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六大支柱产业是什么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六个重点工业行业。
2018全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58.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预计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
二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三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方案的9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上海产业发展报告扩展阅读
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实际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根据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2018年工业增加值86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81.49亿元,增长3.3%;
② 求:上海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投资分析 2000字左右即可 第一次用百度知道..
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方法
当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不仅来自行业外部,还来自行业内部不同性质的企业间的竞争。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就成为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由于公路运输企业不同于制造业,它给市场提供的不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产品而是运输服务方式,这就需要在对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经济学、技术学、管理学等多种视角,根据行业和专业特点进行应用研究,从而实现运输产品、运输技术、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与管理以及运输企业制度的创新。
一、运输产品的创新
公路运输企业向市场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因此,运输产品的创新也就是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在运输市场上,新产品主要通过开设新的运输服务项目来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运输需求不断出现,如旅客运输中的安全性、快捷性、舒适性要求,货物运输的方便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因此,不断推出新的运输“产品”即新的运输服务项目,使运输服务多样化,满足人们对运输的各种需求,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适应这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成为公路运输企业产品创新的战略方向,可以归结为专业化、个性化、柔性化三种基本类型。
专业化是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的普遍要求。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并存的今天,运输产品设计的专业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特别是在我国许多经营者头脑中充斥着“高、大、全”的设计理念时,专业化产品创新反而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如高速客运、散货专运、液态货物专运、气态货物专运、高低温货物专运、动植物专运、防暴专运、旅游运输、学校巴士、救护救援、礼宾服务等。专业化意味着大批量、低成本和高效率,意味着质优、便捷和安全。
个性化是新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这一趋势反映到公路运输领域,就成为一种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运输服务需求。个性化需求是指在需求种类、性质、批量、安全、速度、形态等方面的非同一般性的运输服务要求。个性化运输产品创新是指针对这些非同一般性的服务要求设计的运输服务形式和方式。如针对汽车市场需要提供整车运输服务,针对散装货物运输提供分装服务,将运输和保安职能结合提供保安客货运输服务,全时空电话要约运输服务等等,都属于个性化运输产品设计。
柔性化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状,满足运输市场出现的一般和个别,批量和特殊共存的服务要求,策划和设计新型运输产品。这种柔性化运输产品的提供,要求企业具备较为丰富的内部资源以及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柔性化运输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还可在为运输市场提供柔性化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和发展空间。如深圳运发集团目前已经开发了旅游运输、观光运输、城市客运线路和会议服务运输、客运联网售票、市区免费接送上车等资源共享、合理调度的有限柔性服务产品。进一步提高柔性化服务程度和范围,还需要企业运输技术的创新相适应。当然,不论哪一种创新,在具体设计上都必须满足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和经济等一般约束条件。
二、运输技术的创新
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相关生产技术进行创新,是一般生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类型。公路运输技术包括运输服务装备和调度管理手段。运输技术的创新,一是指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装备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二是根据产品创新的需要构建新的装备系统或体系。鉴于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其技术装备的创新一般并不需要自主研发,而是根据自己的总体设计向厂家或市场择优配置选购。例如开发汽车整车运输服务项目,需要订购大型平板车;利用大型平板车开发散装货物运输,需要购置或租赁专用货柜或集装箱等装备。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速折旧,到期报废,加快更新新型车辆,提高客运中、高档快速车辆比重,大力发展大吨位货车、集装箱、零担、快件等特种车,形成高、中、轻比例合理的运力结构。汽车维修要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为运输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随着运输产品柔性化程度的提高,调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运输技术创新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重要性将越来越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优化,智能运输的推行和应用,是当前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信息化和智能化可实现营运管理、运输网络组织、客货营销、运输服务和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不仅是资源配置的需要,生产效率提高的保证,更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当前公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信息孤岛现象,通过有效覆盖全部供销市场的信息网络,建立起全时空的市场运营机制,以适应国际化大物流网络的发展需要。
