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棉籽脱绒加工是什么经济行业
东兴农场,五图河农场都有,圩丰镇,到那随便找个人问问就知道哪有了。
B. 阿克苏的支柱产业是什麽
既然是支柱产业,就只能有一个。
阿克苏的支柱产业:棉花!
C. 中国最好的奶源基地
这个饲养带横贯东北、西北和华北草原带,包括“三北”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和胶东半岛,集中了全国70%的奶牛和超过60%的原料奶,这些地区因为适宜养殖奶牛,牛奶产量大,质量高,所以被称为国内“黄金奶源带”。
内蒙古大草原
国内最大牧场、奶源带、最优质奶源基地
纯天然无污染,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818万公顷,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显著,这非常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牲畜的传染病流行。扎根内蒙古的伊利集团占尽天时地利,能成长为乳业龙头在环境是上有很大必然性的。
综合评价:★★★★★
新疆奶源带
年产奶量超过152万吨
新疆拥有8.6亿亩优质草场,集中在天山南北地区,占了全国草原面积的22%,新疆优良奶牛的存栏量已超过210万头,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进口良种牛核心群,奶源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7年,伊利集团在新疆的投资总额已达4亿元,形成了覆盖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及奶粉的全方位产品线。
综合评价:★★★★★
牛奶大厂伊利集团的奶源带分布(主流的内蒙、新疆、东北、河北四大黄金奶源基本囊括)
东北奶源带
年产鲜奶100多万吨
主要是黑龙江地区的密山、大庆、绥化、肇东等地,拥有奶牛近百万头,是我国主要奶源基地之一。尤其是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拥有草原469万亩,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是中国最大的优质草原之一,伊利在亚洲最大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基地就建在这里,是当地最大的乳品龙头企业。
D. 棉花的下游行业有哪些
下游行业包括:棉油,棉粕,棉籽等。 影响棉花产业的因素: 我们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棉花产业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棉花上下游产品受到来自国际市场场全方位的冲击。 1。棉花进出口贸易。从棉花贸易环节看,自1990年以来我国棉花进口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自从2003年以来,进口量增速很快,进口总量规模显著增加。在棉花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棉花市场总体呈现绝对净进口状态。2005年度,棉花进口量约占国内用棉量的1/3以上,对外依赖程度高。 2.棉花下游产品进出口贸易。从棉花下游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市场来看,出口量逐年增加,不仅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也占据较大比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全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346.3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7.90%,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47%。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175.3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0.69%,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42%。2005年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仅增长5%,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了21%,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比重达到了24%。 3.棉花流通。从棉花流通环节看,经过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我国棉花收购已基本在国内全面放开。 4.棉花产业链特征。棉花产业的逐步的放开,使得从棉花种植、流通和加工等多环节都将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如图1所示。 从理论上讲,开放不是目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提高我国棉花产业的竞争力,提高棉花产业的增值能力。那么,我国当前的开放是否真正朝着这一目标靠近?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棉花产业的开放前景并不容乐观。 棉花产业的开放,带来了棉花产业利益在相关主体间的重新分配。而最终结果是:我国无论是棉农还是流通企业、加工企业。都将是利益损失者。而大部分利益则转移至国际棉花的生产国、棉花制成品的消费国以及国际棉商手中。 我国大豆产业和羊毛产业开放过程已经表明,过度开放且缺乏较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国内整个产业发展出现萎缩,这对于棉花产业来说,不能不说是前车之鉴。 二、棉花定价权的理论分析 在棉花产业链中,棉花及制成品价格的水平及其变动是决定利益分配状况的关键。那么,决定定价权的根本因素又是什么呢?按照经济学理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的。从这个角度似乎可以解释我国棉花产业在定价权中处于劣势的原因:中国是棉花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内需求增加,导致供求缺口,棉价必然上涨;中国是世界纺织品的最大供给国,国内纺织企业供给量过大,其价格必然下跌。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供求定律是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而现实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存在,更多的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的决定因素要复杂的多。