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猕猴桃园区如何规划更科学
小区与道路在果园面积较大时,可对果园进行小区划分,一般长100~150米、宽40~50米,南北行向。果园内应有一条3米左右宽的主道贯穿全园,位置居中,方便肥料与果实的运输。
防护林带猕猴桃是目前各类果树当中最容易受到风害的果树,尽管我国风害相对较小,但仍需要在面积较大的果园周围设置防风林,防风林位置在迎风面距猕猴桃栽植行5~6米,种植几排侧柏(行距1~1.5米,株距1米,以对角线方式栽植。),当防风林成年后对附近的果树生长有所影响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剪。
排灌系统农民靠天吃饭,这话不假,全年降雨量并非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季节。根据猕猴桃根系的特点,果园积水对果树的生长影响很大,还有猕猴桃叶片的强蒸腾作用,果树怕高温干旱,因此需要根据果园和园区地形设计排灌系统,在易积水的地块要挖排水沟,在易干旱的地块要建立灌溉系统。灌溉较好的是喷灌与滴灌系统,常用的是浇灌与沟灌。
架形选择猕猴桃为藤本植物,在建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果园的架形结构,才能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目前,猕猴桃种植管理上采用最多的是“T”型架,大棚架形应用较少。“T”型架:优点是投资少、易架设,田间管理操作方便,园内通风透光好,有利于蜜蜂授粉,结果枝为水平分布。大棚架:抗风能力强,产量与果实品质相对较好,但造价成本高,作业难度大。大棚架的结果枝呈羽翼状分布,果树受光均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❷ 苍溪红心猕猴桃的发展现状及政府远景规划
据苍溪县彭店苗木基地负责人母继录介绍,该基地猕猴桃产业目前已摸索出一套健康完善的运作模式,在充分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把猕猴桃产业发展与当前的工业反哺农业、村企共建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投入、项目扶持、农户参与保底分红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公司在政府和协会的指导下自主经营,经营风险由公司承担。
目前,苍溪县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12万亩,今年全县总产量预计5万吨。2012年苍溪县32个乡镇从事红心猕猴桃种植,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2%;已建成三井等万亩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区4个,千亩以上的猕猴桃产业示范园60个。2010年,全县猕猴桃总产量5万余吨,总产值约6亿元,占全县GDP的10%,全县农民纯收入突破了4000元大关。,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建成100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
苍溪县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实行人工种植的区域之一,是目前全国培育新品种最多的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通过多年的研究,在苍溪本土上先后选育出川猕1号、2号、3号、4号和新观2号五个新品种,本世纪又孕育出世界稀有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阳、红华、红美等红心猕猴桃,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定为第三代猕猴桃的首选品种,从此翻开了世界红心猕猴桃种植的新篇章。
苍溪红心猕猴桃果形个头小,娇小玲珑,一般在75至130克之间,表面无毛,果芯是放射状呈心型图案,果肉绿中带黄(或红),口感甘甜,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营养保健水果,每百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比柑橘高5-10倍,比柠檬高11-13倍,比苹果高20-80倍;红心猕猴桃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有“神奇美味果之称”,其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及P、K、Ca、Mg、Fe、Cu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被盛赞为“人间仙果”、“水果之王”、“维C之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含钙量为果中之首,营养价值属果中之冠。
苍溪禀赋特色资源富集优势,把红心猕猴桃作为富民强县的领军产业打造。全县现种植猕猴桃10万亩,发展猕猴桃基地乡镇21个、专业村50个、核心园18个,建成科研基地2个,年产鲜果3.5万吨,依托社会将资源,开发出猕猴桃去籽酱、浓缩汁、清酒、干红酒等加工产品8类17个,产品远销欧盟、日本、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红心猕猴桃果汁更是以营养绿色闻名于外,奇果乐果汁以其营养健康著称,为振兴县域经济,带动乡村劳动力转移,体现了现代产业可持续发展。
❸ 猕猴桃果园如何规划
正确规划果园土地,对果树生产和果园管理都有重要意义。若规划不当,会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尤其会给水土保持和果园机械化作业等造成许多困难。因此,在园地规划时,要做到经济利用土地,便于管理和运输,园貌整齐,同时还要考虑长远规划的要求。要把小区的划分,排(排水)、灌(灌水)、路(道路)、林(防护林)及建筑物的设施作为重点。
(1)小区的划分小区面积的大小依地形和土壤而定。如果建园面积较小,地形、土壤又较一致,可以不再划分小区;若建园面积较大,或地形、土壤条件有差异,就有必要划分若干小区。划区时要以便于耕作、便于病虫防治、便于采收为原则。小区的面积过大,管理不方便,过小又会增加非生产性用地,也不便于机械化作业。一般平原地可以0.4~0.8公顷为一小区,丘陵山地根据具体情况划分。
小区的形状,平地可采用2∶1~4∶1的长方形,据地形情况也可采用正方形。山地、丘陵地及缓坡地可因地形划分成不同形状的小区,不论哪种形状,小区的长边要与等高线平行,以利水土保持。(2)道路与建筑物的设计正确地布置道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果园的道路一般分主路、支路和小路。小区以主路、支路为界;小路为田间管理作业道,要与栽植的行向垂直,小路相隔50米左右。3种道路互相连通。
路面宽度:主路6~8米,支路4~5米,小路2~3米,机械化管理水平高的宜宽些。
建筑物包括配药池、包装场、办公室、库房、工具房等,应建在位置比较适中、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但尽量不占用好地。(3)排灌系统的规划为保证果树正常生长用水的需要,平原沙荒新建园地5~7公顷配置一眼机井,尽量设置在一、二条主路或支路上,以便管理,节省架线。
