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产业经济理论有哪些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贰』 谁能介绍几本有关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书,侧重行业发展历史方面的,不要宏观的经济史。
1.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中译本,2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尔?F?施普博:3《管制与市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尔?F?施普博:《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内?穆素:《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安娜?兰格多里:3《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中译本,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赛特斯?杜玛、3海因?斯赖德:《组织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上的应用》,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12.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罗?杰罗斯基等:《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中译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柯伦柏:《拍卖:理论与实践》,3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青木昌彦:《企业合作的博弈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泽维尔?维夫斯:《公司治理: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傅军、张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译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尔马?沃夫斯代特:《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麦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斯卡特里罗:《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28.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中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叁』 试述企业战略管理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管理层次增多
2、企业发展的途径已从集中化转化为多样化
3、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迅速化提高
4、企业之间的竞争加速
『肆』 波特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根据每个国家产业表现及竞争优势来源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具体是什么
摘要:文章将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即企业— —环境综合范式分析阶段,以环境适应范式为核心的分析阶段,多种范式并存阶段;提出了战略管理学说体系的总体框架;探讨了战略管理面对的挑战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战略管理;演进;展望;企业内部;企业环境
一、企业战略管理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
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的最大变化是由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关税壁垒逐步打破,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尽管并购的失败率将近5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改进的预测技术进行规划,这就是战略规划学派的兴起。战略规划理论是以未来可以预测为前提或假设的,认为战略是要让企业自身的条件与所遇到的机会相适应。制定战略规划的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战略制定、评估、选择与实施。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认为战略是如何匹配公司能力与其竞争环境的商机。可以看出早期的战略管理思想具有集成、综合的特征。
二、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代表,企业经济环境变化表现为突发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兼并有增无减,同时面对日本和欧洲的挑战,全球性竞争加剧。随着环境变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这时,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包括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便占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
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的适应性观点(认为战略成功的本质在于战略的适应性,包括环境适应、资源适应与组织适应),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认为战略就是对环境变化的逻辑反应等理论。
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组织分析集中表现为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主要对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经营业绩及三者的关系做实证研究,探索各种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实证与规范含义、政府反托拉斯活动的组织及其后果,旨在制定提高市场绩效的各种政策。产业组织理论早在1959年随着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而成熟,从时间上可以看到,产业组织理论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市场结构决定厂商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企业的业绩,这种观点显然是成立的。
始于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基于产业分析的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其假设是产业结构是企业赢利的决定因素。
由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处在无吸引力行业能够获得高利润?而平均赢利水平很高的行业存在经营业绩很差的企业?为什么许多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进入平均利润率高的不相关行业后会失败?为此,1985年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理论,试图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中来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并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很明显的是,企业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将企业看作是一组活动,显得过于简单。波特的战略只是告诉人们在何种市场结构下采用何种战略,至于如何改变市场结构,没有提供策略指导。同样是基于环境的分析,网络优势论与Porter的产业环境分析理论有相近之处,但Porter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在其中的定位。网络优势论是从关系的维度,强调的是企业在一个个不同的组织所构成的网络中的定位。这些组织包括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公共部门、政府、大学、公共实验室、图书馆和其他信息中介机构,及私人部门、独立科研机构、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任何一个企业总是位于一个由这些组织构成的网络之中。成功的企业往往位于一个有效的良好网络之中,拥有一个有效的网络,并在其中居于优势地位。
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多种范式并存阶段
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资源论、钻石模型、平衡计分卡、竟合论、超强竞争论等战略理论,可以说是多种范式并存。
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19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钻石模型。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机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
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波特的战略理论真正上升到了科学的层次。因为科学的理论不仅是解释现象,还能指导人们正确行动。当然波特的理论并非尽善尽美。第一,对企业内部结构的分析过于粗造。第二,没有对企业社会关系的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经理可以通过把公司的战略和使命转化成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建立平衡计分测评法(罗伯特特·S·卡普兰,大卫·P·诺顿,1992)。
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1990年代从企业社会关系维度考虑企业战略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超强竞争理论。在竞争理论方面,理查·达维尼提出超强竞争。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无法建立不败的竞争优势,每一种优势都有消失的一天。所以企业应当顺应市场竞争的动态发展,积极瓦解自己的优势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暂时的优势,以一连串短暂的行动积累成持久的优势。
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并没有超越资源及资源市场的属性来解释企业间的差异。尤其是它没有考虑包容着资源选择决策的社会背景因素(比如:企业传统,网络关系,管制压力等),以及这种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间长期的差异。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也没有提出资源选择的程序,也就是企业是如何作出或未作出理性的资源选择来追求经济回报的。决策的制度背景在个人、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的层次上,深刻地影响了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里的制度背景即是指规则、准则和围绕着经济活动的信念。围绕着资源决策的制度因素影响着企业获得经济租金的潜能。在个人的层次上,管理者的准则、习惯以及对传统的审慎的认同,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在企业的层次上,公司文化、共享的价值观系统和政治程序,以及在企业外部,政府压力、工业联盟和社会制约(规则、准则、产品质量标准、职业安全、环境管理)等都影响着资源的选择及战略决策。
有机战略观。进入新的世纪后,少数学者意识到战略管理理论丛林中绝大多数理论观点的机械性和片面性,以Mosh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有机战略观。有机战略观将战略看作是一个适应性协调过程,引入了“组织-环境-战略-绩效”(OESP)综合理论模型,展现了战略管理的一个有机模型。有机战略观战略领域有三个核心问题:战略的概念、将战略与其它结构联系起来的因果模型、战略管理和选择模型。在战略的概念中,强调战略就是公司目标和行动以及公司内部属性与外部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协调一致。在组织 环境
