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发布时间:2021-02-27 06:16:06

Ⅰ 虎门在东莞的哪里她是以什么出名

虎门位于珠江口东岸,虎门以服装出名的.

Ⅱ 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意义

(一)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增加资金积累和国民收入,为国际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难得的经营管理经验。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够增加外汇收入,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我国,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许多外国投资者都是通过旅游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市场。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2)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扩展阅读: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Ⅲ 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费用是多少

单就办理施工许可证这个证件,貌似不单独收费,免费。但是办理过程中需要缴纳各种费用,如审图费、规划费、监督费等。具体多少是根据工程性质、投资规模、合同造价等计费基础。

Ⅳ 东莞大朗的发展趋势会怎样

东莞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9万,总人口近50万,近年来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全国爱卫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国家卫生镇”称号,是广东省文明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

一、区位环境得天独厚

大朗镇地处东莞几何中心,深港穗经济走廊要地,毗邻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交通发达,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南达深圳市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规划建设中的莞惠城际铁路、东莞轻轨横贯而过,是东莞中南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丰饶富足,生态环境清秀宜人,拥有大面积荔枝林、绿化林和6座水库,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

二、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9年,大朗镇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既有大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又有三星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以及递达量精密模具等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比2008年增加50家,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34家,实现总产值9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1%。企业内生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镇新注册企业652户,净增企业413户,总量达3461户;新注册资金13.6亿元,是2008年的2.7倍,其中外资1.75亿元,占12.9%,内资11.85亿元,占87.1%,投资主体实现了由外资为主向内资为主转变。

三、毛织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势发展

毛织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2009年实现逆势发展,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48.3亿元,增长19%,毛织品出口总额增长29%。目前,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巷头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片区,总长6.5公里的毛织专业街。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朗被列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大力完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建成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镇毛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大朗毛织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

全镇研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大朗被中国流行色协会列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一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成为行业品牌展会,“织交会”荣获“2009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织业取得显著成效,数控织机从2004年的600多台增加到2009年底的6000多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成为大朗毛织业发展潮流。

四、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

大朗镇有14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在大朗生产加工的国际知名品牌电子信息产品40多种,年产显示屏200万个,集成电路3500万块,电容、电阻器等电子元件3500亿只,交换机100万个,网卡150万个,硬盘50万个,蓝牙适配器150万个,优盘200万个,蓄电池超1亿只,太阳能电池板50万个,组合音响1500万部。

大朗有129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拥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如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2040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百一电子厂年产卫星接收器1000多万台,占国际市场份额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飞尔液晶显示器公司生产供数码产品的显示模组占国内5%,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八名。

五、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大朗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1300多家,涉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机械、精密模具、注塑辅助设备等领域,2009年,95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78亿元。

大朗拥有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产大型数控机床100多台,研发和生产五轴数控加工机床,为国内模具生产提供五面加工技术,填补国内该技术的空白;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年产机器手臂4000台,居全国第二;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

六、创意产业正在崛起

大朗创意产业园于2008年11月被东莞批准为市级创意产业园区,其中,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区是大朗镇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一期由占地2.6公顷的旧厂房改造而成,目前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8项产学研合作,已有3家机构和40家企业进驻;毛织服装产业时尚创意区总投资5000多万元,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展示、交流和销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高端毛织服装时尚设计集聚区,已引进6家院校,落实了10多家本地优势企业进驻。

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大朗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建设的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科学装置,于2008年9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落户东莞市大朗镇。该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20亿元,计划2010年动工,2015年竣工。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散裂中子源项目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科研装置,也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是国内首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重大科学装置,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项目建成后,将使大朗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纳米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为大朗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提供巨大推力。

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朗镇设立“创新型大朗”工程专项资金,镇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连续五年共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专利申请量235件,专利授权量427件。

全镇现有9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61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13家市专利培育企业,2家专利试点企业,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6个省、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7个省级名牌名标和992项专利。大朗被认定为“东莞市知识产权试点镇”,“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

九、现代服务业活力勃发

大朗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东莞标检、美国钜邦家具设计、信安达档案管理等品牌企业。东莞标检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产品测试、检验、认证、技术服务,服务对象涵盖纺织、家具、食品药品等10多个行业,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国际市场通行证。大朗信安达是档案文件管理服务供应商美国信安达在中国设立的9个公司之一。物流业兴盛,大朗(国际)物流中心,进驻了100多家物流企业,日货运量达4100多吨,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的华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朗汽车客运总站日发送旅客1万多人次。金融业发达,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15家,金融网点53个。会展业兴旺,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展馆面积12万平方米,是国内毛织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展馆,每年“织交会”人流如织。

