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卫生陶瓷的发展前景
广阔的乡镇市场逐渐成了当今泛卫生陶瓷业新的增长点。卫浴行业的不断发展,拓展国内三四级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卫生陶瓷企业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约有1985.4万户农村居民拟建新房,而且多是2层以上建筑(约200?),平均每户新建房屋费用为10.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建房大部分都进行装修,每户装修费用约占建房总额的1/3(大约3万元)左右。依此据算,5956亿元的装修费用所映射的市场容量,的的确确不能不令建材行业的先知先觉者怦然心动。
据权威媒体报道,小城镇中潜在的相对富裕家庭(平均月收入1400元以上)有3500万户,并且5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和追赶时尚潮流。并且在今后20年内,小城镇中年收入超过3.5万的家庭每年将增加760万户,比城市增长速度还快。
卫生陶瓷业要想打开市场,品牌传播是关键。品牌传播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在现代资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不可能接受所有信息,只能有选择地记取、接受对他们有用或吸引他们、满足他们需要的信息。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陶瓷卫浴企业要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就必须考虑怎样做才能吸引、打动目标消费者,考虑如何在传播中体现出产品或服务能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的价值。
2011年,我国卫生陶瓷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5.71亿元。6月末,我国卫生陶瓷行业资产总计为222.30亿元,同比增长15.11%;企业数为276家,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9.62万人,同比增加8.89%。
2011年上半年,我国卫生陶瓷行业整体运营情况良好,但进入下半年之后,则明显下滑。我国卫生陶瓷当前面临着大致这样的形势:2011年房地产市场在国家调控房价政策的影响下,成交量明显下滑,2011年1000万套与未来3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被认为是对商品房成交下滑的相应补充,但事实上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卫生陶瓷行业的需求拉动完全低于预估,至少在2011年对卫生陶瓷及相应的建材家居市场带动有限;宏观经济通货膨胀严重,2011年数月CPI连续突破5%,7月份CPI更是达到历史新高6.5%,原材料不断涨价,而卫生陶瓷产品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涨价,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产品库存积压,可能导致市场的进一步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十一五”期间国家要求万元GDP单位能耗下降20%,而“十二五”期间则要求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16%,并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2010年10月开始执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给卫生陶瓷生产制造构成更大的压力。
我国卫生陶瓷产业的产能产量仍在不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在下降,除此之外,国内物价不断上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产品价格不见涨,这极大地压榨了卫生陶瓷企业的利润,我国卫生陶瓷行业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因此,前瞻预计今后两至三年卫生陶瓷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众多资金、技术力量弱小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国内大型卫生陶瓷企业将会崛起。
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考虑中国与其它国家反倾销调查事件以及2011年房产新政的出台,前瞻预计2011年卫生陶瓷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较2010年将会有较大下滑,约为10%,届时中国卫生陶瓷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30亿元。
随着卫生陶瓷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卫生陶瓷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卫生陶瓷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卫生陶瓷行业中的翘楚!
『贰』 卫生陶瓷
卫生陶瓷区域市场的发展
6.1 河北唐山
6.1.1 唐山市卫生陶瓷出口增长强劲
6.1.2 唐山卫生陶瓷出口现状
6.1.3 唐山卫生陶瓷出口面临的问题
6.2 潮州古巷
6.2.1 古巷成为国内卫生陶瓷第一镇
6.2.2 古巷镇卫生陶发展概况
6.2.3 潮州卫生陶瓷品牌发展
6.2.4 潮州卫生陶瓷走出去战略
6.3 广东佛山
6.3.1 佛山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回顾
6.3.2 佛山市卫浴陶瓷在中国市场具有垄断地位
6.3.3 佛山南庄建设建筑卫生陶瓷重镇
6.4 其它地区
6.4.1 甘肃卫生陶瓷市场概况
6.4.2 河南漯河卫生陶瓷出口简述
6.4.3 昆明卫生陶瓷洁具合格率低
2007年全国卫生陶瓷累计产量为131,066,252.6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19%;12月份全国卫生陶瓷单月产量最高,为14,771,832.74吨,同比增长了17.82%。2007年1-12月,河南省卫生陶瓷累计产量最高,为57,906,877.00吨,比上年同期降低了4.88%。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各国的经济、技术竞争能力将有大的提高。欧洲卫生陶瓷行业也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与进展。中国大量出口卫生陶瓷的同时也大量进口国外高档卫生陶瓷产品,国外著名的卫生陶瓷品牌纷纷在中国建厂,抢占中国的高档卫生陶瓷市场。
中国卫生陶瓷产品无论从品种、档次和规模都有大的发展。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卫生陶瓷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原有的陶瓷企业不断整合,新的卫生陶瓷企业也不断出现,使得整个行业的销售量逐步稳步攀升。
中国投资咨询网《2009-2012年中国卫生陶瓷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叁』 唐山陶瓷的简介
导语;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陶瓷,的确如此,陶瓷的精美图案以及制造工艺的精细,不得不让人喜欢。不同的陶瓷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自己的文化。今天小编就来微大家介绍一下唐山陶瓷的历史。
