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纠结国内发展与移民问题
加拿大,华人比例很高的说。雅思6.5,什么都说明不了,语言是能力,就是要英版语环境来锻炼,才有的。所以权其实,交流问题不用担心,大家出来的都一样。
国外做金融都是很务实的,没有国内那么浮华(动辄基金股票期货,年底分红20+的),不要奢望读了1、2年就可以去华尔街纸醉金迷,更多的是做公司金融、贸易融资等,和很少人做期货、衍生品的。
② 移民面临的问题
首先,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堂。没有任何国家或城市没有缺点,既没有穷人、没有高税收,还机会无穷、上升空间无穷、人才密集度无穷。
喜欢把国外描述成天堂的人多半都没有在国外待很久,造成了比较简单的“隔壁的草比较绿“逻辑(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好比一个老外第一次来中国看到移动支付和O2O带来的便利也会觉得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方便的国家,但那是因为这个老外在中国没找过工作,没办过社保,没得过大病,没买过房。
所以不要听没久居过的人说国外如何,更不要听“故事”,因为故事很容易被“中国人 vs. 外国人”的敌对情绪渲染后被误解,喜欢宣传这些故事的人也绝对不是有客观见解、理性思维的角色,所以真想要了解国外,至少要去国外旅游一段时间,要么跟一些移民多年的人聊聊。
要说移民到国外会遇到的问题,第一就是口语问题。
中国人虽说在东亚人当中英文口语是不错的,但真正到了国外对方对一点点的口音都会介意,人口越同质化的地区越是如此(如美国中部)。而语言的根基其实是文化,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说的再流利都只是把自己的文化用另一门语言“翻译”了而已。
所以到国外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社交问题。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会造成你听不懂本地人开的任何玩笑,也就意味着你会很难和本地人成为朋友。这也就是为什么,到国外后,无论是待一年的留学生还是待20年的老移民,身边最近的圈子大多数都还是同样文化背景的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移民国家都是一样。同理,对于国外出生长大的ABC、BBC、CBC,他们身边的好友都会是本地人,无论这个本地人是18代本地人还是跟他一样的第2代本地人。
移民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工作和收入的问题。
由于上述的语言文化问题对于大部分想要移民的人很难解决,移民人口要么只能在中餐厅、华人超市、华人房产中介、华人保险中介这些范畴里游荡(当然,华人富人云集的地方卖房和卖保险可以很赚钱),要么就只能做一些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如程序员、科研人员,但这些都是针对高端人才,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更常见的收入渠道是开便利店或餐厅。比如火爆全网的MC Jin,他的父母就是80年代初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开中餐厅:
MC Jin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的TEDx演讲
当然还有一些有经济基础的人梦想在国外重新创业,或者做一些国际贸易之类的生意。虽然比较困难,但成功案例也不是没有。
移民会碰到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下一代的问题。
大部分的移民人口,无论新移民还是老移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香蕉人”,甚至还有人专门让孩子休学一年回国待一待学习中文,去“寻根”(Find your roots)。对于很多老移民来说,子女长大过程中会让他们发现下一代所吸收的文化跟自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引起很多的家庭矛盾。比如子女几岁可以恋爱、几岁能带男/女朋友回家、能不能抽烟、喝酒、在外面过夜,包括成年后的职业选择、伴侣选择、性取向出柜等等,都是“中国文化父母 + 外国文化的子女“会产生的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家庭幸福的潜在创伤,都不亚于国内家庭会面临的早恋、高考、读研、就业、谈婚论嫁。只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身边不再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帮助父母对子女施压,让子女随着父母的意愿来。相反,国外会有无数“叛逆”的例子让子女想要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在成年之后也可合理合法的脱离父母去找自己的路。让子女满足父母的欲望,还是让子女找寻自己的幸福,这是移民父母比国内父母要更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
③ 移民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1、最主要的是语言问题,当然如果英语或者当地语言本身就会,请忽略。解专决办法,多说多练,找翻属译软件
2、文化生活习性不同,这个虽然看起来很虚,但是实际上时间久了,会产生问题,如果移民了,一定要容易当地的风俗,就算不融入一定要了解。
3、工作问题。土豪忽略。一是国外收入都很高,澳美加新,正经移民过去的年收入25万一点问题没有。其次工作了也更能融入当地社会
4、孩子教育问题,找好学校,办理入学。最好找一个华人小孩多的学校,否则小孩刚步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语言不通。容易自闭。去之前先学语言。
④ 如何看待移民问题
从供给方面看,很多人不愿意呆在自己的国家求发展,而愿意到其他国家谋发展,这内可能反映了容中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制度、政策尚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特别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那些相对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所以他们要到经济、社会、政治条件令他们满意的地方去发展;