酒店业繁荣,有酒店旅馆9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3家;帝豪花园酒店是一家按国际白金五星级标准设计的大型商务休闲酒店。商贸业兴旺,全镇有综合性商场15家,营业面积7.6万平方米。

十、城市大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

大朗镇确立“借势松山湖,对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区,着力打造一个城市中心区和四大经济板块”的城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集聚力,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态文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控规编制实现镇内建设用地全覆盖,完成长盛核心区和银朗核心区城市设计。2008年起陆续启动了8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15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40个,产业项目35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52个以及城市中长期规划项目2个。

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正成为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创意展示、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业态于一体的、引领消费时尚的商贸文化中心区;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毛织工贸片区,以商会大楼为龙头的行政服务区,以松佛片区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正在成为大朗城市的三个聚焦点。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构建起与松山湖土地空间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为吸引,产业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干道直接通达的大发展格局。

十一、城市承载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强

大朗镇基础设施完善,有110千伏级变电站3座、220千伏级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9000万吨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房地产业快速兴起,吸引了碧桂园、万科、东方银座、富盈、新世纪等房地产项目。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长塘、求富路、佛新、宝陂、校椅围等农民公寓建成入住,共67幢,2022套。建成占地1360亩的荔香湿地公园和占地2500多亩的凤山农业科技园。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着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大朗。

2010年是大朗战胜危机、推动转型、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年,大朗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一心一意优环境,加快改革惠民生,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继续坚定信心,迎接挑战,积蓄力量,为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

Ⅳ 东莞市东晨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东莞市东晨实业有限公司与东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东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香港东诚集团是一家从事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产品包括手机包装材料、纸品、胶袋、珍珠棉制品,防伪产品、电子产品、电子材料、塑胶制品、包装印刷品、广告礼品、国内国际贸易、物业管理、教育咨询、加工制造等诸多方面,年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的产品与服务。
东莞市东晨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防伪印刷,丝网印刷、贴标印刷、柯式印刷、3D立体印刷和激光压纹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品质第一,客户至上”是我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准则。自2002年建厂以来,我公司一直秉承领先市场的经营理念,引进日本、德国、台湾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精良设备,积极致力于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并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推陈出新,从而建立了统一、完善的服务体系,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了能提供更完美的品质和服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公司已成功获得ISO 9001:2000版国际品质认证,多项产品通过了SGS、UL、CSA认证。
东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东诚集团旗下产业之一,服务领域涵盖: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体验式咨询、教练式EMBA、微电影拍摄、品牌包装、营销策划、宣传片制作、企业宣传策划、企业网站建设、行销策划、企业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团队复制、企业家俱乐部会刊、企业项目展示、项目推广及资源整合、总裁高端幸福教育灵修课程、国学智慧、禅修等!我们将用毕生的精力帮助一亿个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致富! 在这里我们给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你可以做讲师、主持人、教练、演艺明星等,当然如果你够自信,够有能力,你也可以自己创业,我们为您提供办公场所、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还有配套的资源和信息供您享用!我们需要找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份工作,只是想多拿点工资,那么请你主动绕开,给其他有梦想、有追求、有需要的人让出道来! 如果你拥有强烈的梦想,那么你就来吧!我们寻找的是一批志同道合兄弟姐妹来共同完成一番伟大的事业,如果你也愿意像我们一样,用大爱之心去成就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幸福、和快乐!那就加入我们!
东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东诚集团总部办公大楼里面,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增埗村卢屋工业区慧美科技园,是东诚旗下的科技园之一,整个园区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规划按照“集成配套,功能完备,区划合理”的发展思路,融工业、城建、园林、生态于一体,是茶山镇规模最大、环境最美、档次最高的生态园林式科技园,里面囊括正在筹建的大学生白领俱乐部、创业中心、咖啡厅、酒店、演艺厅、饮吧、篮球场、羽毛球馆、大型购物商场、自动取款机、艺术培训、图书馆、五星级无尘办公室、空调热水宽带的员工宿舍等一列配套齐全的硬件设施!是现代化生态园林的高科技产业园,在这里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我们推崇用艺术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绝大部分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即每日工作8小时(上午:8:30-12:00,下午:2:00-18:30),每周工作五天半工作制(周六工作0.5天)。
2.高层管理人员则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3.员工享有法定休假日、年休假、婚假、丧假、产假等带薪假期,并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福利制度:
1.公司为每一位入职的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2.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设立学习阅览室,提供大量的图书报刊供员工学习使用,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面。同时提供大量的公平自由的发展空间,协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技能。
3.公司为员工免费提供舒适的食宿环境,一日叁餐,叁菜一汤任君选择,住宿为两到四人一间(可安排单间),宽敞整洁,独立阳台,配空调+热水器+宽带上网。五星级无尘办公室,让你工作更加的舒心与快乐。
4.公司定期提供专项经费鼓励员工开展旅游、生日聚会、部门聚餐、文艺晚会等活动。并组织员工每周进行健身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5. 固定底薪(3000-8000)+提成+绩效奖+年终奖+社保(月收入4000-20000之间)+免费培训+5天半八小时+法定节假+旅游。
6.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公司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礼仪、业务知识、技能等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发掘员工个人潜能,全方位让你的能力、身价提升。
东诚集团——理想放飞的舞台!东诚集团期待精英的加入,携手共创辉煌的明天!
法定代表人:李志启
成立日期:2007-08-02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广东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665015362J
经营状态:在营(开业)企业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Dongguan Dongjing Instry Co., Ltd.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东莞市茶山镇增埗村卢屋东诚慧美科技园
经营范围:研发、产销:包装材料、纸品、胶袋、硅胶、珍珠棉制品、防伪产品、电子产品、电子材料、塑胶制品、音箱制品、液晶显示器半导体器件;实业投资;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Ⅵ 东莞大朗的发展趋势会怎样

