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气象产业发展状况2018

气象产业发展状况2018

发布时间:2021-03-10 01:27:17

Ⅰ “十三五”时期我国气象改革发展面临哪些形势与挑战

一是全面发展,即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二是创新发展,即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方式,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道路。三是开放发展,即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共享资源、共同发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水平,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气象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气象开放,为气象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四是协调发展,即统筹协调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东、中、西部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各层级、各业务、业务与服务、业务与管理等发展,更加重视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视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气象事业发展,实现全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在距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还有最后5年,任务很艰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气象服务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要求不适应依然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矛盾,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依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气象软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明显不足,气象核心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气象现代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很大。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发重发的形势,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挑战和压力很大。“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对蓝天绿水、健康身心、安全福祉的保障需求越来越迫切。可以预见,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气候安全、推进绿色发展等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挑战和压力很大。如果我们不能勇于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和地位就会被弱化。

面对国际气象科技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快提升我国气象核心技术水平、实现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的挑战和压力很大。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气象部门凭借已有的雄厚技术积累与固有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气象业务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气象业务核心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成果和产品已经向全世界全面渗透,对许多国家气象业务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冲击。如日本发射的气象卫星拥有美国研发的最先进的卫星技术,韩国气象卫星的质量也很好。核心业务技术不强、科技支撑机制不畅,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高技术封锁短期内还难以破除,“借枪打鸟”的气象业务依旧,气象科技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最大“短板”。到2020年要建成整体水平与同期世界先进水平相近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挑战、压力很大,任务很重。如何抓住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实现气象业务核心技术的突破,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化技术等,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加快发展智慧气象,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供更加及时普惠智能的气象服务,挑战、压力很大,任务很重。培养能担负起气象现代化重任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气象现代化要求,挑战、压力很大,任务很重。

面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挑战和压力很大。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改革举措的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也面临着深层次利益格局和体制格局的调整。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下的经费来源与人员身份多元化越来越不适应国家改革的大形势;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确定,对坚持和完善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提出了新问题;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服务市场的开放,对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提供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和加强市场监管提出了新挑战;统筹设计和有效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要保持部门稳定,巩固和加强气象部门在气象基本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地位,等等,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和挑战。

面对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冲刺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的挑战和压力很大。全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了最关键的阶段。然而,气象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上下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各业务之间不协调等问题还仍然存在,气象科技整体水平还不高,人才和队伍还不适应,事业发展过于依赖规模、硬件、投入的局面仍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
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治理体系完善、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良好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

一是紧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加快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水平将再上新台阶,服务业将成为我国主导型产业,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战略的实施,将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法治建设等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这是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提升气象服务效益、促进区域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新空间,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所在、动力所在、潜力所在。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机遇,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动气象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是紧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推出改革措施,对气象服务体制、气象业务科技体制和气象管理体制带来深刻影响。长远来看,这些改革将促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合理高效,事权与责任体系更加清晰协调,依法治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推进。这些改革也为气象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对解决困扰了我们多年的事业经费不足、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有可能是个机遇。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新机遇,认真谋划破解体制难题、制度难题、发展难题的新举措,加快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三是紧抓当前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机遇,加快提升气象现代化的质量和效益。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其中蕴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蕴藏着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国务院刚刚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 开放平台,率先在科技、气象、海洋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这对于释放气象服务消费潜力、激发个性化多样化潜在消费需求、拉动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提升气象服务质量,无疑是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因此,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和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新潮流,以全球视野、发展眼光去谋划和推进“十三五”气象改革发展,力争在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水平、提升国际气象竞争力上取得新突破。

Ⅱ 跪求《中国气象服务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任何年份的都可以,谢谢诸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Ⅲ 气象学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气象学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大城市内,是一种“即时预报”,即极短期的预测可持续1~3小时。即时预报是20世纪90年代一种数据发展的产物,小规模气象系统、快速电脑网络、精确的工程图片、自动化观测、像多普勒雷达这样新工具、以及被称作气象刻度模型的全球气象预报模型区域分析,由于对上述更好的理解,即时预报才顺理成章。由于有了这些系统,气象预报员现在可以预测小规模天气特色的运动,诸如暴风雨、大雪或风向。这些在10年或15年以前是根本达不到的。

