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专题

文化产业专题

发布时间:2020-11-25 10:32:16

文化产业的专业设置

推出《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
TOP 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 TOP 2: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TOP 3: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系) TOP 4: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TOP 5: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系)
TOP 6: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系) TOP 7: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 TOP 8: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TOP 9: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 TOP 10:闽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企业管理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为文化企事业、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培养能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国内部分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或方向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江汉大学、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长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现代艺术研修学院、浙江工商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湘潭大学、青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仰恩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石家庄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管理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兰州文理学院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是研究和实践东方文化的非实体学术研究机构,成立于l997年4月。
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越南文化等。中心主要工作内容有:编辑出版东方文化研究丛书,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专题讲习班、研修班,提供有关的咨询与建议,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心聘请院内外、国内外有关著名学者为特约研究员,黄心川为名誉主任,徐远和、李甦平曾任中心主任,现任主任为孙晶,副主任卞崇道,秘书长王青。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四川大学所属从事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管理决策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跨院所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11年获批成为首批全国版权示范基地,中心主任是蔡尚伟。
中心的宗旨是发挥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文学艺术、工商管理、历史文化、软件工程、外国语言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运用现代化的以实证调查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集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为一体,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研究所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整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科研院所及产业链相关的优秀资源,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标准制定、战略规划、决策咨询、园区建设、人才培训、品牌推广、投资促进等系列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被誉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之父,是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小组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政府、深圳市政府等8省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为多个国家部委,省市级城市和数十家文化产业园区提供过咨询服务,是国内文化创意领域成功实践案例最多的文化创意研究机构 。
清华大学
国家为加强文化产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央领导有关指示精神,2004年5月,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批准,学校以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院、信息学院等7个与文化产业研究相关的实体学院为依托,建立了校级跨院系的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心有一支多学科权威学者和高层行业管理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非物质经济等相关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国际学术声誉,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是熊澄宇。
中心将以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努力建设一个设备先进、机制灵活、人才荟萃、成果丰富、研 学产管一体化的国家基地,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设立和领导的专业研究机构,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智库为目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规划应用为重点,以决策服务为特色,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城市战略、企业文化、体育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研究和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为花建。 1. 陈少峰,1964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专家,教育部评审专家,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伦理学史、正义的公平、新中道的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
2. 向勇,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访问学者,英国伦敦Metropolitan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兼任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国家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创意产业协会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国文化院顾问委员会文化产业组委员。
3. 金元浦,男,汉族,1951年1月生,浙江浦江人。1987年于陕西师大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钱中文先生学习,199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2000赴韩国讲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4. 崔俊超,知名自媒体人,动漫产业国际联盟副秘书长,“文化旅游产业”微信公众平台创办人,多家大型媒体特邀专栏作者,供职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从事旅游演艺、主题公园、农业生态、文化传媒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创办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微峰会任秘书长、河南媒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曾参与有中国著名爆笑舞台剧《开心麻花》河南巡演、世界著名音乐剧《猫》、中岳嵩山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国首席禅文化主题酒店《禅宗少林·照见山居》、大型实景神话音乐剧《嫦娥》等市场营销与品牌宣传工作。
5. 范周,男,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文化产业》杂志社总编辑。历任山东省曲阜市文化顾问、中国金牌形象大使等大型活动总策划,参与了许多著名企业的整体经营策划和营销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河北省承德市挂职期间,主抓文化产业工作并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运用到科研教学中。
6. 叶朗,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

❷ 文化产业专业是做什么的啊

文化产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及就业方向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 是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 “ 朝阳产业 ” 或 “ 黄金产业 ”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创造型人才,高等院校应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 我校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将为学生开辟就业广阔前景。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子网络、文化出版、影视演艺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培养学生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能力,尤其是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政府部门、各文化传播媒体中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

主要课程有:文化产业管理、中国古代史、西方文化专题、经济法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纪概论、商务谈判、广告实务、法律实务、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化艺术管理、文化政策与法规、形象设计与推广等。

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音像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广告的文化宣传与管理等;高阶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投资、大型文化公司运营,对外文化交流等;其他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与产业管理的理论研究,艺术院校、广告公司、旅游公司等。

