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现在中国的手表行业发展情况如何
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开放,近年我国手表行业的发展相较前几年有很大的进步。大家都知道机芯是手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我国中高端手表使用的机芯大多来自于国外。如瑞士机芯、日本机芯等。国产机芯在中高端手表的生产上基本没有优势。但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发布《钟表行业“十三五”规划 》我国手表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具体如下。
三、国产机芯逐步进入中高端手表市场。
国产机芯中的王牌-“海鸥机芯”也逐步攻坚世界中高端市场,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2020年国产海鸥机芯出货量已达到世界出货体量的1/4,在国外市场上,你会发现很多洋表都用的我们中国的海鸥机芯。
以上可知,中国是一个产销大国,13亿人口让我们具备超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以前缺的只是手表机芯制造的核心技术,近年我国在智能手表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随着技术问题解决,我国手表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此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欢迎评论说出你的看法。
⑵ 企业经营情况怎么写(包括哪些方面)
企业经营状况包括:公司成立的时间;主营业务;注册资金;目前的销售收入、利润,缴纳税金;主要的业务合作伙伴。
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一、首先要为分析提供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最主要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外部资料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料,包括行业数据、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等。
二、根据财务报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为:财务效益分析、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偿债能力状况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析
1、财务效益状况。即企业资产的收益能力。资产收益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它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分析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2、资产营运状况。是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
3、偿债能力状况。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等。
4、发展能力状况。发展能力是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从资产项目、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方面进行分析。
资产主要分析项目有:现金比重、应收帐款比重、存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等。负债结构分析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权益结构是分析:各项权益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重,说明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及所有者的权益构成。
2、利润表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等。
3、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从现金支付能力、资本支出与投资比率、现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有: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现金比率、债务现金比率、股利现金比率、资本购置率、销售现金率等。
(2)产业发展情况表扩展阅读:
企业经营情况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业不仅关心投资的报酬,更关心高报酬率的持续性。因此,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持续性分析成为被关注的另一点。企业的产品成本、宏观经济条件、各种政策规定等竞争环境相同时,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以提高效益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效益,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投入的劳动、资源、设备、材料等各种经营要素,经过经营者和职工有效地运用,产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贡献。它用来衡量劳动力与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具体指标有:
1.附加价值率
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时,最关心的是能否产生高附加价值的问题。附加价值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出的新增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附加价值=税前净利+人工费+资本化利息+租金+费用税金
附加价值的计算,可通过查找损益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来计算。
附加价值率是附加价值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附加价值。一般来说,越是资本密集的行业,其产品附加价值越高,净利润也随之提高;反之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净利润也就较低。
2.劳动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效率是附加价值与总人数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创造的附加价值。
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效率=附加价值/总人数
该指标越高,说明劳动利用效率高,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因而成为衡量同行业间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附加价值与总资本的比值(总资本投资效益)
该指标反映投资的总资本在一年内创出的附加价值,该指标高说明资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创出的附加价值多,创出的净利润多。
⑶ 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上午发布的2013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为56884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出12520亿元,增速快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46.1%。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增速方面,也是继2008年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再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消息显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
当前,国内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多种不同观点。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重点产业科技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60个行业、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31个省区市,以及美国等6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4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7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即使在第二产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保持近中期经济持续增长,且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而要长期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世界新的创新中心。
⑷ 中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
入世一年来中国三大产业变化有多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题报告分析,“入世”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正
向效应十分明显,但三大产业的变化走势各不相同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近一年的时间里,“入世”的正向效应逐渐显现,由“入世
”而导致的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劲动力。国民经济运行已经由政
策主导增长阶段转入到政策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增长的新阶段。
今年以来三大产业的增长走势与“入世”的正负影响密切联系。从经济增长的结
构上,可以看出“入世”对我国GDP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今年前三季度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增长了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以制造
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长了10%,提高0.7个百分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
长了6.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长最快的第二
产业正是“入世”最大的收益部门;农业积极应对“入世”,同时由于世界粮食减产
、进口压力减小而变被动为主动;而服务业发展则因外资进入相对迟缓以及电信、软
件、网络等新兴服务业的疲软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此,关注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
运行状况和走势,需要密切监测分析“入世”后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
第一产业: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明年预期冲击较为明显
(一)我国承诺的农产品进口配额未对已经供过于求的农产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
根据有关统计,2002年中国小麦关税配额管理的准入量为846.8万吨,
但1—8月份只进口49.8万吨,预计全年最多可能进口100万吨,而1—8月
份出口已达53.7万吨,预计全年出口规模在60万—100万吨;玉米进口量为
7000吨,仅为年关税配额管理准入量的3.4%,而预计全年出口可达950万
吨;进口大米14.7万吨,预计全年将实现关税配额管理准入量的7.5%—15
%,而预计全年则可出口200万吨;未列入关税配额管理的大豆,全年进口量最多
为1100万吨,比2001年减少290多万吨。
(二)“入世”第一年,我国农业没有受到市场开放明显冲击,主要在于两方面
原因。
一是世界粮食减产,需求缺口较大,国际市场粮食因没有价格优势而难以进入中
国市场。今年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因灾减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全面上涨。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美国农业部预测,2002年世界粮食总产为20.03亿吨,比
上年减少2.5%,其中小麦、稻谷已是连续5年减产。而中国粮食略有增产,特别
是优质小麦增产较多,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40200万吨,比上年增长1.
