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貿易理論中哪些屬於自由貿易理論
1.古典學派自由貿易理論 古典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以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論、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和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為發展主線。 斯密在其經典巨著《國富論》中特別強調指出,由於自然與社會因素的差異,各國在生產同種商品時會有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因而形成各自絕對生產成本的差異,也就是各自絕對優勢的不同。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原因在於該國在生產某種商品時存在絕對優勢。 基於絕對成本論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李嘉圖以相對成本論補充和發展了這一學說,回答了絕對成本一理論所沒有解決的問題。李嘉圖指出:當一國同另一國相比,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中均處在絕對劣勢(優勢)時,只要它在兩種產品上的比較成本同另一個國家相比是有差別的,則仍有資格(必要)參與自由貿易。比較成本理論的核心觀點就是,每個國家都會有一種比較優勢,或者說是相對優勢,都能通過貿易獲得比較利益。這里的比較優勢,就是更大的絕對優勢和更小的絕對劣勢,即「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權取其輕」之理。關於貿易利益的分配問題,英國經濟學家穆勒運用相互需求原理做出了一定的解釋。首先,他運用比較優勢原理,說明實際貿易條件必定介於兩國國內兩種商品交換比例所確定的上下限之問,超出上限或下限,國際貿易不會發生。其次他得出結論,實際的貿易條件取決於貿易國各自對對方商品的相對需求強度。外國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大於本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實際貿易條件就接近於外國國內這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這個實際的貿易條件對本國就有利。反之,如本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大於外國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則實際貿易條件就接近於本國國內這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這個實際的貿易條件對外國就有利。 2.現代學派自由貿易理論 現代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以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的生產要素稟賦學說以及其後提出的與生產要素稟賦說相背離現象的里昂惕夫之謎為發展主線。 生產要素稟賦學說又被稱為赫—俄模型,其主要內容是:不同商品的生產需要投入不同的生產要素比例,而不同國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國應生產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較充裕的生產要素的商品並出口,以換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較稀缺的生產要素的進口商品,各種要素的價格將會因商品和生產要素的移動以及進一步發展或因其中一種遇到較小阻力而趨於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對赫—俄原理確信不疑,按照這個理論,一國擁有較多的資本,就應生產和輸出資本密集型產品,而輸入較稀缺的勞動力要素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基於以上認識,他利用投入一產出分析方法對美國的對外貿易商品結構進行具體計算,其目的是對赫—俄原理進行驗證。結果發現,作為世界上資本最充裕的國家,美國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即要素充裕度差異不能有效地決定貿易方式。這一由里昂惕夫發現的赫一俄理論與貿易實踐的巨大背離現象使美歐國際貿易學術界大為震驚,被人們稱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論。里昂惕夫之謎引發了西方經濟學界大規模的辯論和驗證,由此帶來了二戰以後自由貿易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3.二戰以後自由貿易理論 二戰以後的自由貿易理論根據其成因可以分成兩大群:第一群是為解釋里昂惕夫之謎而產生的,被稱為新要素貿易論;第二群是為解釋新的國際貿易格局而產生的,可稱之為國際貿易新理論。新要素貿易論認為,在考慮國際貿易中商品的比較優勢時,人力技能、技術進展在國際貿易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對生產要素稟賦學說的發展與補充,所不同的是賦予了生產要素新的內涵,突破了原來的局限,這一理論群主要有人力資本論、人力技能論和技術差距論。關於國際貿易理論的創新,囿於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僅介紹國際貿易原因理論。它們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當代國際貿易的實踐,調查結果發現有三個十分顯著的貿易事實不容忽視:知識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貿易產品知識化;工業化國家經濟結構的趨同化;部門內貿易的主導化。這些是傳統的貿易理論所無法解釋和不能預見的。針對這些重大變化,國際貿易新理論做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釋。
Ⅱ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基礎是什麼學說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基礎是什麼論
因為絕對優勢論是亞當?斯密(經濟學的鼻祖)提出的,屬於古典貿易理論,內以後發生的新古典和容現代貿易理論(包括相對優勢論、要素稟賦論、里昂惕夫的悖論、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等)都是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研究和探討而發展起來的。
Ⅲ 國際貿易專業中的經典理論
1、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一國應專門生產並出口本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所謂絕對優勢就是指生存某種產品的勞動生產率絕對高,或成產成本絕對低。
2、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一國應專門生產並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所謂比較優勢就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具有較低的機會成本。
3、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原理:不同國家要素稟賦不同,不同產品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一國應專門生產並出口使用本國相對豐富要素密集生產的產品。
