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信部: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
(文/彭科峰)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统内筹推进疫情防容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整体来看,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苗圩表示,汽车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工信部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
一是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重点监测并帮助15家整车汽车和52个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涉及到26个省市、130多家企业。。经过各方共同努力,4月份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210.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这是21个月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
二是行业管理方便企业出实招。及时调整了工作程序,例如对企业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手续进行简化,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我检测并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代替第三方的重复检测。
三是促进供需对接,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协调尽力化解国际疫情影响带来的进口零部件断供的风险。另外,今年2月份以来,积极地研究提出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煤矿的复工与复产有什么区别
1、程序不同
煤矿复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制定恢复通风、供电及启封删栏密闭等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和排放制度。
煤矿复产前,要由矿领导带队,对矿井各系统、各环节、各岗位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报有关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未制定方案并经监管部门同意前,不得安排井下整改作业。
2、条件不同
煤矿复工前凡批准恢复生产的煤矿必须证照齐全有效且未被暂扣,实行正规开采,达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不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等。批准恢复施工的煤矿,其相关的设计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同意。
复产前凡批准恢复整改的被责令停产的煤矿,必须有经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批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作业区域,项目,期限,作业人数,火工产品供应数量和安全措施。
(2)产业发展和复工复产扩展阅读: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落实分类监管责任,并把责任压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和责任不明现象。
一是要切实落实驻矿盯守制度,做到人盯死守,确保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二是要加强环节改造矿井管控,坚决打击以环节改造整改之名,行开采煤炭之实的违法行为,要督促其严格按照批复组织施工,尽快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是对正常生产矿井要重点监管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是否完善可靠,重大灾害是否有效防止,是否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四是对长期停工停产煤矿要落实停止供电、停止火工品等措施,确保停实停到位,严防昼停夜开、明停暗开。
五是对已关闭矿井要加大巡回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力度,严防死灰复燃。
六是煤矿企业要自觉接受安全驻矿盯守工作安排,按要求认真落实管控工作要求,为驻矿盯守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管理办法(试行)
3. 如何抓好企业复工复产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如何抓好安全管理工作1、建立健全制度是前提制度是一种约束力很强的法制规定,是和法规、规定、规范、标准、决定等有着同等的效力,在安全上显得更为重要,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强制措施。安全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只要存在生产活动,就存在安全隐患,换言之,安全是寓于生产活动之中的。在生产活动中涉及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材料的各项性能、错误的作业方法、现场作业的环境条件等。然而,在这些诸多因素中,人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对生产活动过程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所以,对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作业行为进行细致的规范和管理,必然是一项最为有效的措施,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及规程,在生产中让制度规范现场的实际作业行为。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正所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2、加强管理,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心提高责任心,大家并不陌生,但责任心对员工的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心强的员工观察问题细微,并善于思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避免事故发生。责任心不够强的员工,观察问题粗心,并不善于思考所观察到的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可以看出员工责任心强与弱的重要性。技术水平再高的员工,如果你责任心不强,你就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又如何谈起及时解决问题呢?如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巡检工作,对于责任心强的员工,他一定能够按照巡检牌的内容依次检查,因为这些巡检内容是我们的前辈工作经验地总结,是发现事故隐患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否则就叫“挂牌”工作,事故就在等待你,所以工作中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是不可缺少的。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现在很多单位新大专院校毕业生都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培训工作是一项枯燥无味反复性的工作,随着社会的飞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因此,强化员工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更能给新毕业学生一个更好的发展舞台。一个技术水平较低的员工,既使你责任心很强,但发现问题后,你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去处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延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最终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看出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尽快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是紧迫的。