『伍』 跨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历史发展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企业的原创地到投资东道国,从一方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跨国公司成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据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字,全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6万余家,拥有分支机构50万家,企业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正以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中,4。5万家的跨国公司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囊括世界贸易总额的60%,控制着75%技术转让和90%的生产技术,支配着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选择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发展为经济与社会等多元目标,亦形成了发展目标多元化的态势。这对于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投资东道国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跨国公司理论是研究和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开展全球化经营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论学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是以要素禀赋论为基础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投资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间资本丰裕程度的差异,资本短缺国资本收益率较高,资本丰裕国收益率较低,收益率的差异导致了资本从丰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
1960年,海默(S·Hymer)在《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对美国跨国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后,以市场不完全作为理论基础,将产业组织理论的垄断原理用于对跨国公司的分析,形成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了跨国企业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自身优势。
1996年5月美国经济学家维农(R·Vernon)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nternation Trade & Investlment the proct life Cycletheory)。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等三个阶段,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地描绘了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在其合作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中系统地提出了内部化优势理论。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提出的综合性的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作系统说明,认为有三项优势,即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 Advantag ds)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Advantagd-ds)和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c Advantag ds)。上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跨国公司理论的创新,并出现了以投资发展水平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流派,对早期的理论,以及折衷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彼特(E·Porter)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国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成因和跨国公司存在机制问题的研究,应该加强对跨国公司发展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竞争和战略影响的研究。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新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二是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三是重视社会价值的取向,强烈关注跨国公司伦理形象。而且,在所有的变化中,都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比如,英国的壳牌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中国发展业务已有100多年。壳牌公司提出“在中国大陆的宗旨是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方案,并帮助中国减轻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壳牌公司所确定的价值观,除了其核心政策指导业务经营方式,商业原则外,还提出可持续发展政策,即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之间取得平衡,在短期需要和长期需要之间取得平衡,所有壳牌公司的计划都必须以此为基础”。提出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目标,其多元化目标,除了对股东,客户,员工,与壳牌有业务往来者承担责任外,也提出了对社会承担责任。渣打银行说:“对中国经济而言,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渣打将致力于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战略目标,即体现着渣打银行开发市场,追求盈利的经济目标,同时,也体现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适应中国政府在尽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政府目标。再如,索尼爱立信公司,福特公司,迪士尼公司都在投资东道国分别采取了“绿色伙伴计划”,“企业是社会公民”,“员工权力以及利益的真实保护”等措施,以期在投资东道国和企业内部体现公司的社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几乎不约而同地向外界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而这种日渐浓厚的社会责任新意识则为跨国公司的未来取得了更大的主动。
根据跨国公司的这些新变化,西方和中国的许多学者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认为这是“跨国公司的道德革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学者提出,用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经济力”理论已难以解释跨国公司的新变化,而提出了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该理论认为,要研究企业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下,赢得社会赞誉的能力,与社会协同一致,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能力,并解释跨国公司社会和环境的目标竞争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
根据上述对跨国公司理论发展与实践趋势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跨国公司在发展中由单一目标发展为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元目标,是跨国公司生存,壮大的必然趋势,因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普世目标是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如果跨国公司仅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经济目标,就将与这种普世目标相脱节,在其竞争过程中就难以成功。第二,跨国公司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核心价值观仍然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尽管10年来世界范围的,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发生的“道德革命”,形成了社会责任的浪潮,但这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根本改变,只不过是跨国公司在实现发展中对经济目标价值观的丰富和完善。因为,从本质上说,资本就是要增值,跨国投资的目的,在本质上也是要获得高额利润。第三,跨国公司在价值目标和发展战略上,只有以多元性为己任,即必须考虑投资东道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诸多因素,并实施多元目标战略,才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持久可持续的发展。
『陆』 产业经济学发展是怎样的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发展阶段
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同一种(严格说来是具有较强替代性)商品的企业集合,此时,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词,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个产业,而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都是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并追求其最大化利润目标的(马广奇,2000)。当然,这里的市场指的是狭义的局部市场,而非广义的一般市场。因此,产业经济学最初只是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垄断关系,后来逐步被经济理论界扩展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架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进的规律性;①产业关联理论是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描述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的是有关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范围来看,在欧美国家,产业经济学实质上是狭义的产业经济学,即围绕产业组织研究的产业组织学,它以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条件,较少考虑体制性因素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不完全竞争下的 SCP范式,企业的目标、规模和组织,与产业组织相关的管制与反垄断等公共政策。在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其经济理论界把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政策也囊括在产业经济学中,从而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得到扩展,并且习惯上称其为广义的产业经济学。
从发展轨迹来看,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
