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关光伏发电产业链(请懂行的进)
光伏产业链:对于晶体硅技术而言:多晶硅料--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单晶/多晶硅硅片--单晶/多晶硅电池片--单晶/多晶硅组件各个环节对应不同的生产设备,以前利润最高的是“多晶硅料--单晶硅棒/多晶硅锭”这个环节。现在跌了很多。对于薄膜电池技术而言:由于薄膜电池本身就依靠化学层层溅镀划线形成,所以上游就是精细化学品行业,然后直接就到薄膜电池组件了。精细化学品的设备那就不是几个字能说的完的了,而有了这些化学品后,将他们制成电池组件的设备,最主要的就是沉积设备和划线设备。你可以到这个网站去对应着看,它里面的设备和原材料都是对应的,你可以对光伏行业有个比较好的了解:设备: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equipment.html材料: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materials.html而这些东西要组成一个发电系统,还需要一些电力设备(如逆变器,蓄电池,充电控制器等等),其中有的设备光伏对其有特殊要求(如并网逆变器,需要MPPT技术),每一种设备要想做得好都是门不小的学问。光伏行业很广阔,应该还是很有发展的。另外,光伏的前沿技术在这里可以窥见一二: http://www.enf.com.cn/ch/database/panels-third_generation-u.html这里都是正在开发新型光伏组件的公司,其中的趋势,您可以自己体味一下。
⑵ 请教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情况,及上下游的代表性企业。谢谢!
近年来, “产业链垂直整合”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里的一个“时尚”。有相当多的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努力:英利绿色能源(YGE,10.51,-0.10%)自建多晶硅生产企业六九硅业;主打光伏电池的晶澳太阳能(JASO,7.03,-2.36%)开始增加光伏组件的产能;出货以硅片为主的昱辉阳光(SOL,8.75,-2.02%)分期建设年产能6000吨的原生多晶硅项目。
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主要分为太阳能级晶硅提炼,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整合六大环节。
11家光伏企业中,英利绿色能源的“战线”拉得最长,横跨整个产业链。晶澳太阳能和中电光伏(CSUN,4.50,-0.88%)的产销链最短,集中在光伏电池制造和光伏组件封装两大环节。不过情况稍有不同的是,晶澳太阳能的母公司晶龙集团具备较强的晶体硅、硅锭及硅片生产能力,而且从2003年开始太阳能级单晶硅的产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与晶澳太阳能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关系。
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STP,8.27,-1.08%)和天合光能(TSL,24.28,+1.89%)是中国光伏企业中的市值三巨头。其中,无锡尚德的产销链最短,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比较明显。在晶硅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无锡尚德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一直维系在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最近,有消息称,无锡尚德已经并购了江苏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Glory Silicon)将自主进行硅片生产,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作为一家硅片供应商,江西赛维LDK的生产链布置比较完整。一方面,它在马洪和下村两地分别建有设计年产能15000吨和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厂;另一方面,赛维LDK还在向产业链上游积极挺进,今年8月在安徽合肥增设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厂。另一家大型硅片供应商昱辉阳光的产销链和赛维LDK基本一致,但在硅片的产销量与后者有明显差距,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组件的出货量二者基本相当。
林洋新能源(SOLF,8.68,+1.76%)的产销链和市值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基本一致,两家对外供应的光伏产品都是以光伏组件为主。天合光能今年三季度的出货量较林洋新能源高出约30%。
晶科能源(JKS,22.79,+7.20%)的生产链比较完整,并主要对外提供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其中以光伏组件为主。
阿特斯太阳能(CSIQ,13.37,+2.14%)也是一家以供应光伏组件为主的企业,并对外经营光伏系统的设计组装业务。明确表明涉足光伏系统整合业务的还有无锡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不过三家公司来自这方面业务的营收占比都还很低。以阿特斯太阳能为例,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系统整合业务的营收约占总营收的3.7%。
新近上市的大全新能源(DQ,11.09,-2.55%)是一家典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供应商,今年第三季度的多晶硅销量达到了973吨,其销售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87.3%。营收的其余部分主要来自于光伏组件,硅片的外销量很少,其营收仅占总量的0.95%。近来,大全新能源也开始向产业链的下游大力推进。它在今年10份提交的IPO招股书中对外披露,预计将于明年3月份形成200MW的光伏组件生产能力,同年11月份形成250MW的硅片产能。
⑶ 光伏应用系统有着怎样的产业链环节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有扩大高纯度硅料产能的趋势,如美国HSC公司(...
