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温州的经济特点
结构:以民营为主.
管理方式:大部分采用家族管理
产品:轻工业为主
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
资金来源:资本积累和民间借贷
科技:科技含量低,以模仿为主,依赖外界技术支持
㈡ 温州经济主要是什么产业
截止目前,根据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分析,温州经济主要是第三产业。其当年度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7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84.9亿元,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6∶58.0,以第三产业为主。
以温州瓯海区为例,2019年其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加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该区推行‘优二强三’‘三产兴区’‘服务业兴区’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仅19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7625户,其中,新增服务业6691户,占所有新增市场主体的90.64%。
(2)温州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2018年温州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工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4%和8.5%。159个全省集中开工项目全部进场施工,省“152”工程落地开工42个。
②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9%。房屋施工面积4866.8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1165.8万平方米,增长8.9%。
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9.0%。从城乡消费情况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00.8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6.3亿元,增长9.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845亿元,增长8.1%;餐饮收入492.1亿元,增长14.5%。
全市网络零售额1968.2亿元,增长25.5%;居民网络消费额1127.5亿元,增长24.4%。
④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4%,日用品类增长2.2%,中西药品类增长29.1%,通讯器材类增长25.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3%,化妆品类增长22.5%。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1%,家具类增长42.3%,汽车类同比零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3%。
⑤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9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1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861万人次,实现收入13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19.2%;接待海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2.9亿美元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温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温州瓯海在册市场主体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占
㈢ 温州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温州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09:50 温州新闻网
温州新闻网9月16日消息:昨天,“温州讲坛”举行第八讲。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经济学博士邱晓华作了关于“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机遇和挑战”专题报告。
“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深圳、温州这两个重要‘窗口’是必须要去认识和研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是我国一个坐标性的城市,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这些坐标性城市的活力越强,就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越大。”一开讲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邱晓华博士首先以形象的话语表述了温州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昨天,邱晓华以历史的眼光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世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迎接的挑战。并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快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邱晓华还从全国的角度评价了温州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要立足于国际化这个平台。目前,温州正在全力实施的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工业发展“12345工程”、“139富民攻坚计划”等战略举措,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温州构筑发展新优势、增强活力和实力的必由之路。
市领导刘奇、陈艾华、黄德康、鞠建林、徐育斐等认真听取了专题报告。(温州日报 记者 袁艳 潘建中)
温州模式的思考。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区域。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从家庭企业起步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经济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入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而后推广为温州民营企业普遍的形式;90年代以后,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大型民营企业的首选形式,一些大公司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扬弃家族制,并对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尝试。首先是在股权结构上对家族制进行扬弃,使管理和技术人才乃至部分职工中的骨干参与资本,以强化这部分人的自我激励机制和减少其流动性。其次是在治理结构上打破家族的垄断,形成执行机构、董事会和股东会。尽管这类企业的家族色彩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这已是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家族企业。温州模式走的是农村工业化道路,其明显特点是发展小商品市场,以市场带动企业生产与流通分工,因而市场化程度较高,加上民营企业自主决策,不受行政干预,机制灵活。温州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大环境里,活力就显现出来,经济发展强劲。
2.苏南模式的思考。苏南模式实际是无锡、苏州、常州地区创造的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新兴的城市群经济、规模化的外向型经济、集体性质为主的集群经济,其内涵是苏南乡镇集体企业。苏南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有3个:一是历史上的原因。苏南地区由于人多地少,人均不足一亩耕地,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从“一五”开始,苏南地区没有兴办大型国有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又不让发展,迫使一批头脑灵活的农民和干部拣起了大跃进时开办、后来又下马的社队企业发展农村工业,给农业提供资金,给农民增加收入,当时的口号是“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二是独特的环境。历史上苏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比较早,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水陆交通比较发达,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无锡号称“小上海”,常州、苏州工商业也较发达,加上教育比较发达,农民的文化水平较高,商品经济意识较强,生活水平较高,求富心理比较迫切,十分有利于发展乡镇工业。三是优越的条件。苏南农村中有大批在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就业的技术工人,大批退休老工人同国有企业联系广泛,成为苏南乡镇企业初期的技术指导。苏南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先锋,从诞生之日起,一切依靠市场,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先驱,而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先锋。与此同时,苏南乡镇企业也有其弊端。一是产权不明晰。全乡(镇)人民对乡(镇)办企业的所有权并未到位,企业的所有权是虚设的,难以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厂长经理是受雇佣的,然而不受监督,甚至行使了企业所有权,其后果是大量集体资产流失。二是政企不分。乡(镇)办企业由乡(镇)党委政府管理,队办企业由村党支部管理,企业成了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的附属物,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受到行政干预,难以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三是管理混乱。由于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就难以实行科学管理,无法定岗、定员、定责。一些乡镇企业家搞短期行为,没有长远发展计划,没有新产品的研发机构,所以没有发展后劲。目前,苏南乡镇企业正由集体所有制走向股份制、混合经济,规模、设备、技术、产品质量有比较优势,经过改制后,机制也灵活了。
㈣ 温州的特点很简单的介绍.
