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有哪些文化创意园
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来,区域位置:位于深自圳南山区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
F518时尚创意园,区域位置: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核心地带,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的宝源路和兴业路之间。
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 ,福田区
深圳市永丰源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宝安区观澜镇
怡景国家动漫基地 ,罗湖区怡景路
南海意库, 南山蛇口海上世界
深圳大学3号艺栈 ,南山区深圳大学
大芬油画村,龙岗区布吉街道
龙 园 ,龙岗区龙岗街道
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
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 龙岗区布吉街道
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 ,龙岗区
② 深圳主要有哪些产业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多,文化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也比较多。
③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深圳市政府很重视
④ 想了解下深圳的具体情况(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历史)
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地名由来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们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秦皇设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东晋建县(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宋朝时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
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县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复名宝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县治迁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2004年,深圳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以上是历史
地理位置
深圳市位于祖国的南疆,广东省南部,毗邻香港。陆域位置是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位于东经113°52'~114°21',北纬22°27'~22°39'。深圳经济特区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乐村,南临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脉,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平均7公里,呈狭长形。
深圳市所辖范围呈狭长形:东西长,南北窄。其东西向直线距离,自东宝河口至蛇口半岛南端为 155.2 km,至大鹏半岛最南端为157.2km;其南北向最窄处自北部边界至沙鱼涌海岸的直线距离仅6km。深圳市行政辖区内的土地总面积 1952.84平方千米;2004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55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深圳经济特区(以下或简称特区)土地面积327.5平方千米,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长35公里。
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8%。北面和东北面多为山地和丘陵,重峦迭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带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于各区。
深圳市全境属珠江三角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三个地貌特征:南部半岛海湾地貌带位于“大亚湾——大鹏半岛——大鹏湾”以及伶汀洋的东部,半岛和海湾的海拔绝对高度相差很大,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海拔高达867.4米,大鹏湾水深18—24米,构成槽形海湾、陡峭海岸的地貌特征;中部为海岸山脉地貌带,莲花山系延伸到境内笔架山、梧桐山,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向西南一直到香港的大雾山(海拔959米),逼近海岸,主峰梧桐山(海拔943.7米)是深圳市最高点;北部为丘陵谷地地带貌,由茅洲河、大破河、观澜河、龙舟河等10条河流切割,形成低丘降谷地、阶地及台地。
气候情况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4℃,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33.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
土地物产
深圳市耕地总资源2446.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9946.7公顷,林业用地7.97万公顷。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和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环境保护
深圳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2006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7%。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8.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2%。全年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359天。区域环境噪声达标总面积399.46平方公里。
为鼓励市民参与环保事业,2004年起深圳设立了“深圳市民环保奖”。2006-2010五年间,深圳将投资250亿元,全面开展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十大领域内的294项
深圳为中国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地均产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贸出口总额稳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12年居大中城市第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国际机场为大陆四大机场之一。
深圳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值居国内城市首位。
在区域结构上,深圳业已形成的“南软北硬”、“南高北重”、“东西两翼旅游港口”的产业分工布局和特色。南面特区内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集中发展金融、物流、高新技术研发、软件、商贸等“软产业”,规划建设新型的都市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体现出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三高”特点。北面宝安、龙岗两区以“硬产业”为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引进关乎全市经济发展前途的大项目、基础工业项目。东西两翼利用山海等资源优势集中发展港口经济和旅游经济。
2004年深圳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完成年度预期目标情况良好。
深圳经济发展不断攀上新台阶。生产总值5年实现了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的大跨越,年均增长15.8%,2004年达到4282.14亿元。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12.33亿元;第二次产业增加值2211.23亿元;第三次产业增加值2058.58亿元。人均GDP 79221元人民币,居全国之首。
深圳正在努力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业
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2006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到了1.6万亿元,全市金融业年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取得了近10年来最好的成绩。
深圳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力争为金融机构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化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计划到2010年,深圳市金融产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证券业
