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产业的特征有哪些
(1)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文化产业主要是指社会生活中关于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的产业性质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产业经济学领域
2. 文化产业几大优势
首先,文化产业将为一大批产业生产附加价值。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的阶段,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只是刚刚出现,但是,很多人已经看到了,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与一大批传统产业迅速融合,这种融合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使其价值迅速增加。例如:我国的服装设计业正在崛起,将提高传统服装业的产品档次和知名度,为传统服装业产生巨大的附加价值。还有广告业,旅游业等等,文化更是其生命力所在。最近,传统产业与“新经济”网络业的迅速结合,为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耐用家用电子消费品的价格竞争愈演愈列,“做减法”似乎成了获得生存优势的唯一法宝。实际上,如何我们真正仔细地考虑一下消费者的需求,考虑一下现代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与感受,我们是完全可以以人文设计与技术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在这方面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代表东方文化的文化符号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作用,正在日益地显现。
其次,文化产业将转换一些产业的价值主体。
根据我们的研究,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无法独立发展,而是成为“高科技”和“高文化”联姻的产业。文化产业在越来越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内容”,而高科技产业则成为这些文化产业的“载体”。显然,在这个发展趋势中,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价值主体。比如,美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已将信息产业的定义从“信息载体”(硬件生产)改为“信息内容”,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娱乐产品,这一改就将信息业变为文化产业了。
近年来,我国通讯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争论,关于“初装费”,“话费”等等话题引起了大量讨论。电讯业收费过高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实际上,这里涉及到对通讯业价值主体的认识问题。从国际发展趋势看,通讯产业的利润区域随着带宽的迅速增加将日益转向“增殖服务”,也就是信息文化内容服务。欧洲人已经提出了“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的观点,认为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将出现“内容革命”,信息文化内容的提供将决定经营传媒手段的公司的生死。我国的通讯业如果不注意这个发展趋势,将在加入WTO,面临国际竞争局面时,失去最佳发展机遇。
没有人会认为建造一个百货商场应该通过收门票来回收资金,那么为什么有人却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通过收取“话费”和“网费”来回收通讯产业投资呢?
最后,创造新型的文化产业的“业态”,在对传统产业重组后将形成一些新型文化产业门类和就业机会。
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很弱小,产业的整体“转型”还进行之中,但是,实际上,各种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已经产生
,为我们这个处在转型中的社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具体表现为在实现了高技术和高文化联姻之后,自身向“文化服务业”转化,并以文化服务业的形式向所有其它行业渗透。如信息娱乐业,提供个性化娱乐服务;如网络服务业,提供个人资讯服务、如教育服务业,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如咨询服务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商务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等等;
根据上述分析,当代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逐步深入,直至起到全面支配的作用。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完全应该重新认识。
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特征
文化产业的巨大影响集中表现在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发展上。根据我们的研究,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发展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全新的特征,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1.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已经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无成本复制和传播、个性化与互动式服务、多媒体界面、虚拟现实、生活性的渗入,等等;
2.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大型国际化跨国文化传媒巨头,在文化产品的制作上实行大投入,并且通过国际化销售网络,实现高产出和高利润;
3.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范围经
济”特征。大型国际化文化传媒巨头实行跨行业多方面经营,跨行业和超竞争的组合,以便实现范围经济利润,等等;
4.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网络经济”特征。大型国际化文化传媒巨头借助于网络经济和现代资本市场的金融杠杆,实现低成本的扩张与快速度的整合,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全面改造。(比如,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合并)
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网络经济特征特别值得我们注意。有人将网络经济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注意力经济阶段,内容经济阶段,电子商务阶段。这大致可以看作:吸引投资、整合资源、形成市场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整个经济转型的过程就完成了,网络经济(新经济)借助风险资本市场这个现代金融杠杆,跨越了以往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里,文化产业迅速浮出水面,走在了最前列。
在从前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曾经利用国家行政权力的杠杆作用,来完成对整个经济的转型。这表现在国家信用膨胀,对外发动战争,利用战争物资的大宗定货,滋养大型资本主义企业,彻底消灭手工业行会。“新经济”的转型利用的是资本市场以及形成的金融工具,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地完成转变,其基本特征是一样的。
3. 统计局 2016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比2015年增加多少
目前国来家统计局最新只有2015年的数据源。但根据《2016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2.68亿元,同比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0%,占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比重的6%。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4. 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东莞有哪些优势