在定价权背后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企业的行为。例如,在一年的期限来看,我国棉花的总体需求是增加的,但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于用棉企业的限量采购,可以缓解其供求紧张的状况,其价格水平也可能是平稳的。因此,在定价权问题上,企业的行为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的定价行为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企业数量、规模等产业组织结构特点。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规模越小,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越弱,在价格上更多表现的是被动地接受价格。而当企业数量有限、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在定价中的权利就将增强; 2.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企业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强,市场垄断性就越强,在定价中的地位就将增强; 3.横向,纵向一体化程度等。横向一体化程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实际上是通过影响企业规模和数量来影响企业的定价权。在纵向一体化中,企业通过在产业链中上下游环节的一体化,能够防范由于资本专用性所引发的风险。并且在不完善市场中,纵向一体化有利于消除上下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获取融资便利等优势。 4.调节企业间行为的制度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行为是典型的博弈行为。企业间达成的某种形式的协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协调、约束企业行为的保证。 5.交易组织。商品的价格最终是通过交易行为来实现的,而交易的组织化程度、交易方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的形成。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存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点价交易的惯例,实质上是期货价格为现货交易来定价,那么,选择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特征会对点价交易的价格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影响我国棉花定价权的因素分析 1.我国纺织业高度竞争,企业数量众多,横向。纵向一体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纺织业进入门槛较低、退出成本较小、技术要求不高,在我国经历了迅速的扩张期。到2004年底,中国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3,9万家,包括纺织品企业8.7万家,服装鞋帽企业5.2万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多达3万家。纺织产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2006年6月底统计,规模以上全国棉纺织企业6980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5户,占4。2%。全国规模以上棉纺织行业销售收入2640亿元,利润总额83.6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收入287.18亿元,占10.87%,利润1.29亿元,仅占0.89%,利润率只有0.45%,亏损面达40.68%。西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棉纺织企业亏损面更高。产业集中度低并且普遍微利生存,是我国棉花企业严重缺失定价权的重要内部原因。 2.产品差异性小。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差异性上来看,我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还很少。据统计,中国纺织产业的出口产品中,98%是国外品牌的贴牌加工,只有2%的产品属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缺乏自主品牌,只是不断扩张棉花生产加工的能力,势必导致如下的情况:当棉花市场供不应求时,出现抢购资源、哄抬价格的情况;当棉花资源充裕,棉花价格下跌时,出现设备闲置与浪费,造成经济损失。由于棉花价格波动频繁。这对棉农的种植决策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棉花产业“多头在外”,受国际棉花及其制成品价格波动影响巨大,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国内棉花成本高、品质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国内加工企业转向大量使用进口棉花,导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萎缩,使得国内企业的定价权能力下降。 应对当前棉花产业的严峻形势,关键要认清形势,把握走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应对。 1、重视棉花产业,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稳定的种植面积是棉花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市比较稳定的棉田面积约占全部耕地的1/4,覆盖农户近20万户,这不仅是自然种植条件的要求,更是长期比较效益的选择。据供销部门对历年的统计分析,种植棉花每亩的净收益平均是水稻的2倍左右。可见,棉花产业对农民增收、扩大就业、财税增加意义重大。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棉花生产,防止大起大落,特别是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一方面要研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保护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向广大棉农深入宣传引导,“危机”时刻,既有“危险”,更蕴含“机遇”,一定要冷静看待眼前困难,坚定发展信心,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改良品种、科学种植、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上。