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东方核算体系MPS,该体系的核心是对物质产品进行核算的。但随着经济发展,非物质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按照MPS体系核算,既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也不利于国际对比。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由东方的MPS向西方的SNA核算体系过渡,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建立和加强第三产业统计。
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建立于1985年。198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公布了198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到1988年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制度已基本形成。为了摸清第三产业的底数,为各级政府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1993年国务院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并建立了周期性普查制度。同时为了实现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转轨,1993年国家统计局加大了对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推行了“7+1”套表,增加了财务统计的内容,建立了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统计制度,以满足计算GDP的需要。但由于基层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力量薄弱,难以保证数据质量,1997年国家取消了上述两项制度,对这些行业的统计调查处于空白状态。
在非普查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依据相关专业的统计资料、普查年份的行业结构资料和有关部门的财务统计资料等来推算。
我区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与国家是同步开展的,并且我们在贯彻国家各项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政府的要求,于1998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三产业快速调查,在快速调查的基础上,于2000年建立了《服务业滚动统计调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将现行统计中没有覆盖的第三产业行业按四年一个调查周期,每年调查几个行业,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的指标是用于计算增加值的财务指标。该项制度的建立填补了我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统计的空白,为非普查年份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虽然我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经过全区各级统计人员的辛勤劳动,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在为各级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加大对第三产业实施统计监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目前在第三产业统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第三产业中部分行业的统计制度不完善。表现为一是核算方法不完善,特别是对部分行业中核算基础差的服务活动,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核算方法,这也是造成GDP数据在地区之间不衔接的重要原因;二是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分类粗。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核算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统计制度设计中,对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指标设置细而全,而对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则比较粗。从第三产业内部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如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的统计指标比较完整,其它行业仅对计算增加值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而对于人员状况、设备情况、提供的服务类别等都没有反映,难以反映第三产业的全貌。三是调查时间不同步,交通业、批零贸易业、房地产业统计实行按月统计,其它行业则实行四年为一个调查周期的统计,且指标设计的粗细程度不同,口径不一,很难进行加工汇总,不能按月、季提供完整的第三产业资料,影响了定期统计监测工作的开展。
2、第三产业单位财务核算基础薄弱,严重影响了增加值的准确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是以会计报表为基础,由于第三产业涉及行业复杂,且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会计制度对其经营状况进行管理、监督,由于其主办单位的经济成分各异,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因而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财务收支制度。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单位多为一些经营规模小、人员少的中小企业,财务收支帐目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为开展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经济结构复杂,利益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受各自利益的驱使,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大大下降,特别表现在对个体户的调查中,为了偷税、漏税,个体户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部分企业也存在着“两本帐”的问题,加大了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
4、统计力量薄弱,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开展。第三产业调查单位数量众多,遍布城乡,没有一支强有力的调查队伍,难以收集到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而现实情况是从统计系统内部来说,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均没有独立的第三产业统计机构,普查年份靠组建临时机构,抽调各方面人员来完成;非普查年份,第三产业统计分散在各有关专业,没有综合协调机构,对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缺乏总体设计,长远规划。从人员情况看,旗县统计局处于调查工作的第一线,而我区各旗县从事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人员平均仅有1-2人,且多兼职其他工作,面对如此众多的被调查对象,统计人员力不从心,漏统、错统现象很难避免。从外部来说,长期以来,部门统计在第三产业统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被削弱了,从第三产业各行业统计机构人员配备情况看,实行条管单位,如金融、保险、邮政系统等和政府各部门,一般都设置统计机构并配备专职统计人员,而第三产业的其它行业,则很难保证有机构和人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调查经费不足,也严重困扰着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Ⅱ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调整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只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对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所谓“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不仅不予重视,有时还严加限制。直到1978年,在第三产业中占主要成分的仍是商业和运输邮电业,分别占第三产业总量的30.9%和20.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以后,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包括农林牧渔服务、地质勘探和水利管理、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等众多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壮大起来。到1998年,商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下降为25.3%和19.3%,而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分别由1978年的9%、5.7%上升为18%和6.2%。上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经过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与探索,我们已经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子。我国的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逐步走向协调。从总体上判断,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希望采纳
Ⅲ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解析: 思路引领:从第三产业包括的领域出发,比较分析 答案 提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中国的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断便利人们的生活。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别比较大,建议教师根据当地的情况分析具体哪些行业突出或者落后。 提示: 了解第三产业的概念
Ⅳ 我国第三产业现状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
制约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中国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制度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追求短期的GD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一些地方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对外资长期给予优惠待遇,造成内外资待遇的不平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纷纷仿效,结果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效率下降。同时各地为了保证本地区粗放的经济增长,排斥优势互补,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也间接地影响到服务业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其次,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民工转为城市人口还存在种种障碍,这对服务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很多制造业都集聚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大多还处于由自己包办各项中间服务活动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在劳动就业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还存在着市场交易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企业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也还是无法有效地促进中间服务业的外部化。与此同时,国内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一方面缺乏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体制创新存在种种问题,再加上区域性限制而致的广大服务对象的缺乏,结果长期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
第三,我国在很多服务业领域实行垄断性经营。在我国,很多服务业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
第四,我国服务业在对外开放方面滞后。我国服务业在入世前就对外资存在严格的限制,入世承诺中才逐渐放宽原有的限制,但是国内服务企业与国外服务企业大规模的竞争还没有到来。
第五,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和公共服务领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部门,但是由于这些部门的改革相对滞后,发展远远适应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虽然这些部门也逐渐采取某些市场化的改革,引入了激励机制,但垄断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市场导向的垄断部门对服务产品的提供效率往往会来得更低。
总之,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在服务产品生产和供应领域引入全面竞争。在这里,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更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挑起重担,把它看成是一种国家战略。因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手中抢过现代服务业,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Ⅳ 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