到处是工厂,都是造假的,治安很不好,小偷和强盗没区别,来了五天一个小区出了两件治安专事件属,一是,三个小偷去偷人家的电动车,被屋主发现,屋主被捅死,二是,小偷把门撬开,是外地来打工的人租的房,没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居然把煤气罐和锅偷走,被人发现并追赶,小偷把东西仍到路上跑了
㈤ 温州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人文特色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500美元,财政总收入339.8亿元。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南部闽南文化来自明朝清朝时的闽南的莆田人移民,莆田人带来了丰厚的经商能力和文化,深深促进了温州经商文化的形成。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佑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㈥ 温州的产业结构特点
不理解我就不说了。
㈦ 温州市的区位和主要特点
市区在鹿城区。
经济繁荣。
交通拥挤,在温州开车的人居多。
主要特点:房价高,车多,下班高峰期老堵车,温州人会盲目跟风~
㈧ 谈谈温州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选一个或数个进行阐述
一、温州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区域内民营经济主体。主要发展特征和发展经验是,通过民营经济主体在市场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体制优势,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即“两化”推“两化”。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初期和中期,以及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初级市场经济过渡的背景下是有效的。但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以及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则将面临一些困境。温州发展现状于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民营资本充裕和产业结构传统的并存
(二)民间创新活跃和政府创新滞后的并存
(三)城镇化进程较快和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并存
(四)经济较快发展和统筹协调严峻的并存
二、温州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机遇
(一)顺应产品市场消费结构调整要求,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应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顺应温州都市经济圈战略的要求,抓住区位格局和区位优势转换机遇,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群框架拉开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转型要求,抓住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机遇,加强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创新力度,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三、发展战略与重点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和推进温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以建设大都市为核心的都市化发展战略。以温州都市经济圈的城市群框架构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来拓展发展新空间,以政府体制创新和城市化对工业化带动来构筑发展新机制,以温州都市经济圈和港口经济打造来推进发展新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重点把握以下方面: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发展新机制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发展新跨越;促进和谐新水平。
四、都市经济圈构筑与空间统筹优化
坚持大温州观念,淡化行政区划,强化资源组合,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温州都市经济圈,形成大温州、大服务、大辐射的格局。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做强温州都市经济圈,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辐射作用,形成以大都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副中心、小城市(中心镇)为骨干的城镇结构体系。
(一)统筹生产力布局,优化空间发展框架
(二)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经济枢纽型城市
五、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一)全力发展临港产业,打造温州产业新体系
(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互动
六、政府改革与职能创新
不断深化温州行政体制改革,加大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各部门的执政效能。要坚持走“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路子,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积极执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加大力度弱化各职能部门的微观管理,强化规划、监督、执法职能。
(一)切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加大政府管理创新力度,加快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三)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㈨ 温州的经济产业
农林
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下降0.9%,其中:农业产值80.88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4.11亿元,下降5.2%;牧业产值37.45亿元,下降7.6%;渔业产值61.95亿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9亿元,增长4.9%。
201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8.48万亩,比2012年下降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33.46万亩,下降0.6%。全年粮食总产量83.06万吨,下降10.4%。在经济作物中,除蔬菜、糖料减产外,水果、茶叶、油料等作物增产。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3.06 -10.4 水果 43.04 5.9 #园林水果 20.02 7.0 蔬菜 120.00 -7.3 糖料 2.26 -3.0 茶叶 0.51 2.9 油料 2.11 0.0 2013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28.43亿元,2013年末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310座。温州市旱涝保收水田面积52.75千公顷,有效灌溉田面积126.16千公顷。农(渔)业机械总动力222.73万千瓦,下降4.5%;农村用电量83.78亿千瓦时,下降7.2%。
