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秦汉以来产业的发展

秦汉以来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4 13:24:37

⑴ 秦汉以来租佃制度的发展是怎样的

秦汉以来,佃农一直是世家大族的私属。直至唐朝,佃种大地主庄田的农民仍多“内王役不供,容簿籍不挂”。赵宋立国后,把客户登录簿籍,从而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的户籍权得到了承认,同别的编户齐民有了平等的关系。

⑵ 秦汉时期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其他六国后统一了中国主体部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定都咸阳(今西安附近)。
由于秦王赢政 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人称秦始皇,传位后的皇帝称二世、三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对国家进行了许多项改革,包括了中央集权的确立,取代了周朝的诸侯分封制;统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统一度量衡,便于工程上的计算。秦始皇还大力修筑驰道和直道,并连接了战国时赵国、燕国和秦国的北面围城,筑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来自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为丞相,并听取其意见,下令“焚诗书”,收缴天下兵器,役使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马俑等。部分史学家对以上事件存有怀疑,认为由于秦始皇的一系列激进改革得罪了贵族,平民无法适应,才在史书上留此一笔。[3]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出巡途中,秦二世(胡亥)杀害太子扶苏即位。但十个月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包括六国遗臣等野心家乘势作乱,前206年刘邦围攻咸阳,秦王子婴自缚出城投降,秦亡。此后,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 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四面楚歌。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楚汉之争至此结束。汉高祖刘邦登基,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开始。到了汉武帝时,西汉到达鼎盛。并与罗马、安息(帕提亚)、贵霜并称为四大帝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削弱了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实现中央集权;他派遣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大将北伐,成功地击溃了匈奴,控制了西域,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儒家学说也被确立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艺术与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时期还出现了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巨著——《史记》,同时这时的中国出现造纸术,大大推动了文化发展。[3]
西汉发展到了一世纪左右开始逐渐衰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宣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国号为新。然而这些改革却往往不切实际,最终导致农民纷纷起义。公元25年刘秀复辟了汉朝,定都雒阳,史称东汉,而他就是汉光武帝。东汉的发展延续了西汉的传统,此时出现了天文学家张衡。汉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训,显得相当开明,当时佛教通过西域到达中国,在河南洛阳修建了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阶级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名医公孙阳庆曾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物学及药学
汉高祖刘邦
专著,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麻,越南的意苡仁等相继传人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龙眼等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学的发展.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眼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⑶ 秦汉以来中华民族是如何发展的

这个课题好大呀,不是专家级的真回答不上来呢。
我也只能是瞎说说了,
秦汉之后主要是封建王朝时期。中华民族是个黄土地民族(农耕民族),所以大的范围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主要就是与游牧民族为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魏晋南北朝之后就是来了一次五胡乱华,也就是这个时期开始我们汉族的血脉开始不太纯洁,强大的唐王朝的当家人也就是皇帝也都是有胡人血脉存在的,所以唐朝建立之初被很多汉家氏族所不认同。但五胡乱华也是中华民族真正形成大民族融合模式的开始。
这之后也就是唐朝时期与突厥民族的战争,一直到西突厥也被打败后才算是解决这个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胁。
而后就是五代十国,之后建立了大宋,那么大宋就比较可怜了,打不过契丹、女真、蒙古人所以一直被欺负,游牧民族的人到了国内,百姓被人家欺负了,官府也是说百姓的不对,跟现在有点像。可能是唐朝咱们汉族太骄傲了吧,以至于宋朝太软弱,正式有一正就有一反吧。宋鼻涕一直没尊严的到被蒙古灭了。而这个时期内也是一种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我们华夏民族走下坡路的开始。
明朝开始汉人又强硬了一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硬是给办到了,但明朝内部灰暗的东西太多,之后还是被女真人给灭了。汉人也被奴役了200多年,这个时候似乎汉人已经被奴役的习惯了,反抗也显软弱了。
这个下坡路很陡,一直到了被全世界欺负,华夏民族从世界的顶端,跌落到泥潭,列强欺凌不过短短不到千年呀,一直到现在才有所崛起。哎