唐山陶瓷历史
唐山有很多的特色产业,陶瓷就是其中的一种。唐山陶瓷历史悠久,现在也有十分好的名声。唐山是我国北方的瓷都,也是我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产瓷地区。史料中曾经有记载,记载表明在战国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陶壶、陶具的生产。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唐山陶瓷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清代的有关资料也有相关的记载。在后来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之后,有了外资的进入,在当时三十年代末期,陶瓷的生产已经不仅仅是人工完成了,已经有了机器和电力投入了陶瓷的生产之中。由于唐山陶瓷在装饰技术和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当时首先使用了用氢氟酸腐蚀出花纹之后再用金色的雕金装饰记忆用喷枪作画的喷彩式的装饰方法,这一突破时唐山陶瓷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解放后,国家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改造,这次改造使唐山陶瓷有了很好的发展,使生产陶瓷的企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唐山陶瓷在1967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也遭遇大劫,当时很多职员在地震中遇难,大部分的厂房也都被震坏,很多的生产设备也都遭到了破坏。这对唐山陶瓷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后来在国家及人民的大力支持之下,唐山陶瓷的工作人员有奋起,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快的恢复。而且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是机械化更进一步。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唐山陶瓷工业的企业在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争创名牌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也使得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企业更加的壮大起来。到现在为止,唐山陶瓷的年产量达到了1500万件,唐山已经有进败家的陶瓷企业。唐山陶瓷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经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唐山陶瓷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唐山陶瓷以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现在成为大家公认的优秀品牌,它名副其实。关于唐山陶瓷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再去查找更多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肆』 唐山陶瓷
简介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唐山陶瓷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陶瓷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生产的陶瓷器。唐山地区煤藏丰富,作为陶瓷器原料的耐火矾土,硬质、软质(可塑)粘土以及石英、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充裕,是理想陶瓷产区。
编辑本段起源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省介休和山东省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山,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市区东北的两个地段,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应市。以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40年代唐山陶瓷业衰落,50年代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唐山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唐山瓷属于K2O-Al2O3-SiO2系列 ,所使用的原料除本地产的高铝矾土、硬质粘土、软质粘土(紫木节等)、石英、长石外,还有本省及外省出产的高岭土、瓷石等原料,如 唐山陶瓷
章村土、宽城土、徐水土、衡水土、大同砂石和镁质原料及海城滑石等。唐山研制成功两次烧成的骨瓷、白玉瓷。50年代以后生产大型陶瓷产品,如浴盆、电镀槽等。80年代采用了塑性挤压陶瓷器成型方法,试制成功隧道窑微机自控烧成新技术。 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在中国有上万年的历史,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N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cmmon,pottery)和精陶器(Fineearthenware)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 陶姓概要陶承陶唐虞舜 源起陶丘虞城
编辑本段历史
陶瓷,是唐山的传统特色产业。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北方瓷都,也是我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生产陶壶、陶具。至明朝的永乐年间,唐山陶瓷已有一定规模。当时,多是以劳动组合为基础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初开滦煤矿的建成和外资的进入,至三十年代末期,机器和电力在陶瓷生产制造中得以较为普遍的应用,唐山陶瓷渐渐兴旺起来。解放后,随着国家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唐山陶瓷有了长足发展,企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开始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逐步纳入了国家计划。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近20%的职工在地震中遇难,90%以上的厂房建筑被震坏,70%以上的窑炉设备受损,使唐山陶瓷行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全行业职工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迅速恢复了生产,震后一个月就生产出产品。在震后恢复建设中还适时地对工艺布局、技术装备重新进行了设计,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使生产能力迅速达到了震前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山陶瓷工业将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争创名牌、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上来。整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 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陶瓷企业近百家,日用瓷以中、西餐具、咖啡具、茶具、酒店用瓷为主,年产量5亿件以上,卫生陶瓷以各种便器、面盆为主,年产量约1500万件。 唐山陶瓷
