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班加罗尔模式对中国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有何启示
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花园城市”,是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一座海拔922米的高原城市。以前是南印度势力极其强大的迈索尔土邦的首都。现在是和金奈并举的南印度政治经济中心。
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班加罗尔发展成重工业(印度航天研究组织等)的中心。近10年来,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称“印度的硅谷”;由于班加罗尔是印度首屈一指的IT产业重镇,地位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北京市中关村、江苏昆山相近。班加罗尔的信息科技公司任用印度电脑工程师的30%左右。另外班加罗尔与美国硅谷的时差将近半天,故可与美国IT产业进行接力工作:当美国硅谷的厂商下班后,可将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传到班加罗尔的厂商接力制作,过了半天等印度厂商下班后,即可上传回硅谷的厂商继续制作。
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还有印度天文物理学学院、拉曼研究学院、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等科学研究中心、印度国家生物学中心和印度统计学院。
班加罗尔虽然成了许多高等科技公司的基地,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跟上,交通拥挤,经常停电,许多公司要求市政尽快改进设施建设,修建地铁等交通枢纽以缓解交通拥挤现状。
目前,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429万,是印度的软件工业中心,有“印度计算机之都”之称,被誉为印度的“硅谷”。因为城市比较发达,城市规划也显得特别井井有条,但是却给人有些不像印度风格的感觉。特别是以前由英国人建立的军事区域,里面绿树成荫,连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给人的感觉也好像和普通的印度人不太一样。比如,年轻女孩里穿着牛仔裤、短裙的人比穿着印度传统服饰纱丽的人多。这里集中了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大学、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
B. 产业集群的特点、机制,以及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 群、围成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总体来说,考察产业集群的特征,有这样六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机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最常见的是以供应商-客户作为联结模式,如绍兴纺织业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品关联,围绕该产业链还出现了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辅助性行业,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企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再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在配件生产、成品装配和销售之间构筑起一条产业链。产业集群内部还围绕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服务性机构和行业组织等。
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低压电器的配套件涉及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共计几十万种,其中有70%能在柳市采购,对于那些需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其供应商也因集群吸引力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产业链的当地化不仅降低了柳市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写作创造了条件。
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市场渗透能力强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在集群快速成长时期。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利用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30多万温州人的有利条件,产品直接渗透到全国各地,培育了“温州人经济”。随着市场开发的深入,部分产业集群在其所在地大力为专业市场,逐渐使该地区成为了某一产品的集群中心。反过来,专业市场的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等,为集群的进一步壮大发展提供条件。如绍兴的中国纺织城、温州的纽扣市场、台州路桥的塑料制品市场都是年交易规模在几百亿以上的专业市场。其中,绍兴县的轻纺面料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第六,发展过程特征。考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基本从自发起步,依靠当地一批精英带动,逐渐形成某一种产业雏形,当形成一定气候后,政府部门再给予适当扶持,不断培育和发展其成为具有当地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
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在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现。首先,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如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回顾区域和企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工业时代,区域经济相对独立,除了资源争夺外,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追求的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时代,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极大的削弱了地理空间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增强,区域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一个个节点,相互联系密切。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推动下,企业不仅仅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然后从整体利益中分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形成了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
C. 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王英秀 袁桂琴 刘 玲 石旭东 韩革命 王晓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摘 要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当前我国地质资料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建设又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只有合理的集群才能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发展。本文初步分析了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的形势,提出了借鉴国外严谨、先进、成熟的服务理念,推进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服务 集群化 产业化
1 概述
地质资料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反复利用等特点,是集科学记录性、经济价值性、社会共享性、原始记录和历史再现性为一体的信息宝库。到 2010 年底,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 7000 亿元,形成了海量的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这些地质资料信息隐含在多种形式的介质中,保存分散、管理不集中、信息化水平低,难以开发利用。为提高地质资料利用率,深度挖掘这些地质资料信息蕴藏的巨大价值,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五项重点工作。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不是简单的空间集聚,而是信息的有机组织方式。对地质资料进行整理、提炼、加工,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把地质资料信息整合在一起,依托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组织起来,并通过计算机提供给相关用户,才能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
