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身边文化现象的成因及特点
网络低俗之风的成因:
俗话说:“万事有因必有果”,所以网络低俗文化的形成必有其成因,我认为网络低俗文化的形成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政府部门的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部门的缺位。政府在互联网发展浪潮中, 为推动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也看到, 政府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也表现出一些被动,对网络文化新特性的不适应性。比如,网络上明显的淫秽色情和血腥暴力的内容,比较容易识别并加以清除,而一些低俗颓废的内容却往往不能让人识得庐山真面目,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正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了管理和抵制这些低俗内容往往显得无凭无据,出现问题时执行难度加大,对那些互联网违法和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站只能是公示与谴责而已,并没有相应的惩处措施责。
2、网站的问题
网站的问题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网站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和“点击量”,对网站网络监管力度不够,社会责任缺失。
首先,许多网站在经济利益和“点击量”的驱使下,社会责任感缺失。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站就像一个一出生就断奶的孩子,它需要靠自身造血来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转和壮大发展,其商业化程度更大,经济压力更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获取利益,网站会吸引网民、追求卖点、以获得最大的点击和流量,或者靠秘闻、绯闻猛料等低俗内容刺激点击量增加,因此上传低俗文化就成为一些网站的首选竞争手段。其次,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很多事物发展的驱动力,对网站来说,点击率就是其生命,而所谓低俗信息又是点击率的助推器一些网站利欲熏心,弃社会责任于不顾,一味追逐商业利益,以低俗内容拉高点击率,不仅对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中的低俗内容不管不问,甚至主动上传淫秽、色情等低俗信息,由此,形成网络低俗文化泛滥成灾的现象
(2)、网站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的缺失。
一些网站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的丧失。因为网络是现代的新兴产业,因而大多数年轻人员对此更加擅长和了解,所以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相比较而言,目前从事网络新闻的一线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低,他们在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两方面大都还略显稚嫩。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网络传播工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一部分人中逐渐消失。一些网站从业人员只关注自己编辑的新闻的点击和流量,只在乎自己的饭碗和奖金,一味迎合甚至是故意引诱激发网民的低俗趣味。
3、网民的自身问题
(1)、网民心态不健全,有些网民对一些低俗内容存在需求。
有一种说法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电脑代替印刷机,图书的时代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思想和深刻性已不能很好适应这个时代一些网民的品味,开放自由才是时代的主流。”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出现,再加上网民由于政治背景、文化水平、经济地位、职业身份、个性心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兴趣与需求,使得一些网站从业者名正言顺的传播着低俗文化,污染着网络环境。
(2)、网民素质教育有待提高
网络低俗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网民的素质问题。比如在互联网诚信问题上, 根据 200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分类信息 3.15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网民关注的五大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分别是网络虚拟性(32 % )、电子商务诚信( 27 % )、技术安全 ( 21% )、网络实名制( 13 % )、网络攻击 ( 7 % )。而在互联网信用缺失原因调查中, 52 %的网民认为信息本身可靠性不强; 35%的网民认为诚信制度不明显; 13 %的网民则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不诚信的影响。另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优良素养没有到位。消费主义和享乐至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精神层面的修养; 个人主义加剧了对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的替代;中国古代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的传统文化思想, 在网络传播中受到很大冲击与挑战, 使得网络低俗化有了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空间。
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哪些特点?