建筑陶瓷约40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与煤炭、水泥、铁路、机车一道成为唐山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唐山陶瓷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它秉承唐山陶瓷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工艺,集传统和现代、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是我国陶瓷产品重点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现有职工两万余名,资产总额11亿元人民币,有五个控股子公司、五个分公司和1个研究院,主导产品为日用瓷、卫生陶瓷、特种陶瓷、建筑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耐火材料。其中,日用瓷年产能力1.6亿件。“红玫瑰”牌高档无铅骨质瓷是目前全国同行业高档瓷种中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卫生陶瓷生产能力200万件。特种陶瓷年产能力1000万件。耐火材料20万吨。年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是全国仅有的大型综合陶瓷企业之一。[1]
编辑本段发展
解放前的自由发展阶段(1949年以前)
从明朝永乐年间至解放前夕,虽然中国的制瓷业极为发达,但唐山的陶瓷制造业只有田家窑、秦家窑、赵家窑等10余户手工作坊,农工二百余人,分布在现在的缸窑路两侧,产品均为粗陶、粗瓷。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技术的刺激下,特别是开滦煤矿出煤后,一些新的陶瓷作坊相继出现,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机器和电力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出了日用白瓷,电瓷器件,卫生陶瓷等。形成了唐山陶瓷工业的雏型。其中卫生陶瓷是国内首创,唐山是中国卫生洁具生产的摇篮。
解放后稳步发展时期(1949年—1976年)
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广大陶瓷职工经过快速医治战争创伤,使唐山陶瓷生产步入正轨。经历了实施公私合营、大跃进、文革等阶段。产品也由内销逐步实现了内外销并举,成 唐山陶瓷
为唐山的创汇大户,唐山陶瓷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陶瓷的崛起,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1961年10月唐山市政府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唐山陶瓷展览会。展期29天。朱德委员长亲临展会并题词:“充分发挥你们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快速发展时期(1977年以后) 党的十一届全会以后,唐山陶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经受了新的考验。 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国家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使卫生瓷、建筑瓷供不应求,唐山陶瓷厂、唐山建筑陶瓷厂蒸蒸日上,生产以20%—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特别是外贸体制的改革,使得多年来依赖外贸出口的日用瓷厂家被迫经受外贸停止收货,大量出口瓷厂家不得不转向内销,国内市场产销平衡受到冲击,大量产品积压。使日陶厂家在计划经济刚刚转轨时期第一次尝到了不能自主面向市场的苦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唐山陶瓷工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争得了外贸经营权,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依赖外贸公司的状况,直接的面向了国际市场。第一个在唐山市属企业中创办了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将外资引入了传统的产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日用瓷产品结构中,形成了被誉为“四朵金花”的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白玉瓷,木兰花牌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同时,唐山陶瓷工业又适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装备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2]
编辑本段陶瓷文化的现状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绵长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唐山 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陶瓷产品品类丰富,主要有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 唐山陶瓷
理化瓷、 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其中成套瓷产品有:餐具、茶具、咖啡具 、酒具、文具、烟具,供陈设观赏的遥挂盘、座盘、瓷板画、各种花瓶、花插;各种瓷塑、 瓷雕;有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其中骨质瓷瓷质润泽、光 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最为著名。唐山陶瓷装饰的主 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新技术的开发,使唐山陶瓷 拥有了一系列的辉煌:“红玫瑰”,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 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隆达”骨质瓷,上海APEC会议专用 瓷;“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为唐山增添了熠熠光彩;无铅骨质瓷,突破国际 贸易技术壁垒,开拓了高档日用瓷的世界市场。最早诞生于唐山的我国卫浴瓷和骨质瓷,经 多年努力,今天又把它们推向了新的巅峰。1960年、1979年和1988年,唐山陶瓷曾经先后三 次赴京展览,获得成功,产生广泛影响。唐山又是开展陶瓷专业教育和陶瓷专业研究比较早 的城市,1958年成立河北省轻工业学校,设置有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专业。1999 年并入河北理工大学建立艺术学院,使传统陶瓷专业得到更大发展。1958年,唐山陶瓷研究 所成立(现已改为唐山陶瓷研究院),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
