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岩出必行文化产业

岩出必行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1-03-05 07:28:22

A. 针对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的“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与价值;(2)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3)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的创新;(4)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5)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

B. 中国有哪些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就

近日,在深圳闭幕的第一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有一则消息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业大体相当。

聚焦:文化产业的“金饭碗”

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出口最多的已经不是它的工业和农业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产品。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已更多地从制造业向信息产业、服务业、媒体和娱乐业等这些听上去不那么“硬”的行业转移,甚至是大规模进军。人的发展也逐渐回到对人本身的关注,在时间和金钱的支出上,也从衣食住行流向文化娱乐。过去,娱乐是短暂的“放松、加油和充电”,文化艺术则是衣食无忧的知识精英们的精神活动,而现在,它成了人回归自身的一种途径,是人在文化层次上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产业在新经济的环境下得到蓬勃发展,有人称之为“文化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自发萌动、上世纪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纪的培育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据介绍,目前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比较完整的行业门类。截至200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分销业、演出经纪与代理业、艺术品经营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共有34.9万个,从业人员166.97万人,创增加值近307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参与,为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各个行业门类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从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看,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2/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专家:发展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艺术系主任叶朗教授指出,文化产业将是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些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

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钱光培认为,中国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的一个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它跟世界文化产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就国内来看,我们的文化产业的行业当中,比较引人瞩目的传媒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包括网上媒体。另外,从地域来看,发展极不平衡,比较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最有效的整合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包括过去所谈的文化资源,如文化遗产、文化人才、文化设施。另外,除了文化资源这一块,还有资本要素、经营要素,应当说中国目前的现状,就是在文化资源这一块,是极为丰富的。但是,要把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资源还需要资本的要素、技术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就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整合,是把这几个要素很好地调动起来,把潜在文化资源开发出来。 文化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而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五大挑战。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消费需求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消费特点。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能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三是文化产业的管理手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四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许多跨国文化企业陆续进入我国的文化市场,而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能完全应对这种激烈竞争。五是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领域创新的重大革命,我国的文化产业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

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难题,文化部门要从促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入手,培育和重塑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开放水平,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中华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另外,还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提示:别让文化被过多的“铜臭”俘虏

《文汇报》一篇文章指出,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中,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一致、不平衡曾得到明确的阐述。高增长的经济速度未必能促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腾飞。如果让文化的建设完全受控于市场规律,使追求商业利润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目标,让经济因素支配了文化从创造到传播、从政策的制定到生态和区域的规划全过程,就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现为:

——把实利作为文化生产的唯一追求。现在的文化市场现状是,大众文化过度膨胀,而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日趋萎缩,文化的多样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公益文化无法繁荣。消遣娱乐性文化活动压倒、代替了修养提高性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把文化的兴趣活动都以投资行为来认同,文化教育仅仅以有用的为依据,这样,对实用性的、工具性的如计算机等级考、外语等级考相当重视,而对文化积累性的修养、知识缺乏兴趣,成为爱好文化的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

——把速度作为唯一的价值观认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必然要挤缩时间成本,“时间就是生命”的口号一变而为“时间就是金钱”。高速度直接导致都市人心态的普遍浮躁,精神过于紧张,文化生活变得表面化,文化建设变得肤浅化,失去了文化发展的持续后进和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失去了文化享受的闲暇情趣。立竿见影式的目标追求,把文化的熏染陶冶过程中的种种乐趣一概摒弃了。恰如王安忆在《忙碌的休闲》一文里说的,现在连休闲的日子也变得很忙碌、很繁重,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那一份安宁与愉悦。在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市场经济中一起躁动时,东方式的安宁与静穆的生活大概已经很难寻觅。

在龙应台的一篇题为《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中,提到了衡量文化的另一套标准,以为“文化和这些工程逻辑正好是相反的:它不比速度;它比安静,比深沉,比细致,比温柔绵密,比——慢。也许五十年是一个测量标准。”此种说法恰当与否且不去评说,却至少给人一点启发。 (人民网 王丹 )