(1)技术的发展性。(2)信息的高时效性。(3)存在的虚拟性。(4)操作的交互性。(5)开放和没有中心的全球性。(6)网络文化的极端性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人
B. 文化产业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02年,北京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5亿元,占全市GDP的5.1%。从1997年到2003年,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年均递增15.2%,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一、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北京市从1999年开始进行文化产业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由来自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商业和工业4部分的15个行业类别组成。与国家最新标准相比,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对文化产业划分的依据不同。
1. 文博资源
据第叁次文物普查统计,北京文物资源总量为3550处,文物建筑20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
北京地区有注册博物馆121座,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7%,馆藏文物226多万件,其中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与历史价值,有些属世界级、国宝级藏品。2002年全市博物馆固定展览200多项,临时展览400多项,年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在规模和数量上居全国首位。目前,北京市民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 文化产业资源
(1)文化设施资源。北京文化设施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九五”以来,相继兴建了首都图书馆新馆、中华世纪坛等一批现代文化设施。按照《奥运行动规划》,未来几年,北京文化设施投资将达到650亿元以上,超过前50年的投资总和。
(2)文化企业和品牌资源。
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由于目前《文化产业分类》是依据文化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的,既包括了公益性的文化单位,又包括了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因此,无法用其划分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文化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经营性文化单位)。因此,在《文化产业分类》不敷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我们将北京市现有文化单位按性质分为3类:第一类是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第二类是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可以被看作国有文化企业,如各类剧院、演出团体,报社、电视台、图书音像出版社。第叁类是民营文化企业,如文化娱乐企业、私营图书发行公司等。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并考虑到目前的文化管理还主要是传统的行业管理,因此,对现有文化管理的主要政府机构,包括市文化局、市广播影视集团、文物局、市新闻出版局等所属的文化单位进行统计可知,这4家单位共直属文化单位92家,其中文化事业单位19家,文化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43家,其它部门点30家。
一是文化企业品牌。北京歌华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初具规模,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民营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广播影视行业的中国保利华亿传媒。但总体上国有垄断的特征较为明显。
二是演出季品牌。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暨相约北京文化活动、北京国际音乐演出季暨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等叁大标志性品牌已经形成。北京新年音乐会、北京电视艺术周等正在成为首都的文化品牌活动。
叁是文化区域品牌。主要有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琉璃厂文化区。北京古玩城是全国首家文物监管旧货市场,是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琉璃厂是北京一条着名的文化街,主要经营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
(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 文化产业整体概况
从2000年到2002年,北京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资产和经营收入平均增速分别达到19.7%和18.6%,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平均增速达到14.5%。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近3年一直在5%左右,与成为首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点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 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1)行业结构。
一是文化服务业占主导地位。2002年,文化服务业资产总额、经营收入、增加值叁项指标占全市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8.8%、62.5%和60.8%。
二是呈现四大主导行业。文化产业中的广播电影电视业、出版业、印刷业、广告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2002年,以上4个行业的资产、经营收入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文化产业的75.7%、68.5%、66.9%(见表3)。
(2)所有制结构。
2002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3.6%、20.3%和5.5%。
(3)布局结构。
北京文化产业地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具体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各区主导文化产业类型。如“宣南”文化造就了宣武区古玩业和京剧表演业,朝阳区的国际化和发达的经济水平促进了会展业、高雅艺术演出业的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布局的消费区指向特征明显。如海淀区蓬勃发展的图书销售业依赖于该区庞大的高校消费人群。叁是地域产业聚集初具雏形,如宣武传媒大道、朝阳大环影视制作中心等,但并未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园区,规模效益不明显。
二、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概括起来讲,北京文化产业中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四大现有强势行业、叁大特有优势行业、两大新兴增势行业。
(一)现有强势行业
包括出版发行业点、广播电影电视业(含新闻)、广告业,以及新统计口径下纳入的旅游业点四大行业。
1. 出版发行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类》,出版发行业大体包括北京现行统计中的出版业、印刷业、图书报刊批发及零售叁大行业。
书刊出版业是目前北京文化产业中综合发展状况最好的一个行业,经营收入、增加值位居首位,资产总量、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居于第二位。如果再将印刷业、图书报刊批发及零售业记入,叁者资产总量、经营收入、增加值3项指标,将分别占现行文化产业的42.7%、42.3%和48.2%,成为北京文化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
2. 广播影视业
(1)硬体设施居全国前列。
2003年,北京共有2座电视台、电视节目33套;3座广播电台,广播节目25套。现有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中影星美影院建设有限公司两条电院线,共计64家影院。2003年两条院线共放映120329场,观众698万人次,票房收入13619.2万元。
(2)拥有全国最大的影视节目平台。
一是拥有数量最多的影视制作公司。北京是全国影视制作的龙头基地,有200多家影视制作机构,占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的40%以上点。
二是电视剧产量最高。2002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698部,其中北京地区生产230多部,占总数的1/3以上,与分列第二、第叁位的广东(37部)、上海(30部)相比,占有明显优势。
(3)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业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从2003年底开始,我国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转换(见表5)。据亚洲有线与宽带协会(CASBAA)预测,2010年中国的付费电视及上下游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到2015年将增长到1.5万亿元。北京歌华有线是国内最大的平台运营商,以北京为首的华北地区,拥有最多的付费频道资源,并对东北地区的网络运营商有较强的吸引力,发展数字电视前景十分广阔。
3. 广告业
广告业是与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媒体相伴随产生的,具有跨媒体的性质,它是文化产业中人均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行业之一。2002年,北京广告业人均增加值达到121063元,是全市文化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1.7倍。
4. 旅游业
虽然北京旅游资源、旅游景点的规模和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但北京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却不是最高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者人数两项指标,在全国均排广东之后,位居第二位,提升的空间很大(见表6)。
