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應該受到優待嗎
是的,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應該受到優待。
2. 為什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要進行國際貿易
考國貿吧 O(∩_∩)O哈哈~來 這個問源題可以在幾個理論方面進行解釋
在古典貿易模型-比較優勢理論(李嘉圖)上看雖然發達國家在兩種產品上都會比發展中國家有優勢,如果說是有絕對優勢決定的,那麼發展中國家就無法和發達國家競爭,但事實上不是如此,李嘉圖認為決定貿易的不是絕對優勢而是比較優勢,簡單的說就是當國際相對價格在兩國的相對價格之間時,兩國分別只生產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將獲得更大的收益。
而從H-O理論看來只要兩國的生產要素密集性存在差異,那麼出口相對要素密集的產品會帶來更大的收益。
國際貿易可以提高社會的總體福利,因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會進行國際貿易。
3. 在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以出口什麼為主,處於什麼地位發達國家以出口什麼為主,處於什麼地位
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牧漁業產品,手工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及資源類產品,處於弱勢地位,因為產品的附加值很低。發達國家的主要出口產品是高科技,復雜機械產品,高附加值產品,以及專利技術轉讓和品牌許可轉讓等,處於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4. 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
暈死,經濟方面說的不就是外貿么,你還指望QFII?證券市場?基本就是分工啊,全球化什麼的...
一、國際分工格局的演進及意義
國際分工格局事關一個國家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定位,其演進趨勢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已有不少文獻對國際分工的深化及變動做出了分析。事實上,當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工體系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1.傳統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轉變,呈現出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與產品內分工並存的多層次的嶄新格局產業間分工。國際分工在不同產業間進行,主要特徵是發展中國家從事資源類初級產品的生產,發達國家從事製成品的生產;或者是發展中國家從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玩具、鞋帽等,屬於製造業的低端產品;發達國家從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如機械、電子等,屬於製造業的高端產品。在這種分工格局中,產業邊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為特徵的國際分工合作體系。
產業內分工。國際分工依據同一產業內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來進行,具體而言,產業鏈條可以分為三大環節:一是技術環節,包括研究與開發、創意設計、生產及加工技術的提高和技術培訓等分環節;二是生產環節,包括後勤采購、母板生產、系統生產、終端加工、測試、質量控制、包裝和庫存管理等分環節;三是營銷環節,包括分銷物流、批發及零售、廣告、品牌管理及售後服務等分環節。經歷了多年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發達國家逐漸著力於研發和品牌營銷,控制核心技術和經營技巧,而把加工製造環節轉移出去,生產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啞鈴」型;而發展中國家則在全球價值鏈條中,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承接著這種產業環節轉移,著力於加工製造環節。如耐克公司是一個典型的微觀案例。耐克公司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授權越南、中國等國外生產廠商按其產品規格、技術標准生產產品,自己則在全球建立營銷網路,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與銷售及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內分工。國際分工按照同一產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術含量進行,技能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一般由發達國家來完成,發展中國家承擔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級零部件生產,或者是主要部件依靠進口、承擔最後加工裝配的工序,其結果是「萬國牌」產品的大量出現。例如我國的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陽四大飛機製造公司就承擔了波音737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CFM 航空發動機的製造。
在這種多層次的產業分工格局中,分工不僅表現為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之間的垂直分工,還表現為同一產業、同一產品價值鏈上不同環節之間的水平分工。迄今,由於仍有一些發展中國家未能從初級產品中脫身,他們仍以垂直分工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因而垂直分工仍在發揮著作用。但應該說,水平分工更適應了生產全球化的大背景,正日益顯示出它在國際分工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世界各國的生產活動不再孤立地進行,而是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2.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傳統的國際間產業轉移正相應地演進為產業鏈條、產品工序的分解與全球化配置如在東亞地區,傳統的分工格局是日本將國內進入衰退階段的勞動密集型產業(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紡織、服裝,80年代的家用電器等)先後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和東盟,然後再轉移到中國沿海地區,呈現出產業梯度轉移的特徵。日本、亞洲「四小龍」、東盟、中國的經濟、產業各處不同的發展階段,形成以日本為「領頭雁」的雁行發展格局和產業分工格局。但隨著國際分工格局的演進,國際分工的邊界正從產業層次轉換為價值鏈層次,一國的競爭優勢也隨之不再體現在某個特定產業或某項特定產品上,而是體現為在產業鏈條中所佔據的環節或工序上,因為從產業鏈細分的角度看,技術密集型產業有它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如高科技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它的知識技術密集環節(如服裝產業的服裝設計環節)。在價值鏈分解的基礎上,每一個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優勢資源,收縮自己的業務領域,從事價值鏈上的某一環節或某一工序。任何企業,也只有融入某一價值鏈並在價值鏈中准確定位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對發達國家而言,在生產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隨著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佳配置,它們必然尋求在成本最低的國家或地區去組織生產,由於勞動成本方面較大的區位差異,不僅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包括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在內的海外轉移是勢所必然,從而為發展中國家介入新興產業、全方位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提供了新的機會和條件。
