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找到关于文化产业产值的数据
谢谢! ...你看看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统计数据”栏目中有没有吧,或者到各地统计局的网站上找 ...
⑵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趋势
文管的就业范围很广 真的不是狭隘理解下的文化管理 你可能不知不觉版就去了一个小小权的私企 进了一个稍微和文化有点边的部门 然后从事着本企业的文化生产 所谓的文化 可能真的就会成为企业文化 不一定是艺术概念中的文化
⑶ 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相关就职人数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3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末全国文化单位29.3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个;从业人员215.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8万人。其中,文化部门所属单位6.47万个,增加728个;从业人员64.19万人,增加2.61万人。
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405/t20140516_30294.html
2014年的要等到2015年六七月份甚至八九月才能出来。
希望可以帮助你!
⑷ 中国2006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相关数据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三大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绝对数来看,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
中比重从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至2005年的44.8:23.8:31.4。第一产业劳
动就业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度下降,由1991年的39098万人下降到2005年
的33970万人;第二产业绝对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由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至200
5年的18084万人,增加了2.6倍,这从绝对意义上表明了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吸
纳能力的增加;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呈现出就业增长迅速且发展潜力
巨大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至2005年的23771万人
,增加了4.86倍,是整个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
从三大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即就业吸纳的相对量来看,1978年
至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员人数分别增长19.96%、160.39%和386.11%。其中第
一产业就业份额持续降低且降幅较大,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5年的44.8%,
这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不仅不能吸收劳动力,而且开始排斥劳动
力;第二产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量比重一直稳定在22%左右,但也有小幅度下降趋
势;近年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是第三产业部门,稳步上升到30%左右,成为名副
其实的“三分天下”。
从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
较大,到“八五”期间就业弹性的平均数变成了负数,2003年至2005年也是负数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从“六五”到“九五”呈现出快速下降的特点,2002年就
业弹性呈负值,直到2005年才上升为0.59;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着总体下
降的趋势,“八五”期间有所回升,“九五”和“十五”期间处于较低水平,20
03—2004年间就业弹性提高较快。但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其下降的幅度要小
得多,而且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弹性,即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
吸纳能力。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
从静态的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结构的配置上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
过多的劳动力,而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
我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
的现象,从而使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造成劳动力
就业困难。
2.1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过多
与第一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相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
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
关关系(见下图)。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第一产业
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
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没有拉动就业的增长,相反却向其他
产业转移了大量劳动力,这不但影响了整体就业率的提高,而且给其他产业的就
业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使得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相应产业所需就业人
数的增长速度,于是造成其他产业的较高的失业率,从而增大了整个社会的失业
率,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双高”现象。
三大产业就业弹性
2.2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制约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认为,目前经济结构逐渐地脱离劳动密集型
产业进入资金密集型产业,增加相同资金带来的劳动就业的增长比过去减少了。
另外,我国增长最快的投资基本上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对劳动力有挤出作用
。统计分析表明,2000—2005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
93162元增长到129729元,年均增长7.85%;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
123150元增长到262102元,年均增长22.57%。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要大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
业,这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更加偏好采取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这种
偏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1页)
好还在加强。由此表明,对于相同数量的资本,如果投入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远低于普通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因此,尽管近几年来,投资
及由此拉动的GDP长时间处于高位,但其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多少增长。
2.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
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可见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依靠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用选择,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
从业人员已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然而,我国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缓慢
、内需不旺等因素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
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2002年、2003年
、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34.3%、33.4%和
31.9%,2005年有所提高,达40.3%。但总体上来说,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
不够快,比重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从而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3.增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就业困难加大
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
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3.1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实践证明,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劳动力主动创业和适应市场就业能力的关键因
素。因此,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从以下方面着
手:一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改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农民对义务教
育的期望收益,促进农民投资农村义务教育的积极性。二要积极实施农村社区的
成人再教育工程。三要鼓励和提倡农民运用先进的科技和实用方法,逐步引导农
民实现有序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积极投身于科技开发的人员,加大鼓励和嘉奖力
度。
3.2正确处理好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极其繁重,需要我们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就业目
标。资本密集型产业产生的就业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而劳
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技能普遍不高、资金短缺的特点,使
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我国政府、金融机构等应当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
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使其吸纳更多就业人员,成为就业和再就业
的主要场所。
3.3重视三大产业的有机联系,大力发挥第三产业的隐性就业效应
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
造条件。我国2005年12月6日发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到2004年末,
全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为30882.8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15463
.8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15419.0万人。因此,若想使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持
续有效地促进就业增加,当前我们一方面应十分重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充分
发挥它们的基础地位,在结构调整中不能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大而忽视第一
、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而应使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建立在与第
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一、二产业
的作用,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出乘数,更大地发挥出第三产业的隐性就业效应。城
市应着重开发休闲健身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农村应当因地制宜,
