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我国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现奋斗精神

我国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现奋斗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04 02:19:35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过3万亿美元,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5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4.6%、11.3%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2年的10.1:45.3:44.6。与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0.7个百分点。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3%下降51.6%。

三、供给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的35年,也是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58958万吨,比1978年增长93.5%,2004年以来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棉花产量684万吨,比1978年增长2.2倍;油料产量3437万吨,增长5.6倍;糖料产量13485万吨,增长4.7倍;水果产量24057万吨,增长35.6倍;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增长11.7倍。肉类产量8387万吨,比1979年增长6.9倍。2011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从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长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别增长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12年,原煤产量达到36.5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粗钢7.2亿吨,增长21.8倍;水泥22.1亿吨,增长32.9倍;汽车1928万辆,增长128.3倍;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1.3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11.8亿台和3.5亿台。35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6%。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体系并形成比较优势的35年。

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2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5.0%。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6%,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以上。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35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比1978增长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万公里,增长3.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28万公里,增长21.0倍;输油(气)管道里程9万公里,增长9.9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6.5亿吨,增长32.5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增长迅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对外经济大飞跃,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造成了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198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亿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201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6.6%,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增长209倍,年均增长17.0%,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2%和9.8%。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大为提升。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同时,进口商品构成也随国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后直到2003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国消费能力的提高。此后,国内产业体系的升级逐渐拉低了制成品进口额比重,2003年以来制成品进口额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综合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级产品换制成品,1980年初级产品净出口21.6亿美元,制成品净进口40.5亿美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制成品换初级产品的格局逐渐定型,2012年,初级产品净进口5344亿美元,制成品净出口7647亿美元。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长。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2007年的265亿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2012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35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35年。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顾,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年均增长24.9%。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年均名义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增长49.9倍,年均名义增长12.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2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下降28.4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1.5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辆。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3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26.8万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9861.3万人和15224.7万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19486.7万人和725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69.5万人;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2143.5万城市居民和5344.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

七、社会事业大进步,呈现出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35年,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35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5年。

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8%,上升1.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71万件,增长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35年改革成果丰硕,35年开放成就非凡。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当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一路坦途,35年来,我们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机的挑战前,在每一次风险的历练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资料来源——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06/c1001-23444065.html

2. 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解放以

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我国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解放以前的原有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迅速,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带;西部地区工业相对比较落后,但资源丰富,潜力大.根据题意.
故选:B.