产业化,就是地质资料的信息产品化,只有满足产品生产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多样化服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能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竞争力。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所需信息,既避免了工作重复和浪费,缩短了周期,又节省了成本,是深度挖掘地质资料潜在价值的有效手段。
2 国外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工作
国外专家很早就指出:“档案的建立就是为了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职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就依赖于档案利用。”这种理念促使他们主动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2.1 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对地质资料数据信息的开发、整合、利用和服务日益重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把地质资料与数据信息作为国家战略性与公益性信息资源,投入巨大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地质资料数据的系统性资源建设,并对社会提供数据资料查询、信息发布、图形与图像信息加工服务,以及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咨询等各种层面的资料信息服务,以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促进作用。
2.1.1 美国
美国通过提高地质资料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采取主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公开,各级档案馆都利用网站向社会公开信息,民众借助互联网可以了解档案馆的基本情况,从检索到馆藏;提供网上服务,通过开展档案数字化和新形成电子档案的收集,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各级档案馆的网站,都在首页显著位置设有网上服务栏目,为民众提供各种查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各级档案馆通过网站向大众提供档案信息,从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内部办公电子化,美国各档案馆已经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主动服务水平高:各类档案馆不仅对政府工作人员开放,同时直接面对公众,为公众服务。
档案载体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档案文件通过计算机扫描,转换成 PDF 或者其他电子格式存储在计算机中或刻录成光盘。由于有了相当数量的电子文档,极大地方便了文件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资料的计算机查询和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
重视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虽然美国各级机构基本实现了办公电子化,但传统的纸质文件、书面签名方式仍然在处理一些重要事务时使用。同时纸质文档由于其在法律上的唯一性,仍然是各档案馆的重点保护对象。
2.1.2 西班牙
西班牙法律规定利用档案是免费和无限制的,用户在接受档案馆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有在阅览室利用档案的权利,同时也有知悉有关馆藏档案信息的权利。
信息技术服务一流:在各级档案馆阅览室内都安装有必要的电源,利用者可以携带计算机进入阅览室。在档案利用室,一般都备有缩微胶片和缩微平片的阅读和打印机。可以随时打印有关内容。
档案服务质量标准严格:各级档案馆比较重视档案服务的考核,并制定了由多项指标组成的档案服务质量标准。
重视档案利用的信息反馈和投诉:各级档案馆很重视用户信息反馈。获取用户意见的方式是:鼓励用户对档案馆的服务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举办用户联谊会;鼓励用户给档案馆馆长写建议信;开展问卷调查;鼓励档案利用者将他们利用的档案写成的研究报告赠送给档案馆。
2.1.3 德国
德国档案馆把与社会公众互动看作资料服务的重要方面,通过街头宣传、档案陈列展览、出版档案宣传画册、举办学术讲座、档案馆开放日等形式,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档案馆,促使公众经常走进档案馆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设立档案馆开放日。在开放日,用户只要持身份证既可参观档案馆库房、目录室、技术用房。并配有专人讲解,备有详尽的阅读材料,让参观者全面、深入地体验档案馆。
推出新颖的特色服务等。
2.2 发展趋势
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正朝多领域、多部门联合提供服务的方向发展,提供服务的部门不局限于地质调查局,逐渐扩展到了其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商业机构。
服务日益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政策完善齐全;电子信息成为服务的重点,信息技术使得档案馆在完成其传统任务的同时,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保管与服务迈进,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和世代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共同签署并公布了一项五年期的、对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海量馆藏中挑选出的文件进行数字化的协议,电子文件档案馆将使文件从文件柜进入数字空间,改进政府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检索方法,更便于公众查找和利用。英国也建立了国家数字化档案中心,推进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的协调管理;服务更加以人为本;注重公共休闲服务,“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是第 14 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英国在档案公共休闲利用上独树一帜;服务日益法制化;注重网络服务。重视脱密工作,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设立解密信息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解密工作。
2.3 空间数据建立快速发展
美国在 1994 年就提出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2003 年又颁布“GOS”计划,其目的是通过更便利、快速和廉价的方式访问空间信息,满足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美国的空间技术已经比较先进,地质信息产品相当丰富。
俄罗斯建立了国家数字地质信息数据库和区域(地方)数字地质信息数据库,作为地下资源地质研究和地下资源使用任务的信息分析保障手段。
英国地质调查局利用三维数字化的地质模型来完善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从而能够对环境变化和自然资源相关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地质与地球物理局和州政府联合出台国家地球科学填图协议,将新的科学方法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第二代澳大利亚陆地地质图。
3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新形势
3.1 地质资料执法工作面临新的考验
我国地质资料管理的法制是健全完善的,从《矿产资源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到《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都对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既是整个地质资料管理的基础,也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汇交监管平台的投入使用,各省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不按要求汇交资料或者不履行义务的汇交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利用监管平台把住地质资料汇交关。
3.2 汇交管理面临新的形势
