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业支柱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业支柱

发布时间:2020-11-24 23:33:42

『壹』 什么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手段

海洋经济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手段。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它们都属于现代海洋经济的范畴。
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外太空转向海洋,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包括高新技术引导下的经济竞争。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海洋石油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已经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海洋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资源消耗型到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同时,我国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等等。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政府网2013年1月17日发布的消息,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新建各级各类海洋保护区80个,2015年海洋保护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重达到3%。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时期海洋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2015年增加值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提高。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引领作用,推进形成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结合落实国家关于沿海区域发展的部署,着力培育一批重要的海洋经济增长极。
总体看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总量持续上升,但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广东、山东和上海,2008年总计占到全国海洋产值的53%以上;海洋开发仍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合理,2009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占全部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7%,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只占5%左右;不同区域海洋产业结构不均衡,区域海洋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较显著的两极分化态势。
未来,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走好海洋经济这步棋,充分发挥所拥有的海洋资源优势,把握好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否获得新动力的关键问题之一。
参考;http://finance.qq.com/zt2013/hyjj/

『贰』 如何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日前有专家表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的关键时期,多地已经开始加速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有专家表示,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更优越的区位条件、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开放的产业结构以及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叁』 关于我国海洋经济的相关资料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概况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1、海洋渔业
1992年以来,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年海洋渔获量934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42万吨;2005年海洋渔获量已达28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l 385万吨,海洋渔获量提高了3倍,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了5.7倍;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比重已从26%上升到49%。2005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3258亿元,是1992年海洋渔业总产值的7倍。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6989万标箱,是l994年的17.4倍,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海洋主要港口旅客吞吐量7290万人次,是l994年的l.4倍。
3、海洋船舶工业
我国造船量已连续l2年居世界第三位;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综合吨,是1996年的7.2倍;造船总产值1 l45亿元,是1996年的5.9倍;船舶出口达到l l71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l9%。
4、海盐业
2005年我国海盐产量为2829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海盐和海洋化工业总产值433亿元,是1994年的9.5倍。
5、海洋油气业
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3175万吨,是l994年的4.4倍;海洋天然气产量62.7亿,是l994年的16.7倍;海洋油气业总产值866.9亿元,是1994年的l2倍。
6、滨海旅游业
2005年滨海旅游收入3942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ll47亿元,而l994年国际旅游收入只有321亿元。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近10年来,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估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年。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近1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 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另外,海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已经超过600多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1000亿元。因此,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预计,滨海旅游业将迅速成长为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有意识的计划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从“八五”末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48∶14∶38到 “九五”末的50∶17∶33。最明显的变化是,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海洋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
“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全职劳动就业增加了近40万人。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产业结构相一致,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 70%的就业人口,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第二产业,劳动就业率较低,但劳动生产率最高。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数字只有400多万人,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而且,目前我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而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美国把临海、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这样,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到1998年,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目前,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情况看,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占沿海省区市GDP总量5.5万亿元的 6.88%。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
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0.3,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 0.96;海岸系数(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是优势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态势21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今后10年甚至50年内,国际海洋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包括高新技术引导下的经济竞争。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外太空转向海洋,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将加速,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未来50年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加拿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提高贡献,扩大就业,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迎接跨世纪的一次革命;澳大利亚在今后10年~15年要强化海洋基础知识普及,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国际海洋竞争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发现、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勘探开发新的海洋矿产资源;获取更多、更广的海洋食品;加速海洋新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更安全、更便捷的海上航线与运输方式。
海洋是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希望在21世纪世界海洋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期望在海洋领域找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国际上海洋高技术发展有以下五个重点领域: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海底勘测和深潜技术。总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高技术开发已上升到各国最高层次的决策范畴,并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安排。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23万亿美元的4%。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发展前景看好。一是海洋石油工业。全球海上石油的探明储量为20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投入开发的经费每年达850亿美元。2000年海上石油产量约13亿吨,占世界油气总产量40%,产值约3000亿美元。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产量将超过陆地油气产量。二是滨海旅游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约为25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3倍;1998年全世界40 大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沿海37个国家的旅游总收入达3572.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三是现代海洋渔业。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发展为捕—养—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产。近10年来,全世界海洋渔获量每年达8500多万吨,产值约2000亿美元。四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全世界较大海港2000多个,国际货运的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199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约为1.5亿标准箱,海运收入1500亿美元。总之,世界范围内的海洋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资源消耗型到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世界海洋产业结构不久将可能出现三、二、一的排列顺序。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可能要略滞后于世界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变,首先可能过度到二、三、一结构。
