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磁器口沙磁文化产业园规划

磁器口沙磁文化产业园规划

发布时间:2021-02-26 06:26:01

⑴ 磁器口古镇的景区文化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古镇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
千年磁器口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磁器口古镇是沙磁文化发源之地,与津(江津)沙(白沙)文化区、成都金牛(金牛坝)文化区、北碚文化区并列为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现磁器口古镇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海内外每年前来参观、旅游的宾客达300余万人次。
每年磁器口古镇都会以传统佳节为主线,大力挖掘具有鲜明传统民俗地域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红岩文化、陪都文化、沙磁文化及巴渝文化,积极组织筹办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活动。新春佳节有 “春联写民生、祝福进万家”现场创作暨展示活动;清明时分有 “磁器口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游客品茗香茶、欣赏川剧变脸和茶艺表演;端午时分举办 “我们的节日·重庆磁器口端午日”活动,让广大市民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许平安、赐黄酒,赏民乐,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七夕节有“相约古镇、缘定今生”;中秋团、国庆长假也会举办“传承历史记忆·寻访古镇老字号”等活动,通过多项活动的成功举办,让磁器口这个千年古镇作为“重庆的缩影”,使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有效的的一传承、彰显和发扬。

⑵ 重庆磁器口的沙磁文化

磁器口古镇是沙磁文化发源之地,与津(江津)[3]沙(白沙)[4]文化区磁器口古镇、专成都金牛(金牛坝属)文化区、北碚文化区[5]并列为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现磁器口古镇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四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海内外每年前来参观、旅游的宾客达300余万人次。

⑶ 重庆磁器口的介绍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

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位于东经116°42′北纬39°89′,地处重庆市市主城沙坪坝区东北部,是一个有1000余年建镇史的民俗文化古镇。地势上前临嘉陵江、后靠歌乐山,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三山并列,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抱。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前后两条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正街、老街”。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

⑷ 重庆文化命脉的沙磁文化区(现沙坪坝文化区前身)在重庆大学的哪个区

抗战时期的沙磁文化区即为现在的沙坪坝区,而重庆大学正是位于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回老校区答(包括ABC)区都处于原沙磁文化区的核心地段,紧邻磁器口与沙坪坝中心。重庆大学新校区(D区)位于沙坪坝区西部,歌乐山另一侧,远离市区。

⑸ 沙磁文化广场在哪里什么时候建成

沙磁文化广场紧邻磁器口古镇,总建面约43万方,由8万方商业、3万方文化广场、20万方滨江住宅、12万方地下车库组成,总投资约36亿元。项目已于近期开始设计方案招标。计划今年年末开工,预计2016年建成。
沙磁文化广场商业体量8万方
3万方广场将成为城市新地标
3大配套公园提供舒适休闲空间
据了解,沙磁文化广场将于沙滨路部分路段融为一体,沙滨路磁器口片区约600米的路段将被打造成为广场的一部分。广场以巴渝风貌建筑为主体,充分体现巴渝文化特色,以沙磁文化为核心,中西结合,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商业贸易、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观光运动为一体的城市开放空间,3万方广场将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新地标。
另外,沙磁文化广场项目中还将布局三个公园,其中一个是现有的凤凰山公园,另外还将新建两个2万方左右的绿地公园。3个公园作为沙磁文化广场的配套项目,将为磁器口古镇的群众和游客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沙磁文化广场项目所在地
广场新增3000多个停车位
沙滨路实行人车分流
解决古镇停车难
磁器口古镇作为旅游胜地,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几百万人次,古镇旅游、休闲停车是最大的难题。据了解,在沙磁文化广场项目中,共规划了3层地下车库,共计12万方,包含3000多个停车位,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解决各类小型车辆的停放,同时也能满足旅游大巴的停靠。
据了解,在交通方面,将对沙滨路部分路段现有的人流车流,进行平面和立体地上地下的重新组织,特别是靠近磁器口古镇片区的交通组织,将发生改变。即从高家花园桥下的沙滨路开始,采取下穿形式通往双碑方向。前往磁器口方向的车辆将从AB地块之间的道路通往磁器口,通过这条通道还可以直接进入广场地下车库,实现交通的无缝连接和人车分流。

