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Housing Instrialization),从本义来讲就是要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工业化的必内须前提容是标准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住宅产业化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就是由现在的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工业化生产方式。
『贰』 住宅产业化操作流程
你所问的具体实施步骤,这个基本上没有范本,现在只能根据做过此类技术服务专的公司提供属的服务项目作为参考,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所能够提供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工艺设计
工厂规划设计,生产线方案设计
二、建厂服务
工厂设计,生产线深度设计,经济测算,生产线工艺,设备选型服务
三、深化设计培训
四、模具设计培训
五、生产培训
六、安装培训
不知道回答对你是否有帮助。
『叁』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在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应该兼顾社会公平问题,在中国未来的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项目的启示,政府在旧城更新中具有重大的责任。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令当地居民有能力在原地或者周边购买住房。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政府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在政府主导项目中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住宅产业化生产产品为市场所接纳,也通过政府的示范效应,带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住房公平。
『肆』 住宅产业化是什么有哪些优点
住宅产业化就是将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专装修一体化,利属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僵住生产全过程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有点就在于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节能环保,建设速度快。而瓶颈就在这种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普及,远大住工是中国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工业企业,在住宅产业化技术方面应该是中国最成熟的,但是现在万科、等等中国大型房产开发建筑商业都在向住宅产业化这方面涉足
『伍』 采取什么措施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百年住宅为目标,全面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房地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幸福的宜居宜业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设计、生产、使用住宅产业化技术的内生动力。
(二)统筹规划与重点实施相结合。根据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在住宅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周期内推行工业化,重点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和住宅全装修,逐步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
(三)全面推进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在推动全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建筑不同类型,以试点示范项目为先导,带动产业化发展。政府投资的大型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率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鼓励开发企业在商品房建设中进行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
(四)科技引领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住宅部品的科技含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住宅建造方式、产业发展方式和居民消费理念的优化转变。
三、主要目标
坚持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理念,利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先进适用、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成套住宅技术体系、标准化体系和部品产品体系,逐步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和装修一体化,不断提高住宅产品性能,提升居住品质。到十二五末,全市装配式住宅面积达到新建住宅面积的10%以上,新建住宅全装修面积达到建设总面积的30%以上,市区新建住宅A级性能认定率达到10%以上,培育2—3家集住宅设计、开发、施工、构配件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2—3个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形成完整的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到2018年,全市装配式住宅面积达到新建住宅面积的20%以上,市区新建住宅全装修面积达到建设总面积的50%以上,新建住宅A级性能认定率达到20%以上,住宅产业化大型企业集团不少于5家,建设2—3个县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
四、重点任务
(一)推广装配式住宅技术。重点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符合产业化标准的住宅结构体系;推广应用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条件的非砌筑类型建筑部品,如建筑墙板、楼梯、叠合楼板、阳台、雨蓬、柱、梁等;率先推动标准化程度较高,跟所在地区、楼层高度、结构体系基本无关的建筑构件,如内墙板、楼梯、楼板、窗台板、遮阳板等;大力发展集保温、装饰、围护与防水一体的预制外墙等围护结构和技术。推广应用节能及新能源利用技术、整体厨卫技术、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管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住宅产业化成套部品和技术。
(二)推进住宅全装修。积极倡导工业化装修方式,实施土建和装修一体化,鼓励采用菜单式集体委托方式进行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对住宅产业化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应全部实行一次性装修到位;鼓励商品住宅项目进行全装修,全装修的基本原则是在交付使用前,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毕。今后,全市新建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应积极开展全装修,到2018年,市区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原则上不再以毛坯房形式交付。