『伍』 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洁美卫生陶瓷有限公司怎么样
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洁美卫生陶瓷有限公司是2012-08-30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专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属),注册地址位于唐山市丰南区沿海工业区。
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洁美卫生陶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282052688329N,企业法人李庆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洁美卫生陶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卫生陶瓷及相关陶瓷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待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洁美卫生陶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陆』 唐山陶瓷的发展
解放前的自由发展阶段(1949年以前)
从明朝永乐年间至解放前夕,虽然中国的制瓷业极为发达,但唐山的陶瓷制造业只有田家窑、秦家窑、赵家窑等10余户手工作坊,农工二百余人,分布在的缸窑路两侧,产品均为粗陶、粗瓷。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技术的刺激下,特别是开滦煤矿出煤后,一些新的陶瓷作坊相继出现,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机器和电力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出了日用白瓷,电瓷器件,卫生陶瓷等。形成了唐山陶瓷工业的雏型。其中卫生陶瓷是国内首创,唐山是中国卫生洁具生产的摇篮。
解放后稳步发展时期(1949年—1976年)
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广大陶瓷职工经过快速医治战争创伤,使唐山陶瓷生产步入正轨。经历了实施公私合营、大跃进、文革等阶段。产品也由内销逐步实现了内外销并举,成为唐山的创汇大户,唐山陶瓷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陶瓷的崛起,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1961年10月唐山市政府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唐山陶瓷展览会。展期29天。朱德委员长亲临展会并题词:“充分发挥你们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快速发展时期(1977年以后)党的十一届全会以后,唐山陶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经受了新的考验。
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国家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使卫生瓷、建筑瓷供不应求,唐山陶瓷厂、唐山建筑陶瓷厂蒸蒸日上,生产以20%—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特别是外贸体制的改革,使得多年来依赖外贸出口的日用瓷厂家被迫经受外贸停止收货,大量出口瓷厂家不得不转向内销,国内市场产销平衡受到冲击,大量产品积压。使日陶厂家在计划经济刚刚转轨时期第一次尝到了不能自主面向市场的苦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唐山陶瓷工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争得了外贸经营权,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依赖外贸公司的状况,直接的面向了国际市场。第一个在唐山市属企业中创办了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将外资引入了传统的产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日用瓷产品结构中,形成了被誉为“四朵金花”的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白玉瓷,木兰花牌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同时,唐山陶瓷工业又适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装备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柒』 卫生陶瓷的发展现状
建陶制造从华东和佛山等中高档建陶集中产区向全国迁移;优质建陶企业通过产业迁移加快产业区域布局,同时,优质建陶企业的迁移也带动新建陶产区由低档建陶生产向中高档建陶生产提升。全国范围内的建筑陶瓷转移、扩张、重新布局也带动全国建陶产业的发展。
从建筑陶瓷整个行业来看,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2007年1-11月,我国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40,065,397,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32.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30,550,476,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37.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488,283,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50.23%。
2008年1-8月,我国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2,628,920,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24.39%;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10,989,697,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21.73%;2008年1-8月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702,865,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23.26%。
为促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良性发展,特成立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2年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年会顺利召开。
工信部拟制定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政策。广东陶瓷协会接工信部委托,在10月份完成关于国内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产业政策制定,并提交工信部进行进一步讨论。 从建筑陶瓷整个行业来看,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市场或将推七项国标。虽然建筑陶瓷业在欧美已属“夕阳产业”,但在中国还是“朝阳产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建陶行业有影响,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可怕。中国建陶业完全有能力轻松迈过这场经济灾难。