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是中国的人才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这样,在国内得不到很好发展的人,到了国外却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毕竟“人往高处走”,而水才往低处流。所以,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毕竟采取了一个开放的姿态,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姿态来面对这个问题。愿意出去的就出去吧,想回来的就回来吧。因为中国政府坚信的是,只要中国的经济能够继续增长,能够迅速崛起,中国各方面的事情能够不断改进,那么,到时候想回国的人会多的是。
⑤ 国际移民给社会及个人等带来哪些问题
国际移民问题业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心问题之一。涉及移民事务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上俯拾皆是,并且受到国际舆论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多佛尔惨案的偷渡客到 “北京人在纽约”的“绿卡族”,从追随达赖的流亡藏人到寻求使馆庇护的朝鲜“叛徒”,从非法留守美国的墨西哥劳工到驶往澳大利亚的中东难民船,从硅谷众多的印度企业家到新德里大学里正在备战TOEFL的考生,“移民”是理解这个流变不居的现代社会的关键词。
国际移民:南北流动的三重矛盾
根据联合国研究机构的定义,移民是指在其出生国或国籍所在国以外超过12个月的人。目前全球移民数量约为1.75亿,比90年代初期增长了46%。这些移民包括难民和申请庇护者、外国留学生、各种长期访客、非法留居者、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批准获得国籍的外国出生国民。
虽然近年来移民数量增幅很大,但相对流动程度远不如商品和资本。 1996年, 世界总出口占全球GDP的29%,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占世界总投资额的6%。而与此同时,全球移民的数量只尚不及世界人口的3%。当商品流动在WTO、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国际贸易组织的管理机制下顺畅进行,当资本流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协调保障下进进出出,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人,却由各国政府、各种双边多边协议、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人权组织等多重机构并行管理着,为移民的自由流动设置了重重关卡。
面对劳动力流动这一国际性难题,涉及其中的各种组织都在自已控制的范围内做着有限的管制工作,没有一家能够对应对这一全球性的重大挑战。多头管理的国际移民事务问题丛生,其重要主要矛盾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所谓“智力外流”的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问题。这一在六十年代引起争论的老话题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据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年的报告,目前有150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工人在西欧、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谋求发展。在获得Ph.D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毕业生中,超过70%的人留在了美国,许多人最终成为该国公民。智力外流的另一途径是在本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前往国外工作,其数量也在逐渐增长。发展中国家限制人才外流的政策早已被证明失效,其中的强硬措施还受到侵犯人权的遣责。然而数量庞大的高素质群体前赴后继地飞往他国,的确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投资损失。
二是令发达国家头疼不已的非法移民问题。每年约有几十万名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和欧洲,他们大多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原本经济状况恶劣的人们渴望通过移民改变命运,而发达国家正有大量就业机会等待着他们。于是,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走私屡尽不绝,成为仅次于毒品和军火走私的国际犯罪问题。这些非法移民支持着美国国内唐人街一类少数族裔居住区的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美国本土的非技术工人造成了相当压力,由此引发了发达国家劳工团体的抗议,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种族和社会问题。但是,如果要控制漫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检举和惩罚移民雇主,发达国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
三是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迫害等原因造成的难民问题。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提出“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以避免迫害。” 然而救助难民一样需要支付所费不赀的经济代价,使难民成为一个各国政府都不愿背负的包袱。尽管许多国家愿意在危机的前期阶段暂时性地接收难民,但只有17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国的难民永久定居项目,并且规定了年度限额。不久前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可能流往周边国家的难民成了邻国政府颇费思量的一大难题。伊郎和叙利亚等国早在开战前就在边境旁修了好几个难民营。需要指出的是,非法移民和难民的界限并非径渭分明。如果严格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移民们往往就会诉诸难民身份寻求庇护。