此外,要按照集约发展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农民以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棉大户、种棉能手集中,优化种植布局,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是在无为东西部、含山南部、庐江北部、居巢北部打造集中联片的棉花种植基地,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2、加大政策扶持,帮助棉农棉企度过难关。当前棉农、棉企面临的困难之大、来势之猛、影响之深、波及面之广为历史罕见。如何支持他们顺利度过难关,各有关方面责任重大。根据目前形势,对棉农的扶持措施建议:参照粮食收购政策,按照保护价收购棉花,目前的保护价以籽棉5.2元/公斤(种植成本)为宜;实行棉贴直补,把过去购种补贴的做法,调整为按照种植面积直接补贴方式,以保证棉农有更多的购种选择权。对轧花企业的扶持措施建议:增加国家储备,降低收储门槛,在长江中下游棉花主产区定向收储,并根据该区域气候实际条件,将回潮率指标调整为10%,同时,建议出台实行省级棉花收储,对纺织企业和棉花收购站等收购棉花给予贷款贴息等,鼓励多收购,保护棉农生产积极性;减免税费,把增值税按照销售额5‰计征调整为按增值额为基数计征,同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清除所有不合理规费;实行扶优扶强,对省市级龙头企业或加工量10万担以上的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如:企业今年在银行延期还贷不影响信用等级,把技改贷款利率的7.48‰调整为信用贷款同等利率5.98‰,对涉棉中小企业实行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亏损和运费补贴,等等。 3、加快产业延伸,推进棉产品深度开发。一是科学规划。要依托我市棉花产业基地分布情况,尽快编制轧花、棉纺及有关配套行业的总体规划,使之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当前,尤其要针对轧花企业小、乱、散,成本高、效益低,加工能力严重浪费的现状,通过整顿、兼并、重组,科学合理布点,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扶大做强龙头企业。二是招商引资。要围绕规划,放眼长远,编制项目,加大推介,引进强势企业,扶持现有企业,积极发展纺纱-织布-印染-制成品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棉花加工增值能力。市经济开发区应加快实施轻纺工业园区规划,着力引进纺织、印染、服装等相关企业,尽快实施50万锭纺织、2000台喷气织机及配套工程等,特别是近期纺织行业纷纷调整转移,固定资产成本相对较低,应鼓励引导本市纺织企业借机主动出击,积极承接,扩大产能,早日使我市的棉花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优化环境。经验表明,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可以加速棉花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推广、加大金融扶持、推进社会化服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努力为棉花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狠抓力量整合,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棉花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生产规模化、加工集约化、流通网络化,基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供销社要充分发挥产业化牵头部门的作用,加强指导,深化服务;农业农技推广、种子供应等单位,要进一步做好良种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棉花协会要继续在行业内发挥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等作用,成为棉农、棉企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轧花企业要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等形式与棉农结成利益共同体;特别要加快棉花专业合作社和棉花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尽快提高棉农的组织化程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争取通过3至5年的努力,构建起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E. 新疆的棉花几月份开始摘
新疆的棉花9、10月份开始摘。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
棉花生长期为200天,采摘期集中在40天的时间内,每年9月至10月,棉花必须采摘完成,否则到10月底,棉桃就要落地。每到棉花成熟季节,仅靠本地棉农的人手,已经无法抢在无霜期结束前收获全部棉花,而机械化采摘还存在技术障碍难以实现规模普及。
这样,每到九、十月间,新疆就形成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
(5)棉籽产业链扩展阅读
棉花的主要价值
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吐鲁番所产尤佳,其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新海棉花细度较一般长绒棉多1000余米/克。
新疆长绒棉可制成高级大胎帘子布,防化与防原子辐射布、其他纺织品,及各类宝塔线、缝纫线、绣花线、针织线等。
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疆长绒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棉花
F. 棉籽粕如何
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棉酚主要存在于棉仁色素腺体内,是一种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黄褐色聚酚色素。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毒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 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游离棉酚的中毒量与饲粮中蛋白质水平、亚铁离子水平及钙离子水平有关。而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与制油方法及制油过程中的加热程度有很大关系。