畜牧
2013年肉类总产量12.89万吨,比2012年下降2.0%,除禽肉下降外,猪肉、牛肉和羊肉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2013年末生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均有所下降。2013年水产品总产量57.38万吨,比2012年下降0.5%。其中海洋捕捞45.37万吨,增长1.2%;淡水捕捞0.37万吨,增长5.4%;海水养殖9.66万吨,下降7.8%;淡水养殖2.0万吨,下降3.0%。 工业
2013年,温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253.84亿元,比2012年增长4.5%;工业增加值1767.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1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418.48亿元,比2012年增长3.5%。其中,轻工业产值1532.58亿元,增长2.4%;重工业产值2885.90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256.48亿元,增长2.3%,其中完成出口交货值695.77亿元,下降1.5%,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6.4%。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情况 指标 单位数(家) 工业总产值 实绩(亿元) 比重(%) 总计 4313 4418.48 100 国有企业 18 254.11 5.8 集体企业 12 16.47 0.4 股份合作制企业 165 73.72 1.7 有限责任公司 912 1073.76 24.3 股份有限公司 70 383.47 8.7 私营企业 2842 2214.58 50.1 三资企业 288 393.70 8.9 联营企业 3 3.46 0.1 其他企业 3 5.20 0.1 规模以上工业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480.50亿元,增长4.8%。2013年新产品产值720.88亿元,增长46.2%;新产品产值率为16.3%,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有12个大类行业产值超1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619.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1.9%,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橡胶塑料制品业等6个大类行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2.58亿元,增长1.0%;利税总额361.17亿元,增长7.0%,其中利润总额213.13亿元,增长9.0%。2013年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933.05亿元,上升5.8%;产成品存货217.61亿元,上升7.1%。
建筑
2013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7.50亿元,比2012年增长9.7%。温州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63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49.14亿元,增长19.1%;实现利润总额24.34亿元,增长0.75%。2013年末拥有资产656.6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103.61亿元。 投资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0亿元,比2012年增长25.2%;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18.16亿元,增长24.1%。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下降。
工业投资增幅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605.5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0%,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44.94亿元,增长37.6%。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步伐有所加快,限额以上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4.9%、121.5%和149.1%,对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技术改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降低,对投资拉动力减弱。2013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734.37亿元,比2012年增长6.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8.0%,比2012年回落4.5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4242.04万平方米,增长12.5%;竣工面积367.05万平方米,增长4.9%。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49.73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7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7.41万平方米,增长74.5%。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拉动作用增强。2013年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额完成826.61亿元,比2012年增长31.7%,对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9.1%。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3.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3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5%。
新开工项目持续增加,重点工程推进力度加大。2013年限额以上投资施工项目8943个,比2012年增加198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455个,比2012年增加1062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1065.14亿元,增长35%。2013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292项,完成投资额663.66亿元,增长13.8%。2013年内已建成项目30个,完成投资额73.47亿元。主要有龙湾国际机场新跑道工程、乐清湾港区一期码头主体工程、诸永高速延伸线(瓯江过江通道)主桥工程、雁楠公路工程、滨海大道工程、华润苍南电厂一期工程、西向排洪主体工程、市委党校迁(扩)建工程、大小门岛小门西片围涂工程、永嘉瓯北西段标准堤工程、鳌江火车站至千吨级码头公路等。