至少有几点非常值得注意,第一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什么地方最适合搞文化产业,两种地方,一个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一个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因为文化产业要进入消费,进入大众的视野,必须有经济做基础,也要有一个旅游的资源,交流作为它的基础。 所以我刚才说,东莞如果没有深刻文化积淀这不要紧,经济发达同样会成为它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譬如我们刚才讲深圳和西安比哪个地方有文化?谁都告诉我是西安有文化,但是不等于说去西安旅游的人就得去深圳旅游,我看过一个数据,每年坐飞机到深圳的人是2200万,坐飞机到西安的人是1200万,整整差1000万。 这说明深圳可能不一定是有很多的文化古迹供人参观,供人旅游,但是深圳通过它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会展、交易会、国际会议、或者选秀很多活动就带动一种比旅游经济更宽的经济叫活动经济。所以到深圳的人比到西安的人更多,哪怕就以旅游的比例,就因为深圳经济发达,会产生很多活动,这个活动本身也会有一种经济的能量。 从这点来讲,东莞其实做的远远不够。它有这么好的制造业、印刷业、文化娱乐业,但是会展、展览、交易、广告咨询、这样一些方面为代表的活动经济其实做的并不是非常充分,所以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一点优势。 2、青少年占人口比例的多数,这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关键一个因素,文化产业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美国是越老越有钱,日本人也是,但在中国统计最有钱,最舍得消费的人群,恰恰是18岁到45岁,中国人最有钱的是青少年时期,因为不但自己赚钱,父母亲给他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给他钱。 做了外公外婆,做了爷爷奶奶反而不舍得花钱,这个跟西方社会,跟日本这样的社会完全不同。所以青少年这样一个人数的比重,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大量的务工人群都是青少年,这个是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主力消费人群。 也许你们觉得文化产业说起来抽象,譬如刚才讲的电影,你说是什么人在看,刚才东莞日报朋友告诉我,昨天去看《建国大业》人山人海,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网络的游戏、动漫谁在消费,谁在发短信,谁在网上阅读,谁在下载音乐,这些都是属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青少年。 不要小看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很多的人都认为中国音乐已经没有前途了,但是很多音乐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光音乐下载一年就要超过200亿,远远超过中国所有音乐人赚的钱好几倍,现在音乐很多的钱不是被音乐人赚走了,是被中国移动赚走了。 而在座有很多做媒体的朋友,媒体已经度过了黄金时代,很有名报纸不出纸版,我相信媒体也会慢慢步入黄会时期,即便现在,很多的媒体依然还赚很多钱,过很好的数字,但是我告诉你们一个数字,全中国所有媒体加起来,包括中央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创作的利润都不如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是1000亿。 也就是全中国媒体人赚的钱都没有中国移动多,而将来的发展中国移动会赚2000亿,可能中国的媒体慢慢会衰退到只能赚到很少的利润,最后手机会成为所有的交往信息的阅读的终端。 以手机为载体的下载、阅读、短信,一些附加的服务,你说有多么可怕的前景。所以不要小看,下载一个音乐,或者发一个短信,或者说在网络上一个阅读,可能支付了几分钱,或者几毛钱,但是对于中国移动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些东西都是新的社会的特征和文化消费的特征,所以我为什么说东莞发展文化产业第二个优势是青少年占主体,东莞的人口据说登记在册连户籍人口不到1000万,但是据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开户数超过1500万,意味着有1500万消费的单元,这是非常庞大一个数字。 09-19 15:47:45谢有顺:而我们过去讲到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比如说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京剧、越剧,或者保护我们认为传统的文化东西。其实文化已经发生了非常大变化,在新一代人眼中,文化已经成为了演唱会,或者游戏、漫画,已经演化成一些新的表现方式。 而没有地方没有像东莞这么明显占有青少年比例的优势,我估计东莞肯定是,因为外来人口居多,肯定是人口比例青少年占主体是全国最高的,这意味着文化消费主力人群在东莞占多数。如何把这样一些消费人群的需求释放出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我看过东莞一个数据,07您东莞电影票房是2000万,2008年3000万,09据说要超过4000万,越是金融危机电影票房越增长,这一方面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危机之后的表现,另外一方面告诉我们说对于更年轻一代来讲,他的那些消费并没有减少。但是我想,逛公园或者听粤剧的人肯定在减少,有的时候跟一些朋友在一起,发现他们老是在操心,怎么发展统筹跃居,把这个东西如果当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真是搞错了,不是不要扶持,不要保护,而是绝不可能成为东莞文化的主角。如果我们还是陈旧文化观念,文化发展的观念,东莞就很难有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好的时期,这些都可以提出来讨论。 除了经济发达、青少年占主体以外,还有几点非常重要,比如说东莞的硬件非常齐配,博物馆、图书馆、广场包括政府文化投入,明显都比很多地方要强,据我所知,馆城一个文化周末财政投入是600多万,这当然是很多地方不能比的。这些硬件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另外一方面还有我觉得东莞开始形成自己的,和文化有关的龙头产业,我刚才讲的印刷业,文化娱乐业,包括宾馆业其实都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载体,印刷业在东莞有2900多家,总产值270亿,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通过这样一些龙头的产业,其实可以带动非常多的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东莞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09-19 15:55:31
5. 文化产业都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内容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5)2016文化产业亮点扩展阅读:
趋势:
一是我国文化资源进入到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体制已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仅造成了地区的封锁,还造成了行业的垄断,最终对文化企业非常不利,表现为现文化企业非常弱小、同构化非常严重。
二是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趋势。
三是文化与旅游以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自发转向自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化产业
6. 中国文化产业具有哪些特点
宏观经济行为说。
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
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
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7. 热心的兄弟姐妹们帮忙找一下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论述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识经济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更是受到空前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十五”计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这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必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出于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满足于经济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争向文化大省的定位迈进,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专家和社会各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各个地区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情况来看,它们为各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也将会带动当地其它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综合这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认真研究这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多样性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无疑是有益的。
一
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上,观念的问题依然是人们要讨论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对观念和理论认识的进步,与实践的体验和发展是同步的。认识不一、观念众多、实践多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观念等理论问题的认识无疑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启迪人们的认识,也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具体的实践提供智慧。