3. 急!评述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 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 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 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并依靠传统的生产 方式进行,近代工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1949年至1952年,我国用了 三年时间进行了恢复性建设,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 的最高水平。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工业生产 能力很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1953年至1980年,我国在产业结构方 面发生了两次大的超前转换和一次大的被动调整。第一次大的产业结 构超前转换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使国民经济重 大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957年的43.3:31. 2:25.5变为1960年的21.8:26.1:52.1。在经过5年的被动调整, 初步扭转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后,十年文革片面强调为备战服务, 使产业结构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轨道。1976—1978年,在经济发展 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发起了对 工业化的新一轮强攻。这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各 产业间、轻重工业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比例关系失调, 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尖锐对立,社会经济关系全面紧张。在整个80年代, 在需求总量迅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出 现了新的格局。工业以重工业的主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转化,第三产 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1951年至1990年期间,三次产业劳 动力结构的变动更为显著,变动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 以此评价,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合理。1991年至1997年间,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体的结构 变化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比重增加较大;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 的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按 当年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0年的28.4:43.6:28.0变为 1997年的18.7:49.2:32.1。第一产业减少了9.7个百分点,第二 产业增加了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 劳动力构成由1990年的60.1:21.4:18.5变为1997年的49.9: 23.7:26.4。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加快, 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 到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所谓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 总体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呈非均衡状况,即有的产业比重过 大,有的产业比重过小。如果分别从三次产业内部观察,这种非均衡 性则更为明显。根据钱纳里的“典型结构”分析,中国目前的产业结 构状态属于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形态,但第二产业的收入比重明显 高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甚至高于一些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这 一比重,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则明显低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水 平。从静态资源配置的结果评价,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均衡的产 业结构状况,一次产业的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 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二次产业比重过大,但内 部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水利、 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建筑业、汽车制造业、机械电子 业大而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7年只有32.1%,大大低于发达 国家的水平(60%—7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0%以 上)。从动态资源转换的角度分析,1980年以前,由于中国人均收入 水平较低,居民的潜在需求难于形成现实需求,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 演变的影响很小,资源配置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向制造业倾斜,产业结 构沿着工业比重过快上升的轨迹演变,并很快形成第二产业比重过高 的非均衡产业结构状态。 第二,产业结构演进随时间推移而趋于良性循环。这主要反映在 产业结构的偏差不断被矫正。1949年,我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 的比重高达58.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30%。改革开放以 来,国家开始扭转产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注重农业、轻工业和 第三产业的发展。1979年—1998年,在第二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11. 7%的年增长速度的同时,农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了5%和10.5%。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28.1:48. 2:23.7变为1998年的18.0:49.2:32.8。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 逐渐协调稳定起来。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以“以粮为纲”转变为农 林牧渔全面发展。到1998年,在农业总产值中,纯农业比重由1978年 的80%下降为56.2%,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则由1978年的15%、16% 上升为30.8%和9.6%。1978年以后,劳动力就业结构同收入结构非 农化的演变趋势同步进展。 第三,产业结构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变。1949年至1978年,我国 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 式进行。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行业种类较少,已有行业规模也较小, 技术水平均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第三产业中,商业服务业占较大比 重,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业十分落后,长期低水平发展。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演变趋向良性循环。 钢铁、汽车制造、机械等加工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电子、光纤、 通信等新兴产业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农业 生产具有了一定的技术装备基础,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国际合作进一步 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纵观50年产业结构演变史, 可以发现我国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正逐步地由技术水平低的传统技 术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以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从劳动密集型向资 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 初加工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演进;从主导产业先由消费资料部门向生 产资料部门再向消费资料部门和服务部门转换;从与国际市场联系较 少向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建立完善的内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 构转变。这些转变都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正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尽 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处于低级 状态。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 谈一谈,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张占斌表示,中国专经济具有韧性属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能够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好,主要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是与时俱进、不断取得前进动力的制胜法宝以及依靠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弹性这三点关键原因;其次,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足,具有市场资源空间广阔、内需潜力持续旺盛、新的活力更加充沛的发展潜力空间;最后,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大,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的进退空间巨大,具体表现在发展空间大、产业门类齐全、宏观调控余地大这三点主要层面。

摘编自《光明日报》供参考。

5.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请问我国工业发展有哪些主要成就

半个世纪以来,抄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故答案为: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6. 古代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作者:向贤彪

这是一项饶有深意的比较: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中国人钻木取火坚忍不拔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希伯来人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战胜了洪水。这说明中国人勇于抗争,不是把生存的希望寄托给神,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

