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析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取得的上述进展,主要不是政府产业结构政策推动的结果,而是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和市场改革取向的深化提高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一方面,“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基本态势由需求不足转向了需求过剩,商品的普遍过剩迫使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和进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全面系统推进,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不仅能够对产业结构进行增量调节,而且能够通过破产、兼并、合并等方式进行存量调节,从而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较快调整。
尽管“九五”期间过剩经济的运行态势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是,由于受到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的约束,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偏差没有得到有效调整,第三产业因受到政策性进入的限制发展仍然相对滞后;1994年国家指定的主导产业(机械电子、汽车、化工和建 筑)在“九五”期间虽然得到了巨额财政资金和大量优惠政策的扶持,却未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也没有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政府的过度保护政策(包括关税、进入限制和高价格)使它们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的压力和由竞争引起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动力。此外,产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体制性分离、科技开发与运用的制度性问题,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从上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在市场机制尚在形成中的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调整农、轻、重结构的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外,在以后的全部时期里产业结构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十分有限。产业结构政策推行20多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加强“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的政策目标没有能实现,政府重点和着力扶持的主导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幼稚”状态,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升级慢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相反,没有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强力保护、较早和较彻底地摆脱了行政计划干预、引入市场机制的产业,却往往能够快速发展,稳步地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不仅在国内存在争议,在国际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以产业政策创造经济“奇迹”著称的日本,对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日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在完成一项有关日本产业政策研究课题后郑重声明:“参加本项目的全体人员都认为,除了战后初期有限的短时期外,高速增长基本上是通过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价格机制和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取得的。……,甚至也许可以说战后主要时期产业政策的历史,是民间企业的首创精神和活力,不断地否定政府控制性直接干预意图的过程。”(注: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第535页。)显而易见,日本经济学家这种结论与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结果也是基本吻合的。
有专家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原因作了具有开创性的分析,认为政府不具备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和执行政策)和能力(政府不能判断所选择的产业结构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地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是造成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深层原因。因此,在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由市场机制取代政府产业结构政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的基本途径。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发展战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冷战的需要,基本上采取了容忍和包容的态度。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西方开放,西方国家也出于同样的考虑放纵中国。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开始大肆指责这些国家和地区搞不公平竞争,并以种种借口进行经济制裁。)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施行的空间。因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各国政府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政府选定产业内的所有内外资企业为扶植对象, 不仅超出了政府财政等资源的承受能力,而且也失去了扶植的意义。如果选定部分内资企业为扶植对象,则又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可见,入世极大地限制了产业结构政策施行的空间,导致产业结构政策效应大大弱化,具有歧视性和倾斜性的产业结构政策将趋于无效。入世对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弱化,意味着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功能的增强和市场配置资源主导地位的确立。政府应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及时把政府的产业政策功能由直接培育产业转向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创造有效、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上,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入世后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1)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它们在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的同时,逐渐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相对滞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完成工业化之后,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它们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势必有力地促进中国的产业重组。一方面,中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大量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使得中国日益成为外国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入世后中国政府要履行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和章程,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法律和制度环境,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在融资、销售市场和经营领域等方面的各种限制,使外资企业享受到国民待遇。外资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改善,将有力推动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加速外国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从而引起中国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2)产业结构的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已经由单纯的国家间的产业分工转化为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并存。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经济,这就使得中国不仅能够根据本国的资源优势,参预国际产业分工,而且能够深入到国际(主要是跨国公司)产业内部组织生产,参预在整体上处于劣势而在产业链条上仍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一产业的生产和竞争。因此,国际产业分工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技术水平的产业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存。同时,参预国际较高层次产业内部的分工,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3)入世将使中国产业由均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入世后,中国在赢得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向世界其它国家开放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融为一体,国内竞争力也直接表现为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均衡发展各产业部门,构建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资源劣势产业因缺乏竞争优势很难具有自生能力。如果盲目发展这些产业,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延缓经济增长速度。相反,集中稀缺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参预国际市场竞争,则可以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创造更多的社会剩余,积累更多的资本,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因此,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而且客观上规定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中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资源优势所在,共同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定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在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有的学者在强调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主张运用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贸易政策手段和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手段保护和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认为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和扶持,“即使将来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所要求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国际寡头垄断市场也将很难发展起来。