4%,市场供给量有所增加,国内粮价继续低位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保持了价格竞
争优势。
二是中国在世贸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了适当的调控措施。2002年中国对
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大豆、玉米和菜籽)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
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对进口粮食和饲料的检验、检疫管理,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的增长。
(三)2003年预计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幅较大,“入世”
对农业的冲击将会显现。
有关管理部门和经济学界专家普遍认为,2002年中国粮食外贸形势好于预期
只是一个特例,是国内国际的一些特殊情况造成的。目前国际粮价的上升已对粮食生
产产生刺激作用,如果2003年灾情减轻,国际粮价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进
而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形势。此外,美国新农业法2002年5月公布以后,大量增
加了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补贴,其政策效应将在2003年及以后年份充分显现出来,
美国粮食的产量、出口量将会快速增长,应对此密切关注。
第二产业:市场化与开放程度提高正向效应大大超出预期
(一)“入世”后,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增加,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跨国公司
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在“入世”之前就是我国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产业
。“入世”后,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前八个月,我国加工
贸易出口达11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加工贸易一跃而成为出口主导方
式。今年以来加工贸易的大幅度上升表明,西方国家一些加工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其中,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机电行业出口增长最为明显,1—9月份,我国
机电产品出口超过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
8%,外资企业是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二)“入世”以来我国
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出口的产品主
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前三个季度,劳动密
集型的轻工、纺织、消费类电子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即使是技术
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中国出口的产品也是以满足工业化国家低端产品的需求为主,
同时还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第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
的行业(如国防军工)外,基本上放开了所有的制造业领域。制造业对外开放的程度
,已超出了“入世”时的承诺和当初人们的预期。
第三,越是全球化特征明显的产业,其受“入世”的积极影响就越明显,越是外
商直接投资多的行业,“入世”后出口的增长速度也就越快。中国与WTO成员实现
了“双赢”。
第三产业: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密切关注经济效应走向
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批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条例,“入世
”协议中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经济运行中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
。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呈现强劲增长,今年1至7月共吸收外资合同额77.7亿
美元,同比增长26.5%,实际吸收外资59.3亿美元,同比增长76.5%。
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商贸等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外资敞
开大门。
(1)银行业————“入世”后,我国取消了外汇业务的地域、服务对象限制
,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范围将由去年“入世”时的上海、深圳、天津、大连进
一步扩大到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等城市,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环境明显
改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到今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已有4
5家营业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为477.97亿元,
其中贷款总额为385亿元。
预计“入世”5年后,外资银行外币存款份额将占15%,人民币存款占10%
;外币贷款份额将占20%—30%,人民币贷款占15%;中间业务可达50%。
“入世”10年后,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将接近1/3左右,需要关注对我国银行业
的冲击。
(2)保险业———“入世”以来,已有34家外资保险经营机构获准在我国营
业,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
表处。据分析,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业务经营特点,一是在取得更多的寿险份额的同
时,占据中国目前的保险空白点。目前我国的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
工程保险等险种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很小,这些空白点或者不发达的领域可供外资运
作的空间很大,要关注外资保险在这些领域可能逐步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二是实行
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加强对收入水平相对较高,金融意识相对较强的东部沿海地区
市场的开拓。三是争取快速挤进再保险市场。
(3)证券业————从目前有关政府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看,我国证券市
场第一步是形成“入世”协议框架下的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开放;第二步是开放并购转
让市场,使外资通过国有股、法人股的收购间接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第三步是在条件
成熟时,通过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开
放A股市场。
“入世”后,外资证券类公司的竞争主要是巩固传统的中资企业境外上市业务;
全方位介入B股业务;争夺财务顾问等A股一级市场的辅助性业务;通过中外合资证
券公司、中外合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控股国内证券公司的大股东的方式渗透到中国的
A股二级市场业务。
(4)零售业————总体来看,“入世”前后我国分销领域没有明显变化,目
前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销售总额,大约占全国消费品市场份额的5%,对整个中国消
费品市场的影响很小。
中国开放分销领域后,没有出现外资大量进入的原因,首先世界零售市场普遍不
景气,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外资零售企业对我国市场份额的影响。其次,我国现行的国
内零售市场开放政策已经超出了“入世”所作的承诺,政策上的突破要到“入世”
第二年后才逐步实施,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第三,近几年我国呈买方市场
状态,流通领域竞争激烈,流通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新的零售企业包括外商零售企
业在进入时大都比较谨慎。
(5)电信业————“入世”第一年,中国履行电信服务市场开放的承诺,开
