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

发布时间:2021-02-28 00:51:04

A. 中国文化报告学术论文

《文化蓝皮书:
2010
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

新闻通稿

《文化蓝皮书:
2010
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
部、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九本年度性国家文化
产业报告。

本书秉承一贯的编辑方针,
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
既有对
2009
年发展形势的评估,
又有对
2010
年发展趋势的预测。本书也延续了以往的栏目安排,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宏观
形势的评估,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政策解读,也有专家视点。

2009
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

由总课题组提供的

总报告

依然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总报告认为,
2009
年堪称是中国文
化产业发展的

转型之年

。在宏观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
文化产业不负人们的高度期待,在
多数领域实现了超常增长,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亮眼的领域。
文化体制改革继续保持强
力推进态势;数字新媒体受到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替代性选择的影响,在
3G
拉动下出现了
多业联动的发展态势,
继续高速增长;
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实现联姻,
开始展现出了一个文
化经济大融合的美好前景。
总之,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特殊优势,
文化产业已经
登上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位置。

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从私人需要、公共需要和出口三个方面的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和课题组的估算,
2009
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
务支出总额约
6076
亿元,政府公共财政文化消费支出
1095.74
亿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700
亿元人民币左右。上述三项相加,
2009
年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为
8000
亿元人民币。

文化体制改革:存量和增量领域出现联动,改革取得突破

2009
年,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民间
创业激情的迸发,对体制改革形成

倒逼

机制,引发了存量和增量领域出现联动态势,
推动
体制改革走向突破。
出版体制改革走在了前列,到
2009
年底,
已有
268
家地方出版社、
100
多家高校出版社、
101
家中央部委社完成了转企改制。在民间出版准入问题上的破冰之举是
对于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一次空前的落实,
实际上是增量改革的伟大实践,
并客观上推动体
制内存量出版机构改革进入快车道。
2009
年,在最高决策层的多次推动下,地方电信和广
电部门已经行动起来,
打破了当地广电和电信互不进入的政策壁垒。
围绕三网融合这一重大
发展课题将出现一轮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高潮,
广电行业将联手电信行业在市场化改革方面
迈出新的步伐。