(二)特有优势行业
北京文艺演出业、古玩艺术品交易、会展业这叁个发展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雄踞全国首位。这些行业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很大,但具有窗口行业性质,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最相符合,积极发展这类行业,对提升城市品牌和整体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1. 演出业
演出业是首都文化产业中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体现北京文化中心地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北京市艺术业点的总资产为25.11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的2.58%;经营收入4.01亿元,占0.79%;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占2.3%。尽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与全国其它省市相比,北京演出业发展的优势非常突出。
2. 古玩艺术品交易点
文物经营、旧货市场、文物拍卖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全市共举办132场文物拍卖会,总成交额为9.53亿元,总成交率为61%,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文物拍卖中年经营额超过亿元的企业,排在前叁位的分别是中国嘉德(2.63亿元)、北京瀚海(2.57亿元)、中贸圣佳(1.78亿元),它们同时也分别位居全国前叁位。
北京文物监管物品市场,2002年总经营额超过5亿元,其中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园旧货市场,在规模、年经营额上均居全国同类首位。
3. 会展业
北京是全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在全国起步最早。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所办展会的数量、规模和影响力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年北京市会展业创造增加值将达到72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
目前,北京会展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成熟阶段,与高新技术产业和开放型市场体系互为依托,呈现出以经济贸易和科技展览为主,国际会展增幅较大的特征。在2002年北京市接待的916个展览中,排在前叁位的经济贸易展览、科学技术展览、文教卫生展览,分别占接待总数的33.2%、24.9%和21.1%。特别是科学技术展览增幅较大,比2001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按照《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到2008年北京会展总收入将超过70亿元,实现迈向亚洲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
1.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点
从网络资源看,北京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潜力巨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3年,北京上网用户共398万,占全国上网用户总人数的5%,占北京市人口的28%,上网普及率居全国首位。北京市上网计算机数为198万台,占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比例为6.4%。北京地区共有WWW(包括.CN、.C0M、.NET、.0RG下的网站)站点12.3万个,占全国的21%,其中CN域名8.4万个,占全国的25%。
2. 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内容产业
北京在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一是动漫游戏产业融合了叁维动画制作技术、数码录音等高新技术,是文化产业中与现代科技融合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北京在高新技术方面优势明显。二是动漫游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绝佳的创意和一流的制作水平,因此它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而这恰恰是北京的优势。叁是动漫游戏产业是一个带动能力非常强的产业,如玩具、食品、音像制品等,这些产业的发展符合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如文化产业统计变动较乱;也有体制层面的,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企事业还未真正分离;还有操作层面的,如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支持手段等。除此而外,还有一些认识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1. 技术层面:文化产业统计变动较乱,数据可比性差
由于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年度较短,到目前为止,只有1998年到2003年共6年的数据。加之如上所述统计口径的变化,造成部分主要指标,尤其是增加值年度之间不可比,而且无法进一步准确分析首都文化产业与北京文化产业的结构和关系。其结果是,如果采用《统计年鉴》的数据,即15个行业的分类,那么完整的数据只能从1998年到2001年;如果采用市统计局《统计报告》的数据,即12个行业的分类,那么完整的数据是从2000年到2002年。而对各行业中央与北京隶属关系的分析,则只能取到2001年的数据。目前,考虑到时效性,广泛采用的是后一种分类所得出的数据。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200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5亿元”,是12个行业的口径。由此可见,统计数据的变动,给宏观决策和研究工作都带来了困难。
2. 体制层面: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尚未真正分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离、文化管理体制的理顺是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在目前文化单位大多是部门归口管理的格局下,文化企事业的分离依赖于文化管理体制的理顺。而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由于没有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职能真正分离。
市区两级文化管理体制衔接不畅。在市一级,现行文化管理部门分得过细。比如,音像出版物的制作权管理在广电局,发行权管理归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管理在文化局,3家都有音像市场执法权力。在区县一级,建立了文化委员会,开始试行文化综合执法。区县文委在组成上,大部分是“四合一”,即由文化局、文物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合并而来。在崇文区和宣武区甚至是“五合一”,即已将旅游局并入文委或合署办公。由于上下工作机构不能对接,区县文委往往要接受上面4个甚至5个局、1个办(“扫黄打非办”)的指挥,精力不足,影响了工作效率。
叁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视野。目前的文化管理,实际上只局限于北京市属文化部门,特别是市属的国有文化单位,与中央部委及部队所属文化企业资源缺乏整合,对民营文化企业更是底数不清。
3. 操作层面: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手段
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从1996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和发展,虽然仅仅8年左右的时问,但随着文化企事业单位改制,却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人员的分流安置、资产的处置、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的优惠、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认定,等等。
4. 认识层面:处理好首都文化产业和北京文化产业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的优势不在于自身,不在于北京的地域和地缘特点,而在于承担了首都的功能。北京文化资源密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首都的优势。以出版业为例,2003年,全国共有书刊出版社570家,237家在北京,占总数的41.6%。其中,中央所属220家,北京市属仅17家。而这17家中,8家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构成了北京市属出版行业的主体。这种分布状况至少可以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北京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是针对于首都而言的,北京市属可掌控的资源相对少得多。
(二)促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 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真正分离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更多地是把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壮大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因此,尽快理顺北京市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北京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分离现有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的新型架构。
2. 制定、整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北京市有关部门应在两个《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加强北京市现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整合力度,尽快制定统一的《北京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第二,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和做法,成立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产业功能区。具体做法有3种:一是在原有科技园区内将文化产业纳入,扩大产业优惠的范围。