❸ 热心的兄弟姐妹们帮忙找一下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论述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识经济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更是受到空前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十五”计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这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必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出于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满足于经济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争向文化大省的定位迈进,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专家和社会各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各个地区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情况来看,它们为各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也将会带动当地其它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综合这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认真研究这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多样性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无疑是有益的。



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上,观念的问题依然是人们要讨论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对观念和理论认识的进步,与实践的体验和发展是同步的。认识不一、观念众多、实践多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观念等理论问题的认识无疑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启迪人们的认识,也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具体的实践提供智慧。

浙江省的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就曾为将该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问题举行过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探讨了当前发展文化产业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从文化的定义问题,到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在报道所列的研讨会所讨论的十四个问题中,有纯粹理论的探讨,有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对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设计关系的探讨,有对文化发展与法制关系的探讨。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研讨会也认识到了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重塑“浙江精神”的问题,这应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类似的问题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文化精神问题与文化经济是互动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

可贵的是,学者们注意并肯定了从口号“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到“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转变。这一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克服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本末倒置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倾向,也克服了人们潜意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倾向显然是从过去一段时期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来的,带有旧时的痕迹。



一个普遍认识到的问题是体制改革问题。体制是关键。有了好的体制,没有人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吸引人才,没有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进行融资和吸引投资,更会走向良性的循环之路。

随着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文化产业的实践和理论认识的发展,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解决的、而且应该尽快解决的是体制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体制问题而言,又是以“人”为核心。如今年年初湖北省委有关领导在一次与著名艺术家座谈时提到:文化体制改革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现在不但要靠感情留人,还要靠体制留人。这显然是根据历来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使之提高到了体制的层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文化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首先要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其次是文化体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始终不可忘记世界趋势、全国形势、本地实际,以及与各地差异,甚至包括本地不同文化行业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见,有一系列问题,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变“养人”为“养事”、变“办文化”为“管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对待和协调发展等,都是目前已经认识到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问题。总之,只要体制为人们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很多的方法人们都在尝试。如文化产业商会,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2003年8月13日武汉市工商联(总商会)文化产业商会成立。该商会成立后,即以此为龙头,带动社会上的大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好的项目将到沿海地区招商。商会还筹划了文化一条街项目,并与北京收藏界老字号荣宝斋开展合作。效果如何不好妄下评论,但这种努力却是很有意义的,反映的是体制的进步带来的变化。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很多省市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较大成功。如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总体方案”,对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还进行了很多的理论探讨,并且能够把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WTO的背景下去思考,而其工作又是结合具体的文化企业实际的。



另一个应被重视的是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问题。特色不仅是形象,有时更是生命。目前有关的区域文化规划中,大打特色牌,是一种值得关注、研究和赞赏的做法。强调特色、营造特色、突出特色,显然是对以往在自发状态下的发展成功的总结。现在在有关决策部门的规划下,必然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强调特色发展方面,云南等地做得比较好,其成功经验值得人们借鉴。云南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在“民族文化”,这是根据其当地实际而确立的准确定位。众所周知,云南的少数民族种类之多在全国是少见的,其奇山异水也多为他处所不及,因此该省的文化产业都是以此优势和资源而展开的。无论是具体项目还是品牌,都大打民族文化的牌,强调其独一无二性,“人无我有”,甚至可以将其带有这一特色的项目和品牌展延到其他地区。政府将其当作贯彻当地政府意图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措施得力。克服了云南平均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资金有限、交通不便等等弊端,其实践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最亮点。

对于这一系统工程,云南当地也是分头落实、逐步推进的。近年来,为了推动民族文化工程向前发展,他们在全省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在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要创作生产出代表本民族艺术水准的一歌、一舞、一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仅以丽江为例,就先后推出纳西古乐、歌舞剧《丽水金沙》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多样性的尝试,还体现在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中,这种原生态歌舞剧经过市场化的包装运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给人以很多启示。这些虽是在政府规划之外所取得的成功,但无疑打的也是特色牌。