4、列昂惕夫之謎:按照赫俄原理,美國資本豐富,勞動稀缺,所以美國應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列昂惕夫對此也深信不疑,他使用自己的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對赫俄原理進行驗證,結果發現,美國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與赫俄原理背道而馳,西方經濟學界,將這一結論稱之為列昂惕夫之謎。
5、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方程
6、馬歇爾的提供曲線
7、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論
8、凱恩斯的超保護貿易理論
Ⅳ 國際貿易理論3
客戶的要求不合理,國為我出口大米的價格條件是FOBS廣州,即FOB船上交貨並理倉,買方承擔租船訂艙的義務,賣方租的船應該適航、適貨,我方的責任就是將大米裝船並理艙,並無清潔船艙的責任。所以因船艙不潔所致的貨物污損,責任不在我方,在買方。
Ⅳ 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的異同點
新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之比較:
主流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作為理論的專門分支始於亞當·斯密。他在其《國富論》中提出了絕對成本的概念,後經李嘉圖修正,形成了比較成本理論。比較成本理論提示了互利貿易的基礎以及貿易利益的來源。
繼而俄林在其《區域間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中對此作出了解釋,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即H—0模型)。這一理論指出:比較成本差異的原因在於各國資源稟賦的不同,並且對國際貿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確定性的結論。至此,奠定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個層次的核心。
(5)現代國際貿易理論擴展閱讀:
新生產要素理論:
新生產要素理論賦予了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和資本以外更豐富的內涵,認為它還包括自然資源、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從新要素的角度說明國際貿易的基礎和貿易格局的變化。
1、自然資源理論
1959年,美國學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資源的稀缺解釋里昂惕夫悖論的觀點,認為美國進口自然資源的開發或提煉是耗費大量資本的,會使進口替代產品中的資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資源的影響,美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就會小於其出口。
2、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以基辛(D. B. Keesing)、凱南(P. B. Kenen)、舒爾茨(T. W. Schultz)為代表,對H-O理論作了進一步擴展,將人力資本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引入。
Ⅵ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型國際貿易理論的異同點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絕對優勢理論、相對優勢理論或比較優勢理論、H-O-S模型。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學說,即是各個國家分別從事有利於改善商品交換條件的專業化生產,通過國際交換,以改進各國收入和福利。比較優勢理論主要強調的是國家之間在需求、供給方面具有不同的函數特徵。國與國之間的勞動分工也即專業化生產可以發展不同的技術。因而即使是相同的勞動力,各國的生產函數也不相同,從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出現分化,各司其職。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H-O-S,Eli Heckscher-Bertil Ohin-Paul Semuelson)模型是一個兩國、兩商品、兩資源稟賦的模型。它最主要的前提假設是以下這么幾點:
1)生產要素是同質的、或者說生產的技術水平是相同的,因而產品的生產函數是相同的。2)生產的規模報酬不變。3)符合完全競爭市場模型的前提假設。4)生產要素完全利用。5)各國的生產要素不同,因而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也就是一般來說的勞動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
H-O-S理論的主要結論是:某一個國家主要出口那種本國所具有的相對豐裕和廉價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出的產品,同時進口那種本土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出的產品。
然而,美國經濟學家裡昂剔夫早在1953年根據美國1947年的統計數據發現,美國進口產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出口產品的資本/勞動比率。這就是說,美國作為一個資本富裕的發達國家出口勞力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這與H-O-S的理論預測不符,被稱為「里昂剔夫之謎」。里昂剔夫的發現徹底推翻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實證基礎。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新國際貿易理論,超越了諸如H-O-S model之類的強調稟賦的傳統國際貿易模型。
其中比較著名的理論有:《高級宏觀經濟理論》作者諾貝爾獎獲得者Romer提出知識資本理論,盧卡斯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經濟學家斯托齊(1988)還提出這樣的觀點:不能夠積極學習新技術與新管理方法的技術停滯部門會導致國家經濟陷入「非增長陷阱」。
在考慮到行業內部貿易特徵與演化的路徑依賴性、FDI(外國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專利許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人口素質等復雜因素的情況下,新國際貿易理論引進了人力資本、技術進步、規模內部與外部的效應、不完全競爭、跨國資本等新變數。新的理論是從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經濟靜態分析轉變為經濟動態分析。,強調了戰略性國際貿易政策的作用。
傳統的國家貿易理論認為國際間的自由競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源泉。主流則是依賴這種傳統理論不斷鼓吹貿易自由化對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我們經常聽到的詞語——「雙贏」,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而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則引入內生經濟理論,得出的結論是非完全競爭才是真正的國家競爭優勢的來源。新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提高了資本租金或投資回報,長期說來資本積累的分化愈加嚴重,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富國越來越富,資本密集型進口的國家則會由富變窮。這種情況的典型例證就是北美與南美之間的歷史演變。