随着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整体也将进一步提高。预计2010-2011年,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增长速度将有所降低,收入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2.0%,利润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0.2%;2011年,行业收入将达到4798.0亿元,利润将达到287.3亿元。
『捌』 十万火急!唐山市基本情况;唐山市产业结构;唐山市投资状况;曹妃甸基本情况;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面积1308平方公里,地处环渤海湾地区中心地带和京津唐秦四市环抱之中,东南两面濒临渤海,海岸线长98.2公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气候温和湿润,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29条大小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年无霜期180天。现辖9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680个行政村,49.3万人口。耕地面积95万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对外开放县,被河北省确定为秦唐沧环渤海开放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乐亭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21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28亿元、19.10亿元和20.83亿元,分别增长6.7%、15.3%和15.5%。
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蔬菜生产面积38.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6.5万亩,大中小棚等设施蔬菜12.8万亩,总产206万吨。被列为“河北省蔬菜特产之乡”、“全省七大蔬菜中心产区之一”、“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县”和“北京市肉菜放心工程基地县”。全县蔬菜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四季生产不断档,常年批发有货源。在全省率先注册了“青健”牌商标,韭菜、西红柿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标”认证。果品生产以桃、葡萄、苹果、梨为主,栽培面积26.5万亩,其中鲜桃栽培面积13.7万亩,设施果品面积1.5万亩,果品总产量56.3万吨,注册有“乐丰”果品商标,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鲜桃之乡”和“全国经济林示范县”。9种果品被评为名优产品,3种果品被评为省级名牌。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09万头(只),其中以貂、貉、狐为主的珍皮动物饲养量达到131万只,居全省首位。全县畜禽优种率达80%,珍皮动物品种改良率达64.5%。水产品总产量12万吨,海水养殖以对虾、贝类为主,对虾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贝类精养面积11万亩,扇贝精养面积4.5万亩,名优海产品工厂化养殖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农产品产销衔接较好,流通顺畅,被誉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和“全省25个县域经济示范县之一”。投资1亿元,占地300亩的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4元,比上年增长5%。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县有工业企业479家,固定资产总量15亿元,从业人数2.5万人。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造纸及纸制品、化工、机加工、医药、原盐、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骨干行业,180多种产品,1000多种规格。产品主要有钢铁、水泥、原盐、机制纸、农用机械、出口农具、化工产品、服装、棉纱等150多种。2002年,全县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32亿元,工业增加值15.57亿元,工业利税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7.3%和20.4%。企业体制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县域工业民营化步伐。到目前,县乡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93.9%,退出国有集体资产1.9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1亿元,1500名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基建技改项目投入不断加大。2002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投入3.6亿元,实施基建技改项目92个。
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02年以来,全县共签约外资目项13项,总投资4.02亿美元;利用内资项目17项,总投资88.25亿元人民币。到2002年底,全县接转和新开工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计62项。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6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4.8%,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出口创汇6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积9.5平方公里,建成了茂源小区、富强大街、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电力大厦、县医院门诊楼、乐泰宾馆、青春广场、文化中心等一大批重点形象工程。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8平方米,城区供水、供热普及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100%、40%和32%。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
旅游业渐入佳境。以跻身环渤海黄金旅游带、着力培育新兴特色产业为目标,把沿海旅游资源开发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招商引资,广泛吸引海内外客商投资乐亭旅游业。2002年,共投入建设资金1.4亿元,以“三岛(菩提岛、月坨岛、金沙岛)、一湾(浅水湾)、三场(金银滩浴场、碧海浴场、翔云岛林场)”为主的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启动,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200万元,社会效益近亿元。