目前公路运输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整个物流效率和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物流效率表现为物流总量和物流时间的商数,因此物流效率对运输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运输时间的准确性,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如天、小时)内完成运输任务,运输时间的精确性,即运输的送达时间的精确性,如零库存的生产线、JIT物流系统等;运输时间的可调节与可控制性,即运输速度和运输时限的可调节和可控制性运输时间的稳定性,即运输过程的稳定性。运输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运输市场的创新
市场创新是企业创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公路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分散,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市场化程度最高。所以同各个细分市场一样,市场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求得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运输市场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研究和预测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市场有需求而又供给不足的运输服务形式,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多层次、优质化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调整经营服务方式,拓展“专、精、特”的新的运输服务项目,开辟新的运输市场。公路运输市场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企业优势,以自身优势克服或弥补其他运输方式的不足,从而拓展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立足于自身优势,并将市场创新的目标由运输扩展为物流和人流等国际大网络坐标之中,将上述基本思路辐射状展开,开阔的市场创新思路就会立刻显现出来。
四、运输组织与管理创新
就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的组织与管理,一方面要随着运输产品、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创新而进行适应性创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先行创新带动或促进运输产品、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创新。其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又是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组织创新的基础条件。
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客货运输组织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思想。客运方面要树立“旅客至上、服务第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营理念,通过对传统的客运组织进行改革,重点在效率、成本、质量上下功夫,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货运、物流方面,要建立“大物流”概念,不仅把自身看作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个要素、一个功能模块,而应把企业看作是国家整个物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发挥自己专业功能、承担物的流动职能,还要向物的流动过程中的形态转换方面渗透。其次是将单纯的运输思想拓展为满足国家物流体系的优化需要的全方位服务理念。
管理手段的创新,亦即管理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根据企业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需要,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运输GPS、CIS、IC卡,识别技术、网络技术等,形成互联物流市场和客运市场的信息系统。从而消除各种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企业能够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公路运输企业要优化运营组织方式,推进规模化经营、网络化经营,发展快件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长途干线客运、快速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五、运输企业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尤其对国有运输企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运输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要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步伐,通过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和经营者、员工持股,走投资多元化的道路。在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下,将有可能克服企业“所有者缺位”的敝端,有利于在国有运输企业中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协调发展。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员工管理、市场营销等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趋势和特点