Ⅶ 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理論問題是什麼
1、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
2、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比例說"和里昂惕夫反論。
3、保護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7)現代國際貿易理論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的作用:
一、國際貿易對國民的作用
1、增加國民福利。
2、滿足國民不同的需求偏好。
3、國際貿易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4、國際貿易影響國民的文化和價值觀。
5、提供就業崗位。、
二、國際貿易對企業的作用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4、有利於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5、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三、國際貿易對單一國家的作用
1、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
2、延續社會再生產。
3、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
4、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
5、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6、增加財政收入。
7、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四、國際貿易對世界的作用
1、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實現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2、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間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
3、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進行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工具。
4、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
5、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中「傳遞」的重要渠道。
Ⅷ 求助!國際貿易理論.
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理論的要點主要是:
(1)自由貿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在自由貿易下,各國可按照自然條件,比較利益和要素豐缺狀況,專門生產其有利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這種國際分工可帶來很多利益,如專業化的好處、要素的最優配置、社會資源的節約以及技術創新等等。
(2)擴大真實國民收入。各國根據自己的稟賦條件發展具備比較優勢的部門,要素就會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運用,再通過貿易以較少的花費換回更多的東西,從而增加國民財富。
(3)自由貿易下,由於進口廉價商品,國民開支減少。
(4)自由貿易可加強競爭,減少壟斷,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與外國同行進行競爭,這樣就會消除或削弱壟斷勢力,從長遠看,能促進一國經濟增長。
(5)自由貿易有利於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對外貿易可阻止國內利潤率下降的趨勢,通過商品進出口的調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資本積累,使經濟得以不斷發展。
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是規模經濟貿易學說提出了一個概念。
由於國際市場上的現代企業規模經濟以及不完全競爭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降低成本,成為企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如果政府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話,對本國利益和發展都會有利。這種貿易保護著眼於一國長期的戰略發展,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
實施「戰略性貿易保護」的主要方式是把產業政策與出口貿易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形象地說,傳統貿易理論將國際貿易看作小麥之類典型商品的貿易,而規模經濟下的新貿易理論則在很大程度上將國際貿易視為飛機之類的典型商品貿易。因此,我國必須抓緊提升出口產業層次,迎合規模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當前,在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輕紡工業的同時,應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包括鋼鐵、機電、能源、交通工具(如汽車、鐵路、飛機)和各類化學工業,明確其出口導向的戰略目標。對於高科技產業,我國在某些領域已有一定基礎,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相當距離。目前階段以吸收消化改進為主,國家在財政許可的條件下應多方面資助其發展。以期將來走高科技出口強國之路,從而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根本轉變。
希望採納