放了14个城市的增值服务和移动服务,并对合资电信企业的成立条件、外商资质、
网络互联、资源使用、网际结算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
由于中国电信业的渐进式开放和目前国内电信运营业的格局,因此外资进入中国
电信服务业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增值电信服务方面。目前无论是在面向商业用户提供
的电子数据传输、信息管理查询、在线数据处理、一站式全面解决方案等方面,还是
在面向居民用户的宽带网络服务、社区局域网、在线点播、远程医疗和教育等领域,
我国企业都才刚刚起步,市场整体上处于拓荒时期。而根据有关承诺,外资进入这些
领域的最高比例可以达到50%,因此外资在这些增值电信服务市场上将具有广阔的
发展空间。而在基础电信或移动电信领域,由于对外资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因此单独
建网的可行性很小。
⑸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表怎么填写
是不是得有表,能发个看看不,是不是分两种,一个是农业整体的,一个是龙头企业的?
⑹ 高分悬赏!急求全国各省经济情况一览表
2007年中国旅游行业年度报告
出版日期: 2007年04月
报告页数: 140 页
报告字数: 10.5 万字
报告价格: 人民币 12000 元 [纸介质]
人民币 14000 元 [电子版]
观点提要 报告目录 数据目录
观点提要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总人数为3452.36万人次,增长11.3%。同时,红色旅游、生态旅游、MICE等专项旅游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与之相适应,旅游供给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具体来说:旅行社业渠道之争加剧,但价格仍是重要竞争手段;旅游饭店业中,饭店集团成为重要势力,创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景点业投资规模逐年提高,度假类景区的异军突起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新情况。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加强了对诚信旅游的倡导,强化旅游文明环境的营造以及对旅游安全的关注。这表明,国家对旅游业的管理更关注行业运行的内部指标,行业管理正逐步向提高效益、优化软环境的方向发展,也说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向精耕细作的现代旅游业纵深腹地演进,
受世界经济形势、奥运效应以及众多大型外交和国际活动等因素刺激,预计2007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仍将保持一定增势,并且这一增势有望贯穿整个"十一五"期间。从投资环境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旅游业必将成为新时期的优势产业。
本报告全面归纳了2006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并通过定量、定性和系统分析,揭示经济、政策变化对行业发展影响,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并据此剖析"十一五"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向投资者提示行业的投资机遇与风险。
◆ 立即购买本报告 ◆ 返 回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旅游行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与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一)行业定义
(二)报告研究范围
二、旅游业发展综述
(一)2006年全球及主要地区(国家)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2006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综述
(三)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环境
一、旅游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
二、旅游业行业规划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四)部分省、市旅游规划
三、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一)旅游业行业管理体制评述
(二)旅游业相关法规简介
(三)旅游业相关政策及其评述
(四)2007年旅游政策法规走势预测
四、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一)交通运输业
(二)人民币升值
第三章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入境游市场结构
(一)客源市场结构
(二)收入来源结构
(三)年龄、性别、目的、入境方式和职业结构
(四)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者结构
三、入境游发展特点
(一)外国旅华市场持续增长催生,入境旅游增长模式向质量型转变
(二)散客市场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入境旅游的新力量
(三)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逐步拉动内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入境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核心
(二)动力机制不足
(三)对市场了解还不够
(四)旅游产品与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五、入境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一)预测依据
(二)2007年入境旅游发展预测
(三)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预测
第四章 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出境旅游市场结构
(一)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二)出境旅游关注指数
三、出境旅游消费水平
四、出境游发展特征
(一)市场细分渐显
(二)自由行渐成气候
(三)专业分工初见端倪
(四)政府规范出境旅游市场
五、出境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弊端严重
(二)出境旅游消费被严重低估
六、出境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一)出境旅游再掀高潮
(二)旅行社开放有望突破
(三)自由行将扩大范围
(四)台湾游开放有望突破
第五章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国内旅游市场结构
三、国内旅游发展特点
(一)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的调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国内旅游的新增长
(三)黄金周持续火爆
(四)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增长
(五)服务接待仍存在大量问题
四、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第六章 旅游市场供给情况
一、旅游市场供给总体情况
(一)企业数量
(二)固定资产
(三)总体经营情况
二、旅行社业
(一)产业规模及产业结构
(二)2006年旅行社业主要发展特征
三、旅游饭店业
(一)产业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二)近几年旅游饭店业发展趋势与变化
四、旅游景点业
(一)投资规模逐年提高
(二)东部景区数量占据绝大多数,新增景区分布趋于平缓
(三)度假类景区异军突起,人文类比重逐渐加重
第七章 专项旅游发展状况
一、红色旅游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二、生态旅游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三、主题公园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四、MICE市场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五、分时度假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第八章 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及前景评价
一、旅游业投资现状
(一)旅游投资的定义及其总体情况
(二)旅游投资的特点
(三)旅游投资区域结构分析
二、旅游业资金来源分析
三、旅游业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四、旅游业投资建议
(一)旅游业投资前景判断
(二)旅游业投资机会
(三)旅游业投资风险
(四)旅游业投资方向
第九章 旅游业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
