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大开发模式有哪些
1、政策导向型园区。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权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
2、艺术家主导型园区。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后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
3、开发商导向型园区。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类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的更易产生经济效益。
4、资源依赖型园区。根据资源富集情况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
5、成本导向型园区。创意企业或个人最初基于节约成本或资源共享而自发汇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者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主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发挥规模效应。
6、环境导向型园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这些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条件。
『贰』 文化产业园区如何发展
我来回答!
1、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南京文化产业的集群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使其逐渐成长为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支柱产业。跻身全国四大书市、聚集百余家书商的南京长三角出版物市场,2007年销售码洋5亿多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图书集散地。已形成40多家企业集群的南京动漫产业,2007年实现产值2.5亿元,带动文化、体育、广告、教育、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收入50亿元。
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活跃于南京文化产业,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108个会员单位中有83家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的76.8%;南京动漫行业协会72个会员单位中的52家动漫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的72.2%,其中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6家。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成为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已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即艺术家自发形成的“798”型、文化商人牵头下形成的“大芬村”型以及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中关村”型。目前,南京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则以“中关村”型为主。2006、2007两年,南京市围绕壮大文化创意主导产业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载体建设,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正在建设或开园开街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有42个。
“十一五”期间,南京市每年安排“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南京市正酝酿成立一个全市文化产业招商中心。该中心将为南京市文化企业提供项目展示、推荐平台,为文化企业和银行等投融资机构牵线搭桥。
到2010年,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跨越,构建中国东部地区“文化智慧创意中心”。
中国投资资讯网 2009-2012年南京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叁』 如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近年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内各个城市竞相追逐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13个城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虽然国内众多城市提出要搞文化创意产业,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什么外部环境?国内各地的认识并不清楚,如何去发展就更不知道了。因此,一些基本问题需要首先弄清。第一,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目前在国际上,有"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与"创意产业"(Creative Instry)之说,但两种说法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极为相近。国内部分城市如上海就接受了"创意产业"这一提法,并出台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都采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说法。2002年,中国台湾借鉴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一定义,仍然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种类与服务按英国的划分,创意产业包括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在每一大类中,都有进一步的细致划分。我国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包括13个产业: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在日本,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以创造潜在财富和从业机会的活动。包括十个部门:(1)广告;(2)建筑设计;(3)艺术、古董市场、手工艺品;(4)时尚设计;(5)数码技术(电脑游戏、电视游戏);(6)电影与录像;(7)音乐;(8)表演艺术;(9)出版业;(10)电脑软件、电视广播等等。在缺少准确的概念和定义的情况下,中国谈文化产业的内涵时,必然与国际上一些先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初步比较,中国的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内涵主要有三点差别:一是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及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包装装潢设计服务,模型设计服务,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二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三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显然,国内的文化产业概念不足以表述创意产业的内涵。国内亟需统一概念及其含义。第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什么环境?国内多个城市都在搞文化创意产业,但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哪些条件和环境,很少有人能说得出来。在国内城市中,北京提出理念一向是先锋(但在行动上则很迟缓),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环境也不甚了了。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相关讲话中也只是提到,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吸引境外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到北京落户,并通过他们打通与国际市场的联接"。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相当有代表性的看法--从传统的产业角度来看待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环境无非就是资金、人才、政策支持等环境。换句话说,在国内的认识中,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环境,与建一个外资汽车制造厂的环境没什么不同。2002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佛罗里达教授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在区位选择方面的证据来说明创意活动所需的环境。他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喜欢住在对技术(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宽松愉悦的环境(tolerance)三因素(即所谓"3T")排名很高的城市。为此,城市要从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创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乐的环境,即时尚的文化生活环境就是创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来,文化产业就自然地和创意产业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在3T因素的第三个T(宽松愉悦的环境)就离不开创意的文化产业。在我们看来,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环境,最重要的并不是资金、人才这些"硬"环境,因为资金与人都是可以流动的,而是"软"环境――鼓励各种创意的、充满宽容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没有这种环境做保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只能又是政府牵头搭台子,但是没有市场来唱戏,根本无法鼓励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落后的环境下发展。安邦分析师过去曾分析提出,"搞文化产业,靠放不靠抓",就是指的文化环境要包容,要宽松。从现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来看,相当一部分沿袭了过去搞工业区、搞招商引资的做法,如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这实际上是将文化创意产业当作一个土木工程项目来做。这种理解上的不到位将导致未来发展上的偏差。在中国特有的复杂性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内容的部分,往往需要受到额外的管制,如党的宣传部门的管理等。如果一旦这种管理掺入了意识形态的色彩,那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抑制可能是致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由顾问波尼·阿斯科鲁德曾说过"中国创造"面临的症结:"有的时候,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作为整体的存在,因此不能够正确做出政策和投资的决定,就无法切实地得到落实。" 政府做什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的推动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在面临英国创业环境中关键的金融及投资问题时,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出版了"Banking on a hit"手册,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逐步推动完整的创意工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英国政府的创意工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日本的创意产业主要由民间自发形成,但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整体振兴起了重要的培育和扶持作用。创意产业主要由日本通商产业省负责管理,文化、媒体、体育省在电影、音乐方面提供协助,相关财团成立社团组织对广告、建筑、土木服务、时尚设计、出版等产业进行协调管理。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推进管理机制,实施不同的振兴政策,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培育非盈利性社会机构等。在韩国,政府对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强势推动,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如韩国文化部有计划地扶植影音产业,不但提供融资机制,同时也透过基金会模式,实际投资电视、电影公司,此外,韩国政府也以租税减免等各种政策手段,大量引进民间创投资金挹注在本土影视文化产业。对外,即使面临美国好莱坞片商频频抗议的外交压力,韩国政府还是坚持采取进口影音产品配额制度,撑了十年,为本国业界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中国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由上自下的推动也很明显。在政府支持上,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同时给市场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留下足够的宽松空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从国际上的先例看,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极佳的发展前景。根据英国政府的官方统计报告,其13项文化创意产业2001年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雇用4.3%的就业人口。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1997年至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平均年增长率为8%,而整体经济增长率则为2.8%;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平均为5%,而整体经济就业增长率则为1.5%。1997年至2005年,英国已培育了12万家创意企业。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竟占全英就业人口的一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策略。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全世界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已经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占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对于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逐渐增强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大城市经济体)来说,文化创意产业既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又能规避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硬约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肆』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促进科技发展