Ⅸ 對外貿易政策理論依據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交換,研究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以及相關的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范圍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傳遞。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一方面作為某種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作為要素投入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動與貿易的相互影響,從動態上分析國際貿易變動的原因與結果。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數,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並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工業發達國家之間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為貿易原因提出新解釋的主要是從七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貿易學說」,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這一理論以企業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世界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為基礎解釋戰後增長迅速的工業國之間的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規模經濟貿易理論[(1)a]的發展是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假設上:(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具體講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條件下,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企業面對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企業所面向的只是國內的需求。由於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不能生產太多,從而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不得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如果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就會擴大,國內需求加上國外需求,企業生產就可以增加。由於生產處於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反而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增加了競爭能力。由於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囊括一行業的全部產品,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但具體哪一國集中生產哪一種產品,則沒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競爭)產生,也可以協議分工。但這種發達國家之間工業產品「雙向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不是技術不同或資源配置不同所產生的比較優勢。二、國際貿易、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關系來進行。在經濟學文獻中,雖然已有許多理論闡述了技術在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數,不僅討論技術對貿易的影響,也分析國際貿易、經濟增長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把技術變動、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等結合起來研究,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前沿課題。國際貿易理論的這一新發展的背景也與戰後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有關。在用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理論說明了當前「北北貿易」和同類產品之間貿易的原因之後,人們自然就會進一步探討。為什麼會有規模經濟?產業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是怎樣形成的?如果說技術的差異與發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麼,技術又是怎樣產生、發展、傳遞的?技術的發展與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的關系又是如何?這些問題引起了國際經濟學家的極大興趣。學者們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增長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中,關於國際貿易、技術變動與經濟增長的文章很多。從其理論淵源來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沿著李嘉圖的模型,仍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數,但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部分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數,不僅研究技術怎樣影響貿易和增長,同時把技術發展作為科研、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的一種結果,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間的關系。1.技術作為外生變數的貿易與增長理論(1)技術差異所形成的貿易模式除了「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貿易學說外,技術作為外生變數上的差異亦被用來說明發達工業國家之間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在他們的研究中假設兩國的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產品生產需用兩種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規模經濟。但如果兩國在生產技術上有某種細微的差別,勞動生產率就會略有不同。在兩國的貿易中,各國都會出口其要素生產率相對高的產品。戴維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設兩個國家兩種產業。其中第一種產業只生產一種產品,而第二種產業生產兩種不可完全替代的產品。假設其中一國在第二種產業的生產中與國外略有技術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上比別國略勝一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素價格的相等會使該國生產和出口這種產品,而別國則會生產出口另一種產品。馬庫森、斯文森和戴維斯的研究說明,即使在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技術上的差異亦可引起同行業產品之間(intra—instry)的貿易。(2)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福利的影響克魯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術進步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的影響。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類國家:技術較先進的國家(發達國家)和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產品亦分為兩類:技術密集型產品與非技術密集型產品。