东莞大朗抢抓机遇领跑争先

2010-10-19 14:40 文章来源: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处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东莞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9万,总人口近50万,近年来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全国爱卫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国家卫生镇”称号,是广东省文明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116亿元,同比增长5.5%;全镇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全镇出口总额增长2.4%,是东莞出口实现正增长的少数镇街之一;2009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49亿元,同比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4.1%;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6%。

一、区位环境得天独厚

大朗镇地处东莞几何中心,深港穗经济走廊要地,毗邻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交通发达,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南达深圳市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规划建设中的莞惠城际铁路、东莞轻轨横贯而过,是东莞中南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丰饶富足,生态环境清秀宜人,拥有大面积荔枝林、绿化林和6座水库,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

二、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9年,大朗镇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既有大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又有三星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以及递达量精密模具等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比2008年增加50家,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34家,实现总产值9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1%。企业内生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镇新注册企业652户,净增企业413户,总量达3461户;新注册资金13.6亿元,是2008年的2.7倍,其中外资1.75亿元,占12.9%,内资11.85亿元,占87.1%,投资主体实现了由外资为主向内资为主转变。

三、毛织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势发展

毛织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2009年实现逆势发展,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48.3亿元,增长19%,毛织品出口总额增长29%。目前,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巷头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片区,总长6.5公里的毛织专业街。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朗被列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大力完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建成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镇毛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大朗毛织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镇研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大朗被中国流行色协会列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一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成为行业品牌展会,“织交会”荣获“2009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织业取得显著成效,数控织机从2004年的600多台增加到2009年底的6000多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成为大朗毛织业发展潮流。

四、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

大朗镇有14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在大朗生产加工的国际知名品牌电子信息产品40多种,年产显示屏200万个,集成电路3500万块,电容、电阻器等电子元件3500亿只,交换机100万个,网卡150万个,硬盘50万个,蓝牙适配器150万个,优盘200万个,蓄电池超1亿只,太阳能电池板50万个,组合音响1500万部。大朗有12900多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等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拥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如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2040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百一电子厂年产卫星接收器1000多万台,占国际市场份额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飞尔液晶显示器公司生产供数码产品的显示模组占国内5%,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八名。

五、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大朗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1300多家,涉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机械、精密模具、注塑辅助设备等领域,2009年,95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78亿元。大朗拥有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产大型数控机床100多台,研发和生产五轴数控加工机床,为国内模具生产提供五面加工技术,填补国内该技术的空白;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年产机器手臂4000台,居全国第二;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

六、创意产业正在崛起

大朗创意产业园于2008年11月被东莞批准为市级创意产业园区,其中,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区是大朗镇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一期由占地2.6公顷的旧厂房改造而成,目前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8项产学研合作,已有3家机构和40家企业进驻;毛织服装产业时尚创意区总投资5000多万元,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展示、交流和销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高端毛织服装时尚设计集聚区,已引进6家院校,落实了10多家本地优势企业进驻。

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大朗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建设的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科学装置,于2008年9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落户东莞市大朗镇。该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20亿元,计划2010年动工,2015年竣工。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散裂中子源项目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科研装置,也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是国内首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重大科学装置,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项目建成后,将使大朗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纳米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为大朗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提供巨大推力。