⑹ 什么是沙磁文化

沙磁文化,其实就是以沙坪坝和磁器口为中心的学术文化中心,就像我们现在苦苦修建的“大学城”, 其实质上是将沙坪坝和磁器口两个地名的首字相结合而命名的。说起来好像这种感觉与历史无关,其实追溯其起源,却是我们民族的屈辱史和抗战史,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是。从1935年初至1938年3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以重庆大学校长胡庶华、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为首的一批爱国教育家、文化人及其他爱国主义者共同倡导并在全民抗战中创建形成。文化区建成的主要标志,是以沙磁文化区自治机构的初创、扩大和发表《沙磁文化区各界宣言》、代表文化区的刊物《沙磁文化》月刊的创刊和出版以及沙磁地区正式成立“区”的建制。 1940年出版的由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题写刊名的《沙磁文化》创刊号。1938年1月由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创办的《全民抗战》周刊。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我国,当时当权的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后将重庆定为陪都。看似这小小的举措,却让重庆一个西南的偏远之地,骤然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集聚了当时我国重要的文学、美术、音乐人才,沙磁文化区的范围迅速向四面扩展,其外围边沿东至嘉陵江对岸的盘溪、柏溪,南达李子坝、华岩寺,西越歌乐山顺成渝公路直抵青木关,至国民政府教育部迁到青木关温泉寺办公,并在青木关老关口附近创建国立音乐院(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前身),覆盖现沙坪坝东部城区及西部部分街道。沙坪坝成为抗战时的全国文化中心,区内集中了18所高等学府和全国八分之一的大学生,还有众多的文化学术科研机构和250余家工厂企业。大批爱国教育家、科学家、文化艺术家和工商实业家会聚于此,呈现校舍林立、名师荟萃的教育繁荣景象。
国民政府在重庆后方执政的十年,其实也做了很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而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国民党施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首先提出了“平时教育战时看,战时教育平时看”的教育主张,充分说明了越是战争这种紧张的时候越是要重视教育的思想,还提出了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需要相配合的教育措施。
以下便国民党的战时教育政策的一个部分:
“(二)与军事方面需要相配合的教育措施。这主要包括特种教育和战区教育的推行以及学生志愿从军的奖励
1. 特种教育的推行。“特种教育”是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配合战争和国防的需要而增设的特种教学与研究。
2. 推行战区教育。在跟日军争夺沦陷区的斗争中,一方面必须在日军所控制的“点”、“线”、“面”之处破坏日伪所施行的奴化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在敌伪力量不逮的地方,积极开展教育工作。
3. 奖励学生从军。为了奖励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参加抗战军事工作,以充实抗战力量,194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志愿从军办法》和《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参战奖励办法》,规定对于已参加正规军队或军事技术机关或政府认可的游击队工作的学生以及志愿从军者,除由原校“保留其学籍”外,对取得功勋者,“除由军事机关依法叙奖外,并由教育部核发奖章或奖状”;对于殉职者,“除应受政府规定之荣誉及邮典外,并应由原校在校内建立碑碣,以留纪念”;还规定“志愿从军学生之姓名及服役事迹,在中央由教育部编入抗战史料、教育年鉴或教育史内,在地方由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搜集编入省、市、县志内,以资宣扬,具有特别功勋者,由教育部呈请行政院明令褒扬’[(33)]。”
其实对于我来说,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战时前方的高校南迁的事件。比如北京大学等南迁后就是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有网友是这样评价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的:“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划出自己最灿烂的轨迹。但是,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严格地说,她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此前10年,甚至20年变革和积累的一个结晶。一所大学包括理念、体制、专业和课程等在内的实体的铸成,往往依赖于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多年的努力。”现在又名气的大学都可以在重庆寻找得到一丝丝的踪迹,谁也不可能想到今天驻立在上海市的复旦大学,当时在重庆北碚区的原样,当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当年的李登辉也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现在的北碚还有为他而立的“登辉堂”,只是现在的那个地方已在炮火之中不复当年的光彩。
在70年前的2月6日,沙坪文化区在重庆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并向社会各界发布正式成立的公告,宗白华、胡庶华、张伯苓、罗家伦、高显鉴等老一辈文化人“擎起时代的火炬”。时隔70年,在2008年的2月6日,沙坪坝区“沙磁文化日”成立座谈会上,张伯苓之孙张元龙、郭沫若之女郭平英、老舍之子舒乙等会聚一堂,畅谈“沙磁文化”。而 沙坪坝区为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决定将每年3月30日定为“沙磁文化日”,这一项举措无疑是肯定了沙磁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 。
其实说是沙磁文化是文化的集成,不如按照现在的说法可以说成是重庆文化区的建立,以下是在重庆日报上一篇名为《沙磁文化:战乱时代的火炬》的文章中所谈到的沙磁文化的始末。
在70年前,胡庶华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胡庶华是重庆大学的第二任校长,1936年秋,他首次提出了在沙坪坝建设重庆市文化区的设想。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现代科技文化来推动,但科技的发展需要文化作基础。为此,他写出了《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一文。鉴于当时的时局,他在文中写道“最急切之工作,莫过于国防上之准备”,但,“因人才的缺乏,文化的落后”导致在国防上已“不能胜任战时后方之需”。为此他提出,“国防上应准备之工作,应以培养人才,提高文化为最切要……重庆文化,尤为其中最重要之一环。” 他认为,“重庆市之建立新文化区,其意义不仅在四川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尤关系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它的光芒不仅照耀重庆一隅,而且将四射到西南各省及整个中国。”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中华文化区的意愿只是缺少一定的条件,而就在胡庶华的设想提出半年之后的1937年,日军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中小学、文化科研机构和大量工厂纷纷溯江西迁,来到了战时首都重庆。一时间,嘉陵江畔聚集了18所高等学府,在校学生人数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同时,还涌进了250余家工厂和众多的文化学术科研机构。这些单位的到来,为胡庶华的设想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并很快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在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院长高显鉴等教育家和诸多经济实业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1938年2月6日,重庆沙磁文化区在重庆大学宣告成立,并在当年的3月30日正式对外办公,一个聚集众多文化精英的圣殿就此开启。文化区的诞生就像一只巨臂,擎起了一个战乱时代的火炬,在那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给了无数人希望。无论是在嘉陵江边,还是歌乐山下,到处都是书声朗朗,机器轰鸣……
专家认为,“沙磁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精英文化与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文化的结合,是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重庆沙磁文化区的继续和发展,而且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重庆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战时中国文化中心,文化区带头掀起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工业实业救国、乡村建设救国等热潮,对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实现民族复兴功不可没。为新中国的建设,文化区培育和输送了大量人才,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文化区内大批学校和文化人向东转移,其作用和影响迅速向东扩散,特别是在文化区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单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就逾百人之多,成为发展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力。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区优秀传统在沙坪坝得到进一步延续并不断深化。1950年,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确立了重庆市第三区(1955年定名沙坪坝区)为文化区。在沙磁文化区原有基础和精神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沙坪坝区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科技实力雄厚、文化教育发达的科教文化名区。截至2007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区”,连续十六年保持“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驻区高校达到19所,各类中小学校112所,专任教师共计6373人。并在沙坪坝区西部土地上建起了包括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土主铁路物流园在内的西部新城。正规范有序地将沙坪坝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的教育、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高地。同时,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嫁接,目前该区正着力打造动漫产业基地、文化艺术培训基地、文化创意和创新产业孵化基地。在三峡广场内培育都市文化娱乐休闲圈,在千年磁器口培育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在重庆大学培育时尚文化消费圈。
沙磁文化区的创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精英文化和民族革命战争中大众文化的结合,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是现代教育史上高举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旗帜的一座丰碑,也标志着沙坪坝作为文化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发扬光大。我希望沙磁文化能够带动重庆文化的发展,让重庆真正成为重庆文化区,甚至是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文化圈。