⑷ 光伏产业链的介绍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6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⑸ 光伏产业市场细分有哪些
光伏行业隶属于太阳能行业,其细分子行业中又分为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光伏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和光伏配件行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子行业就是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是光伏行业中的主体部分,该子行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也叫作光伏原料产业链,也是狭义意义上统称的光伏产业链。
科技创新成为光伏企业发展新引擎
2018年11月20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兴工业产业园一家光伏企业厂房内,智能生产线正紧张作业。近年来,新余市出台措施助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三季度光伏行业装机量统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474.3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179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2万千瓦。2018年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4万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光伏电站1740.1万千瓦,同比减少37.2%。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光伏发电量13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2%;弃光率2.9%,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和发电量的“一减一增”说明,在新的光伏政策下,光伏发电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促进光伏消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利于光伏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光伏新增装机下滑原因
光伏新增装机的下滑,与我国主动控制光伏发展规模直接相关。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而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建设规模。
光伏政策调整是一个信号,无论是否出台补贴政策,国家调控光伏规模发展的政策思路不会改变,补贴退坡也是必然。之前高歌猛进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降本提质增效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光伏发电消纳情况好转 弃电量和弃电率保持下降趋势
光伏发电消纳情况正在持续好转,弃电量和弃电率保持下降趋势。前三季度,弃光率平均2.9%,同比降低了2.7个百分点,弃光率超过5%的只有甘肃、新疆、陕西3个省份。“一般认为,低于5%就是一个合理的范围,还有很多省根本没有任何弃光。
弃光率的下降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不无关系。近年来,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有关地区和电网企业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扩大开展可再生能源消纳相关交易,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并网外送等配套电网工程建设。
布式光伏趋势明显 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光伏电站装机下滑的同时,分布式光伏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1714.3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山东、浙江、河南、江苏4省新增装机均在200万千瓦上下,4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49.1%。
从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建设情况来看,在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格局上来看,分布式光伏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其中包括光伏扶贫这些项目的建设比较多。另外,国家支持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在各方面得到了响应,分布式光伏应用比较广泛,在光伏发电建设方面逐渐朝着分布式增多的方向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后,光伏行业的信心正在不断恢复。11月初召开的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成果座谈会透露,2022年前国家会持续提供光伏补贴,补贴退坡不会一刀切。
事实上,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中,有大量的项目是在无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安装的。这说明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光伏还在继续发展。此次明确光伏会继续给予补贴,同时保证规模,这无疑给了光伏行业更多信心,未来地面和分布式光伏将会更加蓬勃发展。
国家支持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光伏行业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只是在过去几年国内市场高速增长之后,补贴和规模控制的政策有调整,光伏市场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⑹ 光伏产业链的完整工艺流程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从.
(一) 从产业链各环节看,技术发展参差不齐、产能供需存在缺口,制约产业健康发展从国内太阳能产业链内部来看,太阳能光伏技术整体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
在光伏行业,有着一条清晰而完整的产业链,主要涵盖包括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在内的5个产业链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不同的设备技术和组织.
光伏产业目前已经涉及到的,包括很多方面,以后会更多:1、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2、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站;3、风光互补路灯、光伏路灯、高速警示灯光伏供电、道路.
从现在看来,太阳能企业要想把握住这场行业发展大潮,面临着诸多挑战。据中利腾. 国内企业只要完成3~4个商业项目,整个产业链就会比较完整。
光伏行业属于新能源产业,各个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但是总体来说,南方比北方更重视光伏行业,光伏行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以无锡、深圳、包头、济宁为代表性的城市。.