浙江省的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就曾为将该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问题举行过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探讨了当前发展文化产业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从文化的定义问题,到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在报道所列的研讨会所讨论的十四个问题中,有纯粹理论的探讨,有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对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设计关系的探讨,有对文化发展与法制关系的探讨。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研讨会也认识到了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重塑“浙江精神”的问题,这应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类似的问题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文化精神问题与文化经济是互动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
可贵的是,学者们注意并肯定了从口号“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到“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转变。这一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克服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本末倒置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倾向,也克服了人们潜意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倾向显然是从过去一段时期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来的,带有旧时的痕迹。
二
一个普遍认识到的问题是体制改革问题。体制是关键。有了好的体制,没有人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吸引人才,没有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进行融资和吸引投资,更会走向良性的循环之路。
随着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文化产业的实践和理论认识的发展,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解决的、而且应该尽快解决的是体制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体制问题而言,又是以“人”为核心。如今年年初湖北省委有关领导在一次与著名艺术家座谈时提到:文化体制改革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现在不但要靠感情留人,还要靠体制留人。这显然是根据历来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使之提高到了体制的层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文化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首先要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其次是文化体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始终不可忘记世界趋势、全国形势、本地实际,以及与各地差异,甚至包括本地不同文化行业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见,有一系列问题,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变“养人”为“养事”、变“办文化”为“管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对待和协调发展等,都是目前已经认识到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问题。总之,只要体制为人们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很多的方法人们都在尝试。如文化产业商会,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2003年8月13日武汉市工商联(总商会)文化产业商会成立。该商会成立后,即以此为龙头,带动社会上的大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好的项目将到沿海地区招商。商会还筹划了文化一条街项目,并与北京收藏界老字号荣宝斋开展合作。效果如何不好妄下评论,但这种努力却是很有意义的,反映的是体制的进步带来的变化。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很多省市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较大成功。如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总体方案”,对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还进行了很多的理论探讨,并且能够把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WTO的背景下去思考,而其工作又是结合具体的文化企业实际的。
三
另一个应被重视的是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问题。特色不仅是形象,有时更是生命。目前有关的区域文化规划中,大打特色牌,是一种值得关注、研究和赞赏的做法。强调特色、营造特色、突出特色,显然是对以往在自发状态下的发展成功的总结。现在在有关决策部门的规划下,必然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强调特色发展方面,云南等地做得比较好,其成功经验值得人们借鉴。云南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在“民族文化”,这是根据其当地实际而确立的准确定位。众所周知,云南的少数民族种类之多在全国是少见的,其奇山异水也多为他处所不及,因此该省的文化产业都是以此优势和资源而展开的。无论是具体项目还是品牌,都大打民族文化的牌,强调其独一无二性,“人无我有”,甚至可以将其带有这一特色的项目和品牌展延到其他地区。政府将其当作贯彻当地政府意图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措施得力。克服了云南平均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资金有限、交通不便等等弊端,其实践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最亮点。
对于这一系统工程,云南当地也是分头落实、逐步推进的。近年来,为了推动民族文化工程向前发展,他们在全省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在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要创作生产出代表本民族艺术水准的一歌、一舞、一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仅以丽江为例,就先后推出纳西古乐、歌舞剧《丽水金沙》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多样性的尝试,还体现在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中,这种原生态歌舞剧经过市场化的包装运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给人以很多启示。这些虽是在政府规划之外所取得的成功,但无疑打的也是特色牌。
类似的强调特色,浙江省在认识上就强调大打文化名人牌。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曾先后养育过汉代王充、宋代沈括、陈亮、叶适,更有过王阳明、刘宗周、王士祯、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秋瑾、蔡元培等等,这些人所代表的学派、思想和文化成就,不仅是留给现代浙江人的一种现实遗产和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而对这样的背景,凡是可以发扬的他们会继续发扬,凡是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可以给他们以激奋的力量。浙东的一些地区如绍兴,在此方面就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观文化的基础建设,起到的是示范效应,营造的是一种文化的社会氛围,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实际上,就各地的文化特色而言,大多都是可以追寻的。笔者认为,特色资源即是优势资源,而优势资源也同样可以变为特色资源。只要注意发现和培育,打特色牌并不难。关键的是要善于发现,若把不是特色的当作特色来宣扬,只能落得自己鼓吹、自己欣赏的结局。
四