马克思说过,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远古时代,先民生存环境恶劣,认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赐、群体首领的护佑才得以生存。于是,先民对日月山川动植物等自然万物、部族首领与英雄进行神化,由此产生了神话。实际上,产生于文明史源头的神话所记录下来的历史,并非超人或英雄的个人行迹,而是诗化了的整个民族生活的折光映现。作为一个时代的文明交汇点,神话总是把大范围的时空信息压缩到一个时段或一些人物身上。神话作为口头上的传说比文字的产生早得多,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大得多。经过几千年人们的口耳相传,这些神话故事以及它所体现的精神便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和精神寄托。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神话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今天,只要提到汉语传承下来的创世神话,人们总是从盘古说起,古时的说书人爱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见盘古开天地是古人公认的起源神话。最初,整个世界是一团不大的混沌,大致像鸡蛋那样大小。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从这团混沌中孕育出一个神,叫作盘古。经过一万八千年,盘古在混沌中成熟了,再也不耐烦被禁锢在这团狭小的空间中。于是,他便拔下一颗牙齿变作了一把利斧,用这把利斧将混沌劈开,从而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伟大使命。天地劈开后,又面临着一次乃至数次巨大的地质灾难。创造人类的女神女娲亲眼见到灾难所导致的种种惨状,心中痛苦至极,于是便不辞辛劳地在世间遍选五色奇石,又用火将它们熔化成熔浆。女娲托着这些五色熔浆飞到天上,将天幕上那些巨大的窟窿一一补好。天上的问题解决了,女娲又杀了一只巨龟,将它的四只脚砍下来,支在大地的四方,以免天空再塌下来……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的神话,则反映了人们对取火和造字的探索,火让我们的先祖有了光明与温暖,文字让我们先祖的经验得以永续流传,有了火与文字,大大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无论是盘古开天、女娲补天,还是燧人取火、仓颉造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产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思想巨匠,发明了许多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造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许多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不仅是物质文明之母,更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支撑着中华民族闯过一个又一个险滩和漩涡,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和灾难,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奋斗精神

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神农尝百草,说的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神农氏具有特殊的牛头人身的外形和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长大后被人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故又称他为炎帝。神农氏的贡献在于,他从鸟儿衔种子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农业;为了解除部落成员的疾病之苦,他勇尝百草、以身试毒,因此神农氏又被尊为“药王神”。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家门口两座大山搬走的故事。精卫填海,则是一则关于女性的悲壮神话,相传精卫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凡的精灵化作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自己。

这些神话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依靠伟大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也必将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团结精神

对炎黄始祖地位的共同认同、龙图腾的形成与流传,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

中原华夏民族建立起来的夏商周三代,为了凝聚民众的需要而从神话中寻找先祖,于是禹、契、后稷分别成了夏、商、周的始祖,并完成了“神祖合一”。禹、契、后稷既是神祇,同时又是先祖,这大大淡化了其神性,这一情况不仅发生在禹、契、后稷这三个个案中,实际上众多的神话人物变成了人类始祖、人间帝王、文明创造者等等,并步入了历史文化殿堂。

汉初司马迁在《史记》开篇讲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历史功绩与血缘承继,使五帝系统得到了广泛认同。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奠定了黄帝“人文初祖”的地位,构建了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神话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缘之本与共同历史,奠定了民族发展的根基。

随着华夏民族的外并与内聚,最终完成了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实现了对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孕育了龙图腾和我们对“龙的传人”的自我期许,从而成为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标识和牢固根基。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从来没有断流过,中华民族始终以团结统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每当遭遇强敌,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总会表现出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携手前行的可贵品质。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伟大梦想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因为天上有十个太阳,庄稼颗粒无收,先民痛苦难耐。嫦娥的丈夫后羿为了解救人类,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因而受到王母娘娘的奖赏,赐予不死药,而且说服下此药可以升天为仙人。然而后羿与嫦娥真心相爱,根本就不想分开,回到家后将不死药交给嫦娥,却没有想到嫦娥遭到恶人要挟索要不死药,无奈嫦娥只能将不死药吃到肚子里,由此飞天成仙。但是嫦娥对丈夫有难舍之情,所以选择飞向离人间最近的月宫,这就是嫦娥奔月的由来。

夸父追日的神话,女娲补天的奇思,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飞天的舞姿……遥望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国人民早就有飞天的梦想。更有勇敢的先驱者,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代价,去圆这世世代代的飞天梦想。据记载,在十四世纪末,明朝的万户坐在装有47个自制火箭的椅子上,双手各执一个大风筝,命人点火,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天的梦想。万户以其惊人胆魄和天才设想,以生命为代价,向遥远的太空发起了第一次冲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推力飞行的先驱,为后人进入天空打开了思路。伟大事业都始于伟大梦想。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力量。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面临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不能丢掉圆梦的初心,停下逐梦的脚步,而要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去实现伟大梦想。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古代神话孕育了伟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不懈奋斗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们坚持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保持中流击水的劲头,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向贤彪)

