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政府提几点建议
政策建议
按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组织规划实施
国务院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重规划阶段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该规划在制定的时候考虑了产业体系 建设的需要,并做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但是由于选择的产业范围广,又受规划编制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的约束,规划并没能就重点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给出更具操作性 的方案。
建议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产 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分享框架,编制这些行业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对技术创新,有竞争力的制造,专有基础设 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消费市场启动,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等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部署,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同时,要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对规划实施情 况、创新绩效、产业发展绩效、政策激励绩效等进行年度的跟踪评估,并根据跟踪评估的结果,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及时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在实施中突出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重点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全面而系统,但这种全面性,也带来了产业发展边界过宽、难以优化资源配置和相关支持措施。课题组建议在规划的实 施过程中,科学判断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从目前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新一代的电子 信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社会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并导致其他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最终将可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基因育种、干 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 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战略和投资重点来看,其重点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因此,课题组建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聚焦上述三大重点 产业领域,集中优势资源,着力突破。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在发展的初期,其技术路线和主流产品都还没有形成,不同技术路线的全球竞争,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赢利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 风险。正是由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我国大多数投资人和企业会选择在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再进入,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这样做的好处在 于有利于规避风险,并赢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坏处在于一定会形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要想鼓励投资人和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更早进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竞争,需要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生产销售企业等多元化的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这种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重点包括政府对高风险的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持续投入机制,政府对多种技术路线的创新活动的持续投入,保险公司对新产品和新装备试 用的风险担保机制等。通过这种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积聚,结合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尽快在自主 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通过产业链创新管理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体系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型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要想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不但需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按照产业链发展的需要,突破一批辅助性技术,包括相关专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检验检测服务技术等,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课题组建议首先在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领域开展产业链创新的管理。重点是系统分析这些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全球分工,在此基础上依托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重大创新发展工程,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科技创新工程,采用工程化的组织方式,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链为目标导向,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尽早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成功突破一批重 大群体性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通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市场需求完善产业体系
消费市场的启动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是相辅相成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兴产业消费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启动市场需求和完善产业体系,在技术上和资源 配置上都不可行。理性的选择是在有基础的省市开展重大应用示范,逐步探索消费启动市场的政策措施,探索能够市场化的、能够大范围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 完善产业体系。课题组建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安排的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选择有基础的省市,以大规模的示范应用为牵引,促进产 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探索出能大规模推广的新型商业模式,建立健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
⑵ 政府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有哪些建议意见
但闻人语响。
⑶ 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议
1.从2005年起,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都必须签订《报考硕内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容承诺书》,网上报名时点击后即视为签字认可……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⑷ 给地方政府做产业发展建议需注意什么
保险公司是企业,在各地方的保险公司都是分支机构,他们没有决策权,外地驻回本地的分支机构答,它赚钱还是亏本都与地方政府关系不大。保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地方政府也没有这方面人才,也不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有什么奢望,一般只是要求他们守法经营就可以了。而对于保险公司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的非常重要的,所以保险公司应该主动联系地方政府,支持和协助地方政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多提意见和建议。如老人伤病的救助,农民房屋受灾的救助,农民因灾害欠收,社保补充医疗保险的问题等,地方政府都希望能够得到保甫甫颠晃郯浩奠彤订廓险公司的支持,但各地的保险公司都是分支机构,没有能力设计适合地方政府要求的产品......,没有办法和地方政府良好合作。保险公司在地方也得不到重视,而成为自生自灭的企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也普遍比较低。
⑸ 对政府发展规划有哪些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强化教育部门对教育的业务管理职能,建立并逐步完善乡镇政府领导下的教育管理网络。制定学校评估标准和督导制度,规范办校行为,逐步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和师资质量,确保办校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立学校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硬件和软件指标评定学校等级,按等级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奖代补。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安全管理,督促学校配齐各类安全设施,建立严密的食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接送车管理规定。 二、强化师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建议恢复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进公办学校任教并出台学校教师“先纳入、再考核、后录用”的新型用人制度;对现有各类学校中的优秀非在编教师,择优转入正式教师编制,以鼓励进步,稳定教师队伍。制定相应政策,切实提高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对城乡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民办和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三、强化示范,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办好省示范性学校,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公办学校校舍老旧、设施落后、场地狭小的实际,及时安排财政资金,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各乡镇建立一所能指导并带动区域内学校发展的中心校,校长和教研骨干最好由教育局委派。办好乡镇中心学校,发挥这些学校在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研究、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强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公益事业的职能 建议市、乡(镇)两级政府将学校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学校教育布局和发展专项规划,设立学校教育专项补助资金,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将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一并列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将民办学校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纳入保障体系。试行民办学校教育券制度,由财政按义务教育标准的50%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帮助有实力的民办学校做大做强。
⑹ 对国家或政府在扶持出口企业发展方面有何好的建议或意见
1、现实的必要性抄:
全国共计60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
2、长远的必要性:
小微企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细胞。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谢谢!
⑺ 企业对政府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说点什么 关于这个!具体我该怎么说好呢
这要看你们是哪一类的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新兴产业?,你们有哪些困版难,通用的有这样几点:融资权难、贷款难,希望政府作为,市场不规范,盗牌、假冒的影响,招工难,招技术工人更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组织建设),产品销售受到地方保护主义,不能打开新市场,税收方面取得优惠政策,获取政府技改资金等。
⑻ 政府应当如何对待新兴产业发展(运用政治知识)
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对新兴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政府要依法行政,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政府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⑼ 政府,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政府应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回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职能答,为文化产业发展搞好管理和服务.如:搞好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政策,搞好人才培养,加强市场监管等.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相关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