2010 年,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地质资料汇交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到新的不欠、旧的清欠。现在部里又开发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下一步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要按照监管平台要求,实现成果、实物和原始三种资料的同时汇交。这种管理方式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探索如何解决三大类资料同时汇交的问题。
3.3 地质资料服务面临新的要求
现在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是涉密资料太多,难以上网提供网络服务,难以满足社会对地质资料的迫切需求。同时,全国“两化”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省份纳入了省级“十二五”发展规划,而且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在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都推进的很快;但是,有的省份进展缓慢。
3.4 队伍建设要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
网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是目前地质资料服务的重点。但是,我们这支队伍还有很多方面不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有些单位从人员结构上、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信息化需求。同时,各单位很难增加编制,如何利用现有队伍,加强培训,改善结构,提高素质,这都是新的课题。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地质专业人才、汇交监管平台技术人才,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和责任心强的档案保密人才,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地质资料工作。
4 几点建议
借鉴国外经验,抓住机遇,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健全法规,完善体系
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服务相关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实现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制定和修订馆藏建设标准和地质资料技术标准,规范标准体系;加强地质资料统一汇交,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善数据产品体系;以网络服务为支撑,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公众服务系统。
4.2 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许多国家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和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供多样化信息产品,大力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收集集成能力。
2011 年 12 月 27 日,全国地质资料馆新建的电子阅览室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推进“两化”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数据源建设,通过监管平台和严格执法,加强境内资料汇交,推进境外数据源建设,推进实物资料数字化及钻孔数据库建设。
在抓好资料汇交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地质资料技术和标准体系,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进程,新汇交的资料要全部数字化,历史形成的纸质资料要加快图文数字化,并及时提供服务,建设相关数据库;构建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和共享平台,将分散、孤立的地质资料汇集到共享平台上;在共享平台上发布元数据和基本数据信息,加强数据的管理,要在保管好数据档案的同时,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数据库,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4.3 推进网络和主动服务
除了传统的地质资料馆藏借阅服务方式外,要提供在线资料检索系统、网络地图查询系统、一站式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等;使阅者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指定的商店购买,也可以通过电话、E-mail、传真订购等形式获取资料;还要通过期刊、年度报告等形式主动开展服务。
“两化”的核心和命脉是推进服务,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为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做好服务,为找矿突破主战场服务,包括传统服务、加工服务和专题服务,还要进行面向大众的科普产品增值开发服务。
4.4 加强地质资料开发利用
国外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有统一平台的组织架构模式。参考这些组织方式,可促进我国对传统地质资料的重新挖掘,使旧的地质资料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的切入点。
积极对外合作,通过多部门联合,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和机制,利用专业人才和优势,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地质资料信息。
4.5 推进集群化产业化
要在传统地质资料馆服务主体的基础上,发挥地调局、地调院、地环监测院的作用,开展专业公共地质资料服务。还要通过合作机制,邀请其他的地学研究机构、高校等参与到地质资料的提供者队伍中来。通过集群化来促进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由最初单纯为地质找矿部门服务,到为找水、地质灾害防治、自然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
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加大成果服务宣传力度,开展用户和产品的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积极探索地质资料数据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和途径,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开展资料网络检索、浏览、下载、订购等,实现集群、分布相结合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为政府机构、地质科研机构、矿山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服务。
5 结语
我们要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为统领,依托监管平台,全面促进地质资料汇交、聚集和数字化,搞好馆藏资源建设。努力实现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设施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社会服务网络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产业发展。
D. 为什么江苏省发展这么好
去年前个月,苏粤差距仅1500亿元人民币,2018全年落差470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1-6月,粤苏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000亿元人民币,这么推算,2019全年江苏很有可能被广东狂甩6000多亿!江苏追赶广东,到2016年达到最接近的时候,突然又开始反转了,两个宇宙大省的PK,又出现了大逆转,江苏大有被广东甩开的态势,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反转呢?这是我们很值得深思的。江苏明明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遥遥领先广东,却为何越追越难,颇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小编以为,江苏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制度上的问题,第一,国企占比过高,第二,外企占比过高,这两种产业制度过度发展,导致江苏转型十分艰难,以为这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导致转型的成本极为昂贵,而广东是转型最成功的,以为广东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特别发达,商业环境和商业制度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经济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制度的比拼,江苏如果无法扭转这种局面,估计还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又该如何转型呢?
