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黄石发展规划千亿元产业

黄石发展规划千亿元产业

发布时间:2021-03-12 13:39:33

A. 湖北黄冈和黄石哪个市的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湖北黄冈市的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黄冈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专山南麓、长属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京九高铁中段,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长江相望,东连安徽,北接河南。是国家重要的卫生城市,也是继武汉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截至2017年底,黄冈市现辖有两市、两区、七县,127个乡镇街,4290个行政村,总面积17453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总人口810万人。

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此外还有国家主席李先念、代主席董必武等政治人物。

黄冈先后获得一系列荣誉。其中:2007年首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五名,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年荣获“荆楚诗词之市”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书法城”荣誉称号。2017年6月,黄冈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2月15日,荣膺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第一季十佳魅力城市。

B. 怎样理解三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千字论文

近年来,黄石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主三化”的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坚持用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县域经济,立足市域全局统筹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市域资源优化配置、要素共建共享,使全市经济呈现出协调并进、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05亿元,增长2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95亿元,增长4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43亿元,增长29.27%。

一、区域定位功能化
在区域竞争中,黄石市既树立武汉城市圈内“经济传动力越来越强,同城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机遇意识,又强化“不能功能化,就会边缘化”的危机意识,千方百计确立其在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性功能地位。一是着力在实施国家战略上发挥示范作用。以黄石、大冶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转型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在“中国特色”公租房建设管理模式、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和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奋力将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二是着力在产业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围绕“打造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目标,打造全国重要的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已有2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2家企业全国产能和销量第一,3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名,4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拥有中国名牌9个、驰名商标8件、出口名牌1个,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三是着力在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作用。依托已开工的大广和杭瑞高速、即将开工的黄咸高速、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开发的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与新兴铸管合作开发的沿江重化工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构筑辐射鄂东南、皖西、赣北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产业布局集群化
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延伸及配套,发展“八大产业”集群。一是挖潜升级强集群。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积极引导骨干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黄石市先后实施94亿元的新冶钢特种钢管和重冶锻造、16亿元的新兴管业扩建、16.8亿元的有色20万吨阴极铜改造、21亿元的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30亿元的100万吨山力薄板等项目,促进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实施10亿元的1600万台东贝高效无氟压缩机、与比利时LVD公司合作投资6亿元的1200台(套)大型精密数控机床等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兴集群。近三年,实际利用外资88122万美元,实施了1亿美元的宝成3000万双品牌运动鞋、15亿元的合兴50万锭高档精梳纱、11.6亿元的安达5.5亿片汽车轴瓦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轻纺等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互补发展促集群。围绕黄石市“八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支持大冶市创建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阳新县创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脱贫致富的示范县。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功能分区、互补发展的原则,使大冶市依托利达、合兴纺织、茂晨铝业、山力板带、武汉重冶、宏力重型数控机床等项目,形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使阳新县依托宝成制鞋制衣、安达汽配、华新“双千万吨”水泥骨料、远大制药等项目,形成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使黄石市依托中粮、雨润、永大、劲牌、富川油脂等龙头企业,形成两个产值过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
三、园区开发多元化