(三)培育市场实施主体。鼓励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的构件、商品混凝土、传统建材等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扶持发展大型住宅产业化部品生产企业不少于10家;引导设计、施工、部品生产和开发企业转型发展,提高技术集成水平,适应产业化住宅建设需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综合实力强、住宅产业化水平高的企业进驻我市,引领和推动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资源,鼓励设计、开发、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或形成大企业集团,提高住宅部品部件生产能力。
(四)建设住宅产业化集散基地。按照立足当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原则,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制定产业园区规划。在市区建设2个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和住宅部品工业化生产、展示、流通等为一体的示范园区,支持县市建设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新型环保建材、部品生产企业落户。鼓励企业创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5年内全市新增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3个,初步形成完整的住宅产业化链条。在满足全市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的同时,发挥我市交通和物流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将我市打造成蓝黄经济区最大的住宅产品部品集散基地。
(五)开展工程试点示范。鼓励在新建商品住宅项目进行产业化试点,2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应全部列为住宅产业化试点范围。通过试点示范,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设计理念、技术集成、居住形态、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开发企业创建以“四节一环保”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为核心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建设绿色建筑。今后,全市具有一、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新建住宅都要制定落实住宅性能认定计划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市政府建立潍坊市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任总召集人,分管市长任召集人,市建设、发改、财政、国土、规划、市政、税务等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推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目标和总体规划,指导协调解决推进全市住宅产业化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住宅产业企业积极向省主管部门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产业,落实企所得的优惠政策。对通过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终审、A级住宅性能认定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开发建设的项目,按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给予补助,其中,国家康居示范工程、3A级住宅和装配式建筑按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补助,2A级住宅按“二星”级标准给予补助。以上条件同时具备的,按最高标识标准予以补助,补助金额按属地原则由同级财政安排。对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开发建设的项目开辟商品房预售绿色通道,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后,且预制装配式构件计入建安成本投资达到25%以上,即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对新建住宅小区全装修到位率高于50%的项目,依据有关规定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
(三)强化政府引导。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产业化住宅建设,其中装配式住宅用地201
『陆』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前提是什么
住宅商品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前提,只有把住宅当作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内商品容价值,国家住宅投资的有偿使用才能实现,从而建立起住宅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住宅产业的持续发展。如果还想了解可以搜索中嘉住宅产业化了解一下
『柒』 住房产业化的发展
发展
在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应该兼顾社会公平问题,在中国未来的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减少标准的差距
住宅产业化进程中急需建立住宅标准,也提出了要建设各种标准体系,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制定住宅标准时,应该考虑各种收入人群的需求,满足各种住宅需求,而不能采用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高标准现象。在制定住宅标准体系时,保持各种标准之间的差距也有助于体现社会公平。
2.建设的政策
从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中,各个居住社区的工业化生产标准单一,将造成社区的住宅差异化不明显。根据对居住分异的研究,在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应提倡多标准的住宅采用混合建设模式,使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住宅部件标准,同时也要研究各种组装技术,能够利用相同的部件组装出不同标准的住宅,从而有助于工业化生产。
3.成本的控制
根据国外的研究和经验,住宅产业化在成熟后,将有助于减低住宅建设成本,这也将减少住宅价格过高的困境。所以,根据以上规划的启示,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为了保持社会公正,我们首要的目标并不是去研究住宅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而是要研究出有助于减低住宅建设成本的方式,这样将令大部分城市居民能够有经济能力购买住宅,所以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要加强对住宅建设成本的控制。
4.进程中的作用
根据项目的启示,政府在旧城更新中具有重大的责任。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令当地居民有能力在原地或者周边购买住房。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政府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在政府主导项目中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住宅产业化生产产品为市场所接纳,也通过政府的示范效应,带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住房公平。
定义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住宅产业化本来只是强调住宅领域的产业化,但不应局限于住宅建设领域的产业化,而应是包括住宅在内的,也包含其它一切用途物业的产业化。故原词Housing Instrialization “住宅产业化”,似乎不尽准确,有收窄其涵义之嫌。事实上“住宅产业化”中的“住宅”,应理解为一切建筑产品。