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朗镇设立“创新型大朗”工程专项资金,镇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连续五年共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专利申请量235件,专利授权量427件。全镇现有9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61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13家市专利培育企业,2家专利试点企业,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6个省、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17个省级名牌名标和992项专利。大朗被认定为“东莞市知识产权试点镇”,“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

九、现代服务业活力勃发

大朗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东莞标检、美国钜邦家具设计、信安达档案管理等品牌企业。东莞标检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产品测试、检验、认证、技术服务,服务对象涵盖纺织、家具、食品药品等10多个行业,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国际市场通行证。大朗信安达是档案文件管理服务供应商美国信安达在中国设立的9个公司之一。物流业兴盛,大朗(国际)物流中心,进驻了100多家物流企业,日货运量达4100多吨,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的华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朗汽车客运总站日发送旅客1万多人次。金融业发达,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15家,金融网点53个。会展业兴旺,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展馆面积12万平方米,是国内毛织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展馆,每年“织交会”人流如织。酒店业繁荣,有酒店旅馆9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3家;帝豪花园酒店是一家按国际白金五星级标准设计的大型商务休闲酒店。商贸业兴旺,全镇有综合性商场15家,营业面积7.6万平方米。

十、城市大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

大朗镇确立“借势松山湖,对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区,着力打造一个城市中心区和四大经济板块”的城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集聚力,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态文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控规编制实现镇内建设用地全覆盖,完成长盛核心区和银朗核心区城市设计。2008年起陆续启动了8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15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40个,产业项目35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52个以及城市中长期规划项目2个。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正成为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创意展示、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业态于一体的、引领消费时尚的商贸文化中心区;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毛织工贸片区,以商会大楼为龙头的行政服务区,以松佛片区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正在成为大朗城市的三个聚焦点。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构建起与松山湖土地空间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为吸引,产业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干道直接通达的大发展格局。

十一、城市承载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强

大朗镇基础设施完善,有110千伏级变电站3座、220千伏级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9000万吨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房地产业快速兴起,吸引了碧桂园、万科、东方银座、富盈、新世纪等房地产项目。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长塘、求富路、佛新、宝陂、校椅围等农民公寓建成入住,共67幢,2022套。建成占地1360亩的荔香湿地公园和占地2500多亩的凤山农业科技园。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着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大朗。

2010年是大朗战胜危机、推动转型、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年,大朗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一心一意优环境,加快改革惠民生,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继续坚定信心,迎接挑战,积蓄力量,为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