灌水渠道位置要高,并与道路系统相结合,以减少非生产性用地。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石料或水泥材料修建主渠道,减少水在途中的流失及渗透,节约用水,提高工效。果园滴灌和喷灌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有条件的在果园规划时要考虑输水管道的铺设。
不论在什么地方建园都应注意排水问题。首先摸清所要排出水的去向,再安排园内的排水系统。若园地较低,可采用机械抽水的方法向园外排水。
果园各组成部分的占地比例各地不一,根据经济利用土地的原则,提出如下比例供规划时参考:果树占地90%;防护林占地5%;道路系统占地3%;排灌系统占地1%;建筑物占地0.5%;其他占地0.5%。
(4)防护林的建立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低风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条件,调节土壤和空气湿度及温度,减少自然灾害(如冻害、风沙)的危害,以改善果园生态条件,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发育。
防护林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主林带要建在迎风面,与当地主害风方向垂直,一般栽乔木树6~8行,株行距2~3米左右(以后可间伐),靠近果树的一侧栽灌木树2~3行,株行距1米。副林带与主林带平行或垂直,每200~400米设1条,与道路系统和排灌系统相结合,灌木分别种两行,乔木在副林带南侧或一侧可栽植1~2行,以后间伐成1行。
防护林要选择适应当地的风土条件、树冠高大、发芽早、生长快、病虫害少、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毛白杨、刺槐、梧桐等是较理想的乔木树种,灌木可选用紫穗槐、花椒、毛樱桃、枸杞等树种。如果是防风林,最好是乔灌木混合栽植。
防护林的栽植时期最好比果树提早1~2年,最迟也要与果树同年栽植,以便发挥应有的作用。
❹ 猕猴桃建园有哪些要求
(一)园地选择
根据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建园时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沙壤土,pH值在6.5~7.5之间,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沙砾土、黏重土壤要经过改造。丘陵、缓坡建园,应按等高线修成带状梯田或鱼鳞坑,以保肥保水。
(二)建园规划
大面积建园时要进行规划,先划小区,每小区2~3公顷,区间规划道路、渠道或设喷灌。风大的地区要建防护林。
(三)苗木选择
苗木品种纯正、健壮,主茎粗0.8厘米,有4~5个饱满芽,嫁接口愈合良好,有3~4条主侧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四)品种配置
以晚熟品种为主,占85%;早、中熟品种占15%。
(五)栽植密度
猕猴桃在平地栽培以3米×4米株行距为好。缓坡地应按等高线栽植,密度3米×3米或3米×4米。
(六)栽培架形
猕猴桃以T形架或改良T形架为好,也可采用大棚架。在经济困难地区,开始采用篱壁架。但挂果2~3年后应改为T形架,有利提高产量和质量。
(七)雌雄比例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种植时必须按比例配置雄株,雌雄配置比例以8∶1为好。在5月份开花期阴雨多的地区,可按7∶1配置。一般采用棋盘状或梅花状间隔栽入。
(八)定植时期
秋栽、春栽都可以。秋栽的应在冬季埋土防冻,具体方法是将栽植苗全部或2/3埋入土中。
(九)定植方法
按株行距画线打点、挖坑。坑长、宽、深均为0.8~1米或挖宽0.8~1米、深0.7~1米定植沟。坑(沟)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埋苗时先填表土再填心土,若砂石过多应换成比较好的土壤。每坑施农家肥30~50千克和复合肥0.5千克。定植苗不能栽培过深,浇水土壤下沉后苗子的根颈部与地面齐平为宜。
❺ 桂花镇的桂花镇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1、以“两桃一竹”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根据我镇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我们确立了“十里桃花山、二十里竹海、千亩猕猴桃园、万亩有机生态园”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具体地讲就是,以川西旅游环线“十里桃花山、千亩桃花园”十字形休闲观光带为主线,以沂水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辐射全镇为目标,以“千亩猕猴桃园区”为建设核心,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及配套基地建设,围绕山丘地势大力发展竹木产业,逐步实现林业休闲产业化,全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十里桃花山”休闲观光带,“二十里竹海”休闲观光带,插旗、衡州、一龙循环经济观光区,龙头、一龙、双红、利济、双林、清桥、灯塔猕猴桃及粮菜经济区,建设沂水有机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林业休闲观光带等六大现代观光农业带。
2、以打造“两园”为核心,促进工业经济大跨越
“两园”,即桂陶文化产业园和现代建材产业园。桂陶是桂花的特色产业,大大小小制陶企业50余家,年产值9000余万元。我们规划了桂陶文化产业园,今后将集中精力重点打造。在灾后重建期间,我们先后引进了投资5个亿的四川中节能和投资20个亿的四川兰丰水泥落户。中节能一期已于2009年竣工投产,兰丰水泥一期也于今年5月23日竣工点火。这两个企业的落户使我镇镇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
今后我们将按照土陶产业做精做专、现代建材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建设好“两园”,为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结合桂花实际,我镇第三产业发展应突出人文特色,以品牌化、特色化取胜。
将现代生态农业、土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以特色文化体验为目的,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为切入点,将桂花镇建设为成都市知名的土陶体验目的地。
4、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我镇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全镇以整顿干部作风为重点,全面开展“讲规矩、讲效率、讲执行力”的“三讲”活动,着力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讲政治、守规矩、努力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为加快推进三大产业良性互动提供坚实保障。
5、点线面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三大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点线面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三大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甚至是十几年,因此,镇党委立足桂花当前实际,制定了2010年至201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用五年时间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❻ 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方案