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是:①采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②住宅用构件和部品大多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
『捌』 住宅产业化是什么
住宅产业化(Housing Instrialization),从本义来讲就是要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工业化的必须前提是标准化。
前瞻网摘要: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中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参与主体;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扶持政策;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体系架构;国际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中国重点省市住宅产业化投资的可行性。
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不能再建立在大量的资源能源投入和廉价的劳动力基础上,而是要以整体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带动产业持续发展,由传统的建造业转为先进的制作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住宅产业化肩负起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条的转型历史使命。近些年来,来自于政策、理念、技术、实践、产业链整合等各方面的创新和变化,使住宅产业化发展由虚至实,并孕育了强大的成长力量。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住宅产业化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中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参与主体;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扶持政策;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体系架构;国际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中国重点省市住宅产业化投资的可行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模式;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住宅产业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住宅产业开发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住宅产业化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报告将帮助住宅开发企业、部品供应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住宅产业化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住宅产业化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住宅产业化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住宅产业化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玖』 住宅产业化最早是怎么产生的
纵观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会发现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地区都在进入二十世纪后相继提出过相似理念。但住宅产业化的初具规模和迅猛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形成。战后的十几年中,上述地区都面临着战后重建、人口增长和住宅需求加剧的问题,住宅的批量、快速生产成为必需。而中国亦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开始了住宅工业化进程,并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开放进一步有计划地发展住宅产业化的进程。
一、日本
1955年,日本的房地产业在二战后进入了复苏阶段。日本政府为促进住宅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大批量相对简易的住宅快速建成以满足市场需要。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提出了住宅工业化的想法。1965年,日本政府发布了第一个住宅工业化的五年计划,把预制件住宅比率占市场份额15%作为目标。在随后的30年中,日本政府通过连续的五年计划持续推进住宅工业化进程,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理论,将住宅的设计、建造、建材生产、科技研发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产业链。
为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1974年由政府颁布的《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规程》和《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技术基准》被认为是日本住宅产业化标注化的奠基政策。日本对工业化住宅的具体认定标准是:建筑物所需的全部材料和部件66%以上必须在工厂中完成制造,其中房屋的主要结构如墙体、梁柱、地面、外立面、楼梯等必须为工厂生产的标准部件,建筑物有现场组装建成。
在日本,住宅的工业化程度随项目的不同而变化。通常高层集合建筑的预制率最高,而中低层建筑和低层独栋建筑的预制率逐步下降。这一变化主要是由项目成本决定的。首先,高层集合建筑所用的模板重复利用率高,有效摊薄建设成本。其次,高层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混凝土泵送成本高且施工耗时,预制件现场组装有效的缓解了该问题。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土地的日益稀缺,高层住宅在日本市场所占比率逐渐升高。目前,日本超过八成的高层住宅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部件。
二、欧洲
欧洲各国在二战后都面临住房短缺的问题。住宅产业化随着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其中发展较早、较典型的是法国。
1950年-1960年的十年间,法国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为此,法国政府集中建设以强调功能性为主的高密度高层建筑,以便快速实现以较少的占地建成较多住宅的目标。这部分住宅多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采用预制板和工具式模板组装的施工方式,是法国工业化住宅的雏形。这种施工方式使短时间内建设大量成片的住宅小区成为可能。这一时期在法国被称为“数量时期”。施工企业与建筑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了结构-施工体系:一种或几种模式的住宅由建筑师设计后,由大中型建筑企业批量施工建造。这些“结构-施工”体系,虽然有很多实际工程遵循,但是没有形成确定的设计标准。预制板在工厂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预制件会随着不同住宅的需要进行调整。这种有体系没标准的情况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建筑成本,因为法国社会当时对住宅的需求量非常大,因而每种磨具使用的绝对数量仍能保证摊低生产模具的成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法国社会对住宅的需求已基本缓解,此时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品质,住宅产业化从数量阶段进入质量阶段。市场对住宅提出新的要求,在功能上要求新建住宅具有更高的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更大的居住面积和更好的装修质量;在住宅品质上开始强调建筑物的美学外观和更好地居住区环境。顺应市场的要求,法国政府制定并推广样板住宅政策,推行住宅建设的标准化。六十年代末,法国政府就已经开展住宅标准化设计竞赛,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筛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推广使用。获得认可的设计方案在全国公开发行,任何工厂都可以按照标准批量生产。这一举措推动法国住宅产业化由“有体系-没标准”阶段进入标准化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半段,法国政府通过设计竞赛的方式进行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创新,并选拔出25种住宅设计样本,建立起以单元住宅标准为体系的住宅标准化体系。