⑷ 秦汉时期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秦朝,有大量的改革,如文字统一、计量单位统一、法制改革等,回这些改革对社会答影响太大,以至在秦朝未出现经济繁荣,但为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汉朝,因先前的战乱,所以自汉高祖刘邦直至汉景帝,实行宽刑薄赋的政策,使基础产业(基本是农业和手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对外方面对匈奴实行友好政策,进一步促使国力强大起来。
到汉武帝刘彻上位后,因国力强盛,钱财多积于民,于是其提高赋税,并在盐与铁两大民生产业实行国企垄断的政策,对外也一改以前的友好政策,三次出征匈奴,极大的扩大了疆域,并打通了丝绸之路,此举直接促使了这一时期的汉的外贸出口的迅猛发展。
刘彻死后,是汉昭帝与汉宣帝,此时汉朝无论在经济的对外出口、国内基础产业,还是军事实力,都已达到鼎盛,边境也比较安定。
鼎盛时期过后,由于中央权利外流与王氏家族的兴起,西汉灭亡。至东汉时,基本就没有什么象样的经济繁荣了。

⑸ 概括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尽管秦汉时期实行抑商政策,但工商业还是获得了空前发展。
1.商业繁荣的内表现
(1)国内容贸易──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繁多,商品流通十分活跃;作为商业活动的场所──城市空前发达,咸阳、长安、洛阳等商业都市规模宏大,空前繁荣。
(2)国际贸易
其一,“丝绸之路”开通,建立了中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的铁器、丝绸、漆器、玉器等物产西流,而西方的马匹、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如葡萄、蚕豆、胡萝卜等也传入我国,中西贸易与往来自此日趋频繁;
其二,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

其三,与朝鲜、日本也开始了商业交往,如中国的铁器、丝织品、养蚕技术等逐步传入了日本。

2.商业繁荣的原因
(1)秦统一中国后进行了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为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2)农业、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关卡的减少,山泽禁令的放驰,交通的发达,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证。

⑹ 秦汉以来的经济和阶级关系

社会
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类似的保甲制度和户口制度一直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仍被当局采用,

经济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纳廿钱。西汉早期,自耕农是农民阶层的主体。到西汉中后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东汉后,这一现象更甚,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亦间接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

汉朝时期,铁制农具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著名的农具种类有铁犁壁、矩犁、全铁曲柄锄等。牛耕是最主要的犁地方式,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国渠、六辅渠、白渠等。在洛水附近有一条龙首渠,由于附近地区土质松软易坍塌,就用凿井的方法代替地上管道,叫做井渠,极类似于今天新疆地区的坎儿井。东汉时期,出现了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著名的农书有《氾胜之书》。

西汉早期,冶铁业分国营(中央政府)、官营(地方经营)和民营三种类型。当时著名冶铁家有卓王孙、南阳孔氏等。汉武帝于元狩三年收冶铁为国营,自此之后冶铁业开始衰落,但由于此对国家财政较有利,之后一直没有改变此政策。到了东汉,冶铁业由社会自营,加上水排的发明,冶铁业更加发达。铜器虽出现变少,但在两汉时期仍是重要的金属器。漆器则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工艺品。汉朝的纺织业亦有国营与民营之分,民间著名纺织业者有陈宝光,他是织花机的发明者。到东汉时期,蚕桑养殖在长江流域和岭南等地开始推广,特别是四川地区。蜀锦更价值连城,在三国时期甚至成为蜀汉一大财源。麻葛制品中,最出名的是产于会稽地区的越布。

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改行贵粟政策,商人竞买爵位,国家存粮大涨,商人的地位也有大幅度提高。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吴、寿春、番禺、成都等,各大都会间亦有河渠或大道想通。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商路。而海上交通也有出现。在边疆地区,与外国定期有“合市”供交换有无。伴随著商业的发展,一些经商哲学纷纷出现。到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商道线路发达,各地货物往来更加频繁。