小编认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江苏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各方配合协同,综合精准施策,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从而真正跨越“攻关期”,大踏步地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第一,从“速度情结”转向“质量情缘”,在质量变革上取得新突破。增长不等于发展,分量不等于质量。没有一定的增速,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质量。因此,牢固树立“质量情缘”追求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第二,从“GDP至上”转向“生态优先”,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特征,包括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江苏经济的“转向发展”,还必须把生态放在优先位置。这不仅是重要内容,而且是衡量标准。
第三,从“规模扩张”转向“品牌提升”,在效率变革上取得新突破。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制造业见长,拥有我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产值约占全国的12%、全球的3%,居全国第一位。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一,并在全球产业链中拥有一大批行业排头兵。品牌的形成,是人们对品牌的精心投入、持久打磨和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度的结合,因此,品牌既是附着于高质量商品载体之上的、能够带来大量消费者从而使商品价格得以放大的标识,又是可以与国家(地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进行高度集聚、科学配置和合理整合从而带来溢价超额利润的载体。如此,品牌必须以质量为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离开质量谈品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规模不一定有品牌,但有品牌就一定会有规模。因此,第一,必须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第二,必须增强全民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崇敬;第三,必须坚持质量文化引领,把文化传承融入产品创新之中;
第四,从“依赖技术引进”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在动力变革上取得新突破。江苏对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掌控不够,科技支撑力不强,不少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从而受制于人,如40%的大型石化装备、65%的工业机器人、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以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目前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当前科技自主创新最硬的“硬骨头”有两块,一是原始创新,二是成果转化。江苏必须改变一遇到技术难题就“引进”的状况(真正高难度的好技术仍要引进),破除迷信,敢闯敢试,消化这两块“硬骨头”:
第一,以全球视野冲刺原创目标。江苏作为中国的科教人才大省,应当树立“舍我其谁”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科技创新,首要的是科学发现。现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都是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体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知识更新的密切衔接和融合,是科技进步道路上的革命性变化。建议设立“创新家奖”,努力为科教人员创造宽松环境,把他们从烦琐事务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海阔天空、奇思妙想,同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走出书斋、实验室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齐头并进;
第二,打通成果转化的通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创新精神融入企业发展血脉,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两个关键。鼓励“创新家”与“企业家”抱团创新、联袂创新,发挥其“创新源”“主力军”作用,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使创新活动普遍化、常态化、社会化。
E. 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对于美国来说很重要吗听说相当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这几个省了
加州是美国的高科技中心,影视中心和太平洋贸易中心,还是美国农业产值版第一大州和渔业权产值第一大州,光是加州一个州的GDP就在全球排在第七位。实际经济影响力还要比这个比例更高。
德州是美国的能源业中心,石化,航天,电子,医药等高利润行业都在德州有大量份额,德州的GDP排在加州之后,是美国的经济第二大州,实际经济影响力也超过了自己的GDP份额。
总结来说这两个州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那是没得比的,如果没了加州和德州,美国的GDP会直接降低将近三分之一,但实际的国力损失无法估计,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大选,加州和德州都是两党争夺的交点。
F. 美国在公农业发展过程中哪些经验和发展模式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先后以现代机械替代手工劳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经营和管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与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模式,以日本、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以及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
(一)美国
1、美国农业概况
全国人口: 2.6亿人,城市占75 %以上,农村不到25%(我国农村70%,江苏64%)
全国耕地:约18817万公顷,人均面积近12亩(我国不到2亩,江苏不到1亩),
种养并举(52:48)。
全国农场:204万个, 家庭农场85%左右,场均2600多亩(江苏适度规模经营面积700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3.3%)。
务农人数:全国劳力的2%左右(我国约50%)
年产粮食:3亿吨(我国5亿吨),人均粮食1370公斤(我国 400公斤,江苏418公斤)。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占世界总储量的1/3。
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9%以上,出口顺差达200亿美元(江苏农产品出口额19.6亿美元,占1%)
农产品进口:主要是咖啡、可可、茶叶
2、美国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措施
A、依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总产值占GDP2%左右(江苏占6.5%),每年农业补贴近400亿美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1%。
B、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设施先进化,作业机械化,技术精准化(工厂化农业已占农业总面积的1%),产耗节能化,管理信息化,劳均产粮100多吨(我国约1吨)。
C、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
全国204万个农场中规模在2万亩以上的有2万多个, 90%以上农场专营一种产品 。鼓励农场归并趋势在强化。(江苏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面积700万亩,占9.8%,以种植30—50亩居多)。
D、农教、农研、推广三位一体
由州农学院负责农业研发、推广和教育培训一条龙服务 。
全国约4500个非盈利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供应服务、加工服务、储运服务、销售服务。
G. 如何推进苏南、苏北产业联动发展