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目前,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世界3/4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这一地带占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有44.74%的城市数和51.44%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东部沿海地带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的59.81%和47.44%。研究预测表明到2020年或21世纪中叶,60%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兴起,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保持年均0.63个百分点的增幅,2002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34%,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现状水平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预计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未来50年,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正在编制中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将对我国“十五”及以后10年的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规划安排。提高认识,认准方向,扎实推进,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世界级海洋经济大国甚至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肆』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1、我国有强大的海洋运输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
2、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3、海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伍』 请问,世界上海洋油气产值已占海洋经济总量的50%以上的国家有哪些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中国现在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概况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1、海洋渔业
1992年以来,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年海洋渔获量934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42万吨;2005年海洋渔获量已达28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l 385万吨,海洋渔获量提高了3倍,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了5.7倍;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比重已从26%上升到49%。2005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3258亿元,是1992年海洋渔业总产值的7倍。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6989万标箱,是l994年的17.4倍,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海洋主要港口旅客吞吐量7290万人次,是l994年的l.4倍。
3、海洋船舶工业
我国造船量已连续l2年居世界第三位;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综合吨,是1996年的7.2倍;造船总产值1 l45亿元,是1996年的5.9倍;船舶出口达到l l71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l9%。
4、海盐业
2005年我国海盐产量为2829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海盐和海洋化工业总产值433亿元,是1994年的9.5倍。
5、海洋油气业
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3175万吨,是l994年的4.4倍;海洋天然气产量62.7亿,是l994年的16.7倍;海洋油气业总产值866.9亿元,是1994年的l2倍。
6、滨海旅游业
2005年滨海旅游收入3942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ll47亿元,而l994年国际旅游收入只有321亿元。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近10年来,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估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年。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近1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 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另外,海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已经超过600多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1000亿元。因此,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预计,滨海旅游业将迅速成长为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有意识的计划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从“八五”末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48∶14∶38到 “九五”末的50∶17∶33。最明显的变化是,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海洋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
“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全职劳动就业增加了近40万人。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产业结构相一致,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 70%的就业人口,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第二产业,劳动就业率较低,但劳动生产率最高。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数字只有400多万人,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而且,目前我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而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美国把临海、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这样,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到1998年,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目前,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情况看,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占沿海省区市GDP总量5.5万亿元的 6.88%。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
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0.3,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 0.96;海岸系数(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是优势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编辑本段]海洋经济发展态势21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今后10年甚至50年内,国际海洋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包括高新技术引导下的经济竞争。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外太空转向海洋,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将加速,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未来50年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加拿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提高贡献,扩大就业,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迎接跨世纪的一次革命;澳大利亚在今后10年~15年要强化海洋基础知识普及,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国际海洋竞争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发现、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勘探开发新的海洋矿产资源;获取更多、更广的海洋食品;加速海洋新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更安全、更便捷的海上航线与运输方式。
海洋是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希望在21世纪世界海洋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期望在海洋领域找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国际上海洋高技术发展有以下五个重点领域: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海底勘测和深潜技术。总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高技术开发已上升到各国最高层次的决策范畴,并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安排。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23万亿美元的4%。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发展前景看好。一是海洋石油工业。全球海上石油的探明储量为20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投入开发的经费每年达850亿美元。2000年海上石油产量约13亿吨,占世界油气总产量40%,产值约3000亿美元。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产量将超过陆地油气产量。二是滨海旅游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约为25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3倍;1998年全世界40 大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沿海37个国家的旅游总收入达3572.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三是现代海洋渔业。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发展为捕—养—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产。近10年来,全世界海洋渔获量每年达8500多万吨,产值约2000亿美元。四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全世界较大海港2000多个,国际货运的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199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约为1.5亿标准箱,海运收入1500亿美元。总之,世界范围内的海洋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资源消耗型到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世界海洋产业结构不久将可能出现三、二、一的排列顺序。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可能要略滞后于世界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变,首先可能过度到二、三、一结构。
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目前,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世界3/4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这一地带占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有44.74%的城市数和51.44%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东部沿海地带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的59.81%和47.44%。研究预测表明到2020年或21世纪中叶,60%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兴起,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保持年均0.63个百分点的增幅,2002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34%,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现状水平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预计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未来50年,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正在编制中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将对我国“十五”及以后10年的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规划安排。提高认识,认准方向,扎实推进,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世界级海洋经济大国甚至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陆』 海洋经济与海洋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1.1 2007年我国海洋产业经济概况