七十年代后期,法国政府还提出过一种以模数协调为基础的“模数体系”,但由于模数理论太过复杂难懂以及照此模式设计生产出来的建筑过于呆板僵化而难于推广。
1978年,法国政府提出了以建筑物结构配件为标准化的生产体系―构造体系。按照构造体系建设的住宅由一系列可以相互拼接组装的配件构成。建筑物主体结构所有的配件都有设计制造标准并全部对外公布,任何工厂都可以批量生产,建造企业可以按照施工需要进行采购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一体系推动了法国住宅产业化向开放式工业化的过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国政府对本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新政策提出政府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是设立目标,然后由企业自行决定怎样达到这一目标。政府不再制定或推广某种体系,而是由企业自行研发适合市场要求的技术并实施推广。法国政府进一步制定出“居住88计划”,提出到1988年全国应该有2万套样板住宅,其成本要比1982年降低25%并且质量不能降低。
三、美国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后,美国对于住房的需求大幅攀升。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种因素。其一,美国出现“婴儿潮”美国家庭平均人数增加。其二,与此同时,二战后的现役军人大规模复原。复员军人回归社会,产生住房需求。其三,从世界各地涌入美国的移民,又增加了美国人口总数。在这多方因素的推动下,美国住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迅速解决住房短缺的矛盾,美国政府放松了政策限制,许可简易房屋的使用。使用汽车作为简易房屋的替代品的现象由此产生。这种民间自发产生的现象,给予房屋制造商以启发,部分房屋制造商发明了可移动房屋。他们都被统一制作,外观与传统房屋类似,功能与传统房屋一致。但是房屋的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如有需求,房屋制造商可以使用运输设备,将其运输至指定地点简易安装即可。至此,工业化、标准化住宅的雏形出现了。
由于美国的传统居住习惯和丰富的土地原材料资源,政府在住宅建设方面,没有采用预制构件装配的住宅建造模式,而延用了传统的低层木结构建造模式。这样的方式更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住宅设计和建造出现了细化的社会分工。住宅部件和结构构件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房屋制造商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设计出不同样式和不同品类的产品,供客户自由挑选。获得订单后,拆分订单到不同的部件和工种。最终归类订购标准构建,委托专业承包商建设,形成一整套流水线作业方式。这样既保证了建造速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简易房屋已经不能满足美国国民的需求。更大居住面积,更全使用功能,更美观并突出个性的房屋,成为消费者的新诉求。1976年,美国政府批准通过《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并制定了HUD国家标准以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HUD国标对房屋设计、施工和建造的诸多指标进行了规范,并要求所有标准化工业化住宅必须遵守。在其出售时,建造商必须出示第三方检查机构的证明。
到2001年,美国已经建成使用约一千万套工业标准化住宅,供2200万人口居住。2007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国民生产总值总值达到118亿美元。
由于工业化住宅的成本只有非工业化住宅成本的50%,成本优势促进了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低收入人群、无福利购房者住房问题。
四、中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住宅产业化在中国进入萌芽阶段。中国政府学习苏联模式,发展预制建筑模式,推行建筑业的工业化、标注化、机械化。
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是中国住宅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住宅建设的“三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高速度、高质量、高功效和低成本打下基础。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住宅产业发展,包括改革城镇居民住房制度,逐步停止福利分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政府开始引导批量建设住宅小区,发展房地产业。随着住宅的逐步走向市场,住宅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八十年代末期,政府提出住宅产业化概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前五年是中国房地产业第一个迅猛发展时期,但此期间住宅产业化并没有同步发展甚至有所倒退。直到1995年,随着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反思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开始注重住宅的功能和质量,提出:建筑工业化,尤其是住宅建筑工业化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1999年)九十年代中后期建设部正式大力提倡住宅产业化发展并进行了试点建设。
二十世纪的最后五年,中国政府部门与日本合作,先后推出了“中国住宅技术与人才培训中心”以及“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研究”等项目,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技术改革由此开始。同时,建设部颁布了《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大纲》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重点城市、企业作为住宅产业化试点基地。1998年,中国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2000年以后,建设部扩大了住宅产业化试点基地的规模。2010年,住建部在天津设立了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集团型”模式基地―天津住宅集团。天津住宅集团建立了一个涵盖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新型建材和住宅部品生产、房地产经营开发、建筑施工、综合服务等多方面综合性建设模式,形成住宅产业化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数十年的努力大力推动了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对房地产业产生立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住宅产业化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国家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
沈阳卫德住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