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中关村软件园承办,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协办的“首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软件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创新研究院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负责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代表,各相关专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计划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到30个。2006年经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审定通过进行挂牌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软件园等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首批挂牌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4687家,其中挂牌后新入驻企业1101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478.5亿元,利润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 本次论坛上,围绕“集聚、交流、创新、发展”的主题,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集聚区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就集聚区应如何为企业服务,集聚区服务体系建设、集聚区特色定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链与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国内外成功经验模式借鉴和推广等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与会的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还就进一步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分享成果、总结经验、共同发展达成了共识。论坛不仅吸引了各集聚区企业的热情参与,更吸引了天津、河南、云南等外地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参会,并得到许多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北京天地正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向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软件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赠送了价值100多万的人才测评软件。 据悉,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北京市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有序引导各部门、各区县,根据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到集聚区内的各个企业。三是引导和用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用资金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集聚区内的产业发展,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和基础配套设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伍』 传统产业集群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什么区别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总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差异。
(一)结构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是其已经融入了文化的因素。传统产业集群的结构是以价值导向为联结方式的,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以文化传播和渗透以及价值实现为联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下的企业之间的互联关系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更具有扩展性。在这种结构下的企业组织模式与传统产业集群下企业之间的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传统企业集群下的同类企业之间更加偏向竞争关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下的企业关系更加注重合作,而相同的文化则是合作的纽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加注重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的整合对于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则是有力的促进。
(二)跨越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群集,更突出地表现在虚拟网上的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下的产业集群不仅表现为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更表现出跨地理空间的集聚。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往往同现代科技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现代发达的科技手段使文化创意这种无形的产品内质得以突破空间的界限和约束,使得价值流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超地理空间的存在形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具有张力,其经济辐射效应更强。
(三)呈现出柔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呈现出更加柔性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方式和内容已经较以前有了本质的变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向心力也由以前的价值实现变成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以这种为动力的群集网络中,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结表现为柔性特征,也就是讲,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时,其内在的结构和可扩展性较以往有了更大提高,而这种扩展性和更多的接口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结构更加丰富,内部的协调机制更加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网络集群的柔性特征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选择,在这种柔性机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聚集原理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集聚而言,区位条件、市场规模、初始企业布局、专业化和政府规划成为其聚集的要素。
(一)产业区位的形成
区位论的奠基人之一廖什(Losch)以垄断代替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从而创立了服务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位论。廖什认为,价格差和消费者对价格的弹性是决定商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商业区位论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区位选择和形成有重要借鉴意义,可以认为,企业集群的形成正是最大利润导致的市场为中心的区位形成问题,产业中心的形成会形成自强化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同一地域集聚,从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市场规模扩张
文化创意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涉及到其服务能力所限的市场规模问题,依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即是企业中心向其腹地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问题。克氏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向其腹地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不同,从而其腹地的大小也不同,正是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结网保证了对于所服务区域的覆盖。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为,当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具有向某一地域集聚的趋势时,具有提升这一中心地等级的效应,从而扩张市场规模。实事是,当市场规模由于文化企业的聚集从而扩大时,其提升中心地等级的功能与上述区位条件具有相互强化的效应。
(三)初始企业选址的路径依赖
初始企业布局对企业集群产生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实,如北京的798、宋庄文化产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集聚区,西安唐延安路创意产业带等。这也获得了相关理论的证明,如新经济地理学在强调收益递增的基础上指出,规模经济与运费(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来讲主要是人员成本)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倾向于集聚的内聚力,从而导致初始企业布局对后来的企业产生地理指向性的影响,最终形成集聚。值得注意的是,新经济地理学虽然从贸易与经济活动区位和外部效应两个角度讨论了这一内聚力的形成机理,但仍然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初始企业的选址问题,克鲁格曼将其归于“偶然性”,初始企业的空间选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这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既可能由经济因素引起,也可能由非经济因素引起,但初始企业选址的偶然性却对后续企业的聚集带来路径依赖的必然性结果。
『陆』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规划思路是什么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规划中要着重研究三个结合。一是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二是文化产业与消费能力的结合。三是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柒』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指政府统一规划,文化创意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整体效益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以特色主导文化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1. 国际化发展趋势;
2.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
3.文化产业跨国公司的发展;
4.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分工形成
『捌』 怎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一、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建设与培养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新思想的产生,完全靠人。没有人才,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要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并纳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创意产业院系;认真做好创意产业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意借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二、建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科技、企业这些重要载体。文化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把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科技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支撑。创意产业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这一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企业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主要靠企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放开手脚大力培育创意企业,尤其是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促进创意企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转变。
三、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宣传,引导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的产业观念、创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打破思想枷锁和陈规陋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一切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切实加强领导,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响深远,关系重大。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