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夸大了产业结构政策施行的空间和政府执行产业政策的能力。如前所述,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时期,政府施行产业结构政策的空间较大,但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却微乎其微。加入WTO后,在政府推行产业结构政策的能力受到了WTO规则极大的限制、独立的产业结构政策难以在一国范围内施行的情况下,再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更不可能取得成功。(2)对资本积累重要性的认 识存在偏差。资本积累固然不能自动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不建立起能够最有效、更快积累资本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资本支撑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更不可能建立和发展起来。如果把稀缺的资本资源用来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幼稚产业,不仅幼稚产业因缺乏盈利能力影响资本的积累,而且优势产业也会因可用资本被挤占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进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剩余,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会因资本积累不足而受阻。(3)对比较优势产业战略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目前我国资源状况的约束下,突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能够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因为比较优势既存在于产业间,也存在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内部的产业链上。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布局产业结构,也能形成技术水平不同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会因技术断层升级受阻。也就是说,比较优势战略内生的具有促进产业升级的积累和转换机制,随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比较优势不断变化,原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或产业环节将被新的、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环节所取代,产业结构也就逐步地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具备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功能,政府的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资源比较优势变迁,促进产业结构的渐进升级。今后,除了为数极少的关系到国防安全的产业和“市场失效”的公共产品、自然垄断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外,其它产业都应该推向市场。对于幼稚产业,国家也不宜在加入WTO的缓冲期内,再度大规模地动员稀缺的国内资本予以扶持,而是引进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促使幼稚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提高其自生能力。如果有些产业在关税保护期结束之后仍未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应该进行产业转换,由它们自己在市场中寻找和转入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中去。
B.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分析其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4、转变经济发展方8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2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u好又a快发展的历p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历y史来说,在各国的工i业化8进程中5,发展初期技术水0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z来提高产量。当工t业化8进入p一g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w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5方0式。这是一x种客观规律。所以5,在传统意义o上l的经济增长8方3式,在本质上d蕴涵了m人v与d自然对立的理念。近代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a业革命的推进、货币1向资本的转化6,追求经济增长0的观念日4益凸显。这一i时期,西方7学术界和公3众认6同的一z个q基本观点是,社会发展离不l开g人k对自然的统治和奴役。有工s业主义q精神之m父3之l称的圣西门b曾明确指出,工c业革命的本质在于i“把人l力t作用于d物”。由此,在传统的经济增长8模式下m,判断社会的进步主要依据经济指标的量度,它意味着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6,机器转动次数的多少2,烟囱冒烟有多长0,产品的利润有多高。这种单一t的、片7面的增长5方6式,直接导致了w大u规模投资、大n规模生产和对不b可再生资源的大f规模开v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悬殊、社会不q稳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o始逐渐显现。而平民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环境改善、社会公5平等进步因素,则被当作经济增长7的代价而牺牲掉了b。显然,这种经济增长2方3式,长2远看来不t利于r人y类自身文7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需要引4起检讨和反6思。 我国经济发展也n如世界工m业化1国家一y样,经历k了p一c个o对经济发展规律从3自然遵循到自觉遵循的长5期过程。十r一e届三b中1全会以4后,在解放思想,改革开e放的思想、路线、国策、方1针指导下c,蕴藏在人r民群众和产业结构中7的巨4大u生产力z得到极大j的解放,在百废待兴,几f乎走上m崩溃边缘,与d发达国家差距巨7大b的基础上q,刚刚复苏的中0国经济,必然强调快发展大g发展,必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正是由于k以8经济建设为5中7心7的战略转变,由于j经济体制改革的伴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u猛进。改革开k放以6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n巨0大r成就,社会发展状况也s有了k很大k改观,贫困人u口d大g幅度减少2,城乡k居民生活水5平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公3平得到有效保障和体现。这是我们引4以0为8豪的。但是,与w此同时,还存在着问题的另一q方8面,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j脆弱性;人g口l数量压力r巨0大z,活动频繁,规模庞大a;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紧张;人l均淡水2、耕地、森林、草地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不c到世界平均的一s半。此外,废水3、废气8、固体废物等主要工v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以3城市为1中0心7的环境污染仍7在继续,并逐渐向农村蔓延。尤l其是在过去的几u十g年间,一x些企业或单位片1面追求GDP数量的增长0,只注重经济效益,极力w推行掠夺性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7方1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u一g系列问题。从6总体上u看,以7往我国经济增长7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f,约占国内6生产总值的10%,加之m我国生产技术与i管理水5平、产业结构层次都比2较低,经济体制不d合理,导致地区v间低水7平重复建设等原因,造成经济增长6投入q大i、消耗高、效益差,对环境污染加剧。据统计5,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e世界平均水5平的3、2倍,美国的6。2倍,日4本的23。1倍,工k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4%。因此,这样的快速增长7持续的时间越长4,对资源环境的压力s越大l,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8式 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4消耗能源和污染为6代价的经济增长8方2式必须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d能再仅2仅5靠GDP数量的增长1,而应当纳入y到社会这一l大v系统中8去统筹兼顾,要有更为5全面、更为4辩证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g更大w的决心6、采取更有力q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u好又p快的发展。从2这个p意义t上q说,“转变经济发展方4式”的提出,反6映了p党中0央对这一t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中8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2识进一x步走向深化3、理智和清醒。 6、转变经济发展方5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y史时期已w经认7识到经济发展方4式的重大t作用,特别是强调了z从7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为7此,提出了p转变经济增长8方1式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的世纪经济运行特点的认6识的深化4,十q七p大b提出经济发展方0式的理念。这是对转变经济增长3方1式的新发展,新跨越。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3为2,经济增长0与a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m有区v别,经济增长7指的是GDP或人b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更多的产出,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h仅4仅5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m,包括经济增长4、结构改善、人l民群众物质和文0化1生活水6平的不u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方8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8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1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8转变为5集约式经济增长5;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2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8质量上h来;把见1物不i见7人s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3人g为1本,更加注重不a断提高人y民群众的物质文5化1生活水2平,让广h大v人k民群众分3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4实维护和实现最广q大t人e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s来。 