内贸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6.3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30.03亿元,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6.35亿元,增长11.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79.98亿元,增长11.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6.40亿元,增长11.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345.79亿元,比2012年增长4.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57.75亿元,增长5.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4%,日用品类增长15.5%,金银珠宝类增长54.7%,鞋服、针纺织品类增长7.2%,化妆品类增长4.2%,中西药品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27.2%。
截至2013年末温州市有各类市场49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66个,生产资料市场89个,生产要素市场7个,网上市场28个,服务市场2个。2013年各类市场成交额1109.81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82个,成交额829.24亿元;超十亿元市场24个,成交额637.19亿元。
旅游
201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751.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2.4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6.3%和20.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676.85万人次,增长16.2%,国内旅游收入556.38亿元,增长19.9%;接待海外游客74.21万人次,增长29.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1亿美元,增长23.6%。
外贸
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6.0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0.8%。其中进口总额24.56亿美元,下降10.5%;出口总额181.46亿美元,增长2.6%。外贸依存度为31.9%,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8.1%,分别比2012年降低3.4和2.5个百分点。至2013年末,与温州市建立出口和进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共计204个,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828家。 2013年外贸出口分类情况 指标 出口总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总额 181.46 2.6 #一般贸易 173.00 3.6 加工贸易 8.28 -15.8 #鞋类 51.56 10.7 服装 18.02 -3.2 合成革 4.68 3.6 眼镜 7.98 5.7 打火机 0.42 -9.6 汽摩配 7.14 5.6 机电类 71.83 -1.1 2013年主要市场出口情况 地区 出口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欧洲 71.65 5.7 亚洲 47.78 -1.1 北美洲 26.55 2.1 拉丁美洲 19.15 0.8 非洲 13.15 3.1 大洋洲 3.02 5.6 2013年新签外资项目45项,比2012年增长55.2%,实际利用外资5.02亿美元,增长25.9%。2013年新批设立境外机构30家,中方境外投资额9006.2万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8556万美元。
邮电
2013年邮电业务收入128.84亿元,比2012年增长2.0%,其中通信行业业务收入121.68亿元,增长1.5%。至2012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11.45万门,本地电话用户数239.88万户。移动电话装机总量2559.34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数1185.10万户。互联网用户数826.37万户,其中宽带用户数236.94万户,增长17.5%。
温州市邮政业务总收入7.16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2013年函件7116.8万件,包裹105.0万件,汇票262.8万张,特快专递1452.72万件。2013年订销报纸19024万份,订销杂志656万份。
温州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657.32万千瓦,增长9.4%。2013年用电量343.33亿千瓦时,增长5.0%。其中工业用电量216.08亿千瓦时,增长2.7%;建筑业用电量7.21亿千瓦时,增长34.2%;商业用电量13.32亿千瓦时,增长7.9%;居民生活用电量77.80亿千瓦时,增长8.1%。
财政
2013年财政总收入565.63亿元,增长9.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3.98亿元,增长11.9%。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7.96亿元,增长12.9%。其中,教育支出116.35亿元,增长12.3%;科学技术支出9.99亿元,增长17.5%;医疗卫生支出34.95亿元,增长16.7%;农林水事务支出54.09亿元,增长28.2%;环境保护支出6.89亿元,增长12.1%;交通运输支出23.12亿元,增长22.1%。
金融
截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95.48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4.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771.16亿元,增长4.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821.25亿元,增长5.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263.33亿元,增长3.6%,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7092.32亿元,增长3.7%。 201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2013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7771.16 4.7 #单位存款 3198.78 -2.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821.25 5.6 各项贷款余额 7092.32 3.7 #短期贷款 5495.60 -0.9 中长期贷款 1474.40 27.5
2013年通过债权、股权等直接融资形式获得资金153亿元。至2013年末,温州市拥有村镇银行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2家,已开业民间借贷服务中心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1家;小额贷款公司44家,注册资本金108.4亿元。
2013年温州市证券成交总额8500.59亿元,比2012年增长38.8%。其中股票交易额8373.65亿元,增长39.9%;基金交易额116.81亿元,增长72.0%。至2013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67.81万户,增长4.9%。
保险
2013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1.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4.23亿元,增长11.2%;人身险保费收入76.95亿元,增长10.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5.18亿元,增长22.2%。其中财产险赔付34.47亿元,增长32.8%;人身险赔付10.71亿元,下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