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的大豆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美国最早引入大豆在1765年,由东印度公司的海员Samuel.Bowen将中国大豆带到佐治亚州Savannah。第二个把大豆引入美国的是美国驻法国大使Benjanin.Franklin,1770年将大豆由法国送到费城。植物探险家Dorsett在1927年以前,用了二年半时间,从中国东北各地搜集了近1500份大豆,悉数带回美国,之后不久,即1929—1931年,Dorsett和Morse再次到中国东北、朝鲜及日本进行考察搜集,又从中国东北搜集了622份大豆。他们写出了详尽的考察报告,描述了大豆生产的全过程,直至大量的商品大豆、豆油、豆饼的出口情况,仅照片就有100多幅,对了解当时东北大豆生产很有参考价值。美国利用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大豆品种(尤其东北大豆)发展了大豆产业。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大豆生产第一大国。19世纪末,大豆相继传入美洲其他国家,1912年在阿根廷,1916年在加拿大开始种植大豆。巴西和阿根廷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继发展大豆生产,已成为世界上第二、第三个产量最多的国家。
②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甚么产业兴起
70年代,第3产业蓬勃发展。90年代,知识经济兴起。
③ 美国近年来经济收入靠哪个产业
他们都不懂经济,美国经济是靠金融业发展的,在美国经济中 第三产业占有82%的比重,而金融业又占据多数,所以 美国发达靠的是美元霸权,美元是世界货币,为什么中国外汇储备都是美元,因为美元既可以买黄金又可以换石油。~美国人就是靠钱生钱,当然 美国科技很发达,但是美国制造业并不发达,因为美国劳动力成本高 制造业都流失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当然美国掌握的核心技术也是美国强大之源,而美国科技靠的是美国强大的教育体系 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 美国占了7个。 那军事是不是美国经济收入呢?也算是 但不是主要的 因为美国军工产业是民营化的 通过上市筹资,比如洛马,雷神,波音等等~~这也间接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但并非是美国支柱产业 我们知道 美国去年军费开支是7000亿美元 而美国GDP是15万亿美元 可见美国军事经济成分不足GDP5% 所以 美国经济靠的是金融业,信息产业(包括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
④ 什么是美国的优势产业
美国优势产业有如下4种:1、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产业。华尔街的名字可以说是名震四海,其当仁不让为世界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华尔街的风吹草动,牵动世界的每一根经济神经,他大一个喷嚏,世界就会感冒!2、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硅谷这些年来创造了多少奇迹和神话:戴尔、英特尔、HP、思科、甲古文......不胜枚举。这些公司早已成为美国企业的标志和象征,其市值总和可能要以十万亿美金为单位来计算。而这些公司销售收入的加总占美国GDP的比例也该是2位数的。硅谷如此魅力,吸引各国家和地区争相上马高科技孵化基地: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日本的祝波科技城,还有欧洲、南美、非洲等国家的类似工程和项目,然而硅谷只有1个,不可复制!3、以好莱屋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我们可能很少人知道,为美国创外汇最多的不是飞机、汽车,而是美国的大片及染生产品。世界各大城市最希望的是2个项目,一个是申办奥运,另一个就是建迪斯尼主题公园。4、高科技军事工业。美国年军事费用超过4000亿美圆,比所有其他大国的相加还要多。其军事产品更是世界一流,主要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领先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军事强国半代到一代,甚至更多。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即将服役的时候,俄罗斯的同类产品还没有定型,中国的第三代战机才刚刚公布,其他国家连搞的能力都没有。在不允许各过进行核试验使其不能发展核技术或使其核利用技术无法进步的同时,美国通过高性能计算机不断进行模拟核试验,其核武器应用水平早以今非昔比。
⑤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
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中低收入国家一般也在43%,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值为43.5%。
(5)美国发展产业扩展阅读
第三产业即各类服务或商品。公共服务业,(政治文化业、大型或公办教育业、大型或公办医疗业、公办行政、管理业、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声优动漫制作事务所、公办客运业、管理人员、科研教育或培训业、人力资源事务所、大型粮棉油集中购销业、民族宗教、影视媒体事务所、兵役、)。个体商人服务业,(盲人按摩业、个体售卖座商、个体餐饮业、住宿业、维修理发美容服务性商业、个体加工业、个体文印部、个体药店、个体洗浴业、个体网吧、回收租赁业、外卖流动商贩、流动副业)。综合服务业,(房地产开发服务业、宇宙开发业)。经济产业的结构分类之一
参考资料:网络-第三产业知网-中国区域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⑥ 美国依靠什么产业发展
信息化 ,科技智能化
⑦ 美国的工业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工业发展的启示:
尽管美国实现工业化比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时间较短,但也花了约100年时间,这说明工业化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绝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走捷径一蹴而就。
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的,这一点对中国极具借鉴意义。