(一)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根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新产业的不断产生。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发展,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客观需要理论界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实际上,这种研究的需要早已随社会分工的深入演化而得到强化,理论界顺应这种客观需要也早已开始了其研究进程。这样,产业经济学萌芽的历史自然比较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 A., 1776)那里。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后人所推崇的两个原理:一是市场竞争机制理论,二是劳动分工理论。这两个原理都论及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问题,这对后来的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之后的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吸取其理论营养,首创性地提出“产业组织”概念并引入到经济学中。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讨论生产要素时,丰富了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三要素理论,提出了第四种要素即组织,指出资源配置效率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竞争活力的问题。他认为,追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会阻碍和破坏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从而扼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自由竞争,使经济运行失去活力,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内在矛盾,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Marshall Conflict)。
马歇尔所处的时代仍然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垄断现象并不常见。但是到了20世纪初,垄断性的经济组织逐步形成,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进行了分析,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此时的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还未形成。
其间,产业结构理论也开始萌芽。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 Petty)就在其《政治算术》中论述了三次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距(即农业小于制造业、制造业小于商业),并指出,这种差距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为后来的产业间关系以及产业内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形成阶段(1930-1970年)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处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阶段,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以及企业组织的替代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哈佛大学成立,他们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美国几十年来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运用经验分析、案例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价格与成本,大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可竞争市场的条件,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完整体系。其标志性成果是贝恩的《产业组织》(1959年)一书的出版,在该书中,贝恩明确了产业组织的含义,把产业组织概括为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关系,即它们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行为关系;提出了市场结构(Narket structure)、市场行为(Market conct)和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三个基本范畴,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并以研究市场结构为重点,构成了“SCP”分析范式。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此后,谢勒的《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1970年)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更为完整的SCP范式,使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成熟。
在哈佛学派看来,市场结构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规模经济、进入障碍和政府管制,企业行为主要涉及合谋和策略性行为、广告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市场绩效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生产率等。他们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递进制约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资源配置的绩效。因此,为了获取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以改善市场结构,进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由于哈佛学派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在产业组织理论得以形成的同时,产业结构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 Fisher)首次确立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把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把对取自于自然界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 (其中包括矿业);把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此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 G. Clark)在配第和费歇尔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与转移的规律性,后被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时,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还对工业内部各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把工业又进一步细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论证了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是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不断下降的。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消费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减少、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的结论,这就是“霍夫曼定理”。到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S.Kuznets)运用20多个国家的资料,深入考察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列昂惕夫(W.Leontief)还创造了投入产出法,由此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系,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1970年以来,产业经济学进入到全新的深化发展阶段,以哈佛学派为代表创立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一方面不断获得了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分化成了两条主线:
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其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莫尔(Baumol)等人。他们在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征: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此来研究企业行为;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与谢勒的SCP范式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行为给予特别重视,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变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反馈线路。这些可视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另一条路线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兹恩(Y.Brozen)等人。其中,斯蒂格勒的贡献最大,他在《产业组织》(1968年)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探索了企业兼并的动因和根源,认为企业兼并的动因并不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兼并仍会发生。(2)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了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一体化现象。(3)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认为最佳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计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术”原则来确定最佳厂商规模的观点:即,凡是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4)深入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传统认为的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进入壁垒因素,在他看来不再构成壁垒,而政府管制是主要的壁垒之一。(5)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运用它来解释市场组织问题。认为信息也可以产生收益,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厂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中人的决策环境是以有限信息为特征的,因此,没有必要把完全信息作为实现竞争的必要条件,只要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就能达到最佳竞争程度。(6)率先对政府管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创了“规模经济学”的先河。之后,德姆塞茨 (1973)在其《市场集中研》一书中,实证研究了获利能力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总结起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特点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并强调对各种理论的经验证明(泰勒尔,1988);反对强调“结构—行为—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主义观点,反对政府对产业组织实施干预。
正当欧美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太平洋的彼岸——日本,则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实施干预的集中体现。1945-1955年是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时期,通过实施产业复兴政策和产业合理化政策,成功地实现了钢铁、煤炭、海运、电力、合成纤维等许多工业部门的产业重建和经济复兴之目的。之后,日本进一步通过产业政策的作用,使其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日益引起各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发布14个成员国产业政策研究报告,促进了“产业政策”在全世界的普及。日本学者如小宫隆太郎、筱原三代平、宫泽健一等对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囊括在第一本明确命名为《产业经济学》的书中,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柒』 产业财产学 是怎样一门学科