⑺ 概括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首先是全国的统一,政治的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文字、货币、度量回衡的统一利于各地区交答流,促进商业发展;再次,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外,还有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秦朝,有大量的改革,如文字统一、计量单位统一、法制改革等,这些改革对社会影响太大,以至在秦朝未出现经济繁荣,但为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汉朝,因先前的战乱,所以自汉高祖刘邦直至汉景帝,实行宽刑薄赋的政策,使基础产业(基本是农业和手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对外方面对匈奴实行友好政策,进一步促使国力强大起来。
到汉武帝刘彻上位后,因国力强盛,钱财多积于民,于是其提高赋税,并在盐与铁两大民生产业实行国企垄断的政策,对外也一改以前的友好政策,三次出征匈奴,极大的扩大了疆域,并打通了丝绸之路,此举直接促使了这一时期的汉的外贸出口的迅猛发展。
刘彻死后,是汉昭帝与汉宣帝,此时汉朝无论在经济的对外出口、国内基础产业,还是军事实力,都已达到鼎盛,边境也比较安定。
鼎盛时期过后,由于中央权利外流与王氏家族的兴起,西汉灭亡。至东汉时,基本就没有什么象样的经济繁荣了。

⑻ 秦汉新城的产业定位与布局

“十二五”期间,秦汉新城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六大支撑产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形成九大产业集群、打造两个产业示范基地,即形成“36392”产业格局。
(一)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1. 都市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业
2.文化旅游休闲康体产业
3. 现代制造业与高端商贸商务服务业
(二)积极发展六大支撑产业
1.大众民用汽车组装及零部件制造业
2.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3. 临空高新技术产业
4. 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业
5. 新能源设备制造业
6. 高端国际商务商贸服务业
(三)着力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1.新材料
2.新能源
3.生物医药
(四)形成九大产业集群
1. 大众民用汽车产业集群
2. 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产业集群
3.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4.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5. 文化旅游休闲康体产业集群
6. 临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7. 住宅产业化研发项目集群
8. 新能源产业集群
9. 新材料产业集群
(五)打造两个产业示范基地
1.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2.住宅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一)渭河北岸综合商务区
渭河北岸综合商务区可以规划为八个组团,即:
——总部经济组团。
——会展中心组团。
——商务中心组团。
——文化旅游休闲中心组团。
——国际购物中心组团。
——领事馆区组团。
——文化创意组团。
——滨河居住组团。
(二)周陵新兴产业园
周陵产业园规划为七个产业组团,即:
——大众民用汽车产业组团。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组团。
——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产业组团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组团
——住宅产业化项目组团
——新能源产业组团
——新材料产业组团
(三)塬北综合服务区
塬北综合服务区可以划分为五个组团:
——临空高科技产业组团。
——生物医药产业组团。
——科研教育培训组团。
——文化娱乐及旅游产品交易组团。
——生态居住组团。
(四)都市农业及文化旅游展示区
(五)远景产业拓展区

⑼ 秦汉时期些的经济特点

秦汉时期的经济特点 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铁犁牛耕普及,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1)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即二牛抬杠,二牛三人,西汉后期二牛一人,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后来出现了翻土的犁壁,耦犁技术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西汉时发明了播种的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3)兴修水利: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土地制度: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形成。

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在田庄里,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利用宗族血缘关系作为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豪强地主的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田庄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田庄的依附农民除了向田庄主交纳实物地租外,还要为田庄主服各种劳役。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由依附农民组成。他们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

2、手工业:

(1)经营形态: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官办)。

(2)成就:

冶铁业: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

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丝织业:汉时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能织出绫、锦、罗、绢、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享誉世界。

3、商业、交通和城市:

(1)商业: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困难,加之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2)海外贸易:西汉时期开通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亚欧。

(3)交通:秦始皇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链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4)城市:坊市分区,西汉长安东西有市九处。

(5)汉武帝的抑商政策: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重难点解析

秦汉时期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及特点

材料一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三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富足的大商人很多;政府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发展长安的商业经济。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汉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没有抑制住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商业利益比农耕利益大得多,促使众多人从事商业;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而离不开工商业;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促进商业发展。