3. 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夯实基础工作
把文化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必须要有真实、可靠的相关统计数据和翔实的发展情况作支撑。只有情况明、数字准,才能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针对目前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相对滞后的情况,建议:一是抓住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利时机,参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结合北京实际,尽快明确北京市新的文化产业统计的范围(行业)、统计对象(所有制)和统计内容(指标)。二是列出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以前年度数据做适当调整,尽可能保持年度数据可比、相对稳定。叁是做好文化产业统计的组织实施工作。首都大文化的发展观念
一是要将首都功能和文化产业发展统一起来,通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首都文化中心的内涵,提升其功能和地位,建设国际性文化之都。二是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首都文化资源,将民营文化企业、中央及部队所属文化企业资源纳入文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叁是要加快推进市属文化行业的改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打破行业垄断,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C. 面对中国各地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遍地开花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呢
(一)文化产业是服务业之一
D.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存在哪些缺陷
现状是不用多说的,在世界文化市场到处都有中国的文化产品,但是真正中国产的并且能被人铭记的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没有。
一直以来,我国就是把文化产业当做娱民手段,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内在的价值。即便是提出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我认为中央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楼主,你看看现在指定的所谓的措施,天啊,如果那真的能奏效,三皇五帝就能从地底爬出来。中国中央现在制定的文化策略就是说空话,一方面倡导,一方面有抓的原有的体制紧紧不放,其结果必然是畸形甚至失败。呵呵,我一直认为,中共中央是完全被他们刚发现的与外国文化产业差距和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差距打昏了头脑,根本没有审时度势,就一味的跟风。
中国与外国的情况不一样,大大的不一样。内在环境我们是先天不足,外在环境是群强压迫,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绝对不是中央喊几句空话,然后大力倡导就能够解决的。
另外就是国民思想。我国文化体制落后,文化产业保护力度欠缺,国民的文化意识也不足。国民很少能够把文化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侵权现象连续不断,即便是中国存在文化精英,也要黯然远走他乡了。
中国文化产业现在很弱,但我可以预言,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会虚假的发展(不是吹出来的,就是劣质出来的),然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差距将无限的拉大。然后正如历史上中国汉族将其他少数民族同化为一体一样,在外在人口基数高于我国,且掌握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的情况下,我国国民将会被同化,国将不国。而且国家还是次要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国家变了不知多少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取代不过是时间问题。但这次面临的可能是民族灭亡,华夏!这两个震撼人心的字眼可能会永远成为历史……
E. 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进程中的特点有哪些
目前我国对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全局性分析相当缺乏,为数不多的研究都基于某个特定城市的个案(如北京、上海、深圳),采取定性的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
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与国外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差异明显。国外已有理论提出的人才、技术、宽容程度、政策和基础设施,这5因素是否都是影响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果是,它们的重要程度如何排序? 如果不是,现阶段究竟是哪些因素起最主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在充分考虑31个省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下,通过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判断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并对我国省域尺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从而进一步回答以上问题。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有哪些
进入21世纪,作为朝阳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仍然以年均8.7%的增幅高速成长,成为保持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2010年,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年增长速度达14% ,英国则为12%。而日本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动漫产品收入已经超过过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对美国钢铁出口收入的4倍。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迅猛。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作为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国家已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广泛分布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伴随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引人注目的崛起,它吸引了学术界高度的关注。究竟什么因素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学者掀起一股研究热潮。2002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Florida(佛罗里达)吸取前人研究基础,通过对美国人口过百万的124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分析,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人才( Talent) 、技术( Technology)和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Tolerance),而人才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该研究结论被命名为“3T”理论 ,并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接受和运用于后续研究中。
而另外一些学者在对欧洲、南美洲、亚洲多个城市开展深入的案例研究基础后,指出政府的政策、城市便利的基础和配套设施,这2个因素亦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部分的学者认为政策支持或者政府功能在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力度越来越强,他指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指导创意经济发展,由政府予以政策性引导和调整,为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而另一部分的学者研究则强调,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配套设施和辅助机构的支持,如密集的交通和通讯网络、教育和培训、金融机构、专门商业服务、零售业、观众、研究机构等,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积极推动。
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我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遵循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大体呈现从东、中、西依次梯度下降的趋势。东部和部分中部省份发展水平较高,西部、西北部地区相对落后,整体上趋于集聚化发展。2009年,以广州市、深圳市为核心的珠三角、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同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已初步形成六大特色鲜明的区域:
第一,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为优势行业的首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
第二,以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等为优势行业,以上海为龙头城市,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
第三,以广告、影视、印刷、动漫等行业为特色产业,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
第四,以影视、旅游、服装等行业为特色,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
第五,以网络动漫游戏等产业为优势,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