G. 衡水中棉工业棉花产业化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衡水中棉工业棉花产业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水中棉产业化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是中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企业,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衡水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仓储能力达8万吨的标准棉花仓储库,一个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现代化棉花加工厂和年处理棉籽3万吨的棉籽蛋白加工厂。公司以棉花收购、加工、棉籽蛋白生产、物流为依托,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司+农户”商业经营模式,通过建立棉花专业合作社,从棉花收购订单、技术扶持棉花种植开始,建立了从棉花收购、加工,棉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化的棉花仓储物流和区域性现货交易市场的比较完整的棉花初加工产业链条,实现棉花分散种植与大市场联系,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的。
法定代表人:刘俊安
成立时间:2006-08-18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110000002312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H. 08年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的国内产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本月维持2008年中国大豆、玉米、小麦、稻谷和油菜籽的播种面积及产量与11月预估值不变。预计2008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650万吨、玉米产量为15,600万吨、小麦产量为11,250万吨、稻谷产量为18,900万吨、油菜籽产量为1,15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未调整2006年和2007年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http://www.grain.gov.cn/
进口量看这个
http://www.p5w.net/futures/sjzl/sj/200612/t690955.htm
I. 如何反驳转基因毁掉了中国棉花产业
2016年,转基因抗虫棉进入中国农田整整20年,转基因棉花并没有实现所谓增产增收的承诺,也没有通过减少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相反,转基因棉田次生虫害严重发生、农药投入倍增、棉花质量降低,种植面积下滑,中国和全世界一样,棉花产业正遭遇被转基因彻底摧毁的厄运。
一、次生虫害严重发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20世纪90年代,华北棉田发生棉铃虫大范围肆虐,孟山都公司趁机入侵,在山东省和安徽省大面积推广转基因抗虫棉,从黄河棉区迅速蔓延至长江棉区。(注:中国转基因棉后来实现国产化。)新世纪以来,转基因棉花已挤占95%的棉田,仅在新疆地区有少量的非转基因棉花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吴孔明等人曾对北方棉田10年追踪,发现种植转基因Bt棉花引起严重后果,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害虫盲蝽蟓等区域性种群剧增,其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专家调研指出,在棉花主产区种植抗虫棉,在棉铃虫基本被抵抗之后,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如棉蚜、盲蝽蟓、棉叶螨、白粉虱、棉蓟马等集中爆发,这些次要害虫一跃成为危害棉田的主要害虫,且与时加剧,棉花减产严重,部分地区甚至绝收。2013年一项调查表明,华北地区棉花病虫草害发生。其中,二代棉铃虫大发生,盲蝽蟓中等发生,烟粉虱、枯萎病中等发生,棉蚜、棉叶螨中等偏轻发生,地下害虫小发生,棉花苗病中等偏轻发生。
二、农药投入成倍增加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原理是把苏云杆菌病毒植入棉花种子,起到“内置”杀虫剂的效果,而免去“外用”杀虫剂数量。但因棉田次生病虫害严重发生,棉农不得不连续喷施高浓度杀虫药剂,大量的剧毒农药无情地杀死了棉铃虫的天敌。天敌数量(蜘蛛、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减少导致虫害爆发频率增加,又使二代棉铃虫像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更加依赖施施用农药,加剧了农田生态的恶化和农业系统的不可持续性。
一种害虫被抑制,新的害虫迅速取代。农民为了控制棉田新害虫,又要重复防治棉铃虫的路径,增加农药用量,重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循环。随着抗虫棉大面积种植,非靶标害虫如烟粉虱、盲椿象等发生危害加重,还出现大量前所未有的“超级杂草”,威胁农田生态安全。
转基因棉花只是针对特定时期的特定虫害,却无法抵抗众多的次生病虫草害。新害虫发生要喷洒更多的杀虫剂,这对棉农来说是个十分头疼的事,报道说有些虫害严重发生地区,种植转基因棉花减少农药用量甚微,反而加重其它害虫抗性增加农药用量,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发生人畜中毒事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转基因毁掉了中国棉花产业!
三、棉花纤维质量降低
今年8月11日在新疆召开的全国纺织服装技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报告说,他去年实地调研了新疆47块棉田,发现棉籽的不孕率已经上升到12%,因为没有虫子给棉籽授粉。(不孕是指不能结桃,棉桃少产量自然降低)此前种植的非抗虫棉,棉籽不孕率仅为1%。“现在看来转基因抗虫棉产量或将因为不孕率上升而下降,最主要是出现纤维质量降低”。
转基因棉花质量下降,一是棉纤维质量不如常规棉,纤维变短变粗,遭到纺织企业诟病。二是棉花衣分率(籽棉向皮棉的转化率)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常规棉;三是常规棉花种子资源流失或被污染,科学研究被边缘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基因棉花隐患实际上早已埋下,随时间进程积累而全面爆发。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全国棉花主产省均呈现出亏损状态,全国植棉平均成本利润率下降-30.13%。2016年4月17日央视报道山东省夏津县棉农生存困境:棉田急剧增加农药用量,棉农利润持续下滑,种田入不敷出(亏本),棉农种1亩棉花不仅不赚钱还要贴进去400元,拜拜啦!