⑽ 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农业生物学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氾胜之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等著作标志了我国农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等达到了新的水平。纺织、机械、冶金、建筑、造船等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气象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的记载,西汉初更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的记述。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气象知识的重要成果,至今对指导农业生产仍有重要作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已有天平式温度计的记载。欧洲在一千六百多年后才有天平式温度计。东汉王充已发现空气湿度与弦的张力变化的关系,这已包含毛发式湿度计的原理。西汉时,在当时的首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的长安宫的灵台(观象台)上已设有候风仪"相风铜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固定式候风仪之一。汉代我国已有地方向中央汇报雨量的制度。约公元82年,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根据实际观察对雷、雨等天气现象作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他在《雷虚》篇中批判了把打雷说成是"天怒"的谬论,列举五条证据说明"雷者,火也";在《说日》篇中批判了把下雨归于天神的迷信妄说,指出"雨从地上","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东汉崔寔所编的《农家谚》收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气象知识的天气谚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气谚语集。物理学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对我国古代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采用商鞅方升作为标准量器,标准量器的制作和检定已相当精确,对现存的量器的测定表明,误差在1%以内。我国人民很早就把度量衡和音律联系起来。《汉书·律历志》载有以固定音调的竹管乐器的管长为长度标准以及以管的容积和管内所能盛的粟的重量作为容量和重量的标准。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中载有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淮南万毕术》中还有关于人造磁体的最早记载以及磁体同性相斥的记载。西汉时我国已有原始的潜望镜的记载。西汉时我国人民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已有一定的认识,西汉末的《尚书纬·考灵曜》中载:"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音有,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西汉末年,我国已有关于摩擦生电和尖端放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载有,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够吸引细小的物体,《汉书·西域传》中载有:金属制的矛的尖端放电的现象。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中有司南勺的记载。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图画。司南勺是指南针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大贡献。王充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在《论衡》中提出人声在气中的传播和在水波相似的观点。王充在《论衡》中发挥了关于物质性的"气"的学说,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阴阳二气交感变化而产生的。他还提出"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这已包含了朴素的物质不灭思想和时间无限的思想。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东汉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东汉王符(生卒年代不详)明确地指出人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受到光的照射。水利东汉时我国人民已应用虹吸管引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针对各诸侯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的状况,采取了"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措施,使治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公元前219年,史禄(或称监禄,名禄,姓不详,史、监都是官称,生卒年代不详)主持开凿了著名的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联结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唐代以后又在渠上设置斗门(船闸),使工程更加完善。灵渠沟通南岭南北水路交通,在历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秦到西汉中期,我国人民在宁夏平原开凿了许多引黄灌溉水利工程,形成灌溉系统,使荒凉的宁夏平原成为塞外江南。汉武帝时,在关中平原开凿了白渠等一系列渠道,形成大规模的灌溉区域,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汉武帝时在今陕西大荔县修筑龙首渠,于商颜山(今大荔县北的铁链山)开凿十余里的隧洞工程,运用了井渠法:"因岸善崩,乃凿井,深者达四十余丈,……井下相通行水。"汉代时,我国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已开始大规模开凿"坎儿井"(即井渠)。"坎儿井"适应当地 易渗漏和蒸发快等特点,成为古代新疆地区的主要灌溉设施。公元前132年,汉武帝时由水工徐伯(生卒年代不详)主持勘测设计自长安通向黄河的漕渠,渠长"三百余里",三年后凿成,便利了航运,还可灌溉"民田四万余顷"。公元69-70年,王景(生卒年代不详)领导几十万民工大规模治理黄河,修筑堤防千余里,采取了裁弯取直、疏决壅塞、建造水门等许多积极的治河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汉代关于治黄的理论研究也有了发展,提出了许多治河方案,如王莽时张戎(生卒年代不详)就认为黄河"一石水而六斗泥"(近年实测与此大致相同),主张利用水势冲刷河床等。汉代时,我国人民为了同海潮作斗争,开始在浙江杭州附近修筑海塘。其后,历代劳动人民在东海岸陆续兴建了规模巨大的海塘工程,著名的钱塘江海塘长达二百公里。