深入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着力构筑起黄石与武汉城市圈对接融合、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对接融合的大园区,形成依托“一圈”(武汉城市圈)开发“一带”(黄石沿江经济带)、依托“一带”发展“三园”(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区工业园)、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培育黄石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一是积极探索“融合驱动”的发展模式。按照“传统产业互补、新兴产业共建、协同配套发展”的要求,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先后引进武汉重冶投资20亿元在大冶灵成工业园建设特钢模具、武汉日新能源在黄金山工业园建设30兆瓦光伏发电、远大制药投资4.2亿元重组阳新富池化工等项目。近年来,黄石市与圈内城市实施重点合作产业项目30多个,总投资达60多亿元,加快了黄石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二是积极探索“托管带动”的发展模式。由黄石经济开发区对大冶市15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托管,三年多来,起步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完工,机械工业园、科技产业园等10多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相继开工,通过“托管带动”加速了黄石市区与大冶城区的对接融合,依托开发区带动县域发展的效应初步显现。三是积极探索“共建互动”的发展模式。在阳新棋盘洲新港物流园探索市县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以此带动阳新、黄石港、西塞山沿江72公里经济带的发展。四是积极探索“飞地联动”的发展模式。黄石市突破行政区划,通过规划引导、税收分成等办法,推进市县联动、市区联动,积极支持黄石港、铁山到黄金山工业园区创办工业园。三年来,黄金山工业园区投入近30亿元,建成区达50平方公里;阳新城区工业园投入2亿多元,建成区达4.5平方公里;大冶城西北工业园投入20亿元,建成区达20平方公里,在2009年湖北省113个县(市)区开发区考核评比中综合排名第一。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区域性大城市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中心市区与大冶、阳新的全面对接和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一体化。坚持大规划的理念,按照“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1111”市域城镇发展体系,形成以市区和大冶城区为中心、阳新城区为副中心、以10个中心镇为纽带和以10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双迎”(迎接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和建国、建市60周年)活动为契机,两年来共实施了217个,总投资334亿元的工商、城建、民生等项目,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宜居水平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按照“同城化”的要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安全饮水、文体事业、广播电视、村镇建设等,按照重点突破、整镇整村推进的原则,建立新农村建设联系点110个。三年来,市级累计投入10多亿元,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50.55%,力争到2015年达到56%。二是推进交通设施一体化。着力打造外联内聚的路网体系,实施了鄂东长江大桥、大广和杭瑞高速黄石段等20多个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特别是随着武黄城际高铁和黄咸高速的开工建设,黄石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新开通和在建3条隧道,启动了3个物流中心建设,使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和长江黄金水道公铁、水陆联运实现“无缝”对接,黄石城市发展也由“环磁湖”扩展到“环大冶湖”。三是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全面启动涵盖市域范围总投资近100亿元的生态环保项目,重点实施辖区内湖水生态、327个开山塘口和5.56万公顷石漠化荒地等修复治理项目,关停“五小”企业1000多家,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实施了29个、60多亿元的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着力在生活垃圾处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引进香港创冠集团投资4.6亿元建设的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国家住建部评为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年底建成后,可解决黄石城区和大冶、阳新30公里半径内的生活垃圾;将大冶城区公交纳入市区大公交系统,实现“同城化”发展;与农发行合作为县(市)区担保融资1亿元,大力实施“学安工程”和“乡镇医院达标工程”,力争两年全面完成农村学校D级危房改造和乡镇医院达标任务。
五、发展环境最优化
黄石市始终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发展提速。黄石市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两集中一代办”,将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并授予服务窗口收发权、初审权、组织协调权和相对审批权,全程代办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目前全市24个职能部门已全部成立了审批科;同时,依托3G(TD-SCDMA)电子政务应用国家级试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审批项目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发展添力。近几年,黄石市狠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引进了3家金融分支机构,使全市金融机构达到15家;成立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壮大市担保公司,资本金由1亿元扩充到今年的3亿元,为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近30亿元,同时,创新“采矿权质押贷款”、“铜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新型信贷品种,1―8月份全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其他贷款11个百分点;做大做实城投公司等市级融资平台,为县(市)区担保融资4亿多元。三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发展减压。抢抓黄石被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机遇,近年来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15个、2.7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6万亩,争取增减周转指标5025亩;2009年7月,《黄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正式获批,可为黄石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1.3万亩,制约其发展的用地难问题得到缓解。
近年来,黄石市在抓市域带县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兄弟市州比还有很大差距。黄石市将深入贯彻罗书记和李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市州的好作法和好经验,努力把黄石市县域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C. 求黄石未来10年内的发展规划