(供稿: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

Ⅶ 惠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促增长,推创新、促升级,惠民生、促和谐。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十个“新突破:?
一、乘回暖企稳、率先突围之势,全力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
着力扩大投资。把强化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推进一批关系我市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10个,其中投产项目17个、续建项目53个、新开工项目40 个,总投资15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亿元。?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举办大型、高规格的招商引资推介会,积极开展定点、定位招商,充分利用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等协会招商,加快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出口增长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整体招商效应,推动产业聚集,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
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在继续举办“惠货北上展销会基础上,着力打造市会展中心展销品牌,形成强势的会展业。完善惠州著名品牌网建设,鼓励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品牌店、专卖店,帮助企业创品牌。积极开发旅游、休闲、文化、健身等产业,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继续推进农机、家电下乡工作,激活农村消费潜力。?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坚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费和一般贸易补贴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抢抓订单。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对贸易出口总量大、增长快的企业进行奖励。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内资、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加强产业升级和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确保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1000万元、全民创业发展基金500万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困难,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二、提升“五个一体化的档次和水平,全力推动深莞惠合作实现新突破?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无缝连接。编制完善六条城际轨道规划,扎实推进莞惠城际轨道和厦深铁路惠州段建设。积极推进惠大高速、广河高速惠州段、粤湘高速博深段、从莞高速惠州段、广惠高速东延线、惠深高速改扩建工程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做好龙门至惠州高速、汕湛高速惠州段等4条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江中游航道惠州段整治和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启动7万吨级煤码头建设和平潭机场改造。加快建设、改造一批与深莞两市交界的断头路、瓶颈路,完善市内、跨市普通干线公路网建设。着力构建与珠三角对接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速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
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内在互补,推动错位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深入落实“双转移战略,加快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园、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博罗东部工业园建设,大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充分发挥石化大项目辐射作用,与深圳、东莞联手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借助深莞高新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液晶平板显示等高新技术项目,加快比亚迪惠州基地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深莞惠旅游深度合作。?
积极共建优质生活圈。强化深莞惠生态功能区划对接,加快推进深莞惠城乡规划一体化。积极推进淡水河流域、潼湖水系等跨界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抓紧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东江、西枝江水质保护。加快推进三市学籍互认、医保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劳动用工联动招聘、异地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险无障碍转移,加快实现年票制互认、三地通信资费统一、公交IC卡并网、图书馆资源共享等,加快落实水利、金融、旅游、科技等合作项目,共同推进三市公共事务的紧密合作。?
三、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全力推动产业长久竞争力实现新突破?
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体系向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抓好大亚湾石化区扩园工作,加快填海工程。加紧推进中海炼化惠州基地建设,快速启动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促进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增资扩产。积极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加快形成炼化一体化的产业链。推进精细化工园建设,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加快惠州港建设,大网络完善港口物流承接能力,发展以石化产业为依托的仓储物流业。?
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TCL液晶产业园区建设,争取TCL三期液晶模组配套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支持、培植TCL、德赛、华阳、侨兴进入省先进制造业100强。加快科锐光电 LED芯片项目和茂勤光电低温多晶硅项目建设,着力拉长LED产业链,推动产业向新型高端特色发展。加快仲恺高新区扩园工作,以及东江高新区和惠州工业园建设,开拓产业发展空间。动工建设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平海电厂首期前两台机组建成发电,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国华二期热电联产项目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启动深能源丰达电厂改扩建工程,抓紧核电项目筹备工作,确保2012年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加紧推进国家原油储备库的建设。力促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惠州干线建成投产。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和太阳能利用工程。着手启动新能源电动车项目。?
大力推进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全力推动西湖景区、罗浮山、环大南昆山旅游区、金海湾滨海旅游等大项目建设,新增4A景区3家、五星级酒店3家,提升旅游景区的档次和水平。继续引进实力大、更顶级的集团,发展高档次的旅游区。利用交通升级和城市升级的契机,大力发展商贸城市旅游。推进与珠三角和港、澳、台的旅游合作,积极开拓港澳和台湾旅游市场。力争游客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旅游收入140亿元。?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优先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科技信息、会计服务、市场策划、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发展配套服务水平。积极融入珠三角会展产业带,推动会展业大发展,打造珠三角有影响、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会展业。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争8家金融机构落户,3家企业上市,推动金融大市建设。认真落实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扎实开展深莞惠科技创新体系对接和惠港科技创新服务合作。实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LED光电、新材料、新能源和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0%以上,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6%。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争取TCL建立国家级工程研究所,新增省级工程中心2家、市级10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在石化、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和攻关。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20%以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省名牌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10件。