类似的强调特色,浙江省在认识上就强调大打文化名人牌。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曾先后养育过汉代王充、宋代沈括、陈亮、叶适,更有过王阳明、刘宗周、王士祯、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秋瑾、蔡元培等等,这些人所代表的学派、思想和文化成就,不仅是留给现代浙江人的一种现实遗产和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而对这样的背景,凡是可以发扬的他们会继续发扬,凡是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可以给他们以激奋的力量。浙东的一些地区如绍兴,在此方面就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观文化的基础建设,起到的是示范效应,营造的是一种文化的社会氛围,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实际上,就各地的文化特色而言,大多都是可以追寻的。笔者认为,特色资源即是优势资源,而优势资源也同样可以变为特色资源。只要注意发现和培育,打特色牌并不难。关键的是要善于发现,若把不是特色的当作特色来宣扬,只能落得自己鼓吹、自己欣赏的结局。



看来与观念变化同时要注意的观念变化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在认识到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有上述可喜的进展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所出现的与之相关的有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大多是伴随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而有的则是与我们历史上一贯的思维相联系。我们这里主要结合目前一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看看其中出现的若干倾向性的问题。

1、面面俱到,有千篇一律之虞。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从纲要的格式到语言,从口号到目标要求,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方面认识较为深刻,而这方面是大家的共识;有的方面认识片面狭隘,显然又是与当前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举一个例子,在这些规划制定者的眼中,纳入其视野的只是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单位,而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情况的急剧、多样化的变化情况,并且没有为将来未知的发展预留下足够的空间。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问题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则不行,还必须以国际和全国的情况为前提。这也是要预留足够发展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个系统工程还涉及到投融资、文化中介、文化市场方方面面,而在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纲要中,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政府所能够顾及到的方面,而政府顾及不到的方面显然存在着很大漏洞。

2.贪大求全。这也是一些论证报告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通病。文化产业具体要落实到文化企业的努力,而对一个地区、一个文化企业或一个文化企业群来说,最根本的是产业特色。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文化产业最著名的是电影业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证。求大求全,多头出击,不仅仅是军事战略上的大忌,同样也是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大忌。必须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才能做好区域文化产业。现代国际上的文化产业集团,很多都是超级“航空母舰”,要参予和它们的竞争,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击,必遭“十面埋伏”。以省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省”,以市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市”,当然也不乏要建立“文化大县”呼声,一时间“文化”被吵得漫天价响。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我们一些学者和部门的浮躁倾向。

一些地方在总结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之一是,甚至将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门类不全也当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项就要对某一项进行“大力扶持”,非要将其“做大做强”不可。孰不知这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的县市来说,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产品档次低、产品没特色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再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市县,在制定规划时也强调要发展本地的现代广电传媒产业,并且决心似乎很大。这种观点使人听起来仿佛有隔世之感。孰不知广电传媒业讲求的是规模效应,而当地的广电业还属于单纯的事业单位性质,几乎是在没有竞争的状态下生存的。

过于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完全忽视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些在报告中好看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在实际工作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划落空的问题,还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规划对于实际发展的重要性。

3.缺乏广泛论证。一些发展规划是在少数学者研究和论证中产生的,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论证,而少数学者的论证本身就有偏颇,是很不完善的,所以虽经政府部门发布,但其权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会上和业界的影响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实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学者在论证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优势,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所谓的优势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当地的小环境下看就极容易被放大,而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对象是全国性的乃至世界性的。

就以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为例。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无疑是对的,但在我们所看到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文化产业规划中所看到的都是过份强调本地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这实际上仍是传统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思维和修方志中的强凑地方“八景”的做法。孰不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同样是这种文化资源和条件,由于观念和体制没有转变,多年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只要我们注意把握,就会在相互的学习和促进中共同进步,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者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❹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书籍

文化产业管理、中国古代史、西方文化专题、经济法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纪概论、商务谈判、广告实务、法律实务、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化艺术管理、文化政策与法规、形象设计与推广的相关书籍!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xhrvip 徐浩然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远东控股集团首席品牌官、高级副总裁、国家金话筒金奖获得者 个人品牌探路者——国际品牌联盟中国个人品牌委员会秘书长、品牌中国总评榜“金谱奖”品牌专家、全球华商百位品牌人物。近年来获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主持人、年度中国最佳新闻评论主持人、中国传媒新锐人物、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个人荣誉。 资深传媒人——曾在央视、云南卫视、广东卫视、江苏卫视任实习记者、助理记者、记者、主持人、主播、主任记者、总主持人、高级编辑等职,节目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十佳电视新闻栏目、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五十余个国家和省级奖项。近年来担任了学习型中国、品牌中国节等数百场大型财经活动主持人。《新华商》杂志总策划、《广州日报》时事评论员,君风传媒《中国冠军企业案例书系》主编。 终身学习者——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硕导,MBA导师。著编有《个人品牌》、《文化产业管理》、《中国电视频道竞争力评价研究》、《浩然茶座》、《第一目击》、《第二见证》、《两思访谈录》等十部书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现代传播》等发表约60篇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xhrvip

