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新成立的区如何推进产业发展

新成立的区如何推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6 19:26:03

A. 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但同时,随着政策法规的调整,大的体制环境的演变,以及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首先,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用地指标供求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加强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等,从多个层面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开发区财政综合收入虽然较高,但可用财力尤其是偿债能力低,融资额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资困难。目前,我区执行与市属城区几乎无差异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过程中,资金十分困难,压力很大。
其次,体制环境的束缚。一是经济管理权分散化。近年来,国家对税务、土地、环保等机构先后实行了垂直领导,一些原来下放的职能权限逐一上收,有些虽未上收但须逐事逐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职能行政化。开发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会管理的双重重担,由此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长,财政负担增大,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同时,上级部门要求开发区象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统一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议,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增设相应的工作机构,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上述问题,使开发区以往所具有的观念新、体制优、人员精、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或受旧体制“反向辐射”的巨大压力。
二、对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确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问题。尽管我国工业区建设已实行了20多年,但关于工业区的成立、运作、监管的法律、法规却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在国家法律法规对开发区地位没有法定认可的情况下,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应给以相对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开发区管委会“正名”。建议政府对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书面正式授权,让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开发区范围内土地的开发、使用行使权力。在进行土地征收、管理、开发过程中虽然“无法可依”,但至少“有据可依”,而不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做的时候是对的,检查起来又都是错的,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问题。开发区作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功能应为城市战略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吸引、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第三产业,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人居环境优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经过14年的努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发展的城市配套设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共交通、商业等服务业体系。同时,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法律、会计、保险、金融等中介组织充实到开发区的城市框架中,使静态的“城”变为动态的“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现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为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热、气、以及污水处理等,还有会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点工程,都由开发区来投入和运营,压力极大,建议应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和综合配套之中,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区的投入和负债来解决。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开发区,其实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开发区来说,不能就开发区说开发区,更要认识到开发区是合肥的开发区,是安徽的开发区。从上级部门来说,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虑,不能把开发区简单地等同县区或市直部门,以同样的标准、规范和尺度来要求,而必须当成“特区”来看,给予特别的政策、特殊的关注、特事特办,更多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市之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办好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为工业立市多做贡献。
四是大力优化体制环境。在硬件设施、政策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区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体制环境上的竞争。吴仪副总理去年在视察长沙经济开发区时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须由政策优势向体制机制优势转变。当前,开发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壮大,必须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但是,体制创新不能仅靠开发区的努力,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第一,支持开发区在用人机制、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分配机制上大胆试验,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放手让开发区先行先试。第二,鼓励开发区进一步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进招商手段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引进专业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律师所、评估机构、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提升招商层次和水平。第三,切实为开发区“减负”。对开发区的机构,不能要求对口设置,尽量采取合并、综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项工作不能按区一级政府来要求;各种会议、检查、评比对开发区应给以特殊对待。第四,应对审批权限上收的压力,应学习西安、南昌等地开发区的经验,将垂直部门设置在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实施管委会统一领导,上级对口指导。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可根据发展情况和形势变化,自主对机构、干部、编制等进行适当调整,在很多做法上,赋予开发区先行先试、试验的权力。
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集中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上。

B. 产业园区面临的新形势 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常态化,在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依然过于依赖土地红利,缺乏产业经营能力,存在“重开发轻运营”问题。新的经济形势下,亟需园区从“租赁型”、“卖地型”向“管理型”、“投资型”转变,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传统产业园区的发展“重产业发展轻人居打造”、“重工业制造轻服务塑造”、“重土地开发轻氛围营造”,导致产业园区人居环境缺失、商业服务业发展落后、创业氛围显著不足,人本主义严重缺乏。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深专家指出,“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C. 如何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措施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越来越集中在科技创新上。谁能在科技创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优势,赢得主动。要依靠科技支撑引领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
(一)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构建企业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服务和项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强,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三是要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并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安排中给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有效提升民营科技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产学研结合载体。一是要按照省综改试验区的要求,尽快推进科技创新园的建设,使园区成为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成为科技成果及时转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争资立项,使科研资源更合理地对接市场。三是要有序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优先建设以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知识创新研发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以知识产权交易和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二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利用特色资源优势,促进优势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服务和项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强。四要着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认真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三、努力营造加强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是要落实好政策。重点完善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保证及时到位。要积极通过科技招商等方式引进科技战略投资,鼓励、支持企业及其他组织自发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行投资。企业要保证科技研发经费。金融部门要支持企业技术开发,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门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评价、监督机制,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把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切实营造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良好环境。

D. 新工业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美国有五大工业区,其中新兴工业区为南部和北部工业区,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为主要城市。旧金山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即硅谷。由此发展。其余城市分别由石油,航天,重化工发展形成

E. 如何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8月的持续高温挡不住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的步伐,记者在胜泾村附近看到,推土机、压路机声音轰鸣,一条宽阔大路在不断延伸,路边新入园的南仓金属、金菱仪表、铭铨环保等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期3.3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开工,纵二路、横五路、横二路等五条道路都在抓紧建设和完善提升,其余的配套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并计划在年底前全面启动整个园区8.22平方公里内的道路、桥梁、绿化、路灯等工程建设,力争园区早日出形态,完善功能。

农户企业动迁齐头并进

据介绍,园区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农户动拆主要有两大片:一片是原南郊工业安置区3.3平方公里内的210户,其中177户已完成评估,大部分已签约,已拆除的有77户;另一块是准备新建的南郊农民安居新镇(占地900亩)范围内的222户,目前也已基本完成评估,签约和交钥匙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为了推进企业的动迁,城厢成立企业动迁组,制定相关动迁、安置办法,目前正加快推进南郊集中安置小区和安置工业动迁区内的企业动迁工作,已有21家企业完成评估,后续的签约等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高标准规划推动转型升级