四、做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美化村庄环境,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宜居宜业示范市。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城乡联动,加快编制城乡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完善统筹发展规划、人口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高水平、超前制定环境友好型村镇规划,凸显新农村特色,争取50户以上的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0%,创建一批宜居示范村镇。?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优化县、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农村经营体制和财政制度等改革,激活统筹城乡发展活力。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农村组织保障能力。 ?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现代农业“5511工程,鼓励更多农民种植八大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农户模式,新增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6个。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以农家乐、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统筹规划、同步发展,使更多优质社会事业资源进入农村。大力发展中心镇,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城乡公路建设,完成县道改造80公里,全面启动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共汽车。加强农村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维护好农村水利安全。大力推行城乡教育、卫生结对帮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落实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创新扶贫方式,帮助贫困农户定思路、找项目,培养、支持农家子弟上大学和各类职校,引导和鼓励农民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拓展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发动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进行产业化生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
五、加快现代、文化、山水城市轴线的打造,全力推动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地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城市“三条主轴线建设,全面彰显惠州宜居宜业亦文亦游的城市气派和魅力。?
大力推进现代城市主轴线建设。以金山大道为连线,以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现代标志性城市建筑为支点,编制现代化城市主轴线的城市设计规划,加强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单体建筑设计的引导和控制,抓好绿化和园林建设,逐步形成从江北伸延至中心体育场、贯通南北的现代化城市主轴线,彰显惠州现代城市气派。?
大力推进历史文化主轴线建设。积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以朝京门、合江楼、丰渚园等古建筑为点,以西湖和东江、西枝江为线,加快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建设。推进挂榜阁、水东街改造和丰湖书院景点园林建设,着手恢复苏东坡寓惠遗址,努力把丰渚园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名园。重建一批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观和建筑群,重点推进邓演达纪念园和廖仲恺纪念园建设,重塑惠州历史风貌,丰富历史文化主轴线,不断提升城市人文内涵。?
大力推进山水主轴线建设。进一步整治两江四岸,规划沿江风景带。完善“东江游旅游项目,大力改造提升沿岸公园、休闲地段、住宅小区设施,积极推进红花湖水库环湖道路及景观工程建设,着力把西湖、红花湖、东江、西枝江沿岸打造成为最优美的山水休闲带。?
大力推进绿道建设。按照《珠三角绿道网(惠州段)总体规划》,启动全市绿道网建设,串联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古迹。动工建设珠三角2号东岸山海休闲绿道惠州段和3号文化休闲绿道惠州段,首期建设猴仔湾滨海段、霞涌旅游区至黄布角、巽寮旅游服务区至休闲度假区、龙溪白莲湖村至罗阳西湖公园、东江公园至惠博滨江交界处等5个路段。加快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惠州发展品位。?
大力推进城市组团建设。积极实施“三旧改造,加快标志性建筑、城市道路骨架、重点休闲居住区建设。加快华贸中心和市民乐园地下商城建设,完善江北中心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功能,彰显城市核心区优质综合体功能优势。加快大亚湾滨海新城和仲恺高新区工业新城建设。大力推进金山大道、惠南大道沿线和惠阳城区建设,打造大南部新城。推进惠州大道东段主轴线、惠东县城中心区和巽寮金海湾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东部现代化组团。加快惠博快速通道主轴线和博罗县城中心区建设,打造西部现代化组团。加快龙门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发展,打造北部生态旅游组团。以世界眼光和一流水准奠定未来城市发展新格局。 ?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实施“八三三”生态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创建省林业生态市。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批生态公园,新增城市绿地55.9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6平方米。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加快淡水河流域、中心镇等11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建设5座大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完成金山大道、惠民大道、惠博快速通道等一批新建道路的景观绿化美化工程。
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推动城市文明提升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送温暖”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启动“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高社会志愿服务水平。大力弘扬“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激发广大市民热爱惠州、建设惠州的高昂热情。?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完善城乡公交体系,投放100辆环保型LNG公交车,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整治违规开发建设行为。加强社区管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公共设施管理,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的转型。?
进一步伸延文明创建领域。积极探索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街道、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城乡互动方针,扎实推进城乡联动创建工作机制和网络建设,伸延文明创建领域,扩大精神文明创建覆盖面。
七、抓好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全力推动承办水平和竞赛成绩实现新突破?
举全市之力,以“四个一流为目标,坚持科学办会、安全办会、节俭办会,把第十三届省运会办成省运史上最出色的体育盛会。?
