載裝卸,裝卸費包括在運費中,貨方不再另付裝卸費,船貨雙方也不計滯期費和速遣費。
船貨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豁免,以船方簽發的提單條款為依據。
班輪承運貨物件的品種,數量比較靈活,貨運質量較有保證。
9、簡述對發盤的實質性變更是有關貨物價格、付款、貨物質量和數量、交貨地點和時間,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賠償責任范圍或解決爭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條件。均視為實質上變更發盤的條件。實質性變更是對發盤的拒絕,構成還盤。
10、試述關稅的經濟效應1關稅的價格效應是指徵收進口稅,對征稅國內和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一般來說表現為促使價格上漲。價格上漲程度取決於進口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該征稅商品的蒼供求強發生 . 2關稅的貿易條件效應是指徵收進口關稅對徵收貿易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徵收進口稅在征稅國為大國的條件下可以改善征稅國的貿易條件。
3關稅的稅收效應指徵收進口稅務局征稅國稅收收入的影響,一般而言,進口征稅對一國稅收的影響取決於征稅帶來的稅收收入的增加,與由於征稅而減少進口,從而減少的稅收的凈值。
4關稅的保護效應提徵收進口稅對進口國國內生產的影響。一般地,徵收進口稅將會使進口品價格提高,對國內生產具有保護、促進、擴大的作用,但會降低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特定條件下可以扶持國內新興產業或幼稚產業。
5關稅的國際收支效應指徵收進口關稅對征稅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征稅在供需彈性不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將會減少部分進口,對國際收支順差有積極作用,但如果貿易對於國採取相應的報復措施,征稅對一國國際收支的凈效果則需做具體的分析。
11、簡述二戰後自由化的表現形式和主要特點1表現形式A大幅度削減關稅B降價或撤銷非關稅壁壘2主要特點A美國成為戰後貿易自由化的積極推行者B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戰後貿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質基礎。C戰後貿易自由化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而帶有濃重的政府幹預色彩。D各種區域性貿易集團、關稅中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都是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E戰後貿易自由化發展不平衡。
12、簡述協議性分工的適用條件1兩個(或多數)國家資本勞動稟賦比例差異不大;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發展階段大致相等,協議性分工的對象產品在哪個國家都能進行生產。
2作為協議分工對象的商品,必須是能夠獲得規模經濟的商品。
3不論對哪個國家,生產X商品或生產Y商品的利益都應該沒有很大差別,否則就不容易達成協議。
13、簡述發盤的撤回與撤銷的區別與聯系撤回是指發盤尚未生效,發盤人採取行動,阻止它的生效。撤銷是指在發盤已生效後,發盤人以一定方式解除發盤對其的效力。一項發盤即使是不可撤銷的,也可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在發盤到達受盤人之前或同時到達受盤人。
14、簡述進出口公司審核信用證的要點1對信用證本身說明的審核,其中包括信用證金額應與合同金額相一致;
2對信用證有關貨物記載的審核,如有關商品貨名、規格、數量等各項內容必須和合同規定相符,注意有無另外的特殊條件。
3對單據的審核,主要包括商業發票、提單、保險單等。
4對信用證有關時間說明的審核。裝運期等必須與合同規定相一致。
15、試述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1貿易創造效應,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構成。關稅同盟建立後,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使生產更加專門化,關稅同盟某個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將被其他成員國生產成本更低,價格更低的產品所取代。資源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同時,該國該項產品消費開支養活提高了社會福利水平。2貿易轉移效應,關稅同盟建立前,該成員國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關稅同盟建立後,轉向同盟內生產效率最市制國家。如果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其結果會增加進口成本,擴大消費開支,從而使該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3貿易擴大效應。關稅同盟建立後,A國國內X產品的價格,無論是在貿易創造條件下,還是轉移條件下都比成立前要低。如果A國X產品存在需求價格彈性則A國對X產品的需求會增加,將會使A國的X產品進口數量增加,促進成員國間貿易的擴大。4關稅同盟建立後,可以減少行政開支。5關稅同盟建立後,可以減少走私。6關稅同盟建立後,可以加強集體談判力量。
16、簡述壟斷時期的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特點與自由競爭時期的保護貿易政策相比,超保護貿易政策有著自己的特點:
1不僅保護幼稚工業而且更多地保護國內發達的或出現衰落的工業。
2不再是培養自由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
3不是防禦性地限制進口,而是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措施。
4不是保護代表先進勢力的一般工業資產階級,而是保護大壟斷資產階級。