❺ 国内有什么大学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近年录取分数线谢谢。

2004 年初,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为这一新设专业的首批承担者之一。 2005 年 2 月,在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A ++ 的最高成绩名列 2004 年新增专业榜 首。
该专业现有一个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博士点和硕士点,一个本科专业,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 20 余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 70% 以上,其中教授 11 人(博士生导师 6 人,分别招收文化经济研究、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等方向的研究生),副教授 7 人。
我是湘潭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啦,过重点线就可以了哦。

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能写哪些方面的论文

范围广,选题很多的

❼ 文化产业的范畴

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
下面是北大文化产业2007年(第六期)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 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

针对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而又人才匮乏的现状,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将经济管理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研修有机结合,以培养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与深刻性,将每一门课程设计成一次专题讲座。 全部课程分为七个模块,涵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
文化产业概论与文化产业管理 音乐(唱片)与经纪业
电影产业 动漫产业
图书与纸媒出版业 文化旅游与艺术品经营
电视传媒业
1、文化产业概论与文化产业管理 2、音乐(唱片)与演艺经纪
(1)文化产业政策走向与文化体制改革 (1)唱片工业史
(2)全球文化产业大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2)中国唱片业的新经济模式
(3)文化产业的商机与模式 (3)唱片公司管理
(4)区域文化产业的推动与发展 (4)唱片营销与案例分析
(5)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策划与制作营销 (5)演出经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
(6)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大型国际商业演出策划运作与现场管理
(7)文化产业的资本运作与案例分析 (7)如何做一个经纪人
(8)中国文化市场调查的特色与方法 (8)演艺经纪中的签约合同文本分析
3、电影产业 4、动漫产业
(1)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政策与发展趋势 (1)中国动漫产业前景分析
(2)电影的题材策划 (2)世界各国发展动漫产业的策
(3)电影的营销策略 (3)动漫产品的前期策划与分析
(4)国际背景下的电影制作与发行 (4)动漫产品在国际国与市场拓
(5)影视娱乐机构的经营管理 (5)动漫衍生产品授权及版权保护
(6)电影的资本运作与投资策略 (6)数码技术与网络动画的发展
(7)电影的融资模式 (7)动漫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准备工作
(8)电影的发行院线与渠道 (8)国际动漫产业投资
5、文化旅游与艺术品经营 6、电视传媒业
(1)中国旅游业的政策限制及政策走向 (1)电视传媒业的战略规划与政策走向
(2)国外旅游开发模式及经典案例 (2)电视频道发展及经营策略
(3)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开发 (3)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4)区域旅游的形象规划与项目管理营销 (4)电视节目发行与经营
(5)主题景观与主题公园的开发策略及营销模式(5)电视传媒的投资策略与投资管理
(6)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定位与品牌打造 (6)电视传媒的广告市场
(7)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 (7)电视媒体的竞争力提升与产业链打造
(8)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与经营
7、图书与纸媒出版业
(1)入世后中国出版业的接轨与定位 (5)畅销书的市场判断与分析
(2)图书的连锁经营 (6)畅销书的包装与营销
(3)中外出版流通体制比较 (7)期刊经营的商业模式
(4)畅销书的策划与经典案例分析 (8)纸质传媒的市场定位与发行策略