经济增长0与y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联系。经济增长2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0就谈不f上t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7的目标,经济增长2并不c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一r方5面,作为6一v个l发展中8的人a口i大t国,要积极地扩大t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7。没有一n定的增长2速度,经济发展中6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城乡q以6及q区i域经济发展不k平衡问题等等都难以4解决;没有一t定的增长0速度,全面建设小m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没有一u定的增长8速度,社会主义f的优越性就难以4充分6体现。但同时,另一v方7面,我们所要实现的增长2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4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t的增长6速度,是扎v实的没有水5分3的速度,是有过硬的发展后劲的速度。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i,我们要走的是一f条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j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f。 从0转变发展方1式这个m意义c上z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1式”与b“转变经济增长4方2式”的基本精神总体是一m致的,都要求从5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化8。但是,具体来说二p者还是有递进性、发展性的区k别的。首先,经济发展方3式包含经济增长6的内4容,但不k是简单的等同于l经济增长1概念。发展是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而经济增长5方6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它对社会既可以1产生正向作用又v可以4产生负向作用。所以3,经济发展方3式的表述较之q经济增长7方8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确。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4式较之c转变经济增长7方5式角度更高、范围更广c,更注重经济质量意识,更注重经济发展的安全度与q和谐度。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5式的要求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3涵,更全面更直接地体现了f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了x发展的偶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n文6性的统一w。为5此,我们说,转变经济发展方8式本质上d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x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1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d,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保持合理适度的人j口t增长7;维护社会秩序,为5人z民提供安全、公5平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物质、文4化3生活条件;努力s提升8人c民群众的身体和文1化1素质;逐步提高人e民的生活水4平,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o,这样的发展实际上b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j好又z快发展的具体内3容。这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3式就是对转变经济增长3方5式的新发展,新跨越。 4、转变经济发展方3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5针和战略也g有很多,比4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6起方5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g业化0道路、中1国特色城镇化6道路、区d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m内1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8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2式之c所以2成为7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1针和战略。是因为1,转变经济发展方5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y局的,对各项具体工d作方4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7针,所以7是重要方6针。是影响经济发展方7向的,关乎我国经济大u局长3远和未来走向的,对各项经济方1针政策起统领作用的总战略,所以6称为3重要战略。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5式的任务又u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u中1。 其一m,转变经济发展方2式,要坚持走新型工i业化0道路。新型工i业化4道路是以4信息化6带动工h业化1,以2工y业化7促进信息化1,工u业化1和信息化6并举的道路。新型工j业化2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6、人i力s资源优势能充分7发挥的道路。新型工f业化4道路就是人g力k资源优势得到充分8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p业化6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h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7式的转变,要更为2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k来提升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n好型社会。 其二l,转变经济发展方6式,要坚持城乡o和区k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j放以2来,无d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h论是东部地区q、中1部地区q还是西部地区d都有了l不b同程度的发展。但与k城市相比2,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c东部地区m相比7,中7西部地区p发展相对滞后。城乡f之l间和区m域之d间发展差距仍3然较大z。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2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坚持城乡x和区m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坚持不h懈地实施统筹城乡y和区w域发展的方5针和政策,在继续推进城市化2的过程中0,扎w扎z实实建设好社会主义n新农村;在鼓励东部地区u率先现代化5的同时,促进中4部崛起、西部开x发和东北等老工x业基地振兴。 其三j,转变经济发展方0式,要进一v步扩大b内8需。扩大y内0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3期战略方5针和基本立足点,加大i对农村基础设施以6及t水4、电、气6等公1共设施的投入s。从3提高居民的收入i,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城市化1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0面着手2提高消费率,扩大d消费需求。要努力q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3扩大b消费需求的重点,不w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7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5级。结构调整一p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a战略。在向工l业化5中8后期转型的阶段,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k、各个u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经济增长8方2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增长0要素的投入h比5例,降低一h般的资金、资源、人c力m的投入t,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实现增长6。而经济发展从3整体上q不b仅7需要调整要素投入y比1例,还需要农业、工h业与b第三s产业之c间协调发展;工e业内8部的冶金、石化6、机械、电子f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7传统加工g业与g精细加工x、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以2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0。 其五j,转变经济发展方5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h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0一x次性和单一w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2以8牺牲环境为0代价的经济增长3转向以3环境优化8增长5和经济发展与a环境保护的双2赢。我国是一t个z人k口n大k国,人q均资源明显不i足。人k均耕地低于p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人v均水1资源仅0为5世界平均水8平的1。7。人h均矿产资源仅4为7世界平均水0平的30%。石油进口k依赖程度已j经超过20%。而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方2面,我国与w发达国家相比2还有很大b差距。与v此同时,我国在减少3污染物排放方2面任务十l分5艰巨2,因污染物高排放引7起的重大o环境事件,危及c了r人f民群众的生活。所以8,节能减排不g仅2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7人y为0本等科学发展的全 wゐ骏l胜dΗ[rmt
C. 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是什么
首先,了解一下产业政策的定义。国家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干预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第二,我国产业政策的内容。
1、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占中国面积的2/3,和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较为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这些情况的存在,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东西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某些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是不正常的,必然会出现西部拖东部后腿,最终导致发展严重滞后,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对于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3、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要努力做到: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4、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2011年第9号令,以下简称《目录(2011年本)》),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目录规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优惠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税收政策等执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