光伏产业是指太阳能发电产业,包括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等)、配套组件(光伏接线盒、光伏电缆、逆变器等等)。光伏跟光热都属于太阳能产业
⑺ 光伏产品市场容量、产业链价值如何分配的
市场容量:2008全球~15GW(中国~0.14GW)
产业链价值(及利润):见附图(材料+组件:50-60%,版逆变器:8-10%,系统建权设:30%)
P.S.分数少了点。。。。
参考:复旦大学教授讲稿(中国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论坛)
⑻ 光伏产业链的困境
上游晶体硅材料、下游发电市场“两头在外”的困境,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议价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低”的“双低”局面。
向上游来看,以国外传统七大厂商为首的晶体硅材料供应商,面对众多的电池、组件制造厂商,具备更多的议价资本。尽管“拥硅者为王”的局面,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而瓦解,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晶体硅制备环节,在光伏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能否获得稳定的硅片供应渠道,成为众多的电池、组件厂商关心的核心问题。
向下游来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尽管加快了发展速度,但全球主要市场仍旧分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西班牙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今年德国政策的趋冷化,直接造成了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速放缓,这首先影响的,就是光伏产业链中竞争最为激烈、技术门槛最低的组件和电池制造环节。
中国光伏产业寻求发展,就不得不在产业链实现优化,光伏产业链的优化,必须以企业为实体依托。
⑼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及系统,是 否
是的,但不太准确,应该是:硅料、拉晶铸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
⑽ 光伏组件的行业怎么样
“531光伏新政”过去已经快三个月,但市场依然不平静,产品价格在去库存阶段经历的快速下跌后开始进入平稳阶段,但企业却还要经历产能利用率和现金流的比拼。在变革时代,我们要理解产业政策变化的原因,也要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技术进步上来。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快速下跌状态
“531光伏新政”出台以“限规模,降补贴”的方式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了快速的下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硅料价格从5月份的约120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约90元/公斤,单晶硅片的价格从5月份的4.45元/片下降到现在的3.15元/片,部分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甚至是停产的现象,可以说需求侧的快速刹车给供给侧造成了巨大的价格冲击。
2018年12月5日最新数据,大陆多晶用硅料最新均价为 RMB75/KG,与上周持平;单晶硅料从 RMB82/KG 去到
RMB81/KG,下跌1.22%。非中国区多晶硅料均价维持在 US$9.535/KG 不变;而全球多晶硅料则从 US$9.621/KG 上涨至
US$9.692/KG,涨幅为 0.74%。
多晶硅片的人民币报价为 RMB2.12/Pc,与先前持平;美金报价依旧则增长了 0.76%,从 US$0.263/Pc 来到
US$0.265/Pc。单晶硅片两个币种价格同样保持不变,为 RMB3.05/Pc 和 US$0.381/Pc。
12月5日的报价显示,常规多晶电池片人民币价格从 RMB0.85/W 上涨至 RMB0.856/W,涨幅是 1.18%;美金价格从 US$0.095/W
来到 US$0.103/W,增长了 8.42%。常规单晶电池片的人民币均价和美金均价为 RMB1.04/W 和
US$0.125/W,维稳不变。高效单晶电池片人民币报价也保持不变,为 RMB1.16/W;其先前的美金报价为 US$0.157/W,最新一周增长了 5.1%
来到 US$0.165/W。特高效单晶电池片的人民币维稳在 RMB1.25/W;美金均价为 US$0.175/W,较之前的 US$0.165/W上涨了
6.06%。
在最新一期报价中,光伏组件产品市场相对稳定。270W多晶组件的人民币报价为 RMB1.84/W,上涨了 2.22%;海外均价仍旧为
US$0.211/W,持平不变。280W多晶组件两个币种报价保持不变,分别为 RMB1.87/W 和 US$0.229/W。290W单晶组件人民币均为
RMB1.89/W,美金均价为 US$0.253/W,与上周一致。300W单晶组件的人民币报价从 RMB2.13/W 上涨至 RMB2.15/W,涨幅为
0.94%;美金报价依旧为
US$0.275/W。而政策出台背后,是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拖欠严重,是对限电问题和产能过剩的担忧。政策支持的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行业发展低迷时政策会支持,行业发展过热时政策就会出现压制。
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转变或许是必然趋势
政策由需求侧的拉动向供给侧的支持转变或许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从多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补贴的推动,拉动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上游产业链出货量的增加。而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和补贴的逐渐退出,形成了一个去杠杆的过程,从而使得上游产业链付出了价格的代价。而过去两年光伏成本的下降速度要快于补贴的下降速度,使得行业盈利依然保持了较快的盈利增长。
“531光伏新政”出台之后,行业经历艰难时刻,而能够使得行业走出艰难时刻的是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技术是最根本的推动力。而产业政策除了支撑相当的发展规模,还应积极引导和支持技术的不断创新。
技术推动行业进步,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技术始终在推动行业的进步,未来依然可以期待。过去十年间,光伏组件的成本下降超过了90%,背后是硅料和硅片成本的快速下降,电池和组件效率的不断提升。过去两年,推动行业成本快速下降的是金刚线切割的应用,可以使得每片硅片的成本下降0.8-1元。展望未来,更低成本硅料的投产,CCZ连续拉棒技术推进,更薄硅片的切割,P型甚至N型电池的推广,半片和叠片等组件技术的应用,甚至在辅材环节,包括白色EVA胶膜和POE胶膜等封装材料的应用,都是可见的推动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的办法,而平价上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行业发展回归到通过优质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