产业财产学应该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产业经济学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捌』 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分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广告竞争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本文从百事与可口可乐近百年的广告战出发,应用产业经济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并对所学的模型作了一些扩展应用。
1983年,百事可乐公司聘请罗杰·恩里克担任总裁,他一上任就把目光盯在了广告上。对软饮料而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产品味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因此,焦点便在塑造商品的性格的广告上了。
为了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百事公司作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人员发现:当消费者在挑选软饮料时,他们实际上做出了三项选择,第一他们拿定主意喝软饮料,而不是果汁、水或者牛奶;接着他们选择了可乐,而不是雪碧,七喜或者其他软饮料。只有在这时,他们才开始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及其它可乐中挑选。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消费者认为百事可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具备新的思想,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发展很快、赶超第一的企业,不足之处是鲁莽,甚至有点盛气凌人。而可口可乐得到的积极评价是:美国的化身,可口可乐是“真正的”正牌可乐,具备明显的保守传统;不足之处是老成迟钝、自命不凡,还有点社团组织的味道。
随即,恩里克查阅了当年BBDO接受百事可乐委托后写的一份名为“领带备忘录”的报告。其要点是:男人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购买领带,是因为领带表达了买主的性格。领带并没有使买主对领带的制造商产生好感,但它使他对自己感到满意。所以,别吹捧你的产品有多好,而应吹捧选择了你产品的消费者。弄清楚他是谁,然后称赞这个人。
于是,恩里克决心选择青少年作为自己的形象,年轻人充满情趣,令人振奋,富有创新精神,正是百事可乐生机勃勃、大胆挑战的写照,他决心重新启动60年代“百事的一代”这一广告战略。
经过与广告代理公司BBDO的多次接洽,最终将“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作为广告主题。围绕这一主题,BBDO为百事创作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电视广告,如“鲨鱼”、“太空船”等等,这些广告,针对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要独树一帜的消费方式,独特的消费品鲜明地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
1994年,百事可乐又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而且调查表明,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广告片,这部广告片开播不到30天,百事可乐的销售量就开始上升。
从百事可乐的广告攻势看,一直保持着咄咄逼人的进攻优势。同时这一攻势集中而明确,都围绕着“新的一代”而展开,从而使广告的进攻具备极大杀伤力。二战结束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销售额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已变为1.15:1。
『玖』 战略管理的理论历史
早期言论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
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战略管理的分类
1、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其代表人物是安索夫。
狭义的战略管理是指对战略管理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其代表人物是斯坦纳。居主流地位的是狭义的战略管理。
2、狭义战略管理观下,战略管理包括以下几点含义:
战略管理是决定企业长期问题的一系列重大管理决策和行动,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控制。
战略管理是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贯彻这种战略的活动。
战略管理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实现其愿景的管理过程。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总结 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20 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 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它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1965 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设计学派。这一学派是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 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 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
5. 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 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 自然 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 政治 因素。
8.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
9. 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所起的作用不过起到了一种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
10.结构学派。结构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 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一) 行业结构学派。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波特认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行业, 行业结构极大地 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为此,波特创造性建立了5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5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二) 核心能力学派。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所谓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
1. 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
2.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
3.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核心能力学派认为, 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能否成功,已经不再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取决于其行为反应能力,即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对变化中的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另外,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 战略资源学派。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一) 动态能力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 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第一,“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第二,“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二) 竞争动力学方法。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竞争的企业质量、企业的竞争速度和灵活性分析,来回答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决策,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的竞争优势。
竞争动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应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首先,它研究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这种竞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竞争作用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第三,它还对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 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
1. 动态竞争是高强度和高速度的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s) 明显加快。
2. 任何一个抢先战略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的反击行动所击败。
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可以保持的。
4.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领先,更主要的是及时地建立新优势。
5. 在静态竞争条件下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主要对成本与质量、时间和专有技术、建立进入障碍、规模优势等四个领域的竞争有直接贡献,但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上述四个领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成熟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由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四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理论上通常都是按上述的顺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步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几个步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或是按着不同于上述步骤进行的。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创造性的设计、应用战略管理系统,并且,这一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时刻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这一动态过程理论上称之为战略管理过程。以战略管理过程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动态企业战略管埋研究,在国内外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