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适
应农民需要的第三产业。
⑸ 有谁有中国文化产业现在的具体统计数据
都在下面了,自己整理吧,希望对你有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到2007年底,全国文化系统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达4512个,艺术表演场所2070个,演出经纪机构1024个,文化娱乐场所8217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112家,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机构87137家,网吧13万多家,其他文化经营单位11783家。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
2007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9%,是2001年的6.1倍,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观。
截至2007年底,中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拓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电和电信产业的融合稳步推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这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总体形势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机从美国发端并蔓延全球之际,到2008年底为止,中国文化产业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与感应最明显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相比,危机对文化企业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呈现集中爆发势头,对于一些坚持创新的文化企业来说,风暴虽然潜藏风险,但更蕴含机遇。
这次金融危机正好可以迫使中国下决心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会加速文化产业转型的步伐。国家拉动内需、拉动消费、减少收入差别程度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都会直接推动文化消费,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确提出在五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的增长。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最后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⑹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是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要与文化产业部门的供给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从需求方面说,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49美元,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统计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服务、通讯等项消费总计949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约19%。按照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城镇人口计算,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37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消费需求应该在6000至6500亿之间(6314亿元)。
从供给方面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汇总,我们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近年来(1998或1999年)进入统计的产值大约是6000多亿(1998年6240亿),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12.9亿元(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图书报刊355亿元,邮电通讯是1235.1亿元(1998年),音像制品12.7亿。(广告业等尚未计入。
以上两个大致相符的数字不过是分别从供需两个方面描绘了我国文化市场的规模,却还无法得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可以令人满意的结论。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况,由于还存在着各种体制性问题,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非对称性的平衡。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住房类基本不变,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第三产业应该占到GDP总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类产品的产值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这个标准达6个百分点,其总量大约是5000亿人民币。尽管我们可以去除由于消费习惯和体制因素而出现的误差,并去除可能用于非文化类消费的支出(如医疗等),余量也应该有3000至4000亿人民币。
对于这3000至4000亿人民币的市场空缺应该做如何理解?
一种解释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被大大压抑了,因此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根据我国文化产业部门各种散见的数字,我国的电影业、电视业存在大量的经营不善和亏损,许多作品出版后无人问津,库存积压严重;而一些作品却不明原因地骤然获利。有统计表明,电影的生产近年来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国共生产了170部故事片,为近10年来之最,此后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们本应不断增加的观众都上哪里去了呢?近年来,火爆一时的传统文化娱乐业如歌厅舞厅等经济效益迅速下滑,成为亏损行业。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
还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即我国居民事实上已经实现的文化消费有相当一个部分没有被列入统计。目前音像界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容量计算方法,即根据居民的消费类视听技术设备的拥有量估算音像制品的市场容量。根据这种方法,我国居民目前大概拥有:电视3.5亿台、CD机1000多万台、VCD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等等。如果按照每个硬件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制品统计,据信每年音像产品的总销售额应有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但根据有关部门1996年的统计,我国的音像制品只有不足20亿元的正版收入,占总量的2-3%;根据1999年的统计,正版收入约有50亿元 ,即使由于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据信实际市场规模也应该在1500亿至2000亿左右。这方面的事实说明,有相当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市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差别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安全问题的隐忧。目前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左右,银行存款约7万亿元,随着我国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真空。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限开放"的政策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说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资本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文化之果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资本垂涎的目标。
(二)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面对巨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媒文化集团大兵压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一点足令我们忧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从人员规模看,仅以文化部所属文化产业机构为例。截至1999年,我国文化部下属的企事业机构共33.07万个,这里包括了艺术演出团体、影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从业人员共166.15万人;当年国内演出场次是42.3万场;国内观众达4.69亿人次。文化娱乐业有机构17.47万个,90.3万人;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9.7万个,23万人 。这些单位的特点是大多机构较小,如文化部下属每单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从经营规模看,音像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音像制品的生产、复制单位近600家,每年生产正版音像制品(盒带、VCD、CD和DVD)两万种约2亿件(盘),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34万件,月生产不足3万;而销售单位约有7万个,每年全部正版音像制品销售2亿件,平均每个销售点一年不过卖3000来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图书批发零售业是另一个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属图书批发零售机构有13056个,2.3万人,营业收入只有5.45亿元,人均2万3千元左右,每天营业额为60来元。
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中表现得极充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与传统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共同特点: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是以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为"上级单位",并且建立在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这些新闻出版单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组;新的需求一般产生于新的行政机构,通过新的拨款来建立,同样先天不足。长此以往,新闻出版机构就随着行政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这些新闻出版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各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但是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报纸有2038种、期刊8178种、出版社500余家,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这是一笔经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自己不迅速对其加以整合、优化,转变其经营模式,增强其竞争实力,必然成为国际性传媒巨头的猎取对象。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正在形成尖锐矛盾。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 1998年,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刊办报,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切断了新闻出版单位与各个政府机构的传统依附关系;2000余家报纸和8000余家刊物被"逼"上产业化运行的轨道。1999年,开始了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2000年,"传媒概念"走红股市,开始尝试传媒集团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后浪推前浪,从分行业的、局部的改革,逐步进入整体性改革的阶段。
但是,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我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以后,要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却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与深层次改革问题相遇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其中的核心产业门类如传媒产业,既具有大众传媒的特点,又是党和国家的宣传渠道。如何基于这些特点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康发展,又保证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开拓。