海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之一。公元204-219年,曹操为了军事和运输上的需要,先后派人开凿了睢(sui)阳渠、平虏渠等许多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水系。医药学秦始皇赢政继承和发展了秦孝公时期的医事制度,在政府中设太医令、太医丞以掌管医药。秦始皇还曾组织医生编纂整理先秦的医药书籍。西汉时,侍医李柱国于公元前26年整理医书,共得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公元前215年-?)作"诊籍",这是作病例记录的开始,《史记·仓公传》中有他所记载的二十五个"诊籍"。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尸体保存至今均仍十分完整,皮下组织尚有弹性,内脏也保存完好,说明当时已有相当先进的尸体防腐技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帛书医书中有关于脉法、灸经和医方等著作,帛书医方中载有内、外、妇产、小儿、五官等科五十多种疾病的二百八十多个医方和二百四十多种药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我国人民很早就很重视体育医疗,战国时的《行气玉佩铭》(约公元前380年左右)和《庄子·刻意》中都有体育医疗的记载。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育图解。公元25-57年左右,渔民"涪翁"(姓名和生卒年代不详)是精通针灸法的民间医生,著有《针经》、《诊脉法》等著作,但均已失传。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知识,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包括人参、甘草、当归、大黄、麻黄、黄莲等大部分现代常用中药。其中关于用麻黄治气喘、海藻治甲状腺肿(卷2)、常山(蜀漆)治疟疾(卷3)等的记载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这些药物疗效显著,至今仍广泛使用。甘肃省武威县东汉墓出土的医方简牍中所载的药物已有膏、汤、丸、散、醴、滴、栓等许多剂型,反映出当时我国药剂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约公元141年-?)成功地用口服全身麻醉药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作腹腔外科大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杰出成就。他还创"五禽戏",提倡体育疗法。公元196-204年间,东汉末张机(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著《伤寒杂病论》,他收集了许多民间验方,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对病理、诊断、疗法、方剂等作了全面论述,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辨证(症)施治"的原则,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其中关于肺脓疡、黄疸、痢疾、阑尾炎等的治疗方法以及关于人工呼吸的记载等,都有很高实用价值。地理学公元前一世纪末,西汉扬雄的《蜀都赋》中记载了当时四川地区有"火井",表明西汉时我国人民已发现天然气井。在四川成都和邛崃(qióng lái)县出土的东汉画象砖上的煮盐图表明当时可能已利用天然气煮盐。约公元347年东晋时成书的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更明确地记载了以天然气煮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西方到公元1668年英国人才开始利用天然气。西汉时成书的《尔雅》中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篇对地理和地质现象作了一些记载和分类,反映了当时的地学知识,其中一些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三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其中长沙国南境(今湖南、广东和广西交界地区)地形图中的主要城市、河流、山脉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山脉采用类似于现代等高线的画法,说明当时地图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公元前114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东汉班超(公元32-102年)出使西域时,也曾于公元97年派遣甘英(生卒年代不详)到达今伊朗一带。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时我国与朝鲜、日本间的海上交通已相当发达,我国海船还自广东一带出发远航至现在的印尼、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开辟了我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海上运输。"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远海的航行,使人们活动的领域更为广阔,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论和自然观产生了一家的影响。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航海至我国南海诸岛一带,很早以前就在岛上居住和从事生产劳动。近年来在西沙群岛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以来的古钱和古瓷器,还发现了唐宋时代的居住遗址。公元前一世纪的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记载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地理和矿冶事业发展的情况。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中明确地指出了潮汐与月亮的运行有关。公元一世纪末成书的《汉书·地理志》记述了汉以前疆域政区的变迁概况,是我国最早的沿革地理著作。《汉书·地理志》中有我国关于石油的最早记载。公元132年张衡主持创制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器。设在当时首都河南洛阳的地动仪,曾准确地记录了公元138年甘肃东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欧洲约一千七百年后才有地震仪。化学化工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出土了大批身高1.8米左右的陶兵俑和与真马形体相当的陶马。陶兵马俑造型生动,制造精美,体型高大,反映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水平。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已经有炼丹术的记载,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炼丹术的出现在客观上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知识。