全力完善配套设施。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安装调试,抓紧对体育场馆运营测试,确保为省运会提供一流的场馆和设备。尽快完成金山大道及中心体育场周边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比赛场馆配套设施。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为省残运会提供保障。?
全力营造文明和谐环境。把承办省运会与提升惠州文明城市的水平和内涵结合起来,实施城市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领域文明行为规范,提高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热情友好的省运氛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参与省运会,当好东道主,展示惠州文明形象,共建共享省运会成果。?
全力保障省运会运行顺畅。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好与省运会组委会的工作对接。精心组织省运会、残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把开闭幕式打造成具有岭南特色、展现惠州风采的盛宴。细心做好接待服务、对外宣传、志愿服务等工作,实现一流的组织目标。?
全力强化备战训练。创造良好训练条件,加强科学训练,确保运动员发挥最高水平,努力实现“保八争六望五的参赛目标。严格赛风赛纪,坚决杜绝兴奋剂,确保运动员干净参赛、公平竞争,实现竞赛成绩和道德风尚双丰收。?
全力加强安保工作。制订严密的省运会安保措施,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协调系统,完善交通、气象、食品卫生、医疗救护、社会治安等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省运会平安、圆满。?
八、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力推动公共服务惠民能力实现新突破 ?
构建实力雄厚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持城乡教师待遇“两相当”。加快推进技师学院和东江高级中学建设,启动中职教育新城建设,新建商贸学校。提升教育发展品质,着力打造岭南教育品牌。大力推进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博罗县、惠东县建成省教育强县,力争13个镇(街道)建成省教育强镇。启动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试点工作。重视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关心特殊教育,规范和发展民办教育。努力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受外来工子女就读数量和比例。支持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
完善和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设市中医院新院、市中心医院改造工程和120急救指挥中心。完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保健,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乡镇(街道)文化中心和村(社区)文化室,深入推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精品,重点扶持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繁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两大传媒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有实力的传媒企业合作,力争引进电影Mall项目。加快推进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新华文化广场和龙门农民画创作中心等一批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文化交流,繁荣文化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
全面发展其他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事业。依法推进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做好档案、方志、仲裁等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工作,支持驻惠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对口援建三江乡工作。?
九、提高惠民之州的声誉和群众的满意度,全力推动民生质量和维稳水平实现新突破?
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发展。全年安排民心工程77项,其中续建项目55项,新增项目22项,投资总额102.8亿元。?
突出抓好创业和就业工作。大力倡导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完善和落实扶持自主创业税收和补贴等各项优惠措施,加快建立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强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帮扶,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低收入家庭扶持力度,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工作,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新增就业人数6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万人,实现转移输出4.5万人。?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完善“三网合一”运作,实现全市范围医疗保险“一卡通”。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扩大城乡养老保险覆盖面。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复退军人优抚安置、助残、城乡特困户生活与医疗救助等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1200套。?
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重拳打击涉黑、涉恶势力和团伙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强化流动人口、娱乐场所和出租屋管理。加强新媒体管理,坚决取缔“黑网吧”。整合维稳资源,营造群防群治网络,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切实遏制各种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价格监督检查和消费维权工作,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非法传销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动机关服务创新实现新突破?
更加注重民主政治建设。深入贯彻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切实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定决议。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不断提高办理质量。?
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加强对当前形势变化的研判分析和政策调整的跟踪衔接,把握好政策取向,谋划好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制度。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决策,认真调查研究,搞好专家咨询,广泛采纳民意,不断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更加注重效能提升。进一步理顺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责分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用市行政服务中心,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财政运行质量更加高效、优化。强化行政效能督促监察,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精简会议,压减文件数量,完成县(区)机构改革。巩固和完善“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等问政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进一步拓展、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更加注重清正廉洁。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领域,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权力滥用、商业贿赂、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鼓足干劲,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质量、更高的水平推进惠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美丽惠州、和谐惠州、繁荣惠州而努力奋斗!