但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党和国家确保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领导权的基础。应该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传媒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从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自主选择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新办法。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研究调控文化市场发展的新体制、引导精神产品流通的新机制,以及活跃文化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出现了全球性的"传媒汇流"和"放松管制"之后,由于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在重新考虑如何以新的产业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对待文化内容产业的问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对全球化的共同战略主题,将会出现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政策制订人员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形成战略矛盾,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是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上使用华语的人口为世界之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除在中国境内,还在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的华人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这应该说是中国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最有利条件,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最大消极因素。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的;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和在赶超发达国家时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几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明发展,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有形无形的文化符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和播传。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显然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比如,文化旅游是将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化为产业实力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中还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但是,在该领域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的成功案例至今还极为鲜见。从多年前全国各地灾难性的"人造景观热",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文化遗产所有权和管理权能否分离,市场机制如何引入问题上的多次争论,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彻底讨论,并转化为合理的政策法规。事实已经证明,凭空建造的主题公园永远不会有信誉,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则无异于破坏,正确的道路显然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但是,在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推动了文化旅游,我们还未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针,因此而贻误了诸多发展的机遇。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新兴产业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文化内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各国为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兰倡议下,欧盟国家开始启动一项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名为"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定为基础性内容。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因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1996年)可以说动手并不晚,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家发展战略,还没有将其上升为国家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深层危机。
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国际性信息技术集团和文化传媒集团早已开始着手整合世界各国的数字文化资源,为开发新的世界市场做好准备;中国文化资源关系到对中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占有,这块市场也为他们觑觎已久。1999年,美国大片《木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经国际传媒资本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强大竞争对手;2000年五一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假日经济"高峰,敦煌洞窟壁画在大量游人参观的压力下"不堪重负",美国的基金会开始与我商谈"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同年,日本信息技术企业加速了与我国故宫博物院关于建立数字化多媒体网上故宫博物院的谈判进程。这两件事说明,发达国家已经借助经济与技术双重优势,开始谋求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新一轮开发,这一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WTO是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WTO所形成的诸多协定、协议广泛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有关文化产业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即《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则也就自然地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贸易政策的文本基础,这就必然地要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带来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
然而问题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并不是为加入WTO、或根据WTO原则而制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这就出现了现存政策的目的性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
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颁布已经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规制对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于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因此,旧有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同时,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合并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在有的地方和领域,文化行政权力在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名义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这种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础,反而获得了新的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已经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于缺乏政策系统的创新支持,预期的改革效果并未出现,于是政府也就难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战略转变。对中国来说,顺利进入WTO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系统创新的有机联动,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不能实现整体性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也就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的。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还是体制性的。任何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基点都是两个,即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更何况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生存和成长于一个更为特殊的环境中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才开始,目前我
⑺ 求助:某行业就业人员数用统计年鉴中的哪个数据比较好
你说的非常正确,这几个数据的口径都比较小,覆盖不够全面。
你要找的指标应回该是按行业分社会从业人员,这答是就业人员统计指标中口径最大的一个指标。
但是目前的国家统计制度只要求分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所以想找分行业的社会从业人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推荐办法一:就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据代替,把研究范围集中在城镇区域。
推荐办法二:查询各地年鉴,部分地区可能会提供分行业的社会从业人员数据。
推荐办法三:纯学术研究的话,可以考虑使用年鉴中农村住户的就业数据进行推算,但是数据准确度就不好说了。
⑻ 如何做好文化产业统计
建立高效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机制。文化产业的主体是与文化相关的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充分利用宣传部门的牵头作用,提高认识,让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顺利、准确、及时报送相关数据,对部门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工作责任机制,充分整合资源,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重视和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文化产业统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经普为契机充实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名录。单位名录是文化产业统计的基础,抓住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利时机,对普查采集到的全部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文化活动属性进行甄别,对其中确认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以及其他法人单位所属的具有文化活动属性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认定标识,生成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单位库,把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单位库建设工作做好做实。同时,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质量控制和评估办法,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加强统计过程管理,切实保证数据质量。
⑼ 文化产业统计主要关注哪些经济指标
既然你做“文化产业统计”,我想一定是统计系统下发有这方面的文件,那其中一定有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的说明,“关注哪些经济指标”就在这里面找。我想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从业人员数,相关单位个数,营业收入,创造产值,拥有资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