十一五计划:2010年GDP翻一倍,财政收入翻一倍,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D. 湖北黄石在十年后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被合并

E. 黄石章山2019规划开发

自从黄石经济开发区章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已经有四年多了,但这四年多来发展一直没什么进展,章山新城项目没了,规划好的章山隧道也不见动工,章山高中也未曾筹建,招商引资更是毫无重大突破,就连办事处的基本常驻办事机构都不齐全,派出所还要靠汪仁托管,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也没有什么改善,开发区也从来没有协调一些重大项目在此落地生根,不知道领导对这片土地有没有科学规划发展的计划,若没有开发的打算,还不如趁早还给西塞山区,这片土地原本属于西塞山区河口工业园,西塞山区把这里视作掌中明珠,早就邀请新加坡裕朗国际规划好了,准备鼓足勇气撸起袖子在此大干一场的

F. 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黄石概况

在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后,以武汉市为城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其余8座城市。并确立了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圈的“副极”。
在城市规模、工业、交通、商贸、特色农业、科教等六个方面的优势,成就了黄石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副中心城市”地位。
黄石市区人口 80万人,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仅次于武汉,在其他7个城市中规模最大,发展空间最大,这决定了黄石在城市圈中的地位。按城市圈规划,到2020年,黄石市区人口将达到120万至150万,实现黄石、大冶一体化发展。
黄石有明显的工业优势:黄石市,市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城市圈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在城市圈中被定位为工业副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点。
交通区位优势:黄石无论在城市圈还是鄂东地区都是区域性中心。作为和武汉并列的全国53个公路交通枢纽、全国28个重要内河港口,黄石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交通网络。公路有13条干线,沪蓉高速、106国道、316国道穿城而过,加上正在建设的鄂东长江大桥,新建的大广高速、杭瑞高速经过黄石,进一步凸现了黄石公路交通枢纽的地位;水路有长江黄金水道70多公里岸线、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在大规模建设的棋盘洲码头等基础设施;铁路有五九铁路、山南铁路,大型厂矿企业都有铁路直达厂区。
黄石还是鄂东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作为工业城市,黄石的高新技术和科技推广普及在城市圈中仅次于武汉,还有一支基础好、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这是黄石的科教优势。虽然农业规模不大,但在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上黄石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和环保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原则,结合黄石市的特色优势和城市功能定位,将建立“三个基地”和“三个中心”,即: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成果吸引转化基地、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鄂东商贸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G. 黄石市金谷美地有规划吗

黄石市金谷美地有规划吗?有规划

H. 黄石市未来几年交通规划

1、公路建设
构建“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网,新增国省道干线388公里,总里程达到949公里,全面覆盖所有建制乡镇,形成较高密度的国省道高等级免费公路网。已有国道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已有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路面铺装达到高级;将重要的县乡公路优化整合提升为国省道,新调整的国省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附:“三纵三横一环”高等级公路网三纵:建成大广高速黄石段,规划建设黄石—阳新、麻城—阳新高速公路;
三横:已有的沪渝高速和鄂东长江大桥,建成杭瑞高速黄石段,规划建设黄咸(黄石棋盘洲—咸宁)高速及棋盘洲长江大桥;
一环:黄咸高速大冶金湖至阳新棋盘洲段——棋盘洲公路大桥——沪蓉高速官窑至散花段——鄂东长江大桥——大广高速鄂州花湖段至大冶金湖段。
2、港航建设
发挥黄石作为全国主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全力振兴黄石水运。重点建设棋盘洲新港区,完成一、二期工程并形成生产能力,成为鄂东组合港的龙头,与武汉新港互动发展。按照节约集约利用长江岸线的要求,修编黄石港口规划,适时启动棋盘洲港区三期工程,实现港口吞吐能力翻番,推进港口运输系统、报关通关和运输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港区功能,再造一个黄石新港城。配套建设大冶湖、兴国、富池等码头作业区,发展专业化泊位、社会化营运,合理有效配置港口水运资源。着力实施长江航道以及富水、大冶湖航道疏浚及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入江口船闸等级,打通内河入江口,形成以“一江两河”为骨架、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航运网。构建港口集疏运网络,完善公路、铁路连接线,实现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区域岸线资源整合,促进港口资源的集约利用,逐步关停黄石城区内的散货码头,规划搬迁黄石外贸码头。
3、铁路及航空建设
建成武黄城际铁路和武九客运专线黄石段,实现铁路运输客货分离和城市之间铁路客运公交化,提升黄石在全国铁路东西通道中的地位。争取黄石在国家铁路网南北大通道布局中进入有利位置,积极争取规划建设的京九客运专线过境黄石并设立站点,贯通铁道南北通道。加大地方铁路建设和布局调整力度,调整黄石铁路线网及站场布局,规划实施主城区铁路线网改造和山南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逐步拆除铁黄支线铁路,新建山南铁路延伸线和新冶钢连接线,全市新增铁路90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381公里。规划预置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选址,积极争取发展航空。
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加强公路枢纽、铁路客货运站、物流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套,提高集疏运能力,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重点建成团城山、尹家湖两个“零距离换乘”综合客运枢纽站,续建罗桥公铁换乘高速客运枢纽站,规划建设兴国公铁客运枢纽站,建成铁山、花湖、大冶南、阳新浮屠四座一、二级客运站,成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枢纽节点。依托物流园区、港口、货运站场和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城际快速公路货物运输网络、省际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国际水路货物运输网络,优化运力结构,形成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货物运输枢纽。
5、公共交通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换乘方便的城市公交体系,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优化公交网点布局,基本实现城市公交线路、站、点全覆盖,加强公交停车场建设,规划建设谈山公路枢纽场站,建成西塞山、峰烈山、黄金山等3座停车场。积极发展低碳公交和智能公交,推动油—电、气—电混合动力和纯动力公交车使用,建设公交电子站牌服务系统。规划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在中心城区和人群密集路段,启动建设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缓解人车混行、交通拥挤的矛盾。合理组织交通流,强化道路交通功能管理,改进交通管理和控制,促进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公交事业,实现黄石城区—大冶城区公交一体化发展,积极促进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对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构建城乡公交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
二、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市政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黄石城区组团间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大冶城区和黄石城区间的交通融合,强化连接阳新城区的交通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500万平方米。
附:黄石城区路网建设重大工程
沿江道路贯通工程:实施黄石联海集团至西塞上窑段沿江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贯通中心城区沿江道路;
河富大道建设工程:延伸河西大道,建设河富大道,实现黄石城区与阳新沿江城镇带的对接;
黄荆山北麓沿山道路建设工程:提升山北出行能力;
黄思湾隧道复线工程和月亮山隧道建设工程:强化中心城区与黄金山南北多重对接;
宝山路、圣明路路延伸工程:形成与山南地区及大冶湖地区的多重对接;
下陆、铁山路网改造建设工程:实施东方大道二期、长乐大道及延伸段、东景路延伸、苏州路延伸(与发展大道对接)和铁山106国道—铁贺线(跨火车站)立交桥建设,改善下陆区、铁山区路网结构。