看来与观念变化同时要注意的观念变化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在认识到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有上述可喜的进展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所出现的与之相关的有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大多是伴随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而有的则是与我们历史上一贯的思维相联系。我们这里主要结合目前一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看看其中出现的若干倾向性的问题。
1、面面俱到,有千篇一律之虞。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从纲要的格式到语言,从口号到目标要求,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方面认识较为深刻,而这方面是大家的共识;有的方面认识片面狭隘,显然又是与当前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举一个例子,在这些规划制定者的眼中,纳入其视野的只是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单位,而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情况的急剧、多样化的变化情况,并且没有为将来未知的发展预留下足够的空间。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问题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则不行,还必须以国际和全国的情况为前提。这也是要预留足够发展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个系统工程还涉及到投融资、文化中介、文化市场方方面面,而在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纲要中,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政府所能够顾及到的方面,而政府顾及不到的方面显然存在着很大漏洞。
2.贪大求全。这也是一些论证报告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通病。文化产业具体要落实到文化企业的努力,而对一个地区、一个文化企业或一个文化企业群来说,最根本的是产业特色。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文化产业最著名的是电影业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证。求大求全,多头出击,不仅仅是军事战略上的大忌,同样也是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大忌。必须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才能做好区域文化产业。现代国际上的文化产业集团,很多都是超级“航空母舰”,要参予和它们的竞争,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击,必遭“十面埋伏”。以省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省”,以市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市”,当然也不乏要建立“文化大县”呼声,一时间“文化”被吵得漫天价响。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我们一些学者和部门的浮躁倾向。
一些地方在总结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之一是,甚至将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门类不全也当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项就要对某一项进行“大力扶持”,非要将其“做大做强”不可。孰不知这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的县市来说,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产品档次低、产品没特色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再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市县,在制定规划时也强调要发展本地的现代广电传媒产业,并且决心似乎很大。这种观点使人听起来仿佛有隔世之感。孰不知广电传媒业讲求的是规模效应,而当地的广电业还属于单纯的事业单位性质,几乎是在没有竞争的状态下生存的。
过于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完全忽视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些在报告中好看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在实际工作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划落空的问题,还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规划对于实际发展的重要性。
3.缺乏广泛论证。一些发展规划是在少数学者研究和论证中产生的,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论证,而少数学者的论证本身就有偏颇,是很不完善的,所以虽经政府部门发布,但其权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会上和业界的影响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实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学者在论证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优势,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所谓的优势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当地的小环境下看就极容易被放大,而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对象是全国性的乃至世界性的。
就以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为例。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无疑是对的,但在我们所看到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文化产业规划中所看到的都是过份强调本地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这实际上仍是传统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思维和修方志中的强凑地方“八景”的做法。孰不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同样是这种文化资源和条件,由于观念和体制没有转变,多年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只要我们注意把握,就会在相互的学习和促进中共同进步,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者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8. 简析“十六”报告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论述,分析现代传媒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识经济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更是受到空前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十五”计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02 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这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必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出于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满足于经济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争向文化大省的定位迈进,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专家和社会各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各个地区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情况来看,它们为各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也将会带动当地其它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综合这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认真研究这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多样性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无疑是有益的。
一