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翻了5番,2000年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平均每年递增15.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2005年,我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6987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已达到中上水平。

“十五”期间,海洋产业布局更趋于合理,海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已由“九五”末期的50∶17∶33调整为2005年的17∶31∶52。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0958亿元。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49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11%,比上年高出0.1个百分点(图2.1)。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的部分。《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总的发展趋势呈现4个特点:

图2.1 2001~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发展

一是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趋突出。

二是海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回落,2007年全国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为15.1%(按可比价计算),相比2006年有一定回落,表明逐渐由数量增长型过渡到质量增长型。

三是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结构为5.1∶46.2∶48.7,与2006年的5.4∶46.6∶48.0比较,第三产业增长了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有所提高,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海运交通和滨海旅游及海洋服务业发展迅速。

四是涉海就业规模逐步扩大,涉海就业人员3157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的15.8%。

2007年,我国12个主要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按其全年实现增加值由高到低排位如下:

1)海洋交通运输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箱,首次跃居世界第2,仅次于新加坡。

2)滨海旅游。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全年增加值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3)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1904亿元。山东省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28.7%,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4)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增加值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新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气田,其中9个为自营油气田。广东省和天津市海洋油气业增加值之和占全国海洋油气业增加值的85.3%。

5)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跃居世界第1,超过7000万载重吨。辽宁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29.5%,位居全国第1。

6)海洋工程建筑业。沿海各地加快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步伐,多个大型海洋工程项目投入施工。全年实现增加值342亿元。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49.7%,居全国首位。

7)海洋化工业。包括海盐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的化工产品生产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8)海洋盐业。是指利用海水生产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活动,包括采盐和盐加工。全年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54.4%,继续居全国首位。

9)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品与海洋保健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活动。全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山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46.3%,居全国首位。

10)海洋电力业。是指在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能、海洋风能进行的电力生产活动(不包括沿海地区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全年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广东省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24.9%,位居全国之首。

11)海洋矿业。包括滨海砂矿、土砂石、地热、煤矿开采和深海采矿等采选活动。2007年,国家正式实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海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海洋矿业呈现出稳中趋降的趋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减少24.2%。

12)海水利用业。是指对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动等。2007年,《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稳步推进,海水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海水利用产业化进展迅速,海水利用业初具规模。全年实现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目前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5∶46∶49。各主要海洋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海洋船舶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均超过17.0%以上。其中海洋油气业在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长,而滨海砂矿业有所减少(图2.2)。

图2.2 2003~2007年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砂矿业在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2.1.2 海洋矿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海洋矿业,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其次为滨海砂矿、某些近岸固体矿产(如由陆地向海底延伸的海底煤矿、铁矿)和磷钙土等。

