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产业详细分布
定襄法兰最多,原平铝、锅炉、化肥最多
继出台焦炭、煤炭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昨日(11日),山西省政府又出台了电力、新型材料、食品、煤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业等六个产业的振兴规划。至此,山西八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炉,未来两年,这些产业将按照规划中的蓝图目标发展。“从本周起,这些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将接受专业培训,以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省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电力产业
将建八大煤电基地
未来两年,我省电力产业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建设八大煤电基地。
按照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要求和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8个大型煤电基地,北部为大同、神头、河保偏基地,中部为阳泉(含寿阳)、吕梁基地,南部为临汾基地,东南部为长治基地、晋城基地。
到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电力企业重组,我省将形成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发电和电网企业,晋电将实现向山东、湖南、湖北和江苏输送。通过电价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电价同网同价。
新型材料行业
两年培育40个骨干企业
未来两年,要将新型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产业。到2011年年底,全省新型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递增15%,达到620亿元。将从9个方面具体着手,分别为新型建筑材料、镁合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到2011年,培育40个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冶金行业
太钢将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
作为全省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省政府“授权”太钢集团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力争到2011年,该集团生产规模达2000万吨以上,2015年达3000万吨以上,届时太钢集团产能将占到全省钢铁产能四分之三以上。
此外,还将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5个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四个百万吨氧化铝生产基地,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镁工业基地和中条山铜业基地。
食品行业
两年增加5个名牌产品
未来两年,我省食品产业将着重打造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到2010年,全省食品产业中国驰名商标由目前的6个增加到10个,名牌产品由10个增加到15个。
酒类、食醋、乳制品是我省传统的食品产业,未来两年我省将重点扶持这些食品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特色食用油、干鲜果蔬、功能食品五类特色产品的加工。同时,我省还将培育壮大饮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三大现代食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建设国家示范五大基地
装备制造产品一直是我省的“拳头”产品,在新出台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1年,在该行业培育出10个国内名牌和8个中国驰名商标。
我省提出将建设煤机成套、铁路装备等具有国际水平的五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发展铸造等四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省政府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贴息、投资补助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煤化工产业
建立国家级工程中心
我省在此次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将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4户,超50亿元企业6户,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将占到全省60%以上。
煤化工是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为此,我省将建立1个国家级煤化工工程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集中中心、20个省级技术中心,希望在劣质煤、高硫煤气化等制约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为支持科技创新,我省将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帮助煤化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山西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详解
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推进我省优势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决定编制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煤炭、冶金、电力和新型材料等四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5月13日,在全省工业振兴大会上,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就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要性、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详解。
规划的重要性—— 解决各产业当前问题,紧抓机遇实施规划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我省优势产业发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等优势产业,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省优势产业较好地发挥了资源、区位、技术、经济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优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省各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产能比重大;深加工产品发展不足,技术瓶颈尚未突破;资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仍有差距,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生计问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山西省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支柱产业市场需求低迷,生产大幅回落,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各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宝卿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对我省优势产业形成了严峻的冲击,但也为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一是从中央政策看,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从长远发展看,山西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会改变,国家在我省的各类试点所形成大的政策支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三是从各产业发展看,我省拥有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因此,必须紧抓机遇,制定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加快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规划的编制过程—— 多方征求意见,两月余规划出台
2009年2月中旬,王君省长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尽快编制我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焦化、煤化工、食品、装备制造由省经委负责编制。会后,陈川平副省长召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负责同志就规划的起草作了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的专家成立了规划起草组,在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规划“征求意见稿”。
3月下旬,省发展改革委致函省经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十余个部门和有关省属企业征求意见,并专程征求中国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国家“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周少雄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许并社教授和国家有关规划执笔专家的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规划“上报稿”,报省政府领导审阅。
在编制《材料规划》的不同阶段,省领导多次指示抓好编制工作,王君省长、牛仁亮副省长、陈川平副省长始终关注规划的编制情况,多次审阅规划各稿并提出编制要求,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有关规划的最新精神,形成了各规划“送审稿”。4月下半月,各规划陆续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期均为3年,目标、任务、措施明确
“各规划的规划期都是2009年~2011年,同时,着眼‘十二五’,提出了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各规划参照国家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分析了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李宝卿在发言中重点解读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各规划均包括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三个部分。
以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四个产业规划为例,各产业按照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总量目标:到2011年,煤炭生产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煤炭生产能力每年8.5亿吨;冶金产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铁、粗钢、氧化铝、电解铝和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800万吨、200万吨和60万吨;电力按照国家和省规划统筹布局,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外送电达到1800万千瓦;新型材料产业要培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九个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20亿元。