Ⅷ 东莞教育网的基本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东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确定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采取重大举措,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东莞市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至2007年底,全市32个镇(街)全部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一)幼儿教育。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599所,其中公立集体办园163所,民办园436所,省、市一级幼儿园92所。3~6周岁在园(班)幼儿共156362人,入园(班)率达 95.02 %。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取消了学前班,实行六周岁入小学。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4.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7.1%,幼教师资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义务教育。
2008年,全市小学共有349所,在校生52864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户籍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有初中164所,初中在校生184480人,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为99.15%,毕业率为99.78%。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437人,适龄残疾儿童和残疾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8.75%和98.1%。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的要求。全市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87%、大专以上率为93.66%;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3%、本科率为77.64%。
(三)高中教育。
2008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有67所,在校生109689人,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1所,在校生63962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含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45727人。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有34393人,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33215人,其中普通高中19792人,中等职业学校13423人。户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6%。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约为6:4。全市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57%、研究生率为3.55%;中职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0.96%、研究生率为3.94%。东莞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一中、东莞高级中学、厚街中学、常平中学和塘厦中学等7所高中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中等职业教育。
全市有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10所,省级重点1所,重点中职学校在校生2万多人,占整个中职教育在校生人数的66.1%以上。开设的专业有电子、计算机、会计、金融、服装、家具、模具、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美术装潢、机械、商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40多个,其中有省级重点专业9个。全市有2个中职实训中心,即东莞理工学校的“东莞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虎门威远职中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实训中心”。我们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我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制订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设置方案》,规划各中职学校主要骨干专业设置。我们积极推进小规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自2002年10月实施以来,共组织了七期联合办学,共有3317名中职学校学生参加了联合办学。支持和鼓励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与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市县职业学校开展“2+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积极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扩大“订单式”对口培养,将企业的生产车间引进校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车间参加实践。目前,我市中职学校普遍与企业、行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同时,我们认真做好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案,2008年,共对28098名中职学生进行了资格审核,共发放了国家助学金3638.4万元。
(五)成人教育。
2008年,全市有成人高等教育机构5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2所。全市32个镇街成校都建设成为市级以上示范性成校,31个镇(街)的成校分别与北京大学等37所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大专班,在学人数达到21000人,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开办的民办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有294个,各镇(街)成校和各民办成人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和新莞人培训,举办各类岗位培训班和讲座,全年共培训各类在职在岗人员62万人次。全市共有27135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列第三位。被成人高校录取共20248人;共有53295人报名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规模居全省第三位。
(六)民办教育。
至2008年底,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有436所,民办中小学有237所,其中,办学层次为小学的有115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多层次学校8所,中职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非户籍学生有49.15万,其中小学生39.18万,初中生7.96万人,普通高中生0.65万,中职学生1.36万,民办中小学接收了大部分非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34.65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的73.5%。 近年来,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不断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目前,东莞教育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前列。东莞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家 “以县为主”的教育办学体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使市镇两级财权和事权划分更加合理,村级不再承担办学的责任,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效益,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起,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市、镇、村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所需经费全部由市财政预算安排;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镇(街)初中经常性办学经费由市财政按经市核定的学生人数和年生均教育成本的90%拨付,余下10%及超出市核定成本以外的经费由镇(街)负担,镇(街)小学所需办学经费由镇(街)财政承担。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市级财政增加教育经常性经费投入8.4亿元。
(二)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
为提高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整合现有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根据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东莞市在2007年7月颁发了《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决定从2007年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按照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及省、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的标准,新建高中阶段学校15所,扩建12所,全面整合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式办学,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优质化。争取在2011年前,将全部公办高中阶段学校都建成优质学校,将东莞打造成全省高中教育高地。截至2008年底,已有麻涌中学等6所学校的新建、扩建工程的选址和扩建规模已获市政府批复同意,7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已经上报市政府。停止了清溪、凤岗、桥头、横沥4镇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由塘厦中学和常平中学面向以上4镇招收高一新生。
(三)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我们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扶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2008年,召开清理整顿无证办学工作会议,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全年共清理整顿无证中小学(幼儿园)146所,全市基本消除了无证办学行为。制订并实施《东莞市民办中小学督导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共评定7所民办中小学为“东莞市三星级民办学校”。发挥民办学校奖励专项资金作用,开展先进民办学校评比,对20所以招收新莞人子女为主、规范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四)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2005年底,东莞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资金、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6年和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对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五)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
长期以来,东莞不同镇街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职工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部分镇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市财政为此增加对镇(街)经常性教育经费拨款1.09亿元。为使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保障,东莞市委、市政府又决定从2007年9月起,将教师住房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使全市教师工资统发机制更为完善,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两项改革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一些镇(街)教职工工资水平得到提高,稳定了全市教师队伍,促进了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六)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9月1日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从2007年9月1日起,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从2008年9月1日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
(七)积极探索解决新莞人读书的有效办法
东莞市按照“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精神,并根据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采取在公办学校借读和举办民办学校的办法解决新莞人子女(即流动人口子女)读书问题。各镇(街)都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利用剩余学位尽量招收新莞人子女入学。为了减轻新莞人的经济负担,还规定经镇(街)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入学,并到指定公办学校借读的农业户口新莞人子女,其父母在同一招生学区所在地有固定住址,且连续暂住5年以上,并有合法就业经营证明和计划生育证明的,按本市普通生书杂费标准收费。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新莞人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提高民办学校的质量,使之成为解决新莞人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渠道。至2008年底,东莞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有237所(含民办中职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非户籍学生49.15万人中,在民办中小学就读的有36.21万人,占全市非户籍中小学生的73.8%。
(八)实现普及高等教育
东莞市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普通高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东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9%,实现普及高等教育。在此基础上,2008年高考再上新台阶,全市参加高考总人数23632人,其中普通类19803人,高职类3829人。在普通类考生中,本科以上上线总数7035人,比2007年增564人,增幅8.7%;第三批B线以上上线(总上线)人数15047人,比2007年增1772人,增幅13.3%。在普通类考生中,共录取16702人,录取率为84.3%,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13个百分点。本科层次录取8080人,专科层次录取8622人。高职类考生录取1414人,比2007年增408人,增幅40.6%,占全省录取总数的1/11。今年我市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为92人,升本科为43人,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分别排列第一、第二位。全市户籍人口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53535人,每万户籍人口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312人。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根据《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着眼长远,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合理布点,整合原有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式办学,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优质化建设,打造全省高中教育高地。按照全盘考虑、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市计划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公办学校27所,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校舍及其设施建设。
(三)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深化职校招生、学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产教合作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办学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培养“名师”、“名校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彻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六)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适应全球化趋势,加强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对话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开放性人才。不断促进教育的地区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

Ⅸ 东莞理工是大学还是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尚未达到“大学”条件,属于“学院”级别。

Ⅹ 东莞勤上光电怎么样,研究生待遇怎么样

可能10年待遇确实不错,但最近负面消息太多,工资次月28日发,当然还是正常情况下,费用就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啦……当然,刚毕业的话能做,当做历练,前提是你愿意垫出差的费用~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阅读全文

与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