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采用内培,也可采用外培,还可采用师徒之间传、帮、代等,让新大学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现在主动学习的人少了,被动学习的人多了,培训效果的好与坏关键在领导,你的工作抓得细、抓得实,他就学得多,掌握得牢,因此,培训工作决不能走过场,一定要强化培训,坚持不懈。4、普及教育是基础既然人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始终起主导作用,那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加强对人的安全教育管理,让安全始终穿插在生产现场,始终强调安全对正常生产和人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安全一票否决,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形成安全隐患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在有人为责任的事故中,有88%的是责任人心存侥幸,安全措施未做到位而造成的。的确,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正是一些人有了“及格就行”的思想,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轻则设备受损,重则人身伤亡,如果每个安全责任人能够树立“只有满分”的思想,100%严格按安全规程事;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许许多多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5、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血铸成,不能用血来验证。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习惯性违章。在我们身边发生习惯性违章,就说明我们的管理者对日常工作监管力度不够,头脑中存在着麻痹思想,平时工作安全重要,工作忙时安全次要的思想在作怪。因此,在制度的执行上我们一定要坚持“重视一伸手,杜绝误操作”、“严把八道关,追求零失误”及“三铁”反“三违”的工作理念。我们项目部自去年组建以来由于能够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所以安全工作比较平稳,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生产。6、细节是关键我记得邓小平同志故居长联的开篇两句就是:小事宏观,大事微观;成事纵横观,败事主客观。这是我们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基本原则。透过一些“小事”往往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整体水平,而做“大事”也需要从每一项具体的“小事”做起;要想使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活动成功,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策划与实施,对于失败的原因,则要实事求是的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查找原因。尤其我们水电施工行业,是属高危行业,不安因素多,施工条件差,“小事”酿成大祸的教训,屡见不鲜。事实上,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太多的小缺陷引起的,而且有时缺陷虽小,但往往造成大的事故。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在于一块不起眼的塑料泡沫存在质量问题;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却不能登上去,只好无奈返回,只是因为一节30元钱的小电池坏了,耗资数亿元的航天计划因而失败。在我们的实际生产活动中同样如此,一个错误的动作、错误的信号,一时马虎造成不该出现的缺漏,一个心存侥幸的想法,都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安全观念,在一百项工作中,即使九十九项工作做好了,只要有一项没有完全做好,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的失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用铁一般的规程去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是保证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抓好设备的管理工作1、加强设备的隐患治理工作设备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运行的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因此,对设备的隐患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各种大型设备的健康工作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维护它、保养它,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来确保安全生产。水电施工环境差,作业强度高,连续施工时间长,加之中标单价偏低,设备陈旧老化,更新速度慢,维护不够,因此这些设备存在许多缺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在日常的巡检工作中要做到,精心检查、准确判断,查找事故隐患的根源,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影响安全生产。2、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设备本质安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批技术先进的、本质安全型的电气设备诞生。在水电生产中,使用本质安全型的设备对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即可以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还可以确保安全生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也难以避免常规电气设备不发生影响安全生产的故障因素,这是由常规电气设备性能所决定的,只有本质安全型的电气设备才能很容易让员工实现这一愿望。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大量采用本质安全型的电气设备是时代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员工的愿望,我们水利水电建设者、管理者要重视此项工作。3、加强精心操作,反违章指挥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要精心操作,坚持反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特别要反对超负荷运行,维护和检修是保障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正常、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回顾水电施工,由于设备操作原因或由于设备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不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工程都曾经发生过,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应坚持日常维护、检修制度,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因机械设备的缺陷引发的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4. 汽车产业复工复产开工率达84.1%
日前,从工信部了解到,截至3月3日24时,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到66.5%,除重点疫区外,汽车行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另外全国11家负压救护车重点企业已组织生产负压救护车1847辆,运抵湖北690辆,全部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使用。