财税、流通、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下大力培植财源,强化财政管理,减轻农民负担。2002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县内有设施完备的大型综合集贸市场17家,2002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1070户,从业人员17553人,注册资金19944万元;私营企业317家,从业人员3354人,注册资金21362万元。县内共有金融保险机构7家,各级信用社、银行储蓄点遍布城乡。2002年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4.0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3.13亿元。
交通、电力、通讯飞速发展。形成了集港口、铁路、公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格局。县城南部京唐港与国内外120多个港口实现了通航,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已跻身全国港口20强。北接京山线、南通京唐港的坨港铁路贯通全县南北31公里。唐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与京沈、唐津等高速公路动脉相连。秦唐沧沿海公路实现了乐亭与沧州、山东和东北地区的直接通连。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公路干支线四通八达。2001年乐亭作为华北电网第一批农改县完成了1363公里的农网建设与改造,目前,境内共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9座,年供电量2.86亿千瓦时,供电能力达到9.58亿千瓦时。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全县拥有固定电话10万户,移动电话3.1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36户。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县乡村三级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人员总数达到1万多人。2002年,全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197所,在校生7.57万人,教职员工4923人。文化业繁荣发展,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乐亭秧歌是冀东艺苑三枝花。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歌舞厅、保龄球馆、健身房、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多种文体娱乐场所。全县有14个乡镇文体站指导基层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40所,技术人员1482人,病床1258张。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及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取得历史性飞跃,全县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36所,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县。民政事业不断发展,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和“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是典型的半山区市。该市地处东经118度26分至118度55分,北纬39度51分至40度15分之间。东西跨度39公里,南北纵距45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5度。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全年日照2292.5小时,无霜期198天。全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1.8万,其中首钢5万人。辖19个镇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有53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
(1) 综合实力雄厚,县域经济发达。 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5亿元,完成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93亿元,同比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27.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45.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1.19亿元,同比增长6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6亿元,同比增长39.7%;工业利税达到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10元,同比增长13%。
1996年撤县设市。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分别名列第82位、第80位、69位、53位,综合经济实力名列河北省县级30强之首。在全国最发达百强县中名列第97位。
(2)工业基础雄厚,支柱产业鲜明。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2%(一产占13.7%,三产占34.2%),初步形成了冶金铸造 (15.7%) 、水泥建材(4.9%) 、地毯服装(1.3%)、造纸包装(2.5%)、医药食品(7.3%)、电线电缆(0.7%)等六大支柱产业 (上述比例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2.5%)。全市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35.6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超千万元企业达到35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达到89家(其中超亿元的7家:华丰造纸厂、弘业地毯有限公司、第一包装有限公司、冀东线缆公司、建源钢铁有限公司、赵店子铁矿、西峡口铁矿),利润超百万元企业达到49家,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40家(超1000万元的3个:天波集团、隆宇工贸公司、弘业地毯有限公司)。全市564家乡村集体企业和105家市属企业已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累计盘活存量资产20.5亿元,国有资产“退出”的达到21亿元,出租的资产达到11.5亿元,年可收取租金1.1亿元。