一些气象观测和警报属另一种即时预报。其中一种大大降低了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伤亡。当大气形势呈现恶劣之时,就可以进行观测。在美国,持续几小时的恶劣风暴和龙卷风以及持续两天的飓风经由国家特殊气象中心签署后方可大规、模地进行观测。在恶劣天气出现并向你迫近时才签发警报。

20世纪50年代,地方气象部门对龙卷风、大暴雨警报在30分到1小时后才签发。持续预报要以计算机所得出大量控制方程式的模拟资料完成后而定。这些方程式比观察更能描述大气状况,许多天气预报单位在3~10天前就签发大量有关气温和降雨的预报,这些预测主要依靠长期大量的模拟结果比气候学略胜一筹。然而,它们对于像农业和交通这样对天气敏感的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从天气方面作一点暗示,都会节省大量财富。

Ⅳ 如何全面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Ⅳ 中国气象行业就业现状怎么样

1、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

应用气象学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适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2、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计算机软件
3 环保
4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电气/电气/电力/水利
8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物流专员、废气处理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技术支持工程师
2 高级售前工程师
3 java开发工程师
4 数据分析师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北京
2 南京
3 上海
4 深圳
5 杭州
6 武汉
7 广州
8 成都

3、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来讲,主要是到中国气象局下属的比如说各省、地、县,这样一些气象部门,特别是到气象台工作,另外就是到民航系统的气象台,为航空方面提供气象保障。再一个就是到部队去,就是为部队比如说特别是空军,几乎每一个空军基地的话,它都也飞机场,这个飞机场都有气象台,还有的一部分同学,就是到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的电力等等的。

Ⅵ 气象学有哪些发展趋势

气象学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大城市内,是一种“即时预报”,即极短期的预测可持续1~3小时。即时预报是20世纪90年代一种数据发展的产物,小规模气象系统、快速电脑网络、精确的工程图片、自动化观测、像多普勒雷达这样新工具、以及被称作气象刻度模型的全球气象预报模型区域分析,由于对上述更好的理解,即时预报才顺理成章。由于有了这些系统,气象预报员现在可以预测小规模天气特色的运动,诸如暴风雨、大雪或风向。这些在10年或15年以前是根本达不到的。

一些气象观测和警报属另一种即时预报。其中一种大大降低了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伤亡。当大气形势呈现恶劣之时,就可以进行观测。在美国,持续几小时的恶劣风暴和龙卷风以及持续两天的飓风经由国家特殊气象中心签署后方可大规、模地进行观测。在恶劣天气出现并向你迫近时才签发警报。

20世纪50年代,地方气象部门对龙卷风、大暴雨警报在30分到1小时后才签发。持续预报要以计算机所得出大量控制方程式的模拟资料完成后而定。这些方程式比观察更能描述大气状况,许多天气预报单位在3~10天前就签发大量有关气温和降雨的预报,这些预测主要依靠长期大量的模拟结果比气候学略胜一筹。然而,它们对于像农业和交通这样对天气敏感的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从天气方面作一点暗示,都会节省大量财富。

Ⅶ 20分 中国广告业发展状况怎样

一 现状扫描

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13508户,比上年增加11722户,增长11.5%;广告从业人员913832人,比上年增加42466人,增长4.9%;广告营业额达1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国内生产总值0.93%,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9%。

1.广告公司
2004年底,全国广告公司为76210户,比上年增加9857户,增长14.8%,广告公司占广告经营单位总数的67.1%。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达641654人,增加49007人,增加8.2%,占广告从业人员总数的70.2%。营业额达565.2亿元,增加120.4亿元,增长27%。