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创业投资
深圳创业投资发展迅速,机构和资本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创业投资集聚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共有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公司500余家,约占全国1/2。
保险业
深圳是中国第三大保险城市。保险公司总部增至7家,分支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达约3.5万人。2006年深圳保险业总资产272亿元,占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3%。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8家,在深各外资保险分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6.16亿元。
外资金融机构
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2006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行开设分行。中信嘉华银行、工银亚洲在深开业。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开设了支行网点。目前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
2006年末人民币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后,深圳29家外资银行加大了业务拓展力度。
深圳拥有完备的公益文化设施,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整个城市书香飘溢,充满爱心。
文化艺术事业
深圳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有10个文艺家协会,19个专业艺术团体。拥有3000多人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塑造了“大剧院艺术节”、“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国际双年钢琴比赛”、“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等文化节庆品牌。
2006年,全市文化系统共获省级以上奖项349项,其中国际级奖26项,国家级奖152项。全年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18场,艺术表演场所艺术演出247场。
博物馆
深圳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同时还有本地的风土人情介绍,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历史短但发展快的年轻的城市。其中最具特色的有深圳市博物馆、皇岗博物馆、大鹏古城博物馆、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东纵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天后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和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除1座政府办博物馆外,私立、集体、公私合作等不同模式的博物馆16个。
图书馆之城
2003年深圳启动“图书馆之城”创建活动,如今已经初见雏形。截至2006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577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079.47万册(件),总流通1245.60万人次。根据有关规划,至2010年,全市各级图书馆达到600余座,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1800万册(含电子文献),常住人口人均藏书达到2册,全市书香更加浓郁。
钢琴之城
深圳在一系列国际钢琴大赛中取得成就。李云迪获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打破了该项著名赛事13年来第一名空缺的历史。陈萨、张昊辰等国际一流钢琴人才,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以深圳艺术学校为代表,深圳钢琴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一代钢琴师但昭义教授培养出世界一流的钢琴苗子,影响远及海外。钢琴艺术在深圳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较高,深圳钢琴拥有量在全国城市中突出,每百户拥有量8.2台。一批钢琴大师把深圳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设计之都
深圳设计行业的发展为香港设计业所带动,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优势。深圳拥有为数众多、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陈绍华、韩家英、张达利等平面设计师在国内设计界久负盛名。中国申奥标志就是由深圳人设计的,一批受到国内外设计界好评的作品和作者大都源于深圳。
动漫基地
深圳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内地第一个港资动漫公司翡翠动画落户,鼎盛时期曾汇聚了全国近70%的动画创作人才,为国内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片。
深圳动漫行业以低成本、国际性的加工能力,成为全球动漫游戏产业重要的生产制作基地之一,具有雄厚的漫画、二三维动画和游戏软件的加工能力。
文化艺术设施
深圳已建成与在建的市级主要文化设施24个,总占地面积约40.9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7.95亿元。文化馆、图书馆、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网络遍布全市。公共图书馆577座。博物馆、纪念馆19座。电影放映单位114家,年票房收入3000多万元,年观众150余万人次。
深圳音乐厅、深圳市博物馆、深圳大剧院、何香凝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
广场文化
1986年7年,红荔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上,用砖头、水泥砌成一个简易露天舞台,举行形式新颖的晚会:观众不用买票进场,表演者却要花五毛钱才能登台表演。这种自娱、自演的群众性活动,就是“大家乐”。十几年间,大家乐舞台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万多场,主题活动6200多场。
深圳形成小区、街道、行政区三级文化广场网络,大小广场将近200个,几乎天天举行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在深圳正在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等一批骨干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媒体、文化旅游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市场:深圳有歌舞娱乐场所480家,游艺娱乐场所13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近5000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总产值约200亿元人民币。深圳演出公司树立了品牌形象。
印刷产业:深圳是全国重要印刷产业基地,总体工艺设计水平、生产规模和实力、印刷设备和技术、企业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等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处领先地位。全市共有印刷企业158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注册资金总额70多亿元。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曾获得有世界印刷业“奥斯卡”之称的“BennyAward”金奖。
文化活动
主要文化活动有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社科文化普及周。
此外,“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深圳沙滩音乐节”、“鹏城金秋”艺术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青春之星电视大赛”等数十个文化节庆活动在深圳也有广泛影响,深受市民喜爱。
对外文化交流
随着国际化城市的建设进程,深圳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更加活跃和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从交流的数量与质量方面,都比前几年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深圳常设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国际文化交流博览会”、“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深圳国际民间艺术节”、“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欢乐谷国际魔术节”、“亚洲儿童艺术节”等。
⑤ 深圳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业是什么.