這些假設與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發展在於:假如技術變動了(而不管為什麼會變動),會對各國的貿易模式和福利產生什麼影響?如果這種技術進步發生在發達國家,則結果是沒有壞處。第一,對發達國家來講,它技術更高了,產品更先進了,由於本來就在技術上領先,更新的技術的產生並不面臨什麼競爭,也不威脅別國,別國也威脅不了它,所以技術進步對它有好處。第二,對落後國家也沒壞處,因為技術差距拉大了,給後進國家更大的空間來發展和趕超。所以技術進步發生在先進國家對這兩類國家均有利。對先進國家唯一的不利之處是對一些本來就有技術優勢的產品,技術進步和生產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這些產品的價格下降,貿易條件有可能變得不利。假如技術進步發生在後進國家呢?克魯格曼認為結果是縮小了兩類國家之間的差距,對原來先進國家是一種競爭,對他們不利。後進國家會因為自己有能力生產這類產品而減少進口,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是使該類產品價格的下降,對先進國不利,二是如果這種產品需要密集使用後進國本來就稀缺的資源,那麼對後進國來說也不利。2.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的貿易與增長理論貿易理論的另外一方面發展是將技術視為內生變數來分析,研究技術變動的原因,也研究技術的進步作為生產和貿易的結果對貿易模式與社會福利的影響。技術變動有兩種源泉,一種是被動的,不是經過專門研究開發出來的,而是從看中、干中學會的,是通過經濟行為學來的,這叫「干中學」(learningbydoing)。這里所說的技術不光是生產技術,還包括管理知識。另外一種是主動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這種技術變動是一種革新(innovation)。技術革新一般是研究和發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簡稱R&D)的結果。(1)「技術外溢」(Spillovers)與「干中學」(Learing—by—Doing)所謂技術變動或技術進步並非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在許多情況下,所謂技術進步只是學到了別人已有的先進技術。這種學習過程有時並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從事生產或其他經濟行為時自然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先進技術的擁有者,有時也並非有意轉讓或傳播他們的技術,而是在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地輸出了技術,被稱為技術「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麼技術,都有一個外溢的過程。「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技術外溢,又可分國際、國內、行業間和行業內幾種不同情況。a)國際技術外溢國際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通過直接或間接(如通過貿易)的途徑傳播到了別的國家,從而使別國的生產者也逐漸掌握了這些技術。為了說明技術在國際間的外溢,我們假設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各國分別生產兩種產品,X和Y。在兩國沒有貿易時,各國的生產是由本國的生產技術和資源配置決定的,A國有生產X的比較優勢,B國則有生產Y的比較優勢。如果兩國發生貿易,根據「比較優勢」理論,A國會專門從事X的生產和出口,B國則專門生產和出口產品Y。這是貿易發生後的最初均衡。現在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技術是無法壟斷的,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外溢」到別國。貿易的結果,AB兩國的生產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產技術並有可能對本國的生產進行調整。這種國際范圍內的技術外溢會有各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情況是,A國本來有生產商品X的比較優勢,但B國生產X的技術更先進,有絕對優勢。A國引進了B國生產商品X的技術,提高了本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生產率。這種結果發揮了本國資源上的比較優勢,有利於A國的長期增長。另外,商品X本來就是B國相對短項,在兩國實行分工和貿易後便不再生產。A國多生產X可以使B國的進口價格下降,也有利於B國。這種技術的外溢使原來由「比較優勢」決定的貿易模式變成了由「絕對優勢」決定。技術外溢的結果,兩國都從中受益。但是如果B國生產商品Y的技術比A國先進,A國從B國中學到這種技術並用此來改進發展其本來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Y。對A國來說,這種技術引進的結果是一種進口替代型增長,但對B國來說則是一種威脅和競爭。如果A國生產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資源,對A國的長期發展也不一定有利。貿易和技術外溢有可能將發展引入「錯誤」方向,使兩國的長期發展速度都受影響(參見Yanagawa,1993)。b)國內的技術外溢國內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在本國范圍內的傳播。由於地理、語言、文化等原因,國內技術外溢比學習外國技術更快。八十年代後期,克魯格曼和盧卡斯(Lucas)分別討論了國內技術外溢的問題。在克魯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個國家A和B,生產一系列產品。其中任何一國會在一些產品的生產技術中有最初的領先地位。盡管技術可以在國際間傳播,但本國內的技術外溢會更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較快的國內技術外溢過程,該國原先的領先的行業會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會增強,「國內技術外溢」也會使別國在他們原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更有領先地位,技術的國內傳播使各國的差異擴大。盧卡斯(1988)的模型與克魯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設一系列國家,生產兩種產品:X和Y。各國的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率相同,但對兩種產品的技術知識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國家生產X,另一些國家生產Y,形成最初的國際分工。由於技術在國內的外溢,生產X和生產Y的國家都會在各自的專業生產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各國對兩種產品技術知識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來越大。在一般情況下,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很難改變,除非產品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跟不上產品價格下降的速度,改變原先國際分工的地位,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向另一種產品生產的,也只能是那些原來就在邊緣上的國家(marginalcountry)。