我国炼丹术约于八、九世纪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我国是世界最早使用杀虫药剂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中载有雄黄燃烧后的气体(三氧化二砷和氧化硫)可以杀虫的现象。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也有用汞和硫化砷等药物杀灭寄生虫的记载。欧洲到1763年瑞典人席勒(Karl Wilhelm Scheele)才制成含砷的杀虫药剂。《淮南万毕术》中还载有从硫化汞中可以提取汞等化学知识。公元二世纪,东汉魏伯阳(约公元100-170年)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专著。书中描述了汞有挥发性并能与硫化合,第一次记载了用两种元素合成化合物。书中还记述了铅丹(四氧化三铅)能被炭还原为铅。他还提出了物质起化学变化时配方比例的粗略概念。建筑工程秦始皇时,为了抵御北方民族奴隶主的骚扰,从公元前214年开始,数十万军民在秦、燕、赵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著名的万里长城,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秦始皇时大修驰道,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洮,北抵辽东,南达湖北一带,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 砖质坚硬。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汉代建筑已广泛使用砖,木结构建筑技术也渐趋成熟,还有了多种拱顶结构和高达四、五层的楼房。●天文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70年左右的帛书《五星占》中,载有公元前246-前177年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还记载了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今测为583.93日),并已注意到金星的五个会合周期为八年(与今测值只差2天零10小时),表明当时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公元前145-?)、平民落下闳(音洪)(生卒年代不详)和邓平(生卒年代不详)等人制定《太初历》。《太初历》采用"八十一分法"(即定一朔望月为29天零43/81日)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统一的较完整的立法。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记载了五百多颗恒星的位置,还记录了恒星的各种颜色以及各种云状、云速、云距等。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已认识到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汉书·天文志》详细地记载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出现的一次极光,这是世界上较早的精确的极光观测记录。我国古代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极光记录,为研究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汉书·五行志》有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的记录。西汉末年我国已有朴素的关于地球公转的思想。东汉贾逵(公元30-101年)明确指出黄道和赤道有一交角,在我国首先利用黄道坐标系测定天体的位置。他还发现月亮的视运动有快慢,并测定了近点月。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在《浑天仪图注》中记载了当时测定的黄道和赤道的交角为二十四度(我国古代一圆周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二十四度换算成现在的角度单位是23.655度,与现在推算公元100年时的黄赤交角23.685度比,相差不过百分之三度);他在《灵宪》中正确地解释了月蚀的原理,还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张衡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133年张衡上书要求一律禁绝谶纬说,给唯心主义谶纬说以有力的打击。公元117年,东汉张衡主持制成的"水运浑天仪",是用水作动力,由复杂的齿轮系传动的天文仪器,他可以准确地自动演示天体运行的情况,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这是古代天文仪器的重要创造。"水运浑天仪"还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性计时器,欧洲到公元十二世纪才有机械性计时器。公元178-183年间,东汉刘洪(生卒年代不详)制订《乾象历》,于公元223年三国时在吴国颁行。刘洪发现了白道与黄道约6度交角和日月蚀的蚀限,并提出计算合朔(日月相会)、满月和上、下弦时刻的方法。《后汉书·天文志》载有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爆发的记录。汉代,关于宇宙的构造形成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等派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以《周髀算经》为代表的"盖天说"认为天是一个弯曲的盖子,地也是一个弯曲的面。落下闳、张衡等人总结和发展了当时较先进的"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东汉郗萌(生卒年代不详)所提倡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形质,"高远无极",日月星辰都是飘浮在空中的,这是朴素的无限宇宙的概念。●数学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天文学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其中包括直角三角勾股定理的应用和复杂分数的运算。约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成书的《九章算术》是我国较早的杰出的数学专著,内容包括二百四十六个应用问题及其解法,涉及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等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多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比印度早四百多年,比欧洲早一千三百多年。关于正负数的概念,正负数加减法则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欧洲到十六-十七世纪才有正负数的概念。关于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等在世界上也都是最早的。《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的结晶,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冶金公元前二世纪,秦始皇设铁官管理全国冶铁事业。汉武帝进一步实行盐铁官营,据《汉书·地理志》及《汉书·贡禹传》记载,当时在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矿冶手工业者达到十万多人。