第六,以电视广播、新闻出版为优势产业,以湖南长沙为代表的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人才、技术、宽容、政策以及基础设施5个因素产出系数分别约为0.198、0.262、0.218、0.009、0.148,这首先表明这5个因素对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都有正向影响。而技术、宽容、人才是影响我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3位的关键性原因。
影响因素之技术
技术的产出系数为0.262,排名第一,素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
这表明当前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的推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吸引大量的FDI、并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中国的转移快捷而频繁。技术的进步,正极大程度改变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经济运行模式和人们思维模式,对创意产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纵观时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影视传媒、动漫、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产业,它们无不与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数字化技术正以令人观止的速度渗透到创意产业的各个子行业,使传统的动漫、电影、广播、工业设计、绘图等产业纷纷迈向数字化新阶段。同时,数字化技术又在不断创造新的创意产业,如网络游戏、MP3 数字音乐产业等以创意为内容的数字产品层出不穷。
第二,技术加大了创意产品的个性化。文化创意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和个性化,而信息技术的推进能为创意产品的差异性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尤其是那些涉及三维造型、图像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的创意产业都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个性化制作、设计和复制传播,从而能更高效地服务于差异化群体。
第三,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创意产品的生产成本。网上制作、出版、传播的影视剧、电子图书产品正成为传统的音像制品、纸质图书报刊的替代。技术不仅革新了出版、音像等创意产品的制作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传播效率,还将制作和销售融为一体,而且直接降低了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经营成本。由此可见,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影响因素之宽容
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产出系数0.218,在现阶段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排名第二。
创意产业易于集聚在开放度高、容忍度高、进入障碍低、文化多样化、非稳定大、人口集中、公共服务完善的区域。
首先,区域中文化越多元,对各类新事物、新信息、新想法的接纳程度越高,创意涌现的速度越快。其次,区域越开放,外来人才进入的门槛越低,越能促进人才流动和竞争;最后,区域越包容,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松散、自由、灵活、无拘无束,从而强化创意阶层的自我身份认同,使其超越种族、性别、年龄、性导向和阶级地位,发掘和激发创意力。
今天,改革开放的推进,加强了我国区域之间、各区域与国外地区的交流,使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省份形成了更加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思想开放、兼容并蓄、容忍异见、机会平等的宽容环境能吸引、留住并培养大量的创意人才,鼓励他们自由思想、自由试验、自由创业,从而对促进我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影响因素之人才
人才产出系数为0.198,人才作为创意承载的主体,是除技术、宽容以外,影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排名不是第一,而是第三。这一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有所差别。如美国区域经济学家Florida认为,人才是影响美国创意产业发展第一位的因素。造成此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真正规模化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很多区域,创意人才短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创意阶层正处于培育和积累过程之中,因此创意人才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型产业。可是,即使在创意人才供给相对丰沛的北京,也并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的创意阶层。北京的创意人才在很多领域呈现短缺状态,数量、质量远远不及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都市。从发达国家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创意阶层的真正崛起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动力。因为,人脑才是创意产生的真正源泉,如果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门人才,机器、设备、网络等都只能是一堆冰冷的躯壳,只有人脑才能把它们合理地利用起来,并把文化、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有机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产品和服务。
影响因素之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产出系数将近0.148,在5个影响因素中,该产出系数排在技术、宽容、人才三个影响因素之后,但影响并不是很显著,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创意人才的缺乏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因为,缺乏创意的核心——创意人才,再好的基础设施也只是缺乏灵魂的冰冷的空间外壳。这也进一步表明,在当前的中国,即使各级政府都在全方位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如果缺乏创意人才,没有区域软环境大幅度改善,并不能有效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影响因素之政策
政策的产出系数为0.009,对我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力微乎其微。这说明,区域单一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投资兴建创意园区、提供创意产业优惠政策,无法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也一定程度解释了,中国有29个省域政府明确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园四处开花,但大部分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发展乏力的现象。
F.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象经济意义
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另外文化产业还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
等等
增加收入
以拉动经济增长。
G.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是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要与文化产业部门的供给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从需求方面说,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49美元,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统计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服务、通讯等项消费总计949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约19%。按照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城镇人口计算,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37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消费需求应该在6000至6500亿之间(6314亿元)。
从供给方面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汇总,我们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近年来(1998或1999年)进入统计的产值大约是6000多亿(1998年6240亿),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12.9亿元(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图书报刊355亿元,邮电通讯是1235.1亿元(1998年),音像制品12.7亿。(广告业等尚未计入。
以上两个大致相符的数字不过是分别从供需两个方面描绘了我国文化市场的规模,却还无法得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可以令人满意的结论。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况,由于还存在着各种体制性问题,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非对称性的平衡。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住房类基本不变,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第三产业应该占到GDP总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类产品的产值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这个标准达6个百分点,其总量大约是5000亿人民币。尽管我们可以去除由于消费习惯和体制因素而出现的误差,并去除可能用于非文化类消费的支出(如医疗等),余量也应该有3000至4000亿人民币。
