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云南文化产业政策

云南文化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2021-03-01 15:29:23

『壹』 以云南映象为例,谈民族文化怎么产业化


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具体的承载和传承、发展所依托的社区,乡村就是最基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区。
乡村是指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农村,在社会学中又称之为非城市化地区。乡村社区(即村落)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社区形式。在世界上,差不多每一个民族都经过村落社区的阶段。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主要是以“村落”形式延续下来的。即使到了现代,村落也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重要区域形式,只是社会关系和活动形式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深地基于血缘关系,而更多地依赖农村社区了。
人是社会的人,生存环境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对人的生产活动作用明显。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弘扬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提高地方的竞争实力,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云南为例,全省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支柱产业大都和“农”字有关,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乡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乡村是各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根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突出,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当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产生矛盾时,损毁历史文化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保护和整治资金的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合理的保护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影响保护工作的开展;三是保护工作的法制建设滞后,虽颁布了一些条链迅例,但尚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云南的很多乡村在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着变迁,村寨民俗、歌舞艺术、节庆、传统民宅等有形和无形文化、风采卓然的村寨个性特点正在逐渐消让哪失。云南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资源。目前,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决策,因此,村落文化的保护就更显得迫切和重要。重视保护和发展云南的“特色乡村文化”,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的基础工作。

云南村寨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2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村落文化彰显独特个性。乡村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既有浓郁的本土“土著文化”的特点,又有浓郁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整合。它们一方面传承着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文物古迹、区域环境风貌相辅相成,构建出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乡村文化保护的不仅仅是文物古迹、传统建筑,还包括蕴含其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培养本土文化精英和大师的摇篮,不仅本土文化传承的根基在村落,很多本土文化人才也是从村落成长和培养出来的,如各种民间宗教专家、工艺师、歌手、民间草医等等。从目前的情况看,云南很多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广袤的乡村。
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根基上新创的《云南映象》为例,它现在已经成为云南文化的一张名片,成为极具地区和民族的特色个性、雅俗共赏的艺术杰作,而它所依托的恰恰是乡村文化,假如没有村落这样的平台,没有迄今仍然鲜活存在的农村民间艺术,没有那些来自各民族村寨的土生土长的乡土艺人,就不可能形成《云南映象》这种具有浓郁的本土民族特色和独特风格的艺术杰作,就不可能培养出自然天成、带着泥土气息的各族乡土艺术家。
我参加了2006年我国文化部在美国举行的中国文化艺术节活动之前云南乡土艺术家和节目选择的整个策划活动,也参加了2007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民间文化艺术节”的策划和各种学术讨论的活动。在这两次活动中,我对来自乡村的民间艺术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切的坦唤码体会,认识到乡村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间艺术的活水源头,绝不能让它枯竭。而我向参加这两个国际盛会的我省彝族歌手李怀秀、纳西族歌手和金花等人了解到,在她们的村子及附近村落,能把“海菜腔”、“嫁女调”等具有本地本民族突出特色的民歌唱得很地道的青年人,为数很少。在不少乡村里,民间艺术的薪火相传已经出现中断或濒临中断的现象。乡村文化能否得到保护与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各种文化品牌能否长久保持魅力,能否不断地培育、输出各类乡土技艺和艺术人才。
又如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丽江重要文化产业和旅游依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其根基和土壤是在乡村,只有土壤和根基保护得好,不断产生优秀的乡土文化传人,才能长久保有东巴文化这个在全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否则,在丽江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不可能持久发展,只会成为一种表演性的、商品化的民间艺术展示。国内外的很多经验表明,这种展演性和商品化的民俗文化,不会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养育和传承至关重要,没有这些文化的载体,就谈不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谈不上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缺少村寨文化载体,也不可能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与活生生的民众日常生活场景融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试想,假如没有鹤庆县新华村这样的白族银器铜器手工业文化名村,只有村子旁边那个貌似热闹的销售银器铜器超市,怎么可能形成一种吸引人的白族手工业文化氛围呢?新华村这样的村落是维系白族银器铜器手工艺文化的灵魂和生命的土壤。
大力推动村落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对云南以文化为灵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会起到一种“活水长流”的作用。据我所知,无论在学术文化界、还是在大众旅游市场上,想到云南的乡村领略一下活着的乡土文化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应该致力于营造更多的文化名村名镇,保持乡土文化土壤的持续丰饶。
因此,保护好村落的文化土壤,才有可能不断地产生民间文化精英,民族文化才会后继有人。只有保护好村落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好,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取之不竭的素材、资源和养料。