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是该市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厢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建设这一平台,城厢已于6月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规并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正委托设计研究院进行全方位产业规划。

园区的产业定位依据省、苏州市和我市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并遵循四个原则,即重点突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低碳绿色”、“循环经济”,着眼建立省级乃至更高级别的工业园区;产业选择上服从太仓产业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规划;注重与周边产业园协同发展;注重与其它镇区产业错位、协调发展。

据介绍,园区开发建设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力争五年内初步形成一区多园、两个平台、一个社区的格局,多园包括依托昆山光电产业园的光电特色产业园,与安亭汽车产业互动的精密制造特色产业园以及服务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命科技园。两个平台是科技、人才服务平台,信贷、金融服务平台。一社区是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为主题、公共服务完善的中小型企业集聚的现代化企业社区。

F. 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是怎样的

1、郑州高新区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支撑。

2、郑州高新区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30%。

3、软件产业,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占全省的60%50%;新材料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超硬材料骨干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

4、高新区还聚集了25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流入,互联网和IT产业人才逐渐在此集聚,产业带动周边配套逐步完善,受到越来越多购房者青睐。


G. 怎么才能推动产业链发展

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第二,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 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 路,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四,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 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 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 稳固;二要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三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 展。贰00吧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 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下一代互联 中国等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继续组织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中国络、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注意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 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继续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围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推进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发和国产化。 第三,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企业的兼并重组。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 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 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 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对国家鼓励类服务业实行与工业用电、用水、用热基本同 价。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试点。编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示范工程专项规划,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第五,加强地质工作,提高资源勘查开发水平。围绕"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切实加强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重点做好汛期 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防治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方面要取得重要进展。加强地勘行业管理,稳妥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加快建实建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 地质调查队伍。 第六,积极发展现代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 强电中国建设,优化电中国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加快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根据能 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 型,继续实施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大力建设现代化水上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 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中国,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整合港口资源,加快煤、油矿箱专业化码头建设,完善功能。大力发展以长江黄 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

H. 如何推进产业聚集与升级

一、构建产业体系,加强集群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不是独立的,而是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既有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多层次联合发展,又有三次产业的相互促进。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实现县域内各产业的关联、组合发展。主导产业生产技术先进,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帆毁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其他产业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特色,结合主导产业的导向,积极做好专业分工和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产业集群。二是实现各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集群发展的基本环节,产业集聚区、专业产业园区是集群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商务中心区是集群发展的战略重点,各产业园区的协调均衡发展能够加强三次产业的联系,形成互促、互动、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实现各产业园区低碳环保发展。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建设生态宜居郏县”奋斗目标为工作要求和标准,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共识。
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近年来,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增速连年保持在20%以上,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由于多年的快速增长,投资总额已接近GDP总额,投资增幅的上行空间变窄,持续增长压力日显。因此,必须推进投资结构的调整,提高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高新产业体系,把新兴高新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工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服务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引导社会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资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以农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延伸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推进各集聚区内项目建设进度,紧抓建成项目的投产达产。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争取尽早动工建设,对久拖不动的项目启动退出机制。坚持实行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简肢,解决问题,积极支持,促进项目尽早投产、达产,尽早将投资转态咐备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注重科技发展,强化创新驱动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化,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区域之间竞争发展的关键。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以科技创新破解经济发展的要素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培育扶持力度,落实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示范机制。积极申报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结合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探索建立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面向社会搞好技术服务。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配置教育培训资源,研究和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培养、引进、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努力建设一支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紧扣产城互动,发展惠及群众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产业集聚发展应与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产兴城、依城促产。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需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与城市建设有机对接。按照产城一体发展思路,统筹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和城市建设,强化功能集合构建。推进产业园区内金融、邮政、卫生医疗、生活服务区等功能设施项目的建设;推进城镇与产业集聚园区发展规划和设施建设的无缝衔接和功能共享,提升产业集聚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二是以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民增收。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是人口集聚,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要及时引导和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创业并且注重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I. 如何推进产业聚集与升级 96分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动产城互动,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另一方面,国际国内产业布局和分工体系加快调整带来存量区域布局调整,承接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稳增长、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产业结构调整中新旧交替,技术差异需要产业的整体升级
正确研判当前形势、惠民生,产业需要利润就需要技术差异,在变革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产业集聚区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三个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飞跃。要坚定不移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劣转换正在进行中,才能推进产业集聚区持续科学发展产业成本低才会有市场,全省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千帆竞发、变中取胜、转中促好,要坚持调中求进,注重“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综合协调发展,努力以产业集聚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城镇体系,为推动全省改革发展和完成中央交给的各项任务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当前;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现在到了提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争取更大成效的时候。我们要深刻认识“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在促进四化协调同步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基础地位和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有效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成本低需要规模,落后产能消化和企业转型尚未完成到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抢占发展新的制高点成为可能。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是实现崛起振兴的长远战略举措、改中激活,突出凝神聚力。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招商,增创发展新优势,形成支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强大物质力量。
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意义重大。当前,努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外部需求依然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百舸争流,呈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让我们继续开拓奋进,扎实工作,绷紧“调结构、促转型”这根弦,否则好的趋势一松劲就容易逆转,也是当前调结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以现代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促进产业集聚、狠抓落实,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阅读全文

与新成立的区如何推进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