解决原则:引导而非遏制
面对汹涌而来的移民潮流,尤其是非法移民,移民接收国政府多采取堵塞而不是疏通的办法。然而,他们发现边境越来越难以控制。更何况,许多移民已经不再通过深夜偷偷跨越美国墨西哥边境的危险方式,转而通过旅行签证等合法途径进入美国,之后非法居住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入境的人数占到非法移民的50%以上。据说911事件中的两名疑犯就是如此打入美国的,这也是两年来布付政府不断加强移民管制的反恐因素。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试图通过影响移民流出国达到控制的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2002年在塞维尔(Seville)召开的欧洲议会上提议,如果一些国家未能有效遏止流向欧洲的非法移民,欧盟应当收回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尽管这项提议最后未能通过,但其用意已经昭然若揭:由欧盟出钱,在移民流出国建立一道围墙。
国际移民问题的两难困境在此凸显出来。对于发达国家,接收移民会造成大量经济社会问题,阻遏政策花销巨大又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造成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无效,限制人才又不得人心。人口众多、设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对非法移民的管控更是难上加难。如此困局,何去何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印度裔教授巴哈瓦蒂年初在颇具盛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提出治理国际移民事务的新思路。针对“智力流失”问题,他相应地提出了更易获得成效的“散居”(diaspora)模式。设想中的这一模式以移民祖国为中心,联结分散在各个国家内的本国移民,组成一个全球性的公民网络社区。这个社区内的国际移民具有与本国相联系的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就义务而言,最重要的自然是纳税。巴哈瓦蒂引述一些学者的估计,指出现居美国的印度移民的总收入竟占到印度国民收入的10%!所以,即使向海外的印度国民征收一点轻税也会大幅提高印度政府的财政收入。
向海外移民征税的经济效果有些类似“侨汇”,即海外移民对本国的汇款,但征税的办法更为正规、合理、有效,在收入分配上也会更公平一些。移民流出国可以利用这笔税款补偿和追加本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再不会出现“我们的学生都跑去替美国打工”的不平心态了。海外移民也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回馈祖国,毕竟曾经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出一点钱也是应该的。
当然,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散居模式也不例外。海外移民在向本国交纳税款的同时,也应享有诸如双重国籍、国内产权保护、缺席投票权等权利。目前全球大约30个国家承认双重国籍,其他国家也在讨论类似的国籍政策。从人权角度考虑,散居模式也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承认公民的迁徒自由,而不是限制它。在阐述这一模式时,巴哈瓦蒂半开玩笑地打比方说,“乱搞比结婚更容易些。”(promiscuity is easier than marriage)
巴哈瓦蒂教授早在六十年代就向发展中国家建言,提出向海外移民征税的“巴哈瓦蒂税务计划”。然而知易行难,其中体制方面最难突破的恐怕还是主权国家体系与劳动力国际流动之间的矛盾。在税收领域,则体现为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的矛盾。究竟应该根据谁在什么地方收税,还是根据谁是什么人收税?这一问题在没有国际移民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因为甲国人都住在甲国。但目前的情况是相当数量的甲国人住在乙国。实践中有不同的选择,美国根据国籍对海外国民收税,而欧洲则根据居住地收税。巴哈瓦蒂税收计划显然钟意前者。实现这一计划需要将税收管辖权拓展至国外,这意味着移民流出国和流入国在税收权上达成高度的合作与谅解。此外,散居模式对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WMO,国际移民大总管?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主权是否会被削弱?这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就国家的功能而言,正如美国学者纽豪斯(John Newhouse)所说,“民族国家在处理日常生活方面是太大了,而处理国际事务又显得太小了。”国际移民问题正属于后者。目前多个国际组织负责协调国际移民,其中联合国难民署(UNHCR)负责难民事务,国际劳工组织(ILO)负责客籍工人,WTO负责服务贸易,还有大赫国际等人权组织为政治犯人避护呼吁。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但无论规模还是水平都远不足以解决当前这种纷敏挠攘的局面。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功能强大的全球移民组织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1992年发表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文章中,巴哈瓦蒂教授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国际移民组织(WMO)的设想。他在最近的文章、经济峰会和电视访谈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倡议。巴哈瓦蒂认为,应该承认人类在世界范围内迁移、求职和定居的自由权利,应当有一个类似保障自由贸易的WTO一样保障自由迁徒的WMO存在,由它来监督各国移民政策,统筹管理全球移民事务。WMO的建立将填补目前国际组织处理移民问题的空白地带,反映各国在此事宜上的共同利益,极大地推动国际之间的人员流动和交往。据一些经济学家估计,解除移民管制而产生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不可限量,可能是自由贸易所带来的两倍。同时,通过减少签证等审批手续所节省的移民成本也不可低估。