“十五”以来,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国道主干线的全国联网,为公路运输发展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政府对运输行业管理的加强,使运输结构不断趋向合理,是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又一契机。当前公路运输虽然仍处于市场整合阶段,但却已经开始酝酿一场重大变革,各个公路运输企业将在这新一轮的变革浪潮中接受考验。研究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当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综观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现状,其创新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1.专业化
公路运输企业通过专业化创新战略的实施,意味着要主动放弃一些业务,求专,不求全,不求大,将企业资源集中配置于某一种或几种专门性职能上,使自己具备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专业化的创新不仅可以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降低内部运行成本,提高总体利益水平。
2.多样化
这里所指的是公路运输企业经营相关多样化,主要包括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小汽车出租、旅游运输、货运和汽车场站等(其中长途客运包括高速公路客运、长途干线客运、高档长途卧铺客运等;货运包括零担、集装箱运输、快件、联运等)。这种相关性运输业务可以分享相近或相同的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技巧,实现产品互补,市场相互交叉等,其目的是增加运输品种和市场份额,产生协同效益,分散经营风险,扩大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多样化创新战略适合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集团。
3.集团化
对公路运输企业而言,集团化作为一种创新趋向,是将多样化与专业化有效结合的一种形式。企业集团可以由多个专业化运输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形成的强强联合体,也可以由一个运输企业通过发展多个专业化运输事业部或分公司形成。集团化不仅可以显示专业化协作的优越性,同时在经营服务方面,能形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站点成网、安全优质、配套成龙(客运、货运、修理“三条龙”)和竞争力强、实现多功能服务的大型运输联合体;并有利于优化企业组织形式,实现规模经营,网络化经营,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利润来源,形成区域性相对垄断优势。
4.物流化
这里指的是公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核心环节,这种业务功能上的继承性使运输向物流转化比进一个陌生行业具有更低的门槛。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运力装备和场站设施,一定规模的经营网络和丰富的运输经验,要紧紧抓住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机遇,转变经营观念,大力发展物流业、快件运输、城市“货的”、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等,扩大经营范围,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5.信息化和智能化
对于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属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于公路运输企业则是包括管理、生产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综合创新,因而是企业自身升级的一种形式,更是实现运输现代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途径。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消除企业内外的信息孤岛现象,整合包括客户管理、车辆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控,财务管理等系统资源,建立起运行迅捷高效的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企业运营机制。
6.行业联盟
运输行业竞争激烈,是竞争还是联合或合作,应用博弈论可进行策略筹划与选优,解决企业经营决策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运输行业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具体表现,既包括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联盟,如线路联营、合资、合作等;也包括公路运输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间的联盟,如海陆空运输企业大联盟、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等。前者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同质竞争造成的损失,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两方面的互补,既可减少专业设备投资,又可减少车辆的空驶率,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后者对运输企业而言可以扩大市场,对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则是通过物流社会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
运输时效优化分析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供货时效要求也越来越高。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既快又准的时效已成为物流人不断优化和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那么,我们如何优化和提高运输时效呢? 在物流服务KPI指标中,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平均运输周期来衡量物流服务时效的好坏,这样的衡量方法真的有效吗?客户会满意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下面是某企业运输时效采取措施后的改进情况:
运输时效
序号 改进前 改进后
1 9 7
2 5 2
3 7 4
4 4 2
5 9 8
6 6 3
7 5 5
8 7 3
9 2 4
10 6 2
平均 6 4
对某企业来说,平均运输时效从6天降低到4天,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但询问客户后,客户还是对改进后的时效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客户关注的是每一单的时效,客户会想起最长的时效8天,其肯定不会满意。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送货过程的不稳定性,即可靠性不够,虽说平均运输时效是4天,但客户印象最大的是8天。所以我们在设定运输时效衡量指标的时候,要以客户为导向,在关注平均指标的同时还是要关注指标的可靠性,使订单尽可能的都在指标以内,而衡量送货时间是否可靠的指标可用准时交货率来计算。