❽ 用文化产业理论分析中国当代流行文化

一、从“启蒙功能”到“市场功能”:中国美学的角色转换
众所周知,美学作为来自欧洲的哲学分支学科,在东亚诸国的出场必然经历“西学东渐”的过程。这便形成了一个历史过程,亦即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
追本溯源,对于中国而言,美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会冲与融合的成果。它最初是依据西方的学科分化和学术规范构建而成,而又必然具有本土的特质。然而,这种中西互动却造成这样的悖论:中国审美主义虽以康德意义上的“审美非功利”为基本理论预设,但又都强调审美之“无用之用”的实用性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美学在中国总是与(外在的)“理想社会”和(内在的)“理想生命境界”相互关联起来。[1]
这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的主潮,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审美主义”思潮。从“审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美学的主流是一种“泛感性论”的生命哲学,它具有三重意蕴:其一,将“生命”与“审美”贯通;其二,赋予艺术以“宗教式”的救赎功能(以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为代表);其三,以“泛审美”的目光观照世界。归根结蒂,“生命的艺术化”是中国审美主义的核心,它要藉审美之途来安顿此岸的生存,现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与宗白华的“艺术的人生观”,就是其典型化的形上境界。
因而,在20世纪的20、30年代与80、90年代,中国的审美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的急先锋。特别是在80年代,出现了全社会皆学美学的“美学热”,这是一场以抽象理性形式所表达的“感性解放”,当代思想家和美学家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和具有人类学意味的哲学思想在其中占据了主导。这便是美学在中国的“前导性”的问题,它犹如幽灵在汉语思想界内游荡和隐现。实质上,“审美人生”与“理想社会”犹如一张纸的两面,前者往往为后者提供着内在依托和主体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外在实现和客观显现。而华夏古典文化重个体生命的安顿和体贴,则为“生命艺术化”的思想奠定了传统基源。由此来看,从20世纪初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解脱美学”与梁启超“社会关怀美学”的二元并置,直到世界末关注生命的美学思潮与审美文化研究的共时性的出现,都是在从内、外不同的角度论述着相同的主题。
然而,中国美学所承担的“启蒙功能”,却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得到了转切。这是由于,市场经济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秩序的获得便主要依赖于政治活动的强力整合作用,经济活动对此则很少贡献。于是,政治活动便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并使得经济与文化活动服从于自身,从而使得三大活动领域以政治为中心统合为一个整体,即诸“领域合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经济活动本身就直接构成了一种保证社会秩序的整合力量。由此导出的结果是,各个领域间将不再存在一种直接的从属关系,而是相互拉开了距离,相对地分离了。此可称为“领域分离”。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这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时“社会结构”所发生的最为根本性的转型,它深刻地影响着文化运作方式、文化结构及文化内容的转变。
历史地看,20世纪中叶后的中国,随着社会结构的逐渐分离,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格局也经历了三大阶段。就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最先是意识形态的一度空间,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随着社会转型的开始,精英文化开始游离出来,形成意识形态与精英文化的“文化二元分立”局面,这是80年代的基本情况;最后则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兴起而来的“大众文化”漫卷之势,并由之而构成与“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并存的另一极。至此,“文化三分天下”的格局便已出露端倪,从90年代开始这种局面基本形成。可见,中国文化的格局变化是一个由“整体统合”到“逐渐裂变”的历史过程,我们称之为“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
在当代中国历史的变迁当中,中国美学自觉地介入到社会转型和文化分化的进程当中。在“文化二元分立”阶段,美学自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功能。这意味着,美学在精英文化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与之形成二元格局的历史进程当中,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说充当了一种“分离者”的角色。这充分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凸显、“主体性”思想的彰显和“文化热”的浪潮当中。
然而,到了文化“三分天下”的阶段,美学便自然被赋予了“市场的角色”。在中国,美学研究者们对“大众文化”和“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的提倡,恰恰是同大众文化的繁荣共步发展的。当大众文化真正繁荣之后,知识分子又发现了文化背后的经济要素,于是“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便成为了当代的社会热点。可以说,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了“文化产业”的前奏,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也大都具有美学的学术背景。当然,这里必须区分出两种意义的美学,一种是狭义上的“作为学科”的美学,另一种则是广义的美学,介入现实和文化的美学,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更多属于后者。无论怎样,文化的经济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已在当代中国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尽管知识分子对此所持的立场各异。
二、当代焦点:“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文化产业位置
“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是当代欧美文化研究中的热点专题,这一观念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界,以当代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德斯通(Mike Featherstone)的思想为代表,常常被视为“后现代文化”中“文化边界崩溃”的特定内容。 在中国,这种观念已经被大量地用于描述当代中国文化的某种现状,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当然,与欧美主流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不同,中国社会仍处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多元共生和并置的格局里面。