巴哈瓦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类真正走向地球村之后的光明前景,他对此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并认为今年年内就会见到有关的动议。令人欣慰的是,有些国际组织已经开始行动起来。2004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的年度大会将聚焦于移民问题,并探讨该组织如何能够推动有序的移民流动,以及保护移民工人的利益。
然而,迈向国际移民组织的步伐仍会受到重重羁绊。从技术层面讲,建立WMO需要全球范围内有效的身份认定和追踪系统,缴税登记和档案共享等国际信息网络,以及防止恐怖袭击和病菌传播的检测仪器,避免911和SARS一类事件。从制度层面看,加入WMO的各国政府需要通力合作,在国籍、签证、税收、工作权、居留权、涉外司法、国际犯罪等一系列问题上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框架。最后从政治层面上定位,WMO将在最大程度上挑战目前的国家主权体系,它将对公民、国民和移民的基本定义作出修正甚至颠覆。以上种种,殊非易事。
中国的启示:一项政策建议
当前国际移民所包括的三种主要矛盾在中国均有反映,并且是某些矛盾的主要集中地。
据统计,最近20年以来,中国公费派出留学人员共有三十二万人,其中仅十一万人学成归国,自费留学的人员回国率与此相比更低。“智力外流”问题我们并不陌生,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贯穿了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历史。不同的是,似乎八十年代的讨论侧重于留学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等涉及国家政治和个人情感的问题,而九十年代更多聚焦于经济维度:留学被看作一`项可以用金钱量化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赋予政治含义。
需要注意的新现象是,中国已经迎来了海外留学生的回潮时期,这表现在“海龟派”的涌现和不绝于耳的相关讨论。2001年5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安娜教授在对2000名硅谷移民的调查中发现,来自大中华区的华人占到硅谷外来技术移民的46%,其中43%愿意在未来适当时机回国工作,77%在硅谷的华人称自己已有一个以上的朋友或同事回国。在此之前台湾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现象,两者背后都隐藏着大中华地区高速增长的经济诱因。
与印度相比,中国更有可能实现巴哈瓦蒂所称的“散居”模式。回国率的上升意味着中国本土和海外移民的经济联系更为深刻和广泛,也更有可能通过政府保障海外贸易和提供投资便利等政策措施,使华人移民更容易接受本国政府针对他们的税收计划。在散居模式中,税收之外的项目也应在列入规划。巴哈瓦蒂曾建议聚集大量高级知识分子的发达国家应当促进这些人员同其祖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比如安排外籍学者回国短期授课,以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这对中国等人口密集的国家尤其适用。只要具有足够的胆魄和远见,中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散居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在此之前,人大常委会首先需要重新考虑承认双重国籍的立法,政府也应着手讨论和安排相应的散居模式项目。
中国大陆的非法移民主要集中在东南省份的贫困地区。为控制非法移民,政府不仅应该打击蛇头等人口走私犯,更应当设法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内部的移民“推”力自然会变小。同时我国也应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商议,要求向这些非法移民的主要迁出区提供贷款或援助,建立有效的宣传和教育项目,减少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非法移民的盲目性。如此移民的外部“拉”力也会受到削弱。至于应用散居模式来管理非法移民还是更长远的设想,巴哈瓦蒂教授也只是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而已。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非法移民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一直存在下去。
比起战乱频仍的国家,难民问题在中国并不算十分严重,但因为涉及在印度的流亡藏人和在东北的朝鲜难民而成为棘手的政治问题。前者约有十余万,后者的规模也在二十万左右。未来妥善安置这两部分难民是成功解决西藏问题和朝鲜问题的重要事宜。
国际移民问题已经进入全球化议程的视界,政策制定者们若能高瞻远瞩,适时推动和放开移民限制,建立并完善强大的国际移民组织,我们有希望在今后几十年内实现世界范围内人口自由流动的“地球村”。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当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建设性作用。
⑥ 移民会碰到的问题