B. 中国2011年-2020年的发展趋势。拜托了各位 谢谢

经历过2008~2009的全球经济动荡,2010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将进入新阶段,在长周期扩张与第三轮景气周期启动重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新的“黄金十年”。在这“黄金十年”中,中国的消费市场和媒体格局将会出现新的结构性变化,企业需要抓住这黄金十年的机遇,提升品牌竞争力。 2011-2020 :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城市化是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未来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加速的十年,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按照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2015年我国上网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会带来消费的升级以及很多消费活跃。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转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将加快,加上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量开发房地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加快;而沿海加工出口企业开始着手开辟内需市场,并着手于研发的投入和品牌的建立,这都将对中国的消费市场的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将由投资、出口驱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还比较低,仅仅有45%,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75%—80%的消费率差距还很大,因此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真正的内需市场发展的关键十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国际品牌正在市场下沉,从城市到农村拓展,国内品牌则在从国内迈向国际,从低端走向高端的路上,未来十年也是品牌决胜的十年。 70 后、80 后将成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 未来十年,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拥有者,对社会发展产生强大有力的影响;80后“婴儿潮”一代在2005年-2015年进入结婚高峰期。70后和80后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由此产生的消费观念转变和财富跨代转移都将推动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变。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70后和80后具有爱冒险、追求时尚、爱购物、消费主义和接轨全球化的特征,新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消费能量从服装、数码产品和耐用品上可见一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70后和80后在服装、移动电话、电脑等产品的拥有量上远远高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甚至在家用车的拥有量上,70后和80后也要多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新一代主流消费人群将在未来十年散发出极大的消费力。企业要学会结合70后和80后的媒介习惯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消费心理,来制定品牌和媒体传播策略。 数字化、生活接触点媒体与空间型媒体成长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显示,传统媒体在高端人群中的影响力持续减弱,电视在多数群体中的到达率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开始出现下降倾向;而报纸在15到34岁群体、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在逐年下降。而互联网、户外媒体和影院媒体这些新媒体,已成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壮大的中高收入群体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传统媒体的受众在减少,数字化媒体的受众在不断攀升,对于新富人群和年轻一代主流消费人群而言,传统媒体的有效到达能力弱,且这部分受众在传统媒体的流失速度更快。 随着新的主流消费人群崛起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使媒体市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多地围绕城市消费人群的生活轨迹变迁,将影响范围扩大至受众在家外的工作与休闲娱乐生活,以生活轨迹为触点让受众去接触,成为受众生活轨迹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生活接触点媒体、空间性媒体的成长有望真正精确抓住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因为对于这些70后和80后,他(她)们是完全数字化和消费享乐的一代,他们热爱一切数字化的东西,喜欢上网,爱去电影院,同时对于户外数字化的液晶电视媒体也有很高的关注度,未来企业如何加大对户外数字媒体的应用,将是应对媒体变革值得关注的方面。 品牌传播的未来模式:合理选择媒体,组合是王道 面对新“黄金十年”的机遇和挑战,品牌都希望通过更加有效和精准的传播渠道,在未来的中国市场谋得突破或持久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有效的实现传播目的,在传播方式上必须是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首先,数字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数字化传播也在蓄势待发。从互联网、户外媒体到手机媒体,媒体数字化的趋势在未来十年会更加突出,因此企业要及早做好准备,要学会利用不同数字化媒体的属性为品牌服务,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打天下的模式,而是要结合70后80后的生活形态的变化,加大对数字化媒体的使用。 其次,围绕生活轨迹的接触点媒体将充当重要角色。一个城市消费者在离开家后,将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处于消费者生活轨迹上的空间型媒体和终端型媒体对于品牌的传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楼宇液晶电视、卖场液晶电视和电影院媒体、手机媒体等等都是值得企业进一步去关注和利用的。 再次,重新界定传播中的媒体组合,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在未来十年的品牌推广必须注重新媒介组合策略的运用,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所有人群的调研显示,未来十年比较好的品牌传播渠道组合是传统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新媒体的模式,要深入分析用户的重叠性和差异性,发挥不同媒体的组合放大效应,例如,单纯看一个电视媒体,比如CCTV1到达率是51.2%,但是加上了楼宇液晶电视,可能会达到70%,增加了差不多20%的比例,电视+楼宇液晶电视这一媒体组合就可以以最少的资金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覆盖率,因为就电视和其他媒体组合来看,电视和楼宇视频的重叠覆盖率最低,所以电视和楼宇视频的互补性最高,资源的重复投入最少。 最后,线上到线上的无缝化传播对于驱动消费行为的影响力更大。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今天的消费者从接收信息到形成购买的行为,路径已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发生对品牌的兴趣以后,要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才进行购买,购买了以后,还需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因此未来的营销传播一定要学会媒体之间的联动,让消费者从被动变为主动,或者从线下变到线上,比如很多品牌在户外媒体上播出的广告,不再广告产品的信息或者促销的消息,而是吸引消费者到网上看网络剧或者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让消费者的体验更深刻,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购买的行为。再比如,可以让媒体与消费者的不同情境中结合进行创新传播运用,例如:楼宇电视广告与网络活动/公关活动/地面活动结合;电影映前广告与热门事件的结合,写字楼与网络热点电视剧/电影/话题的营销结合。 希望你能满意!