5保護政策的措施不僅有關稅和貿易條約,還有其他各種獎入限出的措施。
17、簡述WTO的基本原則1貿易自由化。各成員方通過多邊貿易談判降低和約束關稅,取消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本國市場准入。
2非歧視原則。
3關稅保護與取消數量限制原則,把關稅作為保護國內市場的主要手段。
4可預見性,穩定發展貿易原則。5促進公平競爭原則。
6對發展中國家特殊優惠原則。
7區域性貿易安排。
8透明度原則9允許例外和實施保障措施。
18、簡述對外加工裝配業務的作用1對於承接方的作用A克服本國生產能力有餘而原材料不足的矛盾,為國家增加外匯收入B開發勞動力資源,增加就業機會,並繁榮地方經濟C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2對於委託方的作用A降低產品的成本,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B有利於委託方所在國的產業結構調整。
19、簡述托收當事人及其職責1委託人,委託銀行辦理托收業務,通常是出口人。
2托收銀行,接受委託人的委託,辦理托收業務。
3代理銀行,接受託收行的委託向付款人收取票款的進口地銀行,通常是托收銀行的國外分行或代理行;
4付款人,買賣合同的當事人。
20、試述合同有效成立的條件1當事人必須在自願和真實的基礎上達成協議。一方自願發價,另一方明確表示願意承諾,雙方自願表示達成協議的誠意,承諾履行合同責任與義務,如果一方採取強制、威脅、蠛、許騙手段,迫使對方就範,則訂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2賣賣雙方當事人應具有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自然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法人擁有獨立同產,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律實體。
3合同必須以雙方互惠,有償為原則。合同一方所享有的權利,是以另一方所負有的義務為基礎,雙方互有權利與義務,任何一方不按合同履行責任與義務,都負有向對方賠償的責任。
4合同的標的和內容必須僉。
5合同的形式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21、簡述管理貿易實現的機制和途徑1通過國際會議對貿易實行贛性的管理2地區貿易集團通過條約、協定和建立超國家機構對地區貿易進行管理;
3通過多邊政府協定和組織對參加方的貿易關系進行管理4通過具體的商品協定和生產國組織對具體商品的產、銷、價格進行管理5通過標准化對國際貿易行為、商品規格、質量進行管理6通過雙邊政府貿易協定或協議直轄市和管理雙邊貿易關系。
7各國政府加強對貿易活動的宏觀干預。
22、簡述非關稅壁壘與關稅壁壘相比有哪些不同1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2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能直接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3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23、簡述仲裁協議的作用1約束雙方當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不得向法院起訴;
2排除法院對有關案件的管轄權3使仲裁機構和仲裁員取得對有關爭議案的管理權。
24、簡述寄售的特點1寄售人先將貨物運至目的地市場(寄售地),然後經代銷人在寄售地向當地賣主銷售;
2寄售人與代銷人之間是委託代售關系,而非買賣關系3寄售物在售出之前,包括運輸途中和到達寄售地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均由寄售人承擔4寄售貨物裝運出口後,在到寄售地前也可採用出售路貨的方法,先行銷售,即當貨物尚在運輸途中,由代銷人尋找買方出售。
25、試述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理論的理論依據及其評價凱恩期在批判傳統經濟理論的基礎上,以有效需求不足為基礎,以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醬效率、錄活偏好三個基本規律為核心,以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為政策基點,把對外貿易和國內就業結合起來,創立了保護就業理論,其追隨者又充實和發展了凱恩斯的觀點,從宏觀角度誰了對外貿易差額。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主張國家干預,實行獎出限入的政策,最終形成了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理論。
1投資乘數原理。認為一國投資量的變動與國民收入的變動之間客觀存在一種依存關系,由投資而引發的國民收入變動往往幾倍於投資量的變動,其倍數的大小則取決於該國的邊際消費傾向;
2對外貿易乘數原理:一國出口或進口的波動會對國民收入的變動產生倍數影響,國民收入的變動量將幾倍於出口或進口的變動量,公式如下國是淡理論評價1凱恩斯主義的保護貿易理論是用以說明發達國家如何通過實施保護貿易政策,實現國內充分就業,提高國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領先地位。
2對外貿易乘數提示了貿易量與一國宏觀經濟以及各主要變數,如投資、儲蓄等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指出了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某些內在的規律性。
3從理論上,凱恩斯主義的保護貿易理論沒有多少新意,與其他理論相比更側重於政策方面,即理論的實用性,因而成為發達國家推選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依據。
4沒有考慮國家之間貿易政策的連鎖反應,一國的獎出限入熱必會引起其他貿易夥伴國的報復,從長期看,會對一國經濟與貿易產生更為嚴重的負面效果5對外貿易差額對一國經濟發展積極作用的發揮只有在世界總進口值增加的條件下才能執行否則依靠降低出口價格來維護出口擴張的做法無法長期對國民經濟增長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