C. 文化产业与青年的成才成长。 大神、求帮忙。。。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而且是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与新技术、新创意紧密结合的,能够比传统产业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文化产业里面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内容产品。第二部分是内容产业和传媒产业相结合的部分。第三部分是文化产业制造业。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没有与内容产业、知识产权,品牌相结合的传统制造业。二是通过品牌授权来开发的产品。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到今天,既有一定的积累,也处于变动之中。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为很多大学生带来成才与就业的机遇。但针对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人才需求,在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个人能力储备上都需要创新和提升。
从学校角度来说,现有的教育部门和大学不但要根据文化产业的新特点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还必须确立明确的方向,设立较高水平与能力的培养目标。目前文化产业有关专业的设置、课程要进行改革,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术培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类的课程,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一些调整,根据未来的就业需求提出相关的考核标准等等。 ’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仅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新契机,但能否如愿就业,还应该满足如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产业的特点。二,要面向未来,成为行家。。
大学生们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工作之前,要做很多准备,特别是要学习怎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跟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能有人对你进行指导,也可能完全靠自己摸索。你必须能够完成自我提升,进而才能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优秀人才。

D. 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文化产业推动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文化产业的丰硕成果在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中,通过不断落实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首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必然会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建设。
其次,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文化产业是建立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的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有着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与高新科技紧密相连,又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因此,文化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增长点。
此外,是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文化产业是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入WTO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既迎来了大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华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创造力和影响力,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必须做出回答的一个大问题。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中国加入WT0后,扩大了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入国内市场,都已经成为事实。对此我们不能漠然视之,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转变观念,迅速行动,把自己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把自己的文化产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务做优做全,以此来应对外来资本和外来产品的冲击,抵制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E.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弊端

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在过去数十年中,文化几乎一直是由政府“包办”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由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在这些管理体制下,也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中演变而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较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综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结构,明显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近几年,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继续较快发展。2002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92个,文化馆2847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物馆1451个。广播电台30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电视台360座。全国有线电视用户9638万户。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30亿份,各类杂志30亿册,图书68亿册(张)。[1]同时,我国新兴文化产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比较快。2004年7月出版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的几个产业部门。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新兴文化产业比重明显偏低。据文化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的文化娱乐业年收入4000亿美元,占GDP的五分之一,为美国第二大产业。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2]网络游戏业、文化信息业、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当今时代,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它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在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由于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因此,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主动的和积极的,谋求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就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仅4年的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美轮美奂,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而我国的文化产业,使用的大多都是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技术,很少使用高新技术。这使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场竞争能力差。

第三,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断层、不成体系。目前,我国各文化企业缺乏协调合作,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断层、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上存在的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我国文化产业从一个幼稚产业、弱质产业建设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强势产业,进而把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F. 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请从不同角度论证拜托了各位 谢谢

目前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文化产业,都想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来扶持,为什么呢?21世纪,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遭遇严重的文化独立性危机。这是比经济上或政治上的依附更为严重的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产业在经济上非常重要。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以服务业和知识为基础;21世纪则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内容产业经济。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文化产业范围内的各产业相互联结,其“波及效果”会带动其他类别的产业。从全球看,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生产效率等比制造业和服务业要高得多,文化产业内的很多行业的规模超过了制造业,比如动画产业比造船业规模还大。 再者,目前整个世界市场的增长率约为3%,而文化产业的增长率近6%。现在美国是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首位是军事工业),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日本仅次于美国,其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日本的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则占世界市场的1/3。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对增加人才的培养、搞活投资与流通体系、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进入外国市场。我们的政策目标不单纯是维护文化独立性和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而是超越这一消极的层次,要培育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如果我们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在国际上就一钱不值。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产业的正确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文化产业的特点是潜在性,有很多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显而易见。1998年,当韩国政府决定把文化产业作为有潜力产业进行重点培养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现在的事实很好地消除了大家的怀疑。 文化产业是一个没有污染而创造的高附加值新行行业,势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G. 将来从事文化产业要做哪几方面准备

1、理论——文化艺术素养,知识面;
2、管理——能够对项目进行策划、分解、实施;
3、赚钱——市场运作能力,将文化项目转化为财富;
4、政治——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运用;
5、人脉——行内人际关系,有借鉴和沟通学习的资源。
6、信心——理顺思路、清晰概念、积极投入。

H.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文化事业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文化事业单位的集合名词。

I. 文化产业都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内容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9)岩出必行文化产业扩展阅读:

趋势:

一是我国文化资源进入到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体制已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仅造成了地区的封锁,还造成了行业的垄断,最终对文化企业非常不利,表现为现文化企业非常弱小、同构化非常严重。

二是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趋势。

三是文化与旅游以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自发转向自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化产业

与岩出必行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