第二,我国产业政策的特点。
1、规模化导向。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重视支持大企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保护和扶持在位的大型企业。出现了行政力量主导、推动国企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21世纪以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施重点产业部门大企业集团战略、提高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这类政策的理由往往是“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过度竞争”等。主要原因在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不协调。
2、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和防止过度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2004年以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被列入产能过剩行列的行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IPO等方式进行融资等。
3、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鉴于中国绝大部分产业的集中度很低,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提高集中度。“十一五”期间,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
4、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中国的产业技术政策既是产业政策的组成部分,又是技术政策的组成部分,几乎涉及所有产业,因此也可看作是整个国家的技术政策,其重点随产业发展及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虽然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但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创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完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始终是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5、多部门联合行动及综合性行政干预措施。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性直接干预措施为主,且这些行政性干预措施往往是综合性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有时与质量管理、投资管理、环保、国土、金融甚至公检法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这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往往配以问责制,能较好调动多个相关部门,综合应用产业、金融、土地和环保政策,因而确实能形成强大合力,对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市场格局乃至一些企业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6、常常对微观经济进行直接行政干预。中国的产业政策也强调利用市场机制,但计划经济的强大惯性、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部门利益和寻租动机等,使其具有过于强烈直接干预市场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几乎覆盖国民经济全部大类行业,针对单个行业的产业政策数量显著增加,政策内容更细化、政策措施更具体;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目录指导、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措施进一步被强化。如产业结构政策或其实施细则依然会采用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将资源配置到政府指定优先发展的产业部门;产业组织政策以行政手段为主,以“关停并转”等强制性行政措施作为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手段;产业技术政策很具体地对特定技术、工艺进行选择性扶持等。广泛地直接干预市场、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和限制竞争,导致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技术路线等有时并非由市场主体自身行为决定,而是政府主导形成。
7、产业政策体系的多层级性。中国产业政策在体系上是多层级的,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均可制定、实施影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产业政策制定主体关系上的层级属性并不意味着产业政策一定统一。产业政策体系的多层级和产业政策多主体的性质,使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多个行为主体的影响与制约,利益关系复杂。
D. 我国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参考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运输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轨道交通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最重要领域,现在各地都在兴建高速铁路,原有的铁路也在做复线、做电气化。近几年大型城市建设地铁等工程规模也都非常大,未来十年一定是轨道交通高速增长的十年。“从2008年开始的高铁建设,已经显示出对轨道交通的正面利好作用,且我国装备制造现在不光是用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对此也有较大需求。因此我认为可以确定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交通轨道的装备年销售产值将呈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对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技术系统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强,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到2014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脚2012年增长了38.79%。全国高速公路网仍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路建设也在逐渐加快。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速公里里程达9.6万公里,较2005年增加了4.1万公里,增长了134%,平均年增长率为19%。交通运输设施基础基本得到改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E. 如何解读产业政策
指通过干预一国的产业(部门)间的资源分配或产业(部门)内的产业组织,达到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产业结构政策,二是产业组织政策。它们是产业政策的两个轮子。
F. 产业政策对金融服务产业的正面影响分析
产业政策调整了,话对金融服务产业的正面影响还是有很大的,因为它可以调整金融服务的方向
G. 论述:当前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文化立国战略与产业发展趋势
2011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适时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才能全方位去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从1978年以后到现在,为了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实行了三大战略:经济创富、科技创新(包括陆续提出“973”项目计划、“863”项目计划以及2004年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计划)和文化创意战略(以1998年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为标志)。
现在,应把这三大战略结合在一起,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文化立国战略是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经济创富三者融合的国家战略的高级形态。日本和韩国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
为什么要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中国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中国流行的一个提法就是“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包括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方面。文化立国战略就是对这种转型时期的一种综合推动。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就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就要从资本逻辑转向文化逻辑的发展模式,要真正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一个创意的时代,以创意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摆脱单纯依靠土地、矿产等物质要素推动。
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这对于有着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样,整个社会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也是一个追求艺术和科技融合的时代,文化产品更加重视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要有中国文化的元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普遍追求产品的功能价值,70年代追求产品的友好性,90年代追求产品的独特性,到了2010年全世界都在追求产品的体验性。这个体验是全方位的,包括感官、心灵和信仰三个层次。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卫星技术的推动,让此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现实。
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不同,伴随着跟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我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就是学习国际上市场驱动、资源依托和政策引导这三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可以看到,过去几年的政策法规建设,主要是针对新闻出版业、影视业和演艺业,尤其是出版社和演艺业,都制定了明确的改制时间点和完成改制的标准,有效地推动了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