美国的工业化首先表现为人的专业化,劳动力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美国赶超英国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美国独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教育,重视人才,重视人权,重视人的成长,这无疑是其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的主要奥秘。这一点启示在工业化过程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是最积极的力量,绝不能“见物不见人”或“重物不重人”
美国的工业化表现为明显的产业聚集、区域专业化和人口集中(城市化)。这说明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生产要素和企业或产业都会在利益最大化法则的引导下,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或岗位,各种不同的地方因具有不同的优势而在工业化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地方因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成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地。只要允许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那种期望人口、要素和企业或产业在各地均衡布局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各地竞争的结果是各自成为某方面的专业化区域。
美国的工业化是由市场化来保证的,其工业化过程也是市场不断发育、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国内产品市场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或国际产品市场的扩大),都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制度选择对美国的工业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述产业协调发展、人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市场化等都离不开制度的作用。正确的制度选择是美国工业化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或者说美国工业化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与其一系列制度选择分不开的,如美国选择了有利于工业化的土地制度、专利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教育人才制度等。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成功实现赶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美国的工业化较英法等国起步晚,在工业化起步时期其国内的幼稚工业一度受到英国商品的沉重打击,但美国政府通过颁布《禁运令》和提高关税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纺织业等幼稚工业。即使在其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后,仍然维持了相当长时期的高关税。可见,即使是极力倡导自由贸易和自由精神的美国,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仍然是采取内外有别的贸易政策,对内强调自由贸易,对外则强调贸易保护,目的是使本国利益最大化。
美国工业化的成功与美国政府发挥了较积极的调控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并没有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而是适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控政策,促进工业化发展,如借助发行公债、直接投资公共工程、奖励和补贴某些产业、设立专门的管制性机构等手段,以及通过设立中央银行、统一通货、设立存款准备金、买卖国库券、使用银行支票、发展投资银行等金融手段,促进工业化进程。这些都说明,虽然会有“政府失灵”,但在同样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适当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对推进工业化十分必要。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发挥了过多的作用;在体制转轨时期,政府仍然在许多方面发挥了过多的作用,但也存在在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的现象。因此,在今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既要部分退出和防止“政府失灵”,又要加强其在“市场失灵”领域的积极作用。
⑧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和国家债务连年上涨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同时,IT、健康产业等一系列新兴的朝阳行业逆流而上,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据统计,美国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十年增加了22.7%,产业链总就业人数增加了76.58%。截至2010年,健康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已达到8.8%,产值3.5万亿美元,雇用超过1600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10%以上。
⑨ 20~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要主要得益于什么产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故选:如.
⑩ 美国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房地产,重工业(如汽车,机械制造),钢铁、航空、高科技产品(如电脑、软件),金融行业(银行,金融类衍生产品如股票期货),农业(多种作物的出口国)、军事、电影、食品。美国是发达国家其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产业或高科技产业。
以上只是有明显差距的行业。其实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国家没个行业都是站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