影响运输时效的因素
由于运输的不可控性,影响运输时效的因素比较多,也难于防范,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客户及物流企业对时效感到头痛的原因之一,其涉及到人(搬运工、司机等)、车辆、货物、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更好地找出影响运输时效的因素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上面用鱼骨图的方法来进行影响运输时效的因素分析。
运输时效的优化和提高
设立合理的运输时效考核指标。客户对运输时效的一般要求不外乎两种:缩短产品交货期和提高产品交货准时率,这也是运输时效优化追求的目标。产品交货期能体现企业的运作水平好坏,准时交货率能体现企业的诚信和竞争力。两个指标缺一不可,而且此两指标互相依存互相冲突,符合悖反原理,延长产品交货期可提高产品的准时交货率,缩短产品交货期则会增加准时交货率的达标难度。因此,企业在考核运输时效的时候一定要设立两个指标:平均运输周期(衡量产品交货期的指标)和准时交货率(衡量产品交货是否可靠的指标),只有在平均运输周期和准时交货率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最终取得客户的满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在考察某物流公司运输时效的服务水平时,也不能单纯的考察某一指标,而是两个指标都要考察。举例来说,上海到北京,A物流公司的准时交货率是100%,B物流公司的准时交货率是95%,难道就能说A公司比B公司的运输时效水平好吗?其实不然,让我们再看看A公司的平均运输周期为48小时,B公司的平均运输周期为30小时,综合来看应是B公司的运作好于A公司的运作,因为B公司的平均运输周期短,而且准时情况也比较好。 既然考核运输时效的指标包括平均运输周期和准时交货率,那么他们的指标设定为多少合适呢?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大家都知道,高服务是与高成本互相对应的,运输时效也不例外。我们需要找到服务和成本的平衡点,使总成本最低。建议此类指标设定的范围应参考行业内的标准和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设定,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略高于行业标准即可,比如准时交货率一般可设定为95%,此时总成本最合适,客户也能接受此服务水平。平均运输周期因不同的运输方式会不一样,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策略和客户的需求。通常来讲,600公里以内比较适合公路运输,1 500公里以内比较适合铁路运输,1 500公里以上比较适合航空运输。公路的平均运输周期可按40公里/小时来计算,比如上海到北京,1 500公里,如走公路,平均运输周期可定为38小时,铁路时效可把火车发运前等待时间(火车出发时间-发货确认时间)、火车运行时间、提货时间和配送时间相加即可得出铁路的平均运输周期,航空也可按如此操作,另外每一个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和实际运作现状按照以上的常规计算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正,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的时效需求。 在进行运输时效优化分析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解决标准(平均运输周期)问题,只要标准没问题,其余的就是运作问题啦。如标准制订的有问题,物流公司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我们就需要考虑修改标准,举例来说,以上海到乌鲁木齐的航空为例,假设航空时效是36小时,一般发完货时间是晚上21:00,加36小时应是第三天9:00前送到不算迟到,此时客户刚上班而且客户晚上又不收货,肯定就无法做到36小时的指标,根据一般的运作规律,在第三天12:00前送到应该属于正常合理时效,因此上海到乌鲁木齐的航空时效就要从36小时调整到39小时才比较合理和可操作,如物流公司在39小时以内还做不到,就是其运作问题,如航空拉货没赶上航班,未及时配送等。解决了标准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平均运输周期问题,下面主要就是解决准时交货率的问题。
运作问题优化和防范
人,是运输时效所有因素中影响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要提高运输时效必须先从人的因素着手。
派专人对准时交货率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健全和完善全程信息跟踪系统与数据采集流程,做到信息当天反馈、当天分析,对任何一票延迟的货物都要查出相应的原因,如是不可抗力因素则只做记录不去关注,如属于相关环节的问题,则需要跟进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并提交改进措施,直到问题最终落实解决。
加强对相关的人员时效方面的培训和宣贯。通过迟到数据的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操作人员对时效标准不熟悉导致,私自认为早一点晚一点无所谓,只要客户不投诉就行,因此需要把时效方面的要求宣贯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明确时效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可包括时效考核标准,时效计算方法,装运操作要求,配送操作要求,信息反馈操作要求,异常问题处理操作要求等。
领导、司机和相关操作人员要重视。时效运作好坏与承运商相关人员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只有重视,才会想很多办法去解决。需要派懂业务的人来负责车辆的调度和计划,如派多大体积的车辆,每车装几个点,车辆几点出发,各城市的装货顺序如何?如何跟客户沟通,如何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等,只有业务熟练才能很好地满足时效的需求。
车辆,这是运输时效发生的载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车辆在中途出现任何问题或差错都会导致货物的迟到。可采取的措施有:成立安检小组,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并定期检查维修记录,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轮胎根据规定定期更换报废,不能贪图省小钱反而花大钱,并建立强制性更换制度。车辆改装要符合国家对车辆的改装要求,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并在正规车辆改装厂进行改装。在车上装载汽车行使记录装置又称汽车“黑匣子”,其能够自动、连续、真实地记录几十小时内驾驶员的行驶速度和连续行车情况,而且还有语音安全提示功能,当行驶车辆超过预设速度时,汽车行使记录装置便会发出语音安全提示,督促司机采取减速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每辆车发出前必须车检,对有安全隐患的车辆坚决不予出车,车检需检查的内容有:检查转向灯、刹车灯、远光灯、近光灯、防雾灯、尾灯、示宽灯、双跳灯是否能正常工作;查看各种仪表的工作状况,如油压表、电压表、燃油表、制动压力表等;进行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一般中型货车,在良好路面上,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制动距离应不大于8米;而且要看制动是否跑偏,是否灵敏,制动装置是否可靠;检查车辆各传动部分,连接是否可靠,紧固螺柱是否松动。轮胎要符合高速公路的行驶要求;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约有28%交通事故是由于爆胎引起的;检查油料是否充分,消除油料还够用的麻痹思想。