从具体行业来看,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广播影视业,尤其是电影业,已经充分市场化了。当然,电影业还有最后一个堡垒没有攻破,就是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我们一直在呼吁用分级制度代替电影审查制度。而广播和电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制播分离改制到现在的节目制作机构的转企改制,在整个体制改革上没有创新。
从资本属性、企业产权结构来看,据有关研究,国有资本完全控制的行业有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报业、有线电视网等;向社会资本部分开放的行业有演艺业、会展业、设计业和艺术品经营业等;对民营资本完全开放的行业有影视动漫业、广告业、网络文化业和文化旅游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行业市场开放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从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利润贡献值来看,前端的内容创意利润率为45%,中间的内容制作和内容复制分别为10%和5%,后端的交易服务为40%,而我国过去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中间环节。因此,未来的政策应着眼于如何推动从中间环节走到产业链的前后端环节。比如,如何鼓励内容原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怎样鼓励文化消费等。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来看,过去13年(1998年~2011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在起跑。因此,政策制定的关键着眼点在于,在未来10年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甚至加倍增长,推动文化产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有人说,过去13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充斥了三种别样的“味道”:第一种叫“血汗味”,盲目搞文化地产、创意地产,重复进行基地建设和园区发展,四处只看到灰尘满天,农民工流血流汗大搞房地产建设,看不到文化创意,看不到版权流动;第二种是“铜臭味”,尤其是2009年九部委颁发的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出台以后,盲目利用金融手段放大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在股市、房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部分热钱流入到艺术品投资领域,甚至还出现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违背文化产权交易的本质,牺牲了许多盲目跟风投资的民众利益;第三种是“机油味”,很多企业采用低端技术简单复制,粗糙加工,花钱买一台高清扫描仪就到博物馆复制文物绘画,简单复制到其他材质上,比如木板、丝巾、玻璃上,认为这就产生了规模效益。可以承认,它是一种商业模式,但这是一种低端的商业模式,附加价值很低。我们看到,这三种味道里面唯独没有“人”的味道。我希望未来的政策转向如何提升文化产品的人文导向、人文内涵上面来,希望能够产生真正感动人心、感动世人的经典大作。
总之,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第一,文化产业增长的方式粗放低端。其重点不是放在内容创意而是放在生产制作,主要依托地方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所以,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对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名人资源的开发方式是近乎于粗暴的,主要希望通过门票收入、周边土地增值以房地产开发的形式获得收益,还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低下。大量生产出满足一般大众低俗消费趣味、内容低下、格调庸俗的文化产品。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广播栏目、图书出版、戏剧小品等现代文化产业,都纷纷为了票房奇观、收视率、资本效益、投资回报而纷纷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营造哗众取宠的效果,让现代都市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夸大性地侵入了文化产品,伤害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降低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一味增加所谓文化产品的互动、时尚、参与和体验所引起的身体上的快感,而忽略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
第三,文化产业的效益实现单一。主要依托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所谓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大工业化模式,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综合效益。只有充分提高文化产品的象征价值,才能维持文化产品的高价格,才能带来真正的规模经济,而不是仅仅靠提高文化产品的数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链集聚的核心在于,由象征价值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的流动而产生价值传递和价值递增。目前,在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内,很少看到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由于知识产权所形成的产业关联。与此同时,产品的范围经济还在于产品所拓展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由于远销国际而形成比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行政监管的多头管理,效率低下。过去十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成功的文化产业政策和公共资源扶持。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清晰明确,往往交织在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与文化产业发展职责之间,不能很好地分清两者在管理思路、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根本不同,在中央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行业交叉和多头管理。政府行政管理在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上,依然出现标准模糊,人为主观性强,客观操作性弱等问题,政府内容审查与行业标准分类没有区别对待,往往导致某些文化产品即便通过了政府的内容审查,在发行、放映、播出和运营等过程中依然是问题丛生,甚至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负面影响,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消费权益,不利于文化产品正面价值功能的发挥。
H. 产业政策对哪些产业效果好为什么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结构调整步伐有所加快,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平稳增长态势。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投资需求过度膨胀的势头继续得到遏制,结构调整在宏观调控中继续取得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产业政策在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增强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政策在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去年以来,配合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焦炭、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产业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投资总量与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瓶颈部门得到加强,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增长方式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能放松,必须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防止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反弹,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一)不断提高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到产业政策工作中去。做到态度上要坚决,决心上不动摇,工作上不放松,确保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为形成较长时期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创造条件。
(二)正确选择调控时机、合理运用调控方式和科学把握政策力度。
产业政策同其他经济政策一样,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适时、适宜和适度的问题,把握好时机、方式和力度,是做好产业政策工作的关键。首先是要“见事早、动手快”,正确选择产业政策的调控时机。审时度势,继续密切跟踪和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迅速加以解决。其次是要“打组合拳”,合理运用产业政策的调控方式。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需要政策引导。第三是要“区别对待”,科学把握政策力度。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做到松紧适度,力求避免产业政策的实施在不同阶段一个样,对不同地区、行业“一刀切”。
(三)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产业政策调控的做法。
一是要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均衡与不均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产业政策必须密切跟踪、分析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出准确、适度的超前导向,同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信息服务,引导社会投资结构和方向,提高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承受能力,调整经济运行态势。
二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行业准入。
根据总量需求和结构优化的要求,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把握标准,研究制定公正、规范、透明的行业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核准、备案,禁止供应建设用地和提供信贷支持,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继续给予支持。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组织实施已颁布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及电石、铁合金和焦化行业的准入条件,贯彻落实清理整顿措施,继续研究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
三是要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产业政策是一个系统,财政、信贷、价格等经济政策及工商管理都与之相互关联,因此,加强其他各种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系统功能,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去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并配套下发《当前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I.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分析
