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投资学: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正朝着分工更明确、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发展,如何做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问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金融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是健康发展之路,从本质上来说,实体经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利器”。但金融所表现出来的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等功能,对经济活动具有有效的调节和推动作用。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也让不少企业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爆炸式”增长。
然而,金融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无形中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因此金融“脱虚向实”成为尤为必要和迫切的目标。这时候则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需要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加强产融结合。采用灵活的方式,满足小微企业各方面需求;一些商业银行还促进境内外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发展跨境金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其次,应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投资来实现直接融资,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当然在拓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比如大力发展场外股权市场;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降低企业杠杆率;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发展。
政府在引导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至关重要,同时也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信用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贰』 什么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把“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工业甚至制造业,把金融证券甚至整个服务业归入“虚拟经济”之列而继续受到轻视,实在是一种曲解和误导。曲解的是实体经济的内涵,误导的则是政府政策,引出的恶果是政府主导的低效率铺摊子,大众消费与投资环境的继续恶化。
强化"实体经济"是时下一个很热的说法,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最容易听得进去的说法之一,因为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就和地方政府多年养成的“GDP数字偏好”搭牢了,也和“区域竞争力”等颇具忽悠效应的概念搭牢了。因为地方政府都很清楚,这块最能出GDP数字。然而究竟什么是实体经济?相信没几个人去仔细琢磨的。现实中从一些专家建议到某些政府决策行为,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这便是把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部门,甚至简单地等同于制造业。一提强化实体经济,首先想到的便是扩大与增加制造业与宽泛的工业投资,而将服务业尤其与大众消费紧密联系的服务业降到次要地位。至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似乎更不在此列。似乎制造业或整个工业可以撇开服务业的支撑而“先行一步”,似乎制造业可以离开金融证券等“虚拟经济”行业独自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误导。误解的是对实体经济的界定,误导的则是政府的产业政策。
『叁』 我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什么
我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回国、数字中答国。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虚拟经济若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使得虚拟资本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成倍增加。
(3)产业链服务于实体经济扩展阅读:
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基本工具。虚拟经济通过有效的信息揭示及相应的金融创新,可以处理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激励问题。
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信息功能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投资业绩的优劣,使虚拟资本可以迅速从效益低的领域流向效益高的领域,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重组,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
『肆』 我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不移建设什么
我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4)产业链服务于实体经济扩展阅读:
规划《建议》有15个部分,总体上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简而言之,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_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伍』 为什么金融机构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机构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原因如下:
1、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回发展。从资本的答逐利性角度来讲,只有产业链完善了,产业集群形成了,对资本才有吸引力,建议对清远传统优势支柱企业,如陶瓷、水泥、有色再生金属等,采取聚集优势企业,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的方式,提升竞争力,以不断增强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
2、是加大对引进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近年来新进金融机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引导,引导其将资金投入到促进清远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除鼓励外来金融机构来清远设立机构外,还要建立对应的约束机制,例如设定存贷比、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等年度考核指标,促进其加大对清远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于年度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限制其在清远地区的后续设点。
3、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要积极鼓励本土金融机构“走出去”,加大区域金融辐射,拓展资金。更多资讯来源炎黄财经。
『陆』 实体经济包括哪些行业
仓储服务业、旅游产业、电信产业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是能生产实实在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产业!以上三种都生产了现实的服务!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虚拟经济一般包括:房地产、金融、收藏业、体育经济、博彩经济等!
『柒』 如何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 经济日报
深化供给侧改革 激活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专门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如何深化供给侧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疏通结构梗阻,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充分释放有效供给,着力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一是进一步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实现市场出清。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淘汰一批重点行业的落后产能,创造条件支持企业间兼并重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集中度。二是推动互联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四是深化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加快能源等资源要素的价格改革,建立健全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
完善金融体系 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此,要综合考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有效性,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是积极打造源头活水,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推动资金更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二是加快建立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加快发展各种自担风险的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村镇银行等金融主体,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健全金融市场机制,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三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服务的平台和通道,拓展实体企业融资空间。
加强财税力度 支持实体经济
要通过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和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也要激励企业自身内部降本增效。一是大力推进清费正税改革,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率,全面落实服务业“营改增”,提高直接税比重,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二是加大财税信贷等优惠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加速折旧等多种支持方式,支持实体企业特定生产制造与研发活动,增强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三是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组织和新流程等,加强管理创新,提高实业投资回报。
扩大有效需求 对接实体经济
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内需,倒逼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一是积极增加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和放大投资的乘数效应,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重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建设等,立足长远实现投资综合效益提升。二是在加快传统消费扩容升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热点和亮点,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改善消费环境,以更优品质的产品、更加丰富的业态、更加便利的服务,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在结构升级中释放增长潜力。三是在增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设备等领域新的出口增长点,推动服务贸易业态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融合发展,拓展出口增长空间。
优化发展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
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场体制机制,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保障实体企业在公平公正环境中赢得国际竞争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加快垄断性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法治化的市场体系,打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实体经济合理流动的通道。三是围绕政务、市场、开放、设施、社会和法治环境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建立统一透明、有序规范、责权明确的市场监管机制,强化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激励企业家精神,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企业做强新制造、发展新服务、创造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