2004年,广告业内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了13.26%,为6024家,但营业额基本持平;国有事业单位数量减少了1116家,减幅为11.45%,营业额略有增长;集体企业单位数量减少19.09%,户均营业额变化不大;集体事业单位减少11.70%,营业额几乎没有变化;个体私营企业单位数量增加25.32%,达到了76916家,营业额增长36.48%;外商投资企业营业额增长56.06%;联营企业单位户均营业额略有增长;其他经济成分单位营业额大幅增长74.34%。

2.广告媒介
2004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广告经营额为575.5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45.5%。其中,电视经营额为291.5亿元,比上年增加36.5亿,增长14.3%,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23%;广播经营额为32.9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增长28%,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2.6%;报纸经营额为230.7亿元,比上年减少12.2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18.2%;杂志广告经营额为20.3亿元,比上年减少4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1.6%。

2004年以来,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的年度增长令人瞩目。2004年户外广告经营额达到112.9亿元,较2003年增长12.9%。网络广告年度经营额达到8.1亿元,较2003年增长30.7%,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2005年、2006年预计将分别达到27亿元和40亿元。

3.广告投放
房地产广告继续保持投放量第一的位置。2004年,房地产广告经营额125.31亿元,占全部广告经营额的10%。药品和食品广告仍然处在第二和第三的位置,2004年的广告经营额分别为122.39亿元、107.04亿元。

总体而言,广告投放的行业格局基本未变,但在量比方面发生了一定的转化。传统的广告重点投放行业,呈现“软着陆”态势。新兴和新崛起的行业,广告投放增长迅猛。如汽车广告经营额为59.2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5.26%;化妆品广告经营额为86.6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8.75%。

二 呼唤突破

纵观我国广告业的走势,从1979年以来本土广告业一直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并由原先的“低起点高速度”转到当前的“高起点低速度”,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成熟发展阶段。

原有的媒介格局下,广告业各利益主体在不断博弈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而当行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各方面都在寻求突破,平衡也在发生着变动。在传统媒体方面,各经营主体从原先的粗放式经营转向精耕细作;另一方面,新兴媒介不断涌现,新的广告形式不断得到开发。

2004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总额为575.56亿元,较2003年的548亿元小幅增长5%。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总额虽然仍在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新兴媒介增长幅度,低于广告市场整体增长速度。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占年度广告市场经营总额的份额也从2003年的50.8%下降到2004年的46.5%。如何准确的判断这种变动,把握住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下,广告资源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从形式到价格到合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和固定。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在固化的体制中滋长,长久以来也得不到解决。可以说,整体老化,缺乏继续高速成长的动力,是现在广告业面临的一大问题。而新的媒体变局峥嵘初显,广告业处在新旧交替的风口浪尖,业界对此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决定着行业最后到底是及时抓住机遇,壮大发展,还是最终水土不服被风浪淹没。

所谓新旧交替的新,一方面,是指新兴媒介风生水起,传统媒介逐渐式微,广告业将如何应对新的媒介局面,是机遇也是挑战;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处在从制造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新的广告主,需要开拓也需要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第一,当媒介不再以广告为生存支柱的时候,广告业对自身将如何进行重新定位?

目前的传统媒体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广告,离了广告,媒介的经营也成问题,双方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然而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媒介发展得比较充分的国家,广告收入在媒介总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在美国、英国,媒介收入中基本是收视费、广告费二分天下,内容版权的交易也占很大的一部分。从我国的媒介发展态势来看,广告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媒介的经营势必走向多样化的道路。而大众传媒的数字化浪潮、融合化浪潮,更加剧了这种危机。我国现在推数字电视、付费电视,媒介资源大大丰富,受众的注意力被高度分散。原有媒介依托广告,数字化的大众媒介依托什么?在其中我们并没有解读到广告。如果付费电视没有广告,而开路频道再也没有目前呼风唤雨的地位,广告将依托什么而生存?