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⑦ 移民经济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现在在中华大地上有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他是一个跨时代的经济革命!那就是移民经济,他的出现撬动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带动了投资地的当地经济,刺激了当地消费,是一个有前瞻性的行业!但是虽然这个行业的引进到运行,时过13年的光景,在这个历经的漫长过程中,在行业本身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发展的弊端,“异地难民”这个时髦的词汇也就新鲜出炉。 我当初就是因为朋友的一个电话,接受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就接触了移民经济。而移民经济究竟怎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后来他们带我整天跑来跑去的了解,我也看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各种各样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个职业的人都有,随着慢慢的了解,我的观念也开始了转变,觉得这真是一个好机遇。同时也听了很多国家对这个行业的态度,我也就开始慢慢认同了。毕竟像银行,移动公司这些单位都是国家单位。按我的理解也不可能说为这个行业服务。但当我从事了行业,了解的也越来越多。听到最多的是上总的成功史。看到的却是很多业务员艰难的移民经济路。很多人最后血本无归。真的是当初所说的行业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吗?我自己也很迷惑。我想朋友你如果做过連鎖銷售的话,会深有感受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慢慢的当时那颗激动的心也冷却了下来,现实让我看的很清楚,随着自己的体系形成知道的就愈多,压力就愈大,但却无人能说,开始我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太相信别人的话了,以为自己就是挣大钱的料,马上就加入了,进来之后恍然大悟,做起来比想象中难几百倍,那想象中的三个人并不是那么好邀请的,大多数叫来的朋友都为了照顾我的面子说回去考虑下, 而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发展很困难,因为现在打击力度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传 x接受不了,所以很多时候都发展亲戚朋友都不再相信的时候也就发展不了,而关键下面不发展在那边吃住消费都得花钱,没有收入只有支出最后都没有运作资金,很多朋友坚持不下去不了了之了。 这时真的意识到发展真的很难,而且几个人回去市场全破坏了。 在行业里每天吃老三样,做老三样,压抑的自由!在你加入之前想想看你身边的朋友情况,跟你的情况如何?自己身边的一些好朋友跟自己情况都差不多是个月光族,或许有比自己强一些的但是交情不是过深,真的要他们拿出几千几万来做这个他们是会犹豫的,也许你敢来考察,你朋友敢么?这些都是要在你加入之前考虑的,当然你在那边考察完你的介绍人肯定会说行业有经验约人方法有很多都帮你引荐,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也是为了多份额,我邀约过的朋友大部分都不理解这个行业导致失败,失败不仅仅是业绩,还大大的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友情。 要做移民经济首先要你自己失去很多东西。很多弊端 ,比如要辞以前的工作,必须要在那里蹲守,还要有足够的运作资金。大部分都是平民,投入的钱,运作的钱都是血汗钱。 连锁经营需要背井离乡,需要太多的周转资金,需要大量的人脉,需要谎言的邀约。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用谎言的方式。虽然是出于好意,是个善意的谎言,可是认可了好说,不认可的回来就会说你欺骗他。发展方式很拘限,只能发展亲朋好友,而你想一想,你家又有多少人给你去发展,要是一个不认可了,市场全给破坏了。 希望刚考察行业的朋友,请慎重的选择你们所要走的路,不要在重复前人所走的路了
⑧ 国际移民带来哪些问题
面对劳动力流动这一国际性难题,的确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投资损失,阻版遏政策花销权巨大又不能起到有效作用,有些国际组织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使难民成为一个各国政府都不愿背负的包袱。
海外移民在向本国交纳税款的同时,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并探讨该组织如何能够推动有序的移民流动,转而通过旅行签证等合法途径进入美国,他们发现边境越来越难以控制、涉外司法、居留权,限制人才又不得人心、求职和定居的自由权利。
⑨ 关于移民的问题
英语国家几个大国无非就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欧洲,新西兰。自己选回吧。可是以上要求都达到的似乎没答有吧。哪里有那么好的世外桃源,有是有只是不说英文,呵呵。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是移民最简单最便宜的,其次是美国,最后是英国。南半球那两个国家气候又有点特别了,都是倒过来的。华人都聚居在悉尼,而且热。加拿大就很冷,温哥华,多伦多这两个城市值得住居,但是华人多到爆,感觉和中国差不多了。只是社会要进步一些。英国气候还不错,就是喜欢下小雨,一年能下个9个月不在话下,南部温暖北部还冷,不过人文次点,呵呵。老龄化很严重,还有很多阿X。美国太大了,不好解释,就像问你中国你想住哪里一样。中国我80%城市没去过,更没有权利说美国了。
⑩ 世界移民报告发布看出什么问题
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与全球化智库近日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文版。该报告通过分析全球和区域层面的移民数据,从不同维度呈现了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并为移民领域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等提供了针对移民问题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现有数据表明,近几十年来,由于移民数量持续攀升,侨汇总体处于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126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750亿美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侨汇已大大超过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官方援助项目总额。高收入国家是侨汇的重要来源,美国、沙特阿拉伯和瑞士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侨汇汇出国。
来源 :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