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哪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土地政策:
目的:调动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
政策:1946-5《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
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认识:
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不可能把广大农民真正的发动起来,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矛盾,分别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而制订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
(1)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问题扩展阅读: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文件要点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权分置”进行时。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
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完善制度设计。
抓紧制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
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
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
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扎实开展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注释: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与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两项“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赫然在列,将为农民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共享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这其中对于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尤为引人关注,“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的出台预期将有望对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的“一户多宅”“有户无宅”“无证建筑私搭乱建”“超占面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遇征收拆迁时的补偿标准确立等问题“开药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文件选用了“稳慎”二字,也预示着这项改革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广大农民朋友在积极参与当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新政策措施时也要抱持“稳慎”的态度,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维权律师的意见,争取在改革前沿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诉求突破。
而文件中“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表述无疑具有宣誓意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将有望为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的稳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Ⅱ 2017年农村土地新政策
2017年将着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保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物质基础。
新增建设用地要支持农村新业态发展
为了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用地的安排将更加支持村里的新产业。
农村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建设用地,即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要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用地。健全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土地规划调整完善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村集体可用出租等方式盘活宅基地、农房
2017年,国土资源部将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尊重基层首创,支持地方在坚持改革底线和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大胆创新。
耕地红线继续严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严守耕地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产能不降低。
Ⅲ 农村土地政策哪些方面不适应农村新业态发展需要
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可能冲击农村建设用地的现有规模。新业态融合、农区空间复合利用增多,使现行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面临挑战。以现代农业为载体,涌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象,许多新业态如采摘体验、农产品定制化、乡村休闲观光等现代消费服务业,以及与此相关的互联网配送、物联网管理、农景园艺、品尝品鉴、休闲观光等,其相关设施均建造在农田或农区。大都市周边许多农田开始园区化,以现代农业冠名的各类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主题公园等大体量农业设施融合了非农用途,有的甚至直接用于非农业。农业经营活动主体变动快、农地复合用途增多,不稳定和不按规定用途利用的现象增多,一些看似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用地时也出现违规违法现象。
给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带来新的压力。新业态发展中,无论是设施农业还是乡村旅游业,都不可避免地会依托耕地和基本农田来发展,同时,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已经从原有的传统农业,发展到兼备加工业和消费型现代服务业的泛农业产业体系,这无疑给政策刚性很强的耕地保护政策带来新的压力。我国大都市新业态发展最快、形态更加复杂、类型更加多样,这与正在城市周边调整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也会形成较强烈的冲突。
面对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需要优化调整机制。一是设施农用地政策及现实管理面临新情况,土地多功能相互融合,以设施农用地为名违法违规占地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农村土地监管难点。相关文件将设施农用地审核制度改为备案制后,政策强制性不足,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二是原有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方式过于静态化,缺少新业态发展空间优化配置机制;三是部分地方对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有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认识不足,缺乏操控能力。
Ⅳ 怎样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制度创新在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用地成本等方面大有可为。我们要坚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发挥好土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要素作用。
着眼稳增长、调结构,努力实施“有保有控”的差别化用地政策。湖南刚刚由欠发达省份跨入中等发达省份,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按照全省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制定、落实好产业用地差别化政策,全力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一方面,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重点保障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网”建设和民生实事项目等方面的用地需求;重点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另一方面,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一律停止批地,废除产能过剩行业的用地优惠政策,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着眼降成本、补短板,积极探索精准化供地新机制。深入研究降低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用地成本问题,合理确定地价水平。试行个性化供地,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细化用途后供地,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出让,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力服务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及时将重大项目和扶贫开发重点工程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向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优先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支持湘西地区开展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
着眼优增量、盘存量,大力推进集约化用地。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存量用地指标,倒逼用地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规模无序扩大,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开展全省去存量土地专项行动,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盘活再利用。进一步引导企业向开发园区集中,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供中小企业进行多功能复合利用。围绕去产能,加快“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盘活企业存量土地,推进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同时,将建设用地总量和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目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节地责任。
Ⅳ 乡村旅游用地有哪些限制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关键是巩固内和完善农村承包地“容三权分置”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Ⅵ 规划 只确定用地性质 具体应发展什么业态
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用地成本等方面大有可为。我们要坚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发挥好土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要素作用。
着眼稳增长、调结构,努力实施“有保有控”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倒逼用地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试行个性化供地、补短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支持湘西地区开展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重点保障交通、能源,鼓励开发区、落实好产业用地差别化政策,全力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一方面,围绕扩大有效投资,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新业态发展用地,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开展全省去存量土地专项行动,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盘活再利用。进一步引导企业向开发园区集中,盘活企业存量土地,推进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同时。湖南刚刚由欠发达省份跨入中等发达省份,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按照全省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制定,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细化用途后供地、租让结合等方式出让,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存量用地指标:及时将重大项目和扶贫开发重点工程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向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优先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供中小企业进行多功能复合利用。围绕去产能,加快“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水利、信息“四网”建设和民生实事项目等方面的用地需求;重点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大力推进集约化用地,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盘存量,支持新产业。另一方面,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一律停止批地,废除产能过剩行业的用地优惠政策,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将建设用地总量和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目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节地责任,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力服务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
着眼降成本,加快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
着眼优增量,土地制度创新在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投入,积极探索精准化供地新机制。深入研究降低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用地成本问题,合理确定地价水平。科学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规模无序扩大,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Ⅶ 大学生下乡返乡创业这些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肯定有的,具体要咨询政府有关部门,下面是在遂川县政府网站上截取的部分内容
Ⅷ 关于中国农村大量田地荒芜问题,人大几千人没有人向中央汇报吗
看看代表的构成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不可能有人提出这些问题了。假如里面有真正代表农民利益,工作在最基层的农民参与才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