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发展定位和特色主导产业不尽合理
(二)企业结构不合理,分工协作网络尚未形成
(三)忽视资源和市场条件约束
(四)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不足
(五)创新能力不强
(六)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特色产业的发展
(七)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B. 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引起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
随着区域经济的日趋发展,产业集群成为各省市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产业集群的统计、分析、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各个省市对产业集群的统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综合评价的标准。然而科学客观的评价产业集群质量,观察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探索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竞争能力,如何科学有效的测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都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反映集群特质的指标体系。为此,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在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中(instrial concentration)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是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产业集中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绝对集中指标通常用位于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某项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而相对集中指标主要以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及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吉尼系数来衡量,可以反映整个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讲,如没有特别说明,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产
业内企业垄断程度的高低,而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没有对产业内企业间联系进行特别关注。因此,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概念相差比较远,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产业链有效整合,通过确立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产业链整合发展具有降低成本、创新技术、开拓市场、扩张规模、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形式 。
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具有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两者缺一不可,若缺少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则群龙无首;若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则市场风险因素较高。因此分析这两个条件,成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首要分析要素。
C. 工业集聚带来的好处
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
②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拓展资料
我国产业集聚的五种主要类型
1、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该类型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比如江苏吴江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集聚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导下,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
例如,江苏江阴以一家上市公司(申达集团)为启引点,吸引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投资商进入,逐步形成为“亚洲包装中心”;许昌以瑞贝卡公司为龙头,汇集了龙正、神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112家、个体生产专业户900多家,发制品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15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3、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是通过专业市场的带动发展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从带动效应来看,市场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最大,可以使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浙江义乌就是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带动形成了11个专业市场、14条专业街,目前已形成集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4、科技驱动型产业集聚。主要是在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大学的作用下,在某个区域、产业或产品上依托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中国科学院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先后吸引了联想、方正、微软、IBM、诺基亚等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成为国际知名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的密集区域。
5、外资带动型产业集聚。这是我国产业集聚中发展最快的类型,大多是在近十年内,由外商以及我国台商等投资企业逐步发展而成。这方面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外商或台商先投资零配件企业,然后通过再投资和吸引其他同行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一种是境外大企业投资兴办规模较大的终端产品企业,拉动国内外配套企业跟进投资,形成产业集群。
前者多在开放的早期,后者主要是近几年较多。这些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江浙等地区,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精密机械产业等为重点。这些产业集群形成较大规模后,当地技术研发力量以及配套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长。
D. 如何推进产业聚集与升级
一、构建产业体系,加强集群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不是独立的,而是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既有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多层次联合发展,又有三次产业的相互促进。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实现县域内各产业的关联、组合发展。主导产业生产技术先进,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帆毁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其他产业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特色,结合主导产业的导向,积极做好专业分工和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产业集群。二是实现各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集群发展的基本环节,产业集聚区、专业产业园区是集群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商务中心区是集群发展的战略重点,各产业园区的协调均衡发展能够加强三次产业的联系,形成互促、互动、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实现各产业园区低碳环保发展。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建设生态宜居郏县”奋斗目标为工作要求和标准,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共识。
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近年来,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增速连年保持在20%以上,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由于多年的快速增长,投资总额已接近GDP总额,投资增幅的上行空间变窄,持续增长压力日显。因此,必须推进投资结构的调整,提高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高新产业体系,把新兴高新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工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服务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引导社会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资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以农业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延伸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推进各集聚区内项目建设进度,紧抓建成项目的投产达产。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争取尽早动工建设,对久拖不动的项目启动退出机制。坚持实行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简肢,解决问题,积极支持,促进项目尽早投产、达产,尽早将投资转态咐备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注重科技发展,强化创新驱动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化,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区域之间竞争发展的关键。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以科技创新破解经济发展的要素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培育扶持力度,落实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示范机制。积极申报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结合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探索建立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面向社会搞好技术服务。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配置教育培训资源,研究和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培养、引进、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努力建设一支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紧扣产城互动,发展惠及群众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产业集聚发展应与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产兴城、依城促产。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需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与城市建设有机对接。按照产城一体发展思路,统筹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和城市建设,强化功能集合构建。推进产业园区内金融、邮政、卫生医疗、生活服务区等功能设施项目的建设;推进城镇与产业集聚园区发展规划和设施建设的无缝衔接和功能共享,提升产业集聚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二是以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民增收。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是人口集聚,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要及时引导和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创业并且注重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E. 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
东城产业集聚区食品加工及配套、电子机械为主导产业,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电子机械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F. 产业集聚及创新
1.3.10.1 产业聚集及创新效应突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式启动。依据《河北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冀发〔2009〕21号),石家庄市按照一产集约、二产集聚、三产集优的思路,出台了《构建石家庄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着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两大优势产业,强力打造现代商埠、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和中国现代药都(简称“三现一都”),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3.10.2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2009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23个,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生物医药、电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别是把生物医药确立为第一主导产业,以龙头医药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鹿泉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54所、13所电子信息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辛集经济开发区皮革、化工等产业已成为当地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井陉矿区的大型煤化工、赵县的轻工食品、晋州市的化工纺织、正定县的小商品城等园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石家庄市被批准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循环经济化工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效益显著。
1.3.10.3 政产学研联动创新体制与机制基本形成
创新联动体制与机制基本形成。石家庄市政府与21家科研院所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建立了“省会产学研合作基金”,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区域科技协作机制,以解决技术瓶颈为重点,进行技术对接。建立了“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制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合作机制。
G. 工业集聚的好处是什么
优点: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
②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拓展资料
我国产业集聚的五种主要类型
1、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该类型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比如江苏吴江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集聚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导下,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
例如,江苏江阴以一家上市公司(申达集团)为启引点,吸引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投资商进入,逐步形成为“亚洲包装中心”;许昌以瑞贝卡公司为龙头,汇集了龙正、神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112家、个体生产专业户900多家,发制品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15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3、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是通过专业市场的带动发展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从带动效应来看,市场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最大,可以使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浙江义乌就是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带动形成了11个专业市场、14条专业街,目前已形成集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4、科技驱动型产业集聚。主要是在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大学的作用下,在某个区域、产业或产品上依托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中国科学院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先后吸引了联想、方正、微软、IBM、诺基亚等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成为国际知名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的密集区域。
5、外资带动型产业集聚。这是我国产业集聚中发展最快的类型,大多是在近十年内,由外商以及我国台商等投资企业逐步发展而成。这方面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外商或台商先投资零配件企业,然后通过再投资和吸引其他同行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一种是境外大企业投资兴办规模较大的终端产品企业,拉动国内外配套企业跟进投资,形成产业集群。
前者多在开放的早期,后者主要是近几年较多。这些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江浙等地区,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精密机械产业等为重点。这些产业集群形成较大规模后,当地技术研发力量以及配套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长。
H.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内,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容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群亦称“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
2.形成类型不同
产业集聚是指向性集聚和经济联系集聚。产业集群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和资源型产业集群。
3.特点不同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I. 商丘目前的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有哪些
一是积极承接集群式或链式产业转移。以形成产业集群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产品和配套企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是严格实施产业规划布局。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推进重大项目按照产业规划加快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
三是政策引导。把主导产业的营业收入和项目入驻数量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