『贰』 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战略措施是什么

具体请参阅《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四、保障措施和实施对策 24.建立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行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的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人大、政协督促推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党政各职能部门要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同时,建立组织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各地州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25.加强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工作会议、奖励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纳入“十五”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要在年度计划中提出具体的分解目标、任务和措施,年终总结时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表彰奖励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奖励优秀文化人才和优秀艺术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传承人进行命名,对各种艺术门类杰出人才授予称号。 26.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制定《云南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条例》,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宫、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19跖]37号文件精神,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给予特殊倾斜。省里已出台的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十五”期间继续执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产相对丰富的地区,要从城市维护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文物保护;城市新建小区要按建筑造价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设立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两馆二站”建设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要配套一定资金,集中解决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和乡文化站修扩建问题。设立文化精品创作扶持资金,扶持省内外文化工作者围绕云南题材的精晶创作。 27.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政策,每年的文化投入根据财政状况作相应增加;适当增加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对有潜力、有效益项目的贷款额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吸引国际金融资金投入我省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办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以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的方式建立并壮大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吸收利用社会资金成立云南文化投资公司、文化资产经营公司等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发行民族文化彩票,鼓励支持文化产业集团上市。充分运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各方力量对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赠。 2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府主要实行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把部分微观文化行政管理职能赋予行业组织,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组织的微观管理有机结合。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的改革,制定政策促进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产业实体转化;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规范文化产业单位的组织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体通过资产重组,实施全新的现代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9.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引导、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兴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采取政策措施,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各级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政策,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促进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鼓励文化产业单位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中介代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建立文化经纪人、独立制片人制度和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 30.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民族文化队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族文化队伍;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有真才实学的民族文化创作和研究队伍;造就一支善经营、懂管理、守法纪的文化企业家和经营者队伍。制定《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人才培养规划》,指导全省文化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的同时,广开渠道,引才纳贤。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重点院系、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立民族文化大省人才培养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办民族民间传习馆(班),促进特殊文化人才的成长;保护好高龄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中青年文化传承人。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职称、人事、工资、福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作用。培育文化人才市场,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人才,使用人才。 31.加强民族文化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研究体系,建立全省民族文化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库,强化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大民族文化科研经费投入,保证各项研究工作高质量展开。成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科学决策服务。 32.加强文化建设的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有利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法规和条例,重点是制定和完善文化资源、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定和实施文化领域的有关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文化领域宏观调控和管理的各种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各项有关法规制度。认真贯彻《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文化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育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守法自觉性。建立文化市场执法责任制度,建立·—支高素质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3.切实加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本《纲要》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制定本地方、本部门的有关规划和措施。各级各种新闻媒体要加大有关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变成全省人民的具体实践,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叁』 该怎样论述滇文化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呵呵,我也是搞文化产业的,看到你这个题太敏感了
首先你先弄清楚”滇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滇文化指的是一个全盘的民族生态,而放到文化产业中,它就变成了一种商业,可是开发出商业价值的东西,云南,首推旅游,那么是什么促使旅游是火暴呢?是民族,是特有,我想重点应该在这里,我看过云大文化产业的教材,云南的文化产业重头方向就在民族地域特色上,z这一点又是个大空间了,比方普洱特色茶收藏等等的,你可以从这个方向去讲.
请批评

『肆』 如何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区文化产业

一、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特征明显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云南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大
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以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演出演艺等产业为主
四、云南人力资源相对富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根据以上几个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民族地区发展事宜发展文化旅游业,相对于目前的旅游业而言,文化旅游是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既能够保存和传承当地文化,又能促进旅游业“二次创业”;
第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不适合发展大而全的产业,适宜发展“小而美”的产业,比如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适合适合继续保持手工、半手工的发展状态;
第三,较发达的地区还是应该结合现代高科技、金融等于文化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例如建立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等等;
第四,继续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只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才能促进人们想更好层次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
第五,政府的政策非常重要,要积极采取有效地政策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第六,文化产业生产组织方式有待改进,单一农户的生产、销售等已经不适宜于如今的市场经济。要采取“企业+农户+协会”等形式发展;政府要加大监管,保证民族地区人们的权益;
第七,利用平台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利用泛亚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文化产业园区(市场集中)等平台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品走出去;(现今大部分文化产品都是以旅游业带动销售,今后要走多渠道营销,比如网络营销、会展营销、旅游带动营销等等)
……………………先写到这吧!
希望可以帮助你!