另:1、建成棋盘洲大桥,公铁两用桥,连接京九线。
2、城区部分道路拓宽。
3、陈家湾-汪仁隧道建成通车。
4、公交数字达到60。黄石市远期主干线网络将由11条组团间干线组成:远期规划公交次干线21条,其中保留13条,调整4条,新增4条;远期规划公交支线20条,其中保留4条,调整2条,新增14条。
5、建成多个公交换乘枢纽站。到2020年,规划建设公交场站17个,公交综合场站6个,公交车发展控制在1170标台,万人公交拥有量达13标台;旅游公交规划为以中心城区为依托的磁湖之旅、以下陆铁山为主的铁山之旅、以阳新县自然风光为线的生态之旅、以大冶青铜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的青铜之旅;城市轨道建设规划以现有的铁路线路为基础,拓展快速公交系统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线路;在轮渡公交规划中设计了5条航线,保留上窑到浠水散花镇的线路,新增上窑——茅山、上窑——蕲春、上窑——桥北以及一条旅游航线。
6、武黄,黄石-九江轻轨建成通车,黄石-武汉公路达到13条。
7、黄石开通4条快速公交线路,1号线2015年通车。
此外,规划远期BRT作为轨道交通的辅助延伸线,和轨道交通一起组成黄石市的公共交通网。黄石现有下陆至华新水泥厂铁路专用线,规划中利用了此专用线,远景沿武九铁路从下陆延伸至大冶城区,形成由花湖至西塞山区,胜阳港经下陆、罗家桥至大冶城区,有效地链接城市主要功能片区、组团的城市轻轨交通线
L1一号线为轻轨线路(铜黄色标识),二号线L2为地铁线路(青色标识)。具体走向为一号线L1起点黄石陈家湾站(既现黄石东站——湖滨大道站——爱康医院站——八卦嘴站——胡家湾站——新下陆站——下陆职教站——牛角山站——楠竹林——港湖北站——城北新区——大冶北站(尹家湖),其中设计预留4—6个车站,一共19个车站左右,2号线L2一期起点师范学院站——牛尾巴站——桂花广场站——理工学院站——黄石北站(将来可换乘城际铁路,也预留为换乘3,6号线)——肖家铺站——老下陆站——港湖站——七里界站——菁华中学站——人民广场站——老师范站——大冶墈头站,其中2号线大冶墈头预留接口拟2期扩建时延伸到铜录山以及马叫(预留8个车站),一共21个车站;据悉,两条线路所有车站均为高架车站,避免浪费大量工业用地。
快速公交1号线:黄石大桥局-黄石大道-磁湖路-谈山隧道-滨湖大道-新冶大道-观山路-大冶大道-大冶客运站。
快速公交2号线:黄石火车站—站前大道(接轨道交通线)—金山大道—李家坊隧道(接轨道交通线)—桂林北路—杭州东路—天津路,该线路主要满足罗桥火车站和黄石市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公交需求。
快速公交3号线:大桥局—迎宾大道—大泉路—城际铁路黄石公交站—发展大道—东方山路—铁山,该线路主要满足铁山的快速公交需求以及城际铁路与黄石中心城区之间的对接。
2014-2015年:四棵老街—新下陆的34路车;铁山—黄石火车站的35路车;汪仁至黄石火车站的40路车。2015年,择机实施开行楠竹林至黄石大桥局的38路车。为配合武黄城际铁路的开通,便于乘客转乘出行,黄石将择机开行黄石北站至鄂州花湖叶家楼的36路车;黄石北站至黄石北站的37路车,以伍家洪(武黄城际铁路)公交枢纽为中心,连接团城山组团,形成环线。

阅读全文

与黄石发展规划千亿元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