第二,新的广告载体的出现给广告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广告业将以何种姿态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从户外广告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已经能够看出一些新势力崛起的迹象。而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在国内外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利用新媒体传递广告,已成为业界、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是固守着原先的生存方式,对新媒体持续观望、任其生长,还是积极介入,以自身的改变来谋求更大突破,是决定着广告业是发展还是萎缩的关键性决策。

第三,面对越来越难以说服的消费者,广告业将如何面对?

广告的天职决定了它不得不关注市场,不得不关注消费者群。而消费者的本质也早已经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得到进化。《现代广告》的陈永先生提出“消费者时代”的概念,说明消费者与从前相比已经判然不同。原有的强化式、灌输式、被动式的信息消费模式不再是现代消费者的习惯,现在的消费者会更为主动地寻求信息;同时他们更有主见,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而市场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总的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下降,影响广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广告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广告还是不是向消费者沟通产品信息的最好渠道?靠传统的、简单的方法来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还能行得通吗?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广告业才能够说服消费者,抓住广告主,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价值!

应该说,广告业已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用旧思路、旧模式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传统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弱化和消亡,社会的结构性升级、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汇集成强大的力量,作用于媒介市场、广告市场,将给相关主体造成一系列的连动。传统广告运动运行到今天,已经遭遇瓶颈,我们应该看到,下一步的增长空间已经转移,广告业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才能获得新生。如果固守着原有的生存空间,那么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也必将被挤压、被剥夺;反之,若能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则能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广告运动、新的广告主张、新的广告形式在全球范围已经展开,我们本土广告业也要抓住机遇,应该主动出击,不能拭目而待!

三复杂表征
毋庸置疑,突破,是国际广告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身处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背景中,我们将视角回归,反思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中国广告之猛进,一个整体的表征,就是“复杂”。复杂,给中国广告业之突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复杂因素之一:广告媒介——变革与新生

中国媒介结构复杂,运作模式模糊。长期的事业性经营,使大多数传统媒介依靠政策垄断,颇具暧昧性地生存于广告市场。随着媒介资源稀缺的状态转变,加之“国际化”和“新技术”的双重推动,媒介生发了导致体制变革的强大内生力。广电加快产业化和数字化进程,报业大踏步实践集团化和跨地域经营。各方试图打破旧有体制,进行力量重组,探索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新道路,以提高媒介效能。同时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IP网络、无线通讯网络等新生媒体的逐步成熟,给媒介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活跃点。当今中国广告媒介,正处于突破市场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汇流与融合的“变革—新生”期。这一复杂过程,给中国广告业带来了充满希望,却又难以揣定的未来。

复杂因素之二:企业——后市场化时代的广告观反思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表现为非均衡状态。有些产业市场化进程快、产业意识高,而有些产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同一产业中,有些企业发展超前,拥有全球化视角和强大竞争实力。同时,地方性的、经营封闭的企业依然数量庞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探索。从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结构看,这一失衡特征更为明显。包括一些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产业在内的中国各项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低,竞争结构不合理,造成领军人物普遍缺乏,而难以左右市场状态的“平民工厂”却比比皆是。这些市场现状,直接导致企业广告需求的不平衡性。有些企业对于广告的需求已经非常成熟,与广告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成熟的广告观,甚至是最基本的企业宣传意识都极其薄弱。

市场化的进程差距和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对广告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许多企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濒死到复活,从弱小到壮大,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在一轮又一轮的生死角逐中,广告成为企业手中一把利剑。刀光剑影的恶战之后,企业的广告观也越发成熟。从颇具“文革遗风”的“大媒体+大投放”,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据科学的调查数据和营销策略,注重整合行销传播和企业整体品牌的塑造包装,说明已经有相当一批中国本土广告主,告别广告蒙昧,从无畏走向理性。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对于自身广告观的深刻反思,推动了广告行为的素质提升,为中国未来的广告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复杂的要求。

