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产业规划的意义
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决策意识的增强,各级政府、产业园区、企业越发认识到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加大项目招商力度,从而推进产业园区快速、可持续发展。
Ⅱ 工业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工业发展对其他产抄业的意义: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废品。
工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Ⅲ 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一般像这种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的话,肯定是越来越好的,因为如果说你只停留在一个阶段的话,肯定会不行的,所以说人要一定要往前发展,多元化发展才会让你走的越远
Ⅳ 为什么庆云县不适合大力发展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产业啊。嗯,是一个。大型的工业产业。需要很多的设备和条件。嗯,比如说你是产油的。嗯,地方。我还是。远离。城镇化的地方等等吧。所以庆云啊,不是合法感觉的。
Ⅳ 产业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我国的的国计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最集中的表象还是在于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美国在战后曾经有一个在高新技术带动下产生的经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周期相对于传统经济体系发展的周期更短,递增的倍数更大。因此我们也要在我们的基础产业基础上,提倡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Ⅵ 德州市庆云县经济发展如何
总量倒数第一
人均德州中游水平
Ⅶ 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具有带动促进作用,同时其他行业的发展对工业的发展也会产生需求,工业和其他行业是相互促进的。工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采取正确的措施,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如制造飞机,要一点点来,这看似是最慢的,实际上也是最快的,最好办法,这样做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就会产生结果,随着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将达到一定程度,慢慢积累,注意积累。
Ⅷ 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内时期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容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第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
第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第五、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六、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知识社会的必要条件。
Ⅸ 金山寺的新寺院
2004年,杭州天目山居士齐素萍决定投资8000万元重修庆云海岛金山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该项目于2005年正式破土动工。
新寺院整体结构上,依然延续了佛寺建筑中“伽蓝七堂”的传统布局方式。所有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展开,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秩序井然。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内供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等六尊塑像。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每当悠扬厚重的钟声响起,就会为世人呈现出一副“古刹晨昏天飘香,佛寺早晚金钟鸣”的美好景象。步出天王殿,迎面便是佛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大殿东西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天王殿后方是正在修建中的藏经阁和方丈楼,其两侧修有东西配殿。配殿的修建依然采用古寺经典的建筑手法,回廊四合,飞檐走拱,雕梁画栋,精美考究。俯瞰金山寺,中轴线上的建筑用一种断连节奏和高低错落的旋律展开,而轴线两侧的建筑则以一种向心的姿态与之遥相呼应,构成了时空合一的整体,既显庄严得体,又不失佛学文化中的精雅韵致。
截至目前,寺院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剩余部分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它将成为冀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海岛金山寺的重建不仅复原了一大历史人文景观,还为庆云县增添了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的重建也对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庆云海岛金山寺在古玉皇庙旧址上重建金山寺,寺院集纳了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精华,每一处建筑、每一处塑像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观后让人流连忘返。成为江北最宏大的净宗寺院,有“北金山”之称。
庆云着力打造“商贸名城、宗教圣地、生态枣乡”三大旅游品牌,完善市场购物游、休闲度假游、儒释道文化游、历史名人文化游、生态农业观光游五大旅游体系。
Ⅹ 庆云县的经济
2008年,庆云县GDP达68亿元、增长20.7%。地方财政收入、国地两税收入实现三个过亿,分别增长49.8%、28%和90.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31亿元、增长40.5%。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增长30.5%。
2009年,庆云县完成GDP8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1家,工业用电量完成2.18亿千瓦时,增长34%。国地两税收入完成2.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8亿元,增长10%。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亿元,贷款余额28.2亿元,分别增长15.5%和31%。
2010年,庆云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亿元,增长12.8%,人均达到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9.8:4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40.2%,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0.4%。
2011年,庆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3:49:38调整到8:53:39。 2009年,庆云县各类养殖基地达到420个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4%和56%。出口型蔬菜达到5000亩、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达到1500亩。
2009年,庆云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5%,建成枣树绿色示范基地2.8万亩,肉鸭产品获得欧盟进口资格。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7%和60%。
2010年,庆云县粮食总产量达到34万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7%和59%。林木覆盖率达到37.3%。新增无公害产品10个、绿色产品2个、有机食品基地1个。流转土地3.7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组织30个以上。
2011年,庆云县粮食总产突破32万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7%和60%。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新增“三品”认证产品10个。 2008年,庆云县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196家,完成财政贡献1.2亿元,承接了庆云县80%以上的工业投入和100%的外贸出口,庆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税收增长35%、用电量增长18.8%,四大产业完成税收占到两税收入的42%,骨干企业完成税收占到两税收入的22%。
2009年,庆云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纳税过百万元企业达到23家。
2010年,庆云县引进规模以上项目5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到位资金4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家,完成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在30%以上。 2012年,庆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62亿元,增长23.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1.07亿元,下降16.6%;第二产业投资72.45亿元,增长29.6%,其中工业投资70.92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投资65.10亿元,增长30.4%。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11年的2.2:55.2:42.6调整为1.5:51.8:46.7。
2012年,庆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7.3亿元,增长15.2%。实现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20.24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2012年各项存款余额163.49亿元,比2011年增加21.95亿元。各类保险服务业收入5.03亿元,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