从目前已公布的2月部分车企产销量来看,2月虽然车企的复工正在逐步恢复,但受疫情影响,2月的产销量显然已经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失,由于武汉疫情状况依旧严重,大部分在武汉本地的车企依旧难以恢复生产,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当属东风系品牌车企,如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雷诺等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工信部:优先支持汽车等产业复工复产
伴随着湖北省之外新增确诊病例的连续下降,新冠肺炎疫情的尾声正在到来,各行各业也在加快恢复日常经营生产工作。2月25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业复工复产。
汽车行业期待已久的救市政策终于有了确切的行动,难上加难的2020年车市也有了复苏的转机。随着疫情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后期汽车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将明显增加,国内皮卡市场同样在“等风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助力复工复产,南宁交警在行动!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疫”探究竟:车企和经销商的复工复产现状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势头的逐渐减弱,自2月10日起,众多行业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也逐步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近日,买车网针对复工复产情况,采访了20余家车企,以及走访相应的经销商。最终结果发现,车企以及经销商复工率在逐步提升,但是产能和实际运行情况却还没有恢复至春节前的状态,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疫情结束之前,这样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车企:迎多轮复工潮产品还未完全恢复
说到复工,上汽大通、宇通客车、江铃汽车等可以称得上是最先复工的一批车企了。因为在春节期间,这些车企就接到了生产任务,生产大量的负压救护车以及救护车,并持续为需要地区进行运送。
在此之后,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复工的车企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复工潮。首先是在2月10日,包括上汽集团、北汽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以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等都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后开始了复工复产。
一周后的2月17日,车企又迎来一波复工潮。广汽集团生产线正式开工;威马位于温州的整车工厂及电池包工厂全线恢复生产;丰田位于位于长春和广州的两家整车工厂正式开工。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汽车行业的复工率已超过了75%。
紧接着又一周,2月24日,再次迎来了又一波车企复工潮。比如,上汽大众官方称,其安亭、仪征、长沙工厂于2月24日正式复工。与此同时,上汽通用方面也于2月24日全面复工。
买车网走访经销商线下门店发现,目前多数线下门店仍处于值班模式,其会有3、4个销售工作人员轮流到店值班,而其他负责分期手续和保险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处于远程办公状态,如有需要才会到店进行工作。
综上不难看出,无论是整车厂还是经销商都在逐步复工复产,但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却没有散去,车企以及经销商都还没有恢复到此前的营运节奏。不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疫情势头逐渐减弱,车企以及经销商都逐渐踏上正轨,而这也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在疫情过后,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会逐渐恢复到健康轨道上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把复工复产与什么结合起来
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
要引导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在释放被疫情暂时冻结和抑制的消费需求基础上,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持续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新型基建领域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和手续,着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新型基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这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让复工复产和消费成为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的有机链条,实现共赢。
9. 中汽协公布整车厂复工复产情况 并提出这五大政策建议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月份汽车产销情况,在现场还对行业人士比较关注的整车厂复工返岗情况进行了报告。
据悉,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的影响,中汽协持续开展多次线上问卷调研和会议,了解疫情给汽车产业复工复产造成影响和企业诉求。针对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中汽协在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及稳增长方面提出了五方面政策建议。
下面请看第一商用车网报道。
一、行业复工情况
1、整车厂复工返岗情况
根据协会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11日:复工率为90.1%,员工返岗率77%。
2、各省市行业复工情况
根据协会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203个生产基地,年销量占比超过96%)各省市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11日:除湖北省外,其他各省城市复工情况好转,16个省市全面复工。
3、主要整车厂复工情况
截至3月11日,调研统计的23家整车企业中长安、奇瑞、吉利、江淮、华晨、重汽、宇通、金龙、陕汽等18家已全部复工。
4、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复工情况
截至3月9日,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有6家已全部复工,5家复工率超过80%。
二、对行业造成的影响
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的影响,汽车协会持续开展多次线上问卷调研和会议,了解疫情给汽车产业复工复产造成影响和企业诉求:
一是企业生产资料供应受阻;
二是整车销售恢复缓慢
三是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四是企业出口压力增大
五是防疫物品不足影响员工上岗工作
六是企业资金紧张,尤以经销商、零部件问题更为突出
三、稳增长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在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及稳增长方面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
二是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如调整对企业“双积分”的考核,延缓国六、达标车型、ETC等政策要求;
三是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
四是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特色市场,如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等;
五是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政策方面激发消费潜力方面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如实施国三排放车辆置换购置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