C. 请问有谁知道文化产业方面的那些书比较好啊他们说这个行业将来大有前途!

胡惠林、李康化主编:《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叶朗主编:《(200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花建:《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施密特:《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B.Josehp Pinei II/James H.Gilmore:《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还有很多,你要看的话,我这有部分书目,我们老师开的。

D.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

——了解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读本

十年风雨兼程,中国文化产业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一书【1】的作者【2】盘点了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政府、企业、学界三个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全方位诠释和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使读者不仅能够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历程,更能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有深刻认识。

鉴于文化产业的独特性,使得多数人对它都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本书在前言中首先对文化产业的某些学理基础做了一些深入的考察,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和提法做出了解释,使读者能很好地把握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本质特性。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十个章节,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例如,在“十年征程”一章,作者主要从四个阶段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政策导向”和“体制改革”两章,作者主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层面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政策及体制改革相关情况;

人力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学科建设”一章着重介绍了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为首的教育学术机构十年来的努力及其成果;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是改革实践领域最重要的阵地和平台,作者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总结了四种发展模式,鉴于篇幅,在“区域发展”一章中,只针对每一发展模式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或省,着重加以说明;

“产业集群”一章中的产业园区和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者根据园区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若干分类,其发展程度也代表了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在“企业风云”一章中,作者着重分析了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并开创性的、第一次对中国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和梳理,总结出了25个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以飨读者;

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对中国文化对外竞争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外竞争”一章,分析了十年来中国文化出口及文化软实力的成长过程及值得借鉴的方法;

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度,以陈少峰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的思想结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但这些思想多散见于著述、报告、文章、调研、会议中,作者把它们总结出来,呈现给读者,是“思想指引”一章的初衷。

本书印刷出版之时,正逢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较之目前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产业格局、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把握未来趋势与商机便显得尤为重要,“走向未来”一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最后,作者总结了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事记,不仅方便读者检索、查阅,更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记录着历史。

纵观本书,其资料丰富,内容详实,实为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第一书。本书不是文化产业的历史教科书,而更是一种总结和特点分析的专论,或者说,它是作者眼中呈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热点、经验和智慧的梳理。因此,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正在实践着的文化产业人士,阅读本书,都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全方位认识,有助于本职工作,希望此书能作为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实际工作者参考或可资借鉴的读本。

【1】金城出版社2010年1月

【2】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1964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1980年起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大学学习。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伦理学、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著述包括《中国伦理学史》、《伦理学的意蕴》、《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学而优则商》、《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文化产业读本》、《正义的公平》等专著。

朱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助理。

E.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3.9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


小题抄1:C
小题2:C

F. 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哪些有名的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战略布局如何

有名的文化产业集团有: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湖南三辰卡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
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湖南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种“湖南文化现象”,“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全国知名: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成为了中国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一;湖南《体坛周报》占据全国体育类报纸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北京奥运会期间日发行量达100万份。
同时,湖南文化产业百花齐放,广电、出版、报业、动漫、演出、娱乐等已形成优势,数字媒体、电视购物、手机报、网络等新兴业态悄然崛起,创造了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星辰在线、女性在线、金鹰网等有影响的品牌。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对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逐渐显现,湖南省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各地文化发展程度、市场格局不同,对各地文化领域影响范围和深浅也各异。美国文化领域受影响最直接也最大,欧州及亚太地区则次之,到湖南则影响有限。如2008年湖南文化产业仍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超过全省经济总量12.8%的增速。可以说,金融危机下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对于湖南省来说,随着2009年文化强省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提速,都会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支持。

文化产业战略布局:
湖南按区域特点确立了“一区(长沙)三带(京广线、潇湘流域、大湘西)四轮驱动(广电、出版、报业、娱乐)两翼齐飞(旅游、会展)”的文化产业战略布局。构成了全省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产业集群化又遍地开花的空间格局。
中国投资资讯网 2009-2012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G.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谁有啊,前段时间再校内上看到过,没有保存再找就没有了

还没有出来呢

H. 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作者是谁

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六卷)
出品单位: 中投顾问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2009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可。动漫产业、电影电视、演出市场、新闻出版等亮点频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数字印刷等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超过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2%。
2009年9月26日,新中国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它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布,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直接推动我国会展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将全面带动新兴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演艺娱乐等各个文化产业领域,尤其是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7年翻两番。未来国家将启动骨干文化企业培育计划,文化企业上市推动计划及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税收政策优惠、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最后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构成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等,并对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细致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音像业、出版业、网络文化业等文化细分行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文化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产业基地建设分析、竞争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政策法规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与趋势。您若想对文化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文化产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I.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与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