而各规划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共同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方面,综合近期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提出了高标准的技术水平要求,作为各产业的准入门槛。以煤炭产业为例,新建矿井规模不得低于年产120万吨;兼并重组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规划提出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兼并重组相关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煤炭产业为例,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处,形成3个亿吨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我省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要实现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出要关闭小煤矿和兼并重组1600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电解铝产能20万吨;关停火电机组260万千瓦;关停淘汰水泥行业的机立窑等落后窑炉。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在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实行资源保护性开采的政策,对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完成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达标率等节能减排任务。规划还提出加快煤层气开发,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拓展晋电外送市场等任务。
此外,各规划还提出了相关推进措施,以促进产业调整和振兴,其共同的措施包括积极拓宽产品市场、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适当增加土地供应、改善投融资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六个方面。
规划的实施——扎扎实实做好四方面工作
据李宝卿介绍,为扎实推进各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各规划最后部分明确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各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责任,提出了有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共同促进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作为全省综合经济管理和投资主管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全局意识,做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把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提供运行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二是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做好推进工作的联系沟通,在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中,加强与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牵头事项的衔接,做好配合事项的协作,加强与市、县发展改革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到政令畅通、下情上达;三是提高服务意识,解决规划项目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规划项目的审核,帮助项目单位完善规划土地、环评、节能审查等程序,帮助项目单位落实建设条件,共同努力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李宝卿特别强调,第四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即争取国家对我省规划项目的支持。他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核准和资金安排上对我省规划项目给予支持。
『贰』 就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长期以来,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令全省所深思、为世人所关注。十几年来,山西也一直在探讨转型发展的道路。
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城市、全省综改区和太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担负着在全省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近几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转型”,在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产业以及全产业链的布局方面成绩卓著。
在“中博会”上,省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太原经验”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在山西省内以及其他中部城市的实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 产业结构转型战略明确
面对“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太原市确立了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进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目标。
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重点之一是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统领着太原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实施。其重点建设“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四大服务中心”。
工业新型化要大力发展重型机械和矿用成套设备、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不锈钢、高性能特种钢、高性能镁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园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高起点规划文化旅游业,大力度整合各种资源,高标准建设精品线路,高水平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以能博会、中博会、晋商论坛为平台,大力发展会展业,拓展规模、丰富内容、扩大影响,打造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把现代金融业作为推进全市、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同时,太原市加大力度,引进上马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速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当前,太原市产业结构转型呈现出 “一增一减”的显著特征,“一增”主要是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发展速度加快;“一减”是指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回落,增速明显放缓。表明全市产业结构转型进程加快,质量提升。
B “全产业链”布局意识超前
“中博会”期间,中部六省在讨论外来投资模式时,提出一个共同的期望,即“全产业链”的布局。在这方面,太原市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布局,成为一个成功典范。
太原市借鉴世界500强企业在东部地区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成功经验,打造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发展,一是强化政府导向作用,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能力。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制度阻隔,因地制宜制定现代装备制造业支持发展政策,合理规划产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对区域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优化整合产业链条,构筑企业共生网络。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融入产业合作网络,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明确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和优势,形成规范的具有良好信誉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基地,从而推进现代装备业配套协作体系建设,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竞争中有合作的企业共生网络。三是规划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根据太原市装备制造业优势、特色门类,加快发展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强调规模性、专业化和集聚性,培育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链完整、发展环境优化、布局相对集中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并充分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C 吸引500强企业想到做到
如何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的目光,进而引进、把500强企业留在太原?为此,太原市下了不少工夫,千方百计降低引进企业在太原发展的关系协调成本,提高企业发展的确定性和理性预期,把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作为推进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保障。
首先,太原市致力于创建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坚决纠正“以罚代管”、“只收费不服务”等损害发展环境的做法,坚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种侵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非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保障投资者及其企业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企业和客商创造安居乐业、平安经营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创建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以建设效能政府为重点,实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大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取消、调整、下放、不公布市级审批事项215项,减少幅度达56.5%。实施项目推进领导负责机制,围绕产业转型项目,落实首办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对于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亲自抓。
三是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环境。加强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引进企业的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揽子解决引进企业员工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多项社会保障,解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以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各项改革为重点,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海关等综合配套政策方面率先创新突破,构建推进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新体制、新机制。