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上,观念的问题依然是人们要讨论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对观念和理论认识的进步,与实践的体验和发展是同步的。认识不一、观念众多、实践多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观念等理论问题的认识无疑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启迪人们的认识,也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具体的实践提供智慧。
浙江省的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就曾为将该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问题举行过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探讨了当前发展文化产业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从文化的定义问题,到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在报道所列的研讨会所讨论的十四个问题中,有纯粹理论的探讨,有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对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设计关系的探讨,有对文化发展与法制关系的探讨。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研讨会也认识到了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重塑“浙江精神”的问题,这应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类似的问题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文化精神问题与文化经济是互动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
可贵的是,学者们注意并肯定了从口号“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到“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转变。这一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克服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本末倒置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倾向,也克服了人们潜意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倾向显然是从过去一段时期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来的,带有旧时的痕迹。
二
一个普遍认识到的问题是体制改革问题。体制是关键。有了好的体制,没有人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吸引人才,没有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进行融资和吸引投资,更会走向良性的循环之路。
随着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文化产业的实践和理论认识的发展,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解决的、而且应该尽快解决的是体制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体制问题而言,又是以“人”为核心。如今年年初湖北省委有关领导在一次与著名艺术家座谈时提到:文化体制改革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现在不但要靠感情留人,还要靠体制留人。这显然是根据历来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使之提高到了体制的层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文化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首先要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其次是文化体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始终不可忘记世界趋势、全国形势、本地实际,以及与各地差异,甚至包括本地不同文化行业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见,有一系列问题,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变“养人”为“养事”、变“办文化”为“管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对待和协调发展等,都是目前已经认识到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问题。总之,只要体制为人们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很多的方法人们都在尝试。如文化产业商会,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2003年8月13日武汉市工商联(总商会)文化产业商会成立。该商会成立后,即以此为龙头,带动社会上的大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好的项目将到沿海地区招商。商会还筹划了文化一条街项目,并与北京收藏界老字号荣宝斋开展合作。效果如何不好妄下评论,但这种努力却是很有意义的,反映的是体制的进步带来的变化。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很多省市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较大成功。如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总体方案”,对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还进行了很多的理论探讨,并且能够把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WTO的背景下去思考,而其工作又是结合具体的文化企业实际的。
三
另一个应被重视的是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问题。特色不仅是形象,有时更是生命。目前有关的区域文化规划中,大打特色牌,是一种值得关注、研究和赞赏的做法。强调特色、营造特色、突出特色,显然是对以往在自发状态下的发展成功的总结。现在在有关决策部门的规划下,必然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强调特色发展方面,云南等地做得比较好,其成功经验值得人们借鉴。云南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在“民族文化”,这是根据其当地实际而确立的准确定位。众所周知,云南的少数民族种类之多在全国是少见的,其奇山异水也多为他处所不及,因此该省的文化产业都是以此优势和资源而展开的。无论是具体项目还是品牌,都大打民族文化的牌,强调其独一无二性,“人无我有”,甚至可以将其带有这一特色的项目和品牌展延到其他地区。政府将其当作贯彻当地政府意图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措施得力。克服了云南平均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资金有限、交通不便等等弊端,其实践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最亮点。
对于这一系统工程,云南当地也是分头落实、逐步推进的。近年来,为了推动民族文化工程向前发展,他们在全省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在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要创作生产出代表本民族艺术水准的一歌、一舞、一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仅以丽江为例,就先后推出纳西古乐、歌舞剧《丽水金沙》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多样性的尝试,还体现在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中,这种原生态歌舞剧经过市场化的包装运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给人以很多启示。这些虽是在政府规划之外所取得的成功,但无疑打的也是特色牌。
类似的强调特色,浙江省在认识上就强调大打文化名人牌。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曾先后养育过汉代王充、宋代沈括、陈亮、叶适,更有过王阳明、刘宗周、王士祯、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秋瑾、蔡元培等等,这些人所代表的学派、思想和文化成就,不仅是留给现代浙江人的一种现实遗产和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而对这样的背景,凡是可以发扬的他们会继续发扬,凡是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可以给他们以激奋的力量。浙东的一些地区如绍兴,在此方面就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观文化的基础建设,起到的是示范效应,营造的是一种文化的社会氛围,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实际上,就各地的文化特色而言,大多都是可以追寻的。笔者认为,特色资源即是优势资源,而优势资源也同样可以变为特色资源。只要注意发现和培育,打特色牌并不难。关键的是要善于发现,若把不是特色的当作特色来宣扬,只能落得自己鼓吹、自己欣赏的结局。
四