(3)农业条件明显改善,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农业开发资金2亿多元, 开发高标准“围山转”工程20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2.3万亩,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54万亩,喷灌面积达到30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1%和40%,是全国农业喷灌示范县。以实施菜篮子、花卉、苗木、绿色食品“四大工程”为载体,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格局初步形成。到2001年底,已经建成万亩以上精品干鲜果品基地3个,千亩以上设施果菜基地1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养鸡小区47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5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肉牛生产基地4个。2001年出栏生猪71.5万头,肉牛5.7万头,肉鸡800万只。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中, 已由“八五”末的半壁江山跃升到目前的四分天下有其三,上缴税金已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41032户、私营企业1090家,从业人员达11.7万人, 综合注册资金16.5亿元,实现个体工商税收9430.4万元。 全市已拥有各类市场55个,其中,综合市场37个,专业市场12个,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5亿多元。城乡市场日益活跃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23.3%。
(5)双向开放活跃,经济外向度高。全市已建成投产三资企业10家,新加坡胜科能源有限公司、北爱尔兰戴尔特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日本歧阜武株式会社先后落户迁安,累计利用外资2274.98万美元,利用亚行贷款248万美元。已与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和80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引进合作项目100多项,资金3.8亿元,人才1000多人。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58万美元,增长48.5%;引进省外资金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32.5%;出口创汇达到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7%。
京唐港曹妃甸港区位于唐海县南部海域,距我县陆岸仅17公里,是京唐港正着手开发建设的以进口矿石、原油为主的大型深水港区,港口在我县直接上陆,省市重点工程-曹妃甸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已经拉开了序幕,与其配套的部分工程已经开始启动。
一、码头建设规划
1、吞吐量预测
基准年:2002年。
水平年:2020年。
铁矿石:按照冶金工业发展规划,沿黄、渤海海岸线建设3个大型矿石接卸码头,为包括首钢、包钢、唐钢、承钢等钢铁企业接卸来自南美、南非、澳洲等地的进口矿石,预测铁矿石吞吐量3000万吨。
原油:按照中国石化工业发展需要,腹地内部分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需要进口中东原油,考虑国家实施战略储备原油计划,预测原油吞吐量3000万吨。此外,2010年前将建成生产能力为800万吨的炼油厂。
液化天然气(LNG):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密集,对液化天然气(LNG)需求量大,预测将从中东进口1000万m3。
焦炭:腹地内煤矿众多,可生产部分焦炭,预测外运吞吐量800万吨。另外,20l0年前将建成年产400万吨的焦化厂、l200万吨的烧结项目和30万吨的煤焦油项目。
钢铁:首钢“2160”轨钢项目计划于2010年投产,年产量500万吨。连同其它钢铁企业产品,包括造船用的厚钢板和其它钢铁产成品,预测钢铁吞吐量500万吨。
集装箱:腹地内生成量将超过1000万TEU,预测集装箱吞吐量300万TEU。
其它:唐山市属于冀东地区,盛产水泥,预测包括水泥、机电产品、粮食、化肥、木材和日用品在内的货物吞吐量500万吨以上。
2、曹妃甸港区性质和功能
曹妃甸港区宜分阶段、有步骤开发。第一步:建设大型专业化散货港区;第二步:进一步发展工业港区;第三步,建设功能完善的、货种齐全的、保障有利的综合性港区。
3、曹妃甸港区规划船型
根据规划期内预测的港口分货类的吞吐量和分货类的流量流向,进行分航线的合理运输船型论证,结合港口自然条件、国际国内船型发展趋势确定分货类的合理运输船型。
二、临港工业区规划
1、用地发展方向
临港工业区在保证港口发展的前提下,同时保证陆上各项设施陆路进港的要求。规划用地由南向北发展。使各项目用地安排结合港口布局,形成完整的布局结构体系。
方案一
紧邻深水码头布置,从临港工业区周围四个方向来看,东南部是沿海冶金和石油化工工业区,靠近深水码头作业区,临港工业区可以沿东侧向北发展。西北侧是生活区,靠近浅水码头区,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侧向,免受工业区的污染,生活区可以沿西侧向北发展。
方案二
在临近码头的陆域布置,西侧为工业区,东侧为生活区,用地可平行向北延伸。
2、建设用地项目构成及规模结构
临港工业用地内一期建设计划安排首钢500万吨/年钢铁厂、300万吨/年炼焦厂、1200万吨/年烧结厂、30—40万吨/年焦化厂、600—800万吨/年炼油厂、华北石油储备基地等冶金化工项目。二期建设用地安排首钢700万吨/年钢铁厂及热电厂一座。临港工业区占地规模37.6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21.97平方公里。工业区计划需要职工人数约5万人,带眷系数按3.5计,同时考虑港口职工及流动人口等因素,临港工业区内人口规模约20万人。其中一期人口10万人。
方案一
占地2197.08公顷,人均占地219.7平方米,工业用地安排在东南侧,生活居住用地在西北侧,发展备用地可分别平行向北延伸。
方案二
占地1269.61公顷,人均占地126.96平方米,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安排在靠近铁路和青林公路一侧(西侧),生活居住用地在东侧,发展备用地可分别向北延伸。
三、配套设施建设
1、铁路:自坨港地方铁路滦南站接轨,向南经滦南赵庄、唐海第一农场,至曹妃甸港站止。新线长度67.75Km,其中曹妃甸港区l7KM,陆域60.75公里。建设年限及投资估算(建设年限:自2003年开工,2004年建成,总工期二年。投资估算总额:本建设方案估算总额为6l8l9.5万元。)
2、公路:全长52.2公里,平原区一级公路,路基宽25米,路面宽22米,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49324万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北段于2003年底简易通车,南段于2003年8月底形成钢渣路面,简易通车。
3、供水:管线总长99Km,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根据需水量预测和供水水源分析,确定本工程建设总规模为年供水9000万立米(24.7万m3/d),满足工业园区近期用水规模的要求。远期年需水17560万m3。其中唐海200万m3。
工程目标
(1)建设年限:本工程从2003年9月10日动工,工期两年。不含勘测、设计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时间。
(2)水量:本项目工程建成后,总供水量达到9000万M3/年。
(3)水质:本项目工程建成后,每年560万M3出厂水水质经过处理后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其余部分只进行消毒处理后供工业用水。
(4)水压:供水水压满足配水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压不低于0.2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