我国第三产业的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Ⅵ 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又称第三次产业)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3)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分为15个门类即自F类到T类计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第三产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可以认为是现代物流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Ⅶ 近年来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只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对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所谓“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不仅不予重视,有时还严加限制。直到1978年,在第三产业中占主要成分的仍是商业和运输邮电业,分别占第三产业总量的30.9%和20.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以后,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包括农林牧渔服务、地质勘探和水利管理、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等众多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壮大起来。到1998年,商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下降为25.3%和19.3%,而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分别由1978年的9%、5.7%上升为18%和6.2%。上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经过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与探索,我们已经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子。我国的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逐步走向协调。从总体上判断,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Ⅷ 请问潮州饶平的经济发达吗
不发达。
饶平县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耕作历史悠久。农副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茶叶、荔枝、蜜柑、水产品等。在工业的发展中,利用该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副产品发展形成了机械、食品、陶瓷、服装、纺织、医药、水产品加工等一系列行业。此外,饶平县以黄冈、钱东工业园区和三饶、新丰陶瓷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强,全县公路已基本上实现镇通乡。从柘林港起经过大唐电厂、华丰造气厂到国道324线的进港道路,北部地区公路和大修工程基本完成。在能源供应方面,已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供电网络,大唐电厂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更大大改善夏季电能不足和局面。邮电通讯、科教卫生等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由于处于广东省东部边缘地带,对省内外的联系不够,原有经济基础又比较薄弱,也没有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投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与广东省先进县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2005年饶平县全县实现的GDP为72.13亿元,远低于珠三角地区的增城区(GDP为255.26亿元)。因此,应根据饶平县的实际情况,发挥区域优势、扬长补短,制定饶平县经济发展战略,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速度。
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人口数量多、义务教育未普及以及受传统观念影响等原因,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是只读了小学。这种局面目前已经有所改善,但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年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只能从事文化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另外,在教育子女上,不少人坚持传统观念,认为读书不如赚钱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的一代上学受教育的程度。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饶平县各种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饶平县今后经济的发展限制较大。
2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饶平县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较小。常用耕地面积为1906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20公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83公顷/人)。长期以来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浪费等现象。 近年来,农民占用耕地建房现象突出,普遍存在“一户二宅”、“一户多宅”以及“空心村”。不少地方政府干部为了自身利益圈地(耕地)卖地作为农民建房用。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小,出现粮食、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不能自给的现象;农业劳动力也出现过剩,为此,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劳动力。这对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部分耕地被撂荒。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对饶平县农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当地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饶平县有丰富的农产品,但不少地方的人民只满足于自给自足,收获的农产品只限于自身消费;卖出的农产品也仅限于初级加工品,甚至是完全未经加工过的。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在饶平县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比重不高。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的速度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该县未能将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增加第二产业构成比重。
此外,农村中有大量的闲置的劳动力,尤其是结了婚的中青年女性劳动力。这些人除了干少数农活外,没有其他职业。这也是饶平县近些年来“六合彩”赌博泛滥的主要原因。
4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饶平县位临南海,台风、暴雨及其引起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对饶平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每年影响该县的台风有3~4次,平均3.3次。台风对南部滨海区水产养殖影响较大,每年的水产养殖必定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会给沿海低洼地区、北部山地丘陵带来了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2006年的台风“碧利斯”给饶平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县受灾人口达82万人,造成21人死亡,126个村庄受洪水淹浸,发生山体滑坡37处,民房损毁5350间,其中全倒塌1540间,重危房1493间,一般损坏2317间,直接经济损失26.0953亿元。
5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饶平县还面临着以下问题:农村经济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担子很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还需要继续加大;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此外,不少地区的政府腐败现象较严重,对外商的投资收取过多的税款。
饶平县经济发展新战略
依据饶平县目前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抓住机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顿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为促进饶平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铺路。
上述提出的饶平县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例如,可以通过加快普及教育来解决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包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广高中教育、鼓励接受大学教育等。针对成人劳动力,适当开展职业培训,如生产领头单丛茶技巧的培训、科学种植水稻的方法培训等。在土地利用上,应该严格整顿滥用土地的现象,加强土地管理监督,合理规划土地并用强制措施实行土地制度。
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给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降低企业用地租金、降低企业用水用电收费标准,减少苛捐杂税。此外,通过在主要城市建立饶平商会和经济促进会、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提高饶平县在外的形象。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是饶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旅游业可以其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投入少、收益多”的产业部门。根据饶平县旅游资源的特点,饶平县的旅游开发应紧紧依托所拥有的“海、山、城、史、河”资源,大力发展滨海渔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和历史旅游,提供观光型、休闲度假型、体验型、商务型旅游产品。
Ⅸ 说一下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jndxxb-shkxb200505015
我国第三产业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qyjjfz/1169100.htm
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http://www.sc.stats.gov.cn/stats_sc/jjpc/jjpcywtg/200606280061_1_0.doc
从经济普查数据看我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Ⅹ 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上午发布的2013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为56884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出12520亿元,增速快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46.1%。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增速方面,也是继2008年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再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消息显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
当前,国内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多种不同观点。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重点产业科技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60个行业、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31个省区市,以及美国等6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4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7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即使在第二产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保持近中期经济持续增长,且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而要长期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世界新的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