对于这3000至4000亿人民币的市场空缺应该做如何理解?
一种解释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被大大压抑了,因此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根据我国文化产业部门各种散见的数字,我国的电影业、电视业存在大量的经营不善和亏损,许多作品出版后无人问津,库存积压严重;而一些作品却不明原因地骤然获利。有统计表明,电影的生产近年来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国共生产了170部故事片,为近10年来之最,此后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们本应不断增加的观众都上哪里去了呢?近年来,火爆一时的传统文化娱乐业如歌厅舞厅等经济效益迅速下滑,成为亏损行业。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
还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即我国居民事实上已经实现的文化消费有相当一个部分没有被列入统计。目前音像界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容量计算方法,即根据居民的消费类视听技术设备的拥有量估算音像制品的市场容量。根据这种方法,我国居民目前大概拥有:电视3.5亿台、CD机1000多万台、VCD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等等。如果按照每个硬件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制品统计,据信每年音像产品的总销售额应有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但根据有关部门1996年的统计,我国的音像制品只有不足20亿元的正版收入,占总量的2-3%;根据1999年的统计,正版收入约有50亿元 ,即使由于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据信实际市场规模也应该在1500亿至2000亿左右。这方面的事实说明,有相当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市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差别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安全问题的隐忧。目前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左右,银行存款约7万亿元,随着我国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真空。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限开放"的政策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说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资本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文化之果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资本垂涎的目标。
(二)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面对巨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媒文化集团大兵压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一点足令我们忧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从人员规模看,仅以文化部所属文化产业机构为例。截至1999年,我国文化部下属的企事业机构共33.07万个,这里包括了艺术演出团体、影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从业人员共166.15万人;当年国内演出场次是42.3万场;国内观众达4.69亿人次。文化娱乐业有机构17.47万个,90.3万人;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9.7万个,23万人 。这些单位的特点是大多机构较小,如文化部下属每单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从经营规模看,音像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音像制品的生产、复制单位近600家,每年生产正版音像制品(盒带、VCD、CD和DVD)两万种约2亿件(盘),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34万件,月生产不足3万;而销售单位约有7万个,每年全部正版音像制品销售2亿件,平均每个销售点一年不过卖3000来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图书批发零售业是另一个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属图书批发零售机构有13056个,2.3万人,营业收入只有5.45亿元,人均2万3千元左右,每天营业额为60来元。
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中表现得极充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与传统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共同特点: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是以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为"上级单位",并且建立在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这些新闻出版单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组;新的需求一般产生于新的行政机构,通过新的拨款来建立,同样先天不足。长此以往,新闻出版机构就随着行政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这些新闻出版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各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但是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报纸有2038种、期刊8178种、出版社500余家,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这是一笔经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自己不迅速对其加以整合、优化,转变其经营模式,增强其竞争实力,必然成为国际性传媒巨头的猎取对象。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正在形成尖锐矛盾。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 1998年,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刊办报,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切断了新闻出版单位与各个政府机构的传统依附关系;2000余家报纸和8000余家刊物被"逼"上产业化运行的轨道。1999年,开始了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2000年,"传媒概念"走红股市,开始尝试传媒集团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后浪推前浪,从分行业的、局部的改革,逐步进入整体性改革的阶段。
但是,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我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以后,要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却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与深层次改革问题相遇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其中的核心产业门类如传媒产业,既具有大众传媒的特点,又是党和国家的宣传渠道。如何基于这些特点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康发展,又保证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开拓。
但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党和国家确保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领导权的基础。应该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传媒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从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自主选择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新办法。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研究调控文化市场发展的新体制、引导精神产品流通的新机制,以及活跃文化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出现了全球性的"传媒汇流"和"放松管制"之后,由于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在重新考虑如何以新的产业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对待文化内容产业的问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对全球化的共同战略主题,将会出现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政策制订人员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形成战略矛盾,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是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上使用华语的人口为世界之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除在中国境内,还在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的华人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这应该说是中国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最有利条件,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最大消极因素。