克魯格曼和盧卡斯的分析說明:一個國家最初的比較優勢、產業選擇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可能與它本國的技術知識和資源配置有關,也可能是由於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產業結構一旦形成之後,國內生產技術的外溢使得一國在這些產業中的生產率比別國提高的更快,會使該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更加鞏固。這在某種意義上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國家擅長於一些行業,而另外一些國家擅長於另外一些行業,這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是有關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種生產格局,改變是不容易的,因為產業規模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會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只要成本增長的速度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速度,就會有利可圖而繼續存在。歷史在決定一國長期的生產和貿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行業間與行業內的技術外溢技術外溢也可以發生在不同的行業之間(inter—instry)和同行業之內,許多行業雖然產品不同,但所用的資源有許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產率對各行業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另外,這里的「技術」概念,也不僅僅局限於具體的生產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因此,一個行業擁有的技術優勢也可能外溢到別的行業,使別的行業的生產率也有所提高,並對社會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1)c]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有不同的產業集團(instryclusters),各集團生產類似產品但生產技術不會完全相同。與國外類似的產業集團相比,生產上也會有不同的優勢。國際貿易以及由此產生的競爭和技術外溢會縮短各產業集團的技術差距。(2)發展研究(R&D)與技術創新(Innovation)技術變動的另一個來源是技術創新,它是一種投資、開發與研究的結果。新技術的開發主要表現在:a)提高要素生產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的產品,或保證產量的情況下,使用更少的資源;b)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可以在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現。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一個最終產品可以由一個企業變成許多個企業來生產。同一企業中也可分為許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產品的一個零部件。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每個部門只集中於一個小范圍的大規模生產,而在這個具體的零部件生產中,企業有可能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得利潤。換句話說,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潤不再只是從最終產品中獲得,每個生產環節都獨立出來,都有獲得利潤的可能性。對利潤的追逐使生產的每個環節上都有改進技術的動力。開發型技術進步也常常是在對新產品的研製中獲得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產生出新技術。與「干中學」不同,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大量投資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證這些投資能夠獲利的條件下,企業才會去研製新技術。因此,一國能否獲得大幅度的開發型技術進步,需要兩個必要條件:(1)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沒有保護的話,企業開發新產品所冒的風險與其收益不對稱,也就沒動力去投資、研究。(2)要鼓勵對科研的投資。干中學雖然也能提高技術,但畢竟有局限性,畢竟只能縮短與先進技術的差距,一個國家要想技術上領先,就必須有開發型的技術進步,但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資來保證的。國際貿易與開發型技術變動有相互促進的關系,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不僅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迫使各國努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也通過國際技術外溢給各國互相啟發的機會。新技術的開發不再只是個別國家的行為,而成為各國的共同努力。這里邊也有一個技術開發的規模經濟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貿易和技術的國際流動可以使開發研究形成「規模經濟」而降低各國的科研開發成本。一項新技術從一國開始後,另一國可以馬上引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不應重復同樣一個過程。當然,這樣做需要許多政治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最優方式。另一方面,技術革新也會影響貿易模式。在技術作為外生變數和「干中學」的模型中,最初的貿易模式都是給定的,都假定各國在生產技術上有差距但沒有討論為什麼有差距。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的模型則揭示了產生技術差距的根本原因。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技術的國際國內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有可能縮短各國技術上的差距,本國原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對於一國的長期發展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發展研究的投資和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是改善一國的貿易地位和保證經濟長期增長的必要措施。三、國際貿易新理論對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啟示過去十五年來,我們雖然在開放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貿易政策上仍受許多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們在出口方面作了許多努力,但是開放國內市場方面顧慮重重。在申請恢復關貿總協定地位的過程中,我們把擴大進口和開放市場看作是一種進關貿的代價,是為了獲得某種權利而不得不承擔的「義務」,其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保護幼稚工業」的理論。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對某些產業的保護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怎樣選擇保護對象?