嗯。刚写论文
目前最全的了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于日前发布。相关内容本报将陆续刊登,今日选登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交流部分。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1.影视制作业。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和电影、动画片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
2.出版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从主要依赖区域性市场向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实力的出版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出版品牌。
3.发行业。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
4.印刷复制业。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使我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
5.广告业。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努力扩大广告产业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力,广告营业总额有较快增长。
6.演艺业。推进营业性演出单位资产重组,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形成一批大型演艺产业集团。
7.娱乐业。发展电子娱乐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兴娱乐方式,创新娱乐业态。鼓励连锁娱乐企业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加强文化娱乐主题园区建设。
8.文化会展业。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覆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关文化活动及会展,使文化会展业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
1.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
2.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3.中国国际动漫节
4.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
5.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6.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7.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8.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
9.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拓展民族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
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采用数字电影摄制技术与工艺,推动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形成数字电影规模化生产和制作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水平。
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建立动漫技术设备和公共技术平台支撑服务体系共享机制,增强国产动漫的原创制作能力和衍生产品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具有中国风格、国际影响的动漫品牌。
“中华字库”工程——建立全部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重点研发汉字的编码体系、输入、输出、存储、传输以及兼容等关键技术。
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以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采用现代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库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等高新技术,建立新一代综合各类知识信息的数据库,提高我国信息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1.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2.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
3.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崛起,西部地区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增强文化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效益,扩大规模,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从单纯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2.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全面推进广播影视制作、传输、发射、播映、存储、交换以及影视和演艺后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数字化。推动数字化出版、印刷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3.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鼓励公民以知识产权作为出资,依法创办中小文化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4.鼓励发展文化相关产业。推动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充分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1.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一般艺术院团和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外的出版单位及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复制、发行、传输网络部分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分期分批完成转制为企业的任务。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合理确定产权归属,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努力形成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与企业集团。
2.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2010年前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基本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推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文化公司。
3.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4.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加强和改进服务,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1.发展文化产品市场。鼓励发展城镇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社区书店和网络书店。重点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规范和发展演出市场。在大中城市推广票务连锁服务,形成覆盖全国的票务连锁服务网络。繁荣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开拓动漫游戏、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扶持艺术品市场发展,努力使我国成为亚洲主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2.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文化企业间接融资制度,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规范文化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建立文化行业人才库、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规范运作,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执业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4.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各类文化行业组织要依照法律和章程,认真履行市场协调、行业自律、监督服务与维权等职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记协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发挥行业自律和维权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版权协会、中国演出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到2010年,完成文化领域各种行业组织的建设和改造,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分开。
5.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要面向群众,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具备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政府补贴方式,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提高国民的阅读意识和文化消费意识,拓展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加强文化产品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实行新型代理配送制度,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1.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强以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流为特征的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的建设。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著名品牌、辐射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鼓励资产质量好、经营规范、成长性强的文化流通企业上市。
2.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文化产品流通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支持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鼓励跨越区域、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文化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列入规划的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纳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享受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