第一章 规划纲要:
概要说明规划名称、区域范围、规划规模面积、总体目标、规划年限、主要内容、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等,同时简要说明园区建成后,所能发挥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主要说明园区建设的政策背景,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阐述园区建设对“三化同步”产生的推动作用,及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提高农民收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现状:
阐述园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等条件;对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企业或经合组织参与程度,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等现状进行准确分析和客观评价。
第四章 市场分析:
简要分析园区产品的目标市场和消费定位,为园区建设提供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园区产品销售方案。
第五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重点说明园区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
第六章 规划方案
说明园区全面规划和总体布局,明确规划主要建设内容,确定规划功能分区。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现行市场价格,估算园区建设总投资,按照规定比例,完成资金筹措,并说明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主要阐述在园区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组织管理机制、运行保障措施及政策支持。
第九章 社会、 经济效益评价
初步估算出园区实施的财务评价,分析其实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建议你可以看看相关案例:
马鞍山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安徽利辛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
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粮食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
❼ 横沥镇桃子园高新产业园的规划指导思想
创造规划整齐具有现代风貌的高新产业园区,塑造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环境良好的科技产业园区。
❽ 猕猴桃的园区是怎样规划的
园区规划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栽的原专则对园区进行设计,内容属包括防护林设置、道路和排灌系统配置、树种和品种的搭配、授粉树配置、栽培密度及方式等。
猕猴桃生长季节内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园内排灌系统的设置至关重要。
❾ 永安洲镇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永安洲工业园组建于2004年5月,规划总面积55.9平方公里。园区滨江临海,地势平坦,腹地辽阔,并充分发挥长江岸线、黄金水道、土地滩涂、劳动力等优势资源,以泰州港的开发和开放推动沿江资源的综合开发。园区坚持科学规划、永续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长江岸线为纽带,已形成两大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五大园区(船舶及配套产业园、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粮油及食品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产业园、高港港口综合物流园),着力发展五大专业市场(木材交易中心、粮油交易中心、钢材交易中心、化工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全力打造长三角制造业、服务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沿江地区“市区联动,南北呼应”整体后发优势。
杰出人物代表
张晓明: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86年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工作,长期为廖晖同志秘书;参加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和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司长;2004年4月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综合司司长;2004年7月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2月28日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永安镇里面走出来的第一位部长级干部。
张元桥: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建设,在信息、医疗地产方面都有发展。以人定胜天,信念领导团队”的精神在苏州用20多年的时间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版图。同时也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给永安带来诸多发展机会。受多数永安人尊敬,也是许多青年一代的奋斗目标和典型“中国梦”的代表人物。
施吉连:博泰电子董事长,旺灵绝缘绝缘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16岁还只是个小木匠的他怀揣着对外来未知世界的憧憬。他走出了永安,成为了第一代到外地跑业务的永安人。同时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在永安的第一个受益者。
刘鹏:作家。泰州永安洲镇桥西村二组人,生于1982年10月。自幼即有立志成为作家的理想。以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擅长。先后创作出《两只猫的爱情》、《马跃和老鼠的战争》、《寂夜浮云》、《兰兰》、《永安洲镇》等一系列以永安洲镇为背景的乡土文学,现定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