採用什麼方式來保護?保護的前景與代價是什麼?我們必須充分估計為保護所付出的代價,並努力以最小的代價來實現我們發展先進或幼稚工業的目標。古典和新古典的貿易理論已經分析了保護給消費者和整個國家福利所帶來的損失。關於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學說又為我們揭示了保護所失去的「外部效應」,尤其是對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損失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拖延了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電腦等科技知識產品與一般消費品不一樣,電腦的使用和普及包含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電腦迅速普及所能帶來的外部效應,是無法用貨幣來衡量的,況且電腦行業發展的關鍵不是硬體而是軟體,只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和市場需求來促進軟體的開發。通過貿易壁壘的法來保護幼稚產業,其代價和結果都是必須考慮的。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還為我們的貿易政策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的貿易理論揭示了當代國際市場的壟斷競爭和工業製成品貿易為主的特徵,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使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源來生產、出口全部的工業產品。國際貿易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大,即使在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既進口又出口。現代的國際競爭並不局限於個別產品的得失,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去限制外國優質產品的進口,不一定非要通過保護來生產國外已佔優勢的產品。對外開放某些市場,並不等於國內的同類產業就不能發展了。別人生產了一些種類型號,我們可以集中資源生產別的或新的種類型號,並通過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向國外出口。怎樣使某些產業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提出了一個「戰略性貿易保護」的問題。由於國際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和現代企業規模經濟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降低成本,成為企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如果政府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有發展前途並能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話,對本國利益和發展都會有利的。這種貿易保護著眼於一國長期的戰略發展,被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不少國家曾採用過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如日本在戰後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對許多產業有過保護。它將一個產業保護一段時期,然後就轉移。保護的目的只是希望在保護期內,讓產業自身產生出一種技術外溢和自行不斷壯大的能力,在短期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保護的時間是短暫的,保護的行業是不斷變動的。克魯格曼借用了吉文斯(Givens,1982)的說法,將其稱做「狹窄的、移動的保護帶」(theNarrowMovingBand)。無論是自由貿易的政策還是「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選擇的依據都是如何使本國的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不僅要從靜態上估計,也要從動態上考慮。對什麼產業採取什麼政策,都要有盡可能精確的利弊分析。國際貿易的新理論並不告訴我們應不應該保護的問題,而是為了我們貿易政策的選擇提供了需要考慮的問題。簡單地利用貿易壁壘來保護幼稚工業是一種被動和陳舊的方式,代價是不小的。而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某些產品(不一定是整個行業)實行保護也許會帶來長期的優勢和利益,但是這些產品不一定是幼稚產業,保護的手段也不一定是貿易壁壘,可以是代價較小的產業政策或消費政策,保護的時期應是短暫的,這種保護是一種積極的,有前途的保護。
Ⅹ 國際貿易理論如何解釋產業內貿易
產業內貿易指數:是用來測度一個產業的產業內貿易程度的指數。這一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T=1-|X-M|/(X+M)
式中:X和M分別表示某一特定產業或某一類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並且對X-M取絕對值。T的取值范圍為0到1。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又稱交換比價或貿易比價,即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比率,就是說一個單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換回多少進口商品。它是用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來計算的。
分類:商品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或購買力貿易條件,單因素貿易條件,雙因素貿易條件
計算公式:
1商品貿易條件 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X100%
2收入貿易條件 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出口商品的數量*100%
3單因素貿易條件 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出口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指數*100%
4雙因素貿易條件 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出口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指數與進口商品的勞動生產率之比*100%
以一定時期為基期,先計算出基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並作為100,再計算出比較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然後以之與基期相比,如大於100,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有利;如小於100,則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不利,交換效益劣於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