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从1990年的9.07亿吨增至2007年的12.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4%,天然气产量7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5%。近25年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结果。海洋油气业在海洋矿业中占主导地位,在世界海洋产业经济中居首位,其产值约6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总产值(18500亿美元)的35.13%;其次为海洋运输业和海洋渔业。

据国家海洋局《2007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资料,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成为第1大海洋产业;滨海旅游业增加值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海洋渔业增加值1904亿元,退居第3位;排序第4位的是海洋油气业,其增加值为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前三个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57.8%,成为我国海洋经济三大支柱产业。

其余9个产业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42.2%。其中海洋油气业增加值769亿元,居第4位;而滨海砂矿业增加值仅5亿元,居第11位。由此可见,目前海洋矿业在我国经济中的贡献率较低,与世界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砂矿业相比,差距还相当大。

『柒』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它具体通过海洋生产总值体

(1)图1反映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GDP翻了一内番;容图2反映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2)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④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抢占海洋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捌』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内陆怎样与浙江发展海洋经济

金华将以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龙头,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优化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以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提升特色产业合作层次;以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深化山海协作工程;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等五大措施发展海洋经济。

一、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龙头,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我们要整合市场资源发挥义乌市场的独特作用,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进口和转口贸易,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打造义博会、文博会、森博会等国家级会展平台,建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优化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我们将加强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市规划涉海肿大项目各、计划投资722亿元,其中交通、能源和物流类项目33个、投资546亿元。发挥交通区位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加快形成以8条高速公路、8条铁路和义务机场、兰溪港为主干的综合运输网络,提高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能力。大力发展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市场贸易型物流,以永武缙产业带为主题的工业物流,以能源、建材、粮油为基础的纽带转运型物流。加强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拓展金华、义乌等“内陆港”服务功能,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打造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

三、以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提升特色产业合作层次。金华新兴产业聚集区将着力发展游艇等专业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发电设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将重点推进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全市12个个开发区将立足特色产业基地,结合这种信息产业园、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永康五金产业总部中心建设,加强陆海产业合作,打造陆海协调发展示范区。

四、以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深化山海协作工程。积极适应浙江海洋战略布局,主动接受沿海地区辐射和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突出特色产业合作和劳动力转移合作,深化山海协作,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工作。依托中心镇和特色村,优先发展休闲产业,加强“浙中凉都”避暑度假游、义乌小商品城购物游、横店影视体验游、武义温泉休闲游与海岛风情游等旅游目的地的对接,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加快建设绿色产业供应基地。

五、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支持全市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以创业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昂扬锐气,积极产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低丘工业、缓坡村镇、保护开发、集约利用”的新模式,积极争取开发国家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保障陆海科技发展用地。依托浙中地区拥有的浙江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以及62所哦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加强涉海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训,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强化海陆联动的人才支撑。

『玖』 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

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经济地位加速提升。200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近年来的最高点10%;之后便在9.6%左右徘徊,海洋经济地位得到巩固。预计后期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其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据数据分析显示,2003-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海洋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2003-2004年,海洋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平分秋色,2005年,海洋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加速,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为16.75%;2006-2010年,海洋第一产业占比维持在5%-6%,第二、三产业占比则维持在47%以上。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同比增长12.8%。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长,政府适时调整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洋经济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已经相继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产业将会有跨越式发展。 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近1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 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另外,海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已经超过600多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1000亿元。因此,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预计,滨海旅游业将迅速成长为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尽管增速有所放缓,海洋经济依然保持相对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据国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2.8%;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0亿元,同比增长5.3%;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4455亿元,同比增长8.8%。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情况看,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占沿海省区市GDP总量5.5万亿元的 6.88%。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
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0.3,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 0.96;海岸系数(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是优势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拾』 如何加速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张占海表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的关键时期,部分产业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慢、融资难、盈利难等问题。因此,为了培育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各地纷纷把计划重点放到了优化产业结构上。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立足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并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此外,要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扶持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加快形成海洋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阅读全文

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业支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