深圳的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主要产业还有房地产,商贸流通,旅游业,服装玩具。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
2018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42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增长 3.9%;第二产业增加值9961.9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4237.94亿元,增长6.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8%。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090.59亿元,增长7.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6564.83亿元,增长1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131.20亿元,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9568元,增长3.2%,按2018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8647美元。
(5)深圳的文化产业主要在哪里扩展阅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在此成立[9]。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
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内地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2018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香港。
深圳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常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⑥ 深圳这个城市主要以什么产业为主
四大支柱产业,金融、高新科技、物流、文化。但制造业、印刷业都很强大的。
⑦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产业园区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南山区具有孵化器功能和物理空间集聚效应的园区有 7家
已建成4 家、在建2家、筹建1家。
OCT—LOFT华侨城创意产业园一期
深圳创意产业园(火炬大厦和南海意库一期)
深圳动漫园
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
深圳大学3号艺栈艺术原创基地一期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一条街等已投入使用
建筑面积合计约51.83万平方米,入驻文化企业共248家。
OCT—LOFT华侨城创意产业园二期、南海意库二期、深圳大学3号艺栈艺术原创基地二期、深港动漫及网游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在加紧规划建设中。华南数字音乐基地、雅昌艺术中心、深圳设计产业园等项目也正在抓紧策划建设。
园区建设合理布局,避免功能同质化。OCT-LOFT华侨城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艺术、创意机构为主,深圳动漫园以动漫、网游为主,南海意库以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为主,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以数字娱乐内容为主,深圳大学3号艺栈艺术原创基地以艺术创作为主。经过功能定位的不断调整,在区内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良好的园区发展布局。
⑧ 深圳文化特点是什么急
深圳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起飞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逐步形成的,这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对外开放为现实背景,与深圳的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新都市文化,是一种正在焕发勃勃生机的朝阳文化。深圳文化的表层特色是新颖性、多样性和通 俗性,而这种表层特色却蕴含着以下精神特质。 一是创新求异。深圳是我国新文化现象的重要发源地,“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里曾创造了许多震撼全国的第一,这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生新鲜事最多的城市。深圳提出的超前而崭新的观念,呼唤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其他文化样式以及文化运作方式上,这里较早提出并推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旅游文化、主题公园,较早走出了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路子,较早探索了采取人才组合机制制作 文化精品。在生活方式上,深圳人在追求时尚和品位中体现出求异、创新和超前。无论是生活环境的美化,还是居室的装修、布置;无论是业余的休闲方式,还是女性的服饰样式,深圳都引领着潮流。正是创新和求异的内在冲动使深圳产生出许多新的文化生长点,并使其 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形式越来越多样。 二是务实致用。深圳文化与市场和经济生活的结合度高,文化发展要服从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创新,不尚务虚,讲求实效。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上,要求“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经济建设、贴近领导决策”。在文艺取向上教育功能必须服从娱乐功能和经济效益。这一特点,既与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有关,又与深圳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有关。深圳的文化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深圳的文化产业主要靠企业自主运营。企业从事文化生产自然首先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受众的需要。这种文化与经济和市场的结合与渗透恰恰体现了当下中 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三是宽容大度。深圳人胸怀宽阔,气量宏大,宽以待人。在深圳,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打工青年,你都没有作为“外乡人”的心理压力。深圳“排污不排外”,不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对待异质文化。人们不嘲笑事业上的失败,不打压观念上的新奇,不歧视生活方式上的独特,体现出一种文化平权主义。只要不涉及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深圳接受和接收一切有差异的文化观念、文化方式和文化模式,给其以存在的合理性。 这种宽容大度构成深圳文化创新和快速成长的沃土。 四是兼收并蓄。文化的宽容和平权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多样化,形成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在深圳,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港台文化的渗透,更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润和岭南文化的承传。深圳实际成了境内外文化汇集的“蓄水库”,成了中西方文化展示的“大舞台”。“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正是这一“水库”和“舞台”的典型。这种文化的兼容并蓄精神 和多元共存格局为实现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是大众为先。深圳人更多地关注世俗生活,加上它的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度又高,文化消费群体主要是几百万的打工青年,这就使得深圳文化在品位上是以通俗性、娱乐性为特色,在文化结构上以大众文化为主体,严肃的高雅文化、精英文化不发达。深圳文化的旨趣注重直观,讲求感性的娱乐,以获得人们心理上的平衡和放松,而较少诉诸理性和思辨,因为它较少承载学术的使命。大众为先体现出深圳文化的平民色彩,正是 这一特色使得深圳文化极富活力和生命力。
⑨ 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是哪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11:27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陈湘阳
刚刚召开的深圳市委三届版十一次全权体(扩大)会议首次提出,深圳将把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深圳支柱产业,将与深圳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三大产业一起,共同构成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