看来与观念变化同时要注意的观念变化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在认识到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有上述可喜的进展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所出现的与之相关的有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大多是伴随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而有的则是与我们历史上一贯的思维相联系。我们这里主要结合目前一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看看其中出现的若干倾向性的问题。
1、面面俱到,有千篇一律之虞。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从纲要的格式到语言,从口号到目标要求,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方面认识较为深刻,而这方面是大家的共识;有的方面认识片面狭隘,显然又是与当前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举一个例子,在这些规划制定者的眼中,纳入其视野的只是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单位,而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情况的急剧、多样化的变化情况,并且没有为将来未知的发展预留下足够的空间。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问题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则不行,还必须以国际和全国的情况为前提。这也是要预留足够发展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个系统工程还涉及到投融资、文化中介、文化市场方方面面,而在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纲要中,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政府所能够顾及到的方面,而政府顾及不到的方面显然存在着很大漏洞。
2.贪大求全。这也是一些论证报告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通病。文化产业具体要落实到文化企业的努力,而对一个地区、一个文化企业或一个文化企业群来说,最根本的是产业特色。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文化产业最著名的是电影业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证。求大求全,多头出击,不仅仅是军事战略上的大忌,同样也是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大忌。必须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才能做好区域文化产业。现代国际上的文化产业集团,很多都是超级“航空母舰”,要参予和它们的竞争,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击,必遭“十面埋伏”。以省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省”,以市为单位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建立“文化大市”,当然也不乏要建立“文化大县”呼声,一时间“文化”被吵得漫天价响。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我们一些学者和部门的浮躁倾向。
一些地方在总结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之一是,甚至将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门类不全也当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项就要对某一项进行“大力扶持”,非要将其“做大做强”不可。孰不知这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的县市来说,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产品档次低、产品没特色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再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市县,在制定规划时也强调要发展本地的现代广电传媒产业,并且决心似乎很大。这种观点使人听起来仿佛有隔世之感。孰不知广电传媒业讲求的是规模效应,而当地的广电业还属于单纯的事业单位性质,几乎是在没有竞争的状态下生存的。
过于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完全忽视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些在报告中好看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在实际工作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划落空的问题,还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规划对于实际发展的重要性。
3.缺乏广泛论证。一些发展规划是在少数学者研究和论证中产生的,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论证,而少数学者的论证本身就有偏颇,是很不完善的,所以虽经政府部门发布,但其权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会上和业界的影响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实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学者在论证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优势,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所谓的优势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当地的小环境下看就极容易被放大,而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对象是全国性的乃至世界性的。
就以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为例。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分析无疑是对的,但在我们所看到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文化产业规划中所看到的都是过份强调本地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这实际上仍是传统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思维和修方志中的强凑地方“八景”的做法。孰不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同样是这种文化资源和条件,由于观念和体制没有转变,多年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只要我们注意把握,就会在相互的学习和促进中共同进步,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者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9. 文化产业有哪些特点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它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所以要研究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依循历史的发展进行。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一般可以归为三条:第一,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第二,家族伦理本位;第三,贵和尚中。西方分别是:第一,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第二,个人本位;第三,理性精神。 追问: 文化产业的特点。不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10.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其特点
文化产业”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 1947 年)一书中率先使用的概念。他们特别强调:“文化产业必须和大众文化严格区分开来。文化产业把旧的面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的特质。
在其各个分支中,那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特性的产品,或多或少地是按计划生产的。某些分支具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至少说是彼此互通,它们被置于一个几乎没有差别的系统之中。正是通过技术手段以及经济的和管理的集中化,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
应该说,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审美的商品属性昭然若揭,并使审美生产与消费呈现出规模化的效应。
(10)2016文化产业亮点扩展阅读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内容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