『伍』 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回顾现状和前景谢谢!

中国乃至云南的第三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自1985年我国正式把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以后,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显示出了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生命力。文化部《“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提出:“文化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的同时,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决不是简单地保护传统产业,更不是在同内地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比较中搞重复建设,而是要瞄准世界潮流和先进水平,把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成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资源和物种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以培养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出于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刻理解,云南省委、省政府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省委六届四次全会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1999年1月又举办了第一次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研讨会。此外,为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2000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次高级研讨会暨云南文化产业展洽会。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根据云南省的实际,省政府提出要实施9大文化工程,培育10大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即重点实施全民素质提高工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工程、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特色文化区建设工程、县城文化建设工程、节庆活动工程、民族文化资源抢救与保护等9大工程:重点培育报刊、出版、信息传输、影视音像、教育、体育、文化娱乐、艺术表演、民族民间工艺和服饰、广告等10大产业,使其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改造和建好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大剧院、云南科技馆(科学会堂)等一批标志性设施。
这种从文化到产业的发展思路,不仅可以使古老璀璨的云南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新发展的契机,也使云南地方经济形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过渡。因此,在省委、省政府的倡导和宣传下,云南全省上下正在形成培养、兴办、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氛围和环境。借这股劲吹的东风,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市场现状 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它既是商品流通的领域,又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云南民族文化市场结构大致可分为实物形态商品市场和非实物形态服务市场,前者又可分为消费品市场和产业市场,后者则包括生产、生活服务市场、旅游观光服务市场和休闲娱乐市场。消费品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的最终产品。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据权威部门统计,城镇居民已从1995年的49.9%下降到1999年的41.9%,农民居民则从58.6%下降到52.6%。2000年底,我国城乡居民综合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50%以下。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已发生变化,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结合的小康生活转变。受此影响,云南的文化消费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全省许多地方的文化消费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全省许多地方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形成。2000年4月,昆明借昆明国际旅游节之机,举办了昆明旅游商品展销会暨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在606个展位上,荟萃了全省16个地州的旅游商品,就种类而言,民族工艺品、装饰品、民族服饰深受人们的青睐。
丽江围绕建设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内涵丰富的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文化消费品市场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丽江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收入已占到旅游业的10%,文化含量较高的项目已占旅游业的50%,开始实现了“文化在旅游中找到了钱,旅游在文化中找到了路”的良性循环。从文化消费品看,东巴文化木刻盘、布农铃等都是较为畅销的民族文化工艺品。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后,丽江地委、行署抓住机遇,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木府、东巴文化走廊等一批文化场馆设施新建和重建工程的竣工,丽江的民族文化市场更具吸引力。对于求新求知的游客来说,文化的多样性无疑是其出行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也是近年来丽江海内外游客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以丽江木府为例,为了恢复始建于宋末元初的木府,重现丽江古城悠久历史的厚重感,丽江贷款投资五千多万元,由县文化局局长黄乃镇同志领衔重建木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经过三年的努力,丽江木府于1999年5月建成后,产生了较大的文化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木府自对游客开放以来,日均收入超过2万元,年收入可达上千万元,已经成为具有标志性特点的文化服务市场。
云南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要注重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有:与旅游配套的交通、居住以及娱乐设施不能齐备使游客满意;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质量较差;旅游景点的人流过分集中,从而破坏了游客的旅游心情;旅游景点缺乏总体规划,使得污染严重,产生“破坏性开发”的后果。因而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云南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个科学的规划,保障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备,防止破坏性的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在原有旅游线路呈线状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开发,把热线、温线和冷线结合起来,使旅游线路呈网络状发展,以节约游客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也避免在同一景点游客过多的现象。
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培育现实的和潜在的文化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理念是一个前提条件。社会的文化消费理念是随着自身的经济收入提高后产生的,但在收入提高后,社会到底要消费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在总体上形成清晰的认识,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使有关文化商品和服务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或者是流行的时尚,使消费者能够产生出规定的消费冲动。如世博会、丽江、“云南印象”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热点,使每个人向往之,但在深层次上是一种文化消费理念和文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得以确立。