3.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分工地位的提升將主要表現為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在新型的國際分工體系中,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分工地位的提升,不僅表現為產業層次的高度化,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遞進,還表現為在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因為伴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國際分工的產業邊界在弱化,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具體而言,在產業鏈條層次,由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的轉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顯著標志;而生產環節又可細分為上游生產(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像電腦中的晶元、微波爐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產(終端的加工組裝),越接近於上游的生產其技術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於下游的生產其知識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向上游生產的遞進也一樣意味著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
二、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分析
影響一國製造業比較優勢的因素很多,包括資源稟賦、技術條件、管理制度等,但它最終要體現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所以一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該國的比較優勢。本文將採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 )來評估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所在及其變遷,並以此對我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做出實證分析。
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數是指一國總出口中某類商品所佔份額相對於該商品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佔比例的大小。其公式為:RCA :(X[,ij]/X[,i])/(X[,wj]/X[,w])
其中,RCA 代表某類商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X[,ij]代表i ,國/j類商品的出口額,X[,i]代表i 國所有商品的出口總額,X[,wj]代表j 類商品的世界出口總額,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總額。如果RCA 值大於1,表示該國在該類商品的出口上相對集中,在這類商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與此相關的另一分析指標是Cr,即顯性比較優勢變動指數,其內涵為一個時段內的RCA 指數與前一時段RCA 指數之比,它能較好地反映出一國比較優勢的調整與變遷。如果Cr值大於1,表明該國在該類商品上的比較優勢在提升;反之,如果Cr值小於1,表明其比較優勢在弱化。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貿易與發展報告》(2002)及其他相關資料,表1提供了1997—1998年我國主要出口商品(出口份額達到全國1%以上的商品)的RCA 指標數據,並與1992—1993年相對比得出了比較優勢變動指數Cr的數據。
註:在產品類別中,A=初級產品,B=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產品,C=低技術產品,D=中級技術產品,E=高級技術產品,F=未被分類的產品。資料來源;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Report,2002.(1)在標准國際貿易分類體系下(SITC),我國主要的出口商品集中在第8、7和6類商品上,第8類產品主要是服裝、鞋類、玩具、旅行用品等,第7類主要為機械、電子產品,絕大多數的信息技術產品都包含在這個產品類別中,第6類產品主要包括各種金屬製品、部分紡織品等,多為初級加工原材料產品。
(2)在這三大類產品中,從比較優勢指標來看,1997—1998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最高的RCA 值,旅遊用品、服裝及服飾、玩具及體育用品列前三名,RCA 值均在7以上,分別達到8.9、7.5和7.0,顯示出很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同時某些高技術產品也顯示出了較強的出口競爭優勢,數據處理設備、通信設備及零部件的RCA 值也超過了1.(3)從動態比較優勢指標Cr來看,1997—1998年與1992—1993年相比,高技術產品具有最高的Cr值,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變動指數普遍不高,尤其是紡織類產品,除去人造纖維織物的Cr值大於1外,其餘6個項目的Cr值均小於1,表明部分勞動/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市場擴張空間有限,有些產品的比較優勢正在不斷弱化,換言之,它們或許正面臨著崛起於成本更低國家、有更強競爭力的供貨廠商的挑戰。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正與之相反,雖然RCA 值不是很高,但增速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成長性,數據處理設備、晶體管及半導體的Cr值高達5.2和2.0,分列前兩名,表明部分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提升。
(4)在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不斷提升的背後,是中間品及零部件進口的迅速增加。當把RCA 指標用於進口產品的分析時,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在我國進口產品RCA 值居前10位的產品中,有7種產品屬於中間品或零部件產品,佔到進口總額的27%。這一方面表明我國在加工裝配業務上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說明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中,我國參與的只是這些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雖然我國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的比較優勢得以提升,但並不能完全表明我國的企業在這方面已經具備相應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實力。