为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当前我国各个省份都在为寻求区域间的产业联动而努力。有关专家通过对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相应对策。 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主要因素 有利因素:产业互补性强。苏南与苏北的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差异,经济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两地主导产业也存在不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产业联动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政府政策支持。为实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对南北产业联动的政策支持力度。苏南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苏南经济现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必然要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苏北恰好具备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够接受苏南产业的转移。苏北投资环境趋于优化。随着南京二桥、江阴长江大桥等的建成,江苏南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同时,苏北地方政府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投资发展环境,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为江苏南北产业联动发展带来极大方便。制约因素:空间位置的制约。江苏在空间上分为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遵循梯度推移规律,苏南产业主要向周边邻近地区辐射,可以说苏中在一定程度上阻拦了苏北与苏南的产业联动。地方利益驱动下政绩考核制度的制约。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主要考核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而对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涉及不多。部分地方官员为了片面追求地区生产总值,而不顾客观规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南向苏北的产业转移。产业集群效应的制约。目前,苏南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苏南一些“夕阳产业”的寿命,提高了产业转移的门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发展。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一是扩大南北挂钩。在苏北与苏南已有市级挂钩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南北县区的挂钩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挂钩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挂钩各方都能从挂钩合作中获益。二是直接投资。苏南地区可将一些“夕阳产业”直接转移到苏北地区,利用苏北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以及优惠政策,使得此类产业成为苏北地区的“朝阳产业”,推动其持续发展。三是技术合作。当前,苏南在某些产业和产品方面较之苏北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为推进苏北地区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苏南的企业可以向苏北直接转移技术;或者以技术作为一种投资资本在苏北合资建立企业;或者和苏北联合开发新技术。四是交通通讯设施共建共享。受行政分割影响,目前苏南与苏北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因此,未来苏南与苏北要统筹规划,联合投资建设,联合开发与经营,要加强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此带动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
H. 工业集聚带来的好处
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
②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拓展资料
我国产业集聚的五种主要类型
1、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该类型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比如江苏吴江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集聚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导下,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
例如,江苏江阴以一家上市公司(申达集团)为启引点,吸引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投资商进入,逐步形成为“亚洲包装中心”;许昌以瑞贝卡公司为龙头,汇集了龙正、神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112家、个体生产专业户900多家,发制品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15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3、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是通过专业市场的带动发展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从带动效应来看,市场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最大,可以使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浙江义乌就是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带动形成了11个专业市场、14条专业街,目前已形成集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4、科技驱动型产业集聚。主要是在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大学的作用下,在某个区域、产业或产品上依托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中国科学院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先后吸引了联想、方正、微软、IBM、诺基亚等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成为国际知名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的密集区域。
5、外资带动型产业集聚。这是我国产业集聚中发展最快的类型,大多是在近十年内,由外商以及我国台商等投资企业逐步发展而成。这方面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外商或台商先投资零配件企业,然后通过再投资和吸引其他同行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一种是境外大企业投资兴办规模较大的终端产品企业,拉动国内外配套企业跟进投资,形成产业集群。
前者多在开放的早期,后者主要是近几年较多。这些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江浙等地区,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精密机械产业等为重点。这些产业集群形成较大规模后,当地技术研发力量以及配套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长。
I. 南方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北方的经济的借鉴作用有多大开放讨论话题
北方多以能源和原抄产料作为产业集聚的初始联系,显然北方的产业集聚多以重化工业为主;
而南方多以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产品互补流通作为集聚的基本要素,呈现以轻、小、薄为特点的产品制造和加工业。
所谓借鉴作用,其前提是充分发挥给地区的基本优势,比如北方就要发挥它的原料、能源易得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参考南方的技术与资本导向的产业联系战略,使能源原料共享,变废为宝,使产品在产业间流动起来,进而打造可持续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