3.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鼓励出版物发行、票务、互联网上网服务、电影发行放映等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直营连锁网络,或通过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结方式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形成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文化产品连锁企业,使连锁业态成为文化产品流通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鼓励文化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发展,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跨国连锁经营。继续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建设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城乡数字电影院线。
4.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流通。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研究制定文化行业电子商务规范,积极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型文化电子商务模式。
J. 产业政策具体内容
第十三章 产业结构及政策 产业结构及政策 第一节 产业及产业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第四节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及政策 本章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 分为四节: 分为四节: 在第一节中, 在第一节中,首先介绍了产业的概念及产业的分类 ; 在第二节中,主要介绍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些基本规律; 在第二节中,主要介绍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些基本规律; 第三节是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第三节是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第四节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介绍。 第四节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介绍。 产业及产业结构 产业与产业分类 产业与产业的形成 产业是进行同类经济活动组织的总和, 产业是进行同类经济活动组织的总和,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组织 的集合。 的集合。 产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同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的。 产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同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的。 经过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和古老的商业。 经过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和古老的商业。 产业及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希尔首先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 费希尔首先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 也就有了三次产业的划分: 也就有了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次产业就是农业和畜牧业,包括采掘业。 第一次产业就是农业和畜牧业,包括采掘业。 业就以制造业为其核心,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第二次产 业就以制造业为其核心,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 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 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 第三次产业就是服务业。 第三次产业就是服务业。 克拉克大分类法 产业及产业结构 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一般由政府的权威机构进行编制并颁布,具有权威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一般由政府的权威机构进行编制并颁布, 性、涵盖性和实用性等三个方面的要求的分类方法 。 我国自1985年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编制了第一次标准产业分类后, 年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编制了第一次标准产业分类后, 我国自 年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编制了第一次标准产业分类后 前后经过了4次修订 次修订, 前后经过了 次修订,目前实施的标准产业分类标准以四个层次将我 国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产业进行了划分。 国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产业进行了划分。 产业及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 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一个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 一个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产业结 构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性,如系统性、层次性、 构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性,如系统性、层次性、有序 性等等。 性等等。 产业及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各种表象 产出结构 作为资源转换系统的产业结构的产出所构成的比例关系, 作为资源转换系统的产业结构的产出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就是所 谓的产出结构,常见的产出结构,是以产值(增加值) 谓的产出结构,常见的产出结构,是以产值(增加值)为计量单 位的。因此,通常也称其为产值结构。 位的。因此,通常也称其为产值结构。 劳动力结构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一个比劳动力结构更为全面地反映投入要素结构的表 但在现实中,资本结构的使用率反而不及劳动力结构。 象,但在现实中,资本结构的使用率反而不及劳动力结构。 需求结构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配第- 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对不同产业收入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 配第对不同产业收入的描述, 性,被后人称之为配第定律。 被后人称之为配第定律。 克拉克在其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时间的 克拉克在其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律: 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 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而劳 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 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 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 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 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 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 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 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 升的速度则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显得 升的速度则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 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 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 在服务业方面, 在服务业方面,无论是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与工 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在上升的速度上却与工业部门不同, 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在上升的速度上却与工业部门不同, 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霍夫曼定律 如果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称之为霍夫曼 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 的。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高加工度化过程 所谓的高加工度化,是指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 所谓的高加工度化,是指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 构表现出的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 心的发展趋势。 心的发展趋势。 高加工度化过程体现了工业经济不断从粗放式增长向集 约式增长的转变。 约式增长的转变。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经济服务化趋势 对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实证的研究结果与库兹涅茨 法则的结论并不相符: 法则的结论并不相符: 这些国家的第一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 这些国家的第一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 年代以来下降的势头都有所减缓; 自70年代以来下降的势头都有所减缓;第二次产业的相对比重,在 年代以来下降的势头都有所减缓 第二次产业的相对比重, 70年代以后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工业,特别是传统的制造业在国 年代以后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年代以后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工业, 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下降; 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下降;第三次产业则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趋 其比重已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一个被称之为“ 势,其比重已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一个被称之为“经济 服务化” 服务化”的时代已悄然来到。