以上分析表明,伴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我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不僅在於勞動密集型產品,還在於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加工裝配環節。由於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且需求的收入彈性不大,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有限,而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則日趨活躍,這就更凸顯出後一優勢的發展前景和現實意義。因此,在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我們必須把握好我們的發展定位,不僅需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參與世界分工體系中的垂直分工,還應順應國際分工的新趨勢,積極參與水平分工,承接跨國公司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加工製造環節的海外轉移,在跨國公司產業鏈條的分解與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機遇,尋求新型發展空間。
三、相關問題的進一步探討
1.勞動力成本優勢問題
在中國製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方面,勞動力成本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對於吸引成本驅動型的國外投資,承接國外公司加工製造環節的海外轉移,它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參數。但客觀地說,人們對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有高估之嫌。表2提供了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水平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對比情況,數據表明,中國的工資水平要低於選取的所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地區)的水平,但是由於中國總體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使得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要明顯高於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如墨西哥、菲律賓、韓國、印尼等),導致的結果是,盡管這些國家的工資水平要高出中國,但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卻低於中國。
但進一步分析,這一問題具有一定程度的「二元」特徵,即外商投資企業的較高勞動生產率與國有企業較低的勞動生產率並存(要知道,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但它們所吸納的就業人數尚不到全部勞動力的1%),勞動生產率低主要源自國有企業。進而可以推演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低並不是絕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制度層面得到解釋。即國有企業由於缺乏用工自主權,尚不能按照員工的邊際生產率來決定其去留,其結果必然是冗員對勞動生產率的稀釋。因此說,只要企業改革到位,賦予它們應有的用工自主權,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2.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合成謬誤」與過度競爭問題
當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紛紛仿效當初日本及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的出口導向戰略,一起同時推動勞動密集型製成品的出口時,結果便引發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合成謬誤」問題:少數國家的成功之路,擴展到全體發展中國家,這一路徑就不那麼現實,至少是來得沒那麼容易了。加之近年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從而放慢了夕陽工業的關閉速度,同時不少中等收入國家沒能順利實現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仍舊從事著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更加劇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競爭壓力。它所形成的結果,一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過量供給,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有跡象表明,與工業化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發展中國家製成品出口價格近年來不斷下降。二是形成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同質化競爭,產生大量的經濟摩擦。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專家測算,以1997—1998年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50種出口產品為參照,我們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結構具有很高的趨同性,與斯里蘭卡、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的出口結構相似系數都在0.5以上(S.M.Shafaeddin,2001),這是貿易條件不穩定、經濟摩擦不斷的重要根源。對此我們需要認真思量,多做准備,參與國際競爭時,就不僅要考慮供給還要考慮市場需求,考慮市場容量和市場的可接受程度,並最終通過適時的產業轉型與升級擺脫過度競爭局面。
3.加工製造環節的增值能力問題
在當代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大為擴張,但事實上,此種產品只是表面上由發展中國家出口,但實際上這些國家從事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環節,大部分技術和技能包含在進口的零部件中。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貿易與發展報告》(2002)中的數據,盡管發達國家在世界製成品出口的份額現在有所下降,從1980年的82.3%下降為1997年的70.9%,但它們在世界製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額,卻從1980年的64.5%上升為73.3%;而發展中國家卻與此相反,雖然在世界製成品出口的份額大幅度增加,從1980年的10.6%上升為1997年的26.5%,但並沒有以相應的幅度提高在世界製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額,只是從16.6%略升為23.8%(見表3)。惟一的解釋是,發展中國家所承接的加工製造環節在整個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較低層次,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較低。