货物,也是导致时效迟到的一重要因素。如出现货物短缺、包装破损,客户肯定不会正常签收,因此我们在运输整个过程中需要关注货物的好坏,我们在装货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技巧,如装卸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要站在货物上进行作业操作;半装车的时候,应按阶梯型码放,而不是垂直码放,避免运输途中货物波动带来的车辆不稳和货物的损坏;运易燃易爆物品应用专门有危险品运营资质的车辆操作,并做好妥善的保护措施;货物码放的时候尽量不要混放,应将类似货物放到一起,避免货物的损坏,而且最好能轻重搭配,保持车辆的平衡;对易损坏物品做类似的二次包装防护等。
制度,是控制运输时效的保障。任何问题靠人去盯总会出问题,因此我们要养成把任何措施和规范都通过流程固化下来的习惯,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很好的落实贯彻下去,才能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问题,如关于时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异常问题反馈机制等,为保证司机和配送人员清楚公司的配送时效相关规定,可以给司机和配送人员一份配送须知,人手一份,如干线时效8小时,配送时效6小时,送货前提前2小时给客户打电话通知客户做好接货准备,遇到异常情况的信息反馈机制等。
环境,是运输时效最不能预知的因素,因此我们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如事先做好线路调查报告,写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什么地方,有多少收费口,收费多少,当地的路况如何,当地的治安如何,应走那一条道,如修路或堵车又可改走哪一条道,建议在什么地方停车吃饭休息等,并把线路调查报告宣贯到每一司机,让每一司机对当地的线路了如指掌。每天给司机手机发送当地的天气预报信息,让司机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做好相应的防范。司机相互间及时提醒路途中的路况,避免走弯路等。严寒气候、冰雪道路驾驶注意必须随车携带防滑链条、绳索、小型铁镐、喷灯以及其他防滑、取暖物品和必要的个人防寒用品。大雾天气行驶必须注意,能见度在30米以内的道路段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碰到紧急情况要有紧急响应机制,如出现交通事故、车辆抛锚,影响时间较长,就应该让最近的公司派车去把货物转接下来进行派送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③ 上海以什么产业为主,发展趋势是哪些行业
上海以金融业、航运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主。
发展趋势除了以上行业,还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 上海市的水果行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果树生产与其他农业作物相比,生产周期长,品种、设施、技术的更新相对较慢。随着专科技进步、设属施栽培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生态旅游的深度开发,果树产业发展将成为上海都市精品农业的重要组成,果树品种将更加丰富,产业逐步向生态、休闲、设施、精品方向发展,为农民增收、服务市民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⑤ 上海过去五年经济发展如何
1月23日上午9点,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在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勇做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会议会期7天,1月29日闭幕。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把到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奋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使全市人民享有共同富裕、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要加快建设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之城,世界级创新人才纷至沓来,高水平创新机构高度集聚,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们要加快建设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包容,人文关怀根植大众,文明美德蔚然成风,中外文化交相辉映,城市记忆深刻隽永。我们要加快建设更加美丽、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主导,低碳生活成为时尚,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成为常态。
⑥ 今年在上海举行的母婴产业零售发展趋势大会有什么看点
今年大会将围绕“消费新机遇”、“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零售数字化”等关键词展开分享,有兴趣的可以关注CKE官网
⑦ 上海各行业发展的如何
现在上海不是开始自贸区了,马上估计都要拉下香港了。
上海自贸区并不是一个简单回的自贸区,因为它是首个答"国内自贸区",与传统的"多国自贸区"有本质区别;可能大家也知道,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真正的自贸区,它里面有很多远超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宽松制度;但是大家却不一定知道,上海自贸区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意义要远大于经济意义的自贸区,一个以改革为核心、决心撬动利益集团的自贸区。
1、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保税区发展前瞻及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保税区、自由贸易港等,近年来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海自贸区作为一种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其经济前景十分看好。前瞻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出口875亿美元,同比增长47.4%;进口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