西汉时冶铁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河南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等地的冶铁遗址的发掘表明,西汉时的炼铁竖炉已有较大规模,有的竖炉高达4米左右。西汉时已使用煤来炼铁,用石灰石等碱性溶剂造渣脱硫,并采用了把矿石预先破碎,经过筛选使得粒度均匀的整粒技术。西汉还出现了原始的预热鼓风设备。这些都是冶铁技术上的重大进展。欧洲一千多年后才有炼铁竖炉,十七世纪才用煤炼铁。西汉时还发明了低温炒钢炉,已能炼出较高质量的钢。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钢剑,有的钢杂质含量、组织均匀等方面已接近现代优质钢的水平。河南温县发现了东汉早期的烘范窑,出土了五百多套各种陶范,许多都是一箱多器或多箱套铸的陶范。经研究,在浇铸前已对陶范预热以保证铸件质量,并且对造型材料的选择已考虑到可塑性、透气性、耐火度和退让性,母范、外范、内范和加固泥分别采取不同的砂土比例。这些都反映了汉代的壳型铸造工艺已达较高水平。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中载有:"白青(硫酸铜)得铁,即化为铜。"即硫酸铜溶液与铁作用而产生铜的置换反应,也就是"胆水(硫酸铜溶液)浸铜法"的基本原理。考古发现,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我国已使用铜和铁铸造的齿轮,东汉初年还有了人字齿轮。西汉刘歆(xin)的《西京杂记》卷5中所记载的指南车和记道车(自动记里程的车)都使用了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其它技术至迟在西汉初出现的指南车,利用机械传动结构,使得车体无论如何转动,车上的指示均指向固定方向,这是世界上是最早的控制论机械之一,是我国古代工程技术上的杰出成就。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丝麻织品,有许多锦、绮、菱纹罗等精美的提花织物,还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纱以及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的织物,据分析共有三十六种色象,反映了西汉初期纺织和印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初有关于利用两个斗笠从高处跳下的原始降落伞的传说。汉武帝时赵过推广的播种机具"耧车"(三行条播器)已具备现代条播器的开沟、下种和覆土等三项基本功能,是古代农具的重要创造。据记载,使用耧车一天可播种一顷地(合今6.8亩左右)。赵过还推广了牛拉的大型铁铧犁。公元前113年左右的西汉刘胜墓中出土的两套金镂玉衣,各由玉片二千多片组成。据研究,当时已采用圆片据切割玉片,有的锯缝仅宽0.35毫米,表明当时已有较高效率的轮轴切割机械。玉片钻孔采用的是砂钻法,小孔直径仅1-2毫米。玉片经过仔细的抛光,表面象玻璃一样光滑。穿玉片的金丝有的由十二股合成,金丝直径仅0.08-0.13毫米。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工艺技术的高度水平。在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和河南灵宝张湾东汉墓所出土的弩(nu,一种用机械发箭的弓)机上都有瞄准用的带刻度的"望山",望山可以提高射击的精确度,与近代步枪上的定标尺相似。西汉时,我国的耕犁已装有犁壁。陕西西安、礼泉等地出土了西汉的多种型式的犁壁。犁壁可以使土壤破碎和翻转,对耕地技术的提高有很大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提花织机的国家。《西京杂记》卷1中载,公元前86-前74年间,陈宝光的妻子(姓名及生卒年代不详)改进了提花织机,提高了织物质量。《西京杂记》卷1中载,西汉工匠丁缓(或作丁谖,生卒年代不详)制成当时已失传的"被中香炉",采用一种几个环套在一起,无论外边如何转动,内部始终保持平衡的装置。这是我国古代机械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的原理与现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欧洲到公元1500年意大利人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才提出类似的设计。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我国已有扬去谷子中的秕糠用的风车(扇车)。欧洲约一千四百年后才有类似的风车。《汉书·王莽传》载,公元9-22年间,曾有人"取大鸟翮(he,翅膀)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钮,飞数百步堕"。这是人类第一次滑翔飞行的勇敢尝试。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记载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利用芭蕉叶等野生植物纤维织成高质量的织物。公元31年,东汉劳动人民已发明用水排以鼓风炼铁。水排是用卧式(或立式)水轮带动皮囊鼓风的机械装置,这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要创造,比欧洲类似机械早约一千二百年。三国时水排经过进一步改进后得到推广,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安灞桥出土的公元前118年前的古纸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的植物纤维纸,经分析,所采用的原料是麻类纤维,制造纸浆时已采用石灰发酵的沤麻方法,原料中还有废麻,表明当时已用破旧麻布造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公元121年)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用树皮、破布、废麻等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东汉末年,造纸已成为独立的行业。造纸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国的造纸术在八世纪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公元121年成书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载有:"……一曰一轮车,……"四川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的东汉画象砖上有独轮车的图画,这些都表明东汉时我国人民已使用独轮车,独轮车是古代重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公元186年,东汉时我国已使用"翻车"(龙骨水车)提水。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之一。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有了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在广州市发现了秦到西汉初的规模巨大的造船工场遗址,船场采用了船台造船与滑道的基本原理相一致。根据船台的长、宽计算,当时已能建造宽6-8米、长30米、载重50-60吨的木船。至迟到东汉我国人民已发明船舵,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上有舵。舵的发明是造船技术上的重要进步,欧洲一千多年后才有船舵。

阅读全文

与秦汉以来产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