例如,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最為活躍的電子產品生產中,第一層次是美國,他們生產的是高附加值的晶元和軟體,在全世界電子行業中所獲取的利潤要佔60%左右;第二層次是類似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他們生產關鍵性的電子器件,其利潤要佔到20%左右;第三層次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只是進行終端產品的加工組裝或者一般性零部件的生產,所獲利潤只有10%左右。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講,對這一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全面而清醒的認識。一方面,我們不能由於加工製造環節的附加值低而否認參與新型國際分工、承接發達國家加工製造環節轉移的經濟合理性,因為加工製造環節是我們的現實優勢,是我們融入跨國公司產業鏈條的切入點。這對於我們實現與國外的產業對接,吸收、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意義重大,同時也是我們實現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必要途徑。考察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產業成長歷程,也都是從加工組裝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產體系,而後再逐步從低附加值的產業環節向較高層次遞進的,這一點對我們應該有所啟迪。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滿足於這樣一個下游生產商的角色,而是要在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基礎上,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水平,由下游生產商向上游生產商推進,強化生產環節與技術研發的相關性,並適時向產業鏈條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環節滲透,從而逐步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與加工增值能力。
5. 發展中國家旅遊業在國際貿易中所佔份額相對較低的原因是什麼
文化旅遊需求旺盛是消費分類中,消費升級的結果。
發展中國家旅遊業份額高低取決於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
6. 為什麼發展中國家通過國際貿易獲得的利益越多
題目有點問題,但是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獲得的利益是少於發達國家的。在當前的國際貿易中,其貿易體系仍然由發達國家所掌控。我們從發展中國家積極爭取搭槐國際貨幣基金和世貿組織的話語權,就知道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帶晌中得蠢枝鋒到不平等的待遇。
7. 國家要發展和進步,就要開展合作和交流。在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處於( )地位,主要銷售(
主要動因。
農牧漁業產品,手工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資源類產品。
8. 請分析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類型特點和缺點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特徵:
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有很強的依賴性。
主要表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商品銷往發達國家,絕大多數進口商品來自於發達國家。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則相對較少;發展中國家貿易出口的重點是初級產品(primary procts)(農產品、原材料和燃料)貿易問題:(1)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不同看法。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如果各個國家都專業化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並用這些產品的一部分交換其他產品,那麼所有的國家都將從自由貿易中獲益;發達國家強調國際貿易體系的市場導向結構為獲取比較優勢的收益提供了一套機制。他們聲稱,現行的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了廣泛的收益,只需對現有的體系進行務實漸進地調整就可以最好地滿足所有國家的貿易利益。同時還認為要想獲得貿易成功,必須掌管好自己的國內和國際經濟政策;發展中國家對貿易利益在他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分配產生了疑慮。他們指出,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政策阻礙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為此要求建立國際貿易新秩序,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作為初級產品的生產者,發展中國家面臨很多問題,其中最為棘手的就是出口市場的不穩定和日益惡化的貿易條件;(2)不穩定的出口市場。許多發展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的出口產品只集中在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上,一旦這種產品的收成欠佳或市場需求減少,出口收入就會顯著降低,嚴重破壞國內收入和就業水平。造成這一後果的關鍵因素是這些產品的需求和供給價格彈性較小。這就意味著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大於需求量或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上的一個很小的移動就會使價格和出口收入發生很大的變動。(鏈接9-2:某發展中國家出口價格非彈性);(3)日益惡化的貿易條件。國際貿易的收益分配一直是貿易國間有爭議的問題,尤其是在集中出口初級產品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普遍認為,國際貿易收益的很大一部分都不合理地流向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抱怨,它們的商品貿易條件在過去一個世紀已經惡化,相對於進口品,出口品的價格下降。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包括聯合國的研究;觀察家指出,工業國家的製造商憑借壟斷力量抬高價格。生產率的提高產生的收益以高收入的形式流進製造商的口袋,價格卻並沒有因此而下降。而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出口價格是在市場競爭的基礎上形成的,價格會上下波動。國外消費者通過較低的價格分享了生產率提高的收益。由於市場的力量,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價格上升的速度要大於出口的產品,致使貿易條件惡化。而且,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將消費更多的製成品,而非初級產品,這就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發展中國家整體上的貿易條件究竟是日益惡化,還是有所改善,難以定論。因為在比較時,基年的選擇、技術和生產率變化的處理問題、是否考慮新產品和產品質量、評估進出口價值和確定指數權重所用方法的差異等會影響貿易條件變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