以棉花种子为主业的企业风雨飘零。如山东省鑫秋企业2015年5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时间刚满一年,就被爆出企业严重亏损或要退市。棉业人士很担心类似多米诺骨牌引发产业链的倾覆。
四、棉田面积急剧减少
新世纪以来,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农业部资料,2007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8889万亩,2010年下降至7273万亩,2015年降至5149万亩,2016年可能再降至4650万亩,黄河棉区和长江棉区超过二分之一的棉田流失。例如传统植棉最多的山东省德州市,最多时棉花面积达300多万亩,2013年降到113万亩,2015年仅有43万亩。中国棉花正在演绎重蹈转基因大豆覆辙的悲剧。
自从转基因棉花入侵以来,中国原本棉花大体自给的格局已经消失,棉田萎缩产业凋零危及纺织业,越来越依赖进口棉花。从统计数字看,中国进口棉花占国内产量的比例持续在25%左右、高时超过50%。2015年在国内库存棉花持续高企情况下,棉花进口量仍高达176万吨。大量进口棉花使我们失去棉花定价话语权,国内多家中小型棉纺企业深陷倒闭危机,严重冲击植棉业和市场秩序,持续下去必将累及棉花产业覆灭之危。
面对转基因棉花面积急剧下滑、产业萎缩形势,在主流媒体的一片静默中,中国农业部宣布十三五期间还要继续寻求孟山都新型抗虫棉、发展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正所谓“成也转基因,败也转基因”。中国棉花产业和世界棉花产业一样风雨飘摇,难以挽回被转基因彻底摧毁的厄运。
棉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战略物资,棉花产业安全关系到国家主权、棉农主权、消费者主权。保卫棉花产业,坚决拒绝转基因!
J. 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隶属于中粮集团。中粮集团(COFCO)成立于1949年,是中央管理的54家国有重要企业之一,从1994年起,连续16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连年位列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首位,是中国第二大油脂加工商、第二大小麦加工商和最大的番茄制品、杏酱和甜菜糖生产商。旗下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食品(HK 0506 )、中粮控股( HK 0606 )、中粮包装( HK 0906 )、蒙牛乳业(HK02319 )、中粮屯河( 600737)、中粮地产( 000031)、丰原生化( 000930 )。中粮集团拥有“长城”葡萄酒、“凯莱”酒店、“金帝”巧克力、“福临门”食用油、“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饮料、“蒙牛”牛奶等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在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真诚奉献精致产品与贴心服务。
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于是由中粮集团在黄冈市黄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投资兴建的一家年生产30万吨油料蛋白加工企业,成立于2010年5月17日,地处黄冈市黄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区唐渡四路(中粮大道),占地面积400亩,注册资本4215万美元,项目总投资6113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生物饲料、蛋白饲料的开发、生产与销售;菜籽、大豆、小麦、玉米、稻谷、花生、棉籽、棕榈油等农产品加工及副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塑料制品的生产与销售;相关仓储业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油料1000吨、精炼400吨、小包装200吨。
公司在项目建设上将按产业园发展思路,油料蛋白项目先行进入,并预留饲料、稻谷、面粉加工等发展空间,形成综合加工基地,并以集团“全产业链”战略为指引,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同,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实现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粮油食品企业。
项目带动作用:带领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
法定代表人:徐光洪
成立日期:2010-05-17
注册资本:4215万美元
所属地区:湖北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1100553931243C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英文名:COFCO Foodgrain & Cooking Oil Instry (Huanggang) Co.,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区唐渡四路(中粮大道)
经营范围:菜籽、大豆的收购和加工;小麦、玉米、稻谷、花生、棉籽的加工;植物油加工及销售;饲料研发、生产及销售;塑料制品的生产及销售;籽棉的收购和销售;食品添加剂(氮气)的生产与销售;货物仓储(不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