『陆』 云南少数民族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是形态各异的,这既有内在制度结构差异的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交往情况、自然条件不同等原因。总体上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肩负起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单一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难于解决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严重不足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的。云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云南省民族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绩,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思考及对云南特色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路径及意义的考察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注意问题的理解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也是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课题组按原计划完成了公开发表三篇论文及一个研究报告的任务,就研究计划中提出的“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文化差异与文化产业”及“乡村文化业发展的道路”等三个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并公开发表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的三篇学术论文:(1)“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6期;作者:马翀炜。(2)“‘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载《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作者:孙信茹。(3)“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6辑。作者:马翀炜、孙美璆、李德建。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该课题认为,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能够在近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的。基于此,要真正理解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问题就有必要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一文认为:追求自由的旅游与现代社会建构的强调控制以及牟利的旅游业之间的冲突是民族旅游中具有根本性的矛盾,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中的重新编码是民族文化产生变化的一个直接原因。民族文化产品进入主流文化消费系统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交往而使不同文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文化价值的相互承认。改变现实交往活动中的不合理性的可能路径在于文化拥有者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参与旅游业的行为能力,并参与到交往制度的修改与制定中。《“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一文以独具特色的“云南十八怪”文化现象及围绕“云南十八怪”进行的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十八怪”是外地人贬抑云南地方性文化的形象表达。近二十年来,“云南十八怪”以商品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云南十八怪”所包含的文化意蕴随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云南十八怪”文化符号效应经历的有轰动到平淡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地方性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可能通过积极的参与而获得进入主流社会及主流经济活动的机会。而这些地方性文化以及以这些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要改变其边缘性的地位,就必须努力使这些地方性文化逐步成为主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结构性要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的研究入手,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得出如下认识: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依托旅游业发展、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化逐步探索出了如下几种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品转化;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结合开发;传统民族艺术品转化为文化产品;传统的民居的开发利用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村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而且使社区的组织结构得到了改善。乡村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报告《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在大量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点面结合的介绍。认为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对这一个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其次,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在走过了村民自发性参与、政府倡导发展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的20年的乡村文化业发展历程后,乡村文化产业已经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产品的转化。云南少数民族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因其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审美文化特色,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其实用功能逐步被审美功能所取代而开始转化为旅游工艺品;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利用特有的民族民俗风情,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开发乡村旅游;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引导这些艺术品走向市场是一些地区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法;利用传统文化古镇、民居发展文化旅游业也是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第三,在乡村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培养乡土人才;第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第五,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改善了有形和无形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态势,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较为薄弱,规模不大,单打独斗,人才不够,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精品不多,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如下一些建议:一是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进一步找准乡村文化产业定位;三是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四是充分认识市场规律,整合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要素;五是采用政府授牌的方式,打造乡村文化产品品牌;六是延长产业链,联动产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七是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更多的动力来源。该课题研究从理论上对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产业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对民族传统文化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研究,研究基本呈现了云南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该成果对于扩大文化产业研究的领域是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的。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十分丰富,传统文化正在以形态各异的方式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是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的。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经费和更多的人力投入是不可缺的。这些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只能留待今后完成。

『柒』 请问云南文化产业特征是什么

以民族为特色的特色文化产业,主要产业门类有工艺美术、民族演艺、节庆会展、文化旅游等。总体来说,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依枝启拦托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主要文化消费依靠外来游客。
文化产业发展较早,占GDP比重较高;但也存在科技含量低,整体实力弱等问题。
近几年,云南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演艺产业、工艺美术品、广播电视、旁游图书出版等方面猛胡走出去成果颇丰。

希望可以帮助你!

阅读全文

与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