『叁』 山西八大产业是什么
山西八大产业:
1、种植业
2018年,山西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55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5千公顷。
2、林业
2018年,山西省完成造林面积340.1千公顷,增长9.0%。年末山西省森林面积3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
3、畜牧业
2018年,山西省猪牛羊肉总产量77.1万吨,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62.5万吨,下降0.3%;牛肉产量6.5万吨,增长10.0%;羊肉产量8.1万吨,下降5.0%。牛奶产量81.1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102.6万吨,增长0.7%。年末生猪存栏549.5万头,生猪出栏814.6万头。
4、渔业
2018年,山西省水产品产量4.8万吨,下降9.9%。
5、工业
2018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
6、建筑业
2018年,山西省建筑业增加值1152.8亿元,按不变价增长6.1%。
7、房地产业
2018年,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376.6亿元,增长18.0%。
8、邮电通信
2018年,山西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4.1亿元,增长29.9%
(3)各市政府应按照山西省产业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2018年,山西省国资委提出,山西省属国企要把更多资源配置到发展新产业和新动能上,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省属企业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
按照目标,未来三年,山西省属企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0.9%,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产业增加值年均下降4至5个百分点,占比下降到50%以下。
『肆』 2014年2月山西省关于利用荒山,废旧厂地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惠政'策的意
山西省《关于加快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一)
2014-02-19 11:33:57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作者: 【大 中 小】 【手机版阅读】 评论:0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精神,促进全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和切入点,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有效需求;健全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我省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促进我省光伏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通过全省调研,在全面摸清我省光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积极鼓励利用荒山、废旧厂矿建设地面光伏电站,利用建筑物建设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
政策扶持、市场调节。在光伏发电发展初期,以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投资光伏发电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政策退出机制和市场化发展机制,培育光伏企业核心竞争力。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和行业自律,支持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鼓励政策为引导,以推广应用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建立适应我省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标准和秩序,积极推进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2015年底,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万千瓦,2020年底,力争达到500万千瓦。
二、积极开拓光伏应用市场
(四)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
鼓励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优先支持用电量大、用电规律与发电率契合度高的工业园区、大型会展场馆、大型商场超市等建筑构筑屋顶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利用政府资金建设或节能改造的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办公建筑中,积极推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支持偏远地区利用光伏发电解决无电和缺电问题。鼓励在城市路灯照明、通讯基站、交通信号灯、城市公园广场及附属建筑规划建设应急光伏发电站。
(五)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
充分利用废弃矿山、戈壁、荒地等难以开发土地以及大型农业设施等,在落实发电消纳的基础上,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有序推进”的原则,建设大型光伏电站。鼓励利用既有电网设施按多能互补方式建设光伏电站。协调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保证光伏电站发电及时并网和高效利用。
(六)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加强对话协调,推动光伏产业开展产业国际合作。规范光伏产品进出口秩序,完善企业行为自律,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财务状况好的光伏企业出口创汇。鼓励光伏企业创新国际贸易方式,积极探索在境外开展投资生产合作。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业水平,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新兴市场,促进光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销市场。
『伍』 急急急!!!山西省政治经济情况和发展!重点发展的城市
2012年,山西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世界经济胶着、国内经济放缓等复杂多变形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测算,2012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712.9亿元,增长10%,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国家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29.7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3亿元,增长9.6%。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增产6%,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生产的良好态势,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的初步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9升1 降”。前三季度,原煤、洗煤、焦炭、生铁、粗钢、钢材、原铝、氧化铝、水泥、发电量1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焦炭产量同比下降5.2 %,其余9种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6.8亿吨,增长7.0%;水泥、洗煤、粗钢、钢材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6.6%、14.9%、12.6%、12.4%。
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302.1亿千瓦小时,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6.3%。前三季度,太原铁路局铁路货运量4.1亿吨,增长2.0%;公路货运量5.3亿吨,增长9.6%。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1.4亿元,增长25.8%,快于上半年1.7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2991.7亿元,增长19.8%;民间投资完成2591.8亿元,增长32.8%。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7.5亿元,增长28.8%,快于上半年1.1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总体平稳,旅游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72.4亿元,增长15.3%,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增长15.1%,批发业增长17.0%,住宿业增长16.7%,餐饮业增长15.4%。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总收入1349.3亿元,增长36.4%。
5.对外贸易降幅缩小。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103.8亿美元,下降4.5%,降幅较上半年缩小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44.0亿美元,增长6.8%;进口总值59.8亿美元,下降11.4%。
6.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118.8亿元,增长16.9%,较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6.1亿元,增长23.7%,较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
7.信贷增速有所加快。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848.6亿元,增长16.1%;贷款余额12963.0亿元,增长19.2%,存贷款增速均比8月末有所加快。
8.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回落。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9.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16.6亿元,增长26.7%。其中侧重民生类的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5.0%、34.9%、30.8%、25.1%、10.6%。
10.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4元,增长13.1%,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88.0元,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宏观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大。下一阶段,全省上下应继续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力争实现全年经济目标。
『陆』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产业转型应何去何从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转型将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因为新能源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