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2、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3、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4、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5、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6、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

7、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8.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现实意义:

1、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神话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不仅是物质文明之母,更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支撑着中华民族闯过一个又一个险滩和漩涡,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和灾难,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奋斗精神

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正是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依靠伟大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也必将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3、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团结精神

对炎黄始祖地位的共同认同、龙图腾的形成与流传,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

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从来没有断流过,中华民族始终以团结统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每当遭遇强敌,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总会表现出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携手前行的可贵品质。

4、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伟大梦想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力量。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面临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不能丢掉圆梦的初心,停下逐梦的脚步,而要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去实现伟大梦想。

(8)我国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现奋斗精神扩展阅读: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古代神话孕育了伟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不懈奋斗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们坚持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保持中流击水的劲头,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9. 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B.我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

工业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A正确.
我国内工业发展很快,我国容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故B正确.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石油是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故C正确.
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故D错误.
故选:D.

10. 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如下:

1、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好,调整适应能力强

经济发展韧性好,是指经济发展的调整适应能力强,并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遇到困难和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

2、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足,有平稳增长的广阔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足,是因为支撑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项条件是充分有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一是市场资源空间广阔。经过了新中国70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我国形成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庞大市场空间: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8亿网民、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些动辄数以亿计的市场资源和空间,就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竞争优势。

二是内需潜力持续旺盛。消费方面,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我国有4亿多人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善和优质供给的跟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特别是居民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三是新的活力更加充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

3、中国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具有战略纵深

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的进退空间巨大。

一是发展空间大,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地区发展梯度明显。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将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

二是产业门类齐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持续努力,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攻坚克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且产业链条非常完备。

三是宏观调控余地大,市场经济需要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和相机抉择,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工具箱”里尚有较多政策储备,可供选择的工具较多。既能够打“组合拳”,也可定向施策。

(10)我国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现奋斗精神扩展阅读: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中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规划了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

新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塑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与因素的新变化,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还需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

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从大的历史阶段看,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的发展阶段。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正从注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型,经济结构正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化解过剩存量、提质增量并重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依托能源资源和劳动的传统增长点向以创新为支撑的新的增长点转变;

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经济崛起的防范力度不断加大,在出口、技术转让、规则等方面对中国严加限制。因此,要准确分析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前布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尽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二、培育技术竞争新优势

在传统技术领域,先进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新兴技术领域,发达国家同样拥有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优势。要为经济崛起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必须打破这种技术分配格局,跨越“技术鸿沟”,并在部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为此,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加快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进程:

一是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鼓励普遍性的技术改进,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夯实牢固基础;

二是为科研项目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三是高度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保护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持久创新动力;

四是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推动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开发,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此外,还要创造机遇和条件继续加强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高新技术合作。

三、系统推进深化结构改革

在结构性因素持续压制需求的情况下,仅靠短期政策刺激不仅难以持续维持较高经济增速,而且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结构改革。

在人口结构上,不断提高高素质人口的比例,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这包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促进更多人口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弹性和加强社会保障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下促进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在需求结构上,一方面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逐步实现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上,一方面逐步实现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为了破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对垄断,促进竞争。逐步打破部门分工的传统格局,反对行业垄断,促进各行业的自由竞争。

二是放松管制。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放松管制,不断完善现有宏观经济治理规则的设计,促进全社会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是扩大开放。在加强宏观审慎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开放不断向广度拓展和深度延伸。

五、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为了给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在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中国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基本理念,彰显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

在行动上,中国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根据需要促进产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流动;

二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推动建立反映新兴经济体发展利益的国际规则;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应对发达经济体追求自身利益优先的政策调整,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向继续前行。

阅读全文

与我国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现奋斗精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