⑺ 磁器口沙磁巷后面的寺庙,旁边的寺庙,对风水有影响吗

寺庙多神多鬼,气场混乱,多亡灵, 部队杀气重 后有山不错, 除非家人从事相关工作,否则不适合住在附近。

⑻ 关于磁器口最准确的由来

因为清朝初年,重庆盛产和转运瓷器,故而得名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磁器口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每天来自海内外参观、旅游的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中共沙坪坝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磁器口古镇历史传统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按照“云南有丽江、江苏有周庄、重庆有磁器口”的定位,努力将磁器口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磁器口核心区只有5公顷左右,每年接待游客大约600万人。以后面积将逐步扩大,5至8年之后,将和红岩魂广场连通,整个游览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扩容60倍。
重庆磁器口古镇

凌健简单介绍了规划,向南,在磁器口大门入口,从沙滨路到童家桥立交桥这条路,长约1公里,以前只是简单的粉刷了外墙。两旁房子全部重修,木门、木窗、木格子,打造成为渝派风格建筑街,总共投资8000多万元。

向西,在磁器口石板街后边,大约250亩地,是一片老房子,将引入社会资金,打造成“巴渝老街”,与旅游核心区直接相连。

向北,穿过凤凰溪,面积大约170亩,将打造成以抗战风情为代表的陪都文化街。这三大片改造完成之后,有望和红岩魂广场连通,游览总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除了个别院馆之外,依然不收门票。

⑼ 磁器口的历史背景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998—1003年)宋真宗咸平年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远销蜀外。后来随着工艺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扩大了起来。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

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干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

(9)磁器口沙磁文化产业园规划扩展阅读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

古镇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

每年磁器口古镇都会以传统佳节为主线,大力挖掘具有鲜明传统民俗地域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红岩文化、陪都文化、沙磁文化及巴渝文化,积极组织筹办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活动。

阅读全文

与磁器口沙磁文化产业园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