简单说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 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亦即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谓的“把审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观事物”,或者“将‘纯粹的’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
当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时空中,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审美消费物的时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端状态。从时装、首饰的“身体包装”到工业设计、工艺品和装饰品的“外在成品”,从室内装璜、城市建筑、都市规划的“空间结构”到包装、陈列和编辑图像的“视觉表象”,都体现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怀。同时,不仅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周遭环境都得到了根本改观,而且,就连人自身,只能属于每个自己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在当代社会里面,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皆为直接面对身体的审美改造。这样,“消费文化中对身体的维护保养和外表的重视提出了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身体与外在的身体”。 当设计的对象转向主体的时候,就不只包括对人的外观的物性设计,而且还包括对“灵魂、心智的时尚设计”。这也便是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所描述的人们不只在美容院和健身房“追求身体的审美完善”,而且,还在冥思课程当中“追求灵魂的审美精神化”。 这两方面都指向了一种所谓的“美学人”(homo aestheticus)的存在。
在这种大众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审美化当中,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接合,“文化工业”(culture instry)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阿多诺(T. W. Adorno)晚年所写的《文化工业再思考》(1975)一文中,就认为“大众并不是衡量文化工业的尺度,而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10] 实际上,“文化工业”一反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命题,从而成为“市场所宣告的有目的的无目的性。”[11] 换言之,“文化工业”以其商业的实用目的,用市场的交换价值取代了文化的使用价值,从而也就收买了无目的性的领域。如此看来,“文化工业”就将——文化的无目的性与市场的目的性——两种原本相反的形式合而为一。一方面文化工业是以纯然消遣形式出现的个体接受,另一方面却又是以实用消费形式出现的市场经营,二者在“文化工业”那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这种经济动力的要素的注入后,显然会进一步推动“大众对自身与周遭生活越来越趋于美化的装扮”。于是,文化工业就利用其“有目的的无目的性”驱逐了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起码还可以做出这样的区分,一种是“表层的审美化”,这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但还有一种“深度的审美化”,这种审美化应该是深入到了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因为,外在的文化变迁总是在慢慢地塑造和改变着大众的意识、精神、思想乃至本能,“深度的审美化”由此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了。
在大众文化层面上,这种“深度的审美化”更与“拟像”(Simulacrum)文化的兴起息息相关,大众也在通过视觉接受这种文化对自身的“塑造”乃至“改造”。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创建了一套“拟象三序列”(The Three Orders of Simulacra)理论,其主旨就在于要从历史序列的角度,为这类“后现代文化”设定一个坐标系。他认为,拟象的三个序列与价值规律的突变相匹配,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依次递进:⑴ 仿造(counterfeit)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的主导模式;⑵ 生产(proction)是工业时代的主导模式;⑶ 仿真(simulation)是被代码所主宰的目前时代的主导模式。[12] 第一序列的拟象遵循“自然价值规律”;第二阶段的拟象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第三阶段的拟象遵循的则是“结构价值规律”。在鲍德里亚的眼里,第三阶段的“拟象”,主要用以描述后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或“视觉文化转向”(the turn of visual culture)。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突出呈现,就是仿真式“拟像”(Simulacrum)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文化事实,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摹仿对象发生了疏离,所以就成为了一种失去了摹本的“拟像”。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真实发生关联。[13] 这种诉诸视觉化的文化由“眼”而入直接塑造着人“心”。于是,“拟像”创造出一种“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拟像”文化。如此一来,“拟像”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区分的抹平,带来的正是一种“超现实”(hyperreality)的镜像。[14]
质言之,后现代审美文化的最核心特质在于:“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得以“内爆”,一切都笼罩在“审美的灵光圈”之下,后现代的文化现实从而成为“超现实”的,不仅真实本身在“超现实”中得以陷落,而且,真实与想象之间矛盾亦被消解了。在这里,文化“创意产业”(creative instry)与“内容产业”(content instry)便承担起了其应有的角色。这是由于,作为“文化工业”的当代发展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一种“以知识和创意为本的新经济”(knowledge and idea based new economy),这种“知识经济”或“创意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核心和动力。这同时也意味着,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文化工业”向当下的“创意产业”转向,这亦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阅读全文

与文化产业专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