一、旅游业运营状况概述
(一)旅游行业总体经营状况
(二)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
(三)旅游饭店业经营情况
(四)旅行社业经营情况
二、主要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一)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二)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三)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四)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五)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 立即购买本报告 ◆ 返 回
数据目录
表1:2001~2006年世界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
表2:1994~2006年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表3:1994~2006年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续)
表4:1998~2006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表5:"十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情况
表6:2006~2010年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总表
表7:我国当前旅游行政管理体系
表8: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排名
表9: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表10:2001~2006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表11: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表12: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增长情况
表13:2001~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表14:2006年入境外国旅游者年龄、性别、目的、入境方式构成
表15:2006年地方接待旅游者人数情况
表16:2006年地方接待旅游者天数情况
表17:正式开展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一览表
表18:我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关注度排名
表19:1999~2006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发展情况
表20:1999~2006年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及收入情况
表21:1999~2006年黄金周旅游收入和人数占当年 国内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的比重
表22:200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国内旅游接待情况一览表
表23:2003~2006年我国旅游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表24:2003~2006年我国旅游企业经营情况表
表25:1998~2005年中国旅游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26:2000~2005我国旅行社发展结构
表27:2003~2005星级酒店家数、客房和床位数及其变化
表28: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布及变化情况
表29: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类别情况
表30:2006年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情况
表31:2003年上海浦东新区会展业客户满意度情况
表32:社区对展览业影响感知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33:2003~2005年旅游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总收入情况
表34:2004~2005年各地区各类旅游企业投资额
表35: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布及变化情况(分类别)
表36:2003~2005年酒店规模地区分布情况
表37:2003~2005年酒店档次地区分布情况
表38:2005年旅游饭店业和旅行社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表39:1996~2001年国内游客旅游目的
表40:2003~2005年旅游企业经营统计情况
表41:2006年中期景点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表42:2005年全国星级饭店经营情况
表43:2002~2005年中国饭店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44:2006年中期饭店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表45:1999~2005年中国旅行社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46:1999~2005年旅行社旅游收入及利润构成
表47:2006年中青旅经营状况简表
表48:2006年中青旅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表49:2005~2006年中青旅偿债能力情况
表50:2005~2006年中青旅盈利能力情况
表51:2005~2006年中青旅成长能力情况
表52:2006年首创股份经营状况简表
表53:2006年首创股份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54:2005~2006年首创股份偿债能力情况
表55:2005~2006年首创股份盈利能力情况
表56:2005~2006年首创股份成长能力情况
表57:2005~2006年华天酒店费用、利润情况表
表58:2006年华天酒店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59:2006年华天酒店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表60:2005~2006年华天酒店偿债能力情况
表61:2005~2006年华天酒店盈利能力情况
表62:2005~2006年华天酒店成长能力情况
表63:2004~2006年黄山股份经营状况简表
表64:2006年黄山股份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表65:2005~2006年黄山股份偿债能力情况
表66:2005~2006年黄山股份盈利能力情况
表67:2005~2006年黄山股份成长能力情况
表68:2006年桂林旅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69:2006年桂林旅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表70:2005~2006年桂林旅游偿债能力情况
表71:2005~2006年桂林旅游盈利能力情况
表72:2005~2006年桂林旅游成长能力情况
图1:1995~2006年国际旅游接待量
图2: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3:1995~2006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
图4: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状况
图5: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增长状况
图6:2006年各地游客在华花费示意图
图7:2006年旅华市场结构
图8:2006年西部省份入境旅游情况
图9:1995~2006年出境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图10:1996~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增长情况
图11:2005年旅游业各子行业固定资产比例情况
图12:我国会展展馆分布
⑺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表 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版国的传播,吸权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③要立足于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④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⑤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