复杂因素之三:广告公司——鱼龙混杂

从第一家国际4A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到WTO的“百分百外资准入”,任何人都相信,国际资本全面角逐中国广告业,仅仅是一个时间表问题。许多人士在这一时刻,担心本土广告公司的生死存亡。我们不妨先将视线从“敌人”挪开,转向自我,关注一下中国广告公司现状。在中国广告业的大环境中,广告公司不断成长,现在却依然是鱼龙混杂。既有国际著名广告集团,也有优秀的本土4A,加之新生的媒介购买公司、公关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和咨询公司,还有数不胜数的中小型公司和中下游专业公司。有的理念领先、全球视角、实力雄厚,有的仅仅是地方媒介掮客、个人作坊。广告公司经营理念、操作模式和业务能力存在巨大差距,正规军与游击队并存,既有“豪门盛宴”,又有“路边小店”。广告公司结构的复杂性,说明这一市场的竞争层次偏低,无序竞争必然存在,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广告公司的做大做强。

复杂因素之四:消费者——超大规模中的细分

与中国消费市场的超大规模并存的另一特性,是由中国巨大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时代差异造成的消费者结构极为多元化。例如,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主要城市的白领、中产阶级和青年,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认识能力超前,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属于高端消费群体;但是在同样的大都市中,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在庞大的消费群中,中小城市的普通收入民众占据主体。再比如,家庭中,子女一代的消费需求高于父母一代。经过对中国这一庞大市场的多元细分,发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广告态度非常之复杂,高端群体会走得更快,而落后的,其现状也不能在短期之内改变。消费者结构的复杂性,对广告的情报化战略,对营销传播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了更为强大的挑战。

复杂意味着突破的困难,意味着存在不同层面的突破点。既有内部的经济层面,还要有从社会责任和文化影响层面的外在思考。然而,困难,并不意味着“困惑”。中国广告人,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心,通过认真而深入的探索,才能找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广告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四 新广告运动

突破也好,复杂也罢,旧的广告经验势必无法解读、冲破中国广告业的混沌状态,新的理论研究、新的市场变动都指向一个新的话语——那就是“新广告运动”。

现在国际上已经存在诸多对广告未来发展走向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井贤一、小林保彦等日本学者提出的情报化社会和广告情报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情报的架构从金字塔结构转向了网络结构,这种情报架构的后工业化催生出媒介领域的后工业化,从而带来了广告与生活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新的广告策划从定性分析中得到某种“洞察”,根据情报来制定战略;新的广告沟通不是“强制性传递”,而是有效传播的“诱惑模型”。这些揣测虽然只勾勒出未来广告图景的冰山一角,但毕竟是在传统广告基础上迈出了超越性的一步,预示着新的广告运动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那么什么是“新广告运动”?正如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的讲演论坛一般,每个学者、业界精英都在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动方式诠释“我看见了未来”。喧闹后归于沉思,我们发现一些新广告运动产生的基础、产生的预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任何揣测都不具备把握五年后、十年后的真实全貌,但这些观察代表了我们对新广告运动发展方向的探索和思考。

思考一:回归广告本体,原有的传播模式已经过时,新的传播模式正在兴起

新广告运动回归广告传播发生作用的机制本身。原有的传播模式是强行灌输的,受众完全是被动接受的,广告公司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威力巨大的大众媒介。广告传播流程以集中投放垄断媒介、重复诉求广告信息、广泛覆盖大众人群为特征,依托大型媒体,制造大品牌效应,以期给广告主带来巨大的销售效果和巨大的融资效果。这种做法是“文化大革命”时代一脉相承的宣传观和大媒体衬托大品牌的投放策略。而中国的媒介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时段资源和报纸版面资源趋向过剩;新的媒介频频涌现;新的内容消费形式占据了消费者的有限时间,这种变化造成了三个结果:情报垄断被打破,情报激增导致压力陡升,情报反映速度急剧加速。新的传播环境意味着向受众灌输大量信息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无法发挥既有的作用。它不具备新时代的适应性,高度分化的消费者主动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和内容,而不是那些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在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细分化、速度感、轻松和“日常会话”的沟通。