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的;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和在赶超发达国家时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几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明发展,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有形无形的文化符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和播传。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显然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比如,文化旅游是将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化为产业实力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中还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但是,在该领域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的成功案例至今还极为鲜见。从多年前全国各地灾难性的"人造景观热",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文化遗产所有权和管理权能否分离,市场机制如何引入问题上的多次争论,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彻底讨论,并转化为合理的政策法规。事实已经证明,凭空建造的主题公园永远不会有信誉,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则无异于破坏,正确的道路显然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但是,在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推动了文化旅游,我们还未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针,因此而贻误了诸多发展的机遇。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新兴产业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文化内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各国为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兰倡议下,欧盟国家开始启动一项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名为"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定为基础性内容。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因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1996年)可以说动手并不晚,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家发展战略,还没有将其上升为国家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深层危机。
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国际性信息技术集团和文化传媒集团早已开始着手整合世界各国的数字文化资源,为开发新的世界市场做好准备;中国文化资源关系到对中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占有,这块市场也为他们觑觎已久。1999年,美国大片《木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经国际传媒资本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强大竞争对手;2000年五一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假日经济"高峰,敦煌洞窟壁画在大量游人参观的压力下"不堪重负",美国的基金会开始与我商谈"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同年,日本信息技术企业加速了与我国故宫博物院关于建立数字化多媒体网上故宫博物院的谈判进程。这两件事说明,发达国家已经借助经济与技术双重优势,开始谋求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新一轮开发,这一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WTO是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WTO所形成的诸多协定、协议广泛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有关文化产业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即《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则也就自然地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贸易政策的文本基础,这就必然地要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带来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
然而问题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并不是为加入WTO、或根据WTO原则而制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这就出现了现存政策的目的性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
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颁布已经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规制对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于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因此,旧有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同时,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合并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在有的地方和领域,文化行政权力在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名义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这种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础,反而获得了新的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已经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于缺乏政策系统的创新支持,预期的改革效果并未出现,于是政府也就难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战略转变。对中国来说,顺利进入WTO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系统创新的有机联动,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不能实现整体性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也就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的。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还是体制性的。任何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基点都是两个,即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更何况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生存和成长于一个更为特殊的环境中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才开始,目前我
H. 如何理解文化产业
随着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实力较量已经从硬实力扩展至软实力,文化竞争成为当代国际竞争新的发展态势。为增强本国的软实力,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形成文化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争夺文化市场份额。
就我国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较多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主文化品牌缺失。自主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一国维系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砝码。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有自主品牌的文化产品,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迪斯尼动画、法国的时尚设计、韩国的网络游戏等等。相比之下,由于文化创新能力欠缺和文化传播能量局限,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尚未形成有分量的自主文化品牌。第二,自主版权文化精品太少。我国是文化产品进口国,本土文化精品严重不足,电影票房收入70%依赖进口大片,少年儿童喜欢的动漫60%来自日本、30%归属欧美,网络游戏市场半壁江山被外国公司所占领,畅销图书多为外国产品或中外合作产品。第三,盗版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目前,我国盗版现象依然严重,音像盗版率长期居高不下。从长远来看,盗版行为的存在,阻碍了文化创新,不利于调动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是我们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2008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公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战略主动期。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施的成功与否将决定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也正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升级和企业改造的关键阶段,文化企业能否在正确的产业政策指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庇护下,逆向而动,谋求发展的转机和胜机,事关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唯有以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后盾,以制度运用为重点,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才能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版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具体而言:
首先,以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后盾,营造文化创新社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明确界定产权归属,规范文化产品市场,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同时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当前,要以著作权法、商标法的新一轮修法为契机,完善相关产权制度,保障知识生产、传播与利用的智力劳动过程,服务于文化成果社会化、产业化、产权化的发展目标。
其次,以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为重点,构建创新政策体系。我国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虽比较先进,但并没有完全实现其预期的政策目标。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运用制度的经验不足。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的建立;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将知识产权制度与国家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外贸政策相互配合,并在有关政策出台时增加知识产权条款。
最后,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群。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标,对一国文化创意产业群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的硅谷地区、日本的关西地区、德国的巴登富腾堡地区、意大利的都灵及米兰地区、法国的巴黎和英国伦敦等地区,都是通过知识产权创造来形成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产业群。因此,我们要提高文化创新能力,选择关键的文化产业、重点的文化企业作为突破口,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形成强势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
I. 文化现象的现实表现包括哪些方面
当我们要瞥向文化现象的时候,首先必须划定它的界限。文化一词在它的使用中具有多种意义。“概而言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物质活动层面。文化作为人的现象,是人向人的不断生成过程。因此‘文化’就是‘人化’。如果将人化理解为一个现实的事实,那么它就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第二,精神活动层面。文化不能直接等同于人心理、情感和思想,而是它们的表现,因此文化指人们对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建构,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和制度的设立。第三,文字符号层面。因为文字符号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聚集,所以它是文化最集中的显现。于是人们毫不奇怪将学文化等同与学文字,把文化哲学也命名为符号哲学”。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的使用中,这三种文化的意义可以说是同时使用的。其中也许第二种语义的使用最为广泛,如人们熟知的联合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组织中的文化就是第二种语义的文化。 虽然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但它只是在当代世界成为了一个突出性的问题。为什么?人类漫长的历史主要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而不是精神活动的历史。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时候,人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身体,凭借自己的双手。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才逐渐地不断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获得自由。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机械技术是人的身体的解放的话,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为信息技术则是人的大脑的解放。当代世界的文化问题实际上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使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同时具有更多的可能去从事文化生产和消费。不仅如此,它还使文化生产和消费本身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前景。在这样的意义上,当代世界的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信息文化,或媒介文化,如书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等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要载体。 中国当然是一个文化的古国和大国。与西方以基督教为主体的文化不同,中国形成了儒家、道家和禅宗的文化,它们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但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一方面,基督教及其相关的西方文化借助于帝国主义更进一步侵入中国,给与中国文化致命的一击;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自身由于其衰败也导致中国人自身对于其根基发生了怀疑。文化的危机固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严重问题,但比它更严重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的危机。因此政治问题压倒了文化问题。这表现为:首先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民族的斗争,其次是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阶级斗争,最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这里的经济被理解为最大的政治。只是当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文化问题才迫切地突显出来。 这在于文化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整体的其它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的发展失去了平衡并发生了矛盾。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建设相对向前,而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落后。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生活缺少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出现了心理和精神的病态。但这种种问题促使了一种时代意识的觉醒:不仅要建设小康社会,而且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全面性就意味着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也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所谓的精神文明就其主体而言就是文化的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的使命在根本上是克服社会的种种矛盾。但一种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了三个根本的方面。首先是社会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公平正义;其次是生态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最后是精神和谐,即真善美成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中的精神和谐方面实际上给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除了设定文化建设的理念之外,还给它提出了一种制度转型的要求。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机构和设施是属于政府并为政府所管理的,因此毫不奇怪它要服从行政干预并为行政服务。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社会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与此不同,文化机构及其设施仍然固守于计划经济的限制之中,依然是远离市场经济的。为了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建设必须考虑新的出路。它就是人们所提出的文化产业的问题。这无非表明,尽管文化自身有其社会性和公益性的意义,但它也必须将自身看成是一种产业,如同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一样。于是文化就必须将自身作为一个商品,置于市场之中,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去生产,去交换,并去被消费。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么文化就不仅会成为文化产业,而且可能会产业化。 文化建设变成文化产业的建设势不可挡。事实上,这不过是开端而已,远不是终结。虽然一些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整体而言依然具有许多困难。对此姑且不论,就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中国和西方如美国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但关键不是人们是否要坚持走文化产业的道路,而是人们如何走文化产业的道路。 目前的文化产业建设必须面对当前中国文化现状的种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文化在不同方面的非均衡性发展。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