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产业结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构高级化的基础。 构高级化的基础。 关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关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目前常见的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 面加以考察, 标准结构”的差异; 面加以考察,即 ⑴ 与“标准结构”的差异;⑵ 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 产业间均衡的比例关系;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度;⑶ 产业间均衡的比例关系;⑷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⑸ 可持续地 发展。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与“标准结构”的差异 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统计回归出产业结构的“ 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统计回归出产业结构的“标准发展模 这些“标准发展模式” 式”。 这些“标准发展模式”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轨迹的综 合描述,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某种规律。 合描述,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某种规律。 如果某一产业结构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标准结构” 如果某一产业结构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标准结构”产生了一定 的差距,可以认定这一系统违背了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 的差距,可以认定这一系统违背了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其内部的结 构是不合理的;反之,如果一个特定系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构是不合理的;反之,如果一个特定系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内 部结构恰好与“标准结构”相符, 部结构恰好与“标准结构”相符,可认定这一系统与产业结构发展的 共同规律是吻合的,其结构也是合理的。 共同规律是吻合的,其结构也是合理的。 产业结构优化 对市场的适应程度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结构的适应程度为检验一产业结构系统是否 合理时,应当注意的是: 合理时,应当注意的是: 由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出结构相对的滞后性及刚性等特点, ⑴ 由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出结构相对的滞后性及刚性等特点, 产出结构和完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产出结构和完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产出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间的偏差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 ⑵ 产出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间的偏差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总 量偏差和结构偏差。 量偏差和结构偏差。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一般可通过产品储备、 ⑶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一般可通过产品储备、生产能力储 备和生产能力调整的方式给予调整和解决, 备和生产能力调整的方式给予调整和解决,但这三种调整方式在适应 程度和适应时间上是不同的。 产业结构优化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资源 的使用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的使用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其要素就是各个不同的产业。这些产 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其要素就是各个不同的产业。 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便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 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便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决定 了系统特定的功能。 了系统特定的功能。 对于一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而言, 对于一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而言,可利用的资源一般有两类获取 渠道,即系统内部的资源和系统外部的资源。 渠道,即系统内部的资源和系统外部的资源。 产业结构优化 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 首先强调了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 ⑴ 首先强调了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 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 ⑵ 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为了目前 的过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生产。 的过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生产。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发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产业结构的高级 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的过程 我们就称之为产业结构的高级 化过程。 化过程。 “标准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判断 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钱纳里、赛尔奎因等人所归纳总结的“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钱纳里、赛尔奎因等人所归纳总结的“标准结构” 被称之为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型式” 被称之为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型式”。 产业结构高级化可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产业结构高级化可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⑴ 产值结构的高级 资产结构的高级化。 技术结构的高级化。 化。⑵ 资产结构的高级化。⑶ 技术结构的高级化。⑷ 劳动力结 构的高级化。 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优化 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在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时所使用的,以产值结构 为指标的“标准结构”,被称之为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 以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就形成了劳动力结构。通过劳动力结 构来观察产业结构,有一些理论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⑴ 劳动力作为 产业结构系统的投入,只是诸多投入要素之一。仅从劳动力要素一个 方面来观察产业结构,继而衡量其高级化有失全面性。⑵ 不同的劳动 力具有相当的异质性。⑶ 劳动力要素的市场流动问题也是在选用劳动 力结构指标时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比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判断 相似比较是以另一个产业结构系统为参照系来评价和判别一个产 业结构系统的高级化。关键是构造一个关系式: 业结构系统的高级化。关键是构造一个关系式: rAB=∑in u Ai u /[( n Bi/[(∑i u 2)(∑ n Ai )(∑i u Bi 2)]1/2 被判别的产业结构系统为A,作为参考系的产业结构系统为 , 被判别的产业结构系统为 ,作为参考系的产业结构系统为B,Ui 为产业i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 自然, 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 为产业 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自然,UAi和UBi分别表示 和 分别表示 了产业i在产业结构系统 和产业结构系统B中的比例 在产业结构系统A和产业结构系统 中的比例。 了产业 在产业结构系统 和产业结构系统 中的比例。且 ∑i n ui =1 产业结构政策 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 主导产业的特征 所谓的主导产业, 所谓的主导产业,是指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 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特征包括: 主导产业的特征包括: 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 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 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更 多的附加价值。 多的附加价值。 产业结构政策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关联强度基准 赫希曼 在利用关联强度基准选择主导产业时,可以利用感应度系数和影 在利用关联强度基准选择主导产业时, 响力系数对各产业进行选择。 响力系数对各产业进行选择。 收入弹性基准 筱原三代平 应选择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应选择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某产业的收入弹性 = 该产业产出的人均需求增长率 / 人均国民收 入增长率 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筱原三代平 应当选择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应当选择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政策 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 所谓的幼小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相对于 所谓的幼小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 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 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 李斯特是早期主张对本国幼小产业进行保护扶植的代表人物。 李斯特是早期主张对本国幼小产业进行保护扶植的代表人物。 二战后,主要的扶植政策手段包括: 二战后,主要的扶植政策手段包括: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 ⑴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 财政和税收的倾斜政策。 ⑵ 财政和税收的倾斜政策。 ⑶ 金融和信贷的优惠政策。 金融和信贷的优惠政策。 技术的支持政策。 ⑷ 技术的支持政策。 直接规制等产业组织政策。 ⑸ 直接规制等产业组织政策。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