思考二: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渐转型

R3亚太公司和《中国日报》进行的一项关于广告付费方式的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在中国有47%的客户愿意按照佣金制付费、有51%的客户愿意根据广告结果付费。广告行业旧的盈利模式是代理制,现在按广告结果收费的广告模式得到更多的认可。广告行业旧的经营模式围绕的资源是媒介的收视率、覆盖率,追求的目标是记住品牌并促进销售,现在广告主关注的焦点则是R-O-I(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新旧广告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对应一个问题,即企业支付广告费、广告时段和版面到底得到的是什么?宝洁、LG和壳牌都希望广告代理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的数据,而不仅仅是个花钱的公司。这种转型意味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核心数据库营销将得到解决,新的广告经营模式是基于消费者数据库的互动的、双向的营销传播,它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支持更为精确的用户数量以及认知、兴趣、欲望、记忆、行动各个层次效果的反馈。广告公司未来盈利所立足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大的投资回报率,协助客户创造成功的市场前景。

思考三:反思现在的传播者即企业

现在经济界提出的概念是“新兴服务业”。广告业必须考虑到整个经济的转型问题。医药、食品、家电、化妆品、房地产、汽车业等行业一直占据着近几年广告投放的前十名,这些传统的强势广告主同属于大众消费品、工业品制造业。但值得关注的是,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第三次浪潮”、波拉特提出的“信息时代”都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市场信号的验证。趋势表明,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将替代工业产业成为广告费用的大宗来源。广告所要服务的对象正悄然发生变化,这个问题是新广告运动的起点和潮流所至。

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成为商品,金融服务业、通讯服务业、保险业、经纪人公司、咨询公司等新兴产业怎么做广告?这一定是IBM这样的商业服务巨头和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培训新贵迫切关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金融服务业为例,中国的消费者都知道工行、建行的品牌,但很少人知道工行、建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剧烈的产业变革给广告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现状是广告业跟不上经济潮流,无法满足企业独特的要求。新广告运动呼唤中国广告业反思新兴服务业、信息产业所需要的广告形式是什么?适合的媒体是什么?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使中国广告业跃上新的增长平台。

思考四:广告依托的技术路线即媒介出现变革

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稍有疏忽则落后于时代。现在各种类型的新媒介不断涌现: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等等。而数字电视现在的政策是不播广告,凭借内容吸引订户,依靠收视费生存和发展;手机短信的广告经营也遭到信息产业部的严厉封杀。单不论行业政策的优劣,我们关注到两类广告公司虽违规操作,却颇有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一个是短信广告,一个是邮件广告,可以说这正代表了新媒介的探索。技术上突破带来的新媒介,不能做广告,无法成为广告传播和经营的载体,给广告业带来巨大影响,等于一刀斩断了广告增长的新路径。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上述两类广告公司违法吗?其实这不过是消费者隐私保护与市场发展洪流的对抗,不过是市场需求与政策管制的博弈,在两种力量中争得生存甚至发展的空间正是新媒体广告业务的核心。

思考五:追随新一代消费者

一个“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提出“生活者”的概念,其研究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生活者”,即领先中国消费市场的25~39岁的社会群体。留给本土广告公司的时间并不多,新广告运动能否发生效力的核心命题就是对未来消费者的把握。如果是一个10年左右的战略考虑期的话,现在新广告运动所要关注的正是被称为“新新人类”的群体:15~25岁年龄段的新一代消费者,他们将是主宰未来广告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形态将是新广告运动所要捕捉的市场机会与决策的依据。

早在1970年,托夫勒就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未来世界将展现出层出不穷的稀奇事件、耸人听闻的创造发明、不可思议的矛盾和绝顶新奇的困境”。今天的中国广告业已经切实感受到这种实在的冲击,感受到冲击的深远影响。要想控制未来,不被冲击击溃,我们惟有紧跟时代力量转移的浪潮,关注